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迅的原配夫人,无爱无性,孤苦一生是真的。但不是命该如此,旧时代的封建思想才是造成朱安命运悲惨的重大原因。因为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和毒害,又接受了家长的包办婚姻,终于造成了朱安一生的悲剧。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原配夫人是朱安,出生在1878年,比鲁迅大了3岁。祖上曾做过知县一类的官,朱安从小就在旧礼教的熏陶下,被教养成一个传统的女子,终生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她性格温和,待人厚道,会做手工针线活,也擅长烹饪,还缠了一双小脚。

因为鲁迅是家中的长子,自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就开始为他张罗婚事。老太太喜欢朱安顺从随和的品性,1899年的时候,鲁迅的母亲和朱安的母亲为鲁迅和朱安订了婚——而当时,这两个年青人素没谋面。1901年4月3日,老太太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率性去朱家"请庚",结果由双方家长作主,成就了这段悲剧婚姻。也决定了朱安一生凄凉的命运,毋庸置疑,给鲁迅和朱安都带来了痛苦。

1901年,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母亲以自己生病为由骗了回来,到家后才知道是要与朱安举行婚礼:朱安下轿时,伸出了一只正常的脚,先是想试探性地踩一下地面。但由于轿子太高,没踩到地面上,鞋子就掉了下来,露出了小脚。——原来朱安听说鲁迅不喜欢小脚,就穿了一双大鞋,里面塞了棉花,想以此讨得鲁讯的欢心,结果事与愿违。鲁迅是有新思想的人,面对此情此景有何想法不得而知,但在完婚的当天晚上,鲁迅睡进了书房——此后,二人也没同过房。第三天,鲁迅又东渡日本,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

朱安在新房中不知所措,身为旧时代的没有文化的女子,在这场婚姻中,她毫无发言权。一开始就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事已至此,陷入如此被动、尴尬的境地,她能怪谁呢?而从此时起,她的命运就与周家绑在了一起,在绍兴,她陪伴自己的婆婆周老太太孤寂地度过了漫长的13个年头。

1919年11月,卖掉绍兴老屋后,母亲、朱安和周建人一家北上,周作人一家也来到北京,于是鲁迅出面买了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这一处院子,建立了一个大家庭。这所宅院是那种老式的三进院,母亲和朱安住在中院,鲁迅与朱安仍形同陌路。鲁迅曾考虑过离婚,但担心被休的的朱安会遭受人们的嘲弄和唾弃,所以隐忍了。

1923年夏,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反目。鲁迅询问过朱安:是想回娘家还是一起搬家?朱安毫不犹豫地说要跟着鲁迅。鲁迅买了新居(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周老太太带着朱安同大儿子同住,家庭经济交由朱安掌管。朱安每天只有早中晚同鲁迅有三句日常的重复对话,再无深谈。她爱丈夫,愿意为他付出自己的一切,但她攫取不了丈夫的心,主要是她不懂得丈夫所从事的事业。

尽管她内心忧伤而痛苦,但她对鲁迅与许广平无丝毫怨恨之情,提起她的大先生,她总一脸幸福地说:大先生对自己是很不错的。鲁迅每次买回点心零食,先送到母亲那,让老人家挑选,又送到朱安处,由她挑选,剩下的才拿回自己吃。周老太太支持鲁迅和许广平的事——她盼望能早点抱上孙子,处于悲凉境地的朱安说:大先生连句话都不和我说,我怎么会有自己的孩子呢?

许广平有了身孕后,朱安曾经绝望了一段时日,原以为凭着自己恪尽妇道能感动先生,可是这个机会从此没有了。她只好侍奉周老太太,以给周老太太养老送终为已任。单纯的她不久后就释然了,对人说:大先生与许广平的儿子也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百年后,儿子会给自己送斋水,不会让她做孤魂野鬼的!——多么单纯、质朴的人啊。

1936年,鲁迅先生去世后,朱安及婆婆的生活费用主要由许广平支付,周作人也按月给点。婆婆去世后,朱安就拒绝了周作人的钱。由于社会不稳定,物价飞涨,朱安的生活处于困顿状态,消息传开后,各界进步人士纷纷伸出热情的双手捐助她,而朱安一分钱也没收。曾有个报馆愿赠她一笔钱——只要她把鲁迅的遗作交出来。她当场"逊谢不收",她拒绝向任何人提供鲁迅先生的遗作。这说明她是个有原则、有骨气的女人。可以说,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和遗物得以保存,与她的悉心照料戚戚相关。

朱安是善良的人,为人坦荡,把许广平当作妹妹,视周海婴如己出。这在周海婴先生著的书中可以看到:鲁迅先生逝世的当月,朱安就传话欢迎他们搬到北平与自己同住。这样"可上慰慈怀,亦即下安逝者。",她还愿意"同甘共苦扶持堂上,教养遗孤",她对许广平母子二人的体贴与善意,让周海婴多年之后仍感怀不已。

海婴十五六岁时,她给他写了信:"你同你母亲有没有最近的相片,给我寄一张来,我是很想你们的。",甚至临死还对海婴母子念念不忘,从心里把海婴当做了自己的儿子。她一生爱她的大先生,大先生的亲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临终前,她要求把自己葬在大先生旁边。1947年6月29日凌晨,向鲁迅倾注了一生爱意的朱安孤独地离世了,当时,她身边没有一个人。她在这个世界上渡过了69个春秋。

最佳贡献者
2

鲁迅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位文人。他写的很多文章我们都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都学习过。

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位夫人,叫做许广平。但是大家知道他的原配是另有其人吗?她就是朱安,朱安是一个普通的旧社会女性。她出生在1878年,比鲁迅大了三岁,和很多的旧社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样,朱安从小就被教养成一个符合传统要求的女子,脾气要好,会做针线,擅长烹饪,无才便是德,还有缠小脚。

