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公式相声到底是什么?

公式相声到底是什么?

2020-07-31 05:24阅读(97)

公式相声到底是什么?:我相信,以郭德纲的影响力和当下媒体抓热度的传播能力,“公式相声”这个词已经不能称得上新词了。这个词如果字面解释一下很简单:-相声,

1

我相信,以郭德纲的影响力和当下媒体抓热度的传播能力,“公式相声”这个词已经不能称得上新词了。

这个词如果字面解释一下很简单,但它背后所代表的社会心理却一点都不简单。

那就从头讲一讲这件事,来剖析一下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现象。

事件缘起

因为是热点事件,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一部分我们就长话短说。

郭德纲、张国立作为导师,举办了一次名为“相声有新人”的比赛,旨在挖掘年轻一辈的相声演员加以培养。这个节目来了一对夫妻,是上海交大的博士。

这两个人之前见到过,在交大社团活动、毕业晚会上都曾经登台演出,在学校里面现场的氛围其实还不错。但是这一次在现场因为相声理念的冲突,“怒怼”了郭德纲。

这俩人是工科博士,然后运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来创作相声,提出了“公式相声”这一个新词汇,他们认为相声的创作可以用理科式的方法计算出来,并且还写了三本书,送给郭德纲。

可能是年少轻狂,这俩人在台下就经常怼其他选手,在台上对前辈郭德纲也没有什么起码的尊重。当然了,以老郭的嘴,自然不会输的。

这就是“公式相声”的由来,这俩人也被大众广泛议论,但客观来讲,主要还是负面评价较多。

“公式相声”背后到底是基于什么来创作

要说这种创作方式一点道理都没有,这显得偏颇,但它所依托的创作理念绝对不是李宏烨夫妇两个人认为的公式。

我们来看李宏烨自己说的相声创作过程。

笑果预期公式是这样的:

这个很复杂,一般人看不懂,但没关系,总结起来就是:

李宏烨将相声的笑点进行分类,并且计算出观众因为演员形象而发笑的持续时间大概在0.5秒到0.9秒之间,因为演员语言艺术而发笑的持续时间大概在1秒到2秒之间。然后通过上面这个基本看不懂的公式,来计算自己写作的段子能让观众笑多久。

先别说合不合理,我相信他对于这两个时间的比对不会是凭空想象的,应该是做了一些观察得出来的估值。并且还同时考虑了演员演出时候的效果以及观众的理解水平。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来,李宏烨用以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是靠着观察观众而来的,也就是大量的样本数据。

而他所认为的能让一个段子达到最完美的方式,其实就是根据现场各种条件,比如演员的状态、观众的兴趣点以及段子自身的浅深等因素,进行系统匹配。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就用什么样的相声。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般情况下的大数据分析。

再举个更直观点的例子:

下象棋的时候,很少有人能下过象棋软件,为什么呢?因为电脑当中储存了大量的棋谱,你每走一步,电脑会分析各种计算,推测你下一步甚至几步的走棋路数,最后选出一个最适合的对策。

公式相声模拟的就是这一个过程。只不过是将人脑来替代电脑。

所以说,以当今科技水平,连人脑研究都不算透彻,怎么能应用这个公式呢?现在还没见到有人能将人脑的运行速度提高到和电脑一个水平,所以这个公式基本上是不可能完全被实践的。

“公式相声”闹剧之后所反映的社会心理

很多人对科学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物理、化学、数学等等学科才能是科学,其实这些学科真正大幅度改变人类生活的时间才三百多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就像我们十年之前根本无法想象,手机可以这么智能一样。

真正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组成的,自然科学再厉害,没有人文科学的教化,也无法发展。说得极端一点,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去学习自然科学?

相声艺术是属于语言、表演一类的人文艺术,想要用一个理科公式来计算出来,这是有多荒谬呢?

