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徽章,中国的家徽中除了用鸟兽图腾外,也有用象形文字来表达信息,这是最显示中国文字优秀的地方。

先说日本的家徽

日本的家徽起源在平安时代,这是一个以奈良时代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时代,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文艺繁荣的时代,所以当时的贵族们经常参加各种聚会,大多乘牛车前往,而很多人的车又都是黑漆涂面,很难辨认你我,于是就有人在车的某个部位镶嵌金丝图案,这就是日本家徽的起源。

平安中期,慢慢就有贵族在衣服上做出一些特有的纹样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平安后期,一些贵族开始把家族特有的纹样用于庄重的场合所穿的衣服上,在这样重大的场所里自然就有人通过身上的纹样来辨认对方的身份地位。此时的家徽作用多是给衣服增加色彩,表示家族繁荣昌盛。比如,天皇家族的家纹是十六瓣多重菊。

  • 日本国徽(天皇家族徽章):

  • 织田家家徽:

再说欧洲纹章

欧洲的纹章起源于中世纪,在封建时代的战斗中,成百上千的战团交战在一起。因为制造兵服的制造者们频繁的交流技术,以及战团中普遍采用的、缴获后即收为己用的制度,也渐渐变得不明显。在这样的的趋势下,盾牌、盔甲上使用的颜色和符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十字军东征中,每次战役都有数量众多的领主加入战团,这更大大促进了纹章学的发展。

  • 全身铠甲武士图:

12世纪后期,骑士比武大会开始风靡整个欧洲,纹章成为了骑士们荣耀与骄傲的象征。因此,西方建立起了等级森严的世袭制度,分贵族与贫民,贵族分公、候、伯、子、男五级,世袭罔替,姓氏和纹章成为了贵族骑士的象征。

  • 英国皇室纹章:

  • 罗马帝国纹章

重点说中国的家徽,为何后期慢慢消失

中国在家徽的发展中用过鸟兽图腾和象形文字,这足以表达自身身份的信息,如下:

为何家徽在中国慢慢消失

  • 其一、秦灭六国之后废封建设郡县,汉代恢复郡县,但在七国之乱后开始消藩,之后一直都是中央集权统治,没有什么领主和骑士,只有中央统一指挥的军队,因此并不需要代表家族和个人的纹章或家徽。

  • 其二、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极力反对藩王出现的制度,拥有家徽、强调门阀是极为危险的一种行为。虽然秦朝灭亡的早,但影响力却非常的深远,再到汉武时期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后,更是极度强调中央集权,藩王慢慢被架空,彻底成了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系统。
  • 其三、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尤其在宋朝之后,士大夫阶级大多是以师门一系传承。这种文人之间的传承主要是学术和政见,不用依靠血缘,因此家徽这样代表血统的东西,不在是上流文化需要的,可有可无。

本来明朝时可以有“具有独立行政能力”的贵族,谁知朱棣造反,明朝的贵族一带差于一代,到后期连饭都吃不饱了,更别谈什么军事权和人事权,明朝的藩王几百万子嗣,如果配上家徽,也会烂大街。

(中国的家徽一个就够了)

总结一下:相对于欧洲和日本,由于古代中国对中央集权制的把控严格,所以并没有形成财政、人事、军事独立,具有长期血缘传承能力的贵族。再加上汉字在军事上已经起到了纹章和家徽的作用,所以类似欧洲和日本那样的家徽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已至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是有的,只是不是很明显。
中国古代是有家徽的,中国的家徽图案中,除了一些鸟兽图腾外,隐约也可以看出象形文字的特征。在发展上,因为文字本身便足以表达讯息,不需要另创图腾做为标示,所以中国的家徽发展比较缓慢。
中国只有周朝为真正的封建制度,秦灭六国后废封建设郡县,汉代恢复封建,但七国之乱后就开始削藩,此后一直是中央集权统治。没有领主和骑士,只有中央统一训练和指挥的军队,因此不需要代表家族和个人的纹章。再加上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极力反对藩王出现的制度,拥有家徽,强调门阀是极度危险的!虽然秦灭亡很快,但是影响确实非常之大,再到汉武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后,极度强调中央集权,藩王逐渐被架空,彻底形成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系统。
隋创科举之后,尤其在宋之后,士大夫阶级多是以师门一系传承,这一文人阶级,主要的传承的是是学术和政见,不再依托血缘,因此家徽这样代表血统的东西,已经完全不是上层主流文化需要的了。


