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邦精明一世,为何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都知道“流氓皇帝”刘邦生前最宠爱是戚夫人母子,甚至想废了当时的太子让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当。可惜天不遂人愿,刘邦的想法没有实现,刘邦就去世了。刘邦去世之后,是吕雉掌握实权。吕雉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当然不可能放过她和刘如意,最后戚夫人和她的儿子,也是下场凄惨。那么刘邦精明一世,在生前为什么不给自己的最爱——戚夫人留条后路呢?是不想还是不能呢?

1、吕雉与戚夫人之间的恩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吕雉、刘邦和戚夫人之间的关系。

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被自己的父亲骂做“无赖”,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地痞无赖。反观吕雉秀外慧中,家境优越,是一位千金小姐。这样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为什么会在一起呢?是因为吕雉的父亲认为刘邦气度不凡,将来肯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就不顾他人的眼光,将吕雉嫁给了当时不着调的刘邦。

刘邦比吕雉大了15岁,而且在和吕雉结婚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刘肥。在这样一种格格不入的婚姻中,吕雉毫无怨言,在家孝敬公婆,打理家务,还把刘肥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抚育。

随后,吕雉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此时刘邦依旧是恶习难改,只知道与狐朋狗友厮混,丝毫不顾家。甚至几天都不回家,家里的一切都由吕雉打理,刘邦对吕雉实在算不上好。

俗话说: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刘邦当然也不例外,刘邦遇到戚夫人的时候,已经是功成名就,马上可以坐拥天下了,这时候自然少不了美人的陪伴。可以说二八年华的戚夫人,正是此时刘邦的菜。戚夫人长的美貌动人,我见犹怜。更不可多得的是,戚夫人除了年轻貌美之外,还多才多艺,擅长舞蹈,还会吹箫。如此美人遇见刘邦之后,立马把刘邦迷的神魂颠倒,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吕雉跟着刘邦打天下,颠沛流离的吃了不少的苦。戚夫人遇见刘邦的时候,直接就坐享其成,跟着享福就行了。所以吕雉与戚夫人成为敌人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辛苦打拼的基业,被别人坐享其成了,心中自然是不愿的。

戚夫人仗着刘邦对他的宠爱,想让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正是这件事情让吕雉与戚夫人彻底决裂,两人之间已经无法挽回,除非你死我活。

2、刘邦临终前给戚夫人留出路做出的努力。

刘邦是真的很喜爱戚夫人母子,所以在临终前也做出了努力,为戚夫人母子铺路,想让他们平安的活下去。

首先是杀死樊哙。樊哙是最早跟随刘邦起义的,还娶了吕雉的妹妹吕嬃为妻,很明显是吕后一党的人,樊哙有要替吕雉除掉戚夫人母子的想法。所以刘邦先下手为强,派陈平和周勃去追杀正在奉命出征的樊哙。其实刘邦此举真正的意图是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刘邦是在警告吕雉,不要对戚夫人母子有想法,想通过此举来保护戚夫人母子。

其次就是让周昌去赵国,当赵王刘如意的国相,保护戚夫人母子安全。刘邦这样子安排,真是用心良苦。当初刘邦决意要让刘如意当太子,要废了刘盈,这时满朝的文武大臣都不同意,但奈何刘邦心意已决,都不敢驳了刘邦的意。这时只有御史大夫周昌,敢在朝堂之上跟刘邦与强行辩论。

后来吕雉替儿子找来了“商山四皓”前来辅政,刘邦见太子羽翼以丰,改立太子之事就搁置了。但是吕后非常感恩周昌当时的所作所为,事后还跪谢了他的恩德。周昌是对吕雉母子有恩的,所以让周昌当刘如意的国相,是为了保护戚夫人母子的安全。

在刘邦驾崩之后,周昌确实保了戚夫人母子一段时间的安全,但是后来吕雉设计把周昌调走了,这才有机会对戚夫人母子下手。

最后,在刘邦病危之时,刘邦以父亲的身份对刘盈淳淳教诲,让刘盈好好读书,礼贤下士,以德服人。还不忘叮嘱刘盈,要保护好弟弟刘如意的安全,这算是刘邦为戚夫人母子的最后一道护身符了。

刘盈时刻记着父亲的嘱托,在吕后把赵王诏到长安时,刘盈亲自把弟弟带在身边,一同起居,就怕母亲下毒手。但是刘盈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吕后到底还是把刘如意给鸩杀了。

3、戚夫人的悲惨命运。

虽然刘邦为戚夫人母子铺好了后路,但是奈何吕后手腕高明,到底还是把戚夫人母子杀了。

吕雉先是毒死了赵王刘如意,然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人彘这个酷刑是吕雉专门为戚夫人发明。所谓的彘,就是猪的意思,人彘就是半人半猪的怪物。

吕雉命人把戚夫人的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熏聋),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甚至还把脸划花。还安排了专人“照顾”,然后丢弃在茅厕中任其痛苦死去。

正是因为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所以给后世留下了恶毒的印象。可是我觉得,吕雉之所以会这样对戚夫人是有原因的。