正是这一些的旧习惯使得她和鲁迅的关系如同陌生人。在1899年的时候,鲁迅的母亲和朱安的母亲为鲁迅和朱安订了婚,那时候他们都没有见过面。在1901年的时候,鲁迅才和朱安举行了婚礼,这还是鲁迅的母亲用生病的理由,骗了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回来中国与朱安举行婚礼。

大家都知道,鲁迅有着当时新时代的想法。然而朱安却有一双小脚,在当时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朱安从轿子下来的时候,先是伸出了一只正常大小的脚,她的脚先是试探一样的踩一下了地面,但是由于轿子高,一时间没有踩在地面,鞋子掉了下来,这时候朱安真正的小脚露了出来。原来,朱安听说鲁迅喜欢大脚,所以穿了一双大鞋,并且在里面塞了很多棉花,原本是打算讨鲁讯的欢心,没想到败露了。在完婚的当天晚上,鲁迅独自睡进了书房,第三天他就从家里面出走,又去了日本,这一去又是去了七年。这期间,朱安在家里侍奉鲁迅的母亲。她以为他这样安安静静的等待着鲁迅,鲁迅便会感动,会回头看她。但是想不到的是,鲁迅认识了许广平,并且娶了许广平。

对于这样的结局,朱安不敢说什么,也没说什么。甚至在许广平怀孕的时候,她还对许广平悉心照顾,就好像照顾自己的女儿一样。朱安认为即使鲁迅不喜欢他,但是她如果像蜗牛一样慢慢的爬,总会爬上去,总会有鲁迅看到她的时候。可是,她连这个机会也等不到,鲁迅始终都没有对她有夫妻之爱。鲁迅甚至还想过跟他离婚,只不过一想到在当时离婚的女人是被看不起的,只好作罢了。

朱安这个善良的女人,还把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看成是自己的儿子。

就连鲁迅儿子周海婴也说他非常感谢朱安对他们母子俩的体贴和关爱。

小编认为,作为一个女人,朱安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守着一颗没有希望的树。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这一代的人是比以前的人要更加幸福。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们认为呢?

3

鲁迅的原配夫人,无爱无欲,孤苦一生,但真的是命该如此吗?

我是文才俱佳的红佛夜奔,说句招黑的话∶鲁迅的文学地位和做人的素养,要一分为二的看。世界范围内的人都有个陋习∶以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评价人的一生——这,是极不公平的。

——这其中,就包括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女士。对于自己的这位原配,鲁迅是这么说的——她不是我的妻子,是我的母亲给她自己娶的。

因为要成全自己的孝道,鲁迅明知自己将朱安娶进来,自己将会如何对她,这个结果对朱安意味着什么?他依然做了。

"母亲的妻子"留着做什么?给母亲做伴,陪母亲说话,照顾母亲晚年。

鲁迅提供了什么——我活着就供养你,但不看你,不提你,你要的名分拿去。可怜又愚笨的朱安以处女之身苦守一生,被轻视一生,被嘲笑一生,死了——作为鲁迅的畸形原配被警示一生。

终其一生,朱安除了被婆母庇佑,没有得到周先生的半点垂怜。她没有尝到过花前月下??的娇羞,也激不起男人的半点欲望和回首 ,爱与性对于她这个青葱的女人都是奢望。感叹,一辈子无尊严的苦守一个不回头的男人——日子过得该有多苦!

据说,鲁迅死后,许广平就停了给朱安的那份供养费,朱叫人写信讨要。许说∶日子艰难,无以为继,再要钱,就得变卖先生的遗产了!

朱安坚决不许变卖遗产,还说了一句悲呛得催人泪下的话∶我也是鲁迅先生的遗产呀!

寥寥数语,道尽了无尽的心酸和绝望。

朱安的命真的该如此吗?无欲无爱值吗?孤苦一生孤单吗?后悔吗?

朱安这样的女性,除了自我觉醒,自立自强没有其他的出路。

据说鲁迅的弟弟,是这么描述作为新娘的朱安的∶新人很瘦小,头发稀疏,面色蜡黄。

真的搞不懂周家的老母亲,就这么看不起自己的儿子,好歹也是喝过洋墨水的人,媳妇的相貌学识总得相配吧!一家三儿子都是有名的文化人,娶的媳妇真的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古板守旧的文盲妇人、刁蛮嚣张的日本人、新学堂的女学生——都不知说啥好?

——可惜 ,貌不惊人的朱安恰恰是个文盲,还思维固执、守旧。可能,她以为,婆母可以左右鲁迅娶自己,也可以强迫他和自己过日子。

她忘了,鲁迅是个新派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做事有自己的底线,知道何事可以为,何事不可为。

鲁迅传说中的污点——偷看那个日本弟媳洗澡,为此和弟弟关系决裂。鲁迅的初恋也是个日本姑娘。所以 这事有没有很难说。

朱安对于鲁迅来说,是没有女性魅力的。甚至是缺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吸引力,这才是致命的。

像这样的女人,想得到男人的真心疼爱,可能真的需要运气吧!

(图片源于网络)

4

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1878-1947),与鲁迅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独守空房30年,鲁迅死后又孤独地生活了11年,最终在孤独凄苦中去世。如果说她的不幸是“命该如此”,那么世人的幸与不幸运都可以用“命”来解释了,人生成败都交给“命”好了。

朱安的悲剧,与所谓的“命”没有什么关系。她是封建教育、封建婚姻制造的不幸者之一,是封建礼教“吃人”的一个例子。尽管她名义上的丈夫鲁迅猛烈地抨击这种“吃人”的礼教,却没有能力把她解救出来。

(一)鲁迅:她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

朱安是绍兴城内丁家弄住宅人,娘家家道殷实,祖上还有人做过县令,与周家算是门当户对。1901年,鲁迅的母亲鲁瑞听说朱家小姐朱安顺从听话,就急忙到朱家求亲。这样,由双方父母做主,朱安和鲁迅订了婚,这一年鲁迅20岁,朱安22岁。按当时习俗,鲁迅如果不是因为家道中落,是不会这么晚才订婚的。

