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一百二十五年前(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海战——黄海海战,这是一场近代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铁甲舰战例。”在此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以“夹缝雁行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横阵),来对抗日本联合舰队采用的“纵阵”战术。

(夹缝雁行阵)

虽然最后北洋海军以损失(沉没)五艘战舰,日本舰队只受轻伤的惨痛代价而告终,但对于丁汝昌为何会摆出“夹缝雁行阵”来迎战日本舰队,至今也还备受争议,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挖一挖这其中的原因!

北洋水师采用的“夹缝雁行”队形,受利萨海战 的影响

1866年,意大利与奥地利这两个国家,为争夺亚得里亚海利萨岛附近的海域,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海战。这场战役以奥地利帝国的胜利而落下帷幕,但相比于奥地利胜利来说,它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战双方都采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战舰”在海上进行作战。

蒸汽机舰船相比于传统的帆船而言,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动力源泉,蒸汽机可以为战舰提供了强大的动能,而传统帆船只能依靠自然的力量“看天行事”,除了动力上的优势外,蒸汽机还能弥补舰炮技术上的劣势,因为足够的马力能使战舰迅速的在海上移动,从而使战舰的撞角威力大幅提升!

在利萨海战中,意大利战舰由于火炮射程较近的原因,采取的是一种“鱼贯而行”的纵阵战术,这样的优势就在于:一来可以最大程度的弥补远距离作战炮弹射程不足的劣势; 二来可以使自己的战舰呈一字排开型“偏舷齐放”。但意大利美中不足的是,他低估了奥地利军舰强大的动力火候,奥地利在迎接意大利军舰时,采用的是“横阵”(即夹缝雁行阵)战术,在接近敌方军舰时,奥军舰开足马力,“以横阵方队,撞角切割意大利军舰”,加之以“近距离火炮齐射”的方式,打的意大利措手不及,落荒而逃。这种“撞沉敌舰”冲角战术的成功,成为了当时备为推崇的海军作战战术!


(利萨海战示意图)

那么这场战役和北洋水师又有什么关系了?

有,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利萨海战发生的时间是在1866年,也就是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时期,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纵观全球,几乎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海战发生,更不用说出现新的海上作战的战略战术,北洋海军日常的操作、训练、演练,最可行也是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模拟和研究“利萨海战”的战略战术!在后来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采取的“夹缝雁行阵(横阵)”队形,也是不无道理、是可以追根溯源,有理有据的。

中国与日本海军战术理论来源的差异,是北洋水师采用“横阵”的主因

在晚清政府期间,中国与日本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两个东亚国家,但要论两者之间谁学的更加彻底、更加通透,显而易见,中国是远远不如日本的。我们可以看到,洋务派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打着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但要自强、要求富,前提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动及封建势力的根源之下,才能具体的操作、施行。这样一来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使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器物上,思想过于僵化、过于“短见”,而不能做到“取其精髓”!

而反观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一度推行全盘西化。不仅在政体上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在工业上,也是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更是在思想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现代教育,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相比中国来看,日本有着更好的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社会条件!

虽然两国都是从西方(主要是德国和英国)采购军舰炮弹,但在其使用上下的功夫中国却是不如日本的。李鸿章早年间为培养一批“军事理论人员”,成立了军事学堂、聘请了外教、编辑了书籍、派遣了留学生等等,但这些措施的推行,是不可能取得长远见展的。因为晚清政府未能从根本上把思想彻底放开,从而导致中国人从洋人那里学习的东西是很狭隘、很片面、是断断续续不成体系的。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掌握了多少,缺什么,又应该补什么。特别是在1890年,李鸿章聘请的英国总教练琅威理,因为“撤旗事件”而僨然离职,之后的北洋水师,更是缺少了能引入新的海战理论的可靠人选!

