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太宗李世民,是毛泽东主席最称颂的五位皇帝之一。正如美国人菲茨杰拉德评价的那样:

太宗似乎像天命所归的人物,对他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他是社会的拯救者,也是统一与和平的恢复者。他的个性是如此的强悍有力,他影响了所有与他相处过的人物,并且成为一个后代子孙眼中的传奇人物,在中国的帝王中,无人可以相提并论。

一、显赫出身,少有权谋。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子,母窦太后,妻长孙皇后。他出生于公元598年,公元626年登位,公元649年离世,在位23年,寿51岁。

李世民祖辈是显赫的关陇士族。曾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开国元勋,八大柱国之一,受封为唐德公。曾任隋朝的安州总管。父亲李渊是隋文帝杨坚姨甥,七岁就承袭唐国公封号,后来还做了太原留守。

少年李世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聪慧过人,极有胆识,骑射征战,文慆武略样样精通,很受李渊的喜爱。615年,参加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勤王军队,当时隋炀帝巡视北方边陲,被突厥围困在雁门关,形势 十分危急,18岁的李世民向云将军建议设疑兵,让突厥以为大批救兵已到雁门关,从而解了雁门之危,受到云定将军的的夸奖。

二、随父起兵,平定天下。

隋炀帝残暴的统治,引发各地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军土崩瓦解,隋炀帝困守江都。就在隋朝统治风雨飘摇之际,深谋远虑的李世民积极鼓动父亲拥兵自立,起兵反隋。

公元617年5月,李渊在晋阳起兵,11月攻占长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5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的哥哥李建成以嫡长子身份,被封为皇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李唐王朝建立之初,各拥兵自立的诸侯或割据势力还有很多不愿归附唐王朝管辖,公元618年,刚刚二十四岁的李世民担负起统一天下的任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世民挂帅出征,仅用了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讨平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以及李轨、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到623年,即武德六年,就统一了全国。李世民在其间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成为李唐王朝最大的功臣。

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使他的威望越来越高,权利越来越大。他不仅统领三军,掌握兵权。同时,还担任尚书令,位居宰相之位。

三、玄武之变,铁血上位。

李世民显赫的政治、军事地位,引起了他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嫉恨。李氏兄弟开始了权力之争,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趁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入朝的时候,突然发动兵变,亲手射死了哥哥李建成,他的弟弟李元吉也被尉迟德杀死。然后李世民又亲手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儿子。李渊只得改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被迫退位,改称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

四、内和外安,贞观盛世。

1、唯才是举,选择人材。完善科举,重视教育。

杀兄逼父上位的李世民,不愿重蹈随隋帝炀覆辙,以厚礼安葬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对已成为太上皇的李渊恭敬有加。他即位后,注重选拨和任用官员,求贤若渴,知人善任,让这些官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国家出谋划策。

他不再深究东宫和齐王府的僚属,不论出身高低、唯才是举,重用了一大批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信,其中最著名的就有名臣魏征。他偃武修文,重视教育。既有识人之能,又有用人之量。为了选拨人才。完善和加强了隋朝以来实施的科举考试制度,使更多优秀的知识分子,能够参与到政权中来。

2、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戒奢从俭,依法治国

唐太宗亲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天下大乱,深刻地认识到能够安生利民才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基础。因此非常重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民休养生息。

他吸取隋朝二世而亡的深刻教训,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积极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实施均田制,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保障农民的劳动时间,唐太宗还实行了租庸调制,允许以绢布代替徭役,并尽量减少徭役的征发。

以上休民政策,使贞观年间,国家户藉人中持续增加,全国农田耕作面积持续扩大。

他提倡戒奢从俭、并率先垂范。禁止大兴土木,营建新的宫殿。他严令禁止厚葬,并且严格禁止官员们的奢侈行为。

唐太宗进一步加强法津建设。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贞观律》,明确了刑罚制度。

唐太宗还制定了死刑复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规定在京城须两日内五次复奏,各州级三复奏。

他以身作则,遵守国家法律,即使自己的亲戚犯法也决不纵容。这使贞观初期的政治风气较为良好,政府官吏、王公贵族都能够遵纪守法。由于法制严明,不但犯法的人少,判死刑的人更少。

