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起曹刿,就不得不提到曹刿论战。它作为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必备古文,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典故。

当然,相信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堂堂鲁国国君会甘愿听从曹刿的话?在很多人看来,曹刿只是一个标准的平民,它的背后也没有任何利益集团推动,鲁庄公竟然听了他一番话就让他指挥军队,这实在太不可思议。

但其实呢,曹刿论战这段记载,明显有意模糊和隐藏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真实的曹刿绝不是普通人。因为,不要说在春秋时期这种注重血统和门第出身的年代,就是咱们现如今提倡人人平等的年代,有哪个高级官员,愿意没事坐在一起,倾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发表高论呢?

事实上,当众多高级官员愿意坐在一起,听某个小人物发表所谓的高论时,本身就证明,对方早已经不是什么小人物。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权力者都非常官僚,在激烈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权力者为了拉拢人才,自然都会表现的非常开明。



这种观点,自然没有错;问题是,如果有人认为,众多高级官员会开明到,愿意坐在一起,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讲如何治国安邦,本身就证明他把历史、社会当童话故事看。

举个很简单例子,现在的众多公司,竞争都是非常激烈。但是,我们谁听说过,一个公司的众多高管甚至老板,会没事坐在一起,倾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给他们大讲如何经营公司?

当然,我们谁又听说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因为给某个企业的众多高管发表了一通大道理,于是就成为这个公司的高管?还是那句话,当你有资格让一群高管、甚至是老板坐在一起,愿意倾听你讲大道理的时候,本身就证明你已经非常成功。



回到春秋战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通常一番精彩的说词,就可以让自己身居高位。

表面上看,成功就这样简单。但问题是,不要说别的,只要你能修炼的,有机会跑到众多高级官员面前,让他们愿意倾听你发表一套不管有没有道理的高论时,你就已经非常成功,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人。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当时的曹刿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平民村夫,对此我还特意查过史书,而据史书记载,曹刿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他的先祖是周文王的第六子曹叔振铎,而鲁国国君的先祖是周文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也就是说,曹刿本身就和鲁国国君是亲戚关系,加上他又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自然有资格让鲁国国君和大臣们听他高谈阔论。

事实上,假如曹刿真的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平民,不要说一个国君与众多大臣,就是一个大型企业的老板与高管,也不可能坐在一起,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给他们讲如何管理、如何经营、如何规划的;更不会因为他讲的好,就直接把公司的管理权交给他。



其实,曹刿论战之所以让大家觉得很神奇和喜欢,只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普通人渴望一步登天的愿望。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不知名的草根,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突然受到某个大人物的赏识,于是一跃踏上成功的快速通道;这种故事永远受人喜欢。但是很遗憾,类似的故事,永远只是故事。

当然,这是题外话。在曹刿论战之后,史书上有关曹刿的记载,就是在十三年后,也就是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年),他劝谏鲁庄公不要到齐国观看祭祀社神,但庄公却没有听他的建议。此后,史书上就再没有关于曹刿的记载。

不过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载过一个叫做曹沫的人,他也是鲁国的将军,也曾指挥鲁军和齐国作战,后来齐桓公和鲁庄工在柯地会盟,曹沫将军趁机靠近齐桓公,用匕首威胁齐桓公退还曾侵占过的鲁国领土,否则就跟齐桓公同归于尽。齐桓公无奈,只好同意了曹沫的请求。

后来,有人说这个曹沫,实际上就是曹刿。因为在先秦时期“刿”和“沬”发音相近,可以通假,而且他们生活的时间也相同。当然,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所以是真是假暂时还无法确定。

最佳贡献者
2

齐桓公欲称霸,第一步就要压制鲁国,再威服诸侯。

因此,齐鲁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长勺”之战,曹刿也首次出现于史书中,他在战场上帮助鲁庄公打败了齐国的军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左传·庄公十年》

(长勺之战)

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歇”深谙“敌疲我打”的用兵之道,但是却有违春秋时代的战争法则,说明了当时曹刿的名声并不好。

那个时候流行的是“堂堂正正,列阵而战”,两国军队找个宽畅平坦地方,堂堂正正列阵而战,一举定输赢,如果在战斗中抓获了对方的国君,之后也还是要放回去的,这在当时被称为义举。