当初吕雉刚嫁给刘邦新婚燕尔时,吕雉就下地种田。后来刘邦起事造反,官府将吕雉抓进了监狱,幸好刘邦的朋友打点,才没有受刑。再后来彭城大战,刘邦为了逃命,竟然把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只因为嫌马车跑的不够快。

还有当吕雉和刘邦的父亲被项羽当做人质,项羽用这两人的性命来要挟刘邦,刘邦却笑嘻嘻说:“杀就杀吧,麻烦你送我一碗肉汤。”

刘邦对吕雉母子的性命不屑一顾,却对戚夫人母子视若珍宝,想方设法的保全她们母子性命。这让吕雉如何不对戚夫人母子恨之入骨呢?

其实吕雉并没有那么的恶毒,刘邦还有一个薄姬的妃子,地位不高,有一个儿子叫刘恒。在刘邦驾崩之后,吕雉并没有为难薄姬母子,还恩准薄姬去她儿子刘恒的封地生活。

所以,刘邦精明一世,肯定会给戚夫人母子留后路的,但既是身后事,又怎么会受刘邦掌控呢?他生前安排的再好,可一旦身死,戚夫人母子的保护伞就没有了,失去了靠山。做为汉朝真正掌握实权的人吕后,想让一个人死,那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戚夫人的宿命如此,不是刘邦可以左右的。




最佳贡献者
2

刘邦因为喜爱戚夫人,讨厌吕后,因此,生前准备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把太子之位转给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他给出的理由是刘盈“不类我”,刘如意“类似”。但是,变更太子这件事,在朝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最后,连已经归隐的张良,也在吕后的极力恳求下,出山推荐“商山四皓”站出来帮刘盈抬桩。这样一来,刘邦知道刘盈的太子之位坚如磐石,不可动摇了。因此他才打消了转换太子的念头。

戚夫人听说后,大声哭泣。当时刘邦也很伤感,对戚夫人说,你给我跳个舞,我给你唱支歌吧。于是戚夫人含泪跳舞,刘邦唱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一派无可奈何,偃旗息鼓的样子。

(刘邦剧照)

刘邦当然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当然知道,当闹了一出“改换太子”的悲喜剧后,吕后和戚夫人的矛盾已经没有办法调和。按照吕后强硬的性格,他死以后,吕后是绝对不会饶过戚夫人的。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给戚夫人想个办法,为她留一条后路呢?

其实,说刘邦不为戚夫人考虑,实在是有些冤枉刘邦。他可是实实在在地为戚夫人考虑的。他是怎么为戚夫人考虑的呢?

一、把刘如意保护起来。

在刘邦“改变太子”失败以后,他立刻把刘如意封为赵王,让他去藩地,这样就把他和吕后分开了。

接着,他便准备选择一个相国去辅佐刘如意。在选择相国问题上,刘邦也是煞费苦心。当时,符玺御史赵尧给刘邦推荐了御史大夫周昌。而刘邦也觉得周昌是一个最恰当的人选。为什么说周昌是一个最恰当的人选呢?

一是周昌这个人正直。周昌是个敢于直言说话的人。就算是对刘邦说话,他也敢直来直去。有一次,周昌去找刘邦汇报工作。进去后,发现刘邦和戚夫人抱在一起。周昌看见了,赶紧往外就跑。刘邦丢掉戚夫人,追了出去,追上周昌后,爬到他身上,骑在他脖子上问他,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刘邦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想逼迫周昌别乱说。谁知道,周昌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说,我认为你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听了,不以为意,反而哈哈大笑。由此可见,周昌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二是吕后感激周昌。当年刘邦要改换太子,但是周昌坚决不同意。跑去找刘邦,大声争辩。周昌这个人口吃,说陛下你要改换太子的话,我坚决不奉诏。但是这句话半天他也说不完整,把刘邦都给逗笑了。刘邦那天心情好,于是不再说改换太子的话。当时吕后正在隔壁,紧张得汗都出来了。下来后,跑去跪谢周昌,说要不是你据理力争,太子就换了。

由此可见,吕后对周昌是又敬畏又感激的。由周昌来保护刘如意,刘邦认为,一定能够把刘如意保护起来。

除了选周昌为赵王相国外,刘邦还选赵尧为御史大夫。赵尧是帮助刘如意说过好话的人,选他为御史大夫,此后他自然会阻止吕后胡作非为。

只要把刘如意保护起来了,就能够保护戚夫人。这就是当时刘邦能想到的。

(刘如意剧照)

二、打击吕后的党羽。

刘邦当时除了想办法保护刘如意和戚夫人外,还努力打击吕后的党羽。最明显的事例,就是刘邦让周勃、陈平去杀了樊哙。

当时,刘邦让陈平把周勃载在一辆车里,不让人知道,然后前往樊哙的军营。让周勃趁陈平宣读诏书,而樊哙跪在地上的时机,从车里冲出来,一刀解决掉樊哙。

刘邦之所以让陈平和周勃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樊哙当时掌控着兵权,这样不动声色,可以避免樊哙造反。另一方面,也是不给樊哙活的机会。毕竟如果不这样做,只是把樊哙绑回京城,那么,必然有一大堆人跑来求情,而且大家还会让刘邦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去审理。那样的话,很可能就杀不了樊哙了。

