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追求的是稳定.商人为利,不好控制.再说在中国这个地方,地少人多,在古代的生产效率下,不用大多数人种地,粮食怎么够吃.

欧洲的土地还要狭小,即使都种地,也不够吃,为了追求粮食和财富,当然就对商业有很高的重视

重商主义的起源及背景介绍

中古的完结约在十叁世纪左右,从那时开始的近世,包含叁个连续发展的时期,近代第一期,在十四、十五两世纪的时候,教会封建制度因自身职僚的冲突而趋崩溃,这时期新时代的构成元素亦渐渐兴起。近世第二期起始於十六世纪之初,在这时期里面,一些有系统的攻击,紧随於中世制度的自然崩溃之后,使此制度愈益堕坏,国王的权力日趋巩固和庞大,握住了兴起的工业和商业,满足他们要求改良的渴望以后,便利用他们已达到政治的目的;从他们筹集军费,扩充自己的实力和虚荣,与这种实际的努力及其所凭藉的社会趋向紧相关连的,就属政治经济学的『重商派』(Mercantile School)。至於社会上,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等等现象,也预示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即将到来,他们无一不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此时,为适应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终於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即重商主义。

时期:15世纪中~18世纪末叶

代表意义:重商主义促成了封建制度的崩溃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西方经济学是与近代资本主义产生方式同时产生的,而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产生方式最早的理论研究,反映了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但重商主义并不是所有重商主义学者共同信仰的固定学说,只是代表一派思想的倾向,包括了(1)过於重视重金属、(2)重视国外贸易,而轻视国内商业,和重视造成商品的工业而轻视供给原料的农业、(3)重视人口稠密以为是国力的要素(4)国家可用人为的手段以达上述各目的。重商主义既是一种理论思潮,又是一种政策本系,重商主义是近代经济学的起点,是经济民族主义的理论代表,也可以说是国家干预主义、政治经济学或国家主义的前身,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济思想。

源起背景:资本主义首先源於西欧,西欧从十五世纪末进入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阶段,当时所面对的环境是:

(1)发现新大陆和远东

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在西欧一些国家萌芽。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向海外寻找市场和殖民地,各国统治者极力发展海运事业,这就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地理大发现(达??伽玛新航路的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扩大了世界市场,加速了资本原始累积的过程,促进了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发展,而对外贸易更加速了商业资本的发展与壮大。

(2)社会阶级的变动与经济市场的改变

在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商业资本起了突出的作用,当时追求商业资本的增加和货币的累积,造成旧的封建制经济被新的商品货币经济所代替,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变化,此外,作为自十四世纪持续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的一种经济思想,重商主义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强调自由精神与人文主义的再生,对於人类和个人的生存意义重新评估,并试着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现实的世界,再加以判断,所以是完全站在人的立场上,以人为本,以实际为重,从工业品生产贸易的实践中来考察和研究货币与财富的关系,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探寻财富与货币关系的重商主义的产生。

(3)民族国家(National State)之兴起

在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由於中世纪的财政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政府的需用,除了增加财政税收并促进社会财富外,别无他法,因此西欧各国的王权开始同商业资本联盟,封建割据君王纷纷结合资本家以削弱封建贵族,建立起强而有力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需要新的人力及更多的金钱来维持,不但要维持军队,皇室用费也比已往增加,文官的数额也增加了,为加强国家政治军事和商业资本的力量,有效使得人口稠密和增加出口货的总值,实业就成为西欧各政府政策的主要目标,从此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商主义的政策。民族国家的建立,有赖君主权力的加强,因此,欧洲君主此时期对内着重专制的统治,强调国家高於宗教的观点,对外因为必须与他国互动与竞争,所以国际关系的研究与探讨便成为当时的重心。至於国际势力的消长则视一国的国力而定,而国力的良窳又与国家军备有关,国家军备又须以国家的经济力量为后盾,因此,欧洲在十六世纪左右,强调国家强大系於国家的经济商业流通,「重商主义」思想随之受到重视。

