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 读:

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的部队气势汹汹、一路凯歌攻入北京后,大明王朝一片溃败。在万念俱灰之中,崇祯皇帝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结束了朱家270多年的历史。

此时,大明的武将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没有来救驾,任由李自成血染北京城。不仅如此,后人还说左良玉是忠臣。

这个忠臣究竟是如何忠于大明的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喜欢明史的朋友,一看这个标题大约就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儿子朱棣发动的政变——靖难之役。与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真的很相似。

在靖难之役的关键时刻,朱棣率军南下攻打南京。在必经之路上,有驸马都尉梅殷手握40万大军,一直在淮安驻军。朱棣的队伍从旁边经过,直逼南京,最后直捣皇室。

而梅殷致始致终都没有拦截,或在后方阻击朱棣,便让其畅通无阻地杀到了南京。最后,建文帝朱允炆在宫里放了一把火,接着自杀身亡,明惠帝统治时期正式结束。

崇祯皇帝也是在大军逼迫之下,自杀身亡的。他的大臣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部队,没有作出一丝的援助,也让李自成一路畅通无阻,打到了北京!

崇祯皇帝没有放火,而是大开杀戒,把自己的亲人砍的砍,杀的杀,最后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大明王朝。

历史,有轮回?

还是,还是人性,本来就是如此?

崇祯皇帝自缢发生的历史背景

崇祯皇帝在位17年,本是个勤政的皇帝。史书说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一个皇帝能不能守好自己的江山,其实与皇帝是否勤政,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在崇祯皇帝自缢之前,国家就出现了衰败的景象。

1 :天灾

《汉南续郡志》记载: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草都不能生存,何况是人,难怪有十室九空的凄凉惨剧。

崇祯14年,华北各省又瘟疫大起,朝发夕死。崇祯16年,北京的人口死亡大约四成。

2:农明起义不断

从崇祯皇帝即位开始,持续不断的旱灾、水灾、蝗灾、和流行大疫,使整个社会都处于非常脆弱的境地,仿佛有什么一触碰,就会爆发!

逃难的流民,乱世中的盗匪,被饥饿逼慌的农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规模不同的各种起义军。

规模大的起义军,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

3:明朝末期,北方的后金皇太极,不断加紧骚扰。

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值内忧外患,早就呈现出了衰败的惨状。

左良玉怎么没有出兵?

崇祯17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他乘势北上,顺利抵达并攻占了北京城。在武昌的大将左良玉拥兵80万,却没有前去救命,最后,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

左良玉当时没有出手,三少以为有如下几点:

第1:左良玉队伍的战斗力不强

80万,好大的数据。左良玉的队伍有一半的士兵,大约是打仗中的俘虏或投降的士兵。

在那个到处都是饥荒的年代,当兵也许是一条不饿肚子的出路。为打仗而打仗,为当兵而当兵。

所以,80万里面,肯定还有一些难民。那么,一些乌合之众,就削弱了左良玉部队的战斗力。

第2:左良玉忌惮李自成

崇祯十五年,左良玉与李自成在朱仙镇大战一场。在战前,尽管大明总督军师侯恂为鼓舞士气,特意用50万犒赏左良玉的部下。结果是,左良玉大败,战斗力受到了重创,被迫退至襄阳。

在这一战中,左良玉的精锐部队损失过半,战斗力大打折扣。后来,在开封之战中,左良玉始终不敢再迎战李自成。甚至,左良玉一看到李自成的队伍就逃跑。

后来,李自成攻打襄阳,左良玉退兵至武昌。

一路溃败的左良玉找到楚王朱华奎,希望得到楚王的资助,以招募士兵、增强武昌的防守。吝啬的朱华奎一毛不拨,左良玉无奈掠夺了一些漕粮盐舶,退至九江,拥兵自保。

第3:左良玉内心有恨

说起来,左良玉是个可怜的人,年幼父母双亡,是叔父将他养大。等后来左良玉有出息之后,他娶妻生子,在徐州安了家。对于从小缺失家庭温暖的人来说,家的意义格外重要。

在左良玉驻守陕州期间,由于国库亏空长期发不出军饷,导致许昌发生了兵变。

在这次暴乱中,左良玉全家被灭门。唯独一个与自己一起参战的儿子,逃过一劫!悲伤之余,左良玉难免会把家族灭顶之灾,迁怒到朝廷的不作为上

此后,左良玉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开始不在乎任何事,包括他的儿子。

第4:左良玉雄心不再

长期的战争,国事家事在左良玉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身上的伤,心底的伤,都难以愈合。尤其是,左良玉的年纪越来越大,年轻时的那份雄心壮志,似乎悄然远去了。

第5:时间上来不及

在李自成直驱北京的时候,左良玉正在湖北。在3月份的时候,朝廷给左良玉父子加官进爵,并承诺,立功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驻守武昌。

左良玉的心,似乎又活了,他写了一份出兵的军事计划交到了朝廷。可是,他没有等来朝廷的答复,却听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消息。

李自成带领的军队,骑兵非常多,所以行军速度非常快。当李自成到达宣府的时候,崇祯皇帝急忙调自己最近的吴三桂来救驾。

近处的吴三桂都没有来得及,何况在湖北还没有准备好的左良玉呢!

