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视剧《特赦1959》中有个片段,是黄维被俘后转移的时候,在火车站被解放军伤残战士拦住了,不让他走,非要杀他。电视剧里的解释是,黄维在淮海战役中突围的时候,使用燃烧弹,而且拼死抵抗,对解放军造成了比较大的伤亡,战士们对他有怨气。其实这是对他的淡化处理,这个事情确实发生过,但黄维在突围的时候是使用了毒气弹,而不是燃烧弹。即便是按照海牙公约,这也是妥妥的战犯罪行。

在抗战时期,日军因为兵力有限,所以主要靠装备优势来打击国军,而当日军的武器装备优势也无法压制国军,或者攻山头攻不下来的时候,就会使用毒气,国军多次吃了毒气的亏。到了解放战争,国军其实是有毒气的,但在内战中基本上不怎么使用,一直到淮海战役的时候,哪怕是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杜聿明指挥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去救援,到最后也没能突破解放军的阻击防线,黄百韬兵团被迫全县突围的时候,也没有使用过毒气弹。也没有人提过要不要使用毒气弹的问题。

但是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包围之后,虽然国军统帅部强令原打算从徐州撤出之后一路直接向阜阳撤退的杜聿明集团改变方向,转而向东南方向的濉溪攻击前进,同时让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从蚌埠出发,向西北方向攻击,并力救援黄维兵团。并且,国军统帅部还要求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派部队参加救援作战。但到十二月中旬,各路国军都未能突破解放军防线,救援已经没有希望了。

既然救援没有希望,那就只有突围了。按照统帅部的要求,在黄维突围的时候,空军要提供掩护。因此,空军司令王叔铭奉命到双堆集上空,与黄维用无线电通话,协商突围的办法。王叔铭问黄维,现在我们可以投掷两种炸弹,甲种弹和乙种弹,你认为应该投哪种?我们倾向于乙种弹。这里说的乙种弹是催泪性的瓦斯弹,而甲种弹则是窒息性的瓦斯弹。黄维几乎不加思考的说,与其投乙种弹,还不如投甲种弹。

黄维自己在回忆录中说,到预订的图为日期,也就是十二月十五日,王叔铭再次乘飞机来到双堆集上空,与他通话。王叔铭表示,情况有变化,现在不能按计划实施了。黄维回答说,既然你们不能按计划实施,我就断然实施了。他在这里说得有点含糊,但大致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就是空军并没有大规模投掷毒气弹,来掩护突围。但实际上,在此之前空军空投给养的时候,已经空头了一些毒气弹了,在突围的时候,黄维就使用了。

黄维开了这个头,后面杜聿明集团突围之前,空军就和杜聿明也没怎么商量,就直接给杜聿明集团空投了大量的毒气弹,并且空投了一些防化装备,比如面具什么的,也空投了一些毒气弹的使用说明。杜聿明就把这些都交给了邱清泉兵团,由邱清泉兵团指派一个部队来演练使用毒气弹掩护突围,以备将来突围的时候使用。不过,按照杜聿明的回忆所说,在后来突围的时候,那些毒气弹其实绝大多数没有能够爆炸,也就没有发挥作用。但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还是有一些爆炸了的。

同样是在《特赦1959》中,王耀武说过,在他下决心从济南突围的时候,特意叮嘱下属,不用拼死抵抗,因为这是内战,用不着那样,既然战局已经这样了,大家就各奔前程好了。也就是说,虽然王耀武此前在山东对华野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他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还是头脑很清楚的,对外战争必须拼尽全力,流尽最后一滴血,但在内战中就要愿赌服输,不必那样拼命。而黄维因为对蒋的愚忠,在突围时要求使用毒气弹,这就不仅违反了国际公约,而且是连基本的战争道德都没有了,也没有把对面的解放军指战员当成自己的同胞,这是非常恶劣的。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一、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二颗原子弹,导致24万日本市民丧生,32万残疾,80多万人无家可归,后遗症更是延续至今。由于日本是战争的策源地,邪恶的侵略国家,美国又是敦促日本投降,所以世界舆论没有多加谴责。

二、日本的神风特攻队

日本在二战末期为了抵御美军的强大攻势,挽救战败的命运,利用日本人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在驾驶的飞机上带有250千克炸药,对美军的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实施了自杀式的袭击,这种集团化、大规模的玉石俱焚的战术,在世界战争史上闻所未闻,日军共出动了1298架次,而成功率仅为5%。

三、吴越对阵,越兵自刎。

在中国的春秋中后期,大约公元前496年,吴军和越军在两国交界处相遇,两军对垒,勇者为胜,这时越军突然站出两排军士,手举战刀不是砍向吴军,而是自己抹自己的脖子,吴国前军被这种奇怪的战法吓坏了,扭头后撤,造成军心涣散,越军抓住机会猛烈进攻,吴军大败而归。

谢谢阅读

3

“范弗里特弹药量”,绝对的丧心病狂!

