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底,红一方面军以运动战和伏击战相结合的方式,在东陂战役中一举消灭了国民党中央军第52师和第59师,生俘两个师长李明和陈时骥,将敌“中路军总指挥”陈诚麾下的第一纵队吃掉三分之二,创下红军一次歼敌精锐主力的数量之最。
陈诚不服,将原有的三个纵队缩编为两个,调整进攻战术由“分进合击”改为“中央突破”,其起家部队第11师一马当先攻击在前,结果又在黄陂战役中被红军诱歼,全师两个旅仅有一个团在大雾中逃出生天,黄埔一期的师长萧乾重伤不治,两战下来,敌第一纵队三个师几乎全军覆灭。
两次战役红军共俘敌万余,缴枪10000余支,其中比较先进的法国“哈奇开斯”轻机枪即多达300挺,山炮野炮40余门,极大改善了红军的武器装备水平,陈诚的“土木系”军事集团遭到了羽翼渐丰以来首次重大打击。
蒋介石给“中路军总指挥”陈诚的手谕中无奈承认:“周恩来确是个不易应付的对手,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陈诚羞愧难当,回电:“诚虽不敏,独生为羞”,并且回到南京后,一个多月时间里不好意思面见蒋介石,何应钦幸灾乐祸之极,国民党确实被打疼了。
这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致胜之战,我们知道,前三次敌人出动的都是杂牌军和地方军阀,而这一次是以蒋介石中央军为主。此时毛主席已离开军事领导岗位,“洋顾问”李德还未到来,战役的主要筹划和战场指挥,是代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和总司令朱德,看来蒋介石的情报还是比较准确的,当年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兵作战绝不含糊。
周恩来风度翩翩,谈吐高雅,在各种谈判中技巧高超游刃有余,甚至连敌人也钦佩不止,绝对是“儒将”风范。而实际上,周恩来很早就负责中央的军事工作,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代总参谋长,在巨人的光环下,周总理的军事才华被严重低估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开始进行第二次合作,周恩来率代表团前往武汉工作,期间收到了两份任职邀请,一个是孔祥熙希望他到财政部协助工作,一个是陈诚代表蒋介石希望他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经过慎重考虑,1938年3月,周恩来出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而部长恰恰是五年前的手下败将陈诚,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周总理充分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和在黄埔学生中的威望,做了大量统战工作,解放战争中许多起义将领,都是在这个时间段思想开始转变的。
1947年起,在转战陕北期间,周恩来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参与各大战略区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的决策和布署,对许多战役细节进行电报指示,最多时一昼夜草拟急电22封。1949年代表军委拟定《关于统一解放军全军组织和番号的规定》,以及军旗军徽等式样的选定,为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结语的后面两句充分表明了周总理的军事才华,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身着军装的总理帅得不行,让我辈后人想不喜欢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