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水浒传》中,孙二娘和武松仅有一面之缘,为何会对他这么好?文

《水浒传》中,孙二娘和武松仅有一面之缘,为何会对他这么好?文

2020-07-31 15:03阅读(123)

《水浒传》中,孙二娘和武松仅有一面之缘,为何会对他这么好?文化小说是如何描述的?:孙二娘一出场,形象就是这个样子: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

1

孙二娘一出场,形象就是这个样子:

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见那妇人如何?

这副轻佻的衣着很容易让人觉得孙二娘是个不守妇道的女子,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孙二娘不仅对自己的丈夫十分忠诚,还颇有江湖义气,为兄弟肯两肋插刀,算得上梁山泊第一女英雄。

很多人觉得孙二娘对武松好,是因为崇拜他,喜欢他,我承认的确有这么一点原因,自古美人爱英雄,武松身高八尺,相貌堂堂,这谁顶得住啊?

但这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江湖中混,出名要趁早

武松不会吹灰之力,便制住了孙二娘,令她动弹不得,这时候张青回来了,看到武松的手段,心里想肯定是碰到硬茬了。

武松自报姓名后,张青和孙二娘都很吃惊,武松打虎和替兄长报仇的事早就传的人尽皆知,这二人自然也知道。

张青夫妇做这个人肉包子,有三种人不下手,和尚道士、女子,还有就是受刑之人,也算自诩英雄好汉。

早就对武松十分钦佩,如今见到真人,自然十分高兴,武松丧了兄长,孙二娘死了父亲,这俩人算是同病相怜,更是拉近彼此的关系。

孙二娘本身对武松起了恻隐之心,看他受刑,想让他落草为寇,免去刑罚,结果武松感念公差一路的照顾,竟然不同意。

这份义气更是让张青和孙二娘佩服,只能拿了10多两银子,又给武松换了新衣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又结拜成了兄弟,二人都引以为傲,这算是古代最早的名人效应了。

2

十字坡的孙二娘不是龙门客栈的金镶玉,第一次见到儒雅俊逸的周淮安就想立刻点蜡烛,完全就是一副生扑的架势。孙二娘是和武松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后才不得不认栽,并从此以后对这个义弟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的。

能让孙二娘这个杀人无算的女夜叉心悦诚服的人,肯定不一般。

恰好武松就不是一般人,他是把偶像特质和自身实力结合的最完美的人。他血液里流淌着不安分的因子,有一颗狂野的心,从小到大就没消停过。

经常性的打架斗殴,酗酒滋事,让哥哥武大顶缸,操碎了心的事就不说了。

探亲路上还在景阳冈打死一只老虎,说起来好像打豆豆那么轻松,要知道,十几个人的性命就葬送在它的口中啊!这个,无论怎样也算是为民除害吧,还算有情可原。

可是,这次路过十字坡时,他还是一名被充军发配的犯人的身份。一般的犯人此时都会小心翼翼,尽量低调,想想林冲吧!

武松没有,在招是惹非的路上,他一刻也不停歇。明明知道“大树十字坡”下的这家店是家黑店,却主动撩拨老板娘。

孙二娘一看,这是上赶着往包子馅里钻的姿势啊,自己本不想接这单生意,可不行啊。

无可奈何,只好按照正常程序走,海海的迷子双加料。

哪知道武松早就识破了她的伎俩,一顿操作猛如虎,把这个母夜叉放翻在地。

水浒里的打架分为三种。

一种是打不过,被对方所杀。崔道成、邱小乙、西门庆、蒋门神就是这样死的。

第二种是打不过他,就加入他。秦明、黄信、呼延灼、董平、关胜就是这样上的梁山。

第三种是打不过就结拜为兄弟。很多梁山好汉之间就是这样,比如少华山上的三兄弟和史进,比如李忠和周通,还有十字坡的张青和武松。

张青和武松都结拜为兄弟了,自己作为嫂子,照顾小叔子那是天经地义。

在孙二娘看来,这个小叔子不但威风凛凛,相貌堂堂,能徒手打死老虎,江湖地位非常高。而且,他信奉“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原则,傍上这个靠山,倘若以后在江湖上有个马高镫短,绝对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支援。