而日本却和中国“迥然不同”,日本自从“利萨”战役后,便开始聘请英国海军军官,为自己的学员讲习作战理论和作战战术。由于本身的思想开化,日本人学习的进度、学习的知识理论、掌握的东西是晚清政府远远不能比及的。(所以后来在戊戌变法期间,晚清就是以日为师),日本不仅聘请外教,还设立了海军大学,从全国广泛招纳学员,为国培养海军人才;编写《海军战术讲义录》,集中研究海军作战战略战术。所以在后来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采取不同的作战阵型,这和双方学习西方海军战术理论的程度深浅,是有很大关系的。

北洋舰队对武器革新的认识程度,也对采取的“夹缝雁行阵”队形,有着很大关联

北洋舰队号称当时“亚洲第一强舰队”,但这也只局限于它的吨位上,从炮弹、炮台、鱼雷等等武器装备方面,它是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在北洋舰队军费枯竭时,甚至出现了用沙子来填充炮弹,这样弄虚作假、迷混过关的荒唐事儿,《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里,有一出北洋海军演练时“放空炮”的场景,这其实也从侧面再现了当时北洋舰队的“外强中干”的局面。

然而相比北洋水师初建之时,后期的舰队设施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舰队的装甲比往日更厚、马力比以前更足,之前“利萨海战”中的“撞角”战术,在军舰“加码”的基础上,更是得到了北洋水师官兵的青睐。因为在黄海海战爆发之前,晚清政府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海战,所以这些“守旧”的水师提督官员,他们对于在近代工业革命中不断涌现的革新技术,对海军作战战术的影响,判断上是有很大偏差、估计不足的。

没有战事的发生,北洋水师就只能用西方的理论来推导理论,即所谓的“以意试论”。这样推出的结果是什么了?结果是:“北洋水师在日后征战中,撞头必将有其大用”的判断,在这种判断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与日本舰队作战中,北洋水师会采取“夹缝雁行阵”这种队形了。

但同样是缺乏战前演练的日本,却为何与中国采取截然相反的“纵阵”战术了

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几乎也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海战,它同样也缺乏战前的实事战例,用来估测军事武器技术的革新,对作战战术的影响。

那日本又是如何做的了?我在前面已经说了一点,那就是日本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技术理论这方面,比中国更彻底、更完备。这是它“思想能控制行动”的前提; 这里再补充一点,日本在对战北洋水师中,采取的是与其相反的“纵阵”战术。因为日本上层的海军军事家,并非像中国一样由理论推导理论,进而推演出“撞角战术”,他们更青睐于从武器技能方面,去考虑作战中应用的战术。


日本海军将领认为,只有充分发挥武器的最大功能,才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进而制服敌人。尽管日本肯定也知道撞角的“作用”,但仔细推敲分析后,不难发现“撞角”只试用于当双方船队近距离作战、且双方阵型已乱之时,为最佳的时机,在战场上,去捕捉这种机会是很难的,因为说不好双方都会“共同牺牲、得不偿失”!

而在武器使用上,日本是下了一番狠功夫的,它相比中国使用武器,可以说是更精、更熟练。日本对于舰船上一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型口径速射炮,操作更加灵活、把握时机更准,日本人用演练中推理出的“抵进射击”理念,即在双方舰队保持着最合适的距离时,充分发挥小口径炮弹威力,进而攻击敌方军舰,发挥武器装备的最大功能!

况且在黄海海战之前,日本就已经多次“荷枪实弹”的演练,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在演练之下,日本海军认为发挥武器最大的功能相比“撞角”这种战术,是更可行、更可靠、更能见效的。日后的黄海海战,也正面检测了日本这种战术理念是可行、可靠,是适合海上作战的。所以在关于自身武器装备、武器使用的认识上,日本联合舰队采取与北洋水师截然不同的战术,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结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采用的“夹缝雁行阵”队形,是本身自己对战术研究还不够彻底、不够全面,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与作战理论俱进,而采用的一种“站在前人肩膀上行走”的时髦战术这是一种典型的不能“融会贯通”的表现。

北洋水师从撞角威力巨大+技术革新,推演出的是“撞角威力更加巨大”,这与日本推演的结果截然相反。不过这也和李鸿章一贯主张的“以退为进”的思想,束缚北洋水师手脚,只顾于保存自身实力,胆小窃战,导致舰队缺乏实战经验是密切相关的。或许采用什么阵型并不显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敢于实打实的去训练军队,敢于在“荷枪实弹”的战争中,去磨炼自己、去成长自己,这才是一支军队强大的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

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

杜普伊.《武器与战争的演变》

《日本海军战术议论录》

理查德·希尔.《铁甲舰时代的海上战争》

马幼垣.《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

图片来源网络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简单说说吧。

北洋水师最初下令是双横队阵型,而不是实战中表现出来的雁形阵。

因为雁形阵没有什么道理,仅仅是让定远和镇远2艘最强的铁甲舰位于最前而已,似乎可以顶一顶。

但实际上,海战敌我都是高速运动,不存在2艘铁甲舰永远顶在前面的可能。

同时,雁形阵是比较松散的阵型,很容易因船只航速不同以及实战中的混乱,导致全队阵型混乱,被敌人分割包围。

双横队则是更好的阵型。首先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北洋水师正面火炮优势,而且又有严密的阵型,不容易被敌人分割。

但为什么用双横队,而不用联合舰队的单纵队呢?