左良玉到底是不是功臣?

左良玉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

说他是忠臣,主要是他带领的一帮人马,是大明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到最后也没有投降清朝也没投降李自成。在晚年的时候,左良玉还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奸臣马士英。

其次,明朝灭亡后,左良玉恸哭先帝,并且拒绝了大将领门提出的建议,发誓一定要守住武昌,挡住满清。

这些,应该说只有满腔热血的爱国志士,才有的表现。

其实,左良玉的爱国之情,在三少看来,并不是那么炽热。有的时候,好像还带着情绪似的。

比如说:在开封之战,在北京之战,左良玉之所以隔岸观战,他认为手里的军队,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在这里,他并没有理解成自己手里的部队,是国家的军队

等到北京告急,左良玉却还没有发兵的意思。皇帝等急了,才许了左良玉父子官位和官衔,甚至世袭的藩王,左良玉才行动,写了出兵计划。这说明,左良玉即使要救崇祯皇帝,也是带有功利性的。

相比起大明的方孝孺,誓死如归,左良玉的爱国忠君思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三少说:

不知道在你的心里,左良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最佳贡献者
2

前言:左良玉,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将领。李自成包围北京时,崇祯皇帝传诏左良玉,要求他进京勤王,他却按兵不动。等到北京城陷,崇祯死难,左良玉却痛哭不已,伤心欲绝;却又是一副忠臣模样。

所以说,左良玉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左良玉画像

左良玉初期在辽东守边,在孙承宗麾下与清军作战,颇有勇力。后来被调往内地镇压农民起义。

明军在辽东与满清作战图

左良玉骁勇善战,在镇压农民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步步高升;逐渐成为一个兵力雄厚的军阀。

左良玉为人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对上司傲慢无礼。对总督熊文灿一点儿也看不起;对继任的总督杨嗣昌也阳奉阴违,不听调遣指挥。因为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也拿他没办法。

在与农民军作战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令左良玉自己也很纳闷。那就是:左良玉出战,逢张必胜,逢闯必败。

左良玉曾经数次大败张献忠,连张献忠的妻妾军师都抓住了。穷途末路之际,无奈的张献忠派人送厚礼贿赂左良玉,劝他放自己一条生路,以便养寇自重。

但是,左良玉不能与李自成作战。逢李必败。1642年,左良玉与李自成在朱仙镇大战一场,结果是左良玉引以自豪的精锐亲兵死伤殆尽,自己狼狈逃到襄阳。很长时间以后,经过招集散兵游勇,扩充军队,才算恢复了元气。但是自此以后,左良玉的军队再也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战斗力。

左良玉这个人非常奇怪。崇祯皇帝在时,他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不遵王命。但是,崇祯死后,左良玉却极度痛心,非常感念崇祯皇帝对自己的提拔重用之恩;每日痛哭,悼念崇祯。

左良玉画像

后来南明“太子案”发生,左良玉认为太子是真的,他想去拥立太子,以此来报答崇祯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这应该是左良玉的真情流露。

当然,此时左良玉的克星李自成正在清军追击下南撤,意图占领左良玉的老巢武昌,来作为大顺军的抗清根据地。

在此情况下,左良玉率军进攻南京,一举两得:既避开了克星李自成的进攻,又去南京拥立崇祯的太子,实属忠臣之义举。

可惜的是,在进军南京途中,1645年4月,左良玉因病死去,从此离开了历史舞台。

个人认为,在左良玉最后的岁月里,他是真心怀念崇祯皇帝的。左良玉进军南京是真心想拥立崇祯的太子,来报答崇祯对他的浩荡皇恩的。

3

左良玉很难说是忠臣,甚至连家国情怀,在他身上也是若有若无。如果说崇祯死后,左良玉哭到吐血,就说他是忠臣,那当时的忠臣可就多了。崇祯死后,京城为他哭泣的大臣有三十多个,这些大臣里面有多少人能算是大明朝的忠臣?