所以,孙二娘后来会对武松特别好,甚至做过武松的形象设计师——伴随武松一生的头陀形象,就是孙二娘一手策划的。

3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被人们广为流传。

即便你没有仔细阅读过《水浒传》这本书,但是提起它,读者脑海中一定闪现出武松井冈山打虎的英勇画面。

景阳冈打虎让武松一战成名,斗杀西门庆更让他坐拥众多粉丝。

虽然他还是老老实实地走上了刺字充军之路,但他比较幸运,遇上了两位好相处的衙役。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十字坡。十字坡可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唯一的缺点就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当他们口干舌燥之时,一个小店突然闯进视野。

远远地,武松便看见一位身材丰满,身着大红色下裙,张扬的妖娆女子。武松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位女子的打扮真是风骚大胆。

头上簪着野花,胸脯微露,红纱里的细腰若隐若现,长得也算标致,只是眼神中似乎透露着杀气。这位便是母夜叉——孙二娘。

原著对孙二娘出场的描写:

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武松一行人进店后,衙役就体贴地去除了他的枷锁。同时孙二娘也热情地奉上了店内特色——包子。

武松虽是个粗人,却也心细,一下就发现了馒头馅内有几根毛发。求证无果后,武松居然开始调戏孙二娘。武松的这波撩妹操作简直让人直呼666……

武松问道:“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那妇人道:“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武松道:“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

难道是武松此刻本性暴露了?非也,非也。而是武松一开始就觉得孙二娘和这个店有古怪,包子内的毛发更是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想想也有道理,荒山野岭之中,正想歇脚之时,恰巧出现一家包子店,老板还如此打扮。这与《西游记》中各路妖精的出场套路严重雷同啊!让人不得不防。

但武松没有声张,他想让孙二娘自己露出马脚。孙二娘在酒中下蒙汗药后,武松将计就计,顺势晕倒。

孙二娘大喜,却在抬武松时,被武松制服。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武松一露手,就体现了青铜和王者之间的差距。

然后就是武打剧里的经典套路,“好汉饶命!”“敢问好汉尊姓大名?”“什么?您就是xxx!久仰大名!”好一个不打不相识的场景就这样发生了……

孙二娘与武松的相识也躲不过这个套路,二人就这样相识了。那么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怎么和打虎英雄武松成了朋友?

首先,二人经历相似。武松唯一的亲人被潘金莲杀了,而孙二娘的父母也是被仇人所杀。这让两人有惺惺相惜之感。

第二,孙二娘虽然是名女子,但她有着男子的豪气,并且十分讲义气。结拜后,孙二娘更是把武松看作比亲兄弟还要亲的人,多次解救武松于危难之中。

第三,武松打虎早已名扬天下,孙二娘内心佩服武松。孙二娘早已耳闻武松打虎英勇之举,今日教授果然名不虚传。江湖人士总是豪气冲天,义字当先。

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那人道:“莫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

武松回道:“然也!”

那人纳头便拜道:“闻名久矣,今日幸得拜识。”

孙二娘这个江湖人物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爱憎分明,在民间也小有名气。而武松也是一个敢作敢当,爱憎分明的人。英雄间的惺惺相惜,让孙二娘对武松好也很正常。

4

武松在杀了西门庆去充军的路上,在十字坡险遭母夜叉孙二娘的毒手。孙二娘的诡计被识破后,被武松制服。回来的张青知道真相后遂与武松结拜为兄弟。仅一面之缘的孙二娘为何对武松好,第一武松景阳岗打虎成名,妇孺皆知。孙二娘定然崇拜,这就是古代的名人效应。多个朋友多条路,落难的武松兄亡嫂死孤独无助。对于二人照顾自然感激,都是重情义之人。即然结交情同一家人,对武松好在情理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5