3、经略西域,友和吐藩。重开丝路,万国来朝

东突是对唐朝威胁最大的北方少数民族勢力之一。唐太宗刚即位时,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便率20万骑兵进逼长安。太宗于贞观二年(公元623年)派使者与曾臣服于东突的薛延院部建立联合,造成南北夹击东突的有利形勢。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李靖大败东突厥军,颉利可汗被浮,东突厥灭亡。

北部边境安定后,太宗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并在龟兹建立了安西都护府,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无论是主动归附还是被动征服,唐太宗对降服的各部族,均采取宽容开明的民族政策,保留其原有部落的风俗习惯,使臣服于唐的各部族能与唐和睦相处。因此他们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还和青藏高原的吐蕃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大大进了唐与吐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吐蕃是现代藏族的祖先。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遺使向唐求婚。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入吐幕后,带去了汉族人民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制笔,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对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唐太宗重开丝绸之路,恢复了中西商路交通往来,远近四十多个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等纷纷来到长安,与唐朝通好。唐朝和各国发生了密切联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唐太宗是一位伟大圣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和外安。政治开明,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巨大发展,国内繁荣富强,边境安定和谐。

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亲手缔造的贞观之治成后世君主共同追求的标杆,千古治世的典范。

<凡人视角,文史俚说》

最佳贡献者
2

圣君、名主、千古一帝,这些头衔唐太宗都能承受的起。

李世民曾经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可以正衣冠,立德性,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规划当前的发展思路。所以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但镜子不是照妖镜,许多阴暗的东西是照不出来的,就像我们无法获知一个人所有的内心世界。站在镜子前面的每个人都是衣冠楚楚,但谁又能保证这些人中没有衣冠禽兽呢?所以我们看待问题要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而不是尖酸刻薄的去挖苦。
(李世民剧照)

如今,大骂李世民禽兽不如的大有人在,这部分人充满感性,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如果玄武门之变死的是李世民,现在这些人嘴里的李建成又了众矢之的。其实,真实的历史远比我们想的复杂,权利的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古往今来,鲜活的例子一抓一大把。李世民能坐以待毙吗?显然不可能。李建在能容忍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对手存在吗?显然这更不可能。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鱼死网破,胜利者笑到最后。
(李世民剧照)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和雄才大略是有目共睹的,首先,唐朝最终统一天下李世民居功至伟;其次大败突厥迫其称臣,打破了突厥人长久不可战胜的神话;再则爱惜人才,推心置腹,虚心纳谏;最终,开创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面繁荣奠定基础。

人无完人,真实的李建成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没有像李世民那样驰骋疆场,浴血奋战,风光无限。但李建成协住李渊治理朝政,维护政权的稳定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历史上记载把李说成是游手好闲混迹后宫的无赖,显然是有意的抹黑。所以,就有了李世民篡改史书,拼了命的往自己脸上贴金子一说。史书是严谨的国之大器,在皇帝的授意下不排除可以稍加改动,但是不可能改的面目全非,毕竟事实摆在那里,唐朝的繁荣昌盛也不可能是凭空捏造。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都不能释怀的一件事情,不是李世民嗜血成性,而是出于无奈。李世民曾想着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但现实是不允许的,当李建成钢刀出鞘的那一瞬间,李世民已经将手中的剑刺进了哥哥的胸堂。这一刻不要谈人性,人性在权力欲望面前没有价值,而且早已荡然无存。
(李世民剧照)

纵观人类历史,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和强者。唐太宗李世的一生波澜壮阔,昭陵六骏图就是其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当然他晚年昏聩,嗜色如命,挥霍无度,且迷信长生不老,痴迷炼化。试问我们那个人没有他那样的欲望呢!

所以说,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永远流光溢彩。

原创不易,谢谢大家点赞、关注!

3

谢谢邀请!如何评价唐太宗呢?我用一句话归纳:唐太宗是一面镜子。

唐太宗当然是有功有过,功大于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求全责备。要全面中肯地评价一个人很难,我不全面评价,我只从他的两句名言来评价他:

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能够真正做到唐太宗说的这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人了。不管唐太宗有没有真正百分之百做到,当然,百分之百做到也不可能,只要他能够做到百分之九十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更低。实际上,只要唐太宗能够这么去想,这么去要求自己,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先看第一条:

对于唐太宗,我们也不要去求全责备。他能够把别人作为他的镜子,至少他是学习了很多别人的优点,集很多人的优点于一身,那他就有资格做我们的镜子;他以古为镜,吸取历朝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教训融合于他自己的实践之中,融合入他自己的思想体系,那么,他就有资格做历史的镜子。