我觉得,与其说他们说在给崇祯哭丧,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为自己作死了大明朝,失去了依靠而哀伤。

▲明代·《左良玉出师卷图》

左良玉自幼丧父,由叔叔抚养成人,所以他没受过太好的教育,大字不识一个。不过幼年的经历也让他学会了左右逢源,很擅长与人搞关系。因而在他出任军官后,他能与士兵打成一片,一起打仗、一起赌博、一起逛窑子、一起烧杀、一起抢劫。

崇祯六年,左良玉遇到了贵人侯询,并在侯询的引导下,升任山西总兵。不过初入疆场的左良玉,运气很不好,初战武安,就被义军打得全军覆没只带着几十名骑兵逃脱,幸亏是后来侯询给他疏通关系,弄了几千昌平兵精锐,打了几场胜仗,取得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战功,他才是保住了官位。

崇祯七年,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左良玉随其出征,镇压起义军。在镇压期间,左良玉立了很多战功,但同时也被人所瞧不起,说他是“遇强则逃,遇弱则战”,从来都不打硬仗的人。可以说就是在此时,左良玉的名声就已经臭了。

又过了两年,天灾人祸加剧,起义军规模愈发扩大,在河南、山西,起义军发展到了百里连营,地方督抚、总兵不敢管的地步。于是崇祯提拔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再次征剿起义军。左良玉也是再度出征。而左良玉在这期间表现简直让人无语,他和张献忠是你追我赶,十分有默契,两人从来没有进行过太大的战斗,前脚张献忠刚走,后脚左良玉就跟进,两人就这么一直转圈圈。而转圈圈的同时,左良玉每到一地必然疯狂施暴。

崇祯九年,张献忠离开襄阳后,左良玉随后进襄阳,以查流贼的名义,放任士兵在城中到处奸淫掳掠,以至于襄阳百姓恨官军,而不恨起义军。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左良玉军队是这副土匪德行,也不能都赖左良玉。因为左良玉本来就没有治军之才,他能做的只不过是靠一些谋略收买人心而已,他个人意志根本就不能左右部下。崇祯让他这种人去带兵,也有识人不明的责任。

不过从左良玉的做派也可以看出,他打心里眼就没有忠君思想,他这么作,完全就是觉得大明朝家大业大,他作不死而已。他有一天算一天,混日子呗。

崇祯十年,李自成在陕西兵败、刘国能在河南投降,左良玉见到张献忠独木难支,这才联合附近的大群官兵与张献忠开战,打的张献忠大败而逃。

随后,左良玉干了一件很正确的事,那就是追杀张献忠,连追张献忠几百里,差点把张献忠砍死。之后,张献忠在谷城搭上了熊文灿的关系,投降朝廷,接受招安,左良玉为此还找到熊文灿,说张献忠十分狡猾,这次也肯定是假投降,一定要杀他,可惜熊文灿死活不同意。

一年多后,张献忠果然再次反叛,左良玉立马率兵进行围捕,但被早已有准备的张献忠联合罗汝设伏,死伤惨重,左良玉拼死才逃出,跑回了襄阳。

负责总围剿的杨嗣昌对左良玉很不满,就写信给他,让他上点心,别混日子。但前面也说过了,左良玉混日子不全是上不上心的问题,他关键是能力不行。所以随后,左良玉就是故技重施,跟张献忠绕圈圈,只在张献忠后面慢慢跟着,导致张献忠进入四川。

杨嗣昌听说后,大怒,动了让贺人龙代替左良玉的念头。贺人龙听说很高兴,在随后的作战中很勇猛,结果后来杨嗣昌告诉贺人龙此时还需要从长计议,贺人龙就火了,直接告诉左良玉说杨嗣昌之前说要办了你,左良玉也大怒不已,无论随后杨嗣昌怎么调他参战,他都拖故不去,导致杨嗣昌最终因围剿不利而自杀。

崇祯听说杨嗣昌之死,大怒,先处置了一大批官僚,又斩杀了贺人龙,左良玉也因此被削职,以戴罪之身继续领兵。



明朝内部是窝里斗,义军那边则是趁机发展势力,一片大好,到了崇祯十四年时,李自成已经发展到了让左良玉惹不起的规模。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开封,左良玉看到乌央乌央的起义军,吓得直接就不敢打了,连夜跑回襄阳,其它总兵一看左良玉跑了,也掉头就跑。就这样,几十万明军被李自成连追了四五百里地,死伤惨重。

崇祯十五年底,崇祯命左良玉的贵人侯询到河南督师,解围开封。但此时侯询已经不敢前往左良玉军中,只敢在河北遥控。因为左良玉的人品没保证,侯询也怕被他卖。

连贵人都怕他卖,左良玉当时的人品,可想而知是败到什么程度了。

随后,左良玉在督促下,硬着头皮和李自成在开封遭遇,但此时的他,早已经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了。几番大战下来,左良玉再次连夜率军逃跑,也不管侯询了。而李自成在发现左良玉跑路后,当场下令追击,左良玉的撤退变成了溃败,彼此踩踏,死伤惨重,除左良玉本人带领少数亲兵逃往武昌,其余部卒都被消灭。