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法搞纵队。

联合舰队最强的地方,就在于船舷安装了大量中口径速射炮。

这种火炮没有安装在日军军舰首尾,全部在船舷,比如松岛号就有12门之多。

说通俗点,联合舰队用船舷对着北洋水师,就可以用最多的火炮炮击,发挥最大的威力。

但是,北洋水师几乎没有船舷速射炮,所以根本不能用纵队和日军拼,不然就是自取毁灭。

所以,北洋水师采用双横队是必然。一来采用横队,也就是舰首对准敌舰,而不是船舷对着敌舰,大大减少了中弹面积。

同时,北洋水师的四艘主力舰,定远、镇远、来远、经远设计之初,就强调舰首对地的火力。

以定远、镇远为例,舰首对准敌舰时,每艘军舰的4门305毫米巨炮都可以全部发射,另外还有1门150毫米副炮可以一起开火,只有尾部剩下的1门150毫米尾炮无法开火。

也就是说,舰首对敌,定远号的6门主炮有5门可以开火。

相反,如果采用纵队船舷对敌,4门305毫米巨炮只有2门可以发射,再加上2门150毫米火炮,6门只能4门发射。而不能发射的2门,恰恰是威力最强的巨炮。

所以,北洋水师采用双横队战术是没错的。

然而,由于指挥不力,变阵仓促,北洋水师根本没有排成双横队,而是胡乱变成了不伦不类的雁形阵,最终战败。

3

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北洋舰队损失大,但并不是大败。日本稍占便宜,但并非大捷。整个海战历时5小时。在日本舰队的挑衅下,我北洋海军敢发第一炮!所以我们并不能因北洋水师的战败,而抹杀了整个北洋水师的所有功绩!

关于题目中所说的北洋水师摆出了奇怪的队形

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当时日舰,以单纵队接近北洋水师。而这时北洋水师应对阵型有两种。一种是双纵队包夹日海军的单纵队,另外一种就是雁形阵(是个倒人字队形),这两种类型都可以夹击日本舰队(那时的铁甲舰火炮基本上都在船舷两侧,)。

.而令人奇怪的是,北洋水师并没有摆出上述双纵队或雁形阵。而是摆出了一个松散的横阵。这就会造成日军的单纵队炮舰,一旦接触,可以左右舷火炮同时射击。而北洋水师的舰队只能与舰首炮,来进行还击。所以出现了题目中所说的奇怪的队形。


造成这种阵型的原因分析:

1.传令过程中出现偏差。那时的铁甲舰没有无线电,只能靠挂旗语。或者灯光进行传达命令。而战斗刚开始三分钟,旗舰定远舰的信号桅杆嗯,被炮火击毁,这可能会导致主将命令不能传达到下面各舰。

2.本应进行包抄的继远舰,广甲舰,超勇舰,扬威舰。因船行老行速慢。无法完成主帅意图编成雁形阵,而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横阵。

三,甲午海战的影响:

1.北洋水师虽受到重创,但主力尚存。虽然有6舰沉没。但定远舰,镇远舰等大部分主力舰均在战后一个月内修复完成。可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甲午海战后,北洋水师窝在威海卫中不再出战,以至于被日军聚歼。

2.日本海军在本次海战中,用5艘军舰包围旗舰镇远舰和定远舰,想把这两艘巨舰击沉。一直到战争结束,5个小时内,两舰依然正常战斗,战斗结束后,一个月之内两舰修复。而日本海军的旗舰松岛舰战后4个月之内依然未被修复,吉野舰被打成了空壳,所有舰上设备均被损坏。西京丸舰几乎被打沉,赤城舰比睿舰均被重伤。

3,黄海海战后。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准北洋水师出战,导致北洋水师在港口被围歼。所以本次海战,日军是不胜而胜,北洋水师是不败而败。