(范弗里特)

朝鲜战争期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充分发挥了美国人财大气粗的土豪特性,对我志愿军采取了不计成本的弹药量投入,总结起来就是:炸炸炸!不要心疼钱,使劲扔!

范弗里特自己解释说:“ 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掩体与火力须足够大。我们必须倾泻钢铁与烈焰而不是人员。我要在此阻止住中国人并重创他们。我欢迎他们来进攻,我要挺立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我要留下无数个炮兵的弹坑,以致能让人连着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里。这没有拔高,我是认真的!”

对的,他说的很明白,要大量的“倾泻”炮弹。

1951年8月18日,美第二师集中全部火力轰炸983高地。整整9天时间,完全的地面炮火倾泻,一共打出了36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320发。这个数量实在是太过于庞大,超出了美军平时弹药量的五倍。这样的疯狂攻击,美军炮兵估计要疯了。


1952年秋,范弗里特把目光转移到了上甘岭地区。

这是由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小阵地。美军乐观的认为,只要能保障弹药,只用2个营,5天时间就能占领该地区。

结果呢?弹药确实保证了,美军在这两个小阵地上,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另外还有5000多发航弹。

原计划伤亡200人,5天就可以搞定。哪知道先后投入了美陆军第7师,韩2师和韩9师,第2埃塞俄比亚营,以及一个哥伦比亚步兵营,打了四十多天,造成了美韩2万多人的伤亡……结果还失败了。

上甘岭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美军完全搞不明白,以当时铺天盖地的连续轰炸,别说人了,就连蚂蚁也不可能生存下来的。

确实,范弗里特对上甘岭的轰炸,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整个上甘岭的所有地面都被翻了一遍,所有的表面工事都被炸的荡然无存,整个山头都被削低了3米。

志愿军战士躲进了坑道里,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炮击。强烈的冲击波也冲击着坑道,志愿军战士被震得上下颠簸,还有战士被活活震死。这场战役中幸存下来的人,都是活生生的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这里就不多说了。

范弗里特的疯狂轰炸,在志愿军面前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遇到的是中国军人。

4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30分,法西斯德国首都柏林外围的奥得河防线,堑壕里的德军士兵在经历了30分钟“惨无人道”的密集炮击后刚刚抬起头来,他们惊恐的发现眼前白芒芒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而这个时间天还未亮,原本应该是漆黑的阵地前方,照射来万缕强光,使他们只能听见苏联红军坦克的轰鸣声,却根本睁不开眼睛,更无法瞄准射击,许多德军士兵目眩眼花当场就精神崩溃了。



他们作梦也想不到的是,对面苏军一共使用了140架防空探照灯,以20米的间距一字排开,在炮火准备完成后突然全部打开,整整1000多亿度电光瞬间照射在德军阵地上,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次最震憾的奇观,而这个“丧心病狂”战术的发明者正是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他对此曾经回忆道:“这是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可以说,我一生从未有过类似的感受”。

奥得河,是横亘在柏林以东的一道天然凭障,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哪怕军事常识匮乏的人也清楚,奥得河防线是柏林的咽喉所在,一旦奥得河被苏军突破,柏林市区就会马上遭到攻击,因此这是一个攻守双方都态势明了的战局。为了守住这道防线希特勒拼凑了一个“维斯瓦集团军群”。



这个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居然是第三帝国党卫队领袖希姆莱,在最高统帅部的陆军将领们看来,让希姆莱带兵作战简直是笑话,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充分证明了希特勒对奥得河的重视。

德军在奥得河与柏林之间建立了绵密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一系列建有数条散兵壕的防区区组成,主要防御地带多达五条堑壕。同时利用湖泊、运河以及沟渠等天然障碍建立守备支撑点,所有居民区全部构筑环形防御,“维斯瓦集团军群”一切领导职务也都交由党卫军的将军负责,德军最高统帅部解散了预备队,将所有的步兵、坦克兵、炮兵和专业兵种的后备部队和军事院校学生,全部补充到作战部队,摆出拼死一搏的架式。

