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定焦距范围内肯定的。当相机镜头对准某一距离的物体,中长焦聚焦时,相机镜头的焦点默认了这一距离的物体,聚焦是清晰的。当相机后移,相机与被摄物体距离发生了变化,超出了焦点范围,原先的被摄主体就虚化了。如果相机镜头是在广角端,被摄主体始终是清晰的,后移相机也是清晰的。

最佳贡献者
2

要学会和善于使用AF-C对焦模式。这些跟点对焦(你的意思是点测光的意思吗?)没关系。

3

使用相机的单点对焦功能,对被摄主体进行对焦,然后再移动相机,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对焦方式。

这是一种怎样的对焦方法?

在自动对焦技术刚刚出来的时候,单反相机的对焦点很少,有些机型甚至只有中心一个对焦点,想要完成对焦,只能用中心对焦点对焦后,锁定焦点,然后再平移相机进行二次构图,这种对焦方式曾经出现在了很多单反相机的说明书当中。因为无法选择不同位置的对焦点,又不能每次把焦点都当做构图的中心,所以产生了这种无奈的对焦后二次构图的拍摄方式。

后来推出的单反相机,在对焦点覆盖范围上不断增加,可选择的对焦点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心对焦点的对焦性能依然是最可靠的,稳、准、快,是周边对焦点不容易达到的规格,因为中心对焦点大多采用了双十字对焦设计,速度和准确度上比周边对焦点更高。所以很多用户依然保留了先对焦再构图的拍摄方法。

这种先对焦后构图的拍摄方法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在大部分拍摄情况下,如果光圈不算太大,拍摄距离不算太近,先用一个对焦点对焦,再平移构图,对对焦准确度影响并不算大,可以完成大部分相对静止对象的拍摄题材创作。但是,如果使用大光圈拍摄,例如f1.4之类的光圈挡位,平移构图时就容易产生脱焦;拍摄微距等近距离拍摄题材时,轻微的位移也会产生焦点的偏移。因平移产生的脱焦,属于“余弦效应”的范畴,因为平移不可能保持绝对的前后距离不变,在使用大光圈时,拍摄距离非常近时,这种余弦效应会被放大。

所以,我们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采用先单点对焦再平移二次构图的方法进行拍摄,问题都不大,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想要克服余弦效应,就不能再用这种方法了。

随着现代相机对焦技术的发展,单反相机的相位对焦系统已经非常强大,很多高端机型,双十字对焦点的覆盖范围也很大,在拍摄大光圈题材、近摄题材的时候,最好采用选择相应位置对焦点进行对焦的方法来拍摄,尽量不要二次平移构图。

另外,很多相机还具备了双对焦系统,在不使用光学相位对焦系统的时候,可以切换到实时取景模式,使用混合对焦系统对焦,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对焦点问题了,因为满屏幕都是对焦点,并且对焦精度更高。

当然,采用手动对焦的方法也非常有效,可以打开相机实时取景,使用放大查看焦点的功能,用手动对焦精准完成合焦。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先单点对焦再平移构图的方法,会影响到对焦范围,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忽略这种影响,只有在使用大光圈拍摄或者近距离拍摄的时候这种影响才应该被重视,切换成更为精准的对焦方式。

4

如自动对焦的没问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