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文帝刘恒活了46岁,在位24年。

汉景帝刘启活了47岁,在位16年。

这两位皇帝加起来执政40年时间,创造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积累了大量财富,为汉武帝踏平匈奴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可是对于他们俩的寿命,很多人都觉得比较可惜,因为都是在知天命的年份之前,就驾崩了。那么为什么他们这么短命呢?

汉文帝非常勤政,是活活累死的。

汉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因为他比较勤劳。之所以如此勤劳,是因为他要解决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是22岁登基的,这个时候刚刚经历了剿灭吕后之乱,对吕家遗留下来的力量,汉文帝必须要采取各种手段打压消灭。

在这之后,汉文帝还要处理跟朝臣的关系。汉文帝在做代王的时候,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领导班子,按理说这些人应该会跟着汉文帝富贵发达。

可是在拥立汉文帝这件事上,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包括他们所代表的一帮力量,都是有很大功劳的。这就会产生一种矛盾,汉文帝到底要亲近哪一派成了头疼的问题。

其实他一直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最终因为周勃和陈平是东道主,所以代地的那些臣子总是被他们打压。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男最长,立为太子。---《汉书》

做皇帝当然没有做诸侯王那么轻松,汉文帝为此还要着手发展全国经济。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要想国家富有,就得剥削百姓,要想百姓富有,那就得减轻税赋。

汉文帝的理想是做到减轻赋税的情况下,使得国家也能富强起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单项的赋税减轻,势必就会导致全国税收减少。百姓在田地里的产量必须增加才能弥补国家的损失,这件事容易吗?当然不容易,汉文帝恨不得上天给他派一个袁隆平。

汉文帝还要应对诸侯王的叛乱,还要应付匈奴人的入侵,还要注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还要想办法从权臣手里一点点夺回军权,而且还注重节俭,自己不胡乱花钱,从来不出宫微服私访一下,锻炼身体的机会都没有。这些都是非常伤神的事情。

古代帝王的寿命可能有长有短,但是能够安然做24年皇帝的,其实还真的不多。所以汉文帝虽然早逝,可是他做皇帝期间,所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汉景帝是被人际关系给烦死的。

有人一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汉景帝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到底有多复杂,而汉景帝又是如何处理的。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宫跟刘启下棋,可是刘贤的性格骄纵傲慢,甚至对刘启都是好不尊重。结果刘琦就拿起键盘,哦不是棋盘,把刘贤给打死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汉景帝立刻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所以就躲在了老爸汉文帝的背后。

汉文帝大手一挥,把刘贤的尸体给送回了吴国,也不说个一二三来,实在是霸气的很。汉景帝却始终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因为这件事导致了吴王刘濞和汉景帝之间的仇恨。后来吴王刘濞联合其他诸侯王发动了八王之乱,其实也有这件事的原因在里面。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吴。吴王愠曰:“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是怨望,稍失籓臣礼,称疾不朝。---《汉书》
  1. 汉景帝的老妈窦太后,非常喜欢自己的三个孩子,所以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至高无上的富贵。长女刘嫖是个女娃子,没办法做皇帝,所以窦太后在她丧夫以后,一直把她养在自己身边,享受富贵和地位。
  2. 长子汉景帝刘启已经是皇帝了,再也没有比他所拥有的还高的地位和富贵了。只剩下小儿子梁王刘武没有得到至高无上的富贵。所以窦太后总是要求汉景帝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她的小儿子刘武。
  3. 汉景帝是有一票儿子的,哪里轮得到刘武来继承皇位呢?但是他又不能公然忤逆自己的母亲,所以这一层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比较麻烦的。

再说立太子的事情,他也是烦躁的不行,他儿子众多,所以可以成为太子的人选也比较多。最初就立了个长子,也没多想什么。后来夺嫡之争愈演愈烈,长公主刘嫖又参与其中,最终在多人操控之下,刘彻才成为了太子。

