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特赦1959》中有个片段,是黄维被俘后转移的时候,在火车站被解放军伤残战士拦住了,不让他走,非要杀他。电视剧里的解释是,黄维在淮海战役中突围的时候,使用燃烧弹,而且拼死抵抗,对解放军造成了比较大的伤亡,战士们对他有怨气。其实这是对他的淡化处理,这个事情确实发生过,但黄维在突围的时候是使用了毒气弹,而不是燃烧弹。即便是按照海牙公约,这也是妥妥的战犯罪行。
在抗战时期,日军因为兵力有限,所以主要靠装备优势来打击国军,而当日军的武器装备优势也无法压制国军,或者攻山头攻不下来的时候,就会使用毒气,国军多次吃了毒气的亏。到了解放战争,国军其实是有毒气的,但在内战中基本上不怎么使用,一直到淮海战役的时候,哪怕是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杜聿明指挥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去救援,到最后也没能突破解放军的阻击防线,黄百韬兵团被迫全县突围的时候,也没有使用过毒气弹。也没有人提过要不要使用毒气弹的问题。
但是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包围之后,虽然国军统帅部强令原打算从徐州撤出之后一路直接向阜阳撤退的杜聿明集团改变方向,转而向东南方向的濉溪攻击前进,同时让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从蚌埠出发,向西北方向攻击,并力救援黄维兵团。并且,国军统帅部还要求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派部队参加救援作战。但到十二月中旬,各路国军都未能突破解放军防线,救援已经没有希望了。
既然救援没有希望,那就只有突围了。按照统帅部的要求,在黄维突围的时候,空军要提供掩护。因此,空军司令王叔铭奉命到双堆集上空,与黄维用无线电通话,协商突围的办法。王叔铭问黄维,现在我们可以投掷两种炸弹,甲种弹和乙种弹,你认为应该投哪种?我们倾向于乙种弹。这里说的乙种弹是催泪性的瓦斯弹,而甲种弹则是窒息性的瓦斯弹。黄维几乎不加思考的说,与其投乙种弹,还不如投甲种弹。
黄维自己在回忆录中说,到预订的图为日期,也就是十二月十五日,王叔铭再次乘飞机来到双堆集上空,与他通话。王叔铭表示,情况有变化,现在不能按计划实施了。黄维回答说,既然你们不能按计划实施,我就断然实施了。他在这里说得有点含糊,但大致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就是空军并没有大规模投掷毒气弹,来掩护突围。但实际上,在此之前空军空投给养的时候,已经空头了一些毒气弹了,在突围的时候,黄维就使用了。
黄维开了这个头,后面杜聿明集团突围之前,空军就和杜聿明也没怎么商量,就直接给杜聿明集团空投了大量的毒气弹,并且空投了一些防化装备,比如面具什么的,也空投了一些毒气弹的使用说明。杜聿明就把这些都交给了邱清泉兵团,由邱清泉兵团指派一个部队来演练使用毒气弹掩护突围,以备将来突围的时候使用。不过,按照杜聿明的回忆所说,在后来突围的时候,那些毒气弹其实绝大多数没有能够爆炸,也就没有发挥作用。但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还是有一些爆炸了的。
同样是在《特赦1959》中,王耀武说过,在他下决心从济南突围的时候,特意叮嘱下属,不用拼死抵抗,因为这是内战,用不着那样,既然战局已经这样了,大家就各奔前程好了。也就是说,虽然王耀武此前在山东对华野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他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还是头脑很清楚的,对外战争必须拼尽全力,流尽最后一滴血,但在内战中就要愿赌服输,不必那样拼命。而黄维因为对蒋的愚忠,在突围时要求使用毒气弹,这就不仅违反了国际公约,而且是连基本的战争道德都没有了,也没有把对面的解放军指战员当成自己的同胞,这是非常恶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