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司农”就是指的江苏常熟翁同龢。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晚清民间对翁同龢的评价,说明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的品质好不到哪去。作为清流派(帝党)的 领袖、光绪的老师,光绪开始也许对他无比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了解了翁同龢的光绪,对他恨之入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光绪皇帝曾经说过,翁同龢之罪,首在甲午主战。

作为清流派帝党首领翁同和之所以主战有他自己的私心。

1859年,捻军进攻定远,翁同龢的兄长,时任安徽巡抚的翁同书放弃抵抗,弃城逃跑。1860年,退守寿州的翁同书,又引发苗沛霖之乱。曾国藩知道后,委托李鸿章为他写了奏折弹劾翁同书。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这对于翁同书来说是一句极为致命的话,即便翁家 "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院",在朝中有着深厚的人脉,事情也没有转机。翁同书被发配边疆,其父翁心存不久抑郁而终。翁家和李鸿章结下了梁子。

众所周知,北洋海军是李鸿章一手组建的。

1891年元旦,北洋海军的有力支持者醇亲王奕譞去世,同年夏天翁同和主事的户部提出了海军外购禁令。这对于一个农业国家的近代化海军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很多军舰及装备自己不能生产,又不能进口,而同时期的日本每年都会购入两艘新式军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洋海军和日本海军的装备出现了明显的代差。这是北洋海军在黄海之战中,失败的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被换成了清流派人士李秉恒,这对于李鸿章而言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被翁同龢称为“真伟人”的李秉衡,也没有辜负翁同龢和的期望。负责威海卫外围防守的山东军,没有组织一场像样的阻击战,便撤出了战场。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还派出他们的特使徐建寅到威海卫进行“调研”。在前线激战真酣之时对北洋海军进行了全面的否定,混淆视听,意图以徐建寅来取代丁汝昌。

曾任袁世凯总统顾问著的王伯恭,在《蜷庐随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甲午战前,翁同龢一力主战,李鸿章言不可轻开衅端……我说:‘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能放胆尝试?而且,我国无论兵器还是战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轻率地开战啊!'......我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翁同龢说:‘我正想让他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翁同龢一箭双雕之计,如果北洋打赢了,他是主战派。如果北洋海军打败了,正好可以整治李鸿章,为兄报仇。翁同龢得逞了,光绪也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翁同龢之二宗罪,割让胶澳。

1897年,甲午一战已经过去三年,可是其影响还在继续发酵。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领青岛,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高潮。

这次谈判清政府派出的还是李鸿章,不过李鸿章也很精明,去可以,翁同龢必须一起。清流人士平时夸夸其谈,需要务实工作的时候却不行了。1898年3月,签署《胶澳租界条约》,青岛割让给德国99年。客观的说,这次谈判如此被动,奕?、李鸿章都有责任。可是负首要责任的无疑是翁同龢,毫无胆识他拒绝了张荫恒等人的建议,导致谈判的结果一塌糊涂。平时出口成章的翁同龢,这次的表现让光绪失望至极。

翁同龢之三宗罪,戊戌变法中表现出两张面孔。

康之才胜臣十倍

翁同龢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为了迎合圣意,引荐康有为给光绪帝,,称康有为的才华是自己的10倍。正是这一系列的操作,鼓动起了光绪变法的热情,有了后来的“百日维新”。

恐其心叵测

戊戌变法开始后,有一次因公光绪让翁同龢找康有为,翁同龢的回答,“此人居心叵测,我和他没有来往”。光绪帝不禁问,“既如此,为什么以前不说?”翁同龢说,“臣也是刚刚知道”。

这样首鼠两端,阴阳脸的行为,想必光绪也是厌恶的。

翁同龢之四宗罪,飞扬跋扈。

翁同龢自恃两代帝师,毫无人臣之礼。《荷香馆琐言》中记载,光绪曾向军机大臣廖寿恒说,翁同龢和自己在一起时,自己哼唱歌曲,完全忽视了光绪的存在。当着恭亲王奕?的面,也常笑话满族大臣学识浅薄,常常念错汉字。

恭亲王奕?临终前对翁同龢有一个评价,“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想必是对翁同龢人品的一个真实的写照。想起这个误国误民,以私害公的老师,光绪帝就是怒不可遏,更不会给他什么丧葬费了。