还有就是杀晁错的事情,他明知道晁错是忠臣,为什么他还下手杀掉他呢?因为他惧怕诸侯王们的叛乱。晁错已经为汉景帝分析的非常清楚了,就算杀了晁错,诸侯王们也不会罢手。

结果汉景帝杀了晁错,依旧没有换来和平。只好再次带兵出征,但是这件事却缠绕了汉景帝一生,甚至于现在,大家对他杀晁错的事情,依旧耿耿于怀。所以可见这件事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汉景帝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因为除了老爸早逝以外,其他亲人都还活着,如此庞大的一个交际圈,使得汉景帝难于应付,毕竟他的能力比不上他老子,更比不上他儿子。

总结:人还是不要自寻烦恼。

汉文帝的私生活是比较有节制的,他并没有太多的老婆,窦皇后的位置始终都没有动摇过。但是汉文帝这个人的心思太多,心思多了就烦恼。这就是他早逝最重要的原因。

汉景帝的私生活就没那么有节制了,他比父亲的处事能力差,但是其他方面却不比汉文帝差。所以汉景帝极有可能是操劳过度而死,当然他身边的烦恼也比较多。

所以两个人都是40多岁去世,我认为是因为自寻烦恼导致的。人应该还是想开点,该吃吃该喝喝,已经到了那个位置了,还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做一个平庸的皇帝又会怎样?刘禅安安稳稳做了41年皇帝,到了曹魏那边依旧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他就是想的不多。

参考资料:《汉书》。

最佳贡献者
2

不只是汉文帝汉景帝寿短,历史上几乎全部皇帝都是,乾隆算是寿命最长的皇帝,活了89岁,若放今天来看,马马虎虎吧,算不得多么了不起。

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对比的前提是同等条件。


唐代诗史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二》中,他感叹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就当时的条件,活到七十岁的人十分稀少。根据相关统计,唐代平均寿命27岁。

如此,封建社会普遍崇尚“生育”,后来更是宣称“无后乃最不孝”,元阳至、天葵到时,便可娶妻生子,二十成年,三十成熟。

“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便是对付寿命短的最佳办法。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医疗条件低。

第二,不断地战争。

第三,灾荒。

皇室算是基础条件最好的家庭,但清康熙三十五个儿子中仍旧有15个夭折。就更别提普通百姓人家。

高的夭折率是平均寿命低的最主要原因,封建社会大背景便是这样,再来说刘恒和刘启。


刘恒活了四十五岁,刘启活了四十七岁,四十多岁驾崩,汉朝人的平均寿命是22岁,比起大多数人来说,算是寿长。

汉代皇帝一共26位,平均寿命28岁,说明低寿命的皇帝占绝大多数,统计来看,四十五岁以上有8位。二人算是寿长。


但由于高的夭折率拉低平均寿命,所以只能算中等水平。

从数据说来,汉文帝汉景帝算不上短命,属于中等水准。另外,再从短命定义来看。

少壮而死算夭,也就是未成年的人是为夭折,一般指十八岁及其以下。而短命则是十八岁到三十岁左右,好听点是英年早逝,不好听点是短命。

就算短命年龄区间不对,但也不会高到四十岁。

所以,汉文帝汉景帝算不上短命,寿命属于中等水平,若刘恒身无毒疮,刘启不纵欲,我猜想,活到五十五左右,没问题。

3

当代社会将“短命”的界限定在六十岁以下,而今我国的人均寿命为七十七岁。但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之年”。也就是说古人在五十岁时就听天由命了,能活到到七八十简直是奇迹。而且古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三十岁。所以今人眼中的短命放在古代算得上长寿,而汉文帝和汉景帝亦是如此。

汉文帝

汉高祖四年(前203),刘邦在河南宫内成皋台生下儿子刘恒。自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刘邦。后元七年六月初一日(前157),文帝因病在未央宫逝世 ,享年四十七岁。群臣上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同年六月初七日,葬于霸陵(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

汉景帝

汉惠帝七年(前188)汉景帝刘启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正月,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没过多久就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享年48岁。葬于阳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谥号“孝景皇帝”。

这两位皇帝真是父子连心,均于不惑之年薨世。虽说这个年龄远高于汉代的平均死亡年龄,但是放在现今确实有点短命,那这是为何呢?首先有个大前提我们需注意,汉景帝和汉文帝乃九五之尊,且生于和平年代,所以他们不会受贫穷与战乱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开始分析,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最为重要:

1、励精图治,整日为政务繁忙

文帝与景帝当政时期均属于战后修复阶段,故而他们在思想上倡导“无为而治”,于行动上采取“休养生息”。从文帝被相中继承帝位开始,他就谨言慎行、处处提防,深怕中计丧命。来到长安后,因为母族毫无势力,为了巩固帝位,苦心经验。终于把控朝堂了却逢诸侯叛乱,镇压成功后又忙于政治。

他每日励精图治,不仅兴修水利、改革刑制,还采取和亲的外交政策,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景帝一上台就重用晁错实行削藩,谁料众诸侯竟联合反抗终究引发七国之乱,好在景帝及时调任周亚夫,用时三月方平定叛乱。虽然他军事上采取进攻的方式,但是经济上仍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这不仅使人民减轻负担,还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父子俩的政务如此繁忙,想必早已心身疲惫,能活到快知天命的年龄已然不错。

2、病入膏肓,医疗条件有限

上文提到他俩均死于疾病,尽管他们享受当时最顶级的医疗团队,但也无济于事。至于民间的普通郎中,他们可能连个风寒都治不好。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在铁犁牛耕的时代诊断病情只能靠把脉和症状,这种方式虽说具有一定的原理,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即使症状相似病症可能不同。这样的话就根本无法对症下药,自然就医治不了。

总而言之,文帝和景帝的“短命”是由他们的使命与生产力决定的。但是我们看待历史不能跨越时代,得注重历史本身的条件。这样去思量,他俩就不算短命了。

4

在古代,抗生素没有发现之前,一场类似于感冒的风寒都能要了人的命。欧洲中世纪的一场黑死病,杀死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更别提什么现在依旧视作难题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了。汉文帝、汉景帝都活了快五十岁,在当时已经不算短寿的。

一、文景二帝死后七、八百年,一直到了唐朝,三十多岁的人已经自称老夫了

由此可见,即便在盛唐这个高度繁荣的时期,人的寿命也是极为有限的,能上六十岁的都不算多,年过五十算是不错的。古人十多岁结婚生子,到三十多岁已经自称为老,这和当时的生存环境、医疗条件是相适应的。

譬如一代明君唐太宗、宋太祖两个,都是比文景二帝晚得多的人物,他们都不过刚到五十就驾崩了,仅仅只比文景多活几年而已。再后来的明朝开创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才活了三十六、七岁,比文景更是不如。

二、都说古代皇帝荒淫,因此大多短命,其实和同时代的平民相比,他们恐怕还算长寿的

在中国古代,活过九十岁的皇帝就没有,活得最大的就是乾隆,八十九岁,这已经是封建社会晚期的事儿了。活过七十的皇帝都屈指可数,大概有汉武帝、梁武帝、武则天、忽必烈、朱元璋、乾隆那么些个。

三国时曹操六十六、刘备六十二、孙权、司马懿都是七十多点,因为他们长寿,才能在三国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屹立潮头。要是五十四岁的孔明能增寿一纪(十二年),活得和曹操一样长,还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

当然,古代也有很多短命的皇帝,但总体平均来看,皇帝们的寿命其实并不比当时的平民更短。至少,皇帝的营养总比平民要好得多,医疗条件也比平民好得多。

三、文景二帝在古代并不算短寿,因此才能开创文景之治,看朱元璋的经历,应当知道天然的抵抗力在古代有多重要

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景帝在位十六年,在位时间都不算短,这才能开创文景之治。在古代,所谓的瘟疫经常爆发,这个瘟疫并非只是指黑死病,而是包括了霍乱、疟疾、风寒等等一些的疾病、传染病。那时候,根本没有现在的特效药、抗生素等,只能靠人体硬扛。看朱元璋起兵之前的惨痛经历可知,朱元璋一家人几乎在饥寒瘟疫中死光,若非朱元璋身体素质够好,就别说什么以后的明朝了。朱元璋后来能或七十多岁,在位三十多年,样样事必躬亲、大权独揽,得益于他良好的身体素质。以至于他的后代皇帝们,都没法做到他这样,并非是这些皇帝不想大权独揽,而是他们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事实证明,明朝中后期,怠政、懒政的嘉靖、万历二帝其实都是身患疾病,无法负担繁重的独裁工作。

