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间,对内励精图治,结束了隋末以来的混乱局面,生产恢复、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对外和战相济,在开疆拓土的同时还能与各部族和平相处。自唐太宗开始,到安史之乱为止,唐朝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
即使他的继任者是身体羸弱的高宗、昏庸无能的中宗等,初唐盛世还是在不断发展,所以也不应该将李世民过分神化。
真实的李世民确实具备雄才大略,但也杀人无数,手段凶狠,实在没有必要把他当成一个“完人”。
但是,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唐太宗李世民都推崇备至,清帝大都奉唐太宗为榜样,一些史书评价他“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制造李世民的完美形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参与者有李世民自己,也有李世民的大臣,李世民身后的文人,还有对李世民这个完美形象有需求的统治者,几方势力的合谋,最终达到重塑集体记忆的目的。
01.太宗和他的搭班
魏征是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征曾经在李密和窦建德手下做事,投降唐军后,为太子李建成效力,任太子冼马。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后,对魏征降级使用,把五品的太子冼马改任七品的詹事主簿。
魏征(580年~643年)
这一任命,丝毫看不出李世民有什么礼贤下士、不计前嫌的宽大胸怀,因为李建成虽然是李世民的对手,但他们都是李渊的儿子,以后李世民上位,李建成的人终究还是李世民的臣子。
所以本来就不可能对李建成的旧臣斩尽杀绝,肯定是要酌情任用的。而降级使用,则是对太子旧臣的一种打压,这是人之常情。
虽然魏征虽然多次投降新主,算不得忠臣,但是他一定是个心直口快的急性子。在李世民太子府担任詹事主簿期间,李世民应该对魏征有所了解,即位为帝后,魏征升任五品的谏议大夫,也算是人尽其用。
魏征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
他知道,他的安危系于李世民对前太子旧臣的态度。李世民派魏征到河北地区公干,半路遇到前太子府的两个旧臣被枷锁拷着遣送京师。这件事情,证明李世民对前太子府的人其实是有很深的芥蒂,随时都可能对他们问罪,魏征同样不安全。
现代人想象的“完美君臣”
此时的魏征,如果要自救,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一味迎合李世民,但这并不保险,因为魏征是个多次投降新主的人,无论如何迎合李世民,也不可能得到李世民的充分信任。
况且李世民已经是皇帝,天下人人都想迎合李世民,魏征的迎合也就显得价值不大。
第二种方法,便是给李世民提供一个新方案,构建新君旧臣的新关系。在这个方案中,魏征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也就保障了自己的真正安全。
于是,魏征将这两个人放了。他说:
“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
李世民何等聪明,马上就意识到,魏征的新方案对自己有用。通过发动政变上台的李世民,不仅杀过无数敌人,更杀了自己的兄弟,手段何其残忍。连父皇李渊都感到忧心恐惧,害怕李世民进一步杀了自己,主动让位给李世民。
这完全就是一个杀伐残忍的暴君形象。这样的李世民,朝臣不会服他,军队不会服他,世人也不会服他。
影视剧中李世民的形象
权力的本质是服从,并不是李世民坐上皇位,就天然拥有皇权,也不是李世民杀人如麻、凶神恶煞,天下人就会怕他。真正的权力是天下人都心悦诚服听从他。
魏征提供的,正是一个让天下人都服从李世民的新方案。只要李世民认可魏征的做法,就可以让前朝旧臣不再忧心惶惶,甚至随时想着造反。
这对于李世民巩固权力大大的有用,因而魏征也就变成一个榜样,让人们看看,李世民是会听从敌对阵营来投之人意见的。
从此李世民和魏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对君臣搭班唱戏,还真引来了不少“粉丝”。
02.给政敌“化妆”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很早就被封为太子。
在李渊反隋建唐的过程中,李建成帮父亲结交英才,广纳人心。后来李建成随父出征,治军严明,平定西河。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
李渊取得关中后,李建成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调配战略物资,而李世民则为天下兵马元帅,领兵征战。
此后,李世民是隋唐演义的主角,因为战争大多是李世民打的,而李建成坐镇后方,是李世民能打胜仗的根本保障。
在李世民看来,自己战功赫赫,大半个天下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却无法继承皇位,不公平。但在李渊看来,李建成宽厚仁慈,是个合适的守成之主,对李建成的信任高过李世民。
于是,两个人的矛盾逐渐加深,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影视剧中李建成形象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李建成的手段远不及李世民。李建成治民重宽仁,而李世民则是个十足的武将,李建成的性格不如李世民杀伐果决。