再看第二条:

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至少说明,唐太宗不像以往有些君主那样,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啊,这个道理唐太宗自然也知道。所以,他能够居安思危,随时有危急意识。正因为他有危急意识,所以,他事事处处都在防范这些危急。他虚心纳谏,他开明治国,这样,才有了大唐盛世,才有了贞观之治。

综上所述,唐太宗可以做我们的镜子,可以做历史的镜子,当然,都是正面的镜子。也就是说,唐太宗是我们学习的标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皇帝的一根标杆。

这是我对唐太宗的看法,你怎么看待唐太宗的呢?期待交流探讨,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4

唐太宗李世民,是被人传颂千年的“明君”。

在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间,对内励精图治,结束了隋末以来的混乱局面,生产恢复、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对外和战相济,在开疆拓土的同时还能与各部族和平相处。自唐太宗开始,到安史之乱为止,唐朝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

虽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但掌勺者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并不是随便一个低水平的人,模仿前人作出个颠勺子的样子,就能做到举重若轻。

唐太宗应该是一个能力很强的领导者,才能与诸位大臣和衷共济,开创盛世。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治世的功绩并非全在一两个能人身上,其中还有历史潮流、社会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

即使他的继任者是身体羸弱的高宗、昏庸无能的中宗等,初唐盛世还是在不断发展,所以也不应该将李世民过分神化

真实的李世民确实具备雄才大略,但也杀人无数,手段凶狠,实在没有必要把他当成一个“完人”

但是,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唐太宗李世民都推崇备至,清帝大都奉唐太宗为榜样,一些史书评价他“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制造李世民的完美形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参与者有李世民自己,也有李世民的大臣,李世民身后的文人,还有对李世民这个完美形象有需求的统治者,几方势力的合谋,最终达到重塑集体记忆的目的。

01.太宗和他的搭班

魏征是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征曾经在李密和窦建德手下做事,投降唐军后,为太子李建成效力,任太子冼马。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后,对魏征降级使用,把五品的太子冼马改任七品的詹事主簿。

魏征(580年~643年)

这一任命,丝毫看不出李世民有什么礼贤下士、不计前嫌的宽大胸怀,因为李建成虽然是李世民的对手,但他们都是李渊的儿子,以后李世民上位,李建成的人终究还是李世民的臣子。

所以本来就不可能对李建成的旧臣斩尽杀绝,肯定是要酌情任用的。而降级使用,则是对太子旧臣的一种打压,这是人之常情。

虽然魏征虽然多次投降新主,算不得忠臣,但是他一定是个心直口快的急性子。在李世民太子府担任詹事主簿期间,李世民应该对魏征有所了解,即位为帝后,魏征升任五品的谏议大夫,也算是人尽其用。

魏征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

他知道,他的安危系于李世民对前太子旧臣的态度。李世民派魏征到河北地区公干,半路遇到前太子府的两个旧臣被枷锁拷着遣送京师。这件事情,证明李世民对前太子府的人其实是有很深的芥蒂,随时都可能对他们问罪,魏征同样不安全

现代人想象的“完美君臣”

此时的魏征,如果要自救,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一味迎合李世民,但这并不保险,因为魏征是个多次投降新主的人,无论如何迎合李世民,也不可能得到李世民的充分信任。

况且李世民已经是皇帝,天下人人都想迎合李世民,魏征的迎合也就显得价值不大

第二种方法,便是给李世民提供一个新方案,构建新君旧臣的新关系。在这个方案中,魏征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也就保障了自己的真正安全。

于是,魏征将这两个人放了。他说:

“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宁可虑身,不可废国家大计。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

李世民何等聪明,马上就意识到,魏征的新方案对自己有用。通过发动政变上台的李世民,不仅杀过无数敌人,更杀了自己的兄弟,手段何其残忍。连父皇李渊都感到忧心恐惧,害怕李世民进一步杀了自己,主动让位给李世民。

