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249年,七十岁高龄的司马懿,趁权臣曹爽陪同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之时,突然发动政变,逼迫郭皇后下达懿旨,罢免曹爽的辅政大臣之职,利用阴养的3000死士,控制洛阳,关闭城门。这场政变,司马懿赢了,诛曹爽三族,排除异己,安插忠于自己的亲信,架空皇帝曹芳,为晋朝的建立,奠定了根基。在这场政变中,司马家族阴养的3000死士功不可没,在关键时刻占领皇宫,控制京城。那么,在政变后,这3000死士去哪了?结局如何?下面依据演义及《晋书》中相关历史,分析如下三个结局。


第一个结局:司马懿夺权成功后,他的3000死士可能高官得坐,骏马得骑。

古代,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3000死士为啥死心塌地地跟随司马懿,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获得巨大的好处。古代,私自蓄养死士是犯法的,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那些死士也知道自己的主子为啥蓄养死士,是为了将来有一天夺权篡位做准备。因此,司马家族的死士,常年散落民间,在阴暗处,不能见光,不能见人,只有在主人召集的时候,才会蜂拥而至。《晋书》中记载如下: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这些死士都是司马家族的亲信,大部分是跟随司马懿数十年的老部下了。这时,高平陵之变成功,将曹爽等曹氏宗族一网打尽,常年不见光的3000死士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在人世间了。因此,在高平陵之变中起了重要作用的3000死士立有大功,论功行赏,他们都是大功臣。司马懿也不会吝啬区区几块官印,会大大奖赏这些跟随他们的死士。如汉高祖刘邦与霸王项羽争霸天下,胜利之后,大肆封赏跟随自己的老乡,老部下,如夏侯婴、樊哙等人。


第二个结局:司马懿夺权成功后,他的3000死士可能享受荣华富贵,做一个富家翁。

司马家族的3000死士,他们中的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低,可能不适合做官,也有的人不愿当官。司马懿只能在金钱、美女等物质上弥补了。人活在世上,虽然远大志向很重要,必要的物质享受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人立有大功,却无欲无求,是会被主公猜忌的,认为其志向远大,可能将自己推翻。就连汉出三杰之中的萧何,也是通过“自污”的办法,躲过了刘邦的清算,避免了和韩信一样的下场。

因此,司马懿的3000死士,立有大功,不会如介子推一样自命清高,既不做官,也不喜欢金银珠宝,做一个与世人格格不入的隐士。他们都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他们中有的不喜欢当官,也会接受司马懿送给的荣华富贵。


第三个结局:司马懿夺权成功后,他的3000死士可能继续雪藏,直到司马炎登基为帝。

司马懿控制曹魏大权后,还有很多反对势力存在。如司马懿之子司马师掌权时期,发生了淮南三叛、夏侯玄叛乱,司马昭掌权时期,发生了魏帝曹髦讨伐事件。司马懿很清楚,虽然现在朝堂之上的反对势力被清除,可是不可能绝迹。想当年,曹操手下部将众多,现在那些人虽然故去了,他们还有后代在朝为官。这些人对曹魏的忠诚度很高,是不会容忍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江山的。


因此,司马懿及其儿子们为了稳固执掌朝政,继续雪藏立有大功的3000死士。只有永远藏有底牌,后手,才能应对突发事件,这3000死士就是司马家族最后的底牌。如果曹爽有3000死士,他可以和司马懿争斗一番,胜负未知。而曹爽没有私自蓄养死士,在司马懿关闭洛阳城门后,他失去了军权,失去了一切,最后乖乖地向司马懿投降。


直到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建立晋国,消灭东吴,统一天下,这些死士才失去了雪藏的意义。他们才走到前台,享受应该得的荣华富贵。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今天禄永终,天命在晋,司马氏功德弥隆,极天际地,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

司马懿正是靠着阴养的3000死士,才取得高平陵之变。他自然不会吝啬赏赐,不是给这些死士高官,就是给他们金银珠宝、美女。这些死士跟对了主人,注定鲤鱼跃龙门,成为人上人。

你是如何看待司马懿的3000死士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最佳贡献者
2

司马懿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先后辅佐过曹家四代帝王,协助他们平定战乱,也因此在帝王心目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司马懿是既聪明且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他与诸葛亮的两次对战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泰然自若和临危不变,他不在乎别人说他无能而不敢出战,他要用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利益。高平陵之变就是如此,他以阴养的3000死士颠覆了曹爽所拥有的十万大军,成功地窃取了曹魏的政权,那么跟他一起并肩战斗的这3000死士的下场如何呢?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起伏,而其中“高平陵政变”这一战对于司马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战一生司马懿从曹爽手中夺回大权的关键一战。

魏明帝曹叡临死前原本是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但后来曹爽却架空了司马懿,明升暗降就夺了他的大将军之职,司马懿心中当然是不服气的,于是他明面上在曹爽面前装疯弄傻,背地里却暗暗谋划“阴养”了三千死士,准备等待时机给曹爽致命一击,后来司马懿就是凭借这三千死士成功地夺回来权力。

司马懿被曹爽架空而失去了军权,连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那么他是如何私下里培养自己的势力的呢?