直到《孙子兵法》的出世之后,孙武在兵书中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才在理论上将战争拔升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但是曹刿的“不按常理出牌”也并不能改变齐强鲁弱的格局,鲁国在之后三次败于齐国。

齐桓公五(前681)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沫(氵未)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於是遂与曹沫三败所亡地於鲁。——《齐太公世家》

(挟持齐桓公)

在《齐太公世家》这一段记录里点出了曹沫三败于齐,直到齐桓公五年,即鲁庄公十三年,鲁庄公割地求和。

史学家认为此曹沫(huì)即曹刿(guì),曹刿大胜齐军,则必有封赏,到了十三年鲁国求和,仅仅三年时间,鲁国并没有发生君臣相忌的记录。

《管子》一书中,“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管仲曾经提醒齐桓公说,曹刿这个人没有信誉,不讲道义,也就此将曹沫和曹刿定为一人,本人认可这一观点。

齐桓公与鲁庄公定于柯地会盟,谈判割地一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提醒,结果在宴会上被曹刿用匕首挟持,不得不归还了曾经侵占了鲁国的土地。

看来,曹刿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按常理出牌啊!

从此之后,曹刿便消失在了史书之中。但他能作为鲁国大夫和鲁庄公去柯地与齐桓公会盟,说明他也是能站到国家的决策层面。

(曹刿与鲁庄公剧照)

而在曹刿没有发迹之前,他本人应该也是“国人”的级别以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庄公十年》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的阶层可划分为国君、士卿、国人、野人、奴隶五个等级。

能够去拜见国君并且有权力提意见的人最起码是“国人”级别以上,因为国人是可以议政的,而野人和奴隶是不可以议政的。

比如,后来的郑国子产在改革的时候曾经说过的“不毁乡校”,乡校就是国人议政的地方。

子产变革之初,便遭到了国人的极力反对,但是子产非常明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

但是周厉王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被国人轰出国都。

(周厉王被轰出国都)

到底在春秋诸侯国中,国人到底具备有怎么样的权力和威力呢?

事实上,国人也是统治阶层之一,他们拥有庄园、土地、家臣、奴隶和私人军队,只是多或少而已!

当他们聚集在一起爆发出来的力量,可以瞬间改变一时一地的政治格局。

而曹刿能够见到鲁庄公,说明了他肯定是国人级别以上,他去见庄公的时候,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说明了这个没有留下姓名的“乡人”也是同样有议政的权力。

(曹刿见鲁庄公)

由此可见,齐桓公九合诸侯太过耀眼,鲁国从此之后,成了其附庸之国,曹刿再也没有了像“长勺之战”、“挟持桓公”这类改变时局的亮点,所以也没有再出现在史书之中。

个人认为,曹刿对鲁国有功,并且以他“国人”以上并且曾任过“大夫”的身份与地位,其结局应该是得以善终。

资料来自《左传·庄公十年》

《齐太公世家》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3

曹刿这个人,颇有几分神秘色彩。左转中一种出现过两次,中间还相隔十余年。很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

曹刿的身份问题。

按照《曹刿论战》中的表述,曹刿应该是一个没有官职的没落贵族。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短短几句话,包含丰富的信息。

“公将战,曹刿请见。”鲁庄公即将和齐国作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而且很顺利的就见到了。说明曹刿的身份不一般,绝对不是普通的平民,而应该是有贵族身份的士。

但曹刿这个贵族,又是没落贵族。从他和乡人的谈话就能看出来,曹刿不是“肉食者”,没有什么职权,对于国家大事本不应参与。

有人考证,曹刿可能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这就扯得比较远了,相隔四百多年的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就像刘备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样,时间太过久远,谁能说清楚?

曹刿论战以后去了哪里?