个人认为象形字要比家徽帅多了

3

姓本身就是图腾啊!每个家族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你的姓就是部落图腾,就是家族族辉

4

家徽这东西只用于封建领主。中国自秦以后就是中央集权制了,更何况中国的分封制也不同于西方,而欧洲与日本的分封制更为相似,封建领主(大名)向下一级领主(大名)收税,并且豢养骑士(武士),每个领主都有自己家的家徽、旗帜、标志、符号,国王只是最大的领主,而在中国天下都是皇帝的,各级行政区的长官都是任命的,即使再兴旺的家族谁也不敢豢养死士,还弄什么家徽旗帜标志符号,那不是找死吗?

在战争频繁的西方,家徽最重点功能是战争中用于识别敌我。可以不给下层平民看却一定要给下层士兵看啊!还有,一大堆骑士未必相互认识,写字对方九成不认识(中世纪没几个贵族识字的),而且字母文字容易混淆,于是只有用图案了,时间长了,固定下来就成家徽了……中国上层识率高,对下层汉字也容易分辨,而且在更文明的华夏看来禽兽没人高贵,于是在中国族徽(图腾)就很少存在意义了,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我认为是因为世家大族的姓氏就是保证了!到哪去,亮出姓氏和祖籍,人家就知道你家牛气了!根本不用其他的东西。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的。文字。语言都通。你家族牛气,全国都知道。不像欧洲,日本。都是一堆一块的,你家牛气。其实也就相当于在一个小区域牛气,而且语言啊,文字啊,都不通。所以需要家族徽章来宣扬自家。

为什么日本和欧洲普遍都有家徽为什么中国没有,说没有贵族孔子能不算,其实真正的原因他们太落后了,欧洲那帮贵族除了传教士认识字其他基本白搭,再说基督教的名字都在圣经取,总不能打仗都举个皮特,日本同样只有僧侣是文化人,用大大明的家徽永乐通宝,你能说多有文化。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发展出类似于纹章一类的标志呢?虽然在诸侯之间的战争中可以通过标明姓氏的旗帜来判别所属,但是对于更细小一层的组织,比如诸侯国下属的具体大夫又怎么判别?因为放眼整个东周时期,仅仅用姓氏来表示的话仍然嫌太狭隘,比如各诸侯的公子某,公孙某等,这些作为大夫的贵族在战争中又是如何互相区分的?

中国和欧洲,日本不一样。他们都是一群贵族,然后拥戴一个贵族成为代表,那就是国王,但实际上贵族家族还是那个贵族家族。中国每个朝代都只有一个贵族,一个唐,或者一个宋,就是这个贵族家族的族徽,剩下所有人都是这个家族的打工仔儿子,一个打工的你要什么族徽?战国以前是有贵族的,但是,全国贵族都是一家子出来的。都是周天子的兄弟子侄。各立家族等于分裂周天子家天下。秦统一之后,除王室外是没贵族阶级的。这正是中国社会千年领先世界的原因。社会组织结构先进。

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也可以!只有皇帝许可就会有,好像"岳家军”“杨家将”"祝家庄"这些都有自己标注的。这都是皇帝准许的。如果政府不准许的话!你立家族徽记这些会有造反的悬疑!收买人心。严重的话会被灭族!因为从秦朝开始,我们就不是所谓的封建制,看看权利的游戏,那才是封建制,所谓家臣的家臣不是我的家臣,所谓诸侯领主贵族,后来都没有了,再大的官也不过是公务员,也就没有家徽了。

简单地说,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全国只有一个象征就是龙。而日本和西方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各个小国割据,没有统一过,所以才需要家徽作为区分。比如日本,严格来说行成统一也是在丰臣秀吉以后。中国,人在,家族就不断。 西方国家,家徽可以赐予,可以赠送,可以夺取。 日本,家徽可以继子继承,可以更改,可以大名赠予。 三者西方和日本是一个用处,代表家族存在意义。 中国不需要,只要人还在,才是最重要,其他一切跟随时代变迁进步就好。