要知道当时私养兵卒是要掉脑袋的,毕竟当时的洛阳城戒备森严,有培养这么多的死士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三千人也不是个小数目,为何没有被人发现呢?

首先,司马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世家大户,司马懿足智多谋,因此就算当时确定被曹爽架空了军权,但他手中还有另外一些权力,司马懿当时被奉为“太傅”、位列“上公”,地位比”三公”还要高,因此政治地位还是很高的,如此一来,很多人都是由他举荐的。

这其中就笼络了不少人脉资源,再加上司马懿长期带兵打仗赏罚分明,培植了几十年的亲信,这些亲信都忠心耿耿,在他发动政变的时候,这些亲信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其次这三千死士并不是司马懿本人养的,而是他的儿子司马师偷偷养的,还不是聚在一起养的,而是分散培养,且他们一般都有正当职业,个个身强体壮,武艺高强,很难被人发现端倪。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正常训练,还能不被官府发现,对于高平陵政变这关键的一战,三千死士是重中之重,这些亡命之徒大多数背有人命案子,他们听司马懿之命是从,以一敌百,眼中只有主子,没有皇帝和伦理道德,主子指到哪就杀到哪,于是京城才犹如囊中之物,司马懿才能成功,这也为后来的天下归司马氏奠定了基础。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少帝曹芳去高平陵拜祭魏明帝之墓,曹爽等人也跟着去了,曹爽一走,司马懿立马精神抖擞,不再生病了,三千死士迅速聚集,关闭各大城门,占领了曹爽的武器库和营地,曹爽彻底的垮了。
司马懿夺取成功后,这些死士就从阴暗里走向了前台,享受应该得到的荣华富贵,司马懿正是靠这阴养的三千死士,才取得高平陵政变的胜利,他自然不会吝啬赏赐,不是给他们高官,就是给他们金银财宝、土地、美女等等,总之让他们一个个的衣食无忧。







3

要说司马懿,必须先说曹操的厉害。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之事,曹操生前早已经预料到了。

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想亲自做一下验证。曹操让司马懿在前面行走,忽然叫司马懿,毫无戒备的司马懿很自然的将脸转了180度向后看曹操,而身体却丝毫不动。司马懿的状态,就像狼回头看时一样,故称之为“狼顾”。这让曹操吃了一惊。

随后,曹操又梦到了“三马同食一槽(谐音曹)”,曹操隐约感觉到,这是司马氏要吃了曹氏的基业呀。从此之后,曹操开始厌恶、防备司马懿,还对当时的王太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操还真说对了,司马懿绝非甘于做人臣之辈,一有机会,必然是要夺取大权的。

司马懿历经了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代曹魏君主。曹丕和司马懿素来关系很好,特别是在王位之争上,司马懿还帮助了曹丕,深得曹丕信任。因此,曹丕在位,并无冲突。曹丕临死之时,还将魏明帝曹叡托付给了司马懿和曹真。

曹真虽然只是曹操的养子,但是对曹魏忠心耿耿。而且,曹真颇有谋略智慧,且勇武善战,有曹真在,司马懿还真不敢肆意妄为。不过,等曹真去世之后,曹叡临死前托孤,却所托非人了。

曹叡去世前,将幼帝曹芳托孤给了司马懿和曹真的儿子曹爽。曹爽虽然和其父曹真一样,素有大志向,可是曹爽的能力相较曹真却差了一大截。曹爽听从亲信的建议,开始排挤司马懿。原本,曹爽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将太尉司马懿,升级为了太傅司马懿,夺了司马懿的军权。同时,曹爽又安排亲信分别担任中护军、中领军、武卫将军等职,全面控制了中央禁军。此时,整个洛阳城的禁军,以及天下的军队指挥权,等于全归了曹爽,而司马懿被彻底架空了。

曹爽只要稍微谨慎那么一点点,司马懿即使偷偷的养再多的死士,也很难有翻盘的机会。但是,正好遇到了自大的曹爽,让司马懿成功抓到了机会。

按照《晋书》的记载,曹爽为了伐蜀,竟然把原来的中护军夏侯玄给升为了征西将军,而将中护军一职给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犯下了第一个错误。司马氏父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得到一点火花就可以灿烂。司马师借助自己中护军的身份,开始私募勇士,并隐匿在民间。