也就是在这之后,左良玉精锐略尽,虽然其后他又招兵买马,聚拢了几十万人,但新左家军的战斗力之低,让人无法想象。(公开在军营中设妓院)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克武昌,在湖北割据一方。左良玉得知,就去攻打张献忠。因为他觉得湖广是自己的地盘。但是打了几仗之后,左良玉发现打不赢,只好作罢。

后来幸亏是张献忠莫名其妙放弃了湖广,主动跑到四川发展,左良玉才趁机一波袭击夺回了武昌。



张献忠在湖广时期,由于他把藩王和地方官都杀没了,所以到了左良玉进入武昌后,他就成了土皇帝。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北京,崇祯立即封左良玉为宁南伯,并封他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许诺以后让他们世代镇守武昌,要求左良玉立刻出兵勤王,但左良玉故意拖延时间,上奏推辞,没多久后传来了崇祯自杀的消息。左良玉听说,哭的吐血。

崇祯死后,一帮作死了大明朝的军头和文人开始诚惶诚恐。左良玉和他的八十万座家军也不例外,人心惶惶,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直到他们听说了南京有新君登基后,才稳定住了人心,纷纷要求左良玉带领他们去投奔南明。

左良玉一开始不允许,并且在长江两岸架上大炮,截断了长江的航运。但后来马世英和阮大铖在南京掌权,担心左良玉会到南京抢胜利果实(侯询是东林党,左良玉因为与侯询的私人关系,也被马世英等人敌视),就设置防线防备他,这让左良玉很不满。再加上军中早就不满了,吵着要下南京,于是左良玉就以太子从北边逃来,却被南明朝廷关入大狱为借口,发布檄文,讨伐马、阮,率步骑二十多万人,沿长江东下,顺便一路四处抢劫烧杀。

大军到了九江时,左良玉因为与在此镇守的袁继咸有交情,下令不准抢劫九江,但士卒不听他的,还是进入九江城内烧杀,让左良玉很生气,结果在当夜晚上他就气死了。



回顾完左良玉的一生,再看他这个人,可以发现他是真没什么家国情怀,从崇祯七年到十七年,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作死。他从来不觉得自己作死有什么错,直到崇祯自杀的消息传到后,他才恍然大悟,立国276年的大明朝,看来是真没了。

顾诚先生在著《南明史》时,曾评价左良玉是个“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的人。我觉得这种评价,应该是最公正的。

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南明史》

至于说他在崇祯死后哭的吐血,我觉得他并不是单纯为了崇祯而哭,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悲戚。

他就好像以前在老国企混日子的人,厂子在的时候,从不为厂子的前途着想,厂长让他们多干点活,就七个不平,八个不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了。而当厂子没了之后,他又开始怀念起来,为厂子的破产而伤心,为自己的前途而嚎啕大哭。

这种人,古代有,当代也有,他们的内核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4

纵观左良玉一生,前半生遇到贵人,加上自己的打拼,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变得膨胀,没有了国家大义,只有一己之私。其顺江东下,直接威胁弘光政权,牵制了南明的大量军队,致使门户大开,助大清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导致了南明政权的灭亡,是十足的罪人。然而为何会在崇祯朝受到青睐,被称为忠诚呢?

作为山东人的左良玉,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抚养成人。崇祯元年(1628年)已是辽东车右营都司的左良玉,受辽东发生兵变的牵连被免官,而后积极向东林党人侯恂靠拢。按照侯恂之子侯方域《壮悔堂文集》记载:侯恂 “役使之(左良玉)”。役使是指差遣。一是表明了两者的主从关系,左良玉投入侯恂门下;其次再次证明了侯恂很有眼光,因为赫赫有名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当年知县届满回京述职,便是由其推荐进入兵部,成就了辽东的一番事业。由此左良玉开始平步青云。

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城被后金军队围困,崇祯皇帝命令尤世威引兵援救。侯恂靠着曾与尤世威共过事的关系,推荐左良玉担任其副将。虽然大凌河此役,明军大败,但左良玉却因祸得福,《明史·左良玉传》:恂荐为副将,战松山、杏山下,录功第一。左良玉一跃成为了明朝辽东战场的大将,为此,侯恂赐予其“昆山”之字。

崇祯朝时期,内忧外患,明朝不得不面对农民起义军与后金军队两个战场,常常是顾头不顾腚,摁起葫芦起了瓢。只能将数量有限的军队大部,优先应对威胁大的战场。1632年,左良玉便被崇祯调至山西,与曹文诏等人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因功升至总兵,但也逐渐开始私欲膨胀,变得不听指挥,自己擅作主张:

1、因意见不和,拒绝执行总督、巡抚的调兵公文,甚至暗中收留投降的士兵,加强己方的军事力量;

2、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奉命与汤九洲部共同夹击起义军的左良玉,见对方势大,擅自带兵逃跑,致使汤九洲部大败。