这完全就是一个杀伐残忍的暴君形象。这样的李世民,朝臣不会服他,军队不会服他,世人也不会服他。

影视剧中李世民的形象

权力的本质是服从,并不是李世民坐上皇位,就天然拥有皇权,也不是李世民杀人如麻、凶神恶煞,天下人就会怕他。真正的权力是天下人都心悦诚服听从他

魏征提供的,正是一个让天下人都服从李世民的新方案。只要李世民认可魏征的做法,就可以让前朝旧臣不再忧心惶惶,甚至随时想着造反。

这对于李世民巩固权力大大的有用,因而魏征也就变成一个榜样,让人们看看,李世民是会听从敌对阵营来投之人意见的。

从此李世民和魏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对君臣搭班唱戏,还真引来了不少“粉丝”。

02.给政敌“化妆”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很早就被封为太子。

在李渊反隋建唐的过程中,李建成帮父亲结交英才,广纳人心。后来李建成随父出征,治军严明,平定西河。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

李渊取得关中后,李建成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调配战略物资,而李世民则为天下兵马元帅,领兵征战。

此后,李世民是隋唐演义的主角,因为战争大多是李世民打的,而李建成坐镇后方,是李世民能打胜仗的根本保障。

在李世民看来,自己战功赫赫,大半个天下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却无法继承皇位,不公平。但在李渊看来,李建成宽厚仁慈,是个合适的守成之主,对李建成的信任高过李世民。

于是,两个人的矛盾逐渐加深,权力斗争日益激烈。

影视剧中李建成形象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李建成的手段远不及李世民。李建成治民重宽仁,而李世民则是个十足的武将,李建成的性格不如李世民杀伐果决。

当李建成的手下建议李建成采取措施打击李世民的时候,李建成总是犹豫不决,贻误战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世民则恰恰相反,该出手时就出手,丝毫不顾兄弟情谊,毫不留情地发动政变将李建成杀死,自己取得了胜利。

李建成一死,李世民集团就开始了抹黑李建成的工作,以此衬托自己的政变是替天行道,正当其时。

为此,李世民集团编造了李渊承诺改立太子却又出尔反尔的事件。

《旧唐书隐太子传》记载,李渊带着李世民出宫避暑,李建成留在长安监国。李建成勾结杨文干,阴谋发动政变,然起事之前就有人向李渊告发。李渊找李建成问话,又有人劝李建成不要见李渊,直接造反,但李建成没有听从,而是自己去见李渊,叩头请罪。

杨文干闻讯,自己发动兵变,李渊要求李世民率兵平叛,并且许诺李世民,会废黜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镇压了杨文干后,李渊却食言,没有再提改立太子之事,反而说是李世民容不下李建成。

关于这个故事的真伪,唐朝的刘餗就曾经隐晦地提到“有人妄告东宫”,表达对此事真实性的质疑。但唐朝毕竟要为太宗皇帝避讳,不能说的太明白。

玄武门之变

20世纪的历史学家李树桐认为,此事的记载,一是时间对不上,二是无需动用李世民大军即可平叛,更不可能以换太子为交换条件,请求李世民出兵了。

除了编造不存在的事件之外,更是直接对李建成的品行进行贬低。

“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旧唐书》

李建成当了太子之后,需要分担一些李渊的政务,史书也将此事记为:“高祖忧其不娴政术,每令习政事”。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非要加一句“忧其不娴政务”。

多么类似如今的很多媒体歪嘴念经,把一些地区正常的举动污名化,比如选举换了一波人执政,就说“诈骗集团轮流骗人”,制造“标题党”。

此外,还篡改高祖实录,将唐高祖时期李建成所建立的功勋进行修改,删去有关建成的语句:把李建成部下建立的军功,只提部下名字,不说他是李建成部下;对李建成的职权或官衔略去不提,把受命于李建成的军队建立的战功独立出来,不提此举是奉李建成之命;把李建成打的胜仗直接改为败仗。

李建成死后,被废除了太子封号,改称息王。息有偃旗息鼓之意,如果哪个或者的皇室成员被封“息王”,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

李建成墓志铭拓片

在李建成墓中出土的墓志铭上,仅仅55个字: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这仿墓志出土之时,“息隐王”的“隐”字很明显是别的字磨掉后重刻的。

《唐会要》记载,最早大臣建议给李建成的谥号是“戾”,被李世民否决,大臣又建议“灵”,最后才定了“隐”。

谥法曰,“不尸其位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改谥号的过程,看出李世民内心的愧疚,担心自己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兄弟。

但如果李建成真的是李世民在史书里描述的那样不学无术、无才无德,又何必愧疚呢?