有人说司马懿夺权是被曹爽逼的,这是值得商榷的。曹爽的确夺了司马懿的兵权,但司马懿装的一手的好病,从曹爽让司马师做中护军一事来看,曹爽没有杀司马氏父子的打算,所以,司马懿没有性命之忧。司马懿完全可以说自己年事已高,请求退休回家养老就好了。但是,司马懿没有,而是开始谋划夺权。

司马师虽然养了三千死士,但这时候的司马氏父子,还是很难有大的作为,毕竟京城及附近都是曹爽的亲信兵力。只要曹爽时时刻刻留一名以上握有兵权的亲信在洛阳城内,司马懿父子即使起兵反叛,城内的亲信也可以随时打开洛阳城门,让曹爽入城平叛。

结果呢?曹爽犯了第二个错误,他认为他已经全面压制了司马懿,司马氏父子已经不足为虑了,竟然带着所有握有兵权的亲信,跟随幼帝曹芳谒陵去了。

司马懿当然不会放过机会,曹爽出城的第二天一大清早,就在宫城司马门前召集来了中护军司马师手下的禁军,以及养在民间的三千死士。禁军、死士一出,置阵甚整,震惊内外。特别是三千死士,大家竟然都不知道这些人是突然从哪里冒出来的。

曹爽未留一个握有兵权的亲信在城内,司马懿带着三千死士和禁军,顺利控制了郭太后,攻占了武库,并夺了所有京城驻军的兵权。曹爽接着犯了第三个错误,没有带着幼帝曹芳逃往许都继续讨伐司马懿,竟然投降了,最后落了一个被诛三族的下场。

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成功,顺利控制了幼帝曹芳和皇太后,剩下的就是逐步控制曹魏政权和论功行赏了。

事后,司马懿被幼帝任命为丞相,晋升安平郡公,食邑万户,什么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加九锡之类的篡位流程,全走了一个遍。司马懿竟然还假惺惺的坚决推辞不受。而实际上,司马懿比当年的曹操过分多了,根本不把小皇帝曹芳看在眼里。遇到国事,反而是皇帝曹芳要到司马懿的宅中,亲自问询该怎么做。这司马懿俨然就是太上皇了。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自然也少不了封赏,加将军称号,掌握兵权,封侯,增加食邑。而支持司马懿发动兵变的司徒高柔、大臣王观等人,也皆获封侯爵。其他一些位次比较低的大臣、将领也都得到了封赏。

那司马师所招募的三千死士去哪里了呢?司马师自然不会卸磨杀驴,毕竟篡位的大业还没有成功。司马师如果这时候把三千死士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了,那是会失去天下人心的,以后估计就很难再有人跟着司马师干了。

司马师在起事前招募这些死士,应该就像现在招募雇佣兵一样,这些死士原本可能就是一些喜欢打仗的老兵、流寇之类,只要给予重金的酬劳,就会跟着卖命。除了金钱收买之外,司马师无外乎再加点情怀,画个大饼,说成事之后,除了再另行给予酬劳之外,能力强的还可以封官进爵,普通的也可以混个禁军之类的正式编制。

三千死士得到这种允诺,除了个别人会在拿到酬劳之后,离开之外,其他的应该都会被编入司马师所率的军队之中,跟着司马氏父子,继续吃香的,喝辣的。甚至,其中有一些能混成亲信,或者中高级军官,也不一定。

4

关于司马懿养三千死士,最终通过"高平陵"政变,除掉政敌曹爽这事,我的观点是:司马懿肯定养了一只死士队伍,但人数没有这么多。政变成功后,根据个人意愿和能力,有的当了文官,有的当了武官,有的继续当死士,有的荣归故里了。

1)三千死士,是夸张数字

首先,"三千死士"是个夸张数字。中国历来有个传统,叫做虚张声势。比如,赤壁之战,曹操部队总数不过20万,却号称80万。此外,古代的数字中,很多都是虚指。比如,统帅三军,并不是真的只有三个军,而是形容所有部队的意思。"九",则在《易经》中代表满的意思。十年寒窗,并不是真的只读了10年。所以,3000死士,其实只是叫起来顺口,霸气而已。

其次,兵不在多而在精。3000死士,吃喝拉撒,都是个问题,以司马懿的工资,怎么养的起,养这么久?更何况,他们住哪里呢?怎么保证不被发现,不泄露秘密呢?

2)事成之后,这些人去哪里了?