可能是归隐山林了。

曹刿论战是公元前684年,十三年以后,公元前671年曹刿再次劝谏鲁庄公,劝他不要到齐国去观看祭祀社神。这一次鲁庄公没有听他的。

从公元前684年到公元前671年,这中间13年的时间,竟然没有记载关于曹刿的任何事迹。很有可能是因为,长勺之战获胜以后,曹刿淡泊名利、回归田园。

为什么我们推测他会回归田园呢?因为从曹刿论战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曹刿对于“肉食者”的鄙视和憎恶。他之所以出山助战,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一展抱负,而是出于对鲁国的热爱。等到国家读过难关,他不愿意与“肉食者”为伍,还是会回到田园。13年以后,鲁庄公要去齐国观看祭祀社神,曹刿认为这样很不妥当,会损害国家利益,所以再一次站出来进行劝谏。

劝谏失败以后,曹刿心灰意懒,回归田园,从此不问世事。

4

曹刿论战之后一举成名,先是军事天地节目请他去当嘉宾。当时正好是伊拉克战争发生,曹先生说,三通鼓后,必有一场大战,结果美军进城如履平地。后来到“百家讲坛”,也没有红起来。

哈哈,我不过借曹刿说明,古为今用要具体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曹刿是活不到今天的。

5

后来死了啊,善终而死。

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两年,周庄王十四年),齐鲁两国爆发了长勺之战,曹刿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脱颖而出的,他为鲁庄公出谋划策,打败齐军,并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至理名言。

那么齐鲁之间为何会爆发战争呢?起因源自齐国的那场内乱,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些人物,名字比较乱,我会尽量简单讲述,各位看官慢慢看。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害,并自立为君,齐国内乱,齐襄公的两位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往鲁国和莒国,但不久后,公孙无知被杀,两位公子分别赶回国企图继位,最后公子小白先回到齐国,而鲁庄公也派兵护送公子纠,但与齐国交战后战败而退,于是公子小白便记恨鲁国,小白继位后(即齐桓公)无时无刻不想讨伐鲁国,一是报当年回国之仇,二是击败鲁国完成自己的霸业。

就这样,长勺之战爆发了,长勺之战鲁国战胜,这也是齐桓公争霸道路上少有的战败,但事实上此战丝毫不影响齐桓公的霸业,三年后,齐桓公再次整军进攻鲁国,这时候齐军将士已经看穿了曹刿的这些计谋,在绝对的实力年前,曹刿已经无力抵挡,于是鲁庄公割让城池向齐国求和,两国于柯地会盟。

但在会盟仪式上,鲁国大将曹沫趁机劫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土地,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里的曹沫其实就是曹刿,假如曹沫就是曹刿的话,那曹刿的为人确实不怎么样,在《管子》一书中,作者就将曹沫曹刿视为同一人,此书记载了齐国国相管仲对曹刿的看法:

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

管仲认为,曹刿为人不怎么样,不值得信赖,更不能与之结盟,但是齐桓公不听,坚决要去,结果就是被曹刿劫持了,而齐桓公呢,心胸开阔,毕竟他的心中装的是整个天下,所以被曹刿这么一闹,也就不再让鲁国割地了。

如果曹沫就是曹刿的话,那曹刿的为人真的很狭隘,为了蝇头小利而背信弃义,为人所不齿,但如果曹沫不是曹刿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不过不管曹沫曹刿是不是同一个人,他都被鲁庄公所信任重用,结局也是善终。

6

曹刿虽然名气够大,但是出现在史书中的次数不多,身份来历、最终归宿,史集当中都没有记载。可能当时的曹刿只是一般的士大夫,几次闪亮登场之后就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了。

我们熟悉曹刿,来源于语文教材中的《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国进攻鲁国。曹刿听说后想要求见鲁庄公。

他的朋友说:“国家打仗自然有那些高官厚禄之人谋划,你何苦参与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说:“高官厚禄之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刿不属于公卿大夫阶层,而只是普通士人,高于庶民,低于大夫。因为按照《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春秋时期,只有公卿大夫才有“食肉之禄”。从曹刿能够见到鲁庄公,可以知道他不是庶民阶层。

见到鲁庄公后,曹刿为他分析了能否一战的条件。

齐鲁两军对峙于长勺,战斗开始后,曹刿和鲁庄公同乘一辆车。

看到齐军擂鼓,曹刿阻止了鲁庄公对攻的想法,直到等齐军三鼓之后,曹刿才让鲁军出击。

齐军大败,鲁庄公又想追击。曹刿下车看了看齐军车轮轨迹,上车又望了望齐军旗帜,这才下达追击命令。

最终,鲁军战胜齐军。事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说出了那句千古名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成为后世对于战场士气的判断标准。像后世面对强盛敌人避其锋芒就是这种理论的延续。

此战之后,曹刿得到鲁庄公的重用,跻身公卿大夫阶层,因为十三年后,曹刿能够直接向鲁庄公面谏了。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这年(公元前671年)夏天,鲁庄公要去齐国观看祭祀。曹刿谏言到:“周礼是规范等级关系的,用来指导黎民行为的。因此会见是上训下的法则,用来制定赋税标准;朝觐是规范爵位的行为,遵循尊卑长幼的原则;征伐是惩罚以下犯上的错误的。诸侯只朝觐天子,天子出宫是巡游天下,用来展现天子权威。如果不是这样,以诸侯朝觐诸侯,则是不符合礼法的,后代子孙会怎么看你呢?”

