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师武臣,巨擘岳钟琪。岳钟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的唯一一人,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的“三朝功臣”,他为清朝稳定西南。
西北边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清朝影响很大,但就是这么一位影响巨大、军功无数的大将却遭遇了牢狱之灾,变成了阶下囚,在雍正时期被判处斩监候,差点死在了牢狱之中。
入狱伏笔
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科舍图牧场被劫,牧场被劫使雍正帝感到羞耻,天朝大皇帝尊严遭到小小准夷冒犯,但又一时想不出好的对策,还担心将士尤其是他倚为制胜准军的主要大帅宁远大将军因愤怒,乱了方寸,从而影响大局。
如果按照用兵惯例,牧场被劫,士兵伤亡,马驼被盗,应该算是一个败仗,临时统帅纪成斌及查康等将领固然要遭受军律惩治,作为西路军统帅的宁远大将军也难逃疏忽失职的罪责,也要交部议处,何况,纪成斌之所以荣升“护理大将军印务”即临时担任西路军统帅这一高级军职,是由岳钟琪向皇上推荐的,更加重了岳钟琪的罪过,两年后岳钟琪之所以被革职削爵斩监候,此事就是一个重要根据。
但是,此时皇上还要倚赖和重用岳钟琪,故不仅不予斥责,不予惩处,反而连下几道圣旨,竭力对岳劝慰安抚,要他赶紧稳定战局,以便不久去荡平准夷。雍正帝还赐岳钟琪年糕、荷包,以示安慰。岳钟琪也确实深感皇恩,反复思考后,向雍正讲述驱赶劫掠牧场的准军及进剿准部的方法。
但是,这时岳钟琪已经深深认识到,已不能大败准军,更不用说,千里深入,踏平敌都了。在和通泊惨败之后,多数将领提敌如虎,兵卒疲弱,士气低落的情况下,西路军能保住城池,不让敌军侵占青海、内蒙古、甘肃,掠走人口牲畜,已是万分的不容易了。所以他定下的用兵方针是守,保住城池、人、畜、粮银,保障青、甘、蒙地区。
然而,这与雍正主张灭准的方针相违背。更重要的是,雍正之所以违背列朝军机大事全由满洲勋贵大臣议处汉官不得议参的祖制,破例重用岳钟琪,倚其为胜敌的主要大帅,是要他大破准军,剿灭敌军。
可是,却被劫于科舍图牧场,再惨败于和通泊,若不是策棱额驸力挽狂澜,大破准军于额尔德尼昭,很好的打击了准军士气,这才迫使噶尔丹策零休兵议和,那么青海、外蒙便不是清朝所辖的地域了,甘、藏、陕西北边境形势也就危急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岳钟琪不能为皇帝分忧,不能连破强敌,当然就丧失了帝之对其特宠特信的资本了。
再者,位尊遭嫉,功高树敌,一些满洲勋贵大臣乘机进谗,岳钟琪就动辄得咎,迅速沦为了阶下囚。
上奏被拒,失宠在即
雍正八年十二月到九年正月初,岳钟琪向雍正皇帝上奏了四道奏折,均未能提出让帝满意的建议,在这些奏折中,对于作战方略都是以守为主的内容,这明显与皇帝此时力图主剿速胜的方针相违背,雍正看后,很是恼火,降旨斥责岳钟琪。
从前,但凡有岳钟琪的奏折,叙述的是军政之事,雍正帝总是要亲自朱笔批示,大加赞赏,并每次谕告群臣要以此为楷模。现在,岳钟琪所凑之事,看不出有何欠妥的地方,却遭到雍正的斥责。
自此,风向开始发生了变了。后来,雍正下谕,讨论用兵的事情,又挑出科舍图牧场被劫的事情,说:“大将军岳钟琪,不能计虑于事先,难辞疏失之过。军营牧放驼马,最应布置有方,保证安全,可是,与大营相隔太远,致被敌军乘机盗窃,则审度形势的不妥,岳钟琪更难辞其咎。”这样一来,岳钟琪已经失宠于帝,将被贬斥的信息很快被传开。
朝臣背后的推波助澜
