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确定长孙的概念。这里有现两个看法:

第一个观点:所谓的长孙指的就是老大的儿子!也就是说老大不管多晚结婚,只要是他生的第一个男孩,那就是长孙! 老二的长子不管是比老大的长子大或是小,通通不能算是长孙!

第二个观点:长孙和长子长孙是两个概念,大哥的儿子叫长子长孙,儿子不管大小,其年龄大的的孙子为长孙。以前大哥不结婚,二弟是不敢结婚的,但是大哥未生儿子二弟确可以先生儿子。

中国法律长孙的定义是长孙是年龄最大的孙子,不一定是长子的儿子.长孙在法律中没有特别的权利和义务,和其他同辈孙一样。

古代对长孙的定义嫡长子是正房所生第一个儿子(一定是正房)地位很高,嫡长子是一个家庭爵位财产土地的主要继承人,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如周朝,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皇位,而其他儿子则封为下一极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爵位,其他儿子则封为士,依此类推,很严格的等级制度,直至平民。 嫡长孙是嫡长子的嫡长子,最大的儿子的最大的儿子不一定是嫡长孙,因为在封建社会,嫡系和庶系是有完全不同的地位的,他们是兄弟关系,但是更是君臣关系。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大户人家可以娶三妻四妾,子嗣众多,虽然都是亲兄弟但不一定是一母所生,古人讲究长幼有序,也讲究嫡庶之分,无论是继承还是当家都要按照顺序来。


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家族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一定是嫡长子,嫡长子也就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孩子。


正妻就是明媒正娶的第一个合法妻子,正妻所生的孩子是法统以及血缘上最纯正、最合乎规范的接班人,在之后进门的都是侧室,侧室所生的孩子为庶出,较嫡子的身份就差了一层。



长子不一定嫡子,这种情况下长子的死对于家族权利影响不大。


面上家产分配嫡子和庶子是一样的均等分配,但实际上嫡长子还是拥有很多优势特权的,在名位继承上也是嫡长子优先。


古代大家族的当家人一般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祖宗祠堂也是由嫡长子供奉,如果嫡长子早亡,那就要看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是否成年,如果嫡长孙也已成年,那理应继承嫡长子的所有权利。


至于族长人选可以让给年纪稍长一点的叔叔来当,毕竟家族事物错综复杂,有的大家族还有生意打理,年长一些的人处理起来更加方便。


如果嫡长孙未成年,那么继承家业的就由晋升的嫡次子来继承,所以无论是大家族还是皇室江山,继承人都必须是长子长孙。


皇室继承最有名的案例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不幸去世,当长子去世,别人都以为会传位给第二个儿子,可朱元璋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却给了长子的儿子。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王室严格遵循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当长子去世时,孙子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根据明代《大明律》记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官员享受世袭罔替有规定:


文武官员如果享受世袭爵位,必须按照继承顺序,首先是嫡长子孙、其次是嫡次子孙、接下来是庶长子孙、最后是弟侄。


也即这里的承袭顺序是先嫡后庶、先长后幼。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权利的向往都是趋之若鹜不择手段,每一个英年早逝的嫡长子都会引起一波争夺权利的暗流,有些人会在这变化中看到希望。

3

在当今社会是一夫一妻制,所以没有所谓的嫡庶之分,但也有隐蔽的外室情况出现,她的孩子也会被称为私生子。

而在古代一夫多妾制社会,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中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其中一条。

在古代社会里,很多朝代都会遵照严格的宗法继承制度,在继承时就要以嫡长子为先,如无嫡长子,则在直系子孙中依次来确立继承人。

对于嫡长子的身份确定的标准为:如果只有一个妻子而无其他妾室,则以长子为嫡;如一妻多妾,则妻之子为嫡,妾的儿子为庶,妻所生的年龄最长的儿子就是嫡长子。

在古代大户人家和王公贵族之家,男子一般都是一妻多妾,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多,但是正妻地位肯定会比妾的高,她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不管年龄是否比其他妾所生的孩子长幼,都称之为嫡长子。嫡长子的地位高于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嫡长子是一个家庭爵位财产土地的主要继承人,况且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不管嫡长子是否是一个贤能之人,家族的权利都应该嫡长子所继承,这就是所谓的“立长不立贤”。

大户人家的名位一般就是祖宗牌位和族长,祖宗牌位应该都交给嫡长子供奉,那么族长之位也应由嫡长子继承。

但是如果嫡长子先于他父亲去世,那长孙和次子谁将会继承家族的爵位和权利呢?