鲁迅是孝子,当母亲把给他订婚的消息通知他后,他并没有表示反对,只是提出要求女方“放大脚”“要识字”。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朱安从小就被裹了小脚,而且依照“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也没有读过书。鲁迅提的要求并不过分,鲁瑞就是听了儿子的劝告,不仅放了脚,而且识字,还喜欢读报纸、看小说。

  • 鲁迅的母亲鲁瑞


1906年6月,鲁瑞架不住朱家的一催再催,以自己生病为由,把鲁迅从日本骗回来,让他与朱安成亲。鲁迅回来才知道,朱安没有放脚,也没有学认字。因此,鲁迅三弟周建人回忆:“我大哥的失望是难以形容的。”为了不让母亲为难,鲁迅还是与朱安行礼如仪,成了亲。亲友们贺喜时,鲁迅回答说:“是我娘娶(儿)媳妇。”后来,他曾对朋友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养她,爱情是不知道的。

新婚的鲁迅拒绝与朱安同房,婚礼四天后就回日本去了。1910年,鲁迅回国后在绍兴中学堂任教时,与朱安同处在一个屋檐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两人仍旧形同陌路。鲁瑞回忆说:“他们既不吵嘴,也不打架,平时不多说话,但没有感情,两人各归各,不像夫妻。”

鲁瑞想弥合儿子和儿媳之间的鸿沟。她问鲁迅,朱安有什么不好?鲁迅摇头说:“和她谈不来。”鲁瑞问怎么谈不来,鲁迅说:“和她谈话没味道,她有时还自作聪明。”鲁迅举例说:有一次,我告诉她,日本有一种东西很好吃。她说,是的,是的,她也吃过。其实这种东西全中国都没有,她怎么吃得到?谈话不是对手,不如不谈……鲁瑞听完儿子的解释,也无话可说了,只好任凭儿子的婚姻那样持续下去。

  • 朱安刚到北京时的照片,当时大约40岁左右


1912年,鲁迅到民国教育部任职。在北京,鲁迅独自一人住在绍兴会馆,朱安留在老家侍奉婆婆。1919年,鲁迅买下北京八道湾81号的房子,回家卖掉家中老屋,接母亲鲁瑞和朱安到北京定居。他的散文《故乡》就是讲的这件事儿,可是文中没有一个字提到朱安。此后7年,鲁迅与朱安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在同一口锅里吃饭,相互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丝毫改善。1926年,鲁迅与许广平南下。此后,到鲁迅去世,十年间他只在两次回北京探望母亲时见过朱安。

从1906年结婚到1936年鲁迅去世,两人这种奇特的“婚姻关系”保持了30年。鲁迅虽然不厌嫌朱安,但还是按照旧道德的要求,尽力扮演好“朱家姑爷”的角色。比如朱安娘家遇到困难时,他会寄钱予以资助;朱安的侄子要找工作,他会帮忙;朱家也常给鲁迅家寄一些绍兴的土特产,两家的亲戚关系还是过得去的。但对朱安,鲁迅只把她视为母亲的“礼物”。

(二)朱安:我也是鲁迅的一件遗物

朱安早年的情况,留下来的不多。1948年3月24日,北平《新民报》以《鲁迅夫人》为题,刊登了一篇文章,里面附有一篇出自“森君”之手的“朱安小传”,用文言文写成,其中写道:朱安的父亲“精刑名之学”,可能是一位“绍兴师爷”。朱安“工女红,守礼法”,“以女子无才为德”。从这些记述推断,朱安是受的正统的“三从四德”的封建教育,养成了温顺软弱的性格。

朱安迁居北京后,鲁迅已是名作家,交往面扩大。俞芳是鲁迅同乡朋友俞英崖的二女儿,与鲁迅一家交往比较多,记录了不少朱安的情况。1923年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后,迁出八道湾11号的住所,暂住到砖塔胡同61号,与俞芳姐妹租成了邻居,当时俞芳还是个12岁的小女孩。俞家姐妹和鲁迅夫妇相处很好,1924年鲁迅搬到西三条21号后,两家人还经常来往,俞芳称鲁迅为“大先生”,称朱安为“大师母”。鲁迅离开北京后,从1930年2月开始,19岁的俞芳开始为朱安婆媳代笔给鲁迅写信,并帮助朱安记录家庭账目,直到1935年俞芳去杭州教书。

  • 鲁迅的母亲鲁瑞(右二)与俞芳(右三)等人合影


在俞芳印象中,朱安是这个样子:个子不高,身材瘦小,脸形狭长,脸色微黄,前额颧骨略突出,看似带几分病容,眼睛不大有神且有些下陷,脚缠得很小,打扮比较老式,平日少言寡语,少有笑容,比鲁迅的母亲还衰老,给人“未老先衰”的感觉。因此,俞家姐妹起初都不敢与她接近。

过了一段时间,朱安与俞家姐妹熟悉起来。俞芳发现,朱安为人很善良,对鲁迅很尊重,但在鲁迅面前有严重的自卑感,对鲁迅生活上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鲁迅生病时,会变着法做鲁迅爱吃的饭菜,但她自己却不吃好菜。一年冬天,朱安给鲁迅做了新棉裤,放到鲁迅床上,但鲁迅拒绝穿。朱安还私下托鲁迅的学生孙伏圆劝鲁迅穿上,免得冻着,但依然无效。

  • 俞芳为朱安婆媳记的账


朱安和俞芳谈过几次心里话,给俞芳留下较深的印象。一次,朱安告诉俞芳,鲁迅搬离八道湾11号的时候,曾问自己是留在八道湾的房子里,还是回绍兴娘家,如果回娘家,鲁迅会按月寄给生活费。朱安想了一下说:八道湾我不能住,因为你搬出去,娘娘(指婆婆鲁瑞)迟早也跟你过去,我独个跟着叔婶侄儿侄女过算什么?再说婶婶是日本人(指周作人和周建人的日本妻子),话都听不懂,日子不好过啊。绍兴娘家我也不愿去。再说你搬到砖塔胡同,总要有人替你做饭、洗衣、缝补、扫地啊,这些我能做,我要和你搬过去。就这样,朱安跟着鲁迅到了砖塔胡同的家。

