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征战天下,除了宗亲八虎骑之外,最厉害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人了。陈寿将以上五人合传,记录他们的生平事迹,并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便是“五子良将”。那么,正史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这五人是怎么死的?与演义中有何不同?

张辽

张辽,原吕布手下大将,八健将之首,在吕布败亡后,归顺了曹操。此后,张辽就像开了挂一样,单枪匹马劝降昌豨、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合肥之战张辽带领八百将士击溃东吴孙权十万大军,吓得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六神无主,望风而逃等等。

张辽虽然是降将,出身不好,却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给新老板兢兢业业地工作,最后获得了曹老板及各位同事的肯定,成为异姓将领之中的第一人。他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楷模,值得我辈学习。

在老板曹操死后,曹丕登基为帝,张辽进封为晋阳侯,不久之后染病。即使是得病的张辽,孙权也不敢轻举妄动,对其非常忌惮。如公元222年,张辽带病出战,大破东吴大将吕范。但是不久之后,张辽的病越来越重,曹丕亲自去看望他,希望张辽的身体好起来,但最后还是病逝了。

而演义中,张辽跟着曹丕讨伐东吴,结果被吴将徐盛击败。曹丕弃船登岸时,遭到吴将丁奉追杀。张辽奋不顾身,上前保护曹丕,掩护其逃走,腰部中箭,回营后不治身亡。

正史上,张辽带病征战,击败吴将吕范后,在江都病逝,而演义中张辽却是被丁奉射中腰部,不治身亡的。这两者有显著区别,张辽明明是打了胜战之后病逝的,而演义中却虚构成中箭身亡,可知是演义“骗了”我们。

乐进

乐进,早在曹操起兵时,他便跟着了,后被曹操派往扬州招募士兵。他招募了一千多人,被曹操任命为军假司马。在曹操的历次战斗中,乐进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战功。尤其是在合肥之战中,乐进作为中间人,调和张辽和李典两人的矛盾,三人精诚团结,击退了东吴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抓住孙权,取得了逍遥津大捷。乐进凭借自己的战功,最终升为右将军,于公元218年去世,谥曰威侯。

在演义中,乐进和凌统大战五十个回合后,不分胜负。曹操得知之后,亲自观看,心想正面交战赢不了,那就放冷箭,只要赢了就行。他于是令曹休放箭。曹休躲在张辽后面,照着凌统放了一箭,没射中凌统,而是射中了凌统的战马,凌统落于马下。乐进于是前去擒杀凌统,结果面门中了一箭,也翻身落马。此后,乐进销声匿迹,再没上过战场,也没有交代乐进最后的结局,成为一个谜团。

因此,关于乐进的结局,演义同样“骗了”我们。

于禁

于禁,字文则,原为鲍信部将,在鲍信战死后,改投曹操。他带军严肃庄重,深得曹操器重,成为曹操帐下唯一一个拥有假节钺的外姓将领。在襄樊之战中,于禁带领七军,前去驰援樊城的曹仁。

但是由于运气不好,于禁驻扎的营地在樊城北部的低洼处,恰巧遇上荆州进入雨季,连续下了十几天暴雨。关羽利用汉水暴涨,带领水军,破降于禁,擒斩庞德。于禁被送回后方,关押在监狱。后吕蒙奇袭荆州后,释放于禁,后于禁流落到江东。

于禁人虽然在江东,却心系曹魏,于公元221年回到曹魏。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并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但是曹丕从内心看不起于禁,在其拜谒曹操陵墓时,周围却画着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画,使于禁羞愧得病死去,死后还被追谥为不好的厉侯。

演义中,于禁事迹大体相同,在被孙权遣返回曹魏后,被发配看护曹操陵墓。他看到陵墓石壁上的自己战败乞降的画后,惭愧发病而死。

因此,于禁之死,演义没有欺骗我们。

徐晃

徐晃,原为杨奉帐下骑都尉,后归顺曹操。他同样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于公元227年去世,谥曰壮侯。

演义中,徐晃却是死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他跟着司马懿,征讨与诸葛亮眉来眼去的孟达。他在城前讨敌骂阵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不治身亡。

正史上,徐晃是病逝的,而演义中却是中箭而亡,由此可知演义“骗了”我们。

张郃

正史上,诸葛亮撤兵回蜀汉时,曹魏大都督司马懿令张郃追杀诸葛亮蜀军。张郃反对道:"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却不以为然,强行让张郃追击蜀军,建功立业。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张郃不得已,只能带领军队追击,在木门谷中了蜀军埋伏,被飞来的箭矢射中右膝,回营之后,不治身亡。《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如下: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演义中,却颠倒了,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退兵必有埋伏,而张郃却为了功名利禄,不顾一切追杀逃跑的蜀军。他一路追杀关兴和魏延两员蜀将,落入诸葛亮布置的埋伏之中。突然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滚木礌石挡住去路。这时,张郃才反应过来自己中计,可是已经迟了。蜀军弓箭手万弩齐发,张郃等一百多个人都射死。