如果嫡长子先于父亲去世,并且没有被指定为继承人。那就要看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是否成家立业。如果嫡长孙也已经成家立业,那理应由嫡长孙继承嫡长子来供奉祖宗牌位,并且继承嫡长子的所有权利和爵位。

如果嫡长孙太过于年幼,而嫡次子已经成家,则可能由嫡次子来供奉祖宗牌位和继承爵位。但是如果次子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并且还有其他嫡出的孩子存在,那人选一定是嫡出者,庶出的孩子不管年长与否,都没有被选为继承人的资格,其地位是不如长孙的。

长子为嫡出,已经被指定继承人。在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宗法制度进行,即由嫡长子的儿子(也就是嫡长孙)来继承。那么,在此情况下不管你次子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没有任何的资格来继承,作为继承人的长孙的继承权利自然要大于次子。

这种宗法继承制在皇室家族也尤为重要,并且每位权利主都以此方法来挑选继承人。明太祖朱元璋在挑选皇位继承人时就严格遵照嫡长子继承制来挑选的继承者。

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是嫡长子,而且还是朱元璋一心栽培和重视的继承者,但是作为皇太子的朱标英年早逝。备受打击的朱元璋只能面对现实,重新在朱标的儿子里面选择继承人。当时,朱标的长子已经早故,所以就立其次子朱允炆为皇长孙,也就是朱元璋皇位的继承者。

由此看来,嫡长子继承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严格执行中也有多种变化,很多时候都视情况而定。

用最严谨的方法指定,能够更好维护家族稳定的继承人。这就是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

这个问题得两面性的看,首先,长子是不是嫡子?其次,长孙和次子是不是嫡孙和嫡子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家族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毫无争议的是嫡长子,也就是正妻的第一个孩子。他是法统以及血缘上最纯正、最合乎规范的接班人。

但是,长子不一定嫡长子。因此,如果长子不是嫡子的话,那么他的死对于家族内部权力的重构影响就不大。但是如果死的长子也是嫡长子的话,那就又得分两种情况讨论了——

首先,如果长孙不是长子的儿子的话,那么就没什么可争议的,嫡次子会自动升格为嫡长子,按年龄次序排出来的次子意义不大。但是如果长孙也是长子的儿子的话,这个问题又得分开讨论:

1、长孙不是长子的嫡子,那也比较好说,比如梁朝的昭明太子,他的孩子之所以没被立为皇太孙,就是这个原因;

2、长孙是长子的嫡子,这个就相当麻烦了,比如朱允炆之于朱元璋,最后他也被立为皇太孙,最后登基。

但是无论是萧衍的南梁还是朱元璋的明朝,在碰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都付出了无比惨烈的代价(前者侯景之乱,后者靖难之役)。因此,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家族的暗流汹涌也就呼之欲出。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5

按照西周时期周公旦主持制定并延续千年的礼仪制度,汉族家族上至皇族下至普通百姓,均要遵循“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继承宗法。长孙与次子哪个权力更大,答案分情况而定。如果过世的长子是嫡子,那么嫡长子这一系属于大宗,假如长孙是长子所生,那么长孙在家族中的地位高于次子。以明朝初年为例,洪武年间,太祖嫡长子皇太子朱标过世,朱元璋没有选择仍然在世的其他皇子做皇太子,而是选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皇太孙,后继位为建文帝。假如长孙非嫡出,次子反倒是嫡子,那次子在家族的地位和权力远高于长孙。假如长子次子均非嫡出,那正常情况下,因次子是长辈,长孙也没有优先继承权,次子地位较高。

当然,世事无绝对。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家族甚至是十分显赫的大家族也会一时出现庶出地位高于嫡系的情况,但往往非长久之计。如孔子嫡系子孙衍圣公,在第70到72代衍圣公孔宪培时期,嫡系的衍圣公反倒每天到非嫡系的长辈“十二府”请安,衍圣公大权旁落。究其原因,主要是第68代衍圣公早亡,其年长的兄弟实际掌握大权,继位的衍圣公因年幼,对叔祖辈请安,由此形成惯例,延续至第72代衍圣公时期,但孔宪培的夫人于氏入门后,对此很是不满,因于氏是乾隆朝大学士于敏中之女,且与皇室关系密切,甚至还有传言其是乾隆皇帝之女下嫁孔府,于氏遂上报朝廷,朝廷下令严查,权力重归衍圣公,孔宪培的两个叔祖父因此受到革职圈禁等处分。

6

长孙的继承概率大点。

首先,古中国是宗法制社会,父子相承,而非兄弟相袭。小宗要保证大宗,确保大宗子孙延绵。如果次子继承,那长房子孙怎么立足,是要剥夺长房子孙的继承权吗?

