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一个已成为历史性名词的国家,其存在时间并不长,大约有只一百多年的历史。它虽然没有在欧洲的历史进程中起过主导型作用,但对欧洲以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云石君就南斯拉夫,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前南)解体前,是巴尔干半岛的主体大国。其领土包括如今的塞尔维亚、黑山、波黑、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以及未得到塞尔维亚和中国承认的科索沃。
南斯拉夫作为巴尔干半岛的区域性大国,这个现象是不符合常理的。巴尔干半岛是东欧、西亚、欧洲三大地缘文明势力的交汇处,这决定了它逃脱不了成为强势外来势力的逐鹿场。三大地缘文明势力的实力相差不大,其影响力辐射到巴尔干时,已所剩无几。这就决定了,即使巴尔干被一方占领,也因影响力的薄弱而无法长期稳定。
而巴尔干半岛全境山脉纵横交错,自身地缘实力难以孕育出强势的本土势力,破碎的地缘结构无法形成一个强势的核心。因此,巴尔干半岛在民族、文化上十分多元化,政治较难整合为一体。
不过,南斯拉夫的崛起,打破了常规。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巴尔干半岛的政治整合,成长为一个较为强大的区域性大国。
南斯拉夫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这其实与近东地缘政治格局有关。
19世纪,南斯拉夫崛起时,正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着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威震近东,只是因为大航海时代和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奥斯曼帝国逐渐没落,到19世纪时,其实力已无力维持对巴尔干半岛的绝对统治。
这就让巴尔干本土势力有了成长崛起的空间。19世纪正是民族主义兴起,民族国家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塞尔维亚这个在巴尔干半岛中部占相对优势的民族,趁势而起,摧毁了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建立了塞尔维亚国。
塞尔维亚国在独立初期,实力弱小只能蜷缩在贝尔格莱德一带。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小国不具备长期存在的基础,毕竟,巴尔干半岛虎狼环伺的地缘格局决定了,即使没有奥斯曼土耳其也会有其他周边势力入驻,而这不是塞尔维亚可以抵御。
只是,在那个阶段,巴尔干周边的另两大势力(东正教系统的沙皇俄国、天主教系统的奥匈帝国)刚好也处在混乱孱弱中。
俄罗斯在工业革命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地缘环境的限制,落后于西方其他国家;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战败,其扩张受到限制。而奥匈帝国,外部有普鲁士崛起的威胁,内部有日益严峻的民族矛盾。
有能力统治巴尔干半岛的三大势力都陷入困境,这就给塞尔维亚成长的空间。况且,塞尔维亚在这时还多了一个帮手——英法为了维持近东的均势,同时遏制奥匈、奥斯曼、俄罗斯的实力,希望巴尔干半岛拥有自己的政治独立性。
英法与巴尔干半岛的地缘关系疏离,因此,虽然不能直接占领巴尔干半岛,但可以凭借强大的实力,以地中海战略通道向巴尔干施加影响力。巴尔干有了这两个强大的外援,塞尔维亚不仅国家独立了,还有能力挖奥斯曼土耳其的墙角。
一战后,塞尔维亚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一战中,塞尔维亚加入协约国作战,这让它取得了巨大的战争红利。
一战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都被瓦解,失去了威胁巴尔干半岛的能力。而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俄因战争实力大损,再加上列强的钳制,被迫进入休眠期。
巴尔干周边的三大势力都失去了威胁塞尔维亚的能力,这让塞尔维亚的国家主权有了充分的保障,同时还趁势将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大量边缘领土(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以等地区)收入囊中。南斯拉夫王国就是建立在塞尔维亚的基础上的。
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看上去是一个区域性大国,但其有着诸多隐患。
巴尔干半岛的地缘结构十分分裂,这说明其没有政治整合的地缘条件;巴尔干半岛的地缘实力弱小,无法孕育出本土文明,再加上地处伊斯兰、东正教、天主教三大主流文明交汇处,因此巴尔干半岛的人文结构十分复杂。
具体来说,南斯拉夫王国分为塞尔维亚、黑山、波黑、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等次级地缘板块。每个地缘板块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主体民族,语言、宗教等大多都不同。
更糟糕的是,巴尔干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强势的势力能压制其他势力,即使是作为主要统治族群的塞尔维亚,其具备的相对优势都十分薄弱,不能形成主体性。
国家地缘和人文结构的高度撕裂,决定了南斯拉夫从诞生起就有极度的分裂风险。
如何避免分裂的发生呢?最优解自然是用主体民族的政治和文明体系优势同化边缘民族。
可是,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的主体族群,从其文明规模以及发展水平来看都不具有同化其他族群的能力。再加上巴尔干半岛地处三大文明交汇,这就让每一个族群,都能从地缘、宗教等层面,在周边寻求外部文明势力的支持,这就让南斯拉夫的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如果强行同化,极易引起内乱,不仅国家有分解的风险,还可能引发新的地缘政治风险,让巴尔干半岛重新成为列强的逐鹿场。
这样的情况不是南斯拉夫王国愿意见到的。因此,他们放弃同化转而鼓吹“南斯拉夫”族系认同。
这个想法非常好。虽然巴尔干半岛上的族群关系十分复杂,但族群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南部斯拉夫人族系上。在民族、宗教、语言、地缘冲突严重的情况下,以族系源头为共同点打造彼此的认同纽带。当国民对斯拉夫人的认同高于其他认同时就突破了民族、宗教、语言、地缘的限制,起到了凝聚人心,增强国家认同感的功效。
也真是因为这样,一战后,塞尔维亚王国在领土得到扩张后,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希望以这个名字从族系起源上得到各族群对这个国家的认同感。
然而,南斯拉夫的设想失败了,其原因是,族系认同过于脆弱,而民族、宗教、语言、地缘等隔阂过于根深蒂固。族系上的共同点,存在于几千年前。那时尚未有文明产生,所谓的共同族系是否真实存在着疑问。即使共同族系起源确实存在,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共同点早就消失了。
因此,仅凭几千年前虚无缥缈的血脉联系,无法将各部族间的民族、宗教、语言、地缘隔阂凝聚在一起。
因此,看上去兴盛的南斯拉夫王国,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分离主义。随着纳粹德国的兴起,中欧地缘势力卷土重来,德国比一战时的奥匈帝国要强大得多。
随着二战的爆发,南斯拉夫王国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走向终结。1941年,德军攻陷南斯拉夫,国王保罗二世流亡海外,南斯拉夫被拆解。南斯拉夫共产党组织抵抗势力,利用巴尔干半岛多山的地貌,与德军和伪政府打游击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
在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统治被瓦解,南斯拉夫王国得以重建。不过,王国恢复没多久,南共就宣布成立“南斯拉夫民主联邦”,也就是后来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邦和之前的南斯拉夫王国的版图是一样的。因此,在南斯拉夫联邦成立后也面临着曾经的困境。
而在这时候,随着二战结束,近东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苏两强对抗,冷战开启。
政治格局的调整对南斯拉夫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战后,巴尔干半岛周边三大地缘势力的没落,让南斯拉夫得到了一个安全的战后环境。而二战后,美苏崛起,南斯拉夫内部矛盾还没平息,又再次成为争霸的焦点。
那么,南共领导的南斯拉夫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将在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41章——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之第1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