鲁迅和许广平定居上海后,给母亲鲁瑞寄来照片并报知这个消息。鲁瑞自然很高兴,在场的俞芳偷眼看朱安,发现她并没有不愉快的表情。有一天,俞芳和朱安私下谈起这件事儿,朱安平静地说,我早就想到了。俞芳问:“那你以后怎么办啊?”朱安了激动,她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的。”说到这里,朱安心情是悲凉凄楚的,她打了一个堪称经典的比喻,说:“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可见,朱安对鲁迅是彻底死心了。

鲁迅买下西三条21号的房子后,朱安也跟着搬了过去,并且在这里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后的23年。当时,一位名叫荆有麟的青年作家和鲁迅来往较多。鲁迅家的老妈子曾向荆有麟的妻子讲过鲁迅“夫妇”在这里的生活状态:大先生与太太每天只有三句话,早晨太太喊先生吃饭,先生答应一声“哼”;中午太太喊先生吃饭,先生又是“哼”;晚上先生睡觉迟,太太睡觉早,太太总要问,门关不关?这时节,先生才有一句话,“关”或者“不关”。

  • 朱安在下西三条21号院子里的照片


1944年,朱安由于生活极度困窘,听从周作人的建议,准备出售鲁迅留在西三条21号的遗物和藏书,上海文化界人士委托唐弢、刘哲民前往北平解释劝阻,在北平照顾鲁迅家属的宋琳带着两人去见朱安。当宋琳说明来意后,朱安先是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激动地说:“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这样的话,让人听来何其凄楚!

(三)鲁迅: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既然这样,鲁迅为什么不离婚呢?

实际上,鲁迅的一些朋友和学生都劝他和朱安离婚,让朱安回娘家,负担她的生活费,不要和她一起做封建婚姻的牺牲品。鲁迅则为朱安考虑得更周到,他解释说:绍兴习俗,一个嫁出去的女人,如果退回娘家,人们就认为这是被夫家“休”回去的。那么,这个女子的命运将不堪设想。家族的歧视、舆论的谴责,将无情袭来。同时,她娘家的社会地位,也将一落千丈。对于一个软弱的女子来说,这样的打击一般很难抵挡,有很多人竟会用自杀来了此一生。

换句话说,鲁迅如果和朱安离婚,等于把朱安逼上死路,鲁迅是不能这么做的。朱安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鲁迅自己也是受害者。他们之间没有爱情,鲁迅能给与朱安的,只是一个名分,和生活费用的保障。

  • 鲁迅与朱安一生没有合影,这是拼在一起的


朱安一直到死,都顶着一个“鲁迅夫人”的名分。朱安是看重这个“名分”的。周海婴出生后,朱安很高兴,因为她自己虽然没有儿子,但周海婴也算是自己的儿子。自己死后,周海婴可以给烧纸、送庚饭、送寒衣,不会成为孤魂野鬼。在别人为她代笔写给周海婴的信中,她有时会署名“母周朱氏”。周海婴在写给朱安的一封信中,开头也是直接称呼她为“姆妈”。这无疑给朱安很大安慰。

鲁迅生前,会按月把母亲鲁瑞和朱安两人的生活费寄过去,保障她们在北平的生活。鲁迅去世后,许广平照样继续给她们二人寄生活费。1942年前后,由于许广平在上海被日本宪兵逮捕,再加上兵荒马乱,邮路、交通不便,耽搁了给朱安寄生活费(鲁迅母亲1943年去世),才闹出出售鲁迅遗物的事。许广平很快就筹到钱,让人带给朱安,制止了鲁迅遗物被出售的事情发生。此外,鲁迅生前的好友(如沈兼士)也资助一些。对与鲁迅没什么关系的人送的钱,朱安本着“宁自苦,不愿苟取”的信条,是拒收的。一次外是1946年春节期间,蒋介石派中央党部秘书长郑彦芬送去10万法币(当时大约可买大米800斤),朱安收下了。因为郑彦芬告诉她“委员长所赐,不敢辞”。

1947年6月29日,朱安在北京西三条21号去世。去世前三个多月,她请人代笔给许广平写信,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希望自己死后能与鲁迅合葬,丧事想请许广平、周建人和周海婴料理。去世前一天,她向宋琳口授遗嘱,第一条就是要求把自己与鲁迅合葬。这是她仍在强调自己“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然而,由于兵荒马乱,朱安的要求没能得到满足。

  • 1947年7月29日《新民报》对朱安的报道


朱安去世前夕,《新民报》记者采访了她。谈到鲁迅,她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谈到许广平,她说:“许先生待我极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肯维持我,不断寄钱来。物价飞涨,自然是不够的,我只有更苦一点自己,她的确是个好人。”

朱安在孤苦中去世了。《新民报》的报道说:“朱夫人寂寞的活着,又寂寞的死去,寂寞的世界里,少了这样一个寂寞的人”“她无声息的活了69个年头,如今又无声息的离开了人间。然而,她确曾做了一件让人钦敬的事:鲁迅死后,任凭穷困怎样逼迫她,也不忍卖掉鲁迅先生的遗物……”

朱安孤苦一生,无爱无子女,该怎么评价呢?她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一样,善良而又软弱。

是她“命该如此”吗?这样说是太过虚无缥缈的玄学论调。

是鲁迅造成的吗?当然不是,鲁迅自己也是这段婚姻的受害者。

是许广平造成的吗?当然不是,许广平认识鲁迅之前,朱安已经与鲁迅的这种关系就已经维持了20年了。

如果找一个答案,鲁迅1919年1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随感录》,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引用了一位青年写的一首题为《爱情》的诗:

我是一个可怜的中国人。爱情!我不知道你是什么。
我有父母,教我育我,待我很好;我待他们,也还不差。我有兄弟姊妹,幼时共我玩耍,长来同我切磋,待我很好;我待他们,也还不差。但是没有人曾经“爱”过我,我也不曾“爱”过他。
我年十九,父母给我讨老婆。于今数年,我们两个,也还和睦。可是这婚姻,是全凭别人主张,别人撮合:把他们一日戏言,当我们百年的盟约。
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
爱情!可怜我不知道你是什么!