接着谈下,古代长子死后,却传给次子的例子。梁武帝萧衍一直活到80多岁,因此他的长子昭文太子于梁武帝之前就去世了,但昭文太子却留下了好几个成年的儿子。梁武帝舍弃长孙而立次子为太子,因此侯景之乱时,各地藩王虽集20万大军于建康(今南京)台城附近,但都各怀鬼胎,盼着也能兄终弟继,自己继承大统。于是梁武帝饿死台城,简文帝(即梁武帝的次子)成为侯景的傀儡,侯景虽然被梁元帝(原梁湘东王)所灭,但梁氏经过侯景之乱和宗室自相残杀,最终元气大伤,没有几年就灭亡了。梁武帝的例子成为后世帝王的殷鉴,明太祖在考虑传孙还是传子也有所借鉴。

最后谈下古代最常见的,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自然是明太祖传皇太孙(太子朱标庶次子)而没传给儿子。其他例子还有南宋孝宗太子(今西湖太子湖埋葬的两太子之一)死后传给太子之子,但可惜太子子孙都夭折,所以才传给皇三子即宋光宗。元世祖真金太子早于忽必烈去世,元世祖于是传给自己的孙子,真金太子的三子铁穆耳。

综上所述。一般都是传长房孙子而非传次子

7

在古代大家族中,长子和长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正了不起的是嫡子和嫡孙。

从权力的角度来说,长子和长孙大都属于是权力边缘人物,通常是没有资格成为家族掌门人的,虽然也有例外,但概率太低,往往只有嫡子和嫡孙,他们才是家族权力角逐的主人公。

从这层意义上说,长子也好,长孙也好,或是次子也好,只要他们没有嫡子和嫡孙的这一层身份,他们也就只能在自己小家中拥有话语权;至于在整个家族中,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地位和话语权等,都是排在嫡子和嫡孙之后。

所以,上面这个问题,如果真要讨论的话,就应该改成为假如嫡长子去世了,嫡长孙和嫡次子谁的权利更大呢?通常情况下,这个问题要分三种情况来看。

第一种情况是没有任何封爵的大家族:对于这种家族,他们所争夺的权力,本质就是家族内部的话语权,并不涉及家族之外的权力,所以受到外界干涉的情况比较少。

并且,一个人成为家族的掌门人,是需要肩负其家族的责任,把家族治理得更好更兴旺,也就是义务多于权力,责任高于享受。

在这种背景下,其家族的权力分配原则,通常是“以嫡为尊、以长为尊、以贤为尊”。也就是说,在家族的权力分配中,是在嫡子中选择年长且有能力的人来挑大梁。

这样一来,通常在嫡长子去世后,除非嫡长孙已经成年且特别优秀,同时嫡次子又比较顽劣,在这种背景下,才会由嫡长孙出面接替下一任家族掌门人,否则基本上由嫡次子接任。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嫡次子所拥有的权力通常要大于嫡长孙。

第二种是有封爵的大家族:对于这种家族,他们所争夺的权力,已经不仅是家族内部的话语权,它还需要对皇权负责,所以通常情况下,他们已经很难自己做主,因为他们需要遵循皇帝制定的规则。

在这种背景下,其家族的权力继承原则,通常就是“以嫡为尊”。也就是说,在家族的权力分配中,通常就是嫡子中的老大一家来挑起大梁。

换句话说,在嫡长子去世后,只要嫡长子有儿子,就算他还是未成年,其家族承袭的爵位就会由他来继承,其他人都只能靠边站。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嫡长孙所拥有的权力通常要大于嫡次子。

比如李渊,他的父亲李暢邢罨ⅲɡ顣的父亲)唐国公的爵位之后不久,他就英年早逝,此时李炳有四个早已经成年的亲弟弟,这四个人也都是嫡子身份,但最后承袭唐国公爵位的人,却是李暷杲銎咚甑亩永钤ǎ纱四杲銎咚甑睦钤ū愠晌钍霞易宓恼泼湃恕