至1643年,左良玉已是平贼将军,援剿总兵官。以崇祯皇帝的脾气,何以至此?原因是左良玉拥兵自重,崇祯皇帝不得不加以安抚、倚重。此时左良玉部在明朝兵部册籍上,虽然只有25000人,但其对阵起义军时,按照“柿子专拿软的捏”的原则,又积极招降纳叛,兵力已达80万之众,成为了长江中游一带最有实力的军阀。

而明朝财政捉襟见肘,只能供应这支军队110的军饷,其余是左良玉靠着搜刮当地民脂民膏弥补。也再次说明了这是明朝行将崩溃的标志,中央失去了地方军队的控制。即便对于侯恂的命令,北上援救开封,左良玉也只是象征性得派出一部分兵力,还算念及当年的“提拔之恩”。

当李自成等部攻占襄阳之时,左良玉顺流而下,一路烧杀抢掠,到芜湖时,扬言要到南京筹措军饷。后经安庆巡抚反复劝诱,才以15万两库银成交,打消了南京筹饷的念头;待李自成等部转移后,左良玉进驻后,以大捷上报。崇祯皇帝不得不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封左良玉为宁南侯,儿子挂“平贼将军”印。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5

左良玉这个人,是有问题的。

左良玉,辽东人,年轻的时候,是个好兵,靠着在辽东打仗,成为了都司。虽然当了军官,但日子还是过得苦,有时候还要靠偷猎打野食吃,甚至暗中做响马、盗贼的勾当,有一次意外打劫了军用物资,罪该杀头,后来是同伙邱磊独担罪名,才得以免死,但是官职木有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邱磊并没有死,后来在弘光朝廷混的时候被刘泽清杀掉,而刘泽清跟马士英、阮大铖沆瀣一气,由此加深了左良玉跟弘光朝廷的龃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来左良玉与弘光朝廷的内讧。

丢了官职的左良玉走投无路,找门路投到了侯恂门下,在侯恂的推荐下,他得以在起复,后来立战功成为总兵。

做了总兵之后的老左,很快就投入到了剿匪的工作中去,也就是剿西北的李自成、张献忠。老左的这段剿匪经历怎么说呢,行为比较怪异。

一般名将都是打出来的,起码打胜仗的次数,要比吃败仗多得多,但这位“名将”左良玉同志,在剿匪过程中,常胜,也常败。他打仗的时候很奸猾,他跟张献忠打,很少落於下风,而且简直就是张献忠的克星,至少有两次,张献忠差点就死在了他手中,而对手一旦换成李自成,他就威风扫地,一败涂地,还没开战,就如鼠如猫。

左良玉见了张献忠就穷追猛打,十分威风,但遇到李自成,就只能逃跑,但如果说李自成比张献忠厉害,更强,这说不过去,两军的纪律状况有所差异,但战斗力却不分彼此,论狡诈多智,张献忠也是不输给李自成的,论凶悍狂野,比李自成还要强一些,而如果论手下将领实力,老张也要强过李自成,比如后来南明最后的保卫者李定国,以及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这四个干儿子,实际上要比李自成的刘宗敏、李过、袁宗第强上一些的。

所以老左这个人,是有问题的,他打流贼是有保留的,存的心思大概就是养寇自重,要知道在崇祯时,他的队伍编制实际上只有4万,然后跟李自成大战朱仙镇时,居然达到了三十万,而到了武昌时,更是达到了80万之众,可见老左这种忽胜忽败的起伏,目的是逐渐扩张自己的实力,毕竟,袁崇焕之后,明廷就再拿不出手的武将,只能指望这位了。

所以他给朝廷营造了这样的一种假象,让朝廷离不开他,而他可以偷偷发展自己的势力,但间接也壮大了李自成。你要说他想当皇帝,这到不至于,当京师陷落,崇祯上吊后,他的部下强烈建议他自立为帝,他没有这么干,还为崇祯的死哭得死去活来的。

老左实际上头脑是十分清新的,他的力量并不足以称帝,为什么呢?

别看他有80万大军,但这八十万军队成分复杂,有很多归降之众,而这些投降的大多是原来的流贼,不受约束,老左人老了病多,也约束不了,所以他的军队,军容虽众,但乌合之众太多,不听号令的太多了。

而老左之所以能维持这个局面,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他对自己军队的纵容,维持一支军队的最起码的忠诚,所需要的就是利益,而老左的方法是,纵容手下士兵抢掠,相关历史资料上显示,左军抢掠比流贼更恨。

所以老左的80万大军,战斗力其实没有多少,而且自从在朱仙镇败给李自成后,他被隔绝在了湖北,与袁宗第部对峙,根本来不及北上勤王的。

他不是一个忠臣,但也算不上一个奸臣,他打的主意,大致上跟大多数历史网文一样,通过军镇的力量来形成一定程度的割据,然后控制朝廷,大概这就是他的目的吧。

6

答:这个道理比较容易理解啊。

他手握有80万大军,又举着大明的旗号,您就得想办法拉拢他啊,称他一句“忠臣”怎么啦?难道您要骂他是“逆贼”,把他推到您的对立面吗?您傻啊?脑子进水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崇祯死前,左良玉哪有80万大军?

