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今南京故宫),享年71岁。朱元璋的驾崩让大明王朝开启了第一次皇位传承。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失败的皇位传承。因为在朱元璋传位后,仅仅过了四年,皇位便易主了。

朱元璋一意孤行,选择隔代传位。

朱元璋白手起家,踩着无数白骨和鲜血铸就了大明王朝。虽然朱元璋出身贫寒,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于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王朝基业,朱元璋自然是极力呵护。其中,册立太子是稳固朝政、确立王朝正统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政策。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其在建国称帝时便第一时间册立了嫡长子朱标为太子,确定朱标的地位的同时,也树立了大明王朝“嫡长子继承制”的皇位传承制度。朱标太子的能力才干、威望影响力都极为出众,是朱元璋理想的接班人。然而正值壮年的朱标却英年早逝,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安排。

朱标太子的死对于朱元璋影响巨大。但出于对太子朱标的喜爱以及对于后世执政理念的考虑,朱元璋执意选择隔代传位。空出来的太子之位很快被朱标之子朱允炆所取代。朱元璋封朱允炆为皇长孙,确立了朱允炆的地位。为了给朱允炆继位铺路,年过花甲的朱元璋再次大开杀戒,将蓝玉等一众可能影响朱允炆皇权的开国功臣全部诛杀。

那么,朱元璋就没有考虑到他那些拥兵自重的众多儿子吗?对于年轻的朱允炆,这些藩王叔叔或许才是最大的威胁和隐患。

朱元璋临终前连喊三遍“朱棣来否”并非年老糊涂。

朱元璋封藩诸子后,命令各路藩王到其藩地就藩,没有诏令,不得私自进京。除了当时的全国局势的确需要藩王镇守这个客观现实外,防止反正在朝中结党营私,保证皇储地位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既然有这个明确的规定,为何朱元璋临终前会连喊三遍“朱棣来否”?难道是老糊涂了吗?

根据朱元璋弥留之际留下的遗诏:一是让朱允炆继承皇位,二是丧事从简,三是不让诸藩王入京祭拜,只能留在自己的封地。由此可见,朱元璋此时思路清晰,彻底杜绝了朱允炆在其死后顺利继位的隐患。

所以说,朱元璋那三遍“朱棣来否”并非他说的糊涂话,而是确有其事。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朱元璋秘密下诏让朱棣进京。

那么在朱元璋临终之际这种关键时刻,朱棣得到进京秘密诏令后,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必然会前往京城。可是,为何朱棣最终停在南京城外不进城呢?

朱元璋召朱棣入京唯一目的就是替朱允炆解决后患,朱棣看破朱元璋意图。

朱允炆继承人的地位在朱标太子死后不久就被确立了。朱元璋不仅亲自教导这位皇长孙,还不惜再次大杀功臣,目的就是为了给朱允炆继位铺路。朱元璋既然考虑到了外部的威胁,对于内部的潜在威胁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不过碍于当时边防以及全国的局势,朱元璋自然不可能对诸藩王有什么大动作,况且藩王们都是自己的儿子,不到最后时刻必然不会痛下杀手。

到了朱元璋弥留之际时,为了朱允炆的皇位坐的稳,朱元璋不得不出手了,因为再不出手就没有机会了。当时各路藩王中,就以燕王和宁王势力最大,而此时燕王又是朱元璋众皇子中最年长的,也是最有可能不服朱允炆的藩王。朱元璋召朱棣入京自然不可能是要改立朱棣,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要诛杀朱棣,以绝后患。

诛杀朱棣,既可以解决朱允炆继位后最大的威胁,还不会让朱允炆背负“杀叔”罪名。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临终前诛杀掉燕王朱棣,可以起到震慑其他藩王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不要朱元璋的狠辣,为了皇孙可以坐稳龙椅,为了大明的江山稳定,牺牲一个朱棣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只不过朱元璋最终没有达成这个目的,因为他疏忽了两点。

  • 1、朱元璋忽略了朱允炆的立场和想法。

朱允炆以皇长孙的身份继承皇位,若说没有心理负担那是骗人的。毕竟有那么多手握兵权的藩王叔叔,他朱允炆既没有威望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压制,将来皇位能不能坐稳还两说。现如今,朱元璋突然秘密召朱棣入京城,第一反应就是朱元璋要更换继承人。包括当时在场的诸多大臣都没有回复朱元璋的问话,显然也是受这种可能性的影响。如果朱元璋在最后时刻更换继承人,那么他朱允炆又该如何自处?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面对皇位的诱惑,朱允炆不可能没有戒备。

  • 2、朱元璋忽略了朱棣这个最像他的儿子。

朱棣历来被认为是朱元璋众儿子中最像朱元璋的一个。一样的心狠手辣,一样的文武兼备。同样的,朱棣也是极为聪明的一个人。朱元璋临终前只诏令他一个人回京,必然不可能是要传位于他。如果要传位,凭借朱棣的能力和势力,恐怕无需亲自面见,留下传位遗诏就可以直接将朱允炆摆平。换位思考,如果朱棣是朱元璋,必然要将可能阻碍朱允炆继位的威胁通通除掉,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元璋的想法,朱棣完全可以感同身受,自然也就知道这次入京必然有去无回。

