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道理,实践也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手底下见真章,说得通俗点,就是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韩信是不是人才,只要让他去实践一下就知道了,但问题是,萧何在韩信没有实践之前,就断定了韩信是人才,那么韩信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呢?
其实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人才,并且是一个国士无双的人才,与现代的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过程非常相似,萧何判断韩信是个难得人才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一看,二交谈,三试探。
萧何不是第一个发现韩信是人才的人,韩信的第一个伯乐其实是刘邦的车夫夏侯婴,当怀才不遇的韩信因为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时,韩信因此在刘邦被封为汉中王时投靠了刘邦。
请注意这个细节,韩信是在刘邦被封为汉中王,从关中进入汉中时,投靠刘邦的,要知道刘邦当时的情况是因为要到汉中的封地去,蜀地在当时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当时绝大部分刘邦手下的人都在逃离刘邦有,然后韩信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却在这个时候投靠刘邦,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对韩信的行动产生怀疑。
怀疑就会有好奇,韩信虽然投靠了刘邦,但是现在还没有人发现韩信是个人才,只不过在刘邦的军中担任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吏,结果因为犯了法要被处斩,而当时的监斩官就是刘邦的御用车夫夏侯婴。
轮到斩韩信时,韩信就表现得与众不同,当着夏侯婴的面大喊了一句:汉王不是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在处斩的时候,韩信说出了这句话,可是相当例外的,然后夏侯婴大概也是感到奇怪,所以就打量了韩信了一番,请注意这个细节,夏侯婴是仔细地打量了韩信的外表,发现韩信是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人,于是夏侯婴就与韩信交谈,发现韩信谈吐不凡。
看到没有,夏侯婴对韩信的判断也是一看,二交谈,于是认为韩信是个人才,这是夏侯婴的判断,虽然夏侯婴认定韩信是个人才,但显然与萧何说的国士无双是有差距的,夏侯婴的与韩信的交谈也应该并不深入,毕竟只是刘邦的车夫,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但是夏侯婴还是把韩信推荐给刘邦了,刘邦就把韩信任命为治粟都尉,也就是掌管生产军粮的官员。
韩信因为夏侯婴,不仅免掉了死罪,而且还升了官,这整个过程中,韩信只是通过外表与交谈而获得的,可见外表与交谈在当时,是判定人才的方法之一。
夏侯婴将韩信推荐给刘邦后,刘邦也曾与韩信交谈,但刘邦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所以才封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的官员,当然了,也许是刘邦并没有在意,只是碍于夏侯婴的推荐给个面子而已,但刘邦的这个任命却为萧何发现韩信提供了机会。
萧何在当时是丞相,韩信是治粟都尉,治粟都尉管的又是粮食生产,身为丞相的萧何当然也要管粮食生产,于是两人有交集,有了交集,就会打交道,于是就会有交谈,和韩信在工作中处事的一些方式方法。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信确实是个人才,因此才会在工作中与交谈中表现得处处不一样和与众不同,萧何是丞相,手下有一帮的官员,谁有能力,谁没能力,萧何非常清楚,萧何在与韩信的打交道过程中,发现了韩信与众不同的才能,韩信能够讲出其他将领讲不出的理论,能够将工作做得比其他官员还要好,这就是才能。
萧何仍然是通过一看,二交谈,三试探的方式来判断韩信的,看,就是看外表,千万不要小看外表,古人就是以相貌取人,韩信不仅长得身材高大,而且是相貌堂堂,试想一个外表非常好的人,在古人眼中就是半个人才了。
第二,就是交谈。韩信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上,韩信为了得到重用,当然会一个劲得与萧何讲军事战略理论,而且韩信所讲的,都是萧何从来没有听过的,是萧何手下乃至刘邦整个军中其他将领从来没有讲过的,所以萧何就对刘邦说韩信是国士无双,国士无双的意思就是一国之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至少在刘邦领导的集团中,韩信讲出的军事战略理论是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有水平说出的,而且韩信针对刘邦目前的困境作出了大量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让萧何看来是非常切实可行的,所以萧何对刘邦说:您如果要东进统一天下,就一定要用韩信,如果只想偏安汉中,就可以不用韩信。
第三,就是试探,萧何与韩信交谈或工作,肯定会出一些难题让韩信来解决,这些难题可能是萧何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问题,但是韩信能提出解决方案,并完美的解决了问题,这就不得不让萧何暗暗称奇了,这真是个国士无双的人才啊!
所以才有了萧何的月下追韩信,萧何干嘛要追韩信啊?还不是为了刘邦的统一大业,萧何明显知道刘邦不可能一辈待在汉中这个地方,萧何为了整个集团的政治利益,所以才把韩信追回来,想着法子让刘邦重用韩信。
萧何把话说得如此之重,刘邦显然也对韩信开始重视起来,刘邦再次与韩信深入交谈,发现韩信确实是个人才,讲的都是一些非常高深的战略问题,刘邦虽然封韩信为大将军,但是心里还是没底,因为打仗可不比其他的,毕竟韩信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如果重用韩信,让韩信率领大军打仗,如果韩信打成了赵括那样,岂不是全军覆没,谁敢说韩信一定赢呢?
所以刘邦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还定三秦的战争中,刘邦让韩信提供谋略,但是行军打仗和人员布置还是刘邦本人负责,直到彭城之战,都是刘邦负责的,如果彭城之战,刘邦击败了项羽,那么历史上,就没有韩信这号兵仙了,正因为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惨败,才有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