根据牛娃推测,这些人应该也就500人左右。他们主要来源,一是司马懿当大将军,指挥部队时吃空饷,然后悄悄留下来的。二是司马家族的秘密部队,为了家族利益,全部交给司马懿使用了。三是投靠司马懿的一些门客。

那么,事成之后,根据个人意愿和能力,他们的去向就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去基层部队,当个中低层军官。有些确实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样的人放高级将领不像话,但不加官进爵又说不过去,只能当个伍长、什长、校尉等。

二是到皇家禁卫军中。我们知道,皇家禁卫军,最重要的是绝对的忠心。这些人,是参加了政变,通过实践检验的人,可以放心大胆的安插到禁卫军中,以便以后谋朝篡位使用。

三是安排到中央和地方核心部门做官。这些死士中,不全部是武官,也有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文官。那么,事成之后,他们其中一部分进入朝堂,一部分在京城附近为官,一部分会去司马懿认为的核心地带为官。关键部门必须是自己的人,这点是必须的。

四是继续留在司马懿身边,管理剩下的死士。任何时候,都必须有后手。死士,就像核武器,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所以,不可能都解散,总得留下一部分,作为负责人,教导新加进来的死士,做好传帮带。

5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但凡了解历史的,一说到司马懿,个个不喜欢,作为咱大华夏地头上九个大统一王朝奠基人压根就没人待见,不可谓不凄惨啊!

当然您别拿那所谓的《军师联盟》说事,夸了,夸了,其实说道根子上,他可没那么高大尚。

所以要想把题主这问题整明白了,咱还得从司马懿是个啥人说起。

司马懿

咱说司马懿,这就得拿曹操做个对比,毕竟老人们都说人比人气死人吗?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下不是。

曹操一代枭雄,咱老说这老爷子奸诈,但说道当中间,咱就得给这位竖个大拇哥,他的事都愿意嚼咕嚼咕。

想当年曹操搁台上说大话:“天下无我,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这话可一点都不大。远的不说,就说那死的懵圈的袁术,这不就是假到冒泡的皇帝吗?就曹操这辈子,被他拍死的各色皇帝还少吗?

全天下十三个州,他独得九个,一多半都是人家拿下的。您总结曹操这辈子,不管是打天下,还是安定天下,能与之媲美的开国皇帝能有几个?虽然他终其一生没能坐到皇帝的位子上,当然他也有这心思。

更加重要的一点,他的后人坐上了皇帝位,并没有杀掉禅让的前朝皇帝,这就是加分项啊!

您瞅瞅司马懿呢?他的后人杀曹魏的皇帝可不止一个。

咱接着说司马懿,他这人做事那叫个不地道啊!接受两皇帝的遗命,辅佐三朝皇帝,硬生生的靠着自己寿命足够的长熬死了有作为的老曹家的人,终于等到了一软柿子。

靠着权谋诈术,不讲信用,连坑带骗的把个曹魏给架空了。

所以司马家这天下,是靠着阴谋诡计和失信于人整来的。

咱举例说明一下。

别的不说,就说这高平陵之变,这时间都到结尾了。

曹爽带着皇帝曹芳被司马懿给堵到了城外边了。当时就有人建议曹爽召集兵马,征讨司马懿。

咋说呢?这会司马懿的高平陵政变压根就没有成功,因为最为重要的皇帝他没堵上,拿捏到手里边。

也就是说这天下依然是曹魏的天下,天下的兵马依然曹魏的兵马,司马懿手头上就那三千跟着他玩命的死士,所以曹爽翻盘的机会是很大的。

结果司马懿就派了蒋济去劝说曹爽。

蒋济是怎么说的:“哎呀!曹将军您就放心好了,咱这司马大人可是指着洛水发誓,他要的其实就是兵权,你一根小指头他都不会碰你的!”

咋说呢?曹爽这人没啥大本事,就想混点好吃的,混点好喝的,这辈子迷迷糊糊,稀里糊涂那么过去就完事了。

所以这曹爽摸着自己个大肚皮,把那剑一丢,他还真把兵权给交了出来。把自己个当个山药蛋,还是个销了皮的山药蛋,轱辘着就躺到了砧板上了,就等着司马懿好吃好喝好招待了,这操作还真没谁了?天下头一份,人才啊!

很可惜啊!司马懿这辈子压根就不知道啥叫信用,头一个月发生的事,把后遗症归拢好了,第二个月就把曹爽给宰了。

曹爽就成为了历史上最为可笑的一盘菜,被司马懿搁脑门上贴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夷了三族,这骚操作,把个曹爽坑的不要不要的,最后都哭了。

而那个被推出去说服曹爽的蒋济,感觉自己个也被坑了,红口白牙的咋就说了谎话呢?但司马懿可没忘记他的功劳,封了候给他,他到没接受司马懿的封赏,当年就郁郁寡欢病死了。

瞅见没,司马懿这辈子堪称巅峰的时刻,说道根子上这就是靠着阴谋和不讲信用弄来的。

就他这行为,咋能和曹操比,真心的没法比。

而他的后人晋明帝司马绍,知道了司马懿干的这些个事,都哀叹:“得国如此,怎能长久?”