朱元璋一心想要在临死前替朱允炆除掉最后的隐患;朱允炆则害怕到手的皇位不翼而飞;而朱棣则洞悉了朱元璋的目的。祖孙三人各有心思,最终让朱元璋最后的“安排”没有得以实现,也为后面“靖难之役”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我是月关略萌,以上是我的独家原创分析。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欢迎点赞和关注,感谢。

最佳贡献者
2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应天皇宫内,弥留之际的朱元璋在安排后事,他对大臣说,皇太孙朱允炆仁慈孝顺,适合当皇帝,让好好辅佐他;丧事要从简,不可用金子玉石等贵重物品陪葬;各藩皇子们只可留在藩地祭拜,不可进京。《明史》

朱元璋在临终前真的喊“朱棣来否”了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喊?

大家知道朱元璋出身贫寒,经过15年的刀光剑影,最终建立大明王朝。可是他最爱的儿子太子朱标却去世了。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他的性格和马皇后极为相似,宽厚仁慈,从小就受到朱元璋的悉心教导。

朱标对弟弟们宽爱有加,每当他的众弟弟们闹矛盾要打斗时,他都和颜相劝,在朱元璋面前替弟弟们说好话,让他们免收责罚。朱标的弟弟朱?被人告发谋反,朱元璋要处死他,朱标痛哭流涕,替弟弟求情,使朱?免死。所以他在众皇子中的威信是最高的,大臣们也为他的宅心仁厚拥护他。可惜他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感染风寒去世了,年仅37岁。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诸子心中不满

朱标的死给了朱元璋最沉重的打击,64岁的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向不认命的他,曾一度把命运交给上天安排。朱元璋极度伤心,痛定思痛,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而朱标的长子夭折了,朱元璋就立了朱标的次子,自己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聪明温和有教养,非常孝顺。朱标生病时他日夜悉心照料自己父亲,寸步不离朱标左右,整整两年,完全颠覆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父亲朱标死后他过度哀伤,变的非常消瘦,这让朱元璋心生爱怜,非常喜欢朱允炆。朱元璋把对朱标的爱和思念转移到朱允炆的身上。

但是朱允炆又缺少勇武,性格太柔弱,腼腆,过于温顺。当朱元璋选他当皇太孙时他的叔叔们根本不服尤其是朱棣。但是他的出身又让他心存芥蒂。

朱棣的生母很可能是元朝的一位妃子,这位妃子在元朝灭亡时,被朱元璋收为帐下,封为碽妃,据说她在成为朱元璋的妃子前就怀上了朱棣,这引起朱元璋的怀疑,尽管朱棣文武双全很有能力,朱元璋还是不怎么爱朱棣。

朱棣后来娶了大将徐达的女儿,又受到徐达等将士们的精心辅导,作战勇敢,善于用兵,变的越来越狂傲,目中无人。1392年朱元璋册封他哥哥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而不是让他当太子,燕王朱棣明显露出失望的表情。有朱元璋在,他不敢怎么样,即使不满也只能埋在心里。朱元璋弥留之际朱允炆已经21岁,但他没有治国的经验和能力,朱元璋死后有些官宦对他失望,转而投向朱棣。而他的叔叔朱棣智勇双全,善于谋略,会笼络人心。

藩王手握重兵埋下隐患

之前朱元璋为御侮防患,曾两次分封诸子(25个儿子)为 藩王。据《明史·诸王传》中记载,

“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太子朱标在世时,众藩王已各拥重兵,坐镇一方,特别是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太子 朱标死后,朱元璋感到他这几个儿子会有不臣之心,他为朱允炆担忧。所以不防大胆假设一下:

如果弥留之际的朱元璋真的呼唤朱棣,那绝不会是传皇位给朱棣,朱元璋要把皇位传给朱棣他早传了,不可能等到自己要咽气的这一刻钟,所以朱元璋唤朱棣很可能是要除掉他,为爱孙朱允文扫清障碍。

如果朱元璋连呼2遍,得知朱棣没有来。朱元璋应该是放心了,他怕诸皇子进京闹事,危害到国家安全,危及到朱允炆的帝位。

既然没有来,朱元璋就因此立下遗诏,自己死后不许诸藩王归京。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各藩王拥兵自重,朝廷权威难立,朱允炆继位后对诸王的势力深感忧虑,于是实行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朱棣早就用招降蒙古士兵的办法扩充了他的部队,同时他又和不满新皇帝的宦官内外勾结起来。幸好朝廷用他的三个儿子在南京作为人质,确保他不乱说乱动。

可是足智多谋的燕王在1398年和1399年出尽鬼把戏,装病、装疯,利用朱允文的仁慈,想博得同情。1399年6月朱允炆果然上当准许他的几个儿子回到他们父亲身边——历史学家们把这一决定称为愚不可及;2个月后,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最终坐上了皇位。

朱棣改历史

朱棣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建文帝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朱棣开始篡改历史,他不承认建文帝的年号,将建文四年,直接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朱棣令解缙、姚广孝两次重修《明太祖实录》,还顺手把专门记载朱家血脉传承的《玉牒》也改了。

《明太祖实录》改成:

“皇长子朱标、皇次子朱樉和皇三子朱棡都是明太祖嫔妃所生(庶出),只有皇四子朱棣和皇五子朱橚是马皇后所生(嫡出)。”

成祖朱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自己从一个妃子所生的历史事实篡改成马皇后所生。想以嫡出的身份来正名自己的皇帝位置。也因此他的亲娘碽妃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样一来他的高明之处:他上面的皇子(一、二、三)都死了,又都是嫡出,下一个皇位的继承人就理属老四朱棣了。

朱棣把朱元璋在弥留之际的场景改编为:朱元璋呼喊“朱棣在否?”而且还连呼两遍,让人误以为朱元璋要把皇位传给他。这样他就有了被朱元璋立为太子的事实证据,篡位就不能说成篡位,而是正大光明地“继承”。

关于朱棣的生母是碽妃,这方面史学家也多有论证。这个事实被记于主管礼仪的机构太常寺的《南京太常寺志》,后书遗失,却在后来的《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所提及。据说1412年朱棣下令重建大报恩寺,目的为了纪念其亲生母亲碽妃。

3

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为何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进城?(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以来以孝道为根本,但凡家中老人去世,儿女都要守孝三天才能下葬,更不要说在老人临终前要侍奉左右了。但作为一代帝王的朱元璋却在临终前连喊三遍儿子朱棣,问其来没有?作为儿子的朱棣就在南京城外,却不进城与自己的父亲见最后一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我们知道,作为大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为了让朱家子孙永坐江山,他登基后制定了严格的皇位继承制度,即“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所以,朱元璋就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并全力以赴培养这个接班人,朱标也不负重托,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勤政爱民,帮父亲治国有方。但可惜的是,朱标的人生过于不幸,英年早逝,竟然在朱元璋之前便去世了。之后,朱元璋并没有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计划传位于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

对于这种隔代传位的做法,曾有人提出异议,说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这样做势必会留下隐患。对此,朱元璋,不惜背上骂名,大肆屠戮开国功臣,并把自己的儿子分为藩王,派驻封地之内,并规定:无召不准进京,为年轻的朱允炆扫清障碍。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朱元璋当然知道藩王会对朱允炆不利,尤其是四儿子燕王朱棣。朱棣从小就十分聪明,有很强的办事能力,他文韬武略不在自己之下,并且性格残暴,做事狠毒,是最有可能威胁到朱允炆的人。并且朱元璋也发现了他儿子朱棣有夺嫡之心。朱元璋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发现皇太孙朱允文在大殿的右角,而燕王朱棣竟然站在左前方。

于是,朱元璋有生之年,一直在监视着朱棣,但这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自己死后,朱棣还有可能会失控,因此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一件事:召朱棣进京。

史料记载,朱元璋临死前秘密下了一道圣旨召燕王回京。至于为何这样做,没人知道答案,据猜测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朱元璋可能要改立朱棣为继承人。朱元璋虽然不喜欢朱棣,但论文韬武略,论手段谋略,唯有朱棣最像朱元璋。对他的能力还是十分认可的,朱元璋也曾有意立皇四子朱棣为太子。所以,朱元璋临终之际特召朱棣进京,就是想当面改换继承人。因为,朱元璋在南京,而朱棣远在北京,如果不当面下传位遗诏,朱元璋驾崩后,没等朱棣获悉消息,朱允炆早已登基。

二是朱元璋可能要将朱允炆托孤于朱棣。朱元璋为了稳固朱家江山,他不惜屠戮功臣,几乎把当年一起打江山的好哥们赶尽杀绝。但是,朱元璋却把儿子们全都封了王,镇守在全国各地。他过分信任儿子们,以至于不相信他们会在自己死后造朱允炆的反。但是,朱允炆主少国疑,大明王朝的第一次皇位传承注定充满隐患,为了避免这一隐患,朱元璋首先想到便是将朱允炆托孤给能力强的朱棣,因为他既有谋略又有实力。所以,朱元璋临终召见朱棣,也可能是想要把幼主朱允炆托孤给他。

三是朱元璋可能要除掉朱棣永绝后患。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皇帝,他一直认为,打江山需要强主,而守江山需要仁主,所以,相比较于朱棣,朱标和朱允炆才是更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但是考虑到朱棣有夺嫡之心,以朱元璋的性格,肯定会把危险扼杀在萌芽,所以,传召朱棣回京,其目的有可能是要除掉朱棣。

作为儿子,应该要与自己的父亲见上最后一面的,但朱棣为什么没有进南京城见自己的父亲呢?