我们知道潘金莲曾经是爱恋过武松的,并且还主动的勾搭过武松。潘金莲长得比较漂亮,但是武松还是毫不所动,可以说武松完全是不解风情,给人留下一个木讷、不好色的形象。

可是武松并不是真的不懂风情,不明白潘金莲的意思,而是他感激武大郎的养育之恩。

武大郎不光是武松的哥哥,实际上更像武松的父母,含辛茹苦的将他抚养长大。所以潘金莲在武松心中不光是嫂嫂,而是“母亲”。

实际上,武松这个人是非常会调戏妇女的。从武松和孙二娘之间的故事就能看出这一点。

武松到孙二娘店子里面吃饭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我见这馒头馅肉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怀疑忌。

武松表面上是说孙二娘店里的馒头中肉有问题,实际上是在调戏孙二娘。

紧接着,武松又问:

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

武松这句话就相当露骨了,当然孙二娘也不是吃素的,回答到:

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

武松知道这个消息应该是非常开心的,然后说道:

地恁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
大娘子,你家这酒,好生淡薄。我从来不吃寡酒。(希望孙二娘陪她喝酒)

武松这番话一说,孙二娘实际上就明白武松的意思了。然后孙二娘是这么做的:

那妇人一头说,一面先脱去了绿纱衫儿,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来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

那个时候的孙儿娘脱去外衣以后,应该身穿都是贴身衣物。武松这个时候是怎么做的?

武松就势抱住那个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起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身一挟,压在妇人身上,那妇人杀猪也似叫将起来。

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画面。要知道武松这个时候还是犯人,当然他并不像林冲那样安分守己。哪怕做犯人,中途也要调戏一下店里的老板娘。从那表现来看,很明显武松是一个熟手,整个过程非常的有经验。如果他对潘金莲这样,估计后面就没有西门庆什么事情了。

孙二娘可不是像林夫人那样的女子,她可是黑店的老板娘,不知道坑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对于武松这样的人,孙二娘不害他已经是他的造化了。可是武松却主动调戏老板年,占老板娘的便宜,可想而知孙二娘必定会下手的。

当然,武松敢这么玩,还是说明他有准备的。孙二娘使用蒙汗药的小伎俩被武松识破了,她自己还被武松压在地上。

还好这个时候孙二娘的老公张青赶过来,赶紧跑上来求情。后面的剧情大家肯定很熟悉,武松报上自己的名号。

然后,张青肯定表示很佩服打虎英雄武松,这种情况下武松还能怎么办呢?

于是张青和孙二娘请武松吃酒,双方成了好朋友。

这里不得不佩服孙二娘的老公张青,危机处理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其实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奉承一下别人是非常受用的,特别是双方不熟的时候。武松这样的人,张青只要服软,奉承一下武松,其实武松基本就没必要痛下杀手了。

紧接着张青就讲怎么他和鲁智深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暗示武松,应该像鲁智深一样大气。

那个时候,无论武松,还是张青、孙二娘这些人,其实都是混江湖的,多个朋友就是多条路。张青都主动服软了,这种情况下武松肯定不愿意斩尽杀绝。

虽然张青,孙二娘开的是黑店,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没人会主动得罪这些人,毕竟讨生活不容易。

由于武松能力比较强,所以张青孙二娘夫妇也愿意和武松走得近。其实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你能力比较强,事业比较顺的时候,很多人是非常愿意和你成为朋友,兄弟的。

6

《水浒传》中,孙二娘和武松仅有一面之缘,却将他视为亲生兄弟,看似荒唐无稽,话题深埋,但细细分析确是合情合理。

在这部小说中,官方(作者:施耐庵)并没有给出关于二人情感的明确答案,给人一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的迷离感,让人遐想无限,就个人而言,在看原著中二人的故事情节,都有些少许“歪思”觉得张青浑身绿油油,但细细琢磨而言实属不可能,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参考原著,我做了以下的分析:

第一点,孙二娘是一个有“内涵的”外貌协会成员

且看原著中对于武松外貌的描述: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在当时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环境下,应该是没有小鲜肉当道。武松的那种具有英雄气概的外貌,应该是当时大多数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如:他的嫂子潘金莲仅仅是一面之缘,便有了抛出道德的界限邪思,以身相许,这是何等的魅力才能让她提起如此的勇气。

孙二娘更是如此,初见武松之时,被其外貌所吸引,不同的是,孙二娘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人”,不会像潘金莲识人的盲目,她看重外貌的同时,也看重实力。

在与武松的较量中,被武松心细的发现了她杯中投毒后,并将计就计,将她擒拿。

王尔德有句名言,“不以貌取人的人,才是肤浅的人”。

试问像武松这样的偶像兼实力派如靳东一般,怎么能不让人心生好感。

第二点,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孙二娘是一个“社会人”

换成现在话来说,孙二娘算是黑社会世家了。她所经营的人肉包子店,也是其父亲家传与她。

经营一家这样的黑店,除了自身实力外,还要有强大的社会关系作为支持。

杜月笙说过:杯中酒常满,桌上无虚席。

社交是其生意途径最大的支撑。反之,像这样江湖都不为耻的店面很难生存。

武松胆大心细江湖经验丰富;有打虎英雄的头衔在身名声在外;因兄武大郎而流放的事情,也说明武松重情义;还有其负罪的身份。

综合以上几点,都符合孙二娘对人脉拉拢的条件。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孙二娘对武松有种家庭的归属感,但绝非男女,而是姐弟

这点还得从孙二娘的出生说起。孙二娘的父亲孙元,在她年少时,孙元靠经营酒店为生。因为人慷慨,喜欢与人结交,在江湖上也有些名声。直到后来他们接待了一个头陀,头陀见孙元夫人颇有姿色,心生歹意,用迷药将其迷晕后,将其伤害。后孙元协女追凶无果,在路上开了一个客栈,刚开始只杀头陀,后来因生活所迫,做起了黑店的买卖。

孙二娘从小经历了黑暗的事情,这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讲,即便是在坚强,其打击也是巨大的。

丈夫张清的出现,或许让她找到了依靠,但这种传统的夫妻感情,却难以弥补她自幼亲情的缺失,武松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点,让她有了一个感情的宣泄口。

对于这个问题而言,书中没有给予,也很难给予明确的答案,但依照当时的封建社会观念以及孙二娘的出身及人性的潜在分析。立水认为:虽只有一面之缘,但武松的魅力值点燃了孙二娘对于亲情的依赖,他把武松看成了“真正的自家兄弟”。

文:立水

请指教!

7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写的是一部关于义气的江湖小说,《水浒传》中所渲染和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江湖文化。

《庄子.大宗师》道:“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里所说的“江湖”,和大部分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一样。但是,严格来说,江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我们常常说“江湖义气”,其实也是一种泛指的情感概念。因为有江湖义气这种东西的存在,所以人可以在仅碰一面的情况下就能毫无保留地将心交给对方。孙二娘和武松仅有一面之缘,却能对他像亲兄弟一样好,主要还是因为江湖义气。

一、两人第一次见面,小说是如何描述的?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母药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写道:“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缳,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 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文中开场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美人的形象。但是,自古以来,美人一般都被视为危险人物,加之我们都知道,武松在还没有见过孙二娘的黑店时,早已耳闻此地:“有名的十字坡”,为此,当他真正看到店时,自然心生戒备,小心谨慎。