03.后人的重塑

一本名叫《贞观政要》的书,记录了唐太宗时期皇帝与诸位大臣的对答和辩论,从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王。

但奇怪的是,《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将这本书上呈唐玄宗,非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褒赏,反而被免官。吴兢的《贞观政要》虽然记载十分详细,有太宗与大臣的具体对话,但似乎并没有完整反映历史的真实。

《贞观政要》书影

吴兢写《贞观政要》,文字十分简略,对太宗与大臣的对话都只是截取只言片语,没有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一点唐玄宗和当时的唐代人对此都持类似看法。《旧唐书·韦述传》说,吴兢这个人,虽然秉笔直书,被人们称为“良史”,但行文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历史的整体,“虽累有修撰,竟未能成一家之言”。

此外,吴兢自诩“良史”,自认为秉笔直书。他向唐玄宗请奏,希望玄宗任命他为国史修撰总负责,在奏疏中说,“以为国史之作,在乎善恶必书”。

然而他的主观成分未免过重,虽然是“善恶必书”,往往结果就变成:他认为的善人,就只书写其善;他认为的恶人,就只书写其恶

在对待当朝圣人的态度上,吴兢也是进退失据。

作为一个史官,他却经常上谏,玄宗去东都洛阳,吴兢上书玄宗不要在途中打猎寻欢。玄宗还没有去,吴兢怎么知道玄宗会在途中打猎寻欢呢?就算玄宗在途中打猎了,于国于民又有什么害呢?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这次上谏没有得到回应。吴兢上谏十分频繁,却只有一次被玄宗采纳,从吴兢留下的文章看,他屡次上谏实际上已经把玄宗当作坏人,而自己反而是光辉的君子。

在对待历史问题上,吴兢显然也是同样的态度。

《贞观政要》既然是“政要”,那就应该是太宗时期为政的要点,好的坏的都要有,怎么能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呢?

吴兢选取的历史片段,无一不是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或者见解高明的地方。甚至有些对话,根本不是最后的拍板决定,而实际施行的政策也远没有讨论方案的时候那么尽善尽美。

即使李世民和他的搭班们已经对历史进行了篡改,历史记载依然留下了李世民执政时期的错误和过失。

贞观十年,李世民地位已经十分稳固,自认为不再需要跟魏征演那出君贤臣铮的戏了,便把对魏征直言敢谏的厌恶挂在脸上,史载他“渐恶其言”。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

在司马光所在的北宋时期,唐代历史资料尚比较丰富,基于丰富的史料,司马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好尚功名,不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

吴兢用他特有的政治化妆术,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君主、完美的臣子,实际上就是要向玄宗逼宫,让玄宗学习《贞观政要》中塑造的太宗李世民,成为一个虚心纳谏的完人,而那个让玄宗成为完人的人,就是玄宗朝的魏征。

吴兢暴露了他要当魏征的野心,却没有得到玄宗的认可

吴兢说话直来直去,既没有对君主的适当肯定,也不像魏征说话那么有逻辑有哲理,仅仅是抛出一个观点,强迫对方接受。而且他行文狂悖,自视太高,在向玄宗呈上《贞观政要》的表中,他说,“昔殷汤不如尧舜,伊尹耻之,陛下傥不修祖业,微臣亦耻之”。

吴兢对李世民的政治化妆,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玄宗当尧舜,而是自己要做伊尹、周公,归根结底还是给自己化妆

殊不知,统治盛世需要的并不是尧舜那样传说中的道德完人,更不是李世民这样被制造的完美君主,而是谦虚、谨慎和务实

有这三点,平庸之辈也能创造一个绚烂的大唐盛世

04.重塑意识形态

唐玄宗以后,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时期,《贞观政要》的流传都不见记载。

虽然有唐宪宗、唐宣宗等皇帝曾经阅读过,但这本书已经残缺不全、版本混乱了。在整个唐代中后期,《贞观政要》都没有被官方意识形态所提倡,少有人问津。

宋代,《贞观政要》虽有流传,也没有得到官方和学术界的重视,反而是传入辽、金后,被辽兴宗、金哀宗等作为重要历史资料研读。

山西朔州市的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至今

因为辽、金以少数部族统治大量汉族地区,需要从古代的中原政权当中获取政治经验,也需要通过模仿古代强盛的中原政权来增强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唐朝就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