第一种说法,皇太孙朱允炆担心朱元璋召朱棣进京是接替皇位,担心自己皇位受威胁,于是他假传圣旨让朱棣不得进京,朱棣马不停蹄的在赶往京城的路上接到圣旨后,不敢进南京城。

第二种说法,朱元璋病重时曾下令不许藩王进京看望。但最后他为了试探朱棣有没有谋反之心,暗中传召朱棣进京,聪明的朱棣知道父皇的用意,所以他明明身在南京城外,偏偏没有入城。

第三种说法,朱棣知道朱元璋最忌惮的是自己,况且也非常了解自己父亲的手段,一旦进南京城面圣,将会凶多吉少,所以他没敢进京。

第四种说法,朱棣早有夺嫡和夺位之心,心中有鬼,不敢面见自己的父亲,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一定会洞察其心中所思所想,所以,他不敢进南京城面圣,怕有去无回。

朱元璋在病榻之上等了许久,也没见到朱棣,于是连问三遍“朱棣来否?”没人敢回答,朱元璋知道朱棣肯定是不会来的。于是就写下遗诏:各地藩王只得在封地祭拜,不得来京。

所以,以朱元璋与朱棣父子俩的智慧和手段,因为两人极为相似,最终因为彼此生疑,朱棣没有进南京城,而朱元璋临死前没有见到最后朱棣。但是不管父子俩当是如何想的,人算不如天算,最后江山还是落在了朱棣的手里。




4

朱元璋时期皇权高度集中,后来朱元璋忙不过来了,只能把军权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在各地立藩王,所以朱元璋无疑是给朱允炆埋下了定时炸弹。

朱元璋临终前喊了三遍朱棣来否?原意是放不下这个四儿子,因为朱棣非常像自己,希望他不要造反,好好辅佐自己的侄子。但是因为身体虚弱终究是没能等到朱棣的到来驾崩了。

朱元璋在立储这方面很注重长幼有序,只能立嫡子,很可惜他的嫡子朱标终究是没活过朱元璋。最后无奈只能立长孙。朱允炆很像他父亲比较仁爱,这点朱元璋希望下一任皇帝不要像他那样杀虐,坏人他做,希望后世的皇帝以仁治天下。可以说朱元璋用心良苦,但是朱允炆真的能镇得住他的这位四叔么?

朱棣在从南京赶来的路上,然而朱元璋的叫唤引起了朱允炆的猜疑,他临时假传圣旨让燕王朱棣不得踏足南京。朱允炆觉得朱元璋有可能是要变卦想要传皇位给朱棣,很可惜,朱允炆也为自己后面埋下了炸弹,他们爷孙俩也是真够做的,这个误会也让朱棣误解了,他觉得本来是要传位给他的,是朱允炆从中作梗,导致他不能见父亲最后一面还错过了皇帝宝座。怎么说呢,不愧是叔侄,臆想的功夫都是如此同步!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率军十万直逼皇城,南京城燃起了熊熊大火,然而燕王赶到时只有被烧焦的尸体,朱允炆是不是葬身火海至今仍是个迷。不出朱元璋所料的事情,朱棣继位后,杀戮更胜于他的父亲。朱棣将一批忠于建文的诸臣剥皮的剥皮、活人下油锅,他们的女眷沦为官奴,被军队里面的士兵轮着侮辱直至死亡。

所以朱元璋这三声叫唤改变了历史,他本意无人能理会,当初要是直接将朱棣灭了也不会有靖难之役,曾经朱元璋就对朱棣起过杀心,但是马皇后不忍父子相残,朱棣是马皇后抚养长大,马皇后失去了长子把朱棣视为己出,所以说妇人之仁有时候真的是影响颇广。

朱允炆在位时期,实行仁政,在法律上就取消了祖父的严刑苛律。当然朱棣继位后又恢复了。减少税赋,将土地还给百姓。百姓生活改善,但是建文帝还是太天真了,他动了僧侣和当官的蛋糕,还被朱棣造反落下了口实。说他的侄子违犯了《祖训录》;为他提供了对皇帝进行“惩戒行动”的理由。

由此可见,朱棣就算不造反,朱允炆的执政生涯也会遇到困难,毕竟是封建王朝,官僚阶级不可能以人民的利益至上,朱允炆不得不说是在自挖坟墓。

5

朱元璋为了能让自己的宝贝孙儿朱允炆安安稳稳地继承皇帝宝座,确实是操碎了心。

不过,朱允炆也确实够废,好好的一手牌竟然被他打的稀巴烂。

朱元璋为了让自己放心,曾经试探过朱允炆,他对自己的宝贝孙儿说:你的叔叔们被我打发去了边地,将来即便会有外敌来犯,也是你的叔叔们挡在前线,让他们给你抵御外敌,如此你便可以安安心心地当你的皇帝了。

朱允炆听了,心中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想了想后,说:叔叔们抵御了打上门来的胡虏,可是,如果打上门来的是我的叔叔们呢?他们如果造反,谁去抵御他们?

朱元璋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事,只是,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总不能让他为了让朱允炆安安稳稳当皇帝,或将自己的儿子们贬为庶民,或砍了自己儿子们的头吧?

他看着朱允炆,他希望朱允炆能够想出一个更为完美的办法,问到:对此,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对此,朱允炆也没什么高见,毕竟他也没真正处理过什么政事,只是听了几节所谓“帝师”讲的课,所以他也只能给朱元璋一个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的答案:我会用道德去感化我的叔叔们,我会用礼法去约束我的叔叔们,可是,如果道德和礼法起不了作用的话,我便削夺他们的封地;还不行的话,我也可以废了他们的爵位;再不行的话,我发兵灭了他们!