参考资料:《甲午海战》、《翁同龢日记》、《清史稿》

最佳贡献者
2

翁同龢是甲午首恶,如果没有他,甲午战争根本就不会输,李鸿章就是替他背了这么多年的战败黑锅。

翁同龢早年是光绪皇帝的帝师,很受光绪皇帝尊重。在清朝,帝师的身份是非常尊贵的。比如咸丰时期的杜受田就是咸丰皇帝幼年的老师,在咸丰一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为太傅,死谥文正,荣耀备至。福泽整整延绵了两代人。而翁同龢在文化上确实比较有造诣,书法也很出色。但是他为人极为卑劣,心胸狭隘,公报私仇。在他出任户部尚书之后,因为李鸿章早年曾经弹劾过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招致了翁同龢的记恨。于是他利用职务之便不断打压北洋水师的经费,甚至压缩弹药补给和舰船养护的费用。可以说,他是甲午战争兵败的罪魁祸首。

甲午战争中,中国舰船上的很多巨炮口径远大于日本,可是就因为缺乏弹药,以至于沦为了摆设。光绪十六年,户部上奏,以海军规模已具和国家度支艰难为由,请求暂停海军向国外购买军火。自此之后,短短数年日本海军就超过了中国,中方的部队也因为缺乏保养和实弹训练,战斗力不断下降。而翁同龢本人也在为官数十年的最后时刻站错了队,最后被革职,永不叙用。加上光绪帝在他死前六年就已经被幽禁,所以翁同龢死后没有国家下放的丧仪,连谥号也是追授的。

3

翁同龢是晚清时著名朝臣,后来官至协办大学士,位同宰辅。年轻的时候,因为科举中一甲一名状元而进入朝堂,后来接替自己的父亲任同治帝老师。光绪帝登基之后,又成为光绪帝老师,两朝帝师,地位尊崇。



那么,光绪为什么恨他老师呢?

光绪二十年,甲午,李鸿章的海陆军相继战败后,翁同龢还在那里清谈,一会促成光绪责罚李鸿章,一会说不能让李联俄抗日,一会拒绝英法调停,一会说要“调东三省兵,建大粮台,派大员大将”,一会说这个和约不能签,一会说不能割地。完全空谈!是谁划掉了北洋的开花炮弹、速射炮、高速舰?是谁干掉了帝国最精锐的北洋?是谁干掉了大清最优秀的海陆军将领?又是谁去签了马关条约?可怜,大清的股肱之臣以及台湾就这样被忽悠没有了。

四年之后,光绪二十四年,历史终于还李鸿章一个公道。戊戌变法前,虽然康有为系翁同龢保荐而来,但光绪仍亲自下旨让翁开缺回籍(撵滚蛋)。百日维新失败后,光绪帝(慈禧)下旨“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东之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滥保非人,罪无可逭。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光绪和慈禧终于看清了翁同龢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只谋私利的专权者,厌恶极了他。这样的人今天仍很常见:表面大义凛然,口若悬河,以正义的名义以爱国的冠冕四处攻讦。实则搅局,一切以私利为出发点,而又无半点真实之本领。所以光绪才这么恨他的老师!

4

翁同龢,两朝帝师。状元出身。满清同治光绪两朝中枢,宰相。清流和帝党总代表,名声虽显,但实无能力,文不能安抚百姓,武无不能剿灭乱匪,外不能平定西洋,内不能治国理政,虽为帝党,却对慈禧俯首帖耳,于光绪无一谋策,实数一个庸才。光绪让此人辅政真是有眼无珠。恭亲王奕?临终之际告诉光绪:““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鬼子六真有识人之明。


明清两代的重要辅臣去世以后,无论生前如何,皇帝出于面子和安抚都会给一笔丧葬用的银子,也算是安慰一下。当然,根据生前地位,职务与皇帝亲厚各有不同,但一定会给,家属也算有个面子问题,比如曾国藩朝廷给了5000两,但职务地位都高于曾国藩的翁同龢在光绪三十年去世,居然一两朝廷的丧葬费都没有给,虽然当时翁同龢已经被罢免本兼各职。但起码的礼仪还是要有的。可是,朝廷就是一两银子也没有给。两朝帝师真是一文不值啊。原因在哪里呢。第一就是,当时光绪已经被圈禁。他未必知道翁同龢死了,不给翁同龢丧葬废的是慈禧。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光绪当时亲政,以光绪对翁同龢的观感也不会给丧葬费。


