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中原地缘板块是世界级的优质板块,这里有广袤的华北平原,面积达到百万平方公里,能够释放的能量完全能够满足东方帝国所需。因此,如果不是中原王朝自己作死,万万是轮不到野蛮人逞威风的。
(中原是世界级优质板块)
铁木真能够崛起草原,与金国的统治者治国乏术,昏庸无能是分不开的。在金世宗时,金国达到鼎盛,时常派人到草原去“减丁”,因为金人知道与蒙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俺巴孩汗被钉死在木驴上),所以就拼了命的限制蒙古人的发展。可是金章宗、卫绍王时,金国统治者开始耽于享乐,对蒙古人的威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金章宗时满足于铁木真的假意称臣,开始减少对草原事物的参与,使得铁木真坐大。后来的金国,甚至满足于长城边上汪古部的监视,而放弃了自己的谍报系统。金国人哪里知道,汪古部早就被铁木真派人收买了,他们还做了儿女亲家。这样一来,金国统治者对漠北草原已经失控了。
铁木真崛起后,漠北草原开始在一个强权之下,金国人也不是没有胜机。蒙古人初起时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尤其是在攻城方面。蒙古人在进攻西夏时,多次遇到坚固的城池无法攻克只能无奈退军。有一次蒙古人进攻西夏都城兴庆府,还学着中国兵法,要水灌兴庆府。结果,兴庆府没塌,蒙古人的堤坝却垮了,冲坏了自家的营盘。
西夏人被打急了,就派人往宗主国金国那里求援,金主完颜永济却说:“敌国相攻,是我国之福。”拒绝发兵救援。这种坐看成败的态度导致西夏直接投降了蒙古,甘愿作为蒙古的急先锋,与金国在西北地区打成一片,让金国的西北地区无法抽出足够的兵力救援中都。
(卫绍王不救西夏)
蒙古人通过三路伐金,把金国人打怕了,放弃了中都和东北,退回了中原一带,依靠黄河与蒙古人对峙。金国人也确实有能耐,后来南宋的大臣真徳秀还说:“金国人拒关守河,有百万雄兵,且耐苦战”。不过真徳秀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诫宋理宗,连一向坚韧不拔意志的金人都不能守住关河防线,南宋又凭什么能够守住呢?因此建议宋理宗不要挑起战端。
金人在黄河以南固守,蒙古人一时也没什么办法。恰好西方花剌子模惹事,成吉思汗就选择了西征花剌子模,而且一去六年。这本来是金人喘息的大好时机,可是金国人却想着在蒙古人那里损失的,要在南宋那里找补回来。于是,金宣宗命令穷尽金国最后的国力拼凑的军队发起了对南宋的战争。
南宋君臣本来对金宋“海上之盟”是有着反省之情的,不想唇亡齿寒,本来不想落井下石。可是金国人欺人太甚,南宋奋勇地发起了自卫反击战。结果,金国除了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军事能量损耗了之外,还收获了南方的一个劲敌。
金国人这种操作,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当蒙古人再度大兵压境时,金国人已经无力发起反击了。在蒙古人料理完西夏后,金国灭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从铁木真崛起的过程来看,完全是中原王朝的金国统治乏术导致的。金国两代庸主金章宗、卫绍王在位的20多年间,是铁木真崛起的关键时期,金国对漠北草原疏于管制。
即使后来铁木真统一漠北,其情形也不过是汉武帝与匈奴对峙时的情形,且当时的铁木真远不及当初的匈奴的势力。铁木真一次能够征用的只有10多万人,匈奴人却能够征发四十万人的部队。可是金国人拼命地的卖队友,卖完西夏卖南宋,最后成功地把西夏和南宋都推给了蒙古人。这与汉武帝还没开打,就想方设法与西域的大月氏建立战略同盟有着天壤之别。
(汉武帝着力于建立同盟)
金国人面临内忧外患,不仅不团结一致,反而频繁爆发宫廷政变,完颜永济被杀,胡沙虎被杀,导致金国朝政不稳,契丹签军作乱,损害了金国的实力。汉武帝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匈奴,着力加强中央集权,各种政策如“推恩令”是让天下人都能看得出的阳谋,可是又说不出什么。汉武帝还任用了桑弘羊,大加敛财,使得朝廷常年打仗,国库却始终充盈。同时,汉武帝还强行迁徙豪强,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挑战中央,从而实现了前线打仗,后方安稳。这都是汉武帝中央集权才能达到的,金国人显然没有这样的治国之术。
金国人面临蒙古人的威胁时,选择了修筑长城。可是汉武帝时,却选择了进攻性战略,须知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蒙古人虽然善战,可是他们资源少,人口少,他们承受不起一两次大败造成的损失。相形之下,金国有5000多万人口,是可以承担一部分损失的。汉武帝与匈奴打对攻,也是时常有败仗,可是最终坚持不下去的,还是匈奴人。
(铁木真崛起是中原王朝乱政的结果)
综合以上,铁木真能够在漠北草原崛起,纯粹是因为当时的中原王朝的金国统治乏术造成的。如果换成汉武帝治国,决然没有铁木真崛起的说法。即使铁木真势力还是发展起来了,充其量也是唐朝时东突厥的角色,成为中原王朝进攻西域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