这显然不是朱元璋想要的答案,但是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除了先礼后兵,也只能先礼后兵了。

朱标一死,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这摆明了是在告诉所有人,将来他死了,皇位便是朱允炆的。

可是,最是无情帝王家,生在帝王家里,谁不想坐到那个位置上去?不管别人想不想,总之朱棣很想。

后来,朱元璋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在几年时间里先后死去,朱棣这个老四便成了朱元璋的儿子中的“老大”,同时他在北方立了不少军功,手里也握着不小的军权,在军中颇有威望,所以俨然成为了“藩王之首”。

朱棣也因此成了朱允炆继位当皇帝这条路上最难迈过的一道坎,迈过去了,自然坐稳了皇位,迈不过去的话也只能从皇位上摔下来了。

朱元璋很清楚朱棣的能力,也很清楚朱允炆的能力、威望皆不如朱棣,所以,他在临死前仍然放心不下朱允炆。

为了让朱允炆能够在自己死后顺利登基,朱元璋临终前下了一道圣旨,要求“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儿子们呀,你们好好地在自己的封地上乖乖待着,不用赴京奔丧了!

朱元璋的这份旨意,实际上说白了是发给朱棣的,他以为只要朱棣待在北平,不在南京,便没办法趁机夺位,只要朱允炆顺利即位,朱棣便会乖乖臣服,只可惜,他终究没有那么的了解自己的四儿子。

当时,朱棣原本已经从北平出发,在赶来北京的路上,却突然接到了这个圣旨,所以只好停了下来。

所以,朱棣根本不在南京城外,他更不敢独自一人前往南京。

可是,朱元璋为什么这边下了“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的命令,那边却又在嘴里念叨了三遍:老四来了没有?

难道,朱元璋临死之前,突然改变主意了,要废了朱允炆,改立朱棣?又或者他是要想趁着朱棣来京之后,将他软禁?

朱元璋憋足了气,问了三遍之后,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他这个问题,然后他便一命呜呼了。

实际上,朱元璋所下的“藩王不许来奔丧”的圣旨和他临死前嘴里念叨着的“老四来了没”是矛盾的,既然已经说了不让藩王来京,为什么又要问朱棣来了没有?

然而,这种是是非非的意思却是朱棣所需要营造的假象,他让朱元璋临死前念叨“老四来了没”是在说朱元璋最后真正想传位的是他朱棣,不是朱允炆。如此一来,朱元璋临死前所下的不许藩王赴京奔丧的圣旨便可以推翻了,因为那是朱允炆的阴谋,是朱允炆矫诏!

同时,朱棣又说自己当时正在奔丧的路上,如此又可以保全自己的名声,不是自己不孝,实在是他朱允炆骗了我呀!

如此,朱棣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发起“靖难之役”了,也可以为自己的“造反”正名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便着手修改了部分史实,包括朱元璋的圣旨下达之时他的行踪,以及朱元璋临死之前所喊的三声“老四来了没”。

所以,朱棣当时很可能一直躲在北平静待消息,没有动身前往南京奔丧,更不用说什么已经到了南京城外了。

朱允炆这个废柴也够傻,用了几个自诩读了几本破书便能够安邦治国的文人,结果挖了坑埋了自己,将好好的一个皇帝宝座让给了朱棣。

朱棣对朱允炆的狠也很彻底,他根本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毕竟如果承认了朱允炆是皇帝的话,便是在说自己确实造了反,所以他连谥号庙号也没给朱允炆。

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恐怕得扇朱棣好几个耳光,叔叔竟然造了侄儿的反!

6

朱元璋临死前,特嘱所有的孩子都不要来京城。 却又单独传旨,让朱棣来见自己!朱棣自然快马加鞭,风雨兼程,很快到了淮安地界,

其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

但还没到南京城,有人伪造了皇上的圣旨,让朱棣回去;朱棣接到了“圣旨”,只好调转马头一言不发地赶回了燕地。如果他以“千里投京,为何不让进城”相问,并坚持要见皇帝的话,很可能会“以抗旨不尊”的罪名被关押或杀掉。

朱棣是聪明人,可以说,他一看“圣旨”就知道是假的,但他懂得伪造这份圣旨的人,是不希望自己接近皇帝,而当时朱棣骤然南下,身边又无武装力量,如果不打道回府,很可能会一命呜呼的!

其实,朱棣本人也不想去见太祖,因为朱标大哥英年早逝后,太子的位置没轮到自己身上。所以,这时朱棣肯定已经动了谋反的心思了,“伴君如伴虎”呢!如果太祖在临终前会见自己,发现自己有了反意,十条命也不够赔的!

事过境迁,朱元璋为何临终要见四儿子呢?猜想:朱棣能征惯战,所有儿子里面他能力最强,太祖肯定有了他将来会谋反的担心,所以叫朱老四在自己没死前白纸黑字地立下永远不反的承诺。试想:如果朱棣签了承诺,那么后来的靖难之役就师出无名了!