中国上古时代有类似家徽这种图形标志的,只是叫图腾而已,后来征伐联盟后统一用龙这个图腾,据说龙这个图腾就是杂糅了各部落图腾后演变出来的。其他一些没融合的部落还有自己的图腾比如可能跑到朝鲜的东夷就是鸟,战败的蚩尤就是牛之类。中国的贵族统治在周朝末年春秋时代就趋于瓦解,以后就再没有贵族的生存环境。后面的世家门阀都只不过是垄断文化传播的文人世家并无贵族特权,再发展到后面是完全文人士大夫社会上千年,家徽这种贵族化的东西实在发展不起来。

5

中国古代太长了,这个问题要分阶段来说。

在上古时代,商朝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商朝分属东夷,鸟,可能就是它的图腾。

以疑古著称的顾颉刚先生,曾依据《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汉书·地理志》、《说苑·修文》、《后汉书·杜尚传》等文献资料,驳斥了唐朝人将《尚书·禹贡》“冀州……鸟夷皮服;扬州……鸟夷卉服”中的“鸟夷”改为“岛夷”的错误,明确提出上古的文化族群实应分别为黄帝、炎帝和鸟夷共三个谱系。

经顾先生研究,鸟夷民族族大人多,占有中国沿海一带,以淮水流域为其大本营,实跨《禹贡》之扬、豫、徐、青诸州,延及于冀者则为夫余。

殷人、秦人、徐人的祖先各有一套卵生的传说,他们都分属于鸟夷这个大部族。

历史上的郯、任、宿、须句、颛顼等国都是风姓,风即凤,都是以凤鸟为图腾的部族,凡商、奄、淮夷、徐戎、群舒、秦、赵、梁、郯、任、宿、须句、颛顼、鸣条,全都出于该鸟夷部族的扩展和分化。而太皞、少皞、皋陶、益、喾、契、挚,皆均为鸟夷的宗神。甚至疑及并有卵生传说的朝鲜、高丽、夫余,是即《禹贡》的冀州鸟夷之所迁变。

当然,这是族属的图腾,就像突厥、铁勒的部族联盟,突厥即以狼为标记图腾,铁勒则以牛为标记图腾,这是作为部族,或者说部落核心家族的标记(称为图腾可能并不确切),另外就是古罗马人的狼标志。

之所以会有这些,往往起自文字时代之前的传统,因为没有文字,才需要“物化”的表意,比如古罗马王政时代的后期,开始有了金属铸币,上面的图案就是某种动物,借以表示货币价值,比如牛羊之类。

西方的贵族血统,理论上溯的顶点是查理曼大帝时代,而其血缘的传递则是在罗马帝国末期日耳曼蛮族涌入西欧开始的,日耳曼人早期是没有部族贵族的,他们有非常深刻的平等意识,且没有奴隶,但是有选举出的军事统帅,这些部族的军事统帅,逐步形成了早期的王族、贵族。

而这些王族、贵族与基督教结合之后,经过基督教的教义加持,才具有了血统的神圣性。而必须指出的是,西欧的贵族们,很大一部分是文盲……这和中国周朝之后的分封血统贵族完全不同。

周的贵族既是军事领袖,也是文化传承者,并没有西欧和早期文明那样独立的、强大的祭司、教士阶层。所以他们的血统关系,并不需要用“文字时代”前的物化表现。在周天子有宗庙,诸侯也有宗庙,贵族有家庙,然后有文字记录的谱系。

欧洲的贵族家徽,其实可以看得出来,是对于家族历史传承和联姻关系的记录,这些是要配合谱牒学家的研究,之所以会有这玩意儿,在于中世纪欧洲的继承权法律比较复杂,绝嗣的封建主,存在漫长的顺位血缘继承人,所以社会很有需要。