曹刿的意思是,鲁国是诸侯,齐国也是诸侯,诸侯只有祭祀自家宗庙和天子宗庙的礼仪,而没有祭祀另一个诸侯社稷的礼仪。鲁庄公去祭祀齐桓公社稷宗庙,你让后人如何与其他诸侯相处呢?

可能摄于齐国国威,鲁庄公并没有采纳曹刿的建议,仍然去了齐国。

从庄公二十三年曹刿谏言鲁庄公之后,此后的史集当中再无曹刿的记载。至于曹刿结局如何,更是不得而知,我们只能推测曹刿在未来十年内就去世了。

因为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病重,需要安排接班人。围绕着接班人的问题,鲁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但都没有曹刿的身影出现,曹刿此时应该不在人世了。

后世有人说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人。

《史记》当中,曹沫是鲁国大将,三次和齐国作战,皆失败。后来齐鲁和其他国家于柯地会盟。

在盟会上,曹沫挟持了齐桓公,将三次战败丢失的国土全部要了回来。

按照《左传》记载,柯地会盟发生于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冬季,此时距离曹刿的长勺之战已经过去三年。

检索《左传》和《史记》,柯地会盟之前的三次齐鲁大战,分别是鲁庄公九年秋(公元前983年,公子小白【后来的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继承权,鲁国帮助公子纠,失败)、鲁庄公十年春(长勺之战,鲁国胜)、鲁庄公十三年(柯地会盟前,鲁国败)。这和《史记》记载的三次大败相冲突,但《史记》有可能记载的是庄公十三年发生于柯地会盟之前的战斗,曹沫战败了三次。

依据齐国稷下学宫之书编辑而成、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当中记载了这件事情,但写的是曹刿,不是曹沫。这也是认为曹刿曹沫为同一人的重要根据。

但这本是一件光荣的事,鲁国官方史集孔子编撰的《春秋》中竟然没有记载。我猜测可能孔子认为战场上丢失的土地靠胁迫拿回来不是很光彩吧。

不管曹沫曹刿是否是同一人,但曹沫曹刿最后的结局史书都没有记载,我们唯一能够肯定的是长勺之战后,曹刿得到了重用。今天曹刿肯定已不在人世。

7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段话相当的熟悉,这就《曹刿论战》中的内容,是曹刿向鲁庄公提出的著名论断,而这一战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这一年是齐桓公继位的第二年,而齐桓公是鲁庄公的舅舅,当然,政治和战场上,这些亲戚关系是没有什么用的,该打还是要打。而齐桓公之所以会在这一年攻打鲁国,也是因为鲁国在前一年干涉齐国内政。

鲁庄公当初之所以能继位,得益于另一个舅舅,即齐襄公。因为齐襄公杀死了鲁桓公,所以鲁桓公和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就继位了,那个时候,齐襄公泰国强势,鲁国连问罪齐国的勇气都没有,只是要求齐襄公将杀死鲁桓公的彭生给交出来就算完事。

这件事之后,齐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和平共处的,主要是因为齐襄公和文姜的关系太过亲密,两人在几年之内数次相会,这倒为鲁国提供了发展机会,后来齐襄公公孙无知杀死,而是公孙无知也在不久之后被杀死,齐国处于无君的内乱状态。

这一年是公元前685年,鲁庄公和齐国的大夫有过一次短暂的会盟,虽然没有说明会盟的目的,但大概率是为了齐国的内政,公孙无知被杀之后,在鲁国的公子纠和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想回到齐国去继位。鲁庄公自然是支持公子纠的。