只要杀了樊哙,就卸掉了吕后的左膀右臂。将来只要不是吕后的人掌控兵权,她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刘邦这个想法,显然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吕后在去世前,就反复给她的侄儿们交代,说,你们绝对不能把兵权交出去,交出去了,你们这些人就死定了。却是因为刘襄造反,诸吕轻易把兵权交给灌婴。结果诸吕没有了兵权,他们才被朝中大臣轻松杀掉。

(戚夫人剧照)

三、刘邦并未放弃改换太子。

这是刘邦没有做完的工作。只要把樊哙除掉了,刘邦接下来还将继续进行改换太子的工作,这应该是刘邦下一个步骤……

可以说,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真是煞费苦心。然而,最终的结局,并没有按照他设计的剧情往下演。

首先,刘邦自己没有打得赢命运。还没等到杀死樊哙,做接下来的继续改换太子的工作,刘邦就死掉了。

其次,陈平为了保护自己,并没有老实听刘邦的话,他只是把樊哙绑了,往京城押送,并没有杀樊哙。没有杀樊哙,兵权就还在吕后手里,吕后想干啥就干啥。

最后,吕后不按套路出牌。吕后上台后,立马就免掉了赵尧御史大夫的职务。接着下诏让刘如意进京,连续下了三次诏。尽管周昌一直让刘如意不去,但刘如意还是进京了。实际上,刘如意也不可能不进京。戚夫人还在京城里,他怎么敢不去呢?再说了,如果不去,就是抗旨。一旦说成是“抗旨”,吕后就有权宣布他造反,调集军队打他。那样一来,他一样是死。

总之,刘邦虽然积极帮戚夫人和刘如意考虑,可惜最终白忙活一场。

而且,悲剧的是,他生前对戚夫人保护得越多,吕后对戚夫人的恨就越深。刘邦死后,吕后就会把这种恨如数还给戚夫人!

实际上,当初刘邦谁也不求,跑去求吕后,然后对吕后好一点,让吕后心理平衡一点,说不定那才是保护戚夫人的最好办法。

(参考资料:《史记》)

3

刘邦已经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只可惜,戚夫人自己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刘邦在后宫佳丽之中,最宠爱的就是这个色艺双绝的戚夫人,戚夫人擅长跳楚国的舞蹈,每当万岁爷心情不爽的时候,看见心爱的戚夫人跳上一支舞,心情就会很爽。

相比之下,从项羽囚牢里放回来的吕后,早已经人老珠黄,无人问精。这时候,这个女人心里对跟她抢男人的女人的仇恨,是可以想象的。刘邦越宠爱谁,吕后自然越恨谁!

戚夫人毫无疑问就是吕后最恨的女人。而当戚夫人在刘邦面前吹枕边风,希望废除吕后亲儿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儿子如意为太子时,吕后更是恨之入骨:

抢了我的男人不说,还要毁掉自己儿子的前程。我们吕家把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都押注到刘邦身上,才换回今天的富贵,这个女人仅凭姿色就想夺走我的一切!这个女人如何留得?

刘邦当然知道自己的原配夫人是何等厉害的角色,因此在他提议换太子,遭到重臣反对,尤其是商山四皓出山拥护太子之时,刘邦已经预感到戚夫人和爱子如意的出境不妙了。但是对于这个局面,刘邦已经无力挽回。再说了,以刘邦的实用主义精神,只要是自己的儿子,只要大臣们拥护他,谁当太子,谁继承王位,并不重要。只是将来可能会委屈戚夫人。因此刘邦回来之后就郁闷的对戚夫人说:现在太子羽翼已经丰满,以后吕后就是你的主人了。现在你来跳一支舞,我来为你唱一支歌吧。

刘邦或许想到戚夫人将来会受到冷落,但是没想到她会死的那么惨。但是从他对赵王如意的政治安排来看,刘邦确实给了戚夫人一条生路。

刘邦为了防止吕后在他死后对赵王如意下毒手,特意派遣资深而且有威信的老臣周昌辅佐赵王。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马上就把戚夫人打入冷宫,不仅如此,还让她穿上囚衣去干下人们舂米的苦差事。

要说戚夫人的确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隐忍能力的女人。天下已经是太后的了,还不消停一点,活着不好吗?