(苏军装甲部队开往柏林)

正因为如此,朱可夫也清楚对奥得河的进攻是德军意料之内的事情,苏军的前进道路上必将困难重重,如何使进攻的组织更具突然性是困扰他很久的问题。按照苏德战争中苏军的惯例,在大规模进攻时通常是在清晨进行炮火准备,因为步兵和坦克需要清晰的视线,德国人对此也非常熟悉,所以朱可夫决心一反常态,在天亮前两小时发起攻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一方面,苏军准备了规模巨大的炮群和弹药投送量,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主要突破地段上,每公里正面集中的76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密度达到270门左右,朱可夫总共调来了14628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1531门火箭炮,进攻首日的计划炮弹倾泻量为1970000发,总计2450个车皮,大约等于将10万吨钢铁砸在德军阵地上;另一方面,为了给苏军坦克和步兵照射目标,同时惊吓和震慑敌人的心神,朱可夫冥思苦想出了探照灯战术。

(希姆莱视察党卫军部队)

在战役准备期间,朱可夫亲自试验了探照灯战术的效果,方面军各兵种首长参观后一致同意。进攻当天在炮击过后,数千发五彩缤分的信号弹在空中升起,根据这一信号所有探照灯一起照向德军阵地,事实证明,德国人在那一瞬间已然懵圈,最初还响了一阵机枪,随后陷入一片寂静,被猛烈的炮火和耀眼的灯光完全压制,朱可夫见状命令缩短炮火准备时间步兵立即发起冲锋,到黎明时分苏军已经攻克第一线阵地。

这已经不是苏联人第一次使用非常规“丧心病狂”的战术了,在之前1943年11月解放基辅的战役中,瓦图京大将也曾命令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夜间投入战斗,并要求所有红军坦克前灯大开,拉着刺耳的警报器,以机枪和大炮一路狂扫着快速推进,参战的德军将领梅伦廷形容这是“令人畏惧的场面,防御者要经得住这一切,就必须有健全的神经”。

(朱可夫在前线)

5

我是青岩 ,我来回答。

大家都说的是正面,我来说个反面的吧。也就“失败的丧心病狂战术 。”



1916年6月24日,英法两国联军在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向德军发起了一次大会战。只在减少凡尔登的压力,将战线推至德国边境。索姆河战役是一战最大的战役。

在索姆河会战中,英国的第四集团军由罗福森将军指挥。负责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 25 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三集团的第七军负责防御左翼。当英军主力突破德军阵地后。







负责左翼的第三集团军第七军却受到德军阻击。德军在阵地前沿铺设铁丝网,埋下大量地雷 还挖有深深的壕沟 马克沁重机枪也蓄势待发。英军的第三集团军第七军不顾实际情况,对德军阵地采用密集冲锋的战术。英军被壕沟所阻,德军的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优势被完全发挥出来英军遭到巨大损失。但英军主官漠视士兵生命,依然让士兵冲锋。一天的时间英军就损失了六万人。(这是什么狗屁战术,明明是送死。)据可靠记载战斗后期德国的机枪手曾向冲锋的英军士兵大声喊话,“叫他们回去,不要过去送死。”可见德军士兵杀人,杀的手都软了。此战之惨烈可见一斑啊。

杀人最多的并不是最出名的。人们都知道美国向日本投掷了2颗原子弹,杀伤了日本将近40万人。你们可知道AK47全世界制造超过1亿支,造成了3500万人死亡。向密集冲锋这种使用几千年的战术,使多少人牺牲在了冲锋的路上啊。“应该不止3500万吧。”

密集冲锋可谓战争史上最“丧心病狂的战术”没有之一。

6

范弗里特弹药量,对上甘岭实行地毯式轰炸,让上甘岭山头在炮火中削去3米,可见美国财大气粗,不顾成本和代价地大轰炸。中国军人在坑道里顽强抵抗,在弹尽粮绝中顽强坚守,拼死拼命反击美军入侵上甘岭。由于范弗里特弹药量之大,惊人,大轰炸带来灾难性后果。那么多炮弹冲击波震得志愿军战士流鼻血,还有很多被炮弹活活震死。只有很少战士从坑道活着走出来,这些战士也差点见阎王。可见,范弗里特弹药量对我志愿军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威胁太大,把志愿军置身于危险之中,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无疑是志愿军坑道战士所面临的天大危险和天大灾难。范弗里特弹药量,太恐怖,太罪危。连蚂蚁就不能生存,不要说我志愿军的坑道战士了。我坚强无比的志愿军坑道战士,付出重大牺牲后,坚持到我军主力大反攻,用十分猛烈的炮火回击,回敬了美军,并取得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范弗里弹药量,数量之大,威力之大,具有灾难和毁灭性,真是太恐怖,太残暴,太凶残,太没人性,违反了战争法,这让范弗特弹药量不得人心,最终导致美军在上甘岭战役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7