这首诗是对封建婚姻的血泪控诉。鲁迅说:“这是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鲁迅是“醒过来的人”,所以这也代表了他的心声。

如何看待这样的婚姻呢?鲁迅说:

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
旧账如何勾消?我说,“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

5

当然不是命该如此,而是性格使然。

其实她有好多次机会可以改变悲苦的命运,可她无动于衷,放弃改变,逆来顺受。

首先,当她发现鲁迅不喜欢自己时,没有及时改变现状。其实她可以开始学习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向鲁迅靠拢,让自己和他有可以聊的话题。也可以跟家里人提出退婚,重新选择另一半。

但是朱安只是往穿的大鞋上塞布条,以求隐瞒自己小脚的事实。这让鲁迅很生气,在新婚之夜摔门而去。明知对方不喜欢自己,还要吊死在一棵麻木的大树上,这是朱安的最大错误。

鲁迅出国留学后,朱安死死地守在婆家,侍候公婆和家人,以为这样的死心塌地可以等来鲁迅的回心转意。她还是没想办法改变自己,去学习,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更没有提出离婚另谋出路。

明知道鲁迅在外面有了新妻许广平,她仍然没有反抗,继续受鲁迅的“喂养”,鲁迅和待她如亲妈的婆婆先后去世后,许广平每个月按时给她钱,负责她的生活用度。她没觉得这是多大的羞辱和不该。

有人给孤苦的朱安建议变卖鲁迅的藏书,鲁迅的老朋友出面劝说,让她保留这些藏书时,她怒说自己也是鲁迅的遗物,谁来保存?

朱安真的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物件,一件毫无思想,没有主见的物件。她甘愿一辈子悲催地生活无爱无性虚无婚姻里。

我们知道,徐志摩的原配夫人起初也和朱安一样不被夫君待见,可她能在离婚后努力学习,最大限度地改变自己,成了许多人羡慕的商业人才,让抛弃她的徐志摩刮目相看。

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很多生活不公,许多人生悲剧都由每个人的性格所决定。人生有很多可以重新再来的机会,就看你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6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我们也是从小学过不少他的作品,《三味书屋》、《孔乙己》、《少年闰土》等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都是笔下众所皆知的人物。鲁迅在文学作品上的建树,毋庸置疑,但他在感情上,始终亏欠着一个女人——朱安。

一、早已注定的未来,是一个诅咒?

朱安,这是鲁迅的原配夫人。1878年,绍兴城姓朱的商人家中,添了个女孩,取名为“安”。朱安和旧中国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孩一样,是按传统要求出来的典型,脾性温和,擅长绣工、烹饪,不认字,裹小脚,与那个时代的“传统女性”,并无二别。

自从她的脚裹成了“三寸金莲”的雏形,母亲便告诉她,所有好人家的女孩都得缠足的。她也明白了,接受了这一切,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才是她的归宿吧。就这样,朱安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刺绣烹饪都不在话下,家里人都非常满意,她按照期盼的那般长大了。

在我看来,从出生到未来,朱安的以后早就注定了,温和顺从的长大,嫁一个好人家,相夫教子。在此之中,朱安很难加入多少自我意愿,更别谈什么叛逆了,毕竟这个代价,朱安也不敢承受,这更像是暗黑童话中,小小女主角被诅咒的开始。

二、破灭的希望,婚姻渐渐碎裂

当时的女性,大多早早的嫁人了,而朱安,更像是大家眼中的“异类”,直到1898年,那年的她21岁,已经被左邻右舍视为“老姑娘”了。通过亲戚们热情的安排考虑,最终给她定好了人选,一位因科场贿赂而入狱,家道中落的周老爷的长孙,此时男主角出场,他便是鲁迅。

因为绍兴传统,一直是妻子比丈夫大个两三岁更好,类似于现在的“女大三抱金砖”,在这个角度看的话,朱安和鲁迅是非常般配的。

1901年寒冷的冬天,原本两人是要举办婚礼的,但鲁迅拿到了前往日本留学的奖学金,虽然朱安成家的希望落空了,但朱家也愿意未来的女婿出洋留学,未婚夫的身份提高了,这也是一份光荣。

后来,鲁迅一直在日本,1903年鲁迅回家探亲,身穿西服,辫子也剪了,仿佛与旧社会告别了,拥抱了新社会。但这对朱家而言,却是提心吊胆的,女儿朱安一贯是安守本分的,两人会不会合不来呢。

三年后的7月6日,当时的鲁迅正在日本进行他的文学活动,家里突然不断传来书信,让他回国,说是母亲病了,他便回到家中,结果发现这就是个骗局,为了让他回来完婚的骗局,或许鲁迅也不再抵抗了,居然完全按照习俗要求,完婚了。

为了讨鲁迅的喜欢,从小道消息得知,鲁迅喜欢大脚,朱安还特意穿了一双大鞋,里面塞满了棉花。万万没想到的是,她一上场就被男主角发现了。在完婚的第二天晚上,他就睡进了书房里。第三天,他又回到了日本。

像杯子一般,摔到地上“peng”的一声,虽然捡起来只是碎了一点点,但也是碎了。或许鲁迅和朱安,都发现了,这个婚姻没有爱,只有长辈们眼中的适合。相比之下,鲁迅更轻松些,他完全可以又逃离,到日本去过他的日子。但朱安,把杯子捡起来,想将它粘好,却扎得一手血。

这个傻姑娘,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没发现,单靠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三、名存实亡的婚姻,值得再等吗?