辽、金时期的建筑,比南方的宋代建筑更加类似唐代建筑,往往有深远的出檐、雄大的斗拱、高挑的鸱吻,就是辽金统治者推崇唐代的结果。

直到元代开始,《贞观政要》才逐渐成为显学,清代则对其评价日隆,被帝王奉为施政榜样,是皇子皇孙和王公大臣的必读书,乾隆帝还亲自作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凡是从华夏边缘地带兴起的部族,最终入主中原、统治华夏的,统治者都非常推崇唐太宗;而自认为继承了华夏正统,并且实际上也创造了盛世的朝代,统治者则并不认为唐太宗是完美君主。

宋代对李世民的评价相对比较客观,除了前文司马光的评价之外,朱熹曾说:“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假义,以行其私。”文天祥说:“太宗全不知道、闺门之耻、将相之夸、末年辽东一行、终不能以克其血气之暴、其心也骄。”

元、明、清对《贞观政要》的推崇,有很深的意识形态考量。

这三个朝代中,元、清都是华夏边缘的部族入主中原,元代的蒙古人更是以世界帝国自居,虽然忽必烈开始逐渐中原本位化,但至王朝灭亡也没有实现汉化。

明虽然推翻元朝,号称“恢复中华”,但朱元璋起自微末,对自己的出身有很深的自卑。这些统治者最担忧的就是无法获得天下的真心服从。

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在南京历代帝王庙亲自祭祀古代十七位帝王,其中只有唐太宗一人不是开国之君。

对唐太宗的祭文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而清朝的乾隆帝则酷爱阅读《贞观政要》,手不释卷,甚至留下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到了现代,唐太宗李世民的形象又更加在官方和民间意识形态中被拔高。

2007年,由“帝王专业户”唐国强老师扮演唐太宗李世民的电视剧《贞观长歌》在央视播出,剧中对唐太宗极尽美化,又甚于吴兢。

民间文化中,也有很多人喜欢沉醉于“大唐盛世”,沉湎于“祖上也阔过”的遐想,在秉着“没有完美君主,那我们就造一个”的集体意识重塑过程中,李世民的形象愈加变得“完美无缺”。

结语

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在他的《隋唐五代史》中曾经评价,旧的历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是渲染地比较过分的。

虽然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比起隋炀帝大业初年的户口数,还不到二分之一。贞观时期与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对唐太宗个人,吕思勉先生认为,“唐太宗不过中才”。我们综合史料和最新的考古成果,应该说唐太宗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有办法、有手段,行事果断,深谋远虑,是一个优秀的古代君王。

但他绝不是完美,也根本不是士大夫理想中的“明君”。

对唐太宗的美化,从唐太宗在位时期开始,经过他与魏征、房玄龄、褚遂良等大臣的合谋,通过篡改历史记录,贬低李建成,甚至贬低李渊,抬高自己。

后由动机不纯的文人精心裁剪、修饰,将唐太宗化妆成一个无比美好的形象。最后,被别有用心的统治者利用,大事宣传,最终成功制造了千古一帝李世民。

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找到了内心平静,找到了情感寄托,找到了权力来源,却独独失去了真相,失去了道德,也让社会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5

吾有六诗,一言,对其评说:

吾有一诗,评曰(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

文/陈耀宗

隋末风云天下乱,强盛基业毁于旦。

少年军从雁门关,果断英明才俊干。

骑射擅长有远谋,豪情壮志胸云翰。

大唐开国建功章,扫灭群雄天下半。

玄武乱生平内患,九年继位次贞观。

厉行节约劝农桑,休养刀兵隆泰换。

对外开疆破漠寒,疏通西域中央汉。

千年难遇圣明皇,文武双全凌烟赞。

吾有一诗,评曰(之二):

风云唐太宗(其六)

文/陈耀宗

江山万里空烟照,地利人和时运传。

一统山河日月明,社仓兴旺长安现。

国华民强安邦邻,睦族友贤天下变。

古往今来天地隆,谁人可比太宗殿?