周的分封贵族,到春秋末期、战国前期,已经把摔倒在地,到了秦汉之交,这些贵族在新的军功授爵国家体系的压迫下,已经不再具有贵族地位,最终消亡。

之后的贵族时代,是南北朝到隋唐,区分士族和寒庶的手段是“士族志”、“姓氏录”,乃至于官方的户籍,当时的户籍登记和今天不一样,要写明高祖父到本人在历代当过什么官,以及和谁家通过婚的情况。

其中,妻子身份分三种:嫡妻、继室、妾;子女的身份分两种:嫡子、庶子。

还要标注是否有犯法的情况,是否有士庶杂婚的情况,如果有则要免除士族身份和待遇。

这种严格的官方文书制度,就封建时代的欧洲和日本的小样,根本造不出来,所以只能靠各个贵族家族自行保存相关谱系、文件,等到有纠纷的时候,请出专门的谱系学家进行考证鉴定。

对了,日本的家纹的情况也与欧洲类似,这是由天皇—贵族(公卿)构成的世袭贵族制体系,种类繁多的武士家门,其实是在这个体系之中存在的一个肿瘤,或者说异变体。

这套家门等级标志体系,是日本进入文字时代前的老传统,他们把新社会力量也纳入传统之中,才有了后来的变化。

简言之,就是欧洲和日本的贵族社会保留了更多文明时代前的传统,并进行了制度化的重新解释和完善,所以有这个东西。而中国则早早进入了文明时代,采取了更多的文明时代的方式来确认血统和谱牒,直到贵族时代结束。

6

首先我们要知道家族徽章是用来干什么的。当然是让别人在最短时间认识到持有者是哪个家族。纹章盛行的时代,也是文盲横行的时代,用文字来表述家族,大部分百姓是不认识的,尤其是欧洲和日本,拉丁字母想要表述一个清晰的家族,需要很多字母,日本也是这样,即使日本使用汉字,也需要两三个汉字才行,而在中国,姓就是最好的徽章,大部分单字姓,即使文盲看多了也会认识的,实在是因为没有必要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7

答 | 獬执事

世界范围内纹章最为兴盛的主要有两个地区,一个是欧洲,一个是日本,其中日本的纹章被称为家徽或家纹。

其实,纹章的诞生并非源于贵族的自我标识,而产生于战争中的刚需。西方的纹章大约滥觞于12世纪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因当时的重骑士全身都包裹在重装盔甲中难以识别,故需要通过在盾牌、旗帜上画出带有鲜明个人印记的符号以区分敌我。这里面最方便的是盾牌——盾牌相对平整、面积也较大,而且相对于旗帜更具实用性因此也不容易被丢弃。纹章在最初又被称为盾章,正源于此。

随着纹章的发展以及纹章学的渐渐系统化,各种贵族、团体、组织渐渐引入了这种极具标志且能够激发成员荣誉感的符号。因为有能力统一制做纹章的大多是贵族、骑士阶层,这才让人们产生了纹章是贵族专用的误区。《冰与火之歌》中的小指头自己也创造了自己家族的纹章:一只知更鸟,当时色后对此的评价是“很适合你,毕竟像你这样白手起家的人有太多值得传唱的故事”——这一态度很能说明纹章在本质上是不分阶层的。

日本家纹的源头也是如此,它发源于“平治之乱”。当时,参战的源义朝与平清盛双方分别以红色战旗与白色战旗以区分军队,而后在贵族的牛车上也渐渐出现了简单的图案以区分不同的家族,最终发展出了独树一帜的日本家纹文化。

那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纹章呢?中国古代战争频繁,当然也有对敌我标志的刚需。但是有两个原因导致纹章学并没有在中华大地上发展出来。一是汉字本身具有较清晰的识别性,尤其在“同姓同族”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姓氏足以当纹章之用;二是中国古代相对发达,不同势力大多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打造统一的盔甲兵器,从这些方面可以很容易地区别敌我。当然,对于农民军,就只能用黄巾、红巾、黑旗之类的用具了。

关于以姓氏区别家族的情形,如果同姓并非同族,也不乏其中一族改姓的例子。比如诸葛亮的诸先其实姓葛,籍山东诸城,后来迁居,当地已经有了一个姓葛的大户,于是改为诸葛。刘禅报怨诸葛亮曾用过“政由葛氏”之语,这里的葛氏就是诸葛亮。

8

根据美国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改编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在国内受到了很多美剧爱好者的追捧。《权力的游戏》中各个家族的家徽给很多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不仅是美剧,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也有各个家族的家徽存在。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有深远的家徽传统,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家徽吗?