可是戚夫人不,她编歌来发泄不满: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大概意思就是儿子当赵王,老娘却像奴隶一样,和儿子相距千里,谁能给我通个信呢?吕后耳闻之后大怒:贱人莫非还要依靠儿子翻身报仇吗?于是好几次要求赵王如意进京见面,但是都被老臣周昌给硬挡了回去。周昌是老资格,吕后也无计可施。最后只好使用调虎离山之计,先把周昌调回长安,再命令赵王如意进京。小孩子没有一点政治斗争经验,稀里糊涂的就进了皇城!终于被吕后找机会杀死。

杀死了赵王,戚夫人就没有了任何靠山。最后的下场也是凄惨之极的。

回头来看,刘邦至少给了戚夫人两条护身符,第一,告诫戚夫人今后在吕后手底下要听话,认清形势,这个女人是你的新主子。低头才能活命!第二,给了赵王如意一个强势足以抗拒吕后的老臣周昌。如果戚夫人有智慧的话,完全可以在皇宫里面忍耐几年,等到赵王如意长大成人,拥有实权之后,完全有希望母子团圆。

所以说,戚夫人对吕后公开的抱怨,编歌谣,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路上。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那是一个早就想弄死自己的狠女人呢?

戚夫人,是个胸大无脑的糊涂女人。被吕后搞死,几乎是注定的结局。

4

刘邦倒是想保住戚夫人和如意,他对此也做了一些挣扎,但是死后是非谁管得、形势不由人啊!

刘邦任命对吕后有大恩的周昌为赵相保护赵王如意

当初刘邦坚决要废刘盈立刘如意为皇太子时,满朝大臣都不同意,刘邦却一意孤行,这时只有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堂之上强行跟刘邦辩论。周昌有点口吃,再加上情绪非常激动,话都说不完整,被刘邦逼急了,就口吃得更厉害,翻来覆去说“我反正坚决不会同意您的诏命”。刘邦被他逗得发笑,这事也暂时搁置了。吕后当时躲在东厢听到了这些话,她对周昌非常感激,跪谢了他的恩德。


刘邦由于废太子不成,不免担心戚夫人和如意的将来,因此一直郁郁寡欢,有天他在朝堂之上竟然慷慨悲歌起来,大臣们都疑惑不解。这时一个掌管符玺的年轻御史对刘邦说:“陛下您是为戚夫人和吕后的不和睦而忧虑,担心赵王不能保全吗?”刘邦点头称是,这时赵尧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刘邦任命周昌为赵相来保护赵王,因为周昌不仅忠诚耿直,而且对吕后有大恩。刘邦听后非常欢喜,于是把赵王托付给了周昌:“我知道对你来说这是降职,但我翻来覆去为赵王担心,就拜托你勉强为我走一遭吧!”就这样,周昌外调到赵国成为了赵王的相国。

刘邦在病危时叮嘱太子刘盈保护赵王如意

刘邦病危后,给太子刘盈写了一道敕书,不仅确定了刘盈为继承人,还以父亲和帝王的身份谆谆告诫刘盈,要他当好皇帝,要做到读书、用贤和治理好天下。

这道敕书言简情深,刘邦在文中自白道,自己年轻时赶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不用读书,还挺高兴。直到当皇帝后,终于明白了读书的重要,对以前的行为很后悔。刘盈是自己的嫡长子,是毫无疑问的继承人。刘盈你要勤奋地学习,每次献上的奏议应该自己写,不要让别人代笔。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还有和刘邦同辈的公侯,岁数大一倍的长者,都要依礼下拜,而且你的弟弟们也要这样。

而最让人动容的就是最后一句了: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我现在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怜悯这个孩子太小了。


正是因为刘邦用心相托,所以周昌和刘盈才竭力试图保护赵王刘如意。吕后几次诏赵王进京,周昌都以疾推辞。后来吕后釜底抽薪,直接把周昌诏到了长安,把他骂了一顿。吕后又把赵王诏到长安,惠帝刘盈知道母亲的意图,于是亲自把弟弟带在身边一同起居。然而防不胜防,到底被吕后偷个空子给鸩杀了。吕后刚毒死了如意,接着又用酷刑虐杀了戚夫人,这让善良软弱的刘盈心理直接崩溃,从此不问政事放纵自我;而周昌自赵王如意被毒死后,感觉对不起刘邦的嘱托,从此不再朝见吕后,三年后抑郁而终。

5

刘邦能够在秦末的大起义之中,成为最后的王者,其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在汉朝建立后,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开始了扫除所有异姓诸侯王的征程。由此可见,刘邦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和预见能力是非常强悍的。所以,刘邦生前为了保全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的生命,还是做了很多安排的。

戚夫人因为年轻漂亮,能歌善舞,逐渐得到了刘邦的宠爱,并生下了儿子刘如意。不但戚夫人自己得到刘邦的宠爱,其子刘如意长的酷似刘邦,而且聪明伶俐,同样得到了刘邦的疼爱。

戚夫人因为母子两人越来越受刘邦宠爱,野心开始膨胀,竟然要刘邦改立太子。刘邦在经常哭哭啼啼哀求的戚夫人面前,最终没能坚持下来,动了废太子的念头。此举当然会遭到吕后和众朝臣的反对。而吕后又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请来了“商山四皓”来教导太子刘盈。刘邦看到了站在太子刘盈身后的“商山四皓”,才突然醒悟过来。

