有趣的问题,这是为了塑造好汉!不是山东虎多,是水泊梁山在山东。【原创首发】
中国人对老虎的情感是复杂的,以惧怕为主甚至因惧怕而顶礼膜拜。云从龙、风从虎,在中国的词语中常将虎与龙搭配在一起的。龙争虎斗、虎啸龙吟、龙潭虎穴、虎踞龙蟠、降龙伏虎、卧虎藏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等,众多词语表明虎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与图腾龙一样如神一般的存在,龙是皇族专用,虎则比喻非皇族英雄。
一、打虎成了施耐庵塑造梁山好汉绝佳素材。
正是因为老虎让人惧怕,愈是谈虎色变,愈是令人津津乐道,这是人类的本性。无论虎口脱险,还是打虎上山均可以发挥无尽的想象,拥有任意挥洒的空间,是塑造好汉不可多得的素材。
《水浒传》景阳岗这里还有的一条不为人注意暗线,就是打虎赏金。武松打虎,当地衙门赏了一千,还是当地大户凑集的。武松当场便分给了众人,一是表明武松大义不爱财,二是表明“苛政猛于虎”,贪官污吏横行(武二爷的赏金已被克扣);三是引出当地豪强为富不仁,胡作非为。打虎赏钱就算层层剥皮也仍很可观,有学者研究过,武松当时的赏金相当于现在二三十万咧。《水浒传》中李逵曾杀四只虎赏金可就更多了,本想去谋赏钱的,可惜自己有命案在身,赏金没拿到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二、北宋人根本不用去动物园,到处有虎患。
文化璀璨的宋代,抑武崇文。加上唐末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宋初欲收复燕云十六州,战争不断,人口呈下降趋势。那个年代生态环境较好,影响老虎生存环境因素主要是人口与耕地。宋朝中后期,随着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人地矛盾开始加剧。大家不要被《清明上河图》的繁荣盛况所迷惑,当时也就是除了首都开封以外,各地均有老虎的记载,并且很多地方都发生了虎患。不敢说虎豹横行,但也危害乡里,防范豺狼虎豹,是当时人们的必备技能。宋代有专业的打虎队,政府还特地号召各地组织乡勇,群防群治。打虎的赏金还很丰厚,虎五千,豹二千,很多人因此都以打虎豹为荣为生。
所以宋代老虎多也不假,对打虎英雄(可能是武松的原型)也有详细记载。但是之所以看起来山东虎多,主要是《水浒传》太有名了,并且好汉们都要上梁山呀,所以去梁山路上的老虎就悲剧了。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