所以不久之后,鲁庄公就领兵护卫公子纠回到齐国,但是很不幸的是,公子小白先进入齐国继位,即齐桓公。鲁军和齐军在乾时开战。这一战,鲁庄公败得比较惨,几乎是狼狈而逃。等到鲁庄公回到鲁国。齐桓公派鲍叔牙领兵来到鲁国。

目的是让鲁国将公子纠、召忽、管仲交出来,鲁庄公刚吃了一次败仗,自然妥协了,于是公子纠被杀,而召忽自杀,管仲被缚回齐国,并成为齐桓公的得力助手。

鲁庄公这么配合,让齐桓公心里不太舒服,因为没有打一仗,所以第二年的春天,齐桓公决定攻打鲁国。鲁庄公未战心先怯,当初齐国没有国君领导的时候,他输得那么狼狈,如今,有了国君,那军队的战斗力岂不是更强?

就在鲁庄公对这一战发愁的时候,有个名叫曹刿的人进宫和鲁庄公谈了一番。这是曹刿第一次出场,据说他是周文王的后代,周武王封邦建国的时候,将弟弟曹叔振铎封在曹国,所以就有了曹氏。不过曹刿即便是周文王的后代,其家族到了春秋时期也已经没落了。

而曹刿在去见鲁庄公之前最多只能算是“士”之阶层,地位低于卿大夫,甚至可能都没有为官。但这并不妨碍曹刿有远见和谋划,他首先就问了鲁庄公“何以战”,即凭借什么来作战。鲁庄公给出了几个答案,曹刿认为鲁庄公已经得到民心,这一战的胜算其实已经无形中提高了不少。

而等到作战的时候,曹刿和鲁庄公同乘一辆车,然后辅助指挥这一仗,包括什么时候击鼓,什么时候进攻,能不能乘胜追击等,曹刿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而这一战最终的结果是,鲁军大败齐师。

经此一战,鲁庄公知道曹刿是有个有才能的人,于是将其列入卿大夫之列。但是之后的曹刿基本就在战场上消失了,等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十三年后,当时鲁庄公准备到齐国起参观祭祀神社,这是于礼不和的,于是曹刿站出来劝说鲁庄公不要去做这件事,但是鲁庄公还是去了。

其实,西周结束之后,东周的天下共主虽然还是周天子,但是其影响力已经逐渐减弱,而且这一时期,礼崩乐坏,礼制规定的很多东西,都被破坏了,也不怪鲁庄公会做如此不合礼仪之事。曹刿的劝谏没有达到效果,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自这件事之后,曹刿就再没有出现在史籍中,曹刿作为异姓卿大夫,其实在鲁国的话语权并不是很大,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家族势力,只能游离于权力的边缘,所以关于他的记载也不会很多。

但至少《左传》对他在长勺之战中的表现用大篇幅展示,所以倘若曹刿后期有什么大的动作或者被害什么的,都不会没有记载。而没有记载,恰恰说明他很可能是善终。当然,后世很多人认为曹刿和同时期出现的曹沫很可能是同一个人,但缺乏必要的证据,难以让人信服,这里就略过不提了。

8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成语出自《曹刿论战》,讲的是鲁国谋士曹刿,如何出奇谋战胜齐国的故事。

论实力,鲁国明显弱于齐国的,而且当时齐国国君乃大名鼎鼎的齐桓公,谋臣是千年不遇的大智囊管仲,除了管仲,还有治国小能手鲍叔牙,实力不容小觑。


但是此战,即长勺之战,鲁国侥幸地战胜了齐国,之所以能胜,曹刿功不可没,而曹刿功劳之精髓就在于“忽悠”之术。

说到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忽悠战术,或者说是诡诈之术,是歪门邪道,这在春秋时期,是被正统所不齿的。

春秋交战方式,与现在区别很大,一般是双方互派使臣,约定打仗的时间、地点、人数,待双方各自准备妥当之后,然后击鼓,双方战车开始正面冲锋。

PS:战鼓好比发令枪,枪响之后,运动员才能起跑。


战车越来越近,到了射程之后,弓箭手开始互射,你来我往,这时候比拼的是射术,哪方射箭技术高超哪方获胜几率大,如果侥幸射中了马或者驭手,那么恭喜你,对方的战车报废了。