在世界战争史上最丧心病狂的战术就是自杀战术。因为所有的战争模式都是以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模式存在的。而自杀战术则是以同归于尽的模式存在的。这种违背人性的战术是不可理喻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把这个战术使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的日本不是美国的对手,战局每况愈下。在认识到实力的差距之后,日本军方以大西泷治郎为首的军国主义分子,炮制出了“神风特攻”的战术,也就是臭名昭著的自杀战术。

日本的自杀作战分为陆海空三种模式,可谓五花八门。其实质就是一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和敌人同归于尽。争取以小的代价去换取大的战果。

陆上的自杀战术是,让一个人怀抱炸弹或者炸药包,等待敌人的作战车辆经过自己身旁时,就引爆爆炸物,和敌人同归于尽。这个实施自杀战术的人一般隐蔽在挖好的陷坑里,而在硫磺岛战役里,有的日军甚至把死去战友的内脏挖出来堆在身上,等待美军靠近实施自杀攻击。使得美军疑神疑鬼,对日军的尸体都要用机枪或者火焰喷射器处理后才敢接近。

而空中的自杀战术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神风特攻队”。它主要的形式是让人驾驶着装着炸弹和炸药的飞机直接撞击美国的舰只。一般的“神风”机都是用已经落伍的飞机担任,也有的是“樱花”弹。“樱花”弹是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小型飞机,它装有800公斤的高爆炸药。这种自杀武器需要由大型攻击机载到战场上空,脱钩后去撞击美国舰只。它速度快,威力大,曾经将一艘美国军舰直接炸成两段。

日本从莱特湾海战起开始组织神风特攻队,对美国舰只发动袭击。直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还有神风特攻机在盟军舰队上空盘旋。神风攻击给盟国舰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特攻作战中,日本海军航空兵总共出动了超过2000架特攻机,有2507名(其中“樱花”乘员160名)飞行员阵亡,击沉或重创近200艘盟国舰艇。

在海上的自杀攻击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水上的是以“震洋”艇为主。所谓的“震洋”艇就是在汽艇前部装上炸药,由人操纵着去碰撞敌舰的一种自杀武器。日本人认为,动用大批“震洋”去袭击敌舰,当在敌舰猛烈的炮火面前遭受攻击时,也许会有一、两艘能幸免遇难,因而有希望利用间隙,突破火网,攻敌成功。“震洋”艇虽然攻击力弱,但便于大量生产,所以,日本制造了相当多的“震洋”艇,将它们保存在山洞里,在战后,这些“震洋”艇都成了盟军的战利品。

而水下的自杀进攻分为“伏龙”和“回天”两种。所谓“伏龙”,是蛙人携带水雷在水中潜行,游至敌舰底部时实行爆破的一种攻击方式。当日军组织起“伏龙”攻击队并正在加紧训练时,战争便结束了。

而“回天”则是让美军十分惧怕的一种自杀攻击形式。停战不久,日本外务省有关人员和海陆军代表被召到马尼拉,举行关于进驻问题的协商会议。会议上,萨查兰多参谋长直截了当的要求日本尚在海上的载有“回天”的潜艇立刻缴械投降。

这是因为“回天”是由日本的“九三式”鱼雷改装而成的。这种鱼雷本身就具有威力大,航程远,航迹隐蔽的优点。经过改装后,“回天载人鱼雷”的技术状况大体如下:长14.7米,直径1 米,总重量为8 吨,乘坐1 人,头部装填TNT 炸药1.25吨,续航力方面,当时速30海里时为23公里,当时速为12海里时可达78公里。这种自杀武器可以潜航、上浮、改变航向、自由变速。如果加以调整,可以保持一定的深度、速度、航向,能够以30海里以上的速度进击。

在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用载有“回天载人鱼雷”的潜艇袭击盟军的海上运输线,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击沉多艘盟军舰船。但是,日本已经大势已去,这点战果已经无济于事了。