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朱仙镇大战中,左良玉惨败于李自成,精锐的兵力差不多丧失完了,不得退避襄阳。

甚至,在李自成围攻开封时,左良玉已无力再战,仅据襄阳自守。

而当李自成往攻襄阳,他不得不退避三舍,先退往武昌,再退往九江。

由于他在武昌挥军公开劫掠,包括劫掠漕粮盐舶,有了立足的资本,到九江后才重新纠合起二十万乌合之众,大败张献忠,收复汉阳;并在张献忠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就是因为左良玉手下有这二十万之众,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将他视为救命稻草,崇祯帝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诏封他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平贼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崇祯对左良玉很够意思。

当然,左良玉也很对得起崇祯皇帝。

左良玉是个孤儿,自小由叔叔养大,长大后投军,在辽东战场效力,立过很多战功。比较有名的是跟随曹文诏在洪桥、大堑山、遵化等地与清军激战;代替总兵官尤世威到松山、杏山下与清兵作战。后来陕西的农民起义军闹大,他和曹文诏等人一起调回关内,充当了救火队员。当时明军军中都说: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凉。次左良玉、汤九州。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左良玉揍张献忠就像揍自己的儿子一样,想怎么揍就怎么揍,怎么揍就怎么有理。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张献忠差点就死在左良玉之手。

彼时,书呆子熊文灿不听左良玉的劝告,接受了张献忠的假投降。

这个张献忠,趁着左良玉前往郧西镇压农民军,就以明廷的名义袭击南阳,驻扎在南关。左良玉从郧西得胜归来,觉察有异,召张献忠前来问话。张献忠做贼心虚,转身就走。左良玉策马追赶,连射两箭,射中张的肩膀,又挥刀猛砍,张被砍得头破血流,幸好自己的部下赶来援救才躲过一劫。

崇祯十三年(1640年),左良玉在玛瑙山大战张献忠时,眼看就要大功造成。杨嗣昌却把许给他的平贼将军印转授贺人龙。左良玉勃然大怒,放生了张献忠。杨嗣昌因此气出病来,不久身亡。

再说回崇祯十七年的事儿。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祯帝下诏封他为宁南伯,并赐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左良玉非常感恩,他立刻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让人带回京城上呈崇祯帝。哪知,形势变化太快了,崇祯帝还没看到他的奏疏,就被李自成逼死了。

噩耗传到武昌,左良玉放声痛哭。

当然,左良玉最受后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后来他在李自成大军的摧压下,以讨伐马士英为号,放弃武昌,顺江东下,压迫南明小朝廷。

左良玉在大明帝都陷落后,不断收拾各支游兵散勇,军队已经达到八十万了。

但这八十万士兵的作战力很水。

左良玉也年近迟暮,雄心已泯,无力约束。

他到了九江,听了总督袁继咸一番劝后,又值九江大火,恨急攻心,吐血身亡。

7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称为忠臣?

左良玉是明末将领,也是一位相对复杂的将领,因为其剿匪有功,曾为明廷立下汗马功劳。却也经常违抗圣令、放任士兵劫掠百姓,于是善恶忠奸难以下定论。

在左良玉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是叔叔抚养他长大,他身材修长、矫健勇猛,擅于骑射,是武将的好苗子。将在谋而不在勇,左良玉最厉害之处就善于带兵,这也是作为将领的重要素质,足智多谋的左良玉很会安抚士兵,令其甘愿以死效力。

这跟南梁名将陈庆之很像,陈庆之虽然武力值很低,却是个统兵高手,总能让士兵发挥最大战力,才成就了陈庆之的不世之功。

从军后的左良玉很快受到上层重视,崇祯四年,左良玉升任副将,在松山、杏山下与满清作战,论功排名第一。随后左良玉被派去镇压农民起义,随着战争的继续,左良玉也在积聚力量,他的部队数量也越来越多,成为明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这种拥兵自重的现象在明代很少出现,源自统治者对军权的绝对控制,武将要私自调动部队很困难。明末乱世就不同了,战事频起,朝廷不得已只能增强武将的权力,况且很多时候明廷也开不出军饷,很多部队成了将领的私人武装。

当然,这些都无关痛痒,我们下面分析左良玉为何遭人诟病?