朱安在新房里,做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在绍兴陪伴婆婆,孤单的度过了13个年头,心情可能就像甄嬛传的敬妃那般:我宫里一共有三百二十六块砖石,我都抚摸过无数遍了,其中还有三十一块,已经出现了裂纹。

后面朱安和鲁迅全家都住到了一起,在北京的一处院子里,但依然是鲁迅的母亲和朱安住在一起,男女主还是像陌生人一般。鲁迅还考虑过要离婚,但那个年代,一人一口唾沫,都足以淹没朱安了,后面也是作罢了。

操持家务的朱安,每天只有早中晚和鲁迅又三句日常的、每天一样的对话,此外就没有了。连衣服都是分开放的,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接触。

后来,鲁迅的学生许广平出现了。与朱安不同,许广平熟读诗词,是新时代女性,她和鲁迅在斗争中相互支持,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怀。

1925年的时候,鲁迅和许广平相恋了,两年后,他们同居了,这些事情朱安都是知道的,后来听说许广平有了身孕,她便绝望了,只能侍奉好周老太太,给她养老送终了,她也渐渐释然,甚至到后面,和许广平,和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相处得都很融洽,将他们当成了亲人。

四、孤独的结局

朱安孤独地度过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后,度过69个春秋后,她去世了。

结束了这荒芜的一切,无爱无性的婚姻,一生中都在给予他人温暖。她善良单纯,若不是出生在那个时代,那个家庭,若不是旧社会的“包办婚姻”,若多点自由,多些自我,也许她也会遇到相互爱着的那个人,平平淡淡,但又快乐的度过这一生。

她爱先生,敬爱周老太太,对他的儿子更是无比疼爱,甚至连带着许广平,也能与她和平相处,可悲的是,这个痴情女子,一生都没得到先生的爱,一生都被禁锢在这个婚姻之中。逃不脱挣不掉,这个女子太认死理,认定“一生一世一双人”,她至死才得来一个“安”字。

很傻,却又很值得尊敬。

她一定有过怨恨,在无数黑夜徘徊,一遍遍的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先生不爱她?其实这一切早已经注定,又为何长恨凄凄。直到最后,我想朱安她,终于明白了,两个不同方向的人,注定无法携手同行。

7

说起鲁迅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他曾经是我们国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人,也留下了许多的名篇,在小学的课本之中还能经常看到。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内,他的著作在亚洲都是十分闻名的,有人说他是东亚之中凭借文化占领土地最大的一个作家。虽然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但在他身上却一直存在着一个争议,他对他的原配妻子并没有爱情却娶了她,最终让她孤苦无依的过完了一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鲁迅的妻子叫做朱安,与他的老家在一个地方,她的祖上曾经出了不少的知县,家里的人也是非常的崇尚文学和古老的风俗礼仪,朱安的教养也很不错,虽然没读过书,认识的字也不多,但日常的礼仪做的却是非常好的。鲁迅的母亲曾经见过她,传统的老人很喜欢这个女孩子,所以在丈夫父亲去世之后私自来到朱家下了聘礼。鲁迅家虽然家境并不算好,但是在当地确实有些名望的,双方家长一拍即合,也因为这样,两个人在面都没见过的情况下被定下了婚事。

双方本是打算在鲁迅从学校毕业之后回家就成婚的,但是却因为他的成绩优异拿到了去日本留学的邀请,崇尚新思想的他当然欣然前往。虽然婚事拖了下来,但是朱家觉得有一个留学归来的女婿脸上也是十分有面子的,所以就选择了不退婚等他留学归来。留学期间他曾经回来过一次,但那时的他已经剪去了长辫子,可见他已经开始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他的母亲担心他会退婚,但他自始至终没有提起过这件事。四年之后毕业的他被母亲骗了回来,戴上了假辫子与朱家姑娘举行了旧式的婚礼。所有人都担心他会反对,但让人诧异的是他却没有反抗。

他接受这一切是觉得不想驳母亲的面子,但他的这份孝顺却害了这个姑娘一辈子。她并不是她喜欢的类型,而且平时接受的教育让她与丈夫之间的共同话题太少,鲁迅对她也没有太多的话说,虽然因为婚礼在家里住了几天,但也只是自己在书房过夜,三天的好日子一过他又回到了日本。在丈夫走了之后朱安过上了独守空房的生活,有人写信回来说看到她的丈夫在日本与别的女人也结了婚,她十分的难过,晚上不停地哭泣,但她实在无计可施,而且她一直被娘家人教育的十分固守传统,所以只能尽心的服服侍自己的太太。

后来鲁迅终于回来了,她跟随着丈夫搬到了北京,她以为自己终于盼来了幸福的生活,但丈夫对她依然是不闻不问的。没有接触过西方思想的他对丈夫所做的一切都不清楚,也不能与他共同探讨,但她却觉得只要他在即身边就好,但是后来许广平的到来又让她的希望再一次破灭了。许广平与包括它在内的当时很多女性是不同的,许广平上过学,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文化,而且在文学上与鲁迅也很是交流的来,这让鲁迅喜欢上了这个女子,并将他带回了家。

对于鲁迅而言朱安并不是他的妻子,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她是自己母亲的太太,不是自己的太太,可见鲁迅对她是并不认可的。虽然如此,朱安依然尽心的照顾着婆婆,对许广平和她为丈夫生下的孩子也是照顾的无微不至的,这个孩子在长大之后也说她对他们母子照顾的十分妥帖。

后来鲁迅带着许广平母子来到了上海,将这位原配妻子留在了北京,当时婆婆已经去世了,她留在北京为鲁迅打理着房子,在鲁迅去世之后还曾写信安慰他们欢迎他们回去,不过此后的朱安生活拮据,便想着变卖鲁迅的遗物,换一些生活费,却遭到别人的谴责,尤其是鲁迅生前的朋友非常反对。

朱安被迫反击道“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有没有想过我的处境?”这也是她临终前留下一句话,着实令人心酸,其实朱安一辈子孤苦伶仃,婚姻的失败也是她不能改变的。