倘若没有射中,那么就要进行血淋淋的遭遇战了,车上士兵用长矛互刺,这时候比拼的是武力值和运气了。

战车冲击力很强,是春秋时期的重型武器,相当于古代的坦克,但其弱点同样明显,那就是灵活性太差,只能直来直去,不太容易掉头、转弯。

曹刿正是抓住了这一弱点,把齐军整的很惨。


第一次擂鼓,按照惯例,鼓声响起,双方要开战的,这边齐军战车启动了,但鲁军那边纹丝不动。

齐军被耍了一次,于是悻悻地退了回去,这一退阵型乱了不说,还要废九牛二虎之力,把笨重的车移到之前的位置,再次摆好阵势。

接着,鲁军第二次擂鼓,这一次,鲁军故技重施,齐军又上了一回当,齐军军心躁动,疲惫不堪!

这鲁军啥玩意啊,不按规矩出牌啊!

就在齐军军心躁动,阵型不整的时刻,鲁军第三次擂鼓,这次鲁军玩真格得了,显然,这样的齐军不会是鲁军的对手。


此战,鲁军打了大胜仗,但鲁军坏了规矩,玩阴的,破坏了战争礼仪,与其说齐军战败了,不如说是被鲁军套路了!

不过,下次齐军就变聪明了,也不按套路出牌了,后来,齐国就灭了鲁国。所以说,曹刿是个耍小聪明的家伙,因小失大,要玩智谋,玩阴的,他根本不是个,管仲分分钟就能灭了他。

讲了这么多,曹刿后来怎么样了呢?

历史没有记载,《左传》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鲁庄公要去齐国看祭祀社神,曹刿劝谏不让去,说这不合礼数,如果子孙后代看到了,很丢脸。

鲁庄公就回了一个字,滚!

9

在中学的课堂上我们习得一句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出自于《左传-曹刿论战》中的经典语录,奠定了曹刿在我们心中有大勇,有大谋的形象。

后来我们逐渐长大,满怀理想与抱负,试图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们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于是对那些劝阻我们的世俗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一位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凭借一己之力,指挥鲁国军队以少胜多战胜齐国,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后又“劫持齐桓公”,名留青史。

对于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曹刿,他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根据《曹刿论战》这篇文章的记载,我们知道当齐鲁即将发生战争处在紧急备战的时候,,曹刿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保家卫国,守护鲁国的国土与百姓,曹刿准备进入都城,向鲁庄公进言献策。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后来曹刿向鲁庄公提出了获胜的几代要点,无非是树立鲁庄公的诚信,团结百姓,最后鼓舞士气。只有做好了这几点,鲁国在面对强齐的进攻时才有可能获得胜利。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齐鲁战于长勺之地,鲁庄公依旧听从曹刿的战略谋划进行战术调整。齐国三鼓之后,鲁国军阵终于捶动了战鼓。鲁国军队上下一心,奋力杀敌,最终大破齐军,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战争胜利之后,鲁庄公势必要按照战争爆发前制定的奖惩制度对有功者予以封赏。而曹刿以其不可磨灭的巨大战略贡献获得了鲁庄公的赏赐。具体获得了什么封赏,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是我们从后来发生的曹刿劝谏鲁庄公不要去齐国看祭祀可以得知,曹刿在“长勺之战”后是得到了鲁庄公的重用,成为心腹大臣的。

而曹刿的最终结局也没有记载,生卒年不详。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10

曹刿,春秋时期鲁国人。有关于曹刿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毕竟这个人是被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之中的人物。然而有关于曹刿的生平故事在历史中记录的却非常少,似乎除了长勺之战我们就不怎么了解他的故事了。他就像是一颗流星,在长勺之战中划出了一道非常靓丽的弧线后就再也消失不见。

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发起的。当时齐桓公和国相管仲野心勃勃,一心想称霸于列国之间,所以就用武力来压迫诸小国。鲁庄公十年,齐桓公非常冲动地想要出兵伐鲁,管仲认为还没有到时机,所以就强烈反对。但是齐桓公他心意已决。观众不去,就让鲍叔牙去吧!齐国已经吹响了战争的号角,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鲁国。鲁国虽然不及齐国地大人多,但是国君鲁庄公绝对不是一个庸弱的人,他决定以大军来抵御齐国进攻。然而究竟如何才能破敌?这个问题让鲁庄公十分懊恼。