“公式相声”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认为“自然科学无所不能”的想法在作祟。之前因为我们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为了培养自然科学里的顶尖人才,所以喊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但现在如果去试试看,如果只专注“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在这个社会上不说举步难行,那也是步履维艰。

支持自然科学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但不应该以贬低人文科学来达成目的。自然科学带给我们的是物质上的变革,人文科学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升华。我们所应用的语言文字、所在的社会形态等等无形中的事物,都是人文科学带来的。

你不能一边享受这人文科学带给你的安定,一边谩骂人文科学是无用的东西。

这种“理工科”式的膨胀心理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如果缺少了道德的约束,灾难随时都会降临。利剑如果不能握在正义之手,那么随时都可能成为一把凶器。

所以,看似一场闹剧的“公式相声”,其实背后所透露的是自然科学爱好者中较为极端的思想,这是应该予以重视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2

公式相声,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与数学、物理相关的公式来计算出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笑、笑多长时间。通过系列公式模拟出一个相应的相声包袱或者相声段子,在这个相声段子当中会让观众笑的时间与不笑的时间达成一个怎样的比例,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把人的情绪完全用公式来替代,可谓是玄妙万分。

公式相声的创作者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公式相声这个模式

我们最近能够知道的与公式相声相关的几大新闻当中,似乎总给人一种这样的印象和观点:公式相声起源于《相声有新人》的节目,并且一炮而红。近年来加入了相声文联,获得了体制内相声艺人的认可,甚至参与创作了相声70周年创作大赛等高规格高等级的相声。

只不过当我们把时间都往前推一下,推到三年前或者五年前就会发现,公式相声的创作者李宏烨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不断的推广他的公式相声了。而推广公式相声的原因和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很多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懂得说相声,会说相声,运用公式相声让这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说相声的真谛,让他们有章可循,让他们说出来的相声可乐能够逗人发笑。

最开始的时候,李宏烨也参与过一档类似于综艺相声、小品比赛的一个节目,在那档节目里他获得了苗阜的大量支持和点赞,也就有了现在的所谓公式相声之称。当时给公式相声李宏烨的称号非常的高,类似于创新者,开天辟地者这样的高大上的称号,毫不吝惜的安排在了李宏烨的头上。

可是公式相声的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让初中、高中、大学生说相声?当然他们有权力去说相声,毕竟这属于一种传统的文化,只不过在说相声的过程中,为什么非要遵循公式相声?公式相声给这些学生带来了什么?真正意义上让他们快速上手了解更多,还是短时间之内起到了一个误导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只是把公式相声当作高中生和大学生接触相声的一个门槛,让他们自娱自乐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这属于相声的启蒙的话,尽管显得另类,可是也的确有那么一点点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要让公式相声成为主流,为什么要让公式相声进入体制内,为什么要让公式相声参与文联?这些都非常值得推敲。

公式相声在《相声有新人》这段舞台上彻底的流传下来

李宏烨参与《相声有新人》这档节目,的确有那么一点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韵。尽管李宏烨在台上表现出来了桀骜不驯和非常不尊重评委以及参赛的相声艺人以及那种非要不撞南墙不死心的把公式相声推广到全国的决心和毅力给了观众极其恶劣的感官印象。可是不得不说的是,李宏烨参与这档节目之后红火起来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他,尽管大部分了解他的人都只是从负面来了解。

换句话来说,《相声有新人》在一定程度上捧红了李宏烨,而公式相声与传统相声之间的争斗也绝对不会在短时间之内一笑泯恩仇。之前的时候,曲坛一直在说要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相声,而《相声有新人》的主办方德云社也在朝着这方面发展。迄今为止德云社每次采访的时候都会在说现有的相声只是在原有相声的一个框架之下进行了适量的填充,让相声更符合新时代新气息,也就是说德云社的相声理论上还属于传统相声的范畴之内。

可是时至今日,横空出世的公式相声并没有在传统相声的范畴之内,而之前一直在说着弘扬传统相声文化的体制内相声竟然把相声博士李宏烨拉拢进来,不得不说有点打脸。根据酸葡萄理论,的确还可以说更多更多,只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就是相声博士李宏烨红火起来了,而且在短时间之内很难撼动他在相声圈的地位。

结语:相声不同于其它的思想文化,不一定是领导认可你,观众就必须认可你。李宏烨目前的发展来看颇有点不得民心,即便某些领导非常认可你,非常表扬你或者赞赏你,但短时间之内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从长久来看也无异于自掘坟墓,让相声少一些公式,多一些随性吧。

3

作为一个资深的相声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认为,公式相声是什么,我也搞不太懂。不过就像于谦老师回应公式相声一样,公式相声就是这个。

李宏业倒是很尊重于谦啊。

当然了,大家要觉得他一文不值吧,那肯定也不对,因为人家毕竟有赞助,已经出了好几本书了。需要特意提醒大家,书是好东西,但是也不都是好东西!有的书真的会误人子弟啊!相声公式就是利用工学的机械自动化的公式,给套用在相声上。感觉就像驴唇对了马嘴,博士夫妻用一直最搞笑的方法,用自己的人生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真的是,多学没坏处啊!当需要的时候就一定要应用到!