刘邦很快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但刘邦同时也想到了,这次改立太子事件,吕雉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戚夫人、刘如意母子危险了。于是,刘邦为了保住戚夫人母子,开始着手安排。

第一个安排,刘邦立年仅十岁的刘如意为赵王,并及早让赵王就藩封国。汉朝的藩王是可以有自己的王府幕僚,以及招募必要的护卫军队的。景帝时期,吴王刘濞能够发动七国之乱,就是因为既有钱,又有兵。刘如意同样可以在赵国培植自己的势力,如果吕雉要杀他,至少还有拼死一搏的机会。

第二个安排,刘邦派曾经极力维护太子刘盈,拒不奉诏改立太子的御史周昌,前往赵国担任相国。周昌是一个正直的人,素为群臣所敬畏,同时,又对刘盈和吕后有恩,所以,在刘邦看来,周昌一定会极力维护赵王刘如意,而吕后也不会过于难为周昌。这等于是给赵王刘如意加上了双保险。

第三个安排,刘邦知道刘盈天性善良仁厚,预料到刘盈不会轻易挑起宗室内斗,肆意杀戮,所以,刘邦亲自给刘盈写了一封信,嘱托刘盈,众多兄弟中,只有刘如意年幼,让刘盈一定要照顾好刘如意母子。刘盈善良、孝顺,自然听从了刘邦的嘱托。

第四个安排,刘邦听闻樊哙和吕后结党,说是等到刘邦死后,樊哙就会带兵杀死包括戚夫人、刘如意在内的所有潜在威胁。这让刘邦很愤怒,立刻派陈平和周勃带着诏书,去军中斩杀樊哙。当然,陈平是个聪明人,早已经看出刘邦即将病逝,而吕后必将掌权,所以,并没有杀樊哙。

看完刘邦的这四个安排,至少可以知道,刘如意的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前面也说了,汉代藩王是有封国军队的兵权的,所以,只要刘如意在封国安然无恙,吕后是不敢轻易杀戚夫人的,否则,藩王叛乱,是可以预见到的结果。因此,只要刘如意在封国安然无恙,戚夫人也是可以保命的。

那为什么戚夫人和刘如意最后还是死了呢?戚夫人除了长得漂亮,能歌善舞,会讨男人欢心之外,政治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只能说戚夫人是自己作死的。

戚夫人因为野心膨胀,让吕后产生了怨恨。在刘邦的安排下,如果戚夫人可以低调点,应该还是可以保命的。这一点,从刘邦死后,吕后对待戚夫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吕后对待刘邦宠幸的妃子,统统都是囚禁起来,不准出宫而已。因为吕后如果全部杀了她们,她们的儿子可不是一个两个,联合起来造反的话,吕雉也比较难以应付。

吕后对待戚夫人,同样是囚禁,最多就是让戚夫人一天从早到晚的干些体力活,在永巷舂米罢了。戚夫人此时就应该认怂,她却偏偏不认,还做歌一首:“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戚夫人过的当然不好,但相比被做成人彘,还是要好多了吧。她的儿子还那么小,自保都难,还如何救的了她。如果她是一个明白的人,就应该默默忍受下来,等待刘如意长大。那时候,刘盈的位子也稳了,再请求放她去儿子的封国就行了。也许,吕雉因为地位已稳,真有可能放她一马。

吕后自然也很明白刘如意才是关键,所以,几次三番的派使者调赵王入京。这时候,刘邦派去的国相周昌派上了用场,周昌三番五次的拒绝吕后派来的使者。气的吕后把周昌调离了赵国相的位置,叫到京城,大骂了一顿。当然,吕后并非完全无情之人,除了骂一顿之外,并没有再难为周昌。而刘如意没有了替他挡箭的人,加上年龄较小,就乖乖的随吕后的使者进了京城。

刘邦还曾托付刘盈照顾刘如意,刘盈忠实的执行了刘邦的安排。惠帝日日将刘如意带在身边,哪怕是睡觉都形影不离。可是,刘如意年龄太小,贪睡,刘盈早起外出射猎,被吕后抓住机会,派人鸩杀了刘如意。

刘如意一死,戚夫人的依靠彻底没了,很快被吕后砍断了手脚,挖去了眼睛,烧坏了耳朵,毒哑了嗓子,做成人彘,扔进了猪圈,悲惨的死去。

了解了戚夫人被吕后所杀的整个过程,就不难知道,刘邦还是考虑到了戚夫人在其死后会面临的生死劫,也做了安排。只要刘如意坚持留在封国,拒不入京,那母子两人都可以保住性命。但是,实在是戚夫人的斗争能力太差,没有嘱托儿子一定要待在封国,哪里都不要去。而刘如意又太小,没有了周昌做主心骨,就没了自己的主意。刘邦再厉害,到这里也没办法了,毕竟他也不敢轻易杀吕后的呀。

6

我不是球迷,但偶尔也看看球。

最近看了几场,又听到了老生常谈的那句话: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在想,政治生态就像个球,越大的越像。

足球、篮球都是。

戚夫人的问题,犹如现今的国家队,究其原因,还是留给刘邦的时间不多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定都洛阳,立吕雉为皇后,立刘盈为太子,时年已经五十五岁。