所以格局大小,孰高孰低一眼就能瞅出来,白脸的曹操那叫枭雄,几乎白手起家,虽然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但大半天下确实是人家打下来的。

司马懿?拉倒吧这就是垂垂老矣的阴谋家而已,司马家的天下这就是坑过来的。他是人家的臣子,转手就偷了人家的家业。

这跟老管家杀了人家少主,自己当起了主人有何区别?

这也是为嘛?晋朝能有规模庞大的八王之乱,进而造成了黑暗的五胡乱华,根不正啊!

您瞅瞅曹魏的时候,你听过胡人搁大华夏地头上胡乱逛荡?没有吧!

那么跟着司马懿玩命的三千死士最后咋样了呢?

《晋书》中记载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也就是说这三千人,是被司马懿养在阴暗的地方,不到启用的时候,这辈子都见不得光。

只有当司马懿发出召集令,这帮人才能从阴暗的地方跳出来。

大家伙想一下,能让这三千人死心塌地的跟着司马懿这么玩命的干,无他?原因只有一个,最后能捞到好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好处。

至少得是高官得做,骏马任骑不是。

当然这些个死士,也不是大马路随随便便捡到一个就能做的,这都是司马懿当年的老部下,信得过的人。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怀疑,这可是三千人啊,这不是三千个山药蛋啊,那找这么多信得过的人呢?

其实也简单,搁过去,等级森严仆人,门客,家将这基本上属于主人的个人财产,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利。

咱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

话说当年司马懿拒绝曹操的征召,理由是自己个生病了爬不起来。

这不有一天,外边下起了雨,司马懿躺在病床上还在呻吟:“哎呦!哎呦!”

突然他就想起来,自己搁外边还晒着书呢?这跳起来就去收书。

就这操作被一个下人瞅见了,你都想不到司马懿的老婆张春华立马就把这下人给杀了,目的是防止这下人泄密。

瞅见没,搁那会主家对下边的人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利。

而家里边的主子遭了殃,那下人他也不见得有个好,毕竟那会讲究世家,门阀不是。

这主子说要干啥,你这下边的人不跟着一起干,最后还是得跟着吃挂劳。

所以司马懿也用不着养三千人,其实最多养三百人就可以了,这三百人每人带九个手下,这就足够三千人了。

当然这是最多标准,有那多带三五十个的,你要是这么算下来,他也就是一二百人,所以需要奖赏的没有那么多。

那么司马懿赏了吗?这肯定得赏,不然他到哪里去服众?

毕竟这天下还是曹魏的天下,还不是他司马一家就能说的了话的,他还需要控制整个朝堂的运作,少了这些人的操控,他如何运作?

所以赏赐高官,这是他必须要做的。

但这高官不会太高,毕竟司马懿能够兴风作浪,其根本原因是曹魏动了世家的奶酪。

这奶酪就是曹魏堵上了固有的世家生来就可以高官得做的途径,那么司马懿不能拿出好东西来安抚这帮子世家,人心浮动那是必然的结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史书仅仅记载了这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之后,就再也没有被提及的原因,毕竟能写到史书里边的,这也得有一定的级别不是。

所以跟着司马懿造反的这帮人,应该是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司马懿和他们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毕竟单单得到世家的支持,司马懿还不想被这些人直接威胁到,自己的亲信总比外人强不是!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6

所谓死士,只是电视剧里的夸张说法。其实司马懿的人缘还是不错的,他在雍凉做大都督的时候,其实已经积攒了不少人脉,这些将领当中,有不少人是对司马懿誓死效忠的。那么他家的家臣们自然也都心向司马懿。

司马懿是聪明人,三千死士养着绝对是危害。

在汉朝那个年代,阴养死士是死罪,因为这是一种谋反的象征。所以司马懿不会傻到公然在府上养死士。就算是在民间养死士,司马懿也是绝对不敢的。因为三千死士的数量庞大,如果有人向朝廷告密的话,那司马家族可是灭族的大罪。阴养死士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物力。

春,正月,甲午,帝谒高平陵,大将军爽与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皆从。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羲营。---《资治通鉴》

所以至少在曹叡当政的时候,司马家族就应该要阴阳死士了。可是曹叡是何等聪明的君主,他能睁着眼睛看着司马家这么做吗?显然不可能。

因为曹叡对司马懿早就有了防备之心,所以司马家自然什么都不能干。到了曹爽当政的时候,他大权一把抓,对司马家的防备更严,所以这段时间司马懿更加不可能阴养死士。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纯粹是电视剧为了吸引人才故意制造出来的。

那么司马家族造反的人马,是从哪儿凭空冒出来的呢?