4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采用的队形总体上来说并不奇怪,这是符合北洋水师各舰特点的一个队形,不过因为两翼的军舰速度没有跟上,才显得有些奇怪。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以一个近乎人字形的横队和日本舰队交战。一些人对这一队形提出了批评,认为以横队和对方交战,那么只能使用舰首的火炮,从而削弱了自身的火力。而且另一方面横队不利于机动,会导致被动挨打。因此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失败,就是因为采取了错误的队形。但是这种看法并不准确,这是不了解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

实际上在进入蒸汽铁甲时代以后,舰首对敌一度成为海战首选战术。

19世纪中期以后,各国海军都逐步开始从风帆战舰向蒸汽铁甲舰过渡,蒸汽铁甲舰逐步成为各国海军的主力。在蒸汽铁甲时代早期,因为火炮技术相比装甲技术发展缓慢,一度出现了火炮对于铁甲舰无法造成有效伤害的窘境。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海军一方面大力研制新型火炮,一面古老的撞击战术因此复苏,各国陆续在新设计的战舰前方装上撞角,试图以撞击战术撞沉对方。

“镇远”舰首的撞角

1866年的利萨海战中,撞击战术终于取得了成功,奥地利海军的旗舰“费迪南德”号将意大利海军旗舰“意大利”号拦腰撞断,这引发了海军战术的大转变,舰首对敌的横队战术还是迅速取代纵队战术成为主流。

舰首对敌的战术还影响到了当时军舰的设计,在1880年前后,各国所设计的军舰大多强调舰首火力。比如“定远”号铁甲舰设计时,主炮就采用了斜对角布局,前后错开分布在舰体左右,这样8门主炮可以同时朝前方射击。当然,这种布局的缺点就是当所有主炮向一些射击时,另一侧的主炮射界极小,所以不适合侧舷对敌。

此外为了尽可能加强正面火力,当时的军舰还出现了凸出两侧舰体之外的耳台,以便装在两侧的副炮可以向正前方射击,北洋水师的“致远”等巡洋舰都普遍装备了耳台。而在尽力加强正前方火力的同时,舰尾火力则被削弱。比如“济远”舰舰首有两门210毫米火炮,舰尾则只有1门150毫米火炮。而“经远”更极端,干脆取消了舰尾主炮,仅有两门75毫米火炮和4门机关炮。

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水师采用横队才能发挥自身的主要火力,采取纵队战术时反而会有所削弱。所以丁汝昌是基于北洋水师自身的特点才决定采用横队战术,并非简单的模仿利萨海战。

在实战中,因为北洋水师右翼的“超勇”、“扬威”两舰由于舰龄较长,锅炉老化,所以航速下降,而左翼的“济远”则因为不明原因减慢了速度,所以导致两翼要比中间各舰落后一些。所以最终造成了北洋水师的队形没有完全按照预期展开,显得有一些奇怪。不过这是特殊原因造成,并非丁汝昌故意。

5

其实北洋水师在刚开始迎战的时候也不是要摆出这种“奇怪的队形”,一开始来说是要摆出双横队的队型号。

其实摆出这种双横队的阵型也是根据北洋水师及日本联合舰队的实际情况来的。我们可以看下表:

这种双横阵就是让最大的定远和镇远压在最前面,带着其他的战舰冲击对方,同时这种阵型不容易被对方冲散,比较稳固。

根据双方火力情况来说日军火炮明显多于北洋水师,日军的舰炮多在船的船舷,如果北洋水师也用船舷迎击那就基本是找死了,用正面迎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方发炮命中率,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舰首火炮优势,是一个正确的阵型。

日军之所以用单纵队阵型也是因为对方船舷速射炮明显比我们多,而且速度要快,可以用这种阵型,即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优势,也可以体现出舰队更为快速机动的特点。

但是这一战北洋水师也是仓促变阵,由于指挥不力,最终没能变成双横阵,最后是一个不伦不类的阵型,有些像雁行阵。

这就要说到北洋水师指挥官的素质了,丁汝昌作为最高指挥官实际上不懂海军,是骑兵出身,他也压制不住底下这些留洋回来的"高才生“。另外两个最大的指挥官,分别是总兵刘步蟾和林泰曾,其实是两个大烟枪,平日喜欢抽鸦片,上了战场也是如此。在他们的带领下,整个北洋水师军纪其实非常败坏,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样样都能来,平时疏于训练到了战场就自然不能灵活变动了。