作为一个典型旧社会的女子,她敬重丈夫孝敬婆婆,即使丈夫不爱她,她在生活中的事情也做的井井有条。但鲁迅因为过于孝顺应下的这门亲事却毁了她,她本可以一走了之的,但她接受的教育却不允许她这样,仍旧跟着丈夫背井离乡独守空房。她在北京一个亲人都没有,去世的时候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最后也没能达成与丈夫合葬的心愿,许广平将她葬在保福寺一带(北京市西直门外保福寺村),甚至连个墓碑也都没有,实在是让人为她唏嘘。

8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朱安确实是个可怜的女人。

鲁迅,周树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其原配夫人,朱安,是个典型的传统女人,裹小脚,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与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毫无共同语言,所以极为不得鲁迅喜欢。

完婚的当天晚上,鲁迅就睡进了书房,此后,二人也没同过房。第三天,鲁迅又东渡日本,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

随后的十三年中,朱安一直恪守妇道,侍奉在婆婆身边,后来鲁迅将母亲与她接去同住,尽管她内心忧伤而痛苦,但她对鲁迅与许广平无丝毫怨恨之情,鲁迅与许广平育有一子周海婴,朱安一直将周海婴视为自己的儿子,在鲁迅故去之后还一直有书信来往。

作为一个传统女人被封建社会所束缚的确很悲哀,一生没有得到丈夫的疼爱也是可悲,可是朱安性子宽厚,一生敬爱婆婆,敬重丈夫,接受命运不公,却也毫无怨言,后来鲁迅逝去以后生活困顿,却也不接受外界施舍,并竭力保护好丈夫的遗作,可以说,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和遗物得以保存,与她的悉心照料戚戚相关。

这样的女子,虽说孤苦,却也有骨气,沉稳如花绽放,让人敬佩。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9

鲁迅,不对等的文化与人格

鲁迅是中国革命的闯将,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这个似有定论。

但是,鲁迅的文化甚至可以缩小为文学上的的高深造诣,比之于其人格,实在不相匹配。

鲁迅高呼新文化新思想新青年,当然也包括爱情的自由,比如他与学生许广平的爱情,实在是伟大,伟大的丢弃了一个大他三岁的朱安为其独守空房一生。

从这一点上看出,鲁迅是自私和虚伪的。自私在于,他本不爱朱安,但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孝道,竟让朱安侍奉母亲一生。自己在许广平的温柔富贵乡里享受男女之欢,却让朱安夜夜空房,可以看出,鲁迅不但是自私的而且是冷酷的。鲁迅的虚伪表现在,他本可以与朱安离婚,但他说朱安离婚后可能不好过,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鲁迅和周作人一直不和,传言有鲁迅偷看周作人日本妻子洗澡,此传言不知真假,但从鲁迅抛却朱安迎娶学生一事,有理由相信此言不虚。

据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这个结论实在叫人不足为信。鲁迅可以写出很硬的文章,但丝毫没有很硬的骨头。他没有闻一多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能收回的革命勇气,每每躲在租界或者内山完造的书店躲避。

鲁迅的文笔是优美的,一篇“纪念刘和珍君”感动了多少人,又鼓动了多少人。当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学生为国为民请命而喋血街头,同样是学生的许广平,在鲁迅的劝导下,在鲁迅的劝导下,躲在书斋写文章。

鲁迅的文化造诣是很高的,但人格是渺小的。一个文学作品,如果仅仅因为作者本人的因素流传于世,那么这些作品就是应试之作。

鲁迅,果真代表新文化新思想吗?也许,他的作品可以,但他不可以。


10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说到鲁迅,毋庸置疑,鲁迅确实是民国时代的革命斗士,文学泰斗。其文风劲道,其风骨超然。但鲁迅虽是斗士,却非鲁圣。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无论什么人,他第一个标准是人,不是神!谈起鲁迅的女人,不少人被教材所误,只知道有其学生兼夫人许广平,然后一些人知道鲁迅还有个原配夫人朱安,但自古以来,哪个才子没有几个红颜知己呢? 


一、初恋人鲁琴姑的“无言的结局”  

最早与鲁迅缔结婚约的是鲁琴姑。那是一八九八年夏秋之季,鲁迅母亲看上了鲁迅小舅父的大女儿琴姑。琴姑和小时鲁迅两小无猜,常在一起读书,探讨古文诗词,她对鲁迅也早已印象很深,所以当鲁迅母亲征询她的意见时,她扑到姑妈怀里,没说什么,但心里一百个情愿。  

鲁迅母亲很高心,当即定下了亲事。不料,事起突然。鲁迅的保姆长妈妈有个远房外甥女朱安,早就想介绍给鲁迅,可是鲁迅母亲已订上了琴姑。长妈妈便在鲁迅母亲面前搬弄口舌,说鲁迅与琴姑结合要“犯冲”,不吉利。鲁迅母亲便动摇了。第二个春天,她便决定包办鲁迅与朱安的婚事。  


琴姑父亲久等周家聘娶,却毫无信息,后来得知鲁迅另娶之后,便无奈之中把琴姑许配给了他人。也许琴姑对此婚事本不顺心,也许生活并不如意。不久,琴姑竟然一病躺倒,再没起来。  


临终时,琴姑紧紧拉住服侍她的保姆的手,哽咽道:“我有一桩心事,在我死之前非说出来不可。就是以前周家来提过亲,后来忽然不提了,也不知为什么……这一件事,是我终身憾事,我到死也忘不了……”  

琴姑应该说是鲁迅先生幼时的“初恋”。但不知何故,这一桩婚事在后来鲁迅的著作中,没有提及。是鲁迅为了跟明事业忘记了呢,还是他把这美好的情愫永远埋藏在心里,或者俩人曾以身相许否。想必鲁迅有自己的苦衷,遂无可奉告焉。  


二、原配夫人朱安的凄凉人生  

鲁迅二十五岁那一年,正准备在日本东京开始他的文学活动,忽然不断地接到催他回国的家书,信里说,他母亲病得很重,想见见自己的长子。等到鲁迅焦灼不安地回到家里,才知道这是一场骗局。  