一、不听指挥

所谓军令如山,就是上级下令,部队必须无条件执行,只有这样指挥官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假若下属部队不服从上级命令,那就很危险了,有可能是兵变的前兆,也许是造反的预谋。

史料记载:

“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檄良玉入山搜剿,不应,放兵掠妇女。”

崇祯十年,安庆传来警报,朝廷命令左良玉前去救援,左良玉不听,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要求左良玉出兵,左良玉还是不听。面对朝廷军令,左良玉置之不理,还纵兵掳掠妇女,奈何朝廷的控制力早就不复从前,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只能安抚,不能强迫。

二、劫掠百姓

作为国家武装,最不地道的便是劫掠百姓。明末的大地上,起义军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而来,原因为何?

朝廷横征暴敛、自然灾害肆掠、地方官员作威作福,于是乎农民揭竿而起。

崇祯十五年,左良玉被李自成击败,退到武昌。左良玉向楚王索要二十万人的军饷,楚王不同意。为了粮饷,左良玉再次放任军兵劫掠纵火,武昌城中的火光甚至把江面都映红了。至此,军队和土匪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倒霉的还是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

史料记载:

“良玉纵兵大掠,火光照江中。”

哪怕左良玉立过再大的功勋,灭过再多的盗匪,只此劫掠百姓一点,他就配不上“忠臣”的称号。

三、延误勤王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城下,面对岌岌可危的北京城,只差临门一脚。崇祯下令天下兵马勤王,当时勤王部队除了吴三桂的关宁军,还有左良玉的军队。左良玉手下号称八十万军兵,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因为他的部队鱼龙混杂,加之军纪不严,有一战之力的部队也超不过十万。

就算如此,左良玉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面对勤王号令,左良玉磨磨唧唧,就是不起兵。一方面他对李自成有畏惧心理,毕竟他曾经在李自成手下吃过大亏,另一方面,左良玉年事已高,并且他对部队的战斗力也没有信心。

当然其中也有左良玉的私心,那就是保存实力,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手里有兵心里才不慌,假若他左良玉进京勤王,被李自成击败,失去军队的左良玉,就可能成了他人案板的鱼肉。

史料记载:

“十七年三月,诏封良玉为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

为了让左良玉出兵救援,明廷也做了表态,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予他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印,如果勤王事成之后,左良玉父子可以时代守把武昌。这开出的筹码也算是很优厚,要官有官,要地有地。

到此阶段,崇祯也只能如此了,左良玉出不出兵他无法决定,这支部队的控制权早已不在崇祯手中,崇祯只能给予一定好处,希望左良玉能帮他一把。在给事中左懋第的督促下,左良玉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书,交了上去。

四、左良玉的可取之处

只是不论左良玉是否出兵,都为时已晚,李自成攻破了京城,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皇帝都死了,将领只能自寻生路。左良玉得知国破家亡,失声痛哭,我相信此时的左良玉是真的痛惜和后悔。

史料记载:

“良玉恸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砲断江,众乃定。”

江南拥立新帝福王,很多将领想率兵东下,左良玉拒绝了,他要在武昌作为分界线阻击敌人,并将舰船横列江中,阻止敌人南下。从此可见,左良玉仍是明朝的臣子,他虽然没有胆子和李自成火拼,却在明亡后驻守阵地,也彰显出英雄豪气。

左良玉无论做过什么,但他没有背叛明王朝,这一点比吴三桂强了许多,如果左良玉投靠了满清或李自成任何一方,也就不会有什么忠奸的争议了。

况且以崇祯的做派,想令武将们忠贞不二,实在很难。袁崇焕一心报国,并无私心,取得两宁远、宁锦两次大捷,最后的结果却是凌迟处死。卢象升誓死抗清,却因崇祯的犹豫不决,死于满清屠刀之下,该有的荣誉一项也不给,杨嗣昌还刁难卢象升的家属,实在是让前线的将士们寒心。

崇祯的疑心病和不作为,也是左良玉不听军令的原因,难道王侯将相的命就是命,将领军兵的性命就不重要吗,这大概就是左良玉的想法。勤王不及时不是左良玉想背叛朝廷,只是他在考虑这个代价有多大,到底值不值得。

另外,在崇祯十一年,在许昌发生兵变,恰巧左良玉的家人都在许昌,在乱军之中全家被杀,只有儿子幸免于难。这样的结果谁能接受得了,谁能承受得了,也许左良玉会把家人的死归罪于朝廷,随即改变了很多。

当然,最终南明小朝廷也在各种内斗以及清朝军队(包括投降清军)的夹击之下,灭亡。而左良玉,后来起兵讨伐马士英,最终战况失利,又重病缠身,望着九江城的熊熊大火,吐血而亡。

总而言之,左良玉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有私心和两面性,面对生死存亡,是尽忠报国还是苟且偷生,只有自己清楚。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投降清朝,反而是他的儿子左梦庚最终率部投降了清军。

8


谁说左良玉是忠臣了???