李宏业郑钰二人,利用这些和公式把相声计算了出来,得到了笑果总预期的公式。那些个不知道如何算来的常系数,和计算方法,可以说给相声盖上了一层迷雾。不过我觉得,如果李宏业郑钰不去挤兑郭德纲,我觉得他们可能还能在相声这个行业继续混下去,在《相声有新人》这个节目中,被郭德纲怼的哑口无言,又把话说到商演上面,让郭德纲走着瞧,结果是这样。

这几本书还是有点内容的,毕竟是人家的代表作啊,就像是一本规范,已经给想学相声的朋友们做出了指示。指示规范不能达到总预期,所以就比较坑了。笔者指示觉得,这么高的学历不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做有建设性的事,而是因为相声能赚钱,火就来炒作相声,你说到底是教育的失败还是人性的可悲?只可惜了,国家把这么好的资源给了这样的两个人,难道说真理真的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他们高举着博士的学位,最后却来了这么一出,真的让人觉得是在用生命在说相声啊。

好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4

公式相声是最新播出的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中新出的名词,节目中郭德纲作为评委观测各组选手的相声,其中有一对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妇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弹,节目中标新立异的公式相声以及表演者的强词夺理与郭德纲的辩论也是十分的精彩
节目中博士夫妇嘲笑前一组表演者没有笑点,而自己表演时却是全程无笑点,并在结束后与郭德纲老师的辩论中十分没有礼貌
并在提到于谦老师时用“于谦儿”,非常没有礼貌,一直提的自己是博士,却全然没有看到有任何文化人应该有的礼貌以及涵养
于老师也是发布微博实力嘲讽这对博士夫妇,德云社其他相声演员也是表明自己态度,说白了公式相声就是一个笑话,博士夫妇的理论明显没有任何依据,最后配图一张博诸位一笑

5

你真应该买本《相声有限元》来看一下,原创文化专项资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双博士李宏烨郑钰著作。



里边准确写了什么是公式相声,什么笑点,饱和度,符号,亮度等等


关于公式相声,发明人李宏烨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解释过,如果认真的朋友,应该早就看见过。


大概就是通过定义一个包袱的搞笑时间和观众反应,模拟出一个比例,用亮度高低确实包袱取舍,定义好主包袱和话题,围绕这个在延伸出段子。


一般人反正听不懂,真的乱,光那几个符号,都够大家喝一壶的,不愧是博士生发明的东西。


想学他这个相声,比上三年高中还累,没个高等数学逻辑思维,根本玩不转,从这一方面看,公式相声,非但没有降低大家说相声的门槛,反而拔高了不少,数理化这东西,太难了。


我斗胆分析了一下这个公式相声的门道,按理说,逻辑公式,只能用数字计算数字,用数字代替情感,最后得出文字相声,我觉得这有点不太可能,真的能做到的话,早就拿诺贝尔奖了。


公式算不出观众情绪,所以这个公式相声,可能不是公式,而是类似于大数据分析的模板。


比如通过几百几千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采样分析,说那个包袱能让大家开心,几个包袱连一起效果好,用什么话来衔接能引发大家什么反应,通过数据分析,来得出结论,然后套用模板,快速创作出相声。


这也是为什么李宏烨博士说他几年时间能创作出600多段相声,比郭德纲一辈子才会500段高出几个等级。


其中的玄妙就在于此。


郭德纲其实早年间讽刺一些主流演员的相声,也提到过这样的“公式相声”


一个演员,一辈子就会一段,到哪就是一句唱


比如到太原,就唱:“太原啊太原啊,我滴故乡”


到天津就唱:“天津啊天津啊,我滴故乡”


到佳木斯:“佳木斯,佳木斯,我滴故乡”