当然,整个舰队除了邓世昌是真的能打之外,其他的基本都不能打。以刘步蟾为首的还搞起了帮派,以福建帮为主,邓世昌因为是广东人也经常受到排挤。

说白了就是平时训练太烂,所以到了战场什么阵型都摆不好,最后败了也是自然。

6

北洋水师,于1888年,即清朝光绪十四年在山东威海卫成立。北洋水师刚成立时,清朝政府每年拨资400万两白银作为军事建设费用,将它建成清朝4支海军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当时在整个亚洲,北洋水师可以排名第一,在世界上,是排名第九的海军舰队。

但如此强大的海军舰队还是在中日黄海海战中受到重创。同时,在此次交战中,北洋水师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队形,此举引发后世讨论至今。

敌我力量对比

北洋水师与日本军舰搏斗了五个小时,这场海上鏖战被栽入史册,不论从战斗规模还是激烈程度,在当时都是罕见的。

在海战舰艇数量上,此次战役中北洋水师共出动舰艇18艘,分别为:定远、镇远2艘战列舰;来远、经远、致远、靖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平远、广丙10艘巡洋舰;镇南、镇中2艘炮舰;福龙、左一、右二、右三等4艘鱼雷艇。

日本则出动了舰艇13艘,包含9艘巡洋舰,1艘旧式铁甲舰,3艘炮舰。

在装备先进性上,日本舰队大多安装的是侧舷炮,单舰装炮数普遍在8门-13门,同时还配备了100多门英国阿姆斯特朗中口径管退速射炮,射速10发/每分钟。

北洋水师安装的是架退炮,射速1发/每分钟—1发/3分钟。北洋水师在海战中,由于发射药烟雾大及遭到日本海军的攻击,射速远比日本海军慢。综合评估,此次海战中,日军火力是北洋水师的6倍以上。

黄海海战中敌我战斗队形差异

黄海海战时,北洋舰队以横队(雁行阵)迎敌。其舰炮最佳射击舷角的射击扇面只有25°,雁行阵及其不利于事实战场机动。

后世学者杨志本、许华在《论丁汝昌海上战役指挥失误问题——兼与戚其章等同志商榷》一文中分析若当时采用单行鱼贯阵(单纵队)迎敌,即以舰队的一舷拦击日军舰队,争取对敌舰队实施完整的“T”字战法的攻击,迫使日舰队同北洋舰队行程同向异舷(或同舷异向)的交战,黄海海战的过程和结局就可能大为改观。

日军舰队在此战役中处于“T”字队形的一横战位,虽有暴露最大受弹面积之弊端,但因中方处于“T”字队形的一竖战位,火力降到最低限度,无法利用敌方弊端给予致命打击,却可以发扬日方舰队的最大火力优势。就是这个战位队形,被后世评说为奇怪队形,这种队形冲入日军舰队,有如自杀,是最糟糕的战斗队形。

后世有学者探讨该队形时,给出了舰艇设计原因、炮弹安装原因、火力差异原因等众多说法来解释北洋水师选择该队形的原因,在电影《甲午风云》中给演绎的原因是“发错信号”。

但也有学者认为,北洋水师战术失利的重大原因,也许并不是后世进行的各种分析一般,事实上也许就是没有实现夹缝雁行阵,即乱战,没能像战术历史上的成功战例那样,在第一时间与敌方进入乱战,进而才将这一状态的原因归结为航速和火力悬殊等原因。

黄海海战的影响

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被击沉了5艘战舰,击伤2艘战舰,人员伤亡约800人;日本被重伤5艘军舰,人员伤亡239人;此役中,被击伤的7艘战舰自此一战均不能再服役。自此以后,北洋水师“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虽败,但不是大败,日本海军虽胜,但不是大胜,但此次战役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后续战事却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黄海海战之后的1894年9月-11月期间,日军侵略辽东半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杀害中国人民2万多人,1985年1月-2月威海卫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4月,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同时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这一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也掀起了各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黄海海战不可不谓“一战定乾坤”,一次没有成功的战术队形,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一场战争的失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我们再把目光放到现在,2019 年 12 月 17 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此去黄海海战125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教训。

参考资料: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等

7

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向日本联合舰队摆出的是“雁形方阵”,但因为变阵不成功,所以阵形看起来十分混乱。