进店之后,孙二娘热情地接待了武松,给他端上了馒头。因为武松早已心生提防,因此很快发现了馒头里有毛发的问题,于是便向孙二娘求证。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问不出个所以然了,这让他更加坚定,这位妇人开的就是个黑店。武松虽是个血气方刚的粗人,但是脑子很机灵,知道孙二娘有诈,便将计就计,在孙二娘给酒下了蒙汗药后,假装晕过去。正当孙二娘欲要抬武松时,武松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势将孙二娘拿下。

二、孙二娘“失手”,主要是因为轻敌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中的孙二娘是一个行走江湖的“女侠”,身怀各种绝技,且是一个老道的经验主义者,一般情况下办事都不会失手。而这次栽了跟头,主要是孙二娘从一开始就轻视了武松,她只是单纯地认为武松只不过是个过路的“配军”而已。因此,当武松心细地发现馒头里“有几根毛”,并以此找事时,孙二娘的态度是不屑的:

那妇人笑着寻思道:“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 惹焰烧身’。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那厮。”

因为轻敌,所以栽在了武松的手下。

三、两人由最初的“对立”到“和睦”关系的转变原因

孙二娘被武松打伤后,张青及时赶回,随后凭着几番好话迅速地化将敌化为友。这要说人在江湖飘,没有点口才真不行。都说了什么?

这噼噼啪啪地说了一大堆,双方又是自报家门,又是诉惨,于是一场激烈的打斗变成了相见恨晚的“交心会”。因为双方的人生经历都挺相似,挺悲惨,为此双方都变得格外惺惺相惜。

都有哪些相似的人生经历?

1.武松的哥哥被潘金莲用毒药害死;孙二娘的父母被仇人杀害。

2.都是闯荡江湖,也是落魄的“江湖人”……

江湖侠客人士,素来以“侠气互感”来交友,既然是不打不相识,那就顺便交个朋友,结成兄弟。于是,就这样双方成了“熟人”。既然已是兄弟,就不再分什么外人,为此孙二娘对武松的态度,就像对自家兄弟一样好。之后,虽然彼此各奔东西,但是这并不影响彼此的江湖义气。

参考资料

陈松柏.水浒传源流考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何心.水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 | 一木君

【作者简介:一枚热爱写作的有志青年,写过上千份稿子,码过几百万文字,梦想做一个有温度的创作者。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木MU。】

8

原因:这就是征服的魅力!一个人比您强一点,您会嫉妒他,一个人比你强很多,您会仰视他!

首先谈下事件的导火线——同道中人误入“狗熊谱”,不是好汉不聚首!

武松一个堂堂好儿郎为何会如此轻佻地去调戏“半老徐娘”孙二娘呢?如果不生事端,估计以孙二娘的“三不杀”,这事也就井水不犯河水地过去了。

但武松哪知道竟然还有这门子规矩啊!虽说武松艺高人胆大,但现如今到了这份田地,试想以他的识时务,断然能不惹事就不会惹事!

今天他为何这么欠呢?原来是他行走江湖的“火眼金睛”识破了酒家这个“妖精”……试看良家妇女哪有那样打扮的:一血色生绢裙,一脸胭脂雪,一敞胸襟,一抹桃红纱抹胸,一水金纽……

看官瞧瞧:在这荒山野岭之地开店不但不低调、不藏富,还别出心裁地玩炫富、露色,我猜此人若不是“孙口中的‘妖精’”就绝对是评书中具有男子胸襟的女丈夫了!

在荒凉的山沟里见到如此景象,武松也内心发毛,周身不自在,因此也就多了一点心眼!经初步对话后,武松就对他们有所怀疑——此等荒山野岭,酒菜一应俱全,物资如此充沛,怕另有蹊跷……

武松明白——当您到了别人的地盘,进了别人的包围圈,那就不能由着对方的套路走,一定要打乱他才行……

于是武松灵机一动,没事找事,还没开喝却满嘴酒话:

“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还是狗肉的?”