司马懿在对付诸葛亮的时候,曾经出任雍凉都督的职位,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将领。在雍凉,他对待士卒犹如自家的孩子。而且当时曹爽带队的时候,总是吃败仗,可是大家跟着司马懿后,至少能保证不打败仗,这是士卒们相信司马懿的地方。

明年,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晋书》

所以我认为这些士卒们是司马懿死士的来源之一,其中一定有一部分是司马懿的亲信。此外,司马懿手下有很多将领,这些将领对司马懿也是忠心耿耿。他们在洛阳家族当中,都是有亲信的,至少是有少量府兵的。

这些人聚集起来的话,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司马懿在起义之前,必然是要联络上这些人,得到他们的支持后,一切才会顺利。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成功,一定是得到了他昔日部下的支持。

光靠司马懿在朝中发动的政变,完全不足以支撑整个司马家族的发迹。因为偌大的曹魏,支持老曹家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他们表示反对的话,那司马懿就算手握天子也不可能抵挡得了这帮人的进攻。

可是司马懿的确完美地拿到了权力,而且地方上少有叛乱之徒。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司马懿昔日的这些手下,此刻正在全国各地带兵,他们早就知道了司马懿会夺权,而且是甘心支持司马懿的。正是因为有了这帮人的支持,司马懿才敢对曹爽动手,否则他不会担着全家被灭族的风险,跟曹爽置气的。

雍凉多年带兵的生涯,不仅磨练了司马懿的性格,而且让司马懿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关键司马懿是很会做人的。

这帮所谓的死士,在政变后都去了哪儿呢?

按照我之前的分析,这些所谓的死士,压根就不是司马家族阴养的。他们只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挺司马懿的人。

这些人有轮休回家的士卒,也有司马懿嫡系将领的家臣,所以他们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在司马懿夺权的过程中,他们充当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平定内乱以后,这帮人自然是得到了司马懿的封赏,但是因为这是政变,所以封赏的事情并没有搞那么明显罢了。

如果真的是死士的话,在司马家族夺取了政权以后,这帮人是不能留的,因为他们知道司马家族的所有秘密,是极度危险的人物。

而且阴养死士就能夺取政权,这将会给后世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对司马家族掌控朝局也是不利的。

总结:司马懿会做人,所以手里有一帮可以为他卖命的好兄弟。

司马懿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绝对不会做阴养死士的蠢事。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死士就是他昔日的好朋友,也是他在战场上的好兄弟。

他对待士卒是非常好的,对自己的手下也有足够的信服力度。大家知道跟着司马懿就能打胜仗,至少能够保全性命。

所以这帮人非常愿意跟着司马懿打天下,哪怕是造反,他们也在所不惜。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这帮人在帮助司马懿政变的时候,其实未必就知道这是在造反。

曹爽擅权的行为早就引起了天下人反感,甚至有篡位的危险,所以大家对曹爽深恶痛绝。这次的政变所针对的人其实也是曹爽而已,那帮士卒们压根考虑不到谋反这么高的层面。

7


司马懿是曹魏的三朝元老,两次托孤,他在曹魏朝堂活跃三十余年,是不倒翁。他于公元249年,趁对手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祖之时,突然发动兵变,利用私自圈养的3000死士,控制洛阳及皇宫,关闭城门。这场豪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赢了,诛灭曹爽三族,架空皇帝曹芳,司马家族彻底掌握了曹魏实权。

在这场兵变中,司马家族圈养的3000死士功勋卓著,可以这么说,没有3000死士,司马懿就很难控制曹魏朝堂,击败曹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人关心,举足轻重的3000死士在功成身就后,去哪了?他们的下场如何?分析得出最可能的和最不可能的两个结局。


最可能的结局:3000死士成为人上人,享受荣华富贵,封妻荫子。

司马家族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蓄养死士了,这数量还很多,高达3000余人。这3000余人,平时并不在洛阳,也不在司马家族手下当差,而是隐身于民间。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练杂技的,有的是商人,各行各业都有,互不相识,只有在主人召集之时,蜂拥而来,组成一支精兵,为司马家族保驾护航,争权夺利。《晋书》中记载如下: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什么是死士,从名字可知,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生活,只能为主人而生,为主人而死,在关键时刻为主人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们平时见不到阳光,一直潜藏着,直到主人召唤的那一天。现在,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顺利除掉另一位辅政大臣曹爽,独揽大权。这些常年不见光的3000死士,不需要在幕后了,转向幕前,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动了。在高平陵之变中,3000死士起了重要作用,立有不世大功。论功行赏,司马懿也不会官位、金银珠宝、美人,会重重奖赏这些跟随他的死士。