翁同龢,官二代出身,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26岁的翁同龢中了状元,年少有为四个字应该当得起,但翁同龢是典型的书生意气,文人秉政,一辈子没有在地方任职,从管教育的学政到翰林院学士,以后就是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从各个方面来看,他实在是难以胜任这些职务。从他亲手教育的两个皇帝也看得出来,也不是一个好师傅。


光绪八年,慈禧明知翁同龢是帝党,但依旧让翁同龢入中枢军机处拜相,足见对他的倚赖和重视。这是翁同龢的政治巅峰,但两年之后慈禧罢免恭亲王奕訢。翁同龢虽然“革职留任”,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影响,仍然是汉臣之首,此后翁同龢就敢上了甲午海战,历史已经翁同龢的行为做出了最公主评价,我就不多做评价了,用最简单的话说,翁同龢出于私人恩怨报复李鸿章,弃国家大义于不顾,李鸿章主张就不是他考虑了,只是凡是李鸿章主战,他就主和,李鸿章主和,他翁同龢就主战,既国家大事于不顾。为了就是一己之私,就凭这一点翁同龢就该死,就该杀。


后来在戊戌变法的时候,首鼠两端,十足的政客。举荐康有为,后又反对,新党旧党翁同龢都得罪了,是里外不是人,更让光绪觉得翁同龢“欺君”。此时光绪已起杀心,还是荣禄说了一句:“本朝尚没有杀过师傅”,这才算是留下一条命。但也就此彻底边缘化。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之后,翁同龢被革职,永不叙用。


翁同龢之所以晚景凄凉。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新旧两党都不待见,帝后两大集团皆厌恶。翁同龢的失败是整个儒家意识形态的失败。也是他个人能力的失败,在儒家方面他不如曾国藩,新事物不如李鸿章,武事方面不如左宗棠,文事方面不如荣禄。所以最后连丧葬费都没有就不足为奇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5

翁同龢身为帝师,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在甲午战争时,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一帮书生,唆使光绪帝向日本开战,结果不但葬送了北洋水师,而且割地赔款,祸国殃民,碍于皇帝老师面子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却让李鸿章背负卖国贼的骂名。

这是典型的爱国贼,打着爱国旗号干着害国的事,中华历史上很多。

6

两朝帝师,翁同龢德不配位,当年大火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已经把翁同龢和光绪帝的关系交代清楚了,光绪帝当翁同龢是尊敬的师傅,翁同龢却始终没能和光绪帝一条心,整个晚清政坛,翁同龢的为人可谓最受诟病。



咸丰六年(1856年),26岁的翁同龢殿试一甲一名,高中状元,至此进入仕途,他的一生在官场顺风顺水,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先被慈禧太后钦点为清穆宗同治皇帝的侍讲老师,光绪二年(1876年)充经筵讲官,为光绪皇帝授读,两朝帝师,德高望重。

翁同龢深受慈禧太后的器重,因此官位也一再升迁,他早在光绪二年(1876年)入阁为光绪授读,与光绪帝结下了深厚的深厚的君臣、师徒之谊,按理说,本应忠君体国,为皇帝分忧。但是随着光绪十年(1884年)他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行走,期间遭到曾国藩与李鸿章检举其兄不法之事,由此终身与李鸿章结下私怨,在他担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刁难李鸿章和他苦心建立起来的北洋水师。



电视剧《走向共和》算是一部比较严谨、贴近历史的正剧,剧中光绪帝与翁同龢的关系就很值得探讨,一方面,光绪帝幼年从学于翁同龢,对这位饱学多闻的老师很尊敬,在众臣面前都亲切的叫他“翁师傅”,另一方面,光绪帝亲政后,决定效法西方,施行维新变化,很希望得到老师翁同龢的支持。凭心而论,翁同龢对于这些他从小看着长大的皇帝还是很有感情的,光绪帝也比较依赖他,因此,翁同龢的态度对于光绪帝来说是很重要的。