关于张郃的去世,演义颠倒了张郃与司马懿的立场,同样“骗了”我们。

结语

曹魏五子良将是曹操征战天下最中坚力量之一。他们五人都是打仗的好手,战则为先锋,退则断后,毫无怨言。关于五人的结局,演义中和正史上却不尽相同。其中,张辽、乐进、徐晃、张郃四人的死,演义都“骗了”我们。

张辽在正史上病逝,而演义中却是中箭身亡;乐进寿终正寝,而演义中却是被甘宁射中后便无交代;徐晃也是病逝的,而演义中却是头颅中箭而亡;张郃被司马懿逼迫追杀蜀军死于木门道,而演义中却是他不顾司马懿军令,执意追杀蜀军而亡。

只有于禁无论是正史上,还是演义中结局相同,都是在看到自己战败,投降关羽的画之后,羞愧而亡。

前往“魁哥说三国”公号,观看更多三国精彩文章。

最佳贡献者
2

这五人中于禁、张郃两人在演义和正史上死法接近,乐进没有提到,张辽和徐晃则被演义坑了。下面分别比较一下:

张辽

张辽在演义中是跟着曹丕伐吴时,曹丕中了吴军之计,被徐盛杀得大败。曹丕好不容易逃到淮河时又遇到火攻,张辽死命保着曹丕杀出重围,结果遇到丁奉,被一箭射中腰间,虽然被徐晃救出,不过后来还是伤重而死。

在正史上,张辽则是镇守扬州,后来因为病重在江都去世,算是善终。

乐进

乐进在演义中没有提到如何去世,他最后一次出场是濡须之战对战凌统,两人杀了一个难分难解。曹操命曹休冷箭暗算凌统,将他射落马下。乐进正要去杀凌统,却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也翻身落马。此后乐进再未出现,不排除重伤去世的可能。

正史上乐进同样是善终,在建安二十三年去世。

于禁

于禁在演义和正史上死法差不多,都是因为水淹七军被俘,后来虽然被放回,但是曹丕却在高陵内画上水淹七军时于禁降服时的样子,然后让于禁去看。于禁看到以后羞愧难当,回去以后就病死了。

张郃

张郃同样在演义和正史上死法相仿,都是中了诸葛亮的计,在木门道中被乱箭射死。唯一的区别是演义中张郃是自己请命去追,结果中计而死。正史上则是司马懿命张郃去追,张郃认为不可追击,然而司马懿是主将,坚持让张郃去追击。张郃无奈之下只能服从命令,可谓死的冤枉。

徐晃

徐晃在演义中是孟达在上庸造反时,他作为先锋去平叛。结果徐晃马太快,冲到了城下,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最后伤重不治而死。

而正史上徐晃是在镇守襄阳期间,生病不治,在太和元年去世,也是善终。

3

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并称为“五子良将”,是曹操最为倚重的猛将,他们为曹操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他们五位是怎么死的?战死?病死?还是寿终正寝的呢?

张辽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最早他是跟着吕布混的,吕布死了之后,张辽投降了曹操,从此人生开了挂,逢战必有他,胜多败少,而且存活指数很高,很少挂彩。

他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以八百壮士击溃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孙权吓得没头苍蝇似的,四处逃窜,此战,孙权沦为了笑柄,后人送乐一个形象的绰号“孙十万”,而张辽一战成名,人称“张八百”。

演义中,张辽是与东吴作战时,被丁奉射中了腰部,伤重不治而亡的,这与正史区别很大,在正史上,张辽并没有受伤,而是生了重病,医治无效死亡的!

乐进


乐进存在感不是很强,名气不是很响,有点不温不火,当然,这是罗贯中有关系,乐进大多与东吴交战,很少与刘备交战,而罗贯中只要写的刘备,自然出场次数就少了。

说起来,乐进是个老干部,他的资格比张辽还要老,曹操刚刚起兵,他就报名加入了,算是曹操的嫡系。

演义中,乐进是与东吴作战时,被乱箭射中了面门,栽了下来,被人救起,后来就没了乐近的消息了,是死是活,演义没有交待,不过在正史中,乐近也是病死的。

于禁


于禁也是一名老干部,跟着曹操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可惜最后,一世英名毁于关羽之手。

关羽水淹七军,捉住了于禁和庞德,庞德誓死不降,破口大骂,关羽一气之下,斩了他,而于禁为了苟活下来,摇尾乞怜,最后关羽饶了他的性命。

关羽兵败被杀之后,于禁被带到了东吴,在东吴,受到了冷遇,别人都瞧不起他,耻笑他是个软骨头,于禁忧愤不已。

后来,于禁回到了北方,曹丕难掩鄙夷之色,甚至故意羞辱于他,于禁愈加愤懑,不久郁郁而终,总的来看,演义中的结局和正史中的基本差不多。

徐晃


徐晃名气很响,有周亚夫之风,很受曹操器重,襄樊之战,他与须发花白的关羽打了一架,关羽肩伤发作,败下阵来。

演义中,徐晃死于孟达之手,孟达一箭射来,恰好射中了徐晃的脑门,当场毙命!