3000死士,喜欢当官的,给他们高官;喜欢金钱,给他们金银珠宝;喜欢美女的,给他们寻觅良家妇女。总之,司马懿及其两个儿子是不会亏待为司马家族默默付出的3000死士,达成他们的心愿,使他们后半生享受荣华富贵,封妻荫子。这是3000死士最可能的结局。


最不可能的结局:“狡兔死,走狗烹”,司马懿将3000死士斩尽杀绝。

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上,“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举不胜举,如勾践复国称霸后斩杀大夫文种,刘邦曾诛灭淮阴侯韩信及其余异姓王,朱元璋更是将功臣杀的血流成河。司马家族在成功后,可能将跟随自己多年的3000死士除掉。因为这3000死士功劳太大,万一其中有人黄袍加身,推翻自己,那该怎么办?


因此,司马懿夺权成功后,可能分化瓦解,逐一除掉3000死士。在利益面前,死士也不能信任,只有死人才没问题。除掉功臣的时间是漫长的,因为此时司马懿父子仅仅控制曹魏大权,还有很多反对势力存在。如王凌、毋丘俭文钦、诸葛诞淮南三叛、夏侯玄叛乱,还有很多潜在的曹魏忠臣,这些人是不会容忍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江山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正元二年春正月,有细作飞报,说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以废主为名,起兵前来。


因此,在司马懿父子三人时期,政局还未稳定,除掉3000死士的事情应该不会太明显。在司马炎建立晋朝吞并东吴,大局稳定后,才会加快除掉功臣的脚步。所以,在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成功后,立刻除掉3000死士,是可能性很小的结局。

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后,最有可能善待从龙之功的3000死士,赐给他们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他除掉3000死士的可能性应该很小。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8

三国乱世,纷纷扰扰。各路英雄和好汉在这曲波澜壮阔的乱世交响曲里各显神通。但是最终,所有的所有都归于一个人,司马懿。之后晋朝的建立与司马懿能诛除曹爽不无关系。而司马懿能除掉曹爽,是凭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能够在高平陵政变中夺权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他身边的那三千个死士。死士,顾名思义,是敢于赴死的勇士。一个家族培养出的死士,是把生命交付于主人手中的。所以正是这群不怕死的人,才能把司马家推上帝位。

公元249年,年至古稀的司马懿,趁着曹魏权臣权臣曹爽陪同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之时,突然发动政变。他逼迫郭皇后下达懿旨,罢免了曹爽的职位,并命令其麾下的3000位死士,控制洛阳武库,关闭洛阳城门。一番动乱之后,这场政变的胜利者是司马懿。曹爽极其党羽以谋逆罪被判处斩首、株三族。那么,司马懿夺权成功后,这3000人的结局如何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政变之后,这3000人论功行赏、封爵赏地。古时候有一句话,叫作: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还不是太平盛世中正规渠道的进取。一般跟着主公造反的人基本都是下定决心的了。造反这个事业从古至今都是前仆后继,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科举考中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造反成功那就是从一群草莽英雄变成国家中枢。

成功后固然收益极高,但是失败了说铁定要杀头的。所以司马懿造反也是要选3000死士不是3000流氓的原因。对于这种豁出性命跟着自己干事业的人,只要不会影响自己的帝王霸业,通常都会论功行赏,在宫中、军中为他们谋取一个较为安逸的职位让他们平安度过后半生就是很不错了。

还有可能就是做一个平安逍遥又自在的富家翁。这3000死士中可能大部分都是属于不识字的文盲级别,都是靠有把子力气卖命的,也没有做官的能力。那么这种情况下,司马懿会选择为他们赏赐各种钱财。那时候,有了钱虽然没有地位,但也可以过的逍遥自在。美食,有。美酒,有。美女,也会有。那么人活一世为了什么?不还是金钱二字吗?这些东西虽然俗,但却能满足一个人的欲望。用钱来安定这些人的后半生也是待他们不薄了。

虽然历史上这三千人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依然可以依据常理作出更多的推测。除了上面两种美好结局的安顿之外,还有一种让人不太舒服的。这倒不是那种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因为这些人远不足谋反。所以不会死掉。我说的是他们会继续作为死士存在。

