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公元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今南京故宫),享年71岁。朱元璋的驾崩让大明王朝开启了第一次皇位传承。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失败的皇位传承。因为在朱元璋传位后,仅仅过了四年,皇位便易主了。
朱元璋一意孤行,选择隔代传位。
朱元璋白手起家,踩着无数白骨和鲜血铸就了大明王朝。虽然朱元璋出身贫寒,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于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王朝基业,朱元璋自然是极力呵护。其中,册立太子是稳固朝政、确立王朝正统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政策。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其在建国称帝时便第一时间册立了嫡长子朱标为太子,确定朱标的地位的同时,也树立了大明王朝“嫡长子继承制”的皇位传承制度。朱标太子的能力才干、威望影响力都极为出众,是朱元璋理想的接班人。然而正值壮年的朱标却英年早逝,打乱了朱元璋的所有安排。
朱标太子的死对于朱元璋影响巨大。但出于对太子朱标的喜爱以及对于后世执政理念的考虑,朱元璋执意选择隔代传位。空出来的太子之位很快被朱标之子朱允炆所取代。朱元璋封朱允炆为皇长孙,确立了朱允炆的地位。为了给朱允炆继位铺路,年过花甲的朱元璋再次大开杀戒,将蓝玉等一众可能影响朱允炆皇权的开国功臣全部诛杀。
那么,朱元璋就没有考虑到他那些拥兵自重的众多儿子吗?对于年轻的朱允炆,这些藩王叔叔或许才是最大的威胁和隐患。
朱元璋临终前连喊三遍“朱棣来否”并非年老糊涂。
朱元璋封藩诸子后,命令各路藩王到其藩地就藩,没有诏令,不得私自进京。除了当时的全国局势的确需要藩王镇守这个客观现实外,防止反正在朝中结党营私,保证皇储地位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既然有这个明确的规定,为何朱元璋临终前会连喊三遍“朱棣来否”?难道是老糊涂了吗?
根据朱元璋弥留之际留下的遗诏:一是让朱允炆继承皇位,二是丧事从简,三是不让诸藩王入京祭拜,只能留在自己的封地。由此可见,朱元璋此时思路清晰,彻底杜绝了朱允炆在其死后顺利继位的隐患。
所以说,朱元璋那三遍“朱棣来否”并非他说的糊涂话,而是确有其事。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朱元璋秘密下诏让朱棣进京。
那么在朱元璋临终之际这种关键时刻,朱棣得到进京秘密诏令后,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必然会前往京城。可是,为何朱棣最终停在南京城外不进城呢?
朱元璋召朱棣入京唯一目的就是替朱允炆解决后患,朱棣看破朱元璋意图。
朱允炆继承人的地位在朱标太子死后不久就被确立了。朱元璋不仅亲自教导这位皇长孙,还不惜再次大杀功臣,目的就是为了给朱允炆继位铺路。朱元璋既然考虑到了外部的威胁,对于内部的潜在威胁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不过碍于当时边防以及全国的局势,朱元璋自然不可能对诸藩王有什么大动作,况且藩王们都是自己的儿子,不到最后时刻必然不会痛下杀手。
到了朱元璋弥留之际时,为了朱允炆的皇位坐的稳,朱元璋不得不出手了,因为再不出手就没有机会了。当时各路藩王中,就以燕王和宁王势力最大,而此时燕王又是朱元璋众皇子中最年长的,也是最有可能不服朱允炆的藩王。朱元璋召朱棣入京自然不可能是要改立朱棣,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要诛杀朱棣,以绝后患。
诛杀朱棣,既可以解决朱允炆继位后最大的威胁,还不会让朱允炆背负“杀叔”罪名。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临终前诛杀掉燕王朱棣,可以起到震慑其他藩王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不要朱元璋的狠辣,为了皇孙可以坐稳龙椅,为了大明的江山稳定,牺牲一个朱棣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只不过朱元璋最终没有达成这个目的,因为他疏忽了两点。
- 1、朱元璋忽略了朱允炆的立场和想法。
朱允炆以皇长孙的身份继承皇位,若说没有心理负担那是骗人的。毕竟有那么多手握兵权的藩王叔叔,他朱允炆既没有威望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压制,将来皇位能不能坐稳还两说。现如今,朱元璋突然秘密召朱棣入京城,第一反应就是朱元璋要更换继承人。包括当时在场的诸多大臣都没有回复朱元璋的问话,显然也是受这种可能性的影响。如果朱元璋在最后时刻更换继承人,那么他朱允炆又该如何自处?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面对皇位的诱惑,朱允炆不可能没有戒备。
- 2、朱元璋忽略了朱棣这个最像他的儿子。
朱棣历来被认为是朱元璋众儿子中最像朱元璋的一个。一样的心狠手辣,一样的文武兼备。同样的,朱棣也是极为聪明的一个人。朱元璋临终前只诏令他一个人回京,必然不可能是要传位于他。如果要传位,凭借朱棣的能力和势力,恐怕无需亲自面见,留下传位遗诏就可以直接将朱允炆摆平。换位思考,如果朱棣是朱元璋,必然要将可能阻碍朱允炆继位的威胁通通除掉,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元璋的想法,朱棣完全可以感同身受,自然也就知道这次入京必然有去无回。
朱元璋一心想要在临死前替朱允炆除掉最后的隐患;朱允炆则害怕到手的皇位不翼而飞;而朱棣则洞悉了朱元璋的目的。祖孙三人各有心思,最终让朱元璋最后的“安排”没有得以实现,也为后面“靖难之役”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我是月关略萌,以上是我的独家原创分析。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欢迎点赞和关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