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章邯的征战史,我们会发现:章邯是个很可惜的人物。即使在他惨遭失败的巨鹿之战、还定三秦之战中,他依然表现出了坚韧、冷静的名将之风。
汉军之所以能迅速还定三秦,除了著名的“暗度陈仓”,还有着一系列精彩的计谋、决策。
半路出家的章邯
章邯,原本在大秦帝国担任的是少府。少府,是专门管理皇家的财务和生活的。
按理,打仗,和他是扯不上关系的。
阴差阳错,他居然成了大秦帝国最后的希望。
原来,陈胜吴广起义后,赵高等人蒙蔽秦二世,秦二世一直不知道外面已经乱成一团了,该干嘛还是干嘛。
起义军一口气杀到了距离咸阳只有百里的戏!
纸包不住火了,秦二世急忙召群臣商议对策。
群臣面面相觑,没有办法。
见大家都不说话,“生活委员”章邯出来说话了:“现在敌人都这么近了,你再去外面调军肯定来不及了,就算是去附近的郡县征兵也来不及了。不过没关系,阿房宫和骊山的工地上不还有几十万民工嘛,一人发把刀,一起出去怼呀!”
大秦君臣一听,眼睛一亮:就是你了,章邯,你来负责这个事情!
就这样,“生活委员”操起刀来,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砍人生涯。异军突起
章邯紧急征调后,秦军在关中形成了优势。
双方都不是什么正规军,但是,大秦帝国武器、粮草都十分充足。相比之下,揭竿而起的农民军,就不经打了。
章邯二话不说,迅速击败了周文(负责入关中作战的起义军),稳定了形势。
在击败周文后,章邯没有立即出关追击,而是花了两个月时间整顿、训练,从各地补充来的有老兵补充到队伍中,加强指挥。
这样,章邯这支临时征发的大军,成了一支精锐之师,开始出关作战!后面一段事没什么好说的,张楚政权根本不是对手,迅速被章邯扫荡了。
死守待机,走向巅峰
击破张楚政权后,章邯继续东进,遭遇了战斗力较强的项梁军(刘邦、项羽都在军中)。
果然,项梁军的战斗力还真不是陈胜吴广之类的军队能比的,他成了章邯的强敌。
东阿、濮阳,章邯连续败退!
败退中的章邯,以定陶为据点,死守待机。
项梁认为章邯也不过如此,在攻坚城不克后,怕耽误时间,一面让刘邦、项羽远出陈留、外黄;一面亲自率军继续攻定陶;同时,去齐国调人。章邯,终于等来了逆转的时机:刘邦、项羽远出作战,齐国拒绝派兵增援,项梁兵力分散;而秦军方面,秦二世调王离所率的长城军团前来支持,实力大涨!
机不可失!章邯迅速组织反击,一举击败项梁,走向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
章邯早期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三点:
1、对手实力不强(或力量分散);
2、大秦帝国的全力支持。
秦二世被吓了一跳后,倾全力支持章邯;3、章邯韧性强,既能练好兵再出关;在受到挫折后,也能死守定陶,等待战机。
事实上,章邯的作战特点一直没有变,只是:前两点变了。章邯也就变得独木难支了。(后来的巨鹿之战、废丘之战,都是如此)
项羽的算盘
现在,我们说到章邯“不堪一击”的历史了。
项羽分封诸侯,把关中之地分别封给了章邯、司马欣等三人。
项羽自以为下了一招妙棋。1、关中形胜之地,项羽既然自己不愿意以此为基地,也不允许别人在这里嚣张。因此,将关中一分为三。而且,这三人,还都是秦人所仇恨的人,蹦跶不起来。
2、相互牵制。由于刘邦在关中民望很高,因此,刘邦与三秦王是天然的敌人!
正常情况来看,项羽下的,是一步好棋。
巨鹿之战后,章邯等人投降项羽,结果,二十万秦军被坑杀(其中,多数是关中子弟),因此,章邯等人成了秦人严重的叛徒!尽管如此,相信章邯还是有一些忠诚死士相随的(章邯可以孤守废丘十个月,便是明证)。
而关中到汉中之间,总共就是那么几条道,还都是天险。从当时的情况看:有少许忠诚死士,据险而守,是足以卡住刘邦大军的!