第三种情形是站在最高权力巅峰的大家族,通常就是皇族或者独揽大权人物的家族:因为这种家族已经站在权力的最巅峰,只要他们能够取得家族的控制权,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天下,所以他们不需要遵循谁的规则,因为规则就是由他们来制定的。

在这种背景下,其家族的权力继承原则,通常是以实力来说话。换句话说,嫡长子也好、嫡次子和嫡次子也好,甚至是庶子也好,只要你的实力足够,其他人都得靠边站。

最经典的就是大唐帝国,大唐帝国的皇位继承权,通常都是力量博弈、甚至火并出来的;就是嫡长子能顺利上位的,那都非常罕见的,就更不用说嫡长孙了。

比如,唐太宗不是嫡长子,继承了皇位;唐高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中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少帝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睿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玄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唐肃宗不是嫡长子,也继承了皇位。

关键是,这些皇帝的哥哥,大都是嫡长子,且都有嫡长孙存在,但最后除了唐玄宗的哥哥算是善终外,其他人大都不得善终。

还有司马懿和孙坚的家族,司马懿的嫡长子司马师和孙坚的嫡长子孙策去世时,他们明明都有儿子,但最后却是他们的弟弟成为家族的掌门人。至于南北朝时期,案例就更是数不胜数。

只要我们知道这个事实,自然就会知道,皇位继承时,通常都是背后的实力来说话。

虽然说,皇帝们为防止家族内部骨肉相残,通常都是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但只要其他儿子的实力变强大了,他们也是能把嫡长子和嫡长孙踢到一边的,甚至还可以把皇帝本人都踢到一边。

8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首先长孙自然也要看是不是嫡长孙,如果不是嫡长孙的话,那么其顺位继承的资本根本就高不到哪里去。

所以说嫡长孙和次子之间的争夺才能勉强算是势均力敌的,毕竟这一套宗亲制度的理念对于古代华夏和周边民族的浸染太深了。

不过相对而言女真,契丹,蒙古等游牧或渔猎民族对这套概念是不如汉人那么看重的,尤其是在政权建立的早期进程中。

第一个例子,作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的金熙宗完颜亶和金太祖之弟金太宗完颜晟的争夺。

金太宗本来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磐继位的,但他毕竟只是个镇守后方会宁府的皇帝,威望不如自己的哥哥,而且诸如粘罕和完颜宗干等将领也声威颇盛,作为一个还残留着大量宗族社会传统习俗的新生王朝,金帝国的内部对于皇位继承的顺位资格并不是很在意,他们更加注重皇位继承者个人的资质,他们都崇尚英雄。

所以完颜亶的上位其嫡长孙的身份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正是女真贵族派系之间相互斗争制衡所产生的一个结果。这么说吧,如果完颜亶小小年纪就展现出雄才大略的一面,或许就没有人愿意扶持他上台了,他爷爷金太祖死了,父亲也死了,那些叔叔们支不支持他还真没有像大宋那些儒士文官敢吱个声。毕竟女真统治者可不管你是不是士大夫,惹恼了就往死里打。大家都是更多为了利益。

完颜亶上台以后起初日子也不好过,在打倒粘罕派系后。前皇帝的儿子完颜宗磐势力愈发强大,甚至敢在朝堂之上用刀威逼身兼熙宗养父和太傅身份的完颜宗干。

相比而言,辽朝人就更不符合规范了,因为作为嫡长子的耶律倍由于老妈的偏爱而不得不让国给了弟弟耶律德光。

不过,后来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倒是成了辽朝第三位皇帝。

而元朝人也不是很在意这些说法,所以忽必烈是传位给了真金的第三个儿子铁穆尔。

综上所述,游牧民族而言,相对更看重个人能力,以及各自支持者所拥有的势力。汉族而言嫡长孙优势始终在。

而汉族传统则更加注重宗法制的规范,所以像宋朝太祖和太宗这样的例子是鲜有的,最多是像朱棣这样篡位。但我们也知道,朱棣虽然篡位成功,还是被方孝孺这样的儒生骂了个狗血喷头。传统宗法理念和儒家忠君思想还是非常根深蒂固的。

