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个非常有政治智慧的说法,如果区别于清日关系,那么“中”日建交就是1913年了,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南京国民政府依旧忍气吞声,没有断交,而且居然到了1935年,中日两国还把外交关系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了,直到1938年也就是南京大屠杀之后,中日两国才正式断交的,但是重庆的国民政府直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之后才正式向日本宣战,从1938年断交开始算,经过1945年日本投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中日之间没有外交关系,期间汪伪政府的对日关系那个是非法的,不算数的,同样的道理,1952年日台建交条约(或者叫复交条约)也是不合法不算数的。简言之1949年10月1日以后的中国对外条约,不是北京签署的,那都是非法无效的,所以我们说197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也就是说之前有邦交,但是不正常,有不合法的成分也有合法的成分,比如开罗宣言那就是合法的,日台条约那就是非法的。

周总理等老革命家用智慧解决了许多国家之间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永远的指导思想。

最佳贡献者
2

当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又名\"中日建交公报\",前言中讲两国邦交正常化,正文中第四条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曰本国政府决定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关係。\"那里用邦交正常化,那里用建交,看看当年文件应该能看明白。

3

为什么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都称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是邦交而不是建交,这主要从中日关系的特殊性去看待。

其实,邦交和建交是一回事,只不过中国和日本是邻邦,有别于当时的特殊国际氛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了入侵中国长达八年的侵略战争,使中日两国成为了世仇。在经过中国军民八年的浴血奋战后,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战败投降后,两国长时间仍处于仇恨状态。加之日本被美国占领后,成为了美国的附庸国和殖民地,其一切的内政外交都听命于美国。直到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之后,中日才进行了外交谈判。经过两国友好人士的撮合和外交官员的不懈努力,最后达成了恢复外交关系的成果。中国曾经善意的免除了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八年,日本给中国造成军民伤亡和国家损失所应得的战争赔款。当时为了增加和显示重归于好后的中日关系深度,突出中日关系的特别性和日本发誓发展两国世代友好,永不再战的表态,中日两国别出新意,把建交叫成了邦交。

中日两国之间都用汉字,其儒家文化和汉字的多重寓意博大精深,仅一字之差,所表达的含义非常深远,用一邦一建变化所折射出来的意境,能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别意。

在中美关系和平稳定的四十年内,中日关系总体上也保持了和平友好稳定期。但是,日本是美国的盟国,又是被美国军事占领的附庸国和殖民地。其国事外交主导权都被牢牢地掌控在美国手中,中日关系的好坏,受中美关系的变化影响巨大,中日友好邻邦这个美好的特别用语也就时刻受其干扰,风云变幻,变化无常。

4

这个问题提得一级棒,中日邦交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千多年来,中日关系时好时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延续历朝历代中日关系,所以讲中国与日本国关系时用邦交正常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相互承认对方政府是该国合法政府,同意建立政府间外交关系,前者是国家行为,后者是当政政府行为,两者具有区别又密不可分。

笔者班门弄斧,还望专家指正…

5

这个完全可以从字面理解,中日建交,指的是,中国日本建立外交关系,这个主要指新中国和日本在七十年代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中日邦交,指的是,中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关系,邦在中国里面有国家的意思

6

为什么在中国官方文件和说法中是中日邦交,而不是中日建交?

邦交:是指出于邻居、邻里、邻帮交流与交往的外交关系。

建交:是指双方正式认可和正式认同、确定、确立、成立的外交关系。

邦交与建交:是体现中华文化政治智慧、政治原则、政治文化的哲理用词和名称代词。

7

中日邦交是名词性短语,中日建交是动词性(主谓短语)短语,在具体使用上有区别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