正史中,徐晃是病死的!

张郃


当年黄忠杀了夏侯渊,刘备惊喜之余不无遗憾,叹道:“要是杀了张郃这小子,就更好了!”,可见张郃的分量。

演义中,诸葛亮撤退,张郃要去追,但司马懿拦着不让,但张郃非要去,结果中了埋伏,被射成了筛子。

不过在正史中,完全反过来了,司马懿派张郃追击,但张郃心有疑虑,怕中了计,司马懿却下了死命令,非要张郃去追,结果张郃悲剧了!

有人认为,司马懿故意整死了张郃,因为张郃是曹操最后的嫡系,是司马懿夺权的最大障碍,但其实这是阴谋论,高平陵政变是18年后的事情了,司马懿再老谋深算,也算不出他能活到那个时候!

司马懿是无辜的!

4

曹魏得天下,除了依托宗亲外,便是最得力的五位战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他们被称为“五子良将”。

无论是哪一位无不是独当一面的统兵帅才,在演义中,五子良将除了于禁是兵败羞愧而死,剩下的无论是张辽、乐进、徐晃、张郃皆是中箭而亡。但是其实在正史中只有张郃是中箭而亡,其余的都不是,那么在正史中其它几位最终的结局是如何的,今天像素就来和大家说一说。

一、张郃,中箭而死,正史演义之中统一

《张郃传》载:诸葛亮复出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复出祁山,这是他的第四次北伐。魏国命张郃统军抵御诸葛亮。

后因诸葛亮粮尽不得不退军,张郃求胜心切,便贸然率军追击诸葛亮,在木门被蜀军射死,死后,被魏国追谥为壮侯。

二、于禁兵败羞愧而亡,正史演义之中统一

《于禁传》载: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鄴谒高陵……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谥禁曰厉侯。

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庞德战死、于禁投降。后因孙权偷袭,关羽败走麦城,于禁便归了孙权。

后来孙权向曹丕称臣,于禁这才回到了魏国。回到魏国后,曹丕明面上安慰于禁,并封他为安远将军,但却在背地里羞辱于禁,在于禁拜谒曹操陵时,提起让人画上关羽战胜,庞德不屈,于禁投降的画像,于禁见后羞愤而死,死后被封为厉侯。

三、张辽病故,正史演义之中异同

在演义中,张辽为救曹丕,被丁奉射中腰部而亡。但在正史中,张辽是病故的,没演义中来的那么激烈。

《张辽传》载:是岁……遂薨于江都。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黄初三年(222年),张辽以病体击溃东吴吕范,同年于江都病死,曹丕听闻泣不成声,追谥张辽为刚侯。

四、乐进病故,正史与演义之中异同

演义中,乐进与凌统交战之时,被东吴大将甘宁射中头部而亡,而在正史中,乐进是正常病死的。

《乐进传》载: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在家中正常病故,被追谥为威侯。

四、徐晃病故,正史与演义中异同

演义中,徐晃在进攻孟达时,被孟达射中了头部而亡,而在正史中,徐晃是正常病死的。

而在正史中,徐晃是病死的。

《徐晃传》载: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於襄阳。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魏明帝即位后,徐晃奉命于襄阳抵挡吴将诸葛瑾,同年,徐晃病故,被追谥为壮侯。

也就是说在正史中,张辽、乐进、徐晃是病死的,也算善终,唯有张郃与演义中一样属于战死沙场,唯有于禁兵败被曹丕羞辱而死。

5

曹操非常善于挖掘使用人才,他的麾下人才济济,其中武将方面,最出名的是五子良将,这是曹魏最为出色的五个外姓将领,他们为曹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五人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徐晃与张郃。有意思的是,这五个人除了于禁和乐进之外,其他的三人都是降将,后来才追随曹操。这几个人无论在演义还是正史里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那么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在演义里面与正史中有什么不同的吗?

首先看张辽,他绝对是五人里面实力最强的一个。张辽原本是丁原的部下,后来一路兜兜转转到了曹操的手下。张辽最出名的就是在东南地区连续打退了孙权的军队,一战威震逍遥津,让张辽成为外姓第一名将。

在演义里面,他在曹丕伐吴的过程中,为了救下曹丕,自己被丁奉一箭射中,最终死在战场上。这点与正史是不一样的,正史里面张辽后来一直患病,可他还是强撑着病体,再度大破吕范的军队,可惜自己也耗尽了所有力气,战后不久病重去世。