7

我们要想说清这个问题,需要说一说朱元璋对于储君和其他藩王尤其是朱棣的态度的变化。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培养的那些儿子也是人中翘楚,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其中尤以嫡长子朱标为最。

朱标品性贤良,慈仁殷勤,在文武群臣、兄弟诸王之中威信极高,如果说明初有完人的话,非朱标莫属。朱元璋对于这位将来帝国的掌舵人及其放心,其他蕃王看着朱标,对帝位可以说也是毫无觊觎之心。
图——

如果历史按部就班的发展,朱元璋死,朱标登基,大明平安发展。可惜历史喜欢捉弄人,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进程。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派朱标考察陕西长安城,看是否适合定都。从长安回到南京之后,朱标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送走的还是耗尽一生心血培养的国之储君,朱元璋的心情一般人肯定无法理解。

朱标之后,朱元璋最有能力的儿子就是燕王朱棣了。

当初残元北逃,当实力仍在,经常南下侵扰。朱元璋效法古人,施行“诸王靖边”之策,分封了自己二十四个儿子为藩王。其中有九人被分在北方边塞,既有抵御北元之意,也有互相牵制之心。
图——明初朱元璋册封的藩王

这九个塞王之中属燕王朱棣能力最强,辖区战略位置最为重要。

朱棣十岁受封燕王,二十岁就藩北平,多次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在北方军队中威望极高。

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没有册立其他儿子为储君,反而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继承人。这引起了其他藩王尤其是朱棣的不满。但此时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相信的。

有一次,朱元樟和朱允文对话。朱元樟说:我按排你的几个叔叔守护边界,你可以安心的在家做皇帝了。”朱允文却说:“外敌入侵,叔叔们可以抵挡,但叔叔们要是有异心呢?”
图——我印象最深的朱允炆剧照

这时的朱元樟愣了一下:是啊,外敌好御,家贼难防,如果有人有钱的藩王造反怎么办?从此朱元璋对于藩王加强了监视。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派去监视朱棣的人传回一个消息,令朱元璋动了杀心。

当时,朝鲜国王李成桂派五子靖安大君李芳远率领使团向明朝献马。李芳远路过北平时与朱棣彻夜长谈,相谈甚欢。不仅如此,李芳远竟然将本来要贡献给朱元璋的马分出来一部分私下给了朱棣。

李芳远和朱棣经历相似,在兄弟中排行老五,能力却是最强,但父亲李成桂立了其他兄弟为世子。于是李芳远借鉴李世民,弑兄杀弟,威逼李成桂。

李芳远和朱棣这一夜会谈什么呢?李芳远将朝贡给皇帝的东西给了藩王,一个敢给一个敢要。大了说,这是有谋反之心,小了说,这是僭越。知子莫若父,朱棣想什么朱元璋比谁都清楚,以前在朝堂之上就曾有过朱棣将朱允炆赶到右边的情况。明朝以左为尊,朱棣的心思不言自喻。

朱元璋找来亲信重臣刘三吾,商讨诛杀朱棣。刘三吾极力反对:边塞九王互相制衡互相支援。如果杀了最强藩王朱棣,外,给了残元可乘之机;内,打破诸王之间平衡,得不偿失。

虽然朱元璋将此事搁置不谈,但内心已经开始防范朱棣。

图——胡军版朱元璋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shang三音】去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三子晋王朱棡【gang一音】去世。

朱元璋生命的最后几年接连失子,而且是制衡朱棣最强的两个藩王,反观朱棣则羽翼渐丰。生命垂危的朱元璋下了除掉燕王为朱允炆铺路的决心。

可惜天意弄人,晋王朱棡去世不足百日,朱元璋也走到了生命尽头。

临死之前,中国好爷爷朱元璋想帮孙子朱允炆最后一把。

病榻上,朱元璋对驸马梅殷哀叹道:“燕王病矣!”朱棣病了,这句话一语双关。朱棣一心觊觎帝位,这是病,不仅是朱棣的病,也是大明的病。有病就得治,剜肉补疮不如去掉病根一劳永逸。

于是朱元璋下诏招燕王进京,要么虎毒食子,要么永远圈禁。

但是朱棣并没有奉诏,一说是朱允炆怕朱棣进京夺位,矫拟了一封诏书,命朱棣不得进京;一说是朱棣知道自己进京之后性命难保,所以并没有上路,而是在北平坐观其变。

不管是何原因,总之朱元璋到死再也没见到朱棣。

临死之前,朱元璋对身边的人连问了三句“燕王何在”,可这谁敢回答他呢?回答他朱棣还在北平?那还不立刻一口气出不来归西了吗?

朱元璋生前没有办了自己想办的事,于是留下遗诏:自己死后“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你朱棣不是没来吗?那你永远不要来京城了,就在北平祭拜我吧。
图——影视剧剧照朱元璋逝世

后面的事大家都清楚了。朱允炆一登基就削藩,而且专挑软柿子捏,这让硬柿子朱棣有了准备时间。经过四年靖难之役,朱棣入主南京城,朱允炆下落不明,成为历史最大悬案。

朱棣呢,最后也遵从了朱元璋遗诏,你不是不让我来南京吗?我过来夺了天下再走行不行?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迁都北平,死也不和朱元璋葬在一起了。

8

看看有多少连史书都不参考就胡言乱语的,我发现只要在头条提到朱元璋,下面总能给你编一箩筐故事,然后还不忘加一句:“最是无情帝王”,仿佛看透了人生,看透了世道一般的感叹。

谣言

有些人说朱元璋在临死前对朱允炆不放心,觉得他太懦弱,想要朱棣来继承皇位。但是他喊了三声:“朱棣何在?”没有人回应,朱元璋无奈之下只好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事已至此朱元璋也只好为朱允炆扫清障碍,遗诏命令诸王不得进京奔丧。据说朱元璋在喊这句话的时候,朱棣就在南京城外。只是被朱允炆拦在外面,不得入城。

但是朱元璋当年自己订立的规矩,诸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国,诸王不得私下联络,诸王不能同时入京。他自己订的规矩,自己能不知道?他就是喊破喉咙,朱棣在北平也听不到啊!