日本采取自杀战术,主要是基于双方的实力差距考虑的。它想在战术上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战果,在精神上摧垮美军的战斗意志,以换取更好的和谈条件。

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日本的自杀战术带来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一方面,在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美军面前,日本并没有取得希望取得的战果,白白牺牲了大批的装备和人员。

另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疯狂,震撼了美国人,让他们对日本这个民族产生了严重的误判。于是美国变本加厉的对日本进行了攻击。为了减少美国人的损失,美国人对日本继续地毯式轰炸,火烧东京,将日本的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一起化为灰烬。

同时,美国拼命拉拢苏联,不惜代价的换取苏联出兵日本。结果苏联在战争最后时刻出兵日本,消灭了日本的关东军,占领了包括日本北方四岛在内的大片地区。

最后,美国为了迫使日本投降,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迄今为止,日本是地球上唯一遭受原子攻击的国家。这一切,都和它采用的丧心病狂的自杀战术有关,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8

1346年,蒙古金帐汗国的大军进攻克里米亚,他们围住意大利商人控制的城市——卡法。城里人不肯投降,仗着高墙深沟固守,蒙古军队人数虽多还是未能拿下城池。

你不投降,我就不走,蒙古大军干脆整整围城1年多。围城一久,负面效应就产生,尤其是卫生条件恶化。结果很可怕,来自中亚草原的瘟疫开始出现在军中,大批的军士病死……

蒙古人一生气,采取丧心病狂的战术,他们把染有瘟疫的尸体当做“武器”。一架架巨大的抛石机,不断地把尸体发射到城内,不久卡法城内就到处是尸体。

尸体太多,又掉落在各个角落,城里人根本就来不及全部处理。没多长时间,瘟疫病菌感染城内的老鼠,接着在人群间传染开来,城里的人开始患病。

从卡法人开始患上瘟疫起,整个城市的病情开始恶化,患者开始出现头疼、寒战、长疱,继而陷入昏迷状态,并且呼吸衰竭。一个人从患病到死亡,不会超过一周时间,快点甚至两三天就死了。

卡法人惊慌失措,我们现在知道是"鼠疫”在作祟,但那时候的人不知道,叫这种可怕的瘟疫为“黑死病”。这个名字源于死者的皮肤呈现黑紫色,就像被恶魔吸走灵魂一样地可怕……

城内的卡法人在丧命,城外的蒙古人也在遭殃,他们终于悄然撤离战场……

看着犹如人间地狱的卡法,很难想想它曾经是意大利商人手中的繁荣城市,侥幸活命的人纷纷开始逃离。

人们坐上海船,开始返回故乡意大利,随之登船的还有传播瘟疫的跳蚤、老鼠。欧洲大陆已经得到卡法城的灾难,所有的港口接到通知拒绝他们上岸,大部分的船民都死在海上漂泊。

1347年10月,1艘来自卡法的船,拿出大量的财宝贿赂当地总督,被允许在意大利的墨西拿港登陆。结果,“黑死病”就此降临欧洲,首先在西西里岛爆发……

随后法国、西班牙、挪威的港口都被传入“黑死病”,死亡的阴影笼罩整个欧洲,第一波的影响在1351年接近尾声。接下来1361年、1368年、1375年、1382年、1390年又一次次爆发“黑死病”。

蒙古人“扔病尸”的战术,导致欧洲遭受“黑死病”的施虐,伤亡率是相当惊人。后世估计14、15世纪的“黑死病”让欧洲损失2500万左右的人口,西欧的人口在1300年至1450年间至少减少1/2,甚至有可能达到2/3.

9

?挖眼震敌术,使用者: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人称“保加利亚屠夫”。

巴西尔二世是保加利亚第一王国的盖棺人,公元1014年7月29日,巴西尔二世的军队绕到了正在山谷中疯狂抵抗的保加利亚军队背后,和正向拜占庭部队一起发动了合击,最终获得了大批俘虏。而听闻爱将阵亡,同时也为了威慑这些危害帝国巴尔干领土的保加利亚人,巴西尔二世下令将1.4万名战俘挖去双眼,每100人留一个独眼人带队返回保加利亚国内,时任保加利亚沙皇萨穆埃尔看到这么一副恐怖的景象,羞愤伤悲当场瘫痪,两天后就过世了。


?推儿踹女术 使用者:汉高祖刘邦(当时还不是皇帝)