其次是乐进,他是最早追随曹操的将领之一,自己每次都是冲锋陷阵,靠着陷阵的军功,一点点升上来。乐进在演义里面的结局是比较诡异的,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与凌统交战的时候,自己被射中了面门,打那之后乐进就彻底消失了。历史上的乐进死得也是很可惜的,在曹操去世前几年,乐进就早早病逝,是五子良将里面死得最早的一位,或许乐进一直冲锋陷阵,积累了太多的伤病,这也导致他的早亡。

于禁同样是最早追随曹操的将领之一,他非常善于治军,有着一定的帅才,曹操也是很器重他。不过于禁是晚节不保,他在关羽北伐的时候率军来抵抗,自己兵败被俘。

于禁的结局演义与正史都是基本一致的,孙吴偷袭了荆州,于禁也顺利被放出来,后来他又回到了曹魏,此时曹丕就非常讨厌于禁,就特意命人绘制了于禁投降的壁画,于禁看了之后也是非常羞愧,不久就郁闷病死了。于禁要是如庞德一样不屈战死,他是能成为曹魏的英雄,可惜他选择了求生。

徐晃本为杨奉的部将,后来转投了曹操,他一路随着曹操到处征战,也立下了不少功勋,但徐晃真正开始出名的时候,还是在与关羽的战争中。他率部正面打退了关羽,解了樊城之围。

在五子良将里面,徐晃的成绩并不是最突出的,演义里面的他要更加厉害,不过演义中的徐晃死得也有些窝囊,在征讨孟达的时候中箭身亡。真实历史中徐晃是病死的,他倒是没有随军参加征讨孟达的战役,也算是得到了善终。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将,后来投奔了曹操。张郃在曹操时代其实功劳并不是非常大,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得时间长,自己也成为曹魏后期的军事柱石。

张郃在正史与演义里面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司马懿派他追踪诸葛亮的部队,没想到中了伏击,自己也被杀死,他是五子良将中,历史上唯一一位战死疆场的人。

有关张郃的死因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是司马懿逼迫他,借助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也有人认为是张郃自己轻敌冒进,显然司马懿是有杀张郃的动机,不过以张郃这种资历的将领,在后期依旧没办法担任都督主持战事,可见张郃并不是有帅才的人。

6

《三国演义》号称三分虚构,七分事实,这个说法虽然夸张了些,但三国演义对于史实的尊重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人物的结局上,虽然有不实之处——最明显的便是周瑜被活活气死,但大体上尊重了《三国志》中的记载。关于曹营五子良将结局的描写,三国演义中有虚有实。

张辽



张辽在《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曹营为数不多的猛将之一。其效力于吕布之时,便得到了这位当世第一名将的器重,足以窥得其实力。在投降曹操之后,更是屡立奇功,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威震逍遥津”,张文远以八百魏军大破孙十万的十万“精锐”。演义中张辽在与东吴交战中,被东吴大将丁奉射中腰部,身负重伤,回到许昌之后不治身亡。

而在《三国志》对于张辽之死记载如下:

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

张辽在接到孙权再次反叛的消息后,带兵出征,大破孙权部将吕范,之后在军营中病重身亡。根据上下文,张辽去世的原因应该是日夜操劳军务加重了病情。

徐晃

徐晃可谓是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营第二名将,其曾经与虎痴许褚大战五十回合而不分胜负,勇猛如此,可见一斑。在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风头正盛之时徐晃出兵击败关羽,可谓是名噪一时。《三国演义》中,徐晃在跟随司马懿征讨孟达之时被孟达射中头部,不治身亡。

《三国志》中则记载:

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於襄阳。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徐晃在征讨上庸之战中立下功劳,并没有受到重创。在此之后因病去世。

乐进


乐进虽为五子良将之一,但在《三国演义》中的戏份委实不多,乐进参与的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战斗,应该是与许褚典韦等人围殴吕布。对于乐进,三国演义并没有交代他的结局,这也正常,十八线配角的结局,有谁在意呢?

《三国志》记载:

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

很简单,建安二十四年去世,原因不详。

于禁


于禁在三国演义中可谓是彻底的工具人,他忠实地执行曹操的命令,没有自己的思想。曹操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所以屡次对他委以重任。襄阳城下,于禁兵败被俘,成就了关羽“威震华夏”的一时风光。关羽败亡后,于禁被救出,仍在曹营效命。曹丕称帝之后,因为于禁被俘虏之事而对于禁非常鄙视,于是命人作画一幅,画中于禁卑微地跪在关羽面前,似一条狗一般摇尾乞怜。曹丕让于禁前来观赏此画,于禁羞愧难当,抑郁而死。

《三国志》对于于禁结局的记载如下:

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

罗贯中对于禁的记载完全还原了《三国志》的内容

张郃


张郃在曹营中也算是佼佼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之时,张郃俨然成为了三国第一名将,蜀汉的大将魏延,关兴张苞等人对张郃毫无办法。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在木门设下埋伏,诱使张郃进入伏击圈,张郃力战身亡。