当李建成的手下建议李建成采取措施打击李世民的时候,李建成总是犹豫不决,贻误战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世民则恰恰相反,该出手时就出手,丝毫不顾兄弟情谊,毫不留情地发动政变将李建成杀死,自己取得了胜利。
李建成一死,李世民集团就开始了抹黑李建成的工作,以此衬托自己的政变是替天行道,正当其时。
为此,李世民集团编造了李渊承诺改立太子却又出尔反尔的事件。
《旧唐书隐太子传》记载,李渊带着李世民出宫避暑,李建成留在长安监国。李建成勾结杨文干,阴谋发动政变,然起事之前就有人向李渊告发。李渊找李建成问话,又有人劝李建成不要见李渊,直接造反,但李建成没有听从,而是自己去见李渊,叩头请罪。
杨文干闻讯,自己发动兵变,李渊要求李世民率兵平叛,并且许诺李世民,会废黜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镇压了杨文干后,李渊却食言,没有再提改立太子之事,反而说是李世民容不下李建成。
关于这个故事的真伪,唐朝的刘餗就曾经隐晦地提到“有人妄告东宫”,表达对此事真实性的质疑。但唐朝毕竟要为太宗皇帝避讳,不能说的太明白。
玄武门之变
20世纪的历史学家李树桐认为,此事的记载,一是时间对不上,二是无需动用李世民大军即可平叛,更不可能以换太子为交换条件,请求李世民出兵了。
除了编造不存在的事件之外,更是直接对李建成的品行进行贬低。
“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旧唐书》
李建成当了太子之后,需要分担一些李渊的政务,史书也将此事记为:“高祖忧其不娴政术,每令习政事”。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非要加一句“忧其不娴政务”。
多么类似如今的很多媒体歪嘴念经,把一些地区正常的举动污名化,比如选举换了一波人执政,就说“诈骗集团轮流骗人”,制造“标题党”。
此外,还篡改高祖实录,将唐高祖时期李建成所建立的功勋进行修改,删去有关建成的语句:把李建成部下建立的军功,只提部下名字,不说他是李建成部下;对李建成的职权或官衔略去不提,把受命于李建成的军队建立的战功独立出来,不提此举是奉李建成之命;把李建成打的胜仗直接改为败仗。
李建成死后,被废除了太子封号,改称息王。息有偃旗息鼓之意,如果哪个或者的皇室成员被封“息王”,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
李建成墓志铭拓片
在李建成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上,仅仅55个字: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这仿墓志出土之时,“息隐王”的“隐”字很明显是别的字磨掉后重刻的。
《唐会要》记载,最早大臣建议给李建成的谥号是“戾”,被李世民否决,大臣又建议“灵”,最后才定了“隐”。
谥法曰,“不尸其位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改谥号的过程,看出李世民内心的愧疚,担心自己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兄弟。
但如果李建成真的是李世民在史书里描述的那样不学无术、无才无德,又何必愧疚呢?
03.后人的重塑
一本名叫《贞观政要》的书,记录了唐太宗时期皇帝与诸位大臣的对答和辩论,从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王。
但奇怪的是,《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将这本书上呈唐玄宗,非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褒赏,反而被免官。吴兢的《贞观政要》虽然记载十分详细,有太宗与大臣的具体对话,但似乎并没有完整反映历史的真实。
《贞观政要》书影
吴兢写《贞观政要》,文字十分简略,对太宗与大臣的对话都只是截取只言片语,没有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一点唐玄宗和当时的唐代人对此都持类似看法。《旧唐书·韦述传》说,吴兢这个人,虽然秉笔直书,被人们称为“良史”,但行文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历史的整体,“虽累有修撰,竟未能成一家之言”。
此外,吴兢自诩“良史”,自认为秉笔直书。他向唐玄宗请奏,希望玄宗任命他为国史修撰总负责,在奏疏中说,“以为国史之作,在乎善恶必书”。
然而他的主观成分未免过重,虽然是“善恶必书”,往往结果就变成:他认为的善人,就只书写其善;他认为的恶人,就只书写其恶。
在对待当朝圣人的态度上,吴兢也是进退失据。
作为一个史官,他却经常上谏,玄宗去东都洛阳,吴兢上书玄宗不要在途中打猎寻欢。玄宗还没有去,吴兢怎么知道玄宗会在途中打猎寻欢呢?就算玄宗在途中打猎了,于国于民又有什么害呢?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这次上谏没有得到回应。吴兢上谏十分频繁,却只有一次被玄宗采纳,从吴兢留下的文章看,他屡次上谏实际上已经把玄宗当作坏人,而自己反而是光辉的君子。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吴兢显然也是同样的态度。
《贞观政要》既然是“政要”,那就应该是太宗时期为政的要点,好的坏的都要有,怎么能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呢?