“我见馒头里有几根毛——难道是厨师上完厕所没洗手吗?”

“娘子,你家丈夫怎地不见?如此,你可要独守闺房哪……”

孙二娘哪里听得了这话,要在平日,早就拿做饭的平底锅往头上盖了,然今日她夫君外出,面对这三个精壮汉子她也心里打鼓,更不想费那事,她心想:让你嘴抹蜜,一会也要进柴堆;任你奸似鬼,一会也要喝老娘的洗脚水。

在武松的调侃干扰下,孙二娘也气的牙根痒痒,越来越急躁,所有的布防、监控也都大部分失效,就连最后抓捕也没做到像平时那样的“一呼三唤”,而是迫不及待地雀跃起来……

如此,武松的目的达到,对她进行了猝不及防、饿虎扑食似的反扑,孙二娘虽也有些本事,但——

一个人在气急败坏的时候是发挥不出自己应用的水平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越生气的时候打人越不疼!

武松的“起死回生”,犹如天神下凡般的神力、威慑力——

无不让惶恐中的孙二娘手僵腿硬,双目眩晕,不到一会便浑身无力,瘫软败阵……

此时的孙二娘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自感应是受到了报应,平时宰的都是别人,没想到今天自己也成为案板上的“菜”了!想反抗却丝毫动弹不得,此时她真的是万念俱灰,不由得恨起她自己的男人来:如果他能如此,老娘能遭这样的罪吗……

在愤恨与绝望中,她又对眼前这个有泰山压顶之势的男子充满了敬畏,甚至还有些崇拜

以前还一直以为自己有多强,心机有多深,这下可真是栽了,而且心服口服!如果我要认识这样的朋友该多好……

如果他肯放过我,我一定会把他当作一生一世最好的亲人、朋友……

自然,武松放过了她!如此活命之恩令她心悦诚服,也难免多多少少有如《白蛇传》里的小青“报答”白素贞一样……

再者,本来就是“同道中人”误入“狗雄谱”,现在不但少了个凶神恶煞的仇人,反而多了个威风八面的兄弟——

说出去会让别人羡慕;带出去自己也能添彩,岂不美哉……

如此,不对他好对谁好呢……

结语

这一战让平时吆五喝六、“呼风唤雨”的母夜叉孙二娘知道了厉害,尝到了苦头,惊为天人,叹为观止!对于强中强者,她自然也就唯有口服心服了

另外孙二娘在同武松的打斗中难免会有些许磕磕碰碰、耳鬓厮磨,这也容易让她感受到武松的青春逼人,后生可畏!在自叹不如的同时内心也会生发一丝母性的情愫在其中,所以这也叫打出来的“兄弟”,打出来的友谊,而这种情感是真挚的、纯朴的!

本次话题已讲完,有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共赏五千年 ,让我们一起交流探讨,谢谢您的参与!

9

孙二娘是梁山三大女将之一,武松是《水浒传》中几乎完美的一个大英雄。

她们两人超乎寻常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她们两人并不符合“美女爱英雄”或者“英雄对过美人关”的设定,因为孙二娘不是美女,《水浒传》中对她的描写是“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还有个“母夜叉”的可怕外号。

上梁山之前,孙二娘和武松的确仅有一面之缘,这个见面过程却十分惊险刺激,甚至有几分香艳。

正是这一幕在孙二娘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一辈子死心塌地,认定了武松这个豪气干云、粗中有细的兄弟。

也是从这次见面之后,孙二娘对开始武松无条件地好,时时刻刻挂记他的消息,无微不至照顾他的生活,甚至在影视剧《血染乌龙岭》一集中,孙二娘舍命救出武松,自己最终惨烈死在铁耙之下……

而她们相见的过程,可谓“不打不相识”。

接下来,我们通过原著《水浒传》,来细看她们惊悚香艳的“一面之缘”:

一、孙二娘的“心怀鬼胎”和武松的“将计就计”