到哪都能唱,张口就来。


一分钟就能创作一段相声


分析李宏烨博士的相声之路,不难看出这样相声的影子。

演员写书,成立项目,经费扶持,出版发行,相声大师。


标准的相声成名之路,在贴合郭德纲的例子,李宏烨,并没有走出创新相声的大门,还是在老圈子。


李宏烨只不过把郭德纲调侃的那种相声,丰富了一些内容,添加了普通人看不懂的符号,本质上,公式相声,还是体制相声的模板,并不是什么创新。


还是那句话,公式是死的,观众是活的,情感是变化的。


用死的东西,算活的东西,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是错误的。


相声的魅力就在于面对不同观众的不同表现形式,甚至是上台以后根据观众反应的临场发挥。


公式相声的大数据模板,纵容能做到天衣无缝,步步为营,处处赢得掌声,那充其量也是小品,不是相声。

6



前几天我看了他们的表演,且不说他和郭德纲的对话如何,单看表演实在是太干了。而且夫妻二人没有舞台交流,一切事物的塔尖都有基础支撑,塔尖越尖,基础就要越深厚,您想创意,想搞不一样,可以;也支持鼓励,但别忘了基础,说白了就是你肚子里要有货。就像你读博,做科研,你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凭空想象成吗?枉你俩说自己是博士,不过你们俩的表演,说实话我也没笑。



这是演讲+诗朗诵,两货目空一切,趾高气扬,连基本礼貌都不懂,小时候父母没告诉你不能用手指人吗?博士就是这个素质?



看了节目以及本篇新闻,我注意到的几个关键词:1.创业搞相声,2.融资,3.回头客,4.我可以让观众也可以说相声,讲身边的事。综上所述,这哥们不傻,这是一个辅导机构的宣传套路以及授课理念,第一步就是炒作,郭老师又给别人当Wi-Fi蹭了。



记得曾经郭德刚和张文顺先生都说过相声入门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说自己是相声演员,你说不看基本功,那你也别看我的高考成绩,直接让我去清华可以吗?



这两个人说每天写多少段子,你写再多有什么用,你写的是相声吗?脱口秀段子吧!相声不在于多在于精,你说段相声能让大家记住你说的大概那你就成功了,我没记住你说了啥,只记住你一直强调我是博士,是交大的博士,作为博士难道你的业绩就是这些段子?



果你想借此出名,那么你成功了,至少在这些天里是成功的。但是也谢谢你再次印证了学历与个人素养真的无关,同时你们也成功的拉低了整个博士界的文化底蕴,估计也会拉低交大的录取率吧,厉害了我的交大博士。

7

说一下我的理解吧:

不知锅灶为何物的印度人看了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又听了日本人进行英文配音的解说后按照韩国人口味用纯非洲食材在肯德基厨房做的正宗满汉全席

8

一、什么是公式相声?

“公式相声”由上海交通大学李宏烨、郑钰这对博士夫妻所创。

说创造也未必合适,人家是应用理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相声搞笑的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大量观察观众听到什么样的包袱或者段子会笑,在什么时间开始笑,笑的时间有多长等等,设定了一系列的参数,最后通过回归,得出一个很复杂的公式。说相声的基本上没人能看懂,不说相声的也基本上没几个人能看懂。

有了这个公式之后,就可以反过来写相声剧本了。按照公式,一段10分钟时长的相声,应该有几个包袱、每个包袱要多长时间、哪个时间点应该出现什么类型的包袱,等等等等,都是固定的。只要把内容往里面填充就行。作者自己说了:

如果你掌握熟练,思路清晰,写出一段不需要修改就能登台的10分钟相声,也许只要1个小时。

二、相声能不能有公式?

其实在《相声有新人》之前,这对博士夫妻就参加过很多节目宣传“公式相声”,苗阜在某个卫视的喜剧节目里就曾夸过他们,并让他们晋级下一轮。

但在《相声有新人》里,郭德纲并不认同他们。这跟相声界的恩怨肯定没有关系。而两人在节目里的表现,也让“公式相声”被很多人嘲笑。

那么问题来了,相声能不能有公式呢?