鲁国面临危难的局面早在鲁国就传开了,曹刿想要去见见鲁国国君,为他排忧解难。有人嘲笑曹刿,说带兵打仗制订国策都是上层人士所决定的事情,你就别跟着瞎搀和了。曹刿却坚持要见鲁庄公,说上层人士未必目光长远,所以要其给破敌之法也许还不如我这个乡野村夫。于是曹刿就前往宫门请求拜见鲁公。鲁庄公欣然接见了曹刿。曹刿三问鲁庄公以何为战,前两次曹刿听来皆为不妥,直至鲁庄公最后说小大之狱,查实而决定后,曹刿说这一点才是为百姓着想,所以说公可一战,并且他也主动要求跟着一起去。鲁庄公自己本身就对战争拿不定主意,所以对曹刿的要求那当然是欣然接受。前方战事吃紧,鲍叔牙所率领的齐军连战连胜,士兵之间也有了一些骄傲轻敌的姿态。齐主决定作战稳妥一点,所以让鲍叔牙下令击鼓挑战。鲁庄公正准备拔剑迎敌,没想到曹刿却制止了鲁庄公,并且下令任何鲁军都不得轻举妄动,违者军法从事。齐军再次击鼓,曹刿仍然不战。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之时,曹刿才让鲁庄公下令冲杀。这次两军交织在一起,鲁军就像是下山老虎一般勇猛,而齐军就像是待宰的绵羊,没多久就被杀光杀净了。鲁庄公准备下令追击齐军,曹刿又制止了。他先是也是先看了车辙印,后来又看了看鲁军的旗帜,这才下令追击。最终,长勺之战以鲁军大胜结束。实际上曹刿能够打赢战争完全是因为他打破了拘泥的战争规则,以灵活的头脑指挥作战。因为按照周礼来说,一方击鼓另外一方也需要击鼓,然后进行正面冲杀,这就是“国际法”。齐军两次击鼓都不见鲁国回应,他们已经一头雾水了。紧接着鲁军突然掩杀过来,齐军当然不可招架。所以说曹刿的胜利不仅是在于曹军的同仇敌忾,更在于其灵活的战略战术。之所以能够蔑视和打破规则,原因跟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曹刿是曹叔振铎的后代,而曹叔振铎又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也就是说,曹叔振铎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建立周朝,开始大封功臣。他给曹叔振铎分封的地方是曹地。曹国的封地很小,像鲁国、宋国这样的小国都能够碾压曹国。但是曹国的土地非常肥沃。为了能够在列国中生存下去,曹国国君只能选择依附于大国生存。所以说曹国一直遭受着欺负。曹国传到曹伯阳这一代的时候,国君立志要改变曹国积贫积弱的面貌,所以就断绝了和晋国的依附关系,并且发兵攻打宋国。然而不幸的是,想要征伐宋国的曹国却反被宋君给灭了。曹刿是破落贵族,所以当权者的那一套规则是管束不住他的。尽管曹刿的地位已经没有昔日祖先那么光辉了,但曹刿仍就是规则之外的人。不然他也不会说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样的话。但从曹刿能够直接面见鲁君就能够断定其身份最低也是一个士。从长勺一战可以看出曹刿确实很有能力,但人都是会变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曹刿变得越来越不像当初的自己,从而走上了一条谋反的道路。

经过长勺一战以后,曹刿受到了鲁庄公的重用。鲁庄公把女儿嫁给了曹刿,任命曹刿做了大夫,让他对鲁国国政进行改革。从这里我们看得出来鲁庄公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但是曹刿的思想不够系统性,或者说他的改革并不先进,所以对鲁国的颓势也没有什么改变。曹刿第二次施展奇谋是在齐鲁两国君主会面的外交场合,他公然持刀劫持齐君,迫使齐国对鲁国做出让步,这让人再一次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后来的曹刿就变了。长勺之战十三年后,鲁庄公想要到齐国去观社(祭拜祖先的仪式),曹刿急忙赶来阻止。曹刿对鲁庄公大谈礼,并且告诉大王说他的举动是不符合礼的。鲁庄公不听,仍然跑到齐国去观了礼。 曾几何时,在曹刿的眼中肉食者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但是当他成为肉食者之时,自己似乎也再慢慢地向这方面转变,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或者说他即使知道也是愿意的,因为他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成为肉食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