9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的“权力”有多种表现形式。仅以明代为例说明。

明人颜俊彦所著《盟水斋存牍》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案例:说的是钟景淳与其叔钟特受争家产的案子,钟景淳年龄比其叔钟特受大,且景淳之父维学为嫡出之子。所以在分家析产时,钟景淳不仅轻薄其叔,而且占据其应有的财产。最后官司打到县令那里,县令判定“子有嫡庶,产无后薄,法则宜然”,遂支持将财产均分。

上述的案件说明在家族财产分配上,明代一般采取“诸子均分”,无论嫡庶。所以在财产拥有权上,“子”是优于“孙”的。不过,虽然说无分嫡庶,诸子均分,但在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嫡庶之别,但更多存在同辈之中。

明代《大明律》是明代官方法律文书,其中针对官员荫袭有这样的规定:凡文武官员如果袭荫职,其顺序首先是嫡长子孙、其次是嫡次子孙、接下来是庶长子孙、最后是弟侄。也即这里的承袭顺序是先嫡后庶、先长后幼。

以明代荆王袭爵为例,第二代荆靖王朱祁镐有三子,嫡长子朱见潚袭爵,嫡次子朱见溥为都梁王,庶三子朱见澋为樊山王。当袭爵的嫡长子因罪削爵时,嫡次子已去世,庶三子尚存,荆王爵位由朱祁镐嫡孙、朱见溥嫡长子朱祐橺承袭。所以,这一案件说明,嫡孙的地位是高于庶子的。

荆王家谱

至于嫡长孙和其他嫡子之间,倒有朱元璋嫡孙朱允炆和其嫡子朱棣等为案例,显然最后合法继承皇位的是嫡孙。此外,明代藩王周王的事例也可以说明:

周恭王朱睦?,明弘治十四年袭爵,嘉靖十七年薨;其嫡长子朱勤熄,嘉靖九年去世;嫡三子(事实上的嫡次子)朱勤炫,正德十二年封京山郡王,嘉靖五十四年薨;嫡六子(事实上是嫡三子)汤溪郡王朱勤烶,嘉靖二十年封,三十年薨;嫡七子(事实上为嫡四子)瑞金郡王朱勤煥,嘉靖二年封,三十二年薨;嫡十子(事实上的嫡五子)临安郡王朱勤烷,嘉靖六年封、七年薨;嫡十一子(事实上的嫡六子)柘城郡王朱勤烼,嘉靖九年封,万历十三年薨;嫡十四子(事实上的嫡七子)汝宁郡王朱勤然,嘉靖十四年封,隆庆二年薨。

也即周恭王朱睦?去世时,其嫡长子早已去世,但尚有嫡子六人,且均已成年,但最后承袭王位的仍然是嫡长子朱勤熄之嫡长子朱朝堈,也即朱睦?的嫡长孙,而非其他嫡子,且爵位始终由嫡长孙朱朝堈一支承袭。

所以,至少在明代,长孙和次子是要区别来看的:

在财产分配上,一般采取诸子均分,尤其表现在普通家族,嫡庶之别较弱,嫡子与庶子均分家产,但孙辈却无法继承祖辈的财产,除非代替父辈承继。

在爵位承袭上,一方面有嫡庶之别,嫡子孙选择权高于庶子孙,另一方面,同属嫡支,嫡长孙(这里再提一句,明代嫡长孙一般均指嫡长子的嫡长子)在爵位承袭上也优先于其他嫡子。

10

题主的问题有些模糊,这里需要先确定是嫡出还是庶出。

古代特别讲究出身,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就说先出生的人就是长子,但是长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宫夫人生的,那他就是嫡长子;如果是妾生的那就是庶长子,他们的身份差别很大的。同样嫡长子的正宫夫人生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嫡长孙,妾生的就是庶长孙。



庶出虽然也有一定身份,但在家族继承上没有办法与嫡出相比,已经属于第二梯队了。按古制的话,家族继承权的顺序为嫡长子→嫡长孙→嫡子→庶长子→庶子→庶长孙→庶孙,这里可以看出庶长子的地位实际上是低于嫡长孙的。



嫡长子嫡长孙可以继承大部分的财产,如果是父辈有世袭爵位的,也可以继承爵位,只不过要降一等(除了少数铁帽子王)。庶子也可以继承一定财产,但是一般无法世袭爵位。



到现在我们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如果是嫡长孙的话,那长孙的权力更大,如果是庶长孙的话,那次子权力大一点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