岳钟琪失宠后,很快这一消息被不少精于观测官场风向的官员捕捉到了。所谓树大招风,位尊遭妒,岳钟琪升迁太快,升得太高,也太受皇上特宠了。从康熙六十年的副将,一下跳过总兵,升为从一品的四川提督,不到四年又升为辖川陕总督,过了三年,再升为宁远大将军,并继续兼任川陕总督,升迁过快,升迁过高,无人能比。雍正帝高度赞扬岳钟琪的才干,对其非常重用和十分倚赖,赞岳为“旷代奇才”,“国家栋梁,不世出之名将”。
其他文臣武将,没有一个人受得了皇上如此赞扬。这当然会招致文武百官的羡慕、嫉妒甚至仇恨。特别使满洲勋贵大臣愤怒和痛恨的是,岳钟琪竟夺走了他们的特权,夺走了只有他们才能担任的官职。康熙皇帝明确规定,陕西、山西、甘肃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专用满人,是所谓的“满缺”,可是,岳钟琪既担任过甘肃巡抚,还当了八年之久的川陕总督,而雍正皇帝也正式规定,陕西、甘肃、山西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些封疆大吏,“可参用汉人” 。
这样一来,身为川陕总督的岳钟琪可以倚仗职权及皇上的宠信,通过奏请,大量任用他的族人、亲戚、朋友、部属为这三省的官员,更可由他随意选定,一下子,就从满洲官员手中夺走了上百位七品知县以上的地方官职。此乃满洲官员的奇耻大辱和不共戴天之恨。
尤其使满洲勋贵大臣不能容忍和特别痛恨的是,岳钟琪居然当上了宁远大将军,不仅统领绿营官兵,连皇上钦派前线的满兵和蒙兵,皆要听岳钟琪调度管辖。在西征噶尔丹策零时,全面规划,并统领西路军,皇上对其言听计从,打破了汉人不能与议军机的祖制,还不要说,有多少个高中级军官的任用权,上千万银两军费的支配权,通通落到岳钟琪这位汉官手中了。满洲勋贵大臣绝对不能容忍,一定要夺回来,一定要置岳钟琪于死地。
岳钟琪入狱的“推波助澜者”
其一,查郎阿,满洲八大姓氏之一,那拉氏人,在岳钟琪担任川陕总督时,他主要是做好大将军的本职,专注于军务,查郎阿才是实际上的川陕总督,史称他与岳钟琪素来不合,说其是汉人,经常排斥满人,早就想把岳钟琪给整垮,自己当上大将军。其二,是鄂尔泰,清朝开朝功臣的后裔,在康熙时期任内务府员外郎时,秉公执法。
雍正时期官职也是青云直上。几乎可以和岳钟琪平起平坐了。但是这两个人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在雍正任命宁远大将军时,八位总督之中,能文能武且立有军功因而能够封授公侯伯子男爵位者,只有鄂尔泰和岳钟琪两人,岳钟琪的优势,在于他在西南西北战场上显露了将帅之才,但最不利的条件他是汉人,连汉军旗人都不是,放在入关前和顺治、康熙两朝,他根本就会被摒弃于大将军之衔的门外。
鄂尔泰虽然封爵比三等公的岳钟琪低一点,但他比岳钟琪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他是地地道道的满洲人,而且还是开国功臣的后裔,这是岳钟琪永远无法与之相比的,如果是换在此前的康熙、顺治朝,两位总督之中,必然是选择鄂尔泰,而不是岳钟琪。可是,皇上却偏偏委任岳钟琪。鄂尔泰咽不下这口气。
何况雍正四年、五年办理乌蒙、镇雄脱离四川,改隶云南时,鄂尔泰与岳钟琪争此二府。岳钟琪在上呈皇帝的12道奏折中,指责鄂尔泰派遣云南官兵,“深入大关,以致伤亡官兵,似属自取”,以及鄂之“多事”,对鄂尔泰颇有“怪意”。
当时,岳钟琪军功赫赫,政绩卓著,是皇上第一宠信、依赖的军国重臣,而鄂尔泰刚刚当上巡抚两年,既无军功,改土归流仅只起步,谈不上政绩,正需文武大臣对其赞扬,以便高升之际,遭此冷箭,哪能不愤怒痛恨,必然会报此一箭之仇。其三,汉军旗人张广泗,这人的官是买来的,在康熙年间当人贵州恩州知府,雍正年间跟着鄂尔泰,升为贵州的巡抚。
但是岳钟琪毕竟曾是皇上特别赏识、信任、提拔和倚赖的大将军,一般性的失误,甚至比较大的失误,在皇上还想倚赖其军事才干征剿准夷之时,是扳不倒他的,只有在皇上对其完全丧失信心,已有合适的大帅人选,以及能取代岳钟琪获得皇上特别宠信、倚赖的大臣佐理朝政的时候,才有可能置岳钟琪于死地。这个时机,终于来到了,岳钟琪致命的克星,也登上了执政的太师椅,他便是鄂尔泰。