《三国志》中的记载也相同: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不过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张郃并非直接死于战斗,因为射中膝盖并不致命。根据合理的推测,张郃应当是死于箭伤感染,毕竟在青霉素发明之前,伤口一旦感染则死亡率高的惊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

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张郃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曹魏集团五子良将,与刘备蜀汉集团的五虎上将齐名。

都说《三国演义》七分真实,三分虚假,咱们来捋一捋演义与正史上五子良将的变化有多大。

一,张辽

演义:

小说里,曹丕点起大军御驾亲征,想要教训东吴,张辽为随军大将。东吴方面收到风,徐盛踊跃请战,被孙权任命为主将,徐盛不愧是名将,他一夜之间,在建业(今南京)筑起了绵延百里长的连城,城上扎有芦苇做的假人,曹军不知,看到后大惊失色。

要命的是,曹军搭乘大船已航行到了江中心,进退不得,恰巧曹丕的旗舰又遇上风浪,整船差点被掀翻了,吓坏了不会游泳的曹兵。

这时候,曹真派来了小船来救曹丕。



屋漏偏逢雨,曹丕刚上岸来听斥候报赵云要攻击长安,曹军急急忙忙往回赶,这时候被埋伏在岸上的丁奉部截住厮杀,张辽迎战丁奉时,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间,幸好得徐晃救了,回到许昌后不久,箭疮崩裂而死。

小说特别喜欢用箭疮崩裂死来给大将做终结,不知道是不是特殊爱好。

正史:

正史上说张辽是得病死的,他一直驻扎在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当得知他生病时,曹丕派刘晔带很多太医去给张辽治病。可惜,在病刚刚有些好的时候,他又被曹丕派出战东吴,并取得了胜利,不久,病情复发,死在江都了。

辽还屯雍丘,得疾。……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三国志·张辽传》

二,于禁

于禁,晚年是比较凄凉的,且他履历上因为投降而带上了污点。

演义:

之前因为关羽攻击襄樊,而于禁和庞德被派去救援,却被关羽掘开汉水,水淹七军,成就了关羽威震华夏的赫赫之名。




此战中,庞德宁死不屈,被关羽斩于阵前,而于禁却向关羽投降了。

当吴军擒杀关羽,把于禁放回去的时候,整个曹魏集团的人都嘲笑于禁的软弱怕死。

曹丕也鄙视于禁的为人,特意派人在曹操陵墓的墙壁上,画上关云长水淹七军,庞德站着死,而他于禁跪着生的画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禁见到后,又羞又愤,气出了病来,不久就死去。

小说里于禁的结局和正史上的一样,罗贯中先生没有修改。

正史:

帝(曹丕 )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三国志·于禁传》

三,乐进

演义: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这是乐进最后一次跑龙套。此章讲濡须口之战,甘宁刚刚百骑劫曹营回来,凌统眼红甘宁出了风头,他也向孙权请战。


恰巧张辽带兵来骂吴军挑战,凌统遂带兵迎上去,这时候张辽派出乐进迎战凌统,两人拼斗了50多回合也不见分胜负,曹休在一旁放冷箭,射中了凌统的战马,凌统被战马掀翻倒地,乐进刚想一枪结果了他,谁知道乐进的面门中了一发冷箭,原来是甘宁阴射他的。

双方军队救回各自的主将,曹操也叫乐进回军帐里去治疗。此后,再无乐进的戏份了。

笔者觉得罗贯中先生应该也安排个箭疮迸发的。

正史:

《三国志》里对乐进结局的描述非常少,而且死得也很突然,之间还好好的加官进爵,就是突然死了,难道是寿命到了?

“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三国志·乐进传》

四,徐晃

演义:

魏国边将孟达,想投降蜀国,联络了诸葛亮,约定时间举事。

但是,此事被金城太守申仪家人泄密给了司马懿,司马懿迅速带领大军前去平乱,刚好遇上了半路上晃荡的徐晃,徐晃自告奋勇做先锋大将。

这时,孟达在新城还没举事,看到徐晃带领一票人马来到,并大骂他孟达反贼,孟达大惊之下,取过弓箭拉满一射,谁知道歪打正着,射着了徐晃额头,徐晃军士们赶紧把他救回来医治,但已无力回天,徐晃当晚即身死,享年五十九岁。


正史:

历史上并没说徐晃死于公元227年,是病死的,至于是何病,史料没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三国志·徐晃传》

五,张郃

演义:

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的时候,因为无什么战果,而且收到信息说魏国想邀吴国从合击蜀国,诸葛亮遂急急忙忙退兵了,这时候司马懿问各位将领,谁敢追击?