翁同龢是南派清流之首,又因为两朝帝师的尊贵身份,因此在朝中很有威望,翁同龢坚决主张抵抗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吞并朝鲜,而清朝却坐视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翁同龢因此极力抨击、斥责当时负责对朝军务的李鸿章“避战自保”。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身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又因为与李鸿章久有嫌隙,被人怀疑故意掐断了

北洋舰队的粮饷与军火,《走向共和》这部剧里就有李鸿章当着光绪帝的面斥责翁同龢身为户部尚书故意刁难北洋水师,不发一饷,导致向英法购买的军火迟迟未能运抵。当时就有一副讥讽对联描写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天下荒”,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前句指的自然是李鸿章,而后句“常熟”则指籍贯江苏常熟的帝师翁同龢。翁李二人因私怨而导致日后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当时英国人就建议清朝:“必添购快船两艘,方能备日制胜”,然而因翁同龢掌户部财政大权,拒不拨款不断拖延,致使两艘新舰为日本抢先购去,其中一艘名为“吉野号”的日舰,成为甲午战争中击沉中国舰队最多的船舰。



翁同龢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因此向他推荐了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康有为入京后,很快因其独到的对时政之看法得到光绪帝的赞赏和信任,翁同龢为了争宠,就又对自己推荐之人进行诋毁,说什么“人之心术,能否初终易辙,臣异未敢深知!”翁同龢此举实在是不高明,毕竟康有为是他举荐的,如今却进谗诋毁于他,这自然给光绪帝留下了出尔反尔的印象。另外翁同龢为人脾气比较暴躁,虽为光绪帝师傅,却对皇帝言语失礼,据时人记载称,一次与光绪争执,翁同龢竟持砚投光绪,虽未击中,但墨汁溅在光绪衣服上,此说虽属孤证,但翁的跋扈应属公开的秘密。



翁同龢以帝师自居,说话快人快语,完全不顾及后果,甚至敢于顶撞慈禧太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翁同龢在光绪帝面前告状说是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挪用了海军军费,才导致北洋水师多年未添寸舰,将污水泼到慈禧太后身上,此举又遭到了“后党”的忌恨,可以说翁同龢是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和整个朝廷的对立面。到最后他在戊戌变法上面态度摇摆不定,光绪为坚定变法,在宫内训斥了他一番,接着保守派和改革派又轮番施压,翁同龢最终被革职回家。变法失败后,早已深恨翁同龢的慈禧太后本来想杀他,幸得荣禄说了一句“本朝还没有杀过帝师的先例”才作罢。

翁同龢被革职回乡时已经年近七十,纵横官场数十年,翁同龢带着无限的失意失落回到家乡。

光绪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病逝于家宅,享年七十五岁,因是戴罪之身,朝廷没有给他拨发丧葬费,而此时的光绪帝,也已经被幽禁瀛台多年。一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翁同龢才得到朝廷下诏平反,并官复原职,追谥文恭。

7

关于翁同龢和李鸿章互撕那挡子事,不是不拨款的原因。

翁同龢的父亲和哥哥都毁于李鸿章之手,所以翁师傅对李鸿章恨之入骨,作为帝师又是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自然有资本对抗李二先生。影视剧上说翁同龢不给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拨银子,导致北洋水师缺炮弹,故而战败。翁同龢死亡后大清没有拨丧葬费应该是另有原因。

热血青年载湉急于变法图强,翁同龢是光绪的帝师,自然为光绪遮风挡雨,以至于惹恼了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绕过大臣,而重用小臣,第一当然是康有为。不久。光绪皇帝又重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4个年轻小官,弄得满朝文武惶惶不安。光绪皇帝和康有为他们想在一夜之间使大清瞬间富强起来,简直是痴心妄想。慈禧太后一开始隐忍不发 ,借机发难。首先把翁同龢罢免,赶出政治圈。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智囊。一旦被罢免,光绪皇帝就失去了一个首席谋臣,一个中间桥梁,和一个翼护新党的家长。光绪皇帝完全被孤立!

慈禧太后不动声色布下陷阱,让光绪皇帝和康有为他们去胡闹几个月。等到天下共愤,太后振振有词之时,只要她脸色一变,则跪在地上颤抖的面无人色的万岁爷就知道大事已去。

翁同龢是1898年6月15日归乡,1904年死亡。光绪在1898年变法失败之后就被慈禧太后软禁,自身难保。已经失去了一切权力,又怎么能拿出钱来给他的老师送葬呢?