朱棣不可能到南京

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先看在《明史》中关于朱元璋死前的描述,在《太祖本纪》中写道

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八日,朱元璋病情加重。到了十日,驾崩于西宫,享年七十一岁。并且朱元璋在临死前下了一道诏书,要求天下臣民只要哀悼三日,就可以脱去孝服,不要耽误嫁娶之事。诸王留在封国内,不得进京奔丧。在《明史》中的原话是

天下臣民,哭临三日,勿防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这个时候朱棣还在燕京呢,等他去奔丧的时候,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过去的诏书,就停下来了。在《成祖本纪》中有记载

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皇太孙继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昭乃止。

你可能会问朱棣这个时候到哪了呢?是不是在南京城下被朱允炆拦住了呢?我们从《国榷》记载:“燕王入临,将至淮安”。可以知道当时朱棣还没到淮安,就被拦下了。淮安距离南京还有200公里呢,他怎么可能突然到了南京城外?

退一步来说,朱棣是以奔丧的名义前去南京的,那么他至少要确定朱元璋已经驾崩,才可能从北平动身吧。如果他提前离开封国,朱元璋要是没断气,先不说治他个欺君之罪,至少也要追究他擅离封国的罪吧?等他确认朱元璋已经驾崩,然后从北平动身前往南京,等他到南京,朱元璋早就凉了,还大喊三声:“朱棣何在”,这特么就是诈尸了。

既然朱棣不可能到南京,那朱元璋就一定不可能把皇位传给他。继位的人不在京师,立国肯定不稳。就是皇帝在外死了,大多也是秘不发丧,等到诸事皆定才会发丧。朱元璋这个道理不可能不懂,所以他在临死前不可能在改变主意。

咱们编故事也要有点逻辑性好不好,你不参考史书也就罢了,但是你不能把读者当傻子糊弄。

9

在我国过去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皇帝至高无上的位置和说一不二的权力让许多人艳羡。在只以血缘为唯一必要继承条件,同时参考皇子智慧和才能的皇位传承过程中,不少皇室的子孙经常因为皇位的争夺反目成仇,也有许多的传奇故事发生。大明王朝本就因草根皇帝出名,同时又因为朱棣和自己的侄儿朱允文之间皇位争夺战争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据历史记载,当时朱元璋临终前曾经三次向身边的大臣询问朱棣来了没有,而却没有大臣敢回答。我们都知道,历史中的三经常表示多数,那么也可以推断有那么多儿子的朱棣在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时候,作为一个皇上最后的宝贵时间里,竟然好几次追问朱棣的行踪,这背后意味着什么?而就算是父亲如此追问,朱棣也没有出现,而是在南京城外静静等待,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这又是什么原因?

朱元璋晚年(剧照)

朱元璋虽然是草根出身,但是毕竟身边的谋士众多,有远见有内涵的臣子也许多臣服于他。了解到过去历朝历代分封亲王的危害之后,朱元璋一开始选择将所有的权力全部集中到自己的手中。但是偌大的明王朝事务繁多,就是日夜不停地处理也处理不完,更何况一国之君的身体如此重要,如何能累坏了呢?于是后来的朱元璋就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们,希望将自己没有继承皇位的儿子封为藩王,意味着像藩篱一样牢牢守护住朱家的大明王朝。而自己的嫡亲儿子朱标则是自己高压统治之后抚平人心的平和皇帝。这样一来明王朝就能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健康运行。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他所宠爱的朱标竟然英年早逝,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心情悲痛万分的同时,也要考虑未来王朝的继承者。当时他的许多儿子以为自己有了机会,一个个跃跃欲试,没想到竟然最后竟然是朱标的儿子,一个他们的晚辈当上了太子。这让他们心里很不平衡,而朱允文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也没到傻到自己的叔叔们对自己充满敌视也感受不到,心里对其他人十分防备。

这年,一代帝王朱元璋终于到了时限。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朱元璋虽然卧在病榻,但是神志十分清醒,连喊了三次朱棣的名字,问他来了没有。然而朱棣却一直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让当时在场的大臣汗毛陡立,不敢出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又有怎样权力的争斗?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朱元璋临终喊朱棣的原因。

这其一便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陪伴。就算在现在的民间,父亲临终的时间儿女子孙不出现都是不孝的象征,而在十分注重孝道的古代,朱棣作为父皇,到了最后的日子,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必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够陪伴自己的。然而就是这有这样一个儿子,竟然没有出现,这让一个临终的父亲十分伤心。