当时,北洋水师的旗舰(指挥舰)是满载排水量超过7600吨的铁甲舰定远号,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指挥台就在这艘舰上。在交战之前,北洋水师的定远舰和镇远舰,各率一支单列纵队并排行驶,直到遭遇日军联合舰队。

(北洋水师由两排并列开始变阵)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根据作战需要,下令将舰队变阵成为“雁形阵”,他的作战意图是以定远舰、镇远舰为中心,正面迎击日军,其他的舰艇向左、右两翼移动,采用左右包抄战术,这就是雁形阵。

但是在变阵的过程中,由于定远舰速度过快、过于突出,遭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猛烈炮击,舰上的指挥台被炸毁。当时北洋水师没有无线电,只能靠挂旗语和灯光传达命令,这对整个北洋水师是致命的。

北洋水师的雁形阵还没有完全张开,作为旗舰的定远舰的指挥台就被日军炸毁了,于是整个北洋水师失去了统一的指挥。

(定远舰过于突出,遭到日方火力围攻)

黄海海战的战斗才刚开始不到三分钟,定远舰的信号桅杆就被炮火击毁,这导致北洋水师各舰只好转为各自为战,步伐混乱,这就是为什么北洋水师的阵型看起来十分奇怪的原因。

一开始日方对此也不明就里,但他们后来很快就明白了,明白北洋水师失去了统一指挥。面对北洋水师的雁形阵,日方将本舰队的12艘军舰分成了两个战术编队,也就是航速快的第一游击队和航速比较慢的第二游击队,先打击北洋水师薄弱的两翼,然后再对其实施分割包抄,集中火力消灭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

为了掩护过于突出的旗舰定远号,致远舰的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日舰,结果被吉野号击沉,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此时战局已对北洋水师非常不利,由于旗舰指挥台被炸,北洋水师不能统一作战,只好转为各自为战,疲于奔命。原来应该进行包抄任务的继远舰,广甲舰,超勇舰,扬威舰因船老速慢,无法完成主帅丁汝昌意图编成雁形阵的战术人物,只形成了一个松松散散的横形阵。

整个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被击沉5舰,而日军舰艇无一沉没,可以说跟北洋水师的战术失误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如此,日军还是为了保存实力先行撤出战斗,而伤亡惨重的北洋水师此后被李鸿章下令不得出海作战,保船避战,直到威海卫之战时全军覆没。

此外,双方的舰艇配置也是大相径庭。北洋水师虽然号称“世界第七,亚洲第一”,但真正拿得出手的只有定远、镇远两艘7200吨的铁甲巡洋舰。

其他的舰艇比如超勇号、经远号、来远号、致远号等等均是3000吨以下的小舰,火炮射速很慢,使用老式的黑火药炸弹(其中还有填沙弹),一发命中不足以击沉日舰。

日军最大的舰艇只是4300吨左右的松岛号巡洋舰,并没有7000吨以上的大舰,但各舰实力都比较均衡,基本都是3000~4000吨的舰艇,而且装备了最新式的西洋速射炮,每分钟能射击10多发。日军使用的炮弹也是新式炸弹,装填“苦硫酸炸药”,能够焚烧舰艇的钢板,直接给北洋水师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8

黄海海战并不是北洋水师摆出的阵型奇怪,而是北洋水师都是几十年的老古董,样子货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舰艇落后,动力方面输出不足,所以护卫舰导致了跟不上主力战舰的速度。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用的还是几十年的老家伙,而且一直没有经过更新换代。

具体原因就是老佛爷为了六十大寿能够操办的风风光光所以挪用了本来应该用于北洋水师的银子

还有就是一直以来满清贵族几乎是腐朽到了骨子里,每年下拨的银子经过层层的剥削,最后用于北洋水师的建设非常有限,在真刀真枪干架的时候,这些样子货就没什么用处了。

而最为关键的是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最初几年为腐朽的清王朝注入了几丝的活力,然而随着洋务运动失去了中央的支持后,地方无力继续下去,所以导致水师也逐渐堕落,沦为样子货。