司马懿虽然夺权了,但是不代表天下太平了。如果司马懿真的打算让自己的司马家称帝,那么他接下来乃至他之后的子孙的行动都需要心腹。这三千人的编制会一直留着。至于第一代的死士,也会在高平陵政变后继续为司马懿服务。不过这也不能说不好,因为这种极其重要的战斗部队,司马懿一定会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后勤补给供应。也是属于吃好喝好的结局了。

历史,不只是大人物们的历史,还有那些小人物也曾确实存在于历史之中的。虽然史书记载不是很多,但我们根据常理也许能猜出一二。基本上这三千人的结局就是如此了。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9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这已经是司马懿辅佐的第三位曹氏君主。曹睿死后,司马懿成为了名义上的四朝元老,同时也再一次成为了托孤重臣。



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的人还有曹爽。当时,曹爽从资历和人脉上都不及司马懿,所以,曹爽执政初期,遇事都会和司马懿商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羽翼渐丰,慢慢地,曹爽开始排斥,甚至打压司马懿。

为此,司马懿和他的长子司马师开始在暗中豢养死士,等待时机将曹爽一党全部诛灭。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晋书》



公元247年,曹爽专权乱政,把郭太后赶到了永宁宫。司马懿见此,知道了自己从正面已经拼不过曹爽,所以开始隐忍装病,闭门不出,慢慢地等待曹爽漏出破绽的时候。

终于,到了公元249年正月,曹爽认为自己已经彻底掌握了政权,而且司马懿已经病入膏肓,所以带着曹芳,以及大量亲信出城去高平陵祭拜曹睿了。

时机稍纵即逝,此时司马懿孤注一掷,把暗中豢养的三千死士聚集了起来,并且联络了众多的曹魏老臣。于是一场改变三国走向的政变开始了。



首先,司马懿取得了郭太后的诏令,关闭了洛阳城门,占领了武库,并且派兵进驻洛水浮桥。然后派司徒高柔接管了曹爽的职位和部队,太仆王观接替了曹爽之弟曹曦的中领军职位和营地。最后派出了太尉蒋济亲自出面劝降曹爽。

曹爽见此情况,异常惊惧。此时,桓范劝说曹爽带天子去许昌,然后以天子之令号召诸侯勤王,讨伐司马懿。但曹爽因为贪恋的富贵,思考了一夜后,重重的把刀摔在了地上说:“罢了,即使投降,我也能做富家翁。”

就这样,司马懿以三千死士为基础,控制了整个曹魏的军权和政权。那么,司马懿在完成政变后,这三千死士的命运如何了呢?



首先说,司马懿豢养的三千死士是散在民间的,并不像一些影视剧中,司马懿会将他们集中训练。再者,这三千死士经过多年隐忍,可以说对司马氏忠心无二。

如此,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一族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这三千死士必定会得到相应的荣华富贵,而且也会得到司马氏的重用。

再有,暗中豢养死士是灭门的大罪。而且三千死士,数量庞大,必须会有一些人为司马氏打掩护,比如支持司马懿夺权的蒋济、高柔、王观等人。甚至不排除这些死士就是这些老臣府中的卫队。所以,当政变完成之后,这些死士在得到自己应得的奖励后,也有可能回归原来的生活。

10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来答。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依靠着突然出现的3000死士,最终逆转了几乎无法改变的败局,成功夺取了曹魏的政权。但是史书上关于这支神秘的死士军团却几乎没有提及,往往都是简单的一笔带过。

甚至于这支3000人的死士军团从哪里来的,在哪里养的,怎么养得竟然都没有只言片语的记录。后世的人们只知道他们是司马懿之子司马师所养,其余一概不知。

而他们最终的归宿也从未在史书典籍中有过记载。就此我认为他们最终成为了晋朝的开国元勋,成为了司马家维持天下的一部分。

至于他们的去处,其实很容易就可以分析出来。作为高平陵之变的胜利者,夺得曹魏政权的司马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必然安排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员进入曹魏的各级军政管理体系中。所以他最为信任的3000死士就成了他控制曹魏最好的工具,而他对死士们的安排自然有以下几种:

一是安排死士中的优秀军事人才进入核心军队担任军事主官,牢牢的为司马家控制住军权。只有军权在手才不用担心再次出现其他的政治势力发动的政变推翻司马家的统治;

二是安排政治执行能力突出的死士进入国家政府担任地方官员,切实将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抓在自己的手中,避免出现割据分离势力;

三是挑出具有情报工作能力的人员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为司马家获得各个渠道方面的信息,做到对各方势力的信息制控;

四是将剩下的人员继续编为司马家的影子部队训练新的死士军团,以应对司马家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急时刻。

可以说以司马家的物尽其用的原则,死士们会被他们用到极致,但也将获得极高的待遇和尊荣。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