岳钟琪在军力对比清军弱于准军的不利条件下,呕心沥血,想方设法,重振军威,并且在雍正九年六月傅尔丹被准军围攻的消息传到巴尔库尔时,他就立即统兵,准备攻打乌鲁木齐,欲行战国时期围魏救赵之计,减轻北路压力,予以支援。军队在岳钟琪的统领下奋勇杀敌,与准军激战数日,杀敌无数。
雍正皇帝得知消息后很是高兴,于是下旨嘉奖他。但是,他主张以守对敌三年以后再考虑进攻的方针,与皇上既要雪牧场被劫之耻,又要迅速剿灭准夷,创建先皇都未能完成的灭准大业相矛盾,那是绝对要倒霉的。当时又面临着鄂尔泰入阁为相的局面,更是给岳钟琪带来了巨大威胁。后来,岳钟琪上凑直言北路兵败的原因和适守不适攻的方针,加速招来杀身之祸,单就北路军失败原因而论,岳钟琪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
但是,因为这个分析,是出于汉人将军岳钟琪之手,却触犯了皇上和满洲勋贵大臣的两大忌讳。清帝的基本国策之一是“满洲甲兵,国家根本”,“八旗满洲,国家根本”。北路军是以满兵为核心为主力的军队,你岳钟琪把满洲将帅说得那么糟糕,北路军惨败了,今后靠谁来支撑西征大局,难道说要靠你这个汉人大将军和以汉兵占绝大多数的西路军吗?更何况你这个西路军也是见敌则走高悬免战牌呢。
第二个使皇上极其恼怒的是,皇上急于雪洗科舍图牧场被劫之耻,力图早日剿灭准夷,你岳钟琪却坚决反对进攻,主张二年内只宜固守,坚壁清野,“不应贪功进剿”,与皇上主战、主张速胜的方针背道而驰,能不自取灭亡吗?由于战况紧急,雍正再给了岳钟琪一次机会,但是这次机会还是被岳钟琪浪费了,在攻打准军的时候,岳钟琪原本与石云倬商定石云倬在无克克岭拦截敌军,但是石云倬没有发兵袭击,导致准军轻松的逃走了。
雍正接到战况奏折后,看见了非常的恼火,此事责任原是在石云倬,可雍正不但治罪石云倬,还治罪了岳钟琪,说其有大将军有领导失误的过错,但只是小小的惩戒,说明皇帝还是看好岳钟琪的才能的。
照说,无克克岭纵敌兵逃脱之事,已经了结了,副将军石云倬革职,大将军岳钟琪有领导失误之过,被上谕训诚,处治也不算不严了。可是心怀报一箭之仇的鄂尔泰,精于算计,善观风向,擅长诡辩,却从两个多月来帝对岳钟琪的对待和处置上,找出了治敌之法。
额尔泰成为军机大臣后,凭借着皇帝对其的宠信,以大学士为领衔,联合众大学士弹劾岳钟琪,雍正看后只好说要兵部严查所奏内容。兵部还在察审和思考之时,雍正帝谕军机大臣张廷玉、蒋廷锡、鄂尔泰,数说岳钟琪的过错,令其改过效力。兵部见状这明摆着就是要治罪岳钟琪么?
于是赶紧拟出罪状,革去了他的总督职衔,削去了爵位,降为了三等侯,但仍护大将军印务,戴罪立功。如果说不能胜任灭敌重任,现在,大将军罢掉了,爵也降了,让他回到四川老家,当个提督,养养老,也就可以了,何须赶尽杀绝,可是,鄂尔泰们不这样想,而是要不断参劾,置岳钟琪于死地。
后来,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副将军张广泗,副将军常赉,参赞大臣穆克登,参赞大臣顾鲁,联名上了一道6000字的密折,列举岳钟琪的罪过。就在左右的弹劾下,直接把岳钟琪送上了断头台,不久,大学士等奏请将岳钟琪“斩立决”。雍正帝降旨:“改斩监候”,于是岳钟琪在死牢关了三年多,一直到乾隆二年,新君乾隆帝才把他给释放了。
浮人语
总之,身为宁远大将军的岳钟琪,他做好了一个军人该有的本分,对大清的贡献是很大的,即使没有也有苦劳的,也有苦劳,不胜不败,没有大的过错,鄂尔泰之流的参劾和雍正皇帝的宣判,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终是会站不住脚的,岳钟琪必然有还其清白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清朝兴亡史,第4卷,承前启后》
《岳钟琪传》
《清世宗实录》
《雍正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