翁同龢被开缺回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慈禧太后保护年迈帝师的一个方法。要是变法失败后捉拿翁同龢,你让天下人怎么看?连皇帝的老师都不放过,皇家的威严何在?皇家的脸面何在?翁同龢能够全身而退,朝廷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就已经是对他最大的照顾了。至于拨款之事,那就算了吧。

软禁中的光绪皇帝哪有时间?哪有精力?哪有心情?去恨他的恩师翁同龢呢?

8

翁同龢死于1904年,当时光绪帝仍被慈禧太后幽禁于瀛台,对于前朝的大小事务没有任何处置,翁同龢身后没有丧葬费跟光绪帝压根儿就没什么关系。

晚清时期,作为两朝帝师的翁同龢可谓非同一般,他的人生也算得上是相当辉煌:

第一,出身名门

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乃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历经三朝,先后做过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侍郎,后又成为体仁阁大学士,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入贤良祠,且翁心存本也是咸丰帝的老师。翁同龢的两个兄弟,也都是官至巡抚,是一方大吏。

第二,状元及第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翁同龢在咸丰六年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迁任刑部、户部、都察院、工部等,最终还进入军机处。

第三,两朝帝师

翁同龢之父本就是帝师,而翁同龢本人也出任了同治帝载淳与光绪帝载湉的老师,使得翁同龢成为晚清最后的两朝帝师。

第四,清流首领

翁同龢入仕之后,参与主持科举考试长达40多年,可谓门生满天下,而晚清时代,翁同龢凭借着这个优势,也成为了当时的清流士林的魁首之人。

第五,文化大家

翁同龢家族世代书香,且作为帝师,其文化水平自然也是非同凡响,翁同龢的书法造诣相当之高,而这也是后世翁同龢经常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无论是出身还是地位等,翁同龢与曾国藩等晚清四大名臣相比都毫不逊色,而且除了这些,翁同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维新变法的主要支持者。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那道著名的《定国是诏》就是由翁同龢亲自主持草拟制定的。然而很尴尬的是,变法刚刚开始冒个苗头,翁同龢就被革职回籍。

1898年6月15日,也就是戊戌变法的第五天,翁同龢照常入宫,结果没有任何预兆的,翁同龢接到了一封诏谕:“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至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於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於词色……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翁同龢被突然踢出局,到底是光绪帝的意思还是慈禧太后的意思,实在是不得而知,不过翁同龢这个人,实在是非常奇怪。

首先,光绪帝的变法热情,其实说起来还是翁同龢挑起来的,康有为最初也是翁同龢引荐给光绪帝的,然而翁同龢引荐康有为时,一边称赞其“才能胜臣十倍”,一边又说其“恐居心叵测”,翁同龢的日常处事,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康有为对其怀恨在心,光绪帝对其逐渐不满,而且无论当时的清流派、实干派与守旧派,全都觉得翁同龢不是自己这边的人

事实上,翁同龢除了清廉与文化程度比较好,写字很漂亮之外,并没什么值得称许之处。

第一,以个人私怨而害公义

能够说明这点的,就是翁同龢对李鸿章的态度,两人最初结仇,主要还是当初李鸿章为其恩师曾国藩代笔参奏了翁同龢的兄长,也就是办事不利有错在先的翁同书,结果翁同龢由此恨上李鸿章,而且不论青红皂白是非对错。在朝政之上,凡是李鸿章与曾国藩支持的他便反对,李鸿章曾国藩反对的他便支持,完全对人不对事,其心胸之狭隘令人瞠目。

不仅仅是李鸿章,即便当时的恭亲王奕訢,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均与翁同龢不睦,可见翁同龢的为人到底如何。

第二,心高气傲不可一世

翁同龢乃是两朝帝师,身份贵重,然而这也使得翁同龢的眼睛逐渐长到了头顶,除了寻常同僚,甚至是恭亲王也被其不放眼里,满朝文武,说与翁同龢交好者基本没有,而与其有怨者遍地都是。原本,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帝,对于翁同龢都是宠信有加,然而翁同龢却恃宠生娇以功造过,把朝野上下得罪了个遍,这样的人实在是留不得。