吾有一诗,评曰(之三):

大唐荣耀

文/陈耀宗

忆往清明贞观时,百城待兴繁华景。

九州道路无豺狼,千里远行安到岭。

一统山河平四方,青龙玄武镇边境。

开元全盛万朝邦,经络疏通赴东煚。

太宗文武双全,是半个“全职帝王”。

  1. 文治武功、有学问、会打仗。

2.有远见而深谋通略明理,精善诗书礼乐……会驶人、用人精、求贤若渴,麾下有其凌烟阁,又能定鼎乾坤,统一天下,开疆拓土,开创著名“贞观之治”,其功业前圣明皇可追高祖、太宗、世祖、显宗(汉),文帝(隋),又能以后人可赶而追之,列如:太祖(宋、元)、成祖(明)、仁宗与世祖(宋、元)。

3.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千古名君的典范,贞观之治更是传颂千古的封建时代的顶峰。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名臣; 李世民采取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祥和,进步的局面。尤其他和魏征的君臣鱼水之情,更是传扬千古的君贤臣忠的美谈。

创业维艰,深知民苦,立志伟愿,决心改变,承继大统,用人唯贤,从谏如流,始终明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创治世,奠定大唐荣耀之基础,确立社稷根本之保障,打胜和平发展、提供环境资源保护之条件,亲自礼法乐章,世人遵循,后人效仿。其伟业功勋,远迈秦汉,跨越商周,近于尧舜,可谓继往开来、承上启下,堪称“千古一帝”。

5.是一位难得的创业天子、定鼎帝王、盛世明君,文贤堪比尧舜、汉文、成康与明章,武德可追世宗(刘彻)、高祖(杨坚)、武王(姬发)、成汤(商太祖)。

吾有一诗,评曰(之四):

风云唐太宗(其十)

文/陈耀宗

煌耀太宗业,仁心名四方。

山河归一统,善协睦邻方。

神武之韬起,威加四海彰。

包容不歧视,开放万朝纲。

礼遇下臣誉,虚怀纳谏桑。

古今谁可比?三圣与三皇。

吾有一诗,评曰(之五):

  • 风云唐太宗(其七)
  • 文/陈耀宗
  • 昔太定天下,除隋之乱余。
  • 堪如汤武迹,熟与致治誉。
  • 天下坐观志,昭陵安得闾。
  • 清平公道气,民福九隆馀。

6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作为一个造反二代,率兵征战天下,为唐朝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不可否认,杀死哥哥和弟弟有瑕疵,但是并不影响他的执政政绩。

继位后,安抚突厥,轻徭薄赋,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开拓西域,打下了天可汗的名头。

文治天下,贞观之治,路不拾遗,开创了隋末造成的天下大乱到大治之世。

可以说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内政上,唐太宗都为唐朝能传承将近30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李世民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在突厥入侵唐王朝的时侯发动玄武门之变于国不忠,在高祖李渊准备让太子监国,齐王元吉挂帅出征之前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太子建成.残杀其齐王元吉,残忍灭绝太子之幼子女一个不留,其父高祖李渊不忍长安血流成河,中华百姓生灵涂炭,大唐王朝灰飞烟灭,也就是说为了善后,不得被逼退位。

8

李世民,乃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伟大帝王,把中国第一次带到世界的巅峰,把军事,经济,文化,领土版图,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不朽的贡献!被亚洲各国人民尊为天可汗!后人尊称千古一帝!

9

谢谢邀请,唐太宗李世民,在我们中国,几千年当中,是一位优秀,一位古代帝王,一位大政治家,军事家,虽然李世民有,有玄武门之变,但是这个不影响他,在23年当中,把唐朝,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强国,实现了中华民族古代伟大复兴,李世民在军事上,隋朝末年,刀兵四起,有十几家,反王,是李世民,智慧,办事果断,攻心为上,攻城,微下,礼贤下士,感动了很多,反王,有的,见了,李世民的仁德,有的,各家反王,就归顺了李世民,在古代中,李世民没有很多杀戮,能听到大臣的建议,魏征是个例子,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吸取隋朝的灭亡经验,李世民,把高丽人打过鸭绿江,八突厥人打过天山,为我们当今,留下宝贵财富,在发达国家当中,有很多都有唐人街,这就是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留下的宝贵财富,千古一帝李世民,古代创建,强盛国家,不忘初心,牢记历史!

10

唐太宗对自己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他对自己一生“功大过小”的评价还是比较贴切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社会矛盾缓和,他用人纳谏方面的优点和晚年的反省精神,更是成为古代封建皇帝的楷模。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高了效率,重视法制,颁布《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人才选拔:发展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外交上:鼓励外贸,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关系交往密切。

总之,唐太宗不失为明君贤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