吴兢选取的历史片段,无一不是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或者见解高明的地方。甚至有些对话,根本不是最后的拍板决定,而实际施行的政策也远没有讨论方案的时候那么尽善尽美。
即使李世民和他的搭班们已经对历史进行了篡改,历史记载依然留下了李世民执政时期的错误和过失。
贞观十年,李世民地位已经十分稳固,自认为不再需要跟魏征演那出君贤臣铮的戏了,便把对魏征直言敢谏的厌恶挂在脸上,史载他“渐恶其言”。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
在司马光所在的北宋时期,唐代历史资料尚比较丰富,基于丰富的史料,司马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好尚功名,不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
吴兢用他特有的政治化妆术,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君主、完美的臣子,实际上就是要向玄宗逼宫,让玄宗学习《贞观政要》中塑造的太宗李世民,成为一个虚心纳谏的完人,而那个让玄宗成为完人的人,就是玄宗朝的魏征。
吴兢暴露了他要当魏征的野心,却没有得到玄宗的认可。
吴兢说话直来直去,既没有对君主的适当肯定,也不像魏征说话那么有逻辑有哲理,仅仅是抛出一个观点,强迫对方接受。而且他行文狂悖,自视太高,在向玄宗呈上《贞观政要》的表中,他说,“昔殷汤不如尧舜,伊尹耻之,陛下傥不修祖业,微臣亦耻之”。
吴兢对李世民的政治化妆,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玄宗当尧舜,而是自己要做伊尹、周公,归根结底还是给自己化妆。
殊不知,统治盛世需要的并不是尧舜那样传说中的道德完人,更不是李世民这样被制造的完美君主,而是谦虚、谨慎和务实。
有这三点,平庸之辈也能创造一个绚烂的大唐盛世。
04.重塑意识形态
唐玄宗以后,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时期,《贞观政要》的流传都不见记载。
虽然有唐宪宗、唐宣宗等皇帝曾经阅读过,但这本书已经残缺不全、版本混乱了。在整个唐代中后期,《贞观政要》都没有被官方意识形态所提倡,少有人问津。
宋代,《贞观政要》虽有流传,也没有得到官方和学术界的重视,反而是传入辽、金后,被辽兴宗、金哀宗等作为重要历史资料研读。
山西朔州市的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至今
因为辽、金以少数部族统治大量汉族地区,需要从古代的中原政权当中获取政治经验,也需要通过模仿古代强盛的中原政权来增强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唐朝就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
辽、金时期的建筑,比南方的宋代建筑更加类似唐代建筑,往往有深远的出檐、雄大的斗拱、高挑的鸱吻,就是辽金统治者推崇唐代的结果。
直到元代开始,《贞观政要》才逐渐成为显学,清代则对其评价日隆,被帝王奉为施政榜样,是皇子皇孙和王公大臣的必读书,乾隆帝还亲自作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凡是从华夏边缘地带兴起的部族,最终入主中原、统治华夏的,统治者都非常推崇唐太宗;而自认为继承了华夏正统,并且实际上也创造了盛世的朝代,统治者则并不认为唐太宗是完美君主。
宋代对李世民的评价相对比较客观,除了前文司马光的评价之外,朱熹曾说:“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假义,以行其私。”文天祥说:“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元、明、清对《贞观政要》的推崇,有很深的意识形态考量。
这三个朝代中,元、清都是华夏边缘的部族入主中原,元代的蒙古人更是以世界帝国自居,虽然忽必烈开始逐渐中原本位化,但至王朝灭亡也没有实现汉化。
明虽然推翻元朝,号称“恢复中华”,但朱元璋起自微末,对自己的出身有很深的自卑。这些统治者最担忧的就是无法获得天下的真心服从。
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在南京历代帝王庙亲自祭祀古代十七位帝王,其中只有唐太宗一人不是开国之君。
对唐太宗的祭文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而清朝的乾隆帝则酷爱阅读《贞观政要》,手不释卷,甚至留下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到了现代,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又更加在官方和民间意识形态中被拔高。
2007年,由“帝王专业户”唐国强老师扮演唐太宗李世民的电视剧《贞观长歌》在央视播出,剧中对唐太宗极尽美化,又甚于吴兢。
民间文化中,也有很多人喜欢沉醉于“大唐盛世”,沉湎于“祖上也阔过”的遐想,在秉着“没有完美君主,那我们就造一个”的集体意识重塑过程中,李世民的形象愈加变得“完美无缺”。
结语
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在他的《隋唐五代史》中曾经评价,旧的历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是渲染地比较过分的。
虽然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比起隋炀帝大业初年的户口数,还不到二分之一。贞观时期与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对唐太宗个人,吕思勉先生认为,“唐太宗不过中才”。我们综合史料和最新的考古成果,应该说唐太宗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有办法、有手段,行事果断,深谋远虑,是一个优秀的古代君王。
但他绝不是完美,也根本不是士大夫理想中的“明君”。
对唐太宗的美化,从唐太宗在位时期开始,经过他与魏征、房玄龄、褚遂良等大臣的合谋,通过篡改历史记录,贬低李建成,甚至贬低李渊,抬高自己。
后由动机不纯的文人精心裁剪、修饰,将唐太宗化妆成一个无比美好的形象。最后,被别有用心的统治者利用,大事宣传,最终成功制造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找到了内心平静,找到了情感寄托,找到了权力来源,却独独失去了真相,失去了道德,也让社会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