此时,吕雉才四十岁,刘盈年仅九岁。

在吕后嫁给刘邦之前,刘邦有个相好曹氏,没有正式成婚,但已经有了个儿子刘肥。

刘邦称帝时,刘肥已经二十岁。

但刘肥是庶出,没有资格作为继承人,他也比较明智,没有给刘盈添许多麻烦,吕后也没怎么难为他。

可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而且认为吕后所生太子刘盈过于软弱,就想废掉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可想而知,此时吕后压力山大。

吕后二十岁时才嫁给比她大十五岁的刘邦,此时刘邦还有了儿子刘肥。

后来,吕后生了太子刘盈和鲁元公主。

一直以来,吕后中规中矩,帮助刘邦操持家务,是个贤内助。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立吕雉为王后,但仍然留在沛县。

刘邦想把刘太公及吕雉等家属迎接过来,但由于楚汉战争爆发,被楚军阻挡。

205年,刘邦攻占楚都彭城,将家属一起迁来。

但由于项羽迅速回防,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刘邦自己逃跑了,刘太公及吕雉等人被项羽俘获。

直到203年,楚汉议和,刘太公及吕雉等人才回到刘邦身边。

此时,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戚夫人。

戚夫人比吕雉年轻,刘邦外出征战,都是戚夫人随从左右,而吕雉常常留守。

没有史料记载赵王刘如意的出生时间,大约就在这段时期出生的。

刘邦称帝后,戚夫人自恃得宠,时常在刘邦面前哭哭啼啼,想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不确知刘如意出生的具体时间,也就不清楚戚夫人从啥时候开始哭哭啼啼。

但这应该是在刘盈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否则刘邦直接立如意为太子,戚夫人也就不必哭哭啼啼。

看一下,刘邦称帝后,也就是刘盈被立为太子之后,刘邦忙活了些啥,或许就清楚刘邦为啥没有给戚夫人安排好后路。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登上皇帝位。

首先要做的就是分封功臣。

但折腾了一年多,才初步拿出了基本方案,原因就是功劳究竟谁大谁小难以确定。最后勉强评定萧何第一,共封赏二十多人,这才算基本搞定。

但其他的人还在眼巴巴的等着封赏,日夜不停的在争抢功劳,一时难以摆平。

这事已经搞得刘邦焦头烂额,不管戚夫人是不是哭哭啼啼,刘邦不敢节外生枝,还顾不上这个事。

其次,消灭异姓诸侯王。

刘邦为了对付项羽,许了很多诺言,分封了许多异姓诸侯王。

在汉朝建立之初,共有八人被封诸侯王。

他们的存在,对刘氏江山是很大的威胁。

现在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刘邦要给自己及子孙做打算,就开始清除这些诸侯王。

在刘邦称帝之后的七年中,绝大部分精力是用来对付这些异姓王。结果,燕王臧荼最先起兵,兵败后被俘;韩信、彭越被杀;韩王信、陈豨等败后叛逃匈奴,后战败被杀;英布起兵淮南,亦被迅速平定;燕王卢绾逃入匈奴。只有长沙国作为汉与南越之间的缓冲,且势力弱小得以保存,汉文帝后七年,因长沙王无子而国除。

刘邦在位七年,主要精力就是清理这些诸侯王,直到他驾崩也没有完全清理干净。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反叛投靠了匈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被围白登山,几乎回不来了。

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被流矢所中,病得很厉害,之后不久驾崩。

分封功臣和清除异姓诸侯王是汉初刘邦面对的主要政治任务,处理不好将严重威胁汉朝国基。

正是因为刘邦的精明,才清楚孰轻孰重。

这些问题不处理好,将来的江山交给谁都不可能守得住。

但戚夫人哭哭啼啼,也令刘邦决意要废掉刘盈,改立如意。

一开始就遭到了重臣们强烈的抵制。

刘邦自以为身体还凑合,再坚持几年没问题,也不敢太早的确定废立之事。

但在平定英布叛乱被流矢所中之后,刘邦感觉来日无多,决意要做这个事。

可是,留给刘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张良劝谏,刘邦不听,张良就托病不再上朝理事;

太子太傅叔孙通直接威胁刘邦,说“如果陛下坚持废长立幼,他就以血污地。”

刘邦就跟叔孙通打哈哈,说是跟他开玩笑。

叔孙通也不含糊,说:“岂有此理,哪有拿国家大事开玩笑的。”

刘邦就假装答应了他。

其实,刘邦才不在乎这个哪,叔孙通的脑袋值几个钱哦。

真正让刘邦打消这个念头的还是吕后。

眼看刘邦要废掉太子,吕后就求救于张良。

张良说:“仅靠嘴皮子已经不能改变太子的命运。‘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都是世外高人,都八十多岁。皇上屡次征召,都没有如愿。如果把他们请出山,辅佐太子,太子的地位就稳固了。

果如张良所言,在一次宴会上,刘邦看到太子身边有四个老头陪着。

刘邦一问,得知是“商山四皓”,立马就意识到太子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于是对戚夫人说:“这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吕后才是真正的主人。”

刘邦从此之后,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精明一世的刘邦,依赖别人夺取天下,最终也落入别人的套中。

冥冥之中都有定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正如刘邦最后拒绝医者为他医治时所说: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生命如此,命运如何不如此,国运又如何不如此哪?

