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有没有文字?当然有。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夏朝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二者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使用还是含义。所以,对夏朝的文字,可能我们太以为是“文字”了,这就势必会产生很多与文字的历史不符的看法。
那么,网络消息所谓:2019年10月19日,在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开馆仪式上称:“李维明先生透露在夏代一片卜骨上发现了两个文字,说明夏代可能是有甲骨文的”这个说法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李维明先生释义的“夏”字,不是今年新发现的。而是在20年前就已经对这片甲骨上的两个字有过解释了。
李维明先生对两个字的的解释是:夏人在捕猎。
李维明先生的这个解释本身就有问题。
因为,这涉及到底是夏季捕猎还是夏人捕猎,差别是很大的。如果我们按照商朝甲骨文的卜辞释义,解释为夏天捕猎更为合理。
因为假如这是夏朝人的卜辞,他们怎么可能把一次捕猎活动要冠以“国号”呢!而且,到底有没有“夏”这个国号,还证据不充足呢!
现代考古一致认为“夏”是后代对这个朝代的称呼。至于“夏朝”自己怎么称呼自己,还不清楚。
而且“夏”如果是一个地名呢?那不是说,在“夏”这个地方有猎可捕的意思了吗?
所以,从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结构来看,从这片甲骨文有一个“夏”来判断有夏朝,这是太不靠谱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维明先生的释义已经20年了,并没有引起重要影响的原因。
因为,李维明先生的释义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说明他的释义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为什么今年对这个“夏”字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1959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赴洛阳调查“夏墟”,意外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今年是二里头发现60周年。
所以,本来这句话也只是与会者客观转述,但是,恰逢国庆70周年以后,又是二里头发现60周年,所以,“夏朝”一词在网络上再次引起关注 ,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
第一,夏朝有没有“卜辞”?有没有甲骨文?
这个问题,我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卜辞应该是比较古老的一种宗教活动。夏朝不但有,更早以前也有的。
但是,我们至今发现的卜辞,除了商朝晚期,连商朝早期的也没有,这是什么问题呢!
其实,这就要说到我为什么要说发现“夏”字,就认为有夏朝是关于夏朝考古的又一个笑话了。
根据我们大量的考古,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像甲骨文卜辞那样大的文字文献资料。甲骨文中也没有提到过夏朝,而是到了周朝才出现夏朝的。
但是,文字字数少的骨刻和甲刻文字却不断发现。
例如,二里头的“夏捕”(我们姑且认为是夏捕二字)二字骨刻文字,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的问题是,既然商朝之前似乎有文字了,为什么就不能像甲骨文那样,产生一些文辞较多的文献呢?
这就是我们文字学系统的一个理论缺陷:我们仿佛认为文字就是用来记录事件代表语言的工具。
这个认识也没有错。
但是,根据中国的考古发现我们来看,中国文字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小范围使用文字”。这一阶段,文字确实在使用。例如刻刻画画和各种符合。
这一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代。从良渚文化到“夏朝”,中国使用文字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
所谓“小范围使用文字”主要是说,文字还不属于社会化的文字。文字有特定的文化群体,出了这个特定的文化群体,文字就没有意义或者难以“通行”了。一句话,除了“他们”没有人认识“文字”,也没有人使用文字。
可能,文字在占卜活动中的应用要算是最早的“社会化”的文字应用了。因此就会出现像商朝“贞人”这样的群体,他们是文字的垄断使用者。
我们推测:商朝之前,“贞人”已经是一个社会阶层,他们的职业是占卜,而且非常接近统治集团。
但是,在商朝之前,好像占卜不是很发达。
这一点,我们从还没有发现商朝初期有大量甲骨文出现就可以得到证明。
所以,商朝之前,对文字的应用是非常有限的,包括商朝初期对文字的使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个情况,恰恰说明了中国文字发展的规律,首先有一个“小范围使用文字”的历史阶段。
那么,夏朝和商朝初都还是“小范围使用文字”的时代,这个历史事实,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定了。所以,这一历史阶段,你要以文字作为证据,那是不足为证的。
所以,我们至今非常难以找到夏朝的“文字”和的文字记录,这是非常当然的事情。
我们甚至认为,在商朝甲骨文时代,也没有完全进入“大范围使用文字”的时代。
文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大范围使用文字”。
文字只有进入“大范围使用文字”才是真正的文字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依据文字来记录事件,而且文字有了一定的社会化和社会化基础。
社会化应用文字,是文字在比较大的范围通行的基础,社会化基础是学习文字的人超出了文字垄断阶层。
例如,商朝后期,我们推测除了贞人和他们的后代学习文字,一些文职官员也开始学习文字了。
这就是文字走向真正的社会化的开始。
而夏朝,的确是有文字的,因为,这个历史已经很长了。但是,使用文字的群体非常有限,文字还处于神秘符号和“小范围使用文字”的阶段。
这一点,我们从甲骨文遗留所有文字来看,也可以得到证实。这就是甲骨文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文字,我们至今无法认识,而这些文字的特点,也更接近商朝以前的“刻符”文字。而我们可以认识,的,这些文字,更接近金文和小篆。
所以,我们回到商朝初来看,可能商朝人最早使用的一批文字,就是我们今天也不认识的那些“甲骨文”。
由于商朝中晚期占卜非常发达,所以,对文字的需求也有所扩大,因此,也需要增加文字,这就会创造一些新的文字,这些文字,明显要比夏朝的文字,示意性更清楚。
这样,中国就进入大范围使用文字的时代了。
大范围使用文字,是文字成为社会化文化的一部分了。文字不但有流通性,而且受到国家权威的保护。
甲骨文是国家保护的文字。而夏朝的文字未必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这也是文字登上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别。
文字“小范围使用”时代,国家还没有保护和重视,而“大范围使用文字”的时代,一定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第二,“夏”字是不是代表“夏朝”?我看这是很危险的看法。现在,甲骨文中有很多字,我们不认识的原因是很多的。例如,有的字,我们已经知道是一个地名,但是,没有行对应的金文读音和读法,也在“不认识”之列。夏,被后代一直认为是个地名,后世认为夏朝的,祖先在夏这个地方。
那么,假如夏朝存在的话,夏朝的国号到底是不是“夏”?,现在,我们还找不到依据。
第三, 夏朝在哪里?这是世界关注的一个考古学问题。因为,我们目前的历史资料,考古发现都没有足够的证据。
二里头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夏都,我们希望最终用考古来证实。而在考古中,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有文字记载的希望,我认为在事实上是非常小的。因为“夏朝”的文字太有限,而且,“夏朝”还是一个小范围使用文字的时代。
我们也希望国内学者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夏都最终花落谁家。无论是河南二里头还是山西陶寺,这都是中华文明的光荣。但是,今天,我们更多需要用科学态度去考古。可能,在认识夏朝文字方面,也许还是一个新的话题。
李维明先生说,商朝以前文字有文字也有刻符,这话我同意。也不同意。因为,好像甲骨文中也有刻符怎么解释?难道甲骨文都叫文字?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文字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的,事实是清楚,这也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字的一个起点。
例如,甲骨文中的地名人名是哪里来的?是商朝的文字记录,还是商朝从夏朝文字中继承过来的?这是一个不小的考古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