个人觉得,可以有。

其实相声发展那么多年来,还真没有人正儿八经的从学术研究角度、采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过。现在有人从这个角度入手研究,其实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本身相声里头是包含有很多科学的。比如,有的时候明明是两个同义词,但是一定要用这个词才好笑,用了那个词他就不好笑;又比如,有的包袱到了那个地方一定要放慢语速,说快了包袱就不响……等等,就包含了很多心理学的科学知识。

现在是一个无限可能的时代,AI写诗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相声有公式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儿。试一下总是好的,大不了证明是错的嘛。

说到底,很多人嘲笑公式相声,问题其实并不是处在公式本身,而是看不惯这对夫妻在节目中的那种作派。

三、公式相声为什么不好笑?

为什么有了这么高深的公式,这对博士夫妻说出来的相声还是让人笑不出来呢?

其实这个事儿真的不能让“公式”来背锅。说白了就是,这对夫妻根本不适合说相声。

这俩人,普通话不标准,吐字不清晰,表演水平又跟学历成反比,往台上一站,苦瓜着一张脸,别说公式相声了,什么相声搁他俩嘴里说出来都不会好笑!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让这俩博士趁早闭嘴,专心搞研究写本子去。然后去找一些专业相声演员,来说几段根据公式写出来的相声,才能真正检验这公式到底有没有用。

要是光凭他们夫妻俩自己,只能越推广越讨人嫌了。

9

公式相声,这是上海交大博士李宏烨两口子研究的所谓相声。简单一点,他们就是将相声里边的一些专用名词,替换成他自创的术语,比如什么相声的有限元啥的,然后通过他自己的一通捣鼓,弄成的一个公式。

还将观众的笑声精确到零点几秒,这不扯吗?相声代表的是人物情绪,将演员的喜怒哀乐通过表演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让人发笑。不同的演员,不同的观众,对于同一个包袱理解不一样,笑的程度也不一样,但是按照他们的相声公式,将这一切都固定了,这不好笑吗?

这个地方应该乐3秒,你没乐,这就是观众的不对了,他们听不懂博士的笑点,所以这里就提醒观众应该多读书了。这个地方应该乐5秒,你只乐了2秒,说明你读书了,但是知识储备量不够,应该继续读书,你才能明白笑点。

相声是一种艺术,艺术报含各种情怀、技巧、文化在里边,怎么可能是一个公式就能计算出来的呢?

10

公式相声是一个伪命题

按照李宏烨自己的说法,公式相声是当初参加《相声有新人》时候节目组给贴的标签。

因为这对博士夫妇在节目组上提出相声是有公式的,是普通人也可以写的;加之他们两个人衣服上标志性的公式图案,让他们在相声上加入公式的印象深入人心。

李宏烨本人不承认公式相声的说法,他狡称最凑合也只能叫做有限元相声。

其实叫公式相声还有人听得懂,叫有限元相声,这就得普及什么叫有限元。最后普及出来一堆公式,有限元相声也还是公式相声。

戳破这个李宏烨

其实李宏烨的说发力有几个概念性错误。

他说相声有公式,就这一句话就能给他冠以公式相声的名头,不需要其他理由了。但是他总是在否认公式相声的名头,只是为了让好奇的人,追问一句,那你是什么相声。然后他把自己的公司单位的名字说出来,这是一个广告。

我们知道单位名字代表不了一种相声形式。

比如郭德纲说的是传统相声,不是德云社相声。

所以李宏烨说的是公式相声,不是新语相声。这是可以肯定的。

另外,李博士说,普通人也可以说相声。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相声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虽然李博士号称一年写了六百多个文本,但是文本不等同于相声。

说的是不是相声,一开口就知道了,李宏烨在表演上是欠缺的。

相声最终还是要见观众的,不是坐在打字机前敲敲键盘就能做相声演员。

这种表演,普通人不学习一下还是来不了的。最少你跟着老师学哪怕一个月,也比一天相声没接触过,拿着稿子就往台上念的强。

公式相声形容李宏烨恰如其分

我们可以说李宏烨的相声公式是关在研究室里的研究项目,他认为艺术是可以靠公式表示的,比如歌曲会有乐谱,

但这种理论知识是后台理论,不是拿到舞台上的成品。就好像你不能只拿着一个简谱就去开演唱会一样。演唱会现场要有灯光舞美以及歌手的台风共同作用。

你打算发明一个记录音乐的简谱跟你能开演唱会是完完全全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差的天壤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