《权利的游戏》中史塔克家族的家徽


从宋代开始,就有很多学者们发现上古流传下来的青铜器上存在一种既不同于普通文字,又不同于绘画纹饰的图形文字,宋代学者只是在著作中将之解释为“某某形”。近代以来有学者将之称为“图形文字”或“绘画字”。大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发现有一些陶器和青铜器上的图形文字非常相似,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称之为“族徽”。


郭沫若认为,族徽是上古史表示一个家族、部族或氏族的徽号,既有别于文字,又有别于装饰性的刻画。首先西周青铜器上的这种族徽不可能是较为古老的文字画,因为文字画是比较原始的民族使用的,商代已经出现了完整的汉字文字系统——甲骨文。族徽又不是像饕餮纹一样的纹饰,因为其有某种实际意义。郭沫若判断,这些图形文字是作为某一家族的名号来使用的。

专家推测可能与职业有关的族徽


现在专家认为,族徽的特点是象形性和标识性特别强,美化装饰色彩明显,而且在章法布局上不合文字排列的常规。族徽有的类似于虫、鸟、兽、鱼的,反映了古代民族的“图腾”或者是“图腾”的某种简化。而脱去这种形态显得较为抽象的,则反映了其文明程度较高,族徽已经进一步抽象化了。

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器上的族徽


历史学家推测,族徽主要流行于商朝,是氏族的象征。但是西周推翻商朝之后,西周人并未接受“族徽”的传统,而是重新进行了分封,确立了新的分封体制,于是这些族徽就逐渐被个人、家庭、官职、国家和祭礼等专有名词取代了,大约在春秋早期之后,族徽基本消失。


参考文献

杨晓能:《另一种古史》

9

窃以为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方面,刘三解老师指出的“士族志”、“姓氏录”乃至于官方的户籍会被来确认血统和谱牒;另一方面,写有主帅或者核心军事集团名号的旌旗等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欧洲的纹章、日本的家纹的某一层面的功能。

殷商时期的族徽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便于理解的表述,严格来说和西方以及后世的纹章等并不完全相同。而华夏民族的龙和熊,突厥之狼,契丹之白马青牛,女真之海东青(这只是一说),更多的具有图腾的色彩——当然,实际上和人类学的图腾概念也不完全一致。这些都不展开了。

而因为中国较早的进入吏治国家,氏族、贵族在大一统的的行政体系中把打散重组,因而实际上的所谓某家军,或者私人的部曲,在很多情况下必须纳入帝国的体制,从这个角度,前述写有主帅或者核心军事集团名号的旌旗和纹章或家纹在部分功能上有相似性甚至一致性,但终究还是不同的。

举一个例子,《四海鲸骑》中的青龙船和玄武船,其本质是明帝国海军的一个军事编制或作战单位,并不代表某个贵族集团哪怕是皇族甚至是太子。

因此,中国古代的贵族氏族没有也根本无从拥有设立家徽的传统。

10

我告诉小编为啥中国古代为啥没有家徽,首先,中国古代秦以后个朝代统治者一贯喜欢以各种手段打压或消灭各类贵族(军阀和门阀),几百年后科举制就彻底消灭了贵族,所以也就没有家徽了。其次是技术问题,欧洲古代是愚昧落后于中国的,尤其是纺织技术,他们无法制造大面积轻软但又结实的布料(还要透光性好),所以他们只能用坚硬的羊羔皮做旗,羊羔皮如果写字容易模糊,再一个那时候没几个人认字,写了只好画画了,这就是家徽的来历。中国古代贵族如果画图代替字,你看看能有人跟他混吗?都得有多远就躲多远,主要是太磕碜了,但欧洲古代贵族没几个认识字的,画画没人认为是磕碜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