原来在他家乡有一种谣传,说鲁迅跟日本女人结了婚,还生了孩子,有人看见他领着妻、儿在东京街头漫步。族人变着法子把他骗回来完婚。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俗,鲁迅的母亲鲁瑞没有征得鲁迅同意,便把这门婚事定下了。 

看到这个场面,无论是对鲁琴姑的眷恋,还是异国有红颜,鲁迅自然很生气,但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没有发作。完婚的第二天,鲁迅没有按老规矩去拜祠堂。第三天,他趁着家人不注意,悄悄地从家中出走,又到日本去了。而朱安则跟着婆婆鲁瑞一块过日子。  


也许鲁迅的大老婆也硬气,传统的良家妇女,那就是:进了周家门,死是周家鬼。他是鲁迅的老婆,全世界都公认,但主角鲁迅没有认,名义上朱安守了一辈子的活寡,事实上也是,至少在这一点上,原配在礼教上打败了鲁迅的,虽说是非常凄惨的。鲁迅是反封建的斗士,当然应是革命的斗士。包办婚姻当然是封建社会的一礼教。对平民可行,对鲁迅不行。  


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朱安孤独地去世,我相信,如果还有来生,朱安不会再走这条路。  

这样的悲剧在旧社会是常有的。也许就因为自己的遭遇,鲁写了很多关于女权的文章,如《祝福》等,希望中国妇女觉醒起来 三、与许广平的师生恋  鲁迅与许广平,师生恋,还是那个时代,鲁迅自始至终都是鲁迅。  


许广平(1898~1968),祖籍福建。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参加过“五四”运动。二十五岁时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  


一九二七年一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不久与大她十七岁的鲁迅成婚,一九二九年,生下一子周海婴。虽然这是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但“十年携手共艰危”,相濡以沫见真情,不能不说是迟来的幸福。  


与鲁迅相比,胡适还算“保守”,与原配江冬秀还生儿育女。尽管胡适订婚赴美留学期间,除了和康乃尔大学教授之女韦莲司迸出的火花外,他还追过也是留美的中国才女陈衡哲。虽然两次恋情都在外在环境或内在道德意识下,使得“发乎情,止乎礼”而不得不中途结束,但不能太伤母亲的心,或许也是他考虑的因素。  

而鲁迅在与朱安“无爱”的婚姻背后,却是他甘愿过着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但在潜意识深处,他并没有放弃对真正的爱情理想的渴求。因此到了许广平明显占主动的情况下,他们终于自由地结合了。  


四、与女学生许羡苏“头发的故事”  

在女师大,鲁迅遇到了年轻的女学生许羡苏,她是后来鲁迅的同居女友许广平的同学及好友。  


鲁迅为了她写了“头发的故事”,鲁迅的朋友曹聚仁在一部关于他的评传里,称许羡苏为他的“爱人”。而许羡苏对鲁迅生命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表现过女性特有的关怀。可是当鲁迅离京南下,一起同行的,不是许羡苏,而是她的同学朋友许广平。  


可就在南下途中鲁迅还与许羡苏保持着联系,每到一处,必有明信片报告行踪,而这时鲁迅已经与许广平同居多时。为什么鲁迅选择了许广平,这是个迷,至少没有人解答。  

鲁迅辞世以后,许广平写作关于他的回忆录,除了介绍鲁迅的饮食起居,其它基本一无所有,在有关的许多重要方面,留下了大量空白。有人分析许广平留下的笔记,察觉出其实许广平有着太多的无奈,也许做名人影子的滋味并不好受。 


五、与女作家萧红朦胧情愫  

萧红是个大家闺秀,但是她是个有着新思想的青年,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年少时离家出走,几经颠沛。一九三二年与萧军同居,结果最后却与萧军分手!  


一九三四年前后成为鲁迅最忠诚的粉丝,经常来鲁迅家来看望先生,有时甚至可以一天数次。有一个上午,她来过,下午再来。最后也许是感觉到许广平的地位不可动摇,毕竟有了鲁迅的孩子,一九三六萧红不得已远走日本,三年后年与端木效蕻良同居并到香港,端木效蕻良也是个文人,同样是个风流人物,也不可能给萧红太多的幸福,终于萧红在自己选择的道上历尽坎坷后在香港病故,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六、与日本山本夫人精神恋  

鲁迅在上海时期,有个日本好朋友内山完造,是个书店老板,他经常去内山书店,不过,他真正去的是书店的后面,那里住着山本初枝,一个日本的歌伎。


鲁迅给山本夫人的信,在日本友人里,仅次于增田涉,对增田,他写信讨论的是学术或者翻译,对山本夫人,他讨论的是生活或者情感 一次,鲁迅写信给增田说,山本夫人不能来上海“是一件寂寞的事”,而致信山本夫人,则每信必诉“上海寂寞”,为其它信件所罕见。后来鲁迅去世时,山本夫人初闻他的噩耗立刻失声,那是她曾经苦恋的男人!  

七、与北大校花马珏的微妙情缘  

北大历史上最著名的校花马珏,据考证,鲁迅与马珏有过一种微妙的情愫。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鲁迅并非移情别恋,或者说见一个爱一个,而是弱水三千我只取瓢饮。  


鲁迅在处理个人感情上一向谨小慎微,但还是被他的宿敌抓住了把柄。鲁迅特别爱才,喜欢奖掖文学新人,特别是有才华的文学女青年,鲁迅是不是爱上了美女才女马珏?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更不能无端猜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鲁迅非常喜欢这位个性鲜明的文学女青年;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怀着巨大的文学梦想和浪漫情怀的马珏,也是很喜欢和崇拜她的偶像鲁迅的,甚至暗恋也未必可知。

如果你读过《鲁迅日记》,你就会发现中间有断档和缺失的地方,这一部分是被鲁迅还是被后人销毁或是隐匿起来了?今人已很难查考。这消失的一部分日记,是不是记录过文学巨匠鲁迅隐秘的不便于外露的激情?所有这些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但我宁愿相信,这同鲁迅的人格并无关联。  


如果两人之间真的传出了什么绯闻,那应该是鲁迅的宿敌添油加醋、恶意攻击的结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