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中刘邦失利,匆忙出逃,逃窜之际经过沛县,但全家均已逃亡不知去向,奔走途中遇到了儿女——后来的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后来发生的事情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刘邦见楚军追得禁,好几次把两个可怜的小家伙踹到车下,幸亏驾车的夏侯婴出手相救,并且在孩子抓紧自己后才加速赶车,气得刘邦几乎想宰了他。后来刘邦老爹被俘后,项羽声称要煮了他,刘邦说的那番话真是证明了一句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但你膈应人。

?母马色诱术 使用者:李光弼

安史之乱中,史思明拥有大量精锐骑兵和优良战马,而这点却是和他对垒的李光弼所没有的。史思明就天天把这些马拉出来溜溜,在敌人面前大肆炫耀,李光弼沉思之后想到一条计策。便是也将城内所有的母马放出来溜溜,而在母马和叛军的马匹混到一起时,便让士兵驱赶被关在马厩里的马驹。听到马驹的呼唤,母马迅速往回跑,而那些正流连温柔乡的公马自然不愿就此打住,也跟着李光弼的马群跑回了群里。

当然我觉得最无耻的是下面这个。

?逼上梁山术 使用者:宋江,吴用

残害无辜,比如杀害小衙内,让朱仝没有退路,宣称秦明造反,害后者一家老小惨死。

10

二战中最丧心病狂的战术,来自变态的日军,美名其曰:神风敢死队。

【神风敢死队有多变态呢?】

飞机拆掉逃生装置,少装油料,多装炸药,有来无回,飞出去就必须找美军军舰碰撞。鱼雷都要改成人工驾驶的,一个人驾驶一颗鱼雷,发动自杀式袭击。

【神风敢死队战果怎么样呢?】

1944年5月,菲律宾比阿克岛登陆战中,日军四架飞机撞沉一艘美军军舰,启发了日军组建“神风敢死队”。1944年10月,三本五十六的心腹大西泷冶,为了守住菲律宾,正式组织了“一人一机换敌人一舰”为目标的“神风敢死队”,当月就开始上岗工作。

莱特湾大海战中,神风敢死队首次亮相,就对美军带来了噩梦。神风敢死队的首秀,美军就沉没三艘军舰(2航母1巡洋舰)和重伤三艘航母。

一架神风飞机撞向美军“普林斯顿”航母的弹药库,瞬间就引爆了航母。爆炸的航母,还引爆了附近的“伯明翰”巡洋舰,神风特工一个人、一架飞机直接KO了美军一艘航母、一艘巡洋舰。

有五架神风飞机,一起撞向“圣路易斯”航母,“轰隆隆”连续爆炸,没几分钟,诺大航母就翻起白肚子沉没了。另外六架神风特工飞机,也取得了重伤三艘航母的战果。

一时间,神风特工队出人意料的战绩,让日军士气大盛,日军开始组织各种花样的自杀行动。

什么震洋特工队、回天特工队、海龙特工队、菊水计划、蛟龙特工队......等等五花八门,依靠日军依靠汽车、飞机、舰艇、水雷的各种自杀式袭击,在太平洋战场海陆空纷纷出现。

愣的怕不要命的,美军一时也对疯狂的日军有点肝颤,赶紧组织人们研究怎么对付神风敢死队。

【日军为啥要发明神风敢死队呢?】

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资源严重匮乏,日军军舰和飞机,技术和规模上已经全面落后美军。靠常规战术,日本在空中和海上完全没有战果。为了挽救败局,就只好以自杀袭击来取得一点战果——这就是穷途末路下的困兽之斗。

就说飞机吧,“零式”战斗机在二战前期还算可以。到1944年时,美军战斗机各方面性能吊打“零式”战斗机。“零式”战斗机空战打不过人家,只好沦落为神风敢死队的自杀飞机。

再后来损失的比生产的快,“零式”战斗机也不够用,侦察机、教练机也拿出来凑数——反正一次性的自杀机,日军无所不用其极。飞行员也越来越少,日军神风特工队的飞行员,只要学会起飞和俯冲就好,着陆降落会不会无所谓。

神风特工队的“自杀攻击”前期让美军措手不及,后来美军有了针对性的措施后,这种攻击再也很难取得重大战果。

可笑的是,日本最开始鼓吹“神风敢死队”是为天皇玉碎的英雄。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开始宣称神风敢死队是日本耻辱。

最近几年,日本又把神风特攻队的遗书翻腾出来,要申请“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居然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挺支持。这也能“申遗”吗?能让他们“申遗”成功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