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并没有驳斥陈寿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李靖“驳斥”陈寿说法的来源
这种说法来源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其中,有几处,李靖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高度肯定。
李靖认为管仲、乐毅、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李靖还对诸葛亮的八阵法、治军思想、王佐之才大加赞许。
最后,李靖还表示自己曾讲述黄帝、太公二阵图、《司马法》、诸葛奇正之术。历代史家很少有知兵的,所以他们对这些东西讲不清楚。
于是,有朋友把这些内容鼓捣到一起,得出了李靖“驳斥”陈寿不懂军事的结论了。
然而,并没有。
李靖并未驳斥陈寿对诸葛亮“应变将略”不足的评价。
1、《唐太宗李卫公对》中,李靖、太宗并未讨论陈寿对诸葛亮评价问题。
天子、名将在一起讨论兵法,真没闲工夫去讨论陈寿为何“贬低”诸葛亮。
李靖只是在讲治军、阵型、奇正等具体问题时把诸葛亮作为正面案例进行推崇。
而对于“史家鲜有知兵者”,也只是针对阵图讲解一节。李靖认为古代史家不能把阵图讲清楚,他来补充一下,如此而已。
其目的,只是为了吸取前人经验,发展自己的军事思想。
这里他所说的史家,包括了司马迁、陈寿、班固、范晔等历代史家,并没有单指陈寿。
最重要的是:陈寿诟病诸葛亮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双方压根没有涉及。
2、《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所讲内容不可当史料用。
对于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历来争论不休。
但毫无疑问的是,此书有后人撰写的痕迹。
比如,唐太宗曾说“···统于安北都护”。
安北都护,是唐高宗时由瀚海都护府改置,唐太宗怎么会说出这个词来?
再比如,此书多次提到李勣。
李勣,是唐高宗时才改的名。在此之前,唐太宗表示“不连言者勿避”,不用过分避我李世民的名讳。
从书籍价值的角度来说,《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所述道理基本与《卫公兵法》相近,有参考意义。但此书显然不是李靖所作,至于其中言语的细节,当然不可当作史料。
3、李靖对诸葛亮较为可信的评价。
李靖名号太大,后世著书者多爱“碰瓷”。
不过,《卫公兵法》被《通典》大量引述,被公认应为李靖所作。
此书中,李靖高度赞许了诸葛亮“治戎”之能。
他认为诸葛亮“戎卒欲辑,另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犯之耶?”
李靖认为遇到白起、诸葛亮治下的强军,不可速犯。
显然,不论是在《卫公兵法》还是疑似伪作的《李卫公对》中,李靖对诸葛亮的赞许,仍然偏重于对诸葛亮治戎之能、王佐之才,这与陈寿的评价基本一致,而对陈寿“应变将略”的诟病,李靖未作评价。
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个人看法
1、“应变将略”不足,只是相对而言。
《三国志》中,陈寿对诸葛亮”应变将略“不足的评价是有前提的。
陈寿提到:当时魏蜀众寡不敌,“攻守异体”(弱者攻强者,当然要出奇制胜),而诸葛亮的对手又都是当时人杰,而诸葛亮“应变将略”没有优势,故不能取胜。
由于是以弱击强,所以对出奇制胜的要求极高;但由于对手又是人杰,所以很难出奇制胜。
这个说法基本上比较客观。
诸葛亮的“应变将略”的不足,只是相对而言。
同样是突破天险,曹操与马超在潼关相持,曹操正兵对峙,令徐晃出蒲关渡水就完成了突破。
但诸葛亮的对手可比马超厉害!一般的动作可瞒不过对手!
举个例子:第5次北伐前,魏军众将都认为诸葛亮很快会再出祁山,唯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必出陇东”,遂在该方向加强备战。如此,魏军才掌握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的主动权。
可见,若非对手是司马懿这样的人杰,诸葛亮的“应变将略”是可以出其不意的。
诸葛亮“应变将略”不足,只是放在“人杰”这个圈子里比较的结果,与“不知兵”有天壤之别。
2、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容否定。
历代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赞许,与《三国演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对于诸葛亮在治军、阵战、兵器方面的造诣,历代兵家,就像西晋马隆、东晋桓温,包括上面的李靖,无不赞许、推崇。
他们可没读过演义···
总之,李靖没有加入“诸葛亮牛逼不牛逼”的论战,他只是学习其精华,以为实用。
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