黄海海战起初是由于北洋水师先是被日本发现后,失去了主动权,(虽然有日本人不要脸用美国军旗欺骗北洋水师的原因),可是根本是北洋水师动力系统太老旧。

所以日本人通过“单纵”战术,以及辅以形式舰艇的灵活性完成了对于北洋水师的包抄,所以结局很明显了,北洋水师舰艇动力不足,不够灵活,大炮的精度不够,结果惨败。

9

黄海一战,北洋海军摆出的不是奇怪的阵型。这种阵型的名字叫做夹缝雁阵,北洋海军《船阵图说》一书中,称之为犄角雁型阵。该阵型属于一种冲击战术,意在用冲击的方式,杀入敌阵。用撞角,混战的方式乱中取胜。日本海军学校的教材,《海军战术一斑》中指出,此种阵型是欧洲海军采用的主流阵型,信奉进攻主义、战斗精神,对舰队整体的战斗勇气、航海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法国战术家莫罗盖认为,“海军战术是建立在各种条件基础上的”海军舰队采取某种阵型进行海战,往往取决于舰队自身的特点,北洋海军也不例外。只所以采用此种横阵,基于舰船的机动性、火炮分布及配置、官兵素养等原因。

01机动性

北洋海军的舰船机动性普遍较弱,最早入列的“超勇”、“扬威”上的锅炉已经到了报废边缘。苦于经费匮乏,在海战前,只是简单更换了下锅炉的金属导热管。因此,两艘“超勇”级,实际最大航速只有7节。像1883年、1884年下水的“定远”、“镇远”等另外两艘战舰,也被北洋海军列入了更换锅炉的名单。至于剩余情况相对较好的军舰,使用的也不过是二级膨胀式主机晚期产品,相对联合舰队“松岛”、“吉野”的三级膨胀式主机,也是落后了一代。英国《泰晤士报》曾对“吉野”进行了详尽的报道,认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舰,在黄海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舰队采用的单纵队战术,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机动性优势。迂回穿插或者不断变动两弦的位置,一弦发弹后迅速转换船舷方向,让另一弦待射的速射炮对敌发射。在这个过程中,发射完毕的一弦迅速展开填弹的动作。交替往复,极大的提高了发射效率。所以,北洋海军采取冲撞战术的第一个原因,意在近战,尽量规避和联合舰队在机动性上的巨大差距

02火炮数量及分布


虽然北洋海军也配备了小口径的诺典菲尔德、格林、哈乞开斯机关炮,但是这些小口径的武器适用于近战、防御鱼雷偷袭。海战中主要还是依仗于中、大口径火炮,北洋海军和联合舰队,中、大口径火炮数据对比58:104,中、大口径速射炮数据对比0:67。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北洋海军的火炮大多置于船艏,而联合舰队在船的两弦,配有大量速射炮。如果侧弦对敌,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北洋海军舰艏的火力优势。例如“定远”级船艏两弦的305mm克虏伯双联后膛炮,这种设计是牺牲了炮管的长度,减少了射击倍径为代价。目的是让两座双联炮,能对敌舰同一弦面进行射击,不过由于角度的问题,一弦的双联巨炮的射击界面必定大受影响。像“经远”这种船艉没有火炮配置的军舰,会增加被火炮攻击的面积。所以,北洋海军采取此战术的第二个原因,是受火炮的配置和分布制约的。

03官兵素质


北洋海军的军官多为船政学堂毕业,部分有英美留洋背景,水兵的招募也较为严格。招募到的新兵需要在威海练勇营学习,到舰后还需要进行逐级考核,而技术岗位(士官)大多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由于自成军后,北洋海军没有添加一艘新舰,各舰人员流动很少。每一个水兵在本岗位上工作多年,在岗的专业技能相对较高,这是北洋海军采取此阵型的第三个原因


北洋海军最初的阵型是犄角鱼贯阵,也就是两两一组,类似于两个纵队的阵型。这是一种比较机动的阵型,可以用于航海编队,也可以用做舰船停泊的。在接近敌阵的过程中,北洋海军由鱼贯阵转换为了雁阵,这需要舰队有较高的航海编队变换能力。在实战中雁阵右翼的“超勇”、“扬威”,在机动性极差的情况下,位置相对拖后。而鱼贯阵第四队的“济远”、“广甲”由于怯敌,一直拖在后面,致使阵型左翼,一开始就损失一组攻击火力。

04其他因素


1866年的利萨海战,特格特霍夫少将用倒v阵型,冲入意大利舰队阵中。在乱战中,以撞角方式击沉了“意大利”号,强大的意大利舰队仓皇逃跑。北洋海军和世界各国海军一样,受此战术影响很大。在朗威理担任北洋海军总查一职时,以此阵型为基本阵型,多次进行操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洋海军的战术规则。况且北洋海军携鱼雷艇出战,鱼雷艇适合在乱战中偷袭。此次海战“福龙”号鱼雷艇,也确实差点将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乘坐的“西京丸”击沉。