所以啊,比较来说,文景二帝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正常寿命了。大约是东汉明帝之后,皇帝寿命才都有点可怜,造成了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直到三国。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5

汉文帝生于公元前203年,死于公元前157年,活了46岁。汉景帝生于公元前188年,死于公元前141年,活了47岁。以今人的眼光看文景二帝可谓是英年早逝,那是因为我们现如今人的平均寿命在70多岁,你知道各个朝代古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么?

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1996年第5期《生命与灾祸》中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

看完是不是大吃一惊,汉代平均寿命只有22岁,以平均寿命来看文景二帝可谓是“高寿”了。

其实古人寿命短也不能怪古人,毕竟那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没有现如今那么发达,还有一个错觉就是富人尤其是帝王之家享受到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应该是最好的,自然寿命相对来说是最长的,可结果偏偏不是如此。

就以目前热播的《延禧攻略》中乾隆帝的子女来说吧,他一生拥有17个儿子,10个女儿,其中死于10岁之前的儿子有7个,女儿有5个,剩下的子女中寿命大于平均寿命33岁的儿子只有6个,女儿只有2个,由此可见古人寿命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长。至于平常人家的子女夭折的可能更多。

因此对于文景二帝四十六七岁的寿命来说真的不能用短命来形容,称之为正常亦或是高寿也是可以的。

6


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崩于公元前157年,寿命是46岁。在位24年。

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嫡长子,生于公元前188年,崩于公元前141年,寿命是47岁,在位16年。

汉文帝、景帝时,放开言论,废除暴秦诽谤之法,夷族连坐之法。这是中国法治史,乃至华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进步。文景二帝在位的40年,汉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大。史称文景之治。

今天很多人为二人感叹,文景二帝都是四十多岁就早逝世。这么短命,太惋惜了!

其实无论其先秦,还是汉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因为古代医疗条件落后,未成年人的夭折率非常高。如果不计夭折率,平均寿命可到达五十余岁。

所以,文景二帝与平均寿命相比:若计算夭折率,二人的寿命远远高于平均寿命。若不计算夭折率,二人的寿命略低于平均寿命。

今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6岁。因为夭折率非常低,与古人不太具备可比性。是否计算夭折率。平均寿命的差距很小。

即使不计算夭折率,文景二帝与平均寿命相差只有五六岁。二人的寿命相当于今天68 岁左右。不算太短命,只是略低与平均寿命。

当然,如果汉武帝能少活24年,文景二帝每人能多活12年。可能中国的历史会改写,太子刘据若即位,匈奴很可能被灭。也不会存在汉武帝后期,大汉濒临亡国,死掉两千万人的浩劫……

儒家大师寿命都非常长。孔子寿命是73岁,孟子寿命是82岁,荀子寿命近百岁,张仓寿命是105岁。汉文帝虽然寿命不长。但却名垂千古,被儒家誉为汉代尧舜。我们在回顾一下汉文帝死前的遗诏:

朕闻,万物之萌生,非有不死。死者,万物之理,物之自然也。岂可哀哉!并叮嘱丧事简办,不能以死者害生者。

7

查阅史料,可以发现他们父子俩的寿命都差不多,活了四十七八年,五十岁都没到。

从今天的角度看,的确是有些短命了,现在的人均寿命都有七十多了。但你要知道他们是西汉初年的皇帝,距离今天已经有2100多年了,当时的食物、医疗、卫生水平非常低,能够治愈的疾病有限,寿命不高也是正常的。西汉的皇帝中,除了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就属文帝、景帝活的最久了。就算是七百多年后的唐朝,上层人士的平均寿命也不过五十多岁,因为有学者对出土的几千块唐代墓志进行了统计。之所以这些墓志不能代表整个唐朝,是因为贫苦人家是写不起墓志的。

再说,汉文帝、汉景帝都是皇帝,而且都是有为之君,平时日理万机、操劳国事,工作压力大,对他们的寿命自然也是减分的。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8