第三,顽固不化因循守旧

虽然翁同龢支持变法,甚至还亲力亲为参与其中,但是翁同龢在很多方面依旧非常保守,甚至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作为变法的支持者,翁同龢却又鄙夷洋务派,作为改革的支持者,翁同龢又坚持各种陈规旧例,尤其是各种繁琐的礼仪。在诸多的大是大非上,翁同龢态度模棱两可不置可否,但在细枝末节上,却又锱铢必较惹人厌烦,以至于光绪帝都无法忍受

所谓“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背锅侠,让“天下瘦”确实是事实,但向来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翁同龢,为何会让“世间荒”呢,因为翁同龢并非善茬。翁同龢生活在科举制之下,他的意识中在意的,实际上只有其个人的前程与利害,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亟需实干者的晚清时期,作为清流魁首的翁同龢,非但没有任何助益,反而成为了到处惹乱添麻烦的代表。

1898年5月29日,也就是变法前13天,恭亲王奕訢离世,奕訢与李鸿章等一样,都属于实干派人物,而其临终之际,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询问“朝中谁人可用”。奕訢认为,首选就是李鸿章,只不过他积毁销骨一时难用,至于其他,便是荣禄与张之洞。当光绪帝说起翁同龢时,奕訢突然激动起来,挣扎起身道“聚九州之铁,不可铸此大错”。对翁同龢的评价,奕訢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居心叵测,怙势弄权”。

1904年7月3日,75岁的翁同龢病逝,而当时的翁同龢乃是被革职回籍,甚至还是戴罪之身,朝廷自然也不可能拨银为其置办丧事而翁同龢最终被光绪帝与慈禧太后所弃所厌烦,得了如此下场,也是其自己所造成。

9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妄图控制朝鲜,以朝鲜为跳板控制东北、蒙古进而侵略全中国,实现其所谓的“大东亚战略”。而朝鲜又是清朝的藩属国,两国的矛盾就这样产生。

1894年,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爆发了甲午海战,结果以北洋水师的惨败而告终,此战成为中日两国国运转换的开始。

在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时,有清廷的腐败,变革的不彻底,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光绪帝的指挥失当。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实力,毕竟在战场上,战斗的输赢很大程度上以来双方的硬实力。

在海战前,北洋水师的总吨位是3.4万吨,日本联合舰队是4万吨。

北洋的总马力是4.2万匹,日军总马力是6.8万匹。

从装备上看,日军军舰航速快、炮速快、火药爆炸力强。北洋舰队航速慢,炮速慢,炮弹多是填沙子的穿甲弹。

在北洋军舰成军后,军舰更新换代慢,弹药补给困难,训练经费经常被克扣。而这些都是拜翁同龢所赐。

李鸿章虽然是封疆大吏,但是军费还得朝廷出,而翁同龢恰恰掌管着户部,掐着李鸿章的军费。

翁同龢为何和李鸿章过不去?因为二人有世仇。

翁同龢出生在江苏,为帝师之家。父亲翁心存为皇帝老师,而翁同龢又是同治、光绪二人的老师。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身为帝师,自然牛气轰轰。

翁同龢的大哥翁同书早年跟随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当时任安徽巡抚,与太平军作战时弃城而逃。曾国藩非常气愤,上书弹劾翁同书,当时李鸿章担任曾国藩的幕僚,这封弹劾奏书就是李鸿章写的。

慈禧看到奏章后非常生气,判翁同书斩监候,老爷子翁心存知道后,当场气绝身亡。慈禧恤念帝师之恩,改判翁同书流放新疆伊犁,不久翁同书在伊犁病死。这样翁同龢和李鸿章就成了世仇。

李鸿章和翁同龢还属于不同的派别。翁同龢是清流党,清流党又分为南北两派。南方派以翁同龢为代表,北方派以李鸿藻为代表。在北方派当中,有一个叫张佩伦的做了李鸿章的女婿,这让翁同龢极为不爽。

洋务运动开始后,李鸿章创建北洋水师,翁同龢任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李鸿章多次跟翁同龢索要北洋军费,翁同龢总是以国库亏空为由拒绝,致使北洋水师在1886年之后没有新购一艘新式军舰,而此时的日本海军疯狂购买西欧先进军舰,导致中日两国军舰装备出现代差。武器落后,海战上必然处于劣势。

翁同龢的所作所为,光绪看在眼里,恭亲王更是看得一清二楚。在恭亲王临终前,光绪过去看望他六叔,恭亲王对光绪说:“若用此人,所谓聚九州之铁,亦不能铸此大错!”