这时候张郃最后一次上场了,他竟然打了鸡血一样要追击蜀军,司马懿“好心”提醒,要小心埋伏哦。


张郃还是没听,然后嗷嗷的追上去干蜀军,谁知在剑阁那里中了蜀军的埋伏,被万箭穿心射死了。

正史:

历史上的张郃结局和演义一样的,地点、时间、中埋伏被箭射死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张郃是被司马懿阴死的,本来诸葛亮退走,张郃是不想追击的,但是司马懿利用主帅的身份强逼张郃去追击,致使张郃中埋伏被射中右腿死,此事记录在魏略里。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右髀而死。”——《魏略》

总体上来说,小说和正史出入不是很大,真正是三分虚假,七分真实,但是三国演义千万不能当为历史去看,因为大部分细节问题,都是艺术修改过的,历史并没发生过的。

就已张郃来说,这是司马懿为掌权排除异己,而阴死了他。在小说里却说是张郃贪功追击,冒失而死,是偏离了历史的。

文:梁生

8

陈寿《三国志》中把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一同列传,并点评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是五子良将的由来。

演义和正史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人物的死亡时间以及是怎么死的,五子良将也一样,那么他们是如何去世的?演义与正史有何不同?



张辽、于禁、徐晃、张郃四人演义和正史对他们如何去世交待得比较清楚:张辽在演义中被丁奉射中腰部不治而亡,正史是在222年曹丕三路伐吴期间病逝于军中;于禁的去世正史和演义差不多,都是拜谒曹操陵墓时,曹丕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因此羞愧而亡。


张郃演义中在木门道中箭身亡,正史记载差不多;徐晃在演义中被孟达一箭爆头,正史实际上是病逝善终的。唯一在正史和演义中都语焉不详没有交待清楚的是乐进,所以重点分析一下正史中乐进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太祖还,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户。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

乐进死于建安二十三年也就是218年,进迁右将军是在216年曹操封魏王之后,屯驻合肥是在215年,从中可以看出215年之后乐进几乎已经淡出了一线,216年曹操南征孙权,217年开始的汉中之战都没看见乐进的身影,要知道乐进可是曹操麾下第一先锋悍将,之前有较长一段时间屯驻荆州,曹操征孙权不可能不会带上他,所以乐进在这几年时间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无法出征,时间回到215年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战况极为惨烈,张辽、乐进和李典三人只有七千多守军,孙权却有十万大军,不过三人防守得当,加上合肥易守难攻,孙权军中有流行疫病的迹象,所以孙权无奈之下只能撤军。不过不懂军事的孙权在主力已经远走的时候自己还滞留后面,这给了张辽三人莫大的机会,于是张辽和乐进果断出击,一场大战下来,东吴一方殿后的数百死士全军覆没,大将陈武战死,凌统重伤。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东吴损失这么大,张辽和乐进不可能没有损伤,而乐进很有可能就是在这场追击战中身负重伤,以至于卧病在床养伤,再也无法出征,否则很难解释这样一员悍将三年时间连续缺战,218年乐进终于还是没能挺过去就这样去世了。

9

三国中,猛虎良将不在少数,他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立下不世功勋。魏蜀吴之所以能建立王朝,和他们三国各自的在一线血拼的将军是分不开的。

都说世人敬英雄,三国众多的名将中,最广为人们熟知的就是蜀国刘备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们也被人们深深记住。

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都是怎么死的?演义中与正史上有何不同?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可谓是曹魏的定海之柱,其名气并不低于刘备的五虎上将。

五子良将的由来

《三国演义》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有五子良将,“五子良将”一说出自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将曹魏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位将军的列传合为一传,陈寿在列传中说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是,才有了“五子良将”一说。

五子良将,各个战功斐然,皆不辜负其美名。

曹操征战天下,除了宗亲八虎骑之外,最厉害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五人了。陈寿将以上五人合传,记录他们的生平事迹,并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便是“五子良将”。那么,正史上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这五人是怎么死的?与演义中有何不同?

张辽,原吕布手下大将,八健将之首,在吕布败亡后,归顺了曹操。此后,张辽就像开了挂一样,单枪匹马劝降昌豨、白狼山之战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合肥之战张辽带领八百将士击溃东吴孙权十万大军,吓得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六神无主,望风而逃等等。

张辽虽然是降将,出身不好,却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给新老板兢兢业业地工作,最后获得了曹老板及各位同事的肯定,成为异姓将领之中的第一人。他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楷模,值得我辈学习。

在老板曹操死后,曹丕登基为帝,张辽进封为晋阳侯,不久之后染病。即使是得病的张辽,孙权也不敢轻举妄动,对其非常忌惮。如公元222年,张辽带病出战,大破东吴大将吕范。但是不久之后,张辽的病越来越重,曹丕亲自去看望他,希望张辽的身体好起来,但最后还是病逝了。

而演义中,张辽跟着曹丕讨伐东吴,结果被吴将徐盛击败。曹丕弃船登岸时,遭到吴将丁奉追杀。张辽奋不顾身,上前保护曹丕,掩护其逃走,腰部中箭,回营后不治身亡。

正史上,张辽带病征战,击败吴将吕范后,在江都病逝,而演义中张辽却是被丁奉射中腰部,不治身亡的。这两者有显著区别,张辽明明是打了胜战之后病逝的,而演义中却虚构成中箭身亡,可知是演义“骗了”我们。