戚夫人及赵王如意,不能顺天由命,最终得到凄惨的结局,也怨不得别人。


7

后路也留了,但问题有些人不想上那怎么办?刘邦已经死了不可能说起死回生去劝戚夫人。

刘邦活着的时候,刘邦的那些妃子尤其吕后对这个戚夫人,可以说恨到咬牙切齿,史书上面记载,戚夫人能歌善舞,深得刘邦的欢心,在后宫之中独得宠爱,女人嘛!看着自己的老公被从哪个地方冒出来的女人迷的鬼迷心窍,通常而言都会送她三个字……

但是这样还不算完,戚夫人和刘邦有一个孩子叫刘如意。刘邦特别喜欢这个孩子,因此欺负人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了,他觉得母凭子贵,如果自己这个孩子是太子,那自己在汉王朝的地位就会得到巩固,所以她一直不遗余力的去求刘邦干什么,废了太子立刘如意做太子。

这一下的戚夫人跟吕后之间的两者可以说是彻底结下来了,抢了刘邦,吕后这一点认了,因为在很长时间的楚汉战争里面,吕后为了刘邦可以说是担惊受怕,没少受过威胁,甚至自己还当了项羽的俘虏,吕后和刘邦之间的感情早就已经淡了,双方也互相尊重对方,但是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地位绝对不能够受人威胁,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你敢动我宝贝儿子的将来,那你就是跟我这个做母亲的拼命,我还不跟你这个狐狸精往死里打。

因此,刘邦在晚年的时候,关于太子的废立问题,可以说一直纠缠他很长时间,直到最后是刘邦自己决定说我不想废太子了就让吕后的儿子登基吧?但是这个时候刘邦也察觉到了吕后对于戚夫人的那种敌意。

所以刘邦自己也做了布局干什么?他把刘如意封为赵王。除此以外,赵国的宰相是对吕后有大恩的周昌,只要刘如意和戚夫人离开长安到赵国安居下来,那他们一辈子的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刘邦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完美了,应该不会说再闹出什么样的鬼事儿吧,结果戚夫人在刘邦死了以后不肯离开长安,这就闹的吕后很不愉快了,不过看在自家丈夫的面子上,吕后还是没有说直接痛下杀手,而是打算恶心一下戚夫人,你不是要留在长安吗?你去淘米去。

结果这个戚夫人有点儿像现如今那些穷酸秀才啊。在淘米的时候能歌善舞,发挥到了极致,直接编了一首小歌嘲讽了一下吕后……吕后一下子就火啦,我已经算是昂开一面,饶你一命了,当初别忘了韩信是死在谁手里的,(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立刻下令刘如意从封地给我回到长安来。

这个时候,吕后的儿子已经看出来了,吕后这个时候想要痛下杀手,所以吕后的儿子一直跟刘如意待在一起,形影不离。但是吕后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想了一个办法,支开了自己儿子以后,给了一杯酒,直接送给了刘如意。刘如意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喝了。刘如意已死。戚夫人的命运走到尽头!

8

戚夫人是刘邦做汉王时娶的,由于十分宠爱,爱屋及乌,所以也很喜欢戚夫人生的刘如意。刘邦当皇帝后,立刘盈为太子,后来看到刘盈性格一点不像自己,自己是圆滑且决绝,而刘盈太过仁爱,显得懦弱不堪,所以想废刘盈,立如意。其实这个废刘盈,立如意,就是对戚夫人的最好保护,只不过由于遭到群臣反对,没有更换成而已。

刘邦心知肚明,立不成如意,就是将戚夫人推向了危险处境,这是基于他对吕雉的了解,吕雉是刘邦的糠糟之妻,刘邦和吕雉结婚前,有个私生子刘肥,吕雉对刘肥没有任何苛刻之举,说明吕雉早期还是不错的,她的狠毒主要表现在刘邦当皇帝以后,她也随之成了决策集团的重要人物,于是趁刘邦不在,杀淮阴侯韩信立威,骗梁王彭越回咸阳处死,如今,面对夺太子之位的戚夫人,岂能仁慈地放过?。

为此,刘邦立10岁的刘如意为赵王,任命周昌为赵王的相国扶佐如意,周昌是吕雉和群臣都非常敬畏的人物,刘邦认为,只要有周昌在,就可保赵王安全,赵王安全了,戚夫人也就无虑了,这是刘邦在身体健康时做的预先按排。当刘邦重病缠身时,刘邦当机立断,立即派陈平和周勃去诛杀樊哙,斩断吕雉手中的兵权,因为樊哙是吕雉的妹夫,一旦刘邦不在了,吕雉就可利用樊哙的兵权,权倾朝野,那么戚夫人和赵王就都危险了,所以,刘邦在临死时脑子都非常清楚,杀樊哙就是为了保护戚夫人。