左良玉说白了就是明末自私自利的军阀代表罢了,他之所以名声不那么臭,只不过没有降敌罢了。

话又说回来了,左良玉没有降清或者降李自成,并非忠于明朝,而是有两个原因:

一是说白了,是因为他手中有大军,毕竟拥有号称80万大军(当然实际上应该二十来万),这在乱世之中是相当雄厚的本钱,所以自然不甘屈居人下。

二是左良玉死的时机对,病死在统兵东下的窝里斗过程之中。如果左良玉还活着,夹在大清和南明之间,那么肯定也如同他儿子左梦庚一般降清的。

再结合左良玉的所作所为,像左良玉这种人,如果称他为忠臣,那么就是侮辱“忠臣”两个字。

我们先来看看左良玉干了什么,发迹于明末,靠着镇压农民起义军起家,成为一方大将。按说朝廷对左良玉不薄,结果是崇祯帝点名叫左良玉勤王的时候,左良玉是按兵不动,慢吞吞的上交一份出兵计划来拖延时间,直至明朝亡国。

明朝亡国,南明建立以后,当时左良玉害怕李自成的大军南下来抢他的地盘,他还打不过。

所以干脆是拿了一份所谓的太子“密诏”统兵动下,以赴南京“救驾”,说白了是不服弘光朝廷,又觉得弘光朝好欺负,因此就找了一个这样借口,打算架空弘光帝,成为南明实际决策者,结果是自己还没有到南京就病死,儿子左梦庚又年幼不足以镇压军心,加之清军南下,所以干脆降清。

所以说左良玉是忠臣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天大笑话。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9

说到明朝亡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就是崇祯皇帝,如果问你第二个想到的人是谁,估计很多人都会说吴三桂、袁崇焕、多尔衮、李自成等人,还有一个叫做左良玉的名字,可能也会被提及。

左良玉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差距特别大,有人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也有人称他为忠臣,那么左良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曾经有人评价他"勇于虐民,怯于大战,拥兵自立,养寇自重,目无朝廷,心无百姓,杀良冒功,遗臭万年",由此可见,他被骂的惨不忍睹,左良玉手握八十万雄兵,于是拥兵自重,骄横自恣,纵容手下士兵掳掠良家妇女。

在李自成进军京城时,他却没有前去营救崇祯皇帝,最后崇祯自杀,明朝灭亡。说他是忠臣,那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向清朝投降,在得知崇祯的死讯时,他极度伤心,大哭不止,甚至吐血,不到一年便病逝了。

左良玉的前后行径有些奇怪,也有些矛盾,既不想明朝灭亡,又不愿出兵和李自成拼死一搏,他的做法让我们想起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另外一个著名人物——袁世凯,逼迫了清帝退位,反对封建帝制,自己却又复辟当上了皇帝。

说到底,左良玉就是想保存自己的兵力,割据一方,当个军阀,在这乱世之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可惜他的军阀之梦没有实现,在他死后,其子左梦庚率大军立即投降清朝。

左良玉也是一个神人,当年朝廷给了他二十万大军,他在外征战多年,竟然将兵力从二十万壮大到八十万,令人不可思议,增加的六十万大军都是半路收编的,很多都是农民、土匪,鱼龙混杂,由于没有收到严格的训练,这帮乌合之众的战斗力并不强。

左良玉在外征战,敌人是张献忠和李自成,这两人都是十分棘手的对手,打起仗来兵力损失了不少,尤其是在朱仙镇和李自成的大战中,左良玉输得十分难看,明军伤亡惨重,左良玉从此留下阴影,对李自成异常畏惧。

虽然左良玉号称有八十万雄师,但是李自成进京的时候,左良玉的兵力其实已经没有这么多了,兵力大减,而且军队人员混杂,战斗力没有李自成的军队强,再加上朱仙镇的教训,左良玉心有余悸,没有信心能打败李自成,搞不好皇帝没救到,还把自己和大军赔进去了。

当然还有一个十分客观的原因,明朝末年国力衰弱,国库空虚,打仗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没钱还打什么仗,别说是远在湖北的左良玉,就连离京城最近的吴三桂也没能及时赶去救驾,吴三桂光是凑军饷就用了好久。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只看一件事,而要看他的一生,身处乱世之中,左良玉和吴三桂都是想给自己找条后路。

10

左良玉重兵在握

朝庭军饷不知所踪

若领兵勤王

到京城后

军饷依然无着落

必然引起兵变

非但救不了圣驾

反而成为起义军的帮手

加速京城陷落

左良玉左思右想

不敢动兵

只能仰天长啸

祈求上苍

万岁爷能躲过此劫

故,明朝天数已尽

亡之必然

#凌远长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