恭亲王死后没几日,光绪帝就让翁同龢提前退休,开缺回籍。

在翁同龢死后,庆亲王奕劻请求朝廷给一部分治丧费用,身困瀛台的光绪知道后,勃然大怒,历数翁同龢的种种罪过,帘子后面的慈禧默不作声,算是认可此事。而翁同龢也成为睌请历史上第一个无罪而又没有恤典的朝廷重臣。

依此看来,甲午战败的罪魁祸首是翁同龢,他专弄个人恩愿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既害了李鸿章,也害了光绪、害了大清。

10

翁同龢死后没有丧葬费,与光绪帝并没有任何关系,当时的光绪帝早已经被囚禁起来,朝廷当政的是慈禧太后。不过总的来说,晚年的翁同龢,既不讨光绪帝的喜欢,慈禧爷对他也非常厌恶,以至于他晚年怎一个惨字了得。

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后来因缘际会成为光绪的老师,而且和光绪帝的关系非常好。关于他们两人的关系有多好,史书上特意有这样一段记载,说是光绪小时候害怕打雷,每逢打雷就躲在他怀里,还经常玩他的胡须,以手入怀抚其乳。

可以说,翁同龢不仅是光绪帝的老师,也是他半个父亲,所以他的仕途自然非常顺畅。

当时慈禧也非常欣赏翁同龢这位帝师,所以在光绪八年的时候,慈禧让他进军机处,但翁同龢以自己资历不够推辞了,但慈禧却直接说:“我病才好,找人不容易,你别给我为难!”由此可见她对翁同龢的倚赖和重视。

就这样,翁同龢第一次出任军机大臣。

翁同龢第一次出任军机大臣,主要参与了两项重大政治活动。一是参与处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二是参与中法越南交涉事宜。在这段时间里,翁同龢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这也是她一生中宦途最得意的时刻。

两年之后,慈禧发动“甲申政变”,废掉主政军机处的恭亲王奕訢。翁同龢受风波影响,被革职留任,因为他是帝师,而且慈禧也有意留用他,所以这个处理对他没有实际影响,他仍然在朝廷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等到光绪二十年,光绪帝亲征,再次召翁同龢任军机大臣,并深得光绪帝信任。甲午战争中,因坚决主战和李鸿章等人积怨,后来又因支持光绪帝变法,得罪了朝廷里的众多守旧派大臣。

与此同时,翁同龢虽然支持光绪变法,但对于康有为这个人,又不是特别看好,所以他在推荐康有为时,就特意加了句“人之心术,能否初终易辙,臣异未敢深知!”好吧,就因为这一句话,翁同龢又把康有为为首的改革派大臣也都得罪了。

在这种背景下,翁同龢就成为守旧派和改革派共同抨击的靶子,守旧派觉得他是改革派的带头人,而改革派又觉得他是守旧派的带头人,于是翁同龢两头难受。

恰好这个时候,光绪帝也想火速提拔并重用康有为进行改革,所以当他看到翁同龢态度不坚定时,就决定拿他杀鸡给猴看。总而言之,谁要是阻扰变法,哪怕只是态度不积极,我都不会客气,即便他是我最信任的老师。

于是,翁同龢先是被光绪训斥,接着守旧派和改革派又各种找他茬,最后他就被革职回家。戊戌变法之后,慈禧本来想杀他,好在荣禄说了一句话:“本朝尚没有杀过帝师的先例!”

在这种背景下,慈禧这才留下他一条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翁同龢被永不叙用,而且每天去县衙门挨训。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做过帝师,告老还乡,还要受这种侮辱,可以想象他的心情。

等到光绪三十年,翁同龢病逝于自己家中,年享七十有五。因为此时翁同龢不仅没有任何官职,而且还是代罪之身,朝廷自然也就不会给他拨安葬费。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朝廷才下诏为其平反,并官复原职,追谥文恭。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