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四野大军奉命自平津南下武汉时,有一个主力师并未出动,而是被高层点名留下来担任卫戍北平的任务,它就是第47军160师,奉命改番号为第207师进驻北平城内,同时调来了在延安时期就做保卫工作的吴烈担任师长,这也就是后来的公安军中央纵队第1师。为什么选择该师呢?因为这支部队的15000余人,都是清一色的牡丹江地区翻身农民,俘虏兵成分几乎没有,所以纯洁可靠。
(开国少将吴烈)
解放前的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全国比例的80%,这就意味着最广大的兵源肯定出自农村,尤其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蒋军控制着松花江以南的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因此东北野战军的兵源补充和二线兵团建设,主要征召对象就是农民。既然部队中农村兵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兵,那么战场伤亡的数量自然也远高于后者,这是由当时的实际人口情况决定的。
东野在战争初期的兵源补充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蒋军的俘虏兵,经过简单教育后补入部队(其实大部分也是农民);二是在地方农民中招收新战士。不过当时根据地建设还没有做好,所以两部分比例差不许多。但是东野很快就发现了严重问题:蒋军俘虏兵虽然军事技术较好,拉过来就能作战,但他们受反动教育也深(东北的蒋军大多是嫡系精锐),骨子里看不起我军并且不服管教,在战场上经常发生问题。
(二纵5师师长钟伟)
众所周知,当时我军还没有取得战略优势,双方处于拉锯战当中,比如1947年夏季战役结束后,第二纵队就曾经汇报,该纵5师曾经在怀德补充了800名俘虏兵,结果很快就有一半开了小差,部分士兵还逃回了四平,反而向敌人泄露了我军的情况。而4师补充了1200名,居然有打死老战士携枪逃跑的情况,所以各部队对俘虏兵确实很头疼,都要求补充更好的新兵。
罗帅为此专门主抓这一工作,因为问题已经带有普遍性了:单靠俘虏兵补充部队,是不能保证战斗力的,随着战争的深入,从延安、山东和苏北来的老战士越打越少,俘虏处分越来越多,部队的素质是会出问题的。所以他特别指出,要想使东北野战军在短期内得到大发展,还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贫苦农民中征收新战士,这才是我军发展的根本方向。
(罗荣恒元帅)
我军“农村包围城市”的根本战略,“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东北实际情况,都意味着我军必然占有着绝大部分农村地区而非城市,而东北野战军得以顺利招收大批农民战士的最关键因素,则得益于“土改”政策的巨大成功,翻身农民愿意拿起武器保卫土改成果,这是当时城市居民完全不具备的觉悟,也是我军战士和蒋军士兵打仗目的根本区别。
1947年7月,罗帅经过反复考虑,建议组建二线兵团:组建办法是动员大批翻身农民和少数工人入伍,再抽调一批主力或者地方部队的干部战士为骨干,不再经过地方武装逐步升级的过程,而是直接编成“独立团”。按照指示,每个独立团定额2500人,第一期组建40个独立团共10万人的二线兵团,到10月初各军区实际成立了48个独立团,并且由于军工生产任务较重,主要兵源仍然是农民。
(公安军战士)
到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军区共编成和训练了189个独立团,指战员总数422072人,从数量很容易看出当时东北野战军成分比例。农民分了土地,打心里拥护我军,并且因为连打胜仗,我军威望亦空前提高,大批青年农民要求参军,一个镇(区)能动员2000到3000人,一个县能动员10000多人,比如第二期独立团建设时,松江省参军农民多达57000人。
农村兵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能吃苦,文化程度很低但执行命令坚决,其实恐怕今天也是如此。因此,以东北野战军为例,即可了然,当时的我军部队成分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兵,占比应该超过了90%。既然如此,在战斗中出现伤亡时,农村兵的牺牲比例就肯定远高于城市兵,基数在那摆着的呢,而不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
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伤亡69000余人,按照刚才的比例介绍,其中的60000人以上都是农村兵,即便是东北全境解放后,仍然组建了21个独立团,因为东野主力入关后,保卫胜利果实、剿匪和治安,仍需要相当数量的部队。
这21个独立团的农村兵比例就不那么高了,因为所有城市也已解放,但是这批部队没有南下,而是编入了东北军区所属的六个师中。
(东北野战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