当时,在鸳鸯楼手刃13个仇人后投案的武松,被两个官差押送,经过孟州道十字坡,在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打尖。

从小就跟着父亲开黑店、干“杀人越货勾当”的孙二娘自然不放过这送上门来的三个大汉(三块好肉)。

但武松何等人物?我们翻遍整部《水浒传》,能跟武松匹敌的人是少之又少的,而武松几乎称得上“水浒秒杀王”,跟他作对的人,无非两个结局:死,或者秒死。

同时,武松也是水浒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勇有谋的人之一,做事有条理,不盲目;是一名真正的好汉,不做龌蹉的事;反对招安,不盲从,是一个水浒传中少有的完美人!

所以,他早就看出这是个黑店,在孙二娘端来馒头时,他先轻轻来了个试探:

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自来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

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那妇人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

武松道:“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一象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水浒传》原文


这番试探之后,平时冷言冷语的武松突然语言调戏起了孙二娘


武松又问道:“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

那妇人道:“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

武松道:“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

——《水浒传》原文


好可怕,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武二郎吗?


果然,纵使是“阅人无数”的孙二娘,竟然也信以为真了


那妇人笑着寻思道:“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那厮!”

——《水浒传》原文

在武松步步为营的“引诱”下,孙二娘快速亮出了底牌——端来了“上等药酒”,武松也不含糊,继续忽悠孙二娘切肉云,然后把酒倒了,还装着和差人一起倒下。


二、不打不相识后的相见恨晚


二人见面最高潮部分开始了,武松暗暗发力让伙计搬不动他,孙二娘再次上当,脱去外套光着膀子就上来搬武松:


那妇人看了,见这两个蠢汉(即店里伙计)拖扯不动,一面先脱去了绿纱衫儿,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来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

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

那妇人被按压在地上,只叫道:“好汉饶我!”那里敢挣扎。

——《水浒传》原文

到此,一生行走江湖,杀人越货从未失手的孙二娘,完败!

如果说这个失败她还心有不甘的话,等她再知道制服自己人,竟然是那个景阳岗上徒手打死老虎的在英雄,心中恐怕就只剩敬仰了!

在她以前的人生里面,她眼中的人只有两种:活人和死人。

从未栽过跟头,自然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但武松是她眼中两种人之外的那个——英雄!而且这个英雄还不嫌弃她,成了她兄弟。


所以,从整个过程来分析,孙二娘对武松的认可,主要有三点:

1. 有勇有谋——明知黑店也敢闯,智谋上还完胜她;

2. 武艺高强——让她毫无还手机会;

3. 真英雄——大名如雷贯耳,行事豪爽磊落。


最后一点,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英雄,还是她的小弟弟,所以她愿意全心全意对他好。

10

《水浒传》中,孙二娘和武松仅有一面之缘,却对武松十分好,其原因在我看来,是孙二娘对武松既爱又敬!

孙二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水浒传》中第27回这样描写孙二娘的出场:

“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这段话生动地刻画出了孙二娘的形象,尤其是“敞开胸脯”这一句,我觉得是作者施耐庵的神来之笔,一是写出了孙二娘的“痞气”,身为女人,却完全没有女人的那种温柔矜持之态,甚至略带一点故意挑逗男人的“色相”;二是写出了孙二娘的“侠气”,孙二娘虽然外表看上去没有多少女人味,却是因为她骨子里就是豪爽的江湖侠义之士,是强权和封建礼教的对抗者。所以,封建社会里女人应该遵守的种种礼仪规范在孙二娘眼里都如“浮云”。


这样的女人,能够征服她、获得她芳心的一定是要能在这些方面更胜过她的男人!而武松,恰恰就是这样的男人!武松,是中国侠文化的象征!

所以,《水浒传》第27回写武松和孙二娘第一次“交手”,就征服了孙二娘,孙二娘喜欢武松、对武松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