当然,皇室中的父子必定不能够按照寻常人家的思维简单考虑。就算是临终的皇帝,也是皇帝,他考虑最多的往往也是自己的王朝。当时的朱元璋因为处于对朱标这个儿子的宠爱,就在他出事之后还要把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然而我们知道,当时的朱元璋还是有其他的嫡子。他这样做既不符合祖宗的礼制,也不能服众。因而很多自己的亲生儿子对这个决定暗暗不满,不能如何自己的父亲,就可能对自己的侄儿动手。朱元璋雄才大略,自然知道自己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传给朱允文的同时也将最大的危险留给了他,这个最大的危险就是朱棣。朱元璋早看出他的野心,为了朱允文的安危,他必须压制住他。而在朱元璋的有生之年,一直都是在监视着他。而在最后时刻,关于他招朱棣进京的目的,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他为了劝说朱棣不要和自己的孙子争夺皇位。这第二个说法,就是他决定一了百了,将朱棣圈禁在京城中,永绝后患。若说第一个说法是因为考虑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元璋一开始没舍得将可能威胁到孙子的儿子出除去,最后也只想凭借着父子之情劝说他。这种说法在小编看来简直是民间心软之人的推测。朱元璋登上皇位以来,一直实行高压政策,不光对犯了错的臣子,就是对怀疑的开国功臣也毫不手软。他既然多年监视朱棣这个儿子,必定了解朱棣这个人的凶狠和狡猾,而且对皇位有着超出其他兄弟的渴望。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何能指望通过临终的几句劝说便让其改变心中志向呢??所以说,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朱棣远道而来,竟然没有进京。对于他没有进入南京城的原因,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朱棣急匆匆赶到了南京城外,却突然意识到自己父亲的目的,于是按兵不动,等待朱元璋去世,意图保留实力。而第二种更加广为流传,据说当时的朱允文听说朱元璋临终竟然急召朱棣进京,以为是自己的祖父临时改变了心思,想要将皇位传给朱棣。于是假传圣旨让朱棣不要进去。朱棣回去之后听了宫人的传言,以为是自己的侄子真的抢走皇位,再加上后来朱允文着急忙慌地削藩,这大大激怒了朱棣,于是大举用兵,贡献南京。若真是如此,那么朱允文还真是自作聪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后因为自己的这一招彻底丢了皇位。

不管原因到底是如何,但朱棣的这一举动大大惹恼了朱元璋,他最后一道圣旨,便是要求要求所有藩王不得进京,在属地祭拜即可。这到底是作为父亲的失望,还是作为君王最后的计谋,只有留待后人商讨了。

10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不是传给任何一个儿子,所以,临终之时会想到所有儿子,但是,不能让所有儿子都进京,只能让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儿子进京,这个儿子最合适的就是朱棣。

朱棣是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上面三个哥哥都已经不在了,按照大小顺序,朱棣应该继承皇位。

在朱元璋消灭所有反对派、尤其是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的过程中,朱棣建功最多、最大。这是其他儿子、孙子没法相比的。

因此,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是朱棣。

既然没让朱棣继承皇位,临终之时,朱元璋还是希望见一见朱棣。于是,《明太祖实录》中有如下两段记载:

“上崩于西宫。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渐剧,乃焚香祝天曰:‘寿年久近国祚短长子孙贤否?惟简在帝心,为生民福。’即遣中侍持符召今上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上不之知也,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言不及他,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仔细琢磨这两段文字,可以发现,朱元璋只要见朱棣,其他儿子都不许进京。

朱元璋的想法其实还是能够理解的。朱棣排行最大、功劳最大,是所有儿子们的榜样。

朱元璋自信,自己的威望是有的,教育儿子会起作用的。

朱元璋把朱棣召进皇宫,当面亲口告诫他支持朱允炆、管理好自己的王国、维护大明王朝的稳定。

如果朱棣能够做到这几点,其他各位藩王断然不会谋反、也不会再有篡夺皇位的野心了。

朱元璋越是担心孙子坐不稳皇位,越是急切想要见到朱棣、当面交代他一定要维护大明王朝的江山稳定。见不到朱棣,朱元璋心情是不能平静的。

所以,朱元璋临终之时,十分迫切地连喊三遍:朱棣来否?

既然朱元璋派人召见朱棣,朱棣确实来到淮安,离南京已经很近了,为什么又不进城、亲自面见皇父呢?

从史料中可以看见:用事者矫诏即还。就是主持大事的人假传圣旨,要求朱棣立即回去。

已到淮安的朱棣,接到圣旨后,必须立即赶回北京、而不是继续进入南京,无论圣旨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圣旨是真的,朱棣不进南京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圣旨是假的,朱棣更不能进入南京城。进入南京城就是死路一条,因为矫诏的人一定已经做好准备,等待朱棣进城、立即以抗旨不遵而诛杀朱棣。此时的朱棣根本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退一步想想,即使矫诏的人不杀朱棣,朱棣进入南京城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皇父不可能临终改变主意,把皇位传给朱棣的。

这时候的朱棣,如果没有篡位之心,应该回到北京,守好国土;

如果已经有了篡位之心,更应该立即回到北京,秣马厉兵、寻找适当的理由、等待合适的机会,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靖难之役。

朱棣当然不能进入南京城!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