最后我总结一下,戚夫人比吕雉小17岁,刘邦一生都非常爱戚夫人,刘邦和戚夫人属于爱情伴侣,而刘邦和吕雉后来更像是政治夫妻,刘邦由于爱戚夫人,一生都在想方设法保护戚夫人,改立太子是为保护戚夫人,封如意为赵王,派周昌扶佐是为了保护戚夫人,最后杀樊哙,还是为了保护戚夫人,刘邦的后半生的大事,基本都是围饶保护戚夫人而展开,刘邦认为,这就是给戚夫人留下的最好后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后路可留呢?大家说是不是啊?

谢谢阅读

9

刘邦生前做了很多工作来保住戚夫人的性命,但是戚夫人自作孽不可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另外刘邦死了以后也管不了身后的事,谁能料想到吕后如此强势霸道呢?戚夫人自己要找死,又遇到了百年难一遇的女强人吕后,她只能死而后已了。

刘邦生前做了以下三件事来保护戚夫人:其一、册封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刘邦死后戚夫人可以去赵国当太后养老;其二、让对吕后有恩的周昌去当赵国丞相,辅助赵王刘如意避免吕后加害赵王;其三、派陈平等人执皇帝令牌去擒杀吕后的妹夫樊哙,消除吕后在武将集团中的最大支持者。按理说这三条计策足可以保证戚夫人平安一世了,但是陈平没有杀樊哙,吕后也精于算计,最终还是杀了赵王刘如意。

戚夫人虽有美色,但是政治能力太低下了,不知进退自保。刘邦死后吕后就执掌了大权,当此之时一定要低眉顺眼、奉承吕后以求离宫去赵国养老。但是戚夫人还是趾高气扬不把吕后放在眼里,吕后将她罚到舂米坊舂米并没有杀心。不想戚夫人自恃精通诗词歌赋,偏偏要在舂米时高歌一曲:子为王兮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吕后听闻后大怒,原来戚夫人还指望儿子赵王来救他,于是吕后坚定了诛杀赵王与戚夫人的意志。之后吕后设计将赵王召至皇宫中,用酒毒杀了赵王刘如意;然后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扔在茅厕之中待死。可以说戚夫人之死是自己找的,她有薄夫人一半的聪明就不会四肢分离了。所以说自恃美色侍奉君王,色衰就会失宠,王死就会跟着死,这一点没有错的。

10

人常说,宁可跟聪明人打一架。也不跟糊涂人说一句话。对于戚姬,我只能说死有余辜。不值得大家同情。大家都知道,戚姬跟刘邦的邂逅发生在什么时候吧。那正是刘邦被项羽祸祸的抱头鼠窜,狼狈不堪之时。就这,刘邦把自己的妻儿老小都扔给了项羽,而他自己则是男儿本色,该风流就风流。该潇洒就潇洒。为了跟戚姬研究人体结构。刘邦不惜撕破衣服,写了一篇保证。然后炕照上,娃照种。啥都不耽搁。第二天起来继续逃命。我们说,刘邦的为人大家也清楚。斗鸡赛狗,吃喝耍钱。除了没刨绝户坟以外,刘邦可是没少半夜敲寡妇门。按理说这样一个花丛中的领袖,应该不会不顾命也要跟戚姬滚床单。这只能说明戚姬的确长的NO,1。至少在当时的刘邦眼里应该是这样的。或许是上天喜欢开玩笑吧。戚姬的模样是No1。但她的智慧就渣多了。刘邦宠幸戚姬。这本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里,稍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那个不是三妻四妾的。作为刘邦正妻的吕雉,虽然内心不好受。但她也只能黯然承受了。其实,吕雉跟戚姬原本也能够相安无事的。这事情坏就坏在了戚姬贪得无厌,人心不足。因为她想动吕雉的奶酪。她自从有了孩子后,就恃宠而骄。每天对着刘邦吹枕边风。弄得刘邦也想换了太子。后来吕雉问了张良后,请了几个老头。刘邦也借机下了台阶。吕雉儿子的太子之位总算保住了。大家说,吕雉得势后会放过戚姬吗?刘邦也知道吕雉的为人。他在死前也做了种种安排。包括任用周昌为戚姬儿子的国相。周昌跟吕雉的关系比较铁。刘邦临终要周昌死保戚姬的儿子。当时她的儿子被封为赵王如意。这应该可以让戚姬的儿子平安活着了。该怎么说呢?要我说这戚姬就是个扫把星。落魄到舂米的地步,还不忘祸害自己的儿子。每日里一边干活还一边唱卡拉OK。什么儿子为王,为娘舂粮。这是大概意思。生怕吕雉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将来的威胁。这可倒好。卡拉OK唱得不错。让自己的儿子早早就领盒饭了。而她自己也被吕雉给做成标本,挂在WC里提醒大家浏览。说不下去了。完毕。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