简单来说,汉文帝和汉景帝不算短命。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第四子,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生于河南宫内成皋台,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驾崩于未央宫,享年47岁。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驾崩于未央宫,享年48岁。

按现代人的寿命,这对父子算英年早逝,但在没有现代医学的西汉,这个寿数已经不错了,就算是皇帝,也在平均水平上。

西汉一共14位皇帝,排除非正常死亡的前少帝(被吕后废杀)和后少帝(被功臣废杀),踢掉只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汉废帝刘贺,剩下11位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0.1岁。

摊开来看的话,汉高祖(61岁)和汉武帝(70岁)属于个例,遥遥领先。汉平帝(14岁)垫底,一说他是被王莽毒死的。剩下的皇帝分为两个等级,汉惠帝(24岁)、汉昭帝(21岁)和汉哀帝(25岁)是20岁等级;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44岁)、汉元帝(42岁)和汉成帝(45岁)是40岁等级。

按排名算的话,文、景二帝分列西汉诸帝第四和第三位,已经超出平均数或者是中位数许多了。

讲道理,人的身体都有个发育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现代人的寿命延长了,是因为现代医学等技术延缓了死亡的到来,但衰老仍在。一般来说,步入中年后,人的身体就会比青年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就变弱了,以西汉的医疗条件,治不好直接归西也不是什么离奇的事。

9

汉文帝汉景帝命短?那只是相对来说,跟他们的孙子儿子汉武帝比起来那确实短了点,但这只能说汉武帝比较长寿,他们分别活了47、48岁,而刘彻活了69岁,但跟另外一位比起来,他们爷孙三个都算命短的了,那就是同时期的南越王赵佗,他活了103岁。



当然,不能谁都能跟赵佗这个超长待机的人比,50岁左右的年纪在汉朝那个年代已经算是高寿了。刘彻活到六十多岁的时候以为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了,所以那时候一直在捣鼓长生不老药。



那个年代的医疗技术肯定没有后来和现在那么先进,随便一点小病就可能变严重,甚至小命不保。比如说那时候的霍去病,仅仅喝了污染的水,后来就不治身亡,享年23岁。

皇帝的条件还算好的了,呆在皇宫里养尊处优。只是有一样制约他们的寿命,那就是房事过度。



当一个皇帝登基,从此天下他最大,后宫佳丽不说三千也有几百,每天宠幸一个也差不多一年才轮完一圈,自身精力消耗过度,这对男人的健康来说也是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有人做了一个调查,中国历代皇帝中,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一共有二百零九人,这二百零九人,平均寿命仅为三十九岁多。所以汉文帝汉景帝四十七八岁的年纪已经算是挺高寿的了。

10

汉文帝和汉景帝真的是短命吗?英年早逝吗?先看看汉文帝和汉景帝活了多久吧。汉文帝刘恒,刘邦的第四子,生于公元前203年,卒于公元前157年,活了46岁,公元前180年到公元前157年在位,一共24年。汉景帝刘启,刘恒的嫡长子,生于公元前188年,卒于公元前141年,活了47岁,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在位,一共16年。这一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使汉帝国的经济大力快速的发展,也为汉武帝打匈奴积累下了财富。如果没有文景之治,汉武帝也是不敢去和匈奴较量的。

按照我们现在人的思想,一看只活到了四十多岁,肯定算是英年早逝了,因为现在我们的平均寿命已经是超过了76岁,但是其实真的不是,在当时的条件来说,他们两个已经算是高寿了。

先给大家说一个数据,来自1996年第5期《生命与灾祸》中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不要觉得不可思议。秦朝时期的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0多岁,汉代也只有22岁,唐代只有27岁。宋朝30岁,清代只有33岁,到了民国也只有35岁,到了1957年的时候达到了57岁,到了1981年的时候达到了68岁。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秦汉时期的寿命只有二十多岁。四十岁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步入老年了。这个其实在战国时期也是有考证的,秦国的招兵条件就是超过40岁是不要的,因为属于老年人了。那么看到这个数据了,还觉得汉文帝和汉景帝是英年早逝吗?他们两个在当时来说真的算是高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