最后,还有一道保险:项羽大军。
从彭城到关中,距离虽远,但一路都是大道,途中没有敌人,很快就能到达。实在出了意外,项羽也能赶来救场!
以常理度之,这几道保险,能封住刘邦!
软肋
不幸的是,项羽、章邯,遇到的是刘邦和韩信。韩信和刘邦说的一段话,道出了关键手:“章邯等三人,以前是秦将。巨鹿之战后,他们三个投降了项羽,而秦军二十余万(大部分是关中子弟)被坑杀,他们早被秦人恨死了!而刘邦在关中时期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很得人心!因此,我们现在过去,可以传檄而定“!
韩信看来,胜负的关键,是关中人心!
后面的战事,显示出这个胜负手的威力!
刘邦的破局方法
刘邦的破局方法,分为三步。
1、先让项羽忙起来!
项羽不是想着随时回来救援吗?没关系,我先让你忙起来!
张良把田荣的“反书”给了项羽,“齐欲与赵并灭楚”。挑起项羽东征齐。齐地田荣本来也闹事了。张良通过夸大事态,让项羽重视齐的问题,让项羽忙了起来。
2、暗渡陈仓。
刘邦绕过在修的栈道,越秦岭、涉渭水,取故道,出陈仓,在三秦军无所察觉的情况下,进入了关中!
二战时,古德里安的奇兵出阿登森林,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完全陷入被动!此时的三秦军,想来也应该与当时的法军一样仓促、被动吧!三秦军紧急调动,连战连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直被认为是刘邦迅速击败韩信的关键。正如同“镰刀收割”,是1940年德军击降法国的关键。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仅靠这招,刘邦还是赢不了!
(1)、与二战时的德军不同。此时汉军没有机械化装备,行军相对缓慢。因此,对手往往可以在腹地重新组织,长期坚持;
(2)、还是之前说的,项羽如果能重视三秦问题,及时发兵来援,仍然可能赶得及!
而刘邦之所以能打得章邯“毫无还手之力”,除了之前所说的项羽被牵制,抽不开身外,还因为刘邦的另外一个重要决定。
3、不理坚城,放胆发展!
失算在先,但章邯一如既往的稳定!
他退守废丘,坚守不出!
与定陶之战击败项梁时一样,章邯死守待机。刘邦留兵牵制章邯,分兵迅速扫荡三秦,势如破竹,迅速平定关中!
我们还记得,当初项梁,也是留兵牵制章邯,分兵发展,结果,兵力分散,被一举逆转。
那么,刘邦为何不会兵力分散,被逆转呢?
是的,假如各城都坚守,重新调度、组织,刘邦不分出大军,根本不可能取得大的发展!
可是,从记载看,关中各地,除了章邯弟弟章平紧急调拨的北地郡兵进行的野战反击外,汉军攻略关中各地,几乎没有遭到抵抗!看来,胜负的关键手,还是在人心!
废丘孤城,章邯,一直坚守了十个月!一直到刘邦从彭城吃了败仗,他才被击破!可以说,章邯已经在当时条件下做得足够好了。
章邯,还是那个章邯,坚韧、耐战。
刘邦、韩信,采取了正确的策略。通过挑起项羽与齐的战争,化解了后顾之忧;通过暗度陈仓,化解了天险阻塞;通过迅速“传檄而定”,把三秦敌国的资源,迅速转为己用,彻底改变了形势!
总的来说,章邯算得上一位优秀的将领。即使是面对项羽、刘邦这样的对手,章邯,也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临危不惧、坚韧耐战的风格。只是:为秦作战时,因赵高的猜忌而军心涣散;守三秦时,又因项羽的残忍好杀而失去人心!
与项羽、刘邦、韩信这样的人物交手,已经够难了,又遇到了这样的猪队友!章邯,可惜!
找对领导,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