05结束语


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以双纵队战术,插入法西联军中进行混战,纳尔逊的“胜利号”、富林伍德的“皇家君权”号,在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无法还击,其实具有极大的冒险性。60多年后的利萨海战,在利萨要塞炮战中仓皇应战的意大利舰队,临时更换旗舰,导致阵型脱节,给了奥地利舰队机会。北洋海军冲击、乱战的战术也同样隐藏着极大的危险性,在机动性、火力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日本海军史专家外山三郎在他的书中提到过,“(联合舰队)认为只有采取纵队队形,日本海军才能充分进行战斗机动”。携鱼雷艇出战的北洋海军,采取何种阵型,主要也是基于舰队自身特点。

10

淘金客说:北洋水师当时摆出来一个横向的雁形阵迎敌。横向的雁行阵的确不如日本的两个一字纵队那样可以充分发扬火力,但这也是不得已,受装备所限,并不是北洋官兵就完全不懂海战战术。

利萨海战

有答主提到了利萨海战,这场海战为什么对30年后的黄海海战还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先来看看下图,利萨海战中奥地利对意大利的态势,是不是非常类似黄海海战双方的阵型?不过结果却刚好相反——横阵的奥地利取得了胜利!奥方虽然弱小(铁甲舰数量7:12),但采用横阵奋勇冲锋,旗舰直接撞沉了意方主力“意大利”号铁甲舰!最终的结果是3:0,意大利完败!这是蒸汽铁甲舰时代第一场大规模海战(美国南北战争时铁甲舰之间的小打小闹可以忽略),因此备受各国关注!

对铁甲舰的影响

利萨海战直接影响了铁甲舰的发展——大家普遍认为“船艏对敌”才是正道!风帆战舰时代火力输出主要靠侧舷的几十门火炮,所以普遍采用“侧舷对敌”的一字阵形,但到了铁甲舰时代初期,火炮在与铁甲的对抗中落了下风,很难啃得动厚厚的铁甲,因此必须加大口径和威力,甚至还要依赖船艏的冲角给敌人致命一击——就象利萨海战的奥地利人一样!

为了优化“船艏对敌”时的火力输出,新一代的铁甲舰普遍把主炮布置在腰部,目的是当“船艏对敌”时,所有主炮都能开火!北洋的主力“定远”、“镇远”二舰如上图就是这样,这种布局让看惯了近现代战列舰的人觉得非常别扭和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可是主流!“定、镇”的参考原型英舰“英弗来息白”(上图,跟后来的战列巡洋舰“不屈”号是一个词)也是这样布置的,甚至直到美西战争时,美国冤死在古巴的“得克萨斯”号铁甲舰也是这样的布局!

北洋其它的主力舰只也多多少少有些影响。比如英雄邓世昌的座舰“致远”和姐妹舰“靖远”,主炮虽然是相对正常一些的艏艉各一,但舰艏的主炮是双联装,艉部是单装,“船艏对敌”时可以发挥2/3的主炮火力。而“来远”“经远”只有舰艏有主炮!

来不及改进

到了黄海海战时,事实上“船艏对敌”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首先,火炮射程变远、射速加快,更多的火炮才能保证远距离上的命中率!但船艏那样狭小的空间根本不可能布置数量众多的火炮,日本的新式巡洋舰“吉野”(下图)“浪速”“高千穗”三景舰等都在侧舷有多个耳台,布置了多门火炮!所以完全能够也必须重新采用“侧舷对敌”来发挥火力

其次,“船艏对敌”要求军舰的航速、机动性及指挥能力比对手高,否则很容易被对手围攻侧翼,而这偏偏也是北洋水师不具备的!实战中日本的两个纵队正是先吃掉了北洋的侧翼,而北洋主力“定远”“镇远”处于横阵的核心,完全无法救援!

最后结论

北洋水师方面实在是装备已经落伍了。如果象日本舰队一样,采用一字纵队,那么“定远”“镇远”只能发挥一半的主炮火力,结局比横向的雁形阵好不了多少

事实上当时北洋对日本的落后是全方位,阵形只是影响战果的一个因素而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