乐进,早在曹操起兵时,他便跟着了,后被曹操派往扬州招募士兵。他招募了一千多人,被曹操任命为军假司马。在曹操的历次战斗中,乐进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战功。尤其是在合肥之战中,乐进作为中间人,调和张辽和李典两人的矛盾,三人精诚团结,击退了东吴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抓住孙权,取得了逍遥津大捷。乐进凭借自己的战功,最终升为右将军,于公元218年去世,谥曰威侯。

在演义中,乐进和凌统大战五十个回合后,不分胜负。曹操得知之后,亲自观看,心想正面交战赢不了,那就放冷箭,只要赢了就行。他于是令曹休放箭。曹休躲在张辽后面,照着凌统放了一箭,没射中凌统,而是射中了凌统的战马,凌统落于马下。乐进于是前去擒杀凌统,结果面门中了一箭,也翻身落马。此后,乐进销声匿迹,再没上过战场,也没有交代乐进最后的结局,成为一个谜团。

因此,关于乐进的结局,演义同样“骗了”我们。

于禁,字文则,原为鲍信部将,在鲍信战死后,改投曹操。他带军严肃庄重,深得曹操器重,成为曹操帐下唯一一个拥有假节钺的外姓将领。在襄樊之战中,于禁带领七军,前去驰援樊城的曹仁。

但是由于运气不好,于禁驻扎的营地在樊城北部的低洼处,恰巧遇上荆州进入雨季,连续下了十几天暴雨。关羽利用汉水暴涨,带领水军,破降于禁,擒斩庞德。于禁被送回后方,关押在监狱。后吕蒙奇袭荆州后,释放于禁,后于禁流落到江东。

于禁人虽然在江东,却心系曹魏,于公元221年回到曹魏。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并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但是曹丕从内心看不起于禁,在其拜谒曹操陵墓时,周围却画着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画,使于禁羞愧得病死去,死后还被追谥为不好的厉侯。

演义中,于禁事迹大体相同,在被孙权遣返回曹魏后,被发配看护曹操陵墓。他看到陵墓石壁上的自己战败乞降的画后,惭愧发病而死。

因此,于禁之死,演义没有欺骗我们。

徐晃,原为杨奉帐下骑都尉,后归顺曹操。他同样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于公元227年去世,谥曰壮侯。

演义中,徐晃却是死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他跟着司马懿,征讨与诸葛亮眉来眼去的孟达。他在城前讨敌骂阵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不治身亡。

正史上,徐晃是病逝的,而演义中却是中箭而亡,由此可知演义“骗了”我们。

正史上,诸葛亮撤兵回蜀汉时,曹魏大都督司马懿令张郃追杀诸葛亮蜀军。张郃反对道:"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却不以为然,强行让张郃追击蜀军,建功立业。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张郃不得已,只能带领军队追击,在木门谷中了蜀军埋伏,被飞来的箭矢射中右膝,回营之后,不治身亡。《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如下: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演义中,却颠倒了,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退兵必有埋伏,而张郃却为了功名利禄,不顾一切追杀逃跑的蜀军。他一路追杀关兴和魏延两员蜀将,落入诸葛亮布置的埋伏之中。突然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滚木礌石挡住去路。这时,张郃才反应过来自己中计,可是已经迟了。蜀军弓箭手万弩齐发,张郃等一百多个人都射死。

关于张郃的去世,演义颠倒了张郃与司马懿的立场,同样“骗了”我们。

总结:曹魏五子良将是曹操征战天下最中坚力量之一。他们五人都是打仗的好手,战则为先锋,退则断后,毫无怨言。关于五人的结局,演义中和正史上却不尽相同。其中,张辽、乐进、徐晃、张郃四人的死,演义都“骗了”我们。

张辽在正史上病逝,而演义中却是中箭身亡;乐进寿终正寝,而演义中却是被甘宁射中后便无交代;徐晃也是病逝的,而演义中却是头颅中箭而亡;张郃被司马懿逼迫追杀蜀军死于木门道,而演义中却是他不顾司马懿军令,执意追杀蜀军而亡。

只有于禁无论是正史上,还是演义中结局相同,都是在看到自己战败,投降关羽的画之后,羞愧而亡。

10

张乐于张徐被称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三国志里他们的评价分别是于禁最为毅重、乐进以骁果著称,张颌机巧善变,灵活用兵。张辽则有勇有谋,徐晃治军严格,有周亚夫之风。

在小说《三国演义》侧重于描写蜀汉人物的事迹,所以对魏国的这五子名将比较边缘化,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看看历史上与小说中他们的身平事迹与结局有何不同。



第一位:张辽,在小说里,张辽的故事很精彩,最著名的就是威震逍遥津,在小说第86回“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一章里,曹丕率军东征,张辽随行,被吴国名将徐盛用火攻之计打败,曹丕被吴军大将丁奉逼迫之际,张辽急忙来救,结果被一箭射伤,幸亏被徐晃给救下来了,回到许昌之后,张辽箭伤复发而死。

在历史上,据三国志记载,魏黄初二年,功劳卓著的张辽被召往洛阳,受到极高的赏赐和礼遇,孙权向曹丕称臣以后,张辽返回雍丘的时候得了疾病,等到孙权再次反叛以后,曹丕率军东征,张辽虽然有病,但还是随军出征,孙权提醒诸将说:张辽就算有病,也是勇不可挡的。击败了吴将吕范以后,同年张辽病死与江都。



第二位:乐进,在小说里被严重弱化了,甚至什么时候死的,也没有具体交代,只有在第68回,“甘宁百骑劫魏寨”一章里,写他与凌统交战之际,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从此就消失在了书里,回来知道他有一个儿子乐琳担任扬州刺史,在诸葛诞反叛的时候被杀。

历史上的乐进具体的事迹记载的比较少,但知道他更随曹操比较早,而且打的仗比较多,几乎参加了曹操所有平定北方的战役,都是那种领头冲锋陷阵的角色,所以有“骁果”之称,但具体的事迹反而没有多少,凭借战功升到了右将军,在协助张辽守备合肥之后,就极少见于史记,也不知道具体生卒年,应该是正常死亡的。



第三位:于禁,小说里的于禁,跟随曹操征战三十多年,最高光的时候,就是曹操征讨张绣失利,青州军乘势劫掠,于禁就一边惩治青州军,一边建立营寨击败了张绣的追兵,战后被封为益寿亭侯,建安二十四年,于禁庞德率军救援被关羽包围的樊城,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庞德不屈而死,于禁投降,孙权打下荆州以后把于禁送回了北方,曹丕看不起他的投降之举,让他去治理曹操的陵墓,陵屋画有庞德立于关羽前,而于禁跪地求饶之图,于禁羞愧难当,发病而死。

正史里面的记载的结局和小说差不多,不过于禁跟随曹操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太多,并没有全部写进小说,除了整讨张绣那次,于禁在官渡之战中也立下了大功,曾经率两千人马坚守延津,并且主动过河进攻袁绍,斩获甚多。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役中,天降大雨造成洪灾,是造成于禁的步骑兵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水不是关羽放的,但是关羽抓住时机,用自己的水军击败了魏军的步兵。



第四位:张颌,小说第一百零一回,张颌率军追击撤退的蜀军,结果在木门道被诸葛亮的伏兵射杀而死。

三国志记载的张颌之死,大致也是这样,不过是箭射中了膝盖,回来后因为年老,加上箭伤所以去世了。张颌在三国时期的经历了从黄巾之乱到诸葛亮北伐的这段时间,在官渡之战投降了曹操以后,跟随曹操平定北方打了很多仗,后来曹操征讨汉中,派张颌为先锋,拿下汉中以后,张颌与夏侯渊等留守,张颌主动向巴蜀进兵,结果被张飞击败,等到刘备亲率大军进攻汉中的重要据点广石,张颌亲自上阵搏杀,阻挡住了刘备。夏侯渊战死后,张颌代理了他的职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守街亭,张颌被魏明帝加为左将军特进,率五万大军西救岐山,遇到马谡以后,将其围困与山上,然后断其水源,彻底击溃了蜀军。蜀军撤回汉中的当年十月,诸葛亮又发兵数万包围了陈仓,但一直打不下来,张颌受命率军救援,结果诸葛亮听说以后就撤退了,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最忌惮的人就是张颌。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出岐山,粮尽退兵,张颌追击蜀军,被王平的伏兵所射伤,不久去世。与小说差不多,但小说里的张颌远没有历史上的张颌那么出众。



第五位:徐晃,小说里本为杨奉的手下,后来投奔曹操,屡立战功,在小说第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一章里,徐晃被孟达的士兵射中头额当晚身死。

历史记载中的徐晃确实是杨奉手下,但他是主动投奔曹操的,然后就跟着曹操征战四方,在官渡之战中,率军出击焚烧袁军的粮草立下大功。曹操南下荆州在赤壁被击败后,以徐晃为横野将军,驻守樊城。建安十五年,跟随曹操征讨马超,徐晃另率一支军队渡过蒲坂建立营寨,为击败关中联军立下大功。

取得汉中以后,徐晃又留了下来,刘备派陈式打算断绝马鸣阁道,切断汉中与外部的联系,但被徐晃击败,使曹操的大军后来得以进入汉中,二十年,关羽围襄樊,斩庞德降于禁之后,徐晃受命率领一支新军再去支援,结果大破关羽的军队,解了樊城之围,他确实进攻过上庸,但没有死于孟达之手,后来还参与了攻打江陵的战役,不过也是病死的,而不是小说中的那样战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