(4)贵金属之增加及物价的上涨

美洲矿产发现以及亚洲、非洲等地成为殖民地之后,金银量增加,造成了物价之上升,物价上升使现存的经济关系发生一大而加速的经济变动,便因此而产生许多惶恐和焦虑,特别因不知道变动的缘故而更厉害,此外又有君主和共和国政府发行劣币所生的损失和困难,因此学者希望由政府强力干涉实业事务,包括禁止令、保护税、奖励金、垄断业和特许公司等,特别强调商品与劳务出口大於进口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个国家在没有金、银矿下,能获得贵金属持续净流入的唯一手段,他们认为贵金属为国家富强的根本,累积贵金属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目的,因为金银即代表财富,增进了重商主义的发展。

重商主义的一般特徵

重商主义的性质

重商主义是一种松散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它既是一种经济学说,也是一种经济政策。但是,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政策,都是反映了封建社会内部新产生出来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个阶级力图积累金银财富,并要求国家对他们所从事的工商业活动给予协助和保护。

重商主义最早从理论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了关於国家财富、关於财富形式和增加财富的方法等问题。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开始从中世纪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他们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很大影响。人文主义运动是当时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潮流,它的代表人物开展了反对中世纪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斗争。我们知道,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意识型态领域中基督教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教会的神学家们根据神学信条来规定人们的行为准则,并从神学信条中推论出各种结论来,即把神学信条看成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真理的标准。因此,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一切意识型态,包括经济学说在内,都带有神学的色彩。人文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同教会的这种精神统治进行了斗争,他们歌颂世俗、藐视天堂,提出应当以人为中心而不是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强调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并把追求个人利益提到首要地位,重商主义者在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潮流的影响下,抛弃了封建设社会神学家的那种用宗教信条来解释经济现象的做法,并根据世俗的精神而不是根据神学的精神来寻求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重商主义者所找到的联系不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只是经济现象在表面上的联系,即只是在流通领域内的联系,这种情形的产生是由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那时资本只是在流通领域内占据统治地位,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商业资本在当时起着’’压倒一切的影响’’。至於在生产领域中,则资本还只刚刚跨出第一步,则还只刚刚开始建立工厂手工业。因此,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者必然只从流通过程的表面现象出发,只抓住了一个假象。

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西欧重商主义在其发展中,大致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大约从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是早期重商主义,即货币主义,或重金主义,大约从十六世纪下半叶到十七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即真正的重商主义,马克思有时称之为”重工主义”。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他们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金银、即货币是唯一真实财富的说法。他们把财富和货币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金银越多,也就越富有。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流通过程,只是从流通过程去寻找财富或利润的来源。但是,他们认为国内的流通领域、及国内的商业是不能产生利润的,因为国内的商业只发生财富的转移,即只发生财富从一个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个人的手里,整个国家的财富并没有增加。在他们看来,财富利润只能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即只能从对外贸易中产生出来。因此,他们要求国家政权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便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尽可能少地流到国外。

但是,就怎样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呢?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者有不同的观点,提出过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最佳贡献者
2

想要理解古代西方为何重视商业,可以先了解古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为何重视农业。一个民族采取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取决于这个民族所生活的这块土地,或者说这块土地的地理环境。那么中华民族生活的这块土地是怎样的地理环境呢?中国的南面和东面是大海,现代社会浩瀚无垠的大海已经不是人们进行交流和通商的障碍,但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发达,因此人们不能去远航,只能在近海打鱼,大海成了人们远航的天然屏障;西面是高山峻岭,限制了人们向西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生活着游牧民族,也阻挡了向北发展的去路。而在黄河流域的平原,有大片的肥沃的土地,丰沛的水资源,非常适合农业耕作,种植粮食,因此,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大地,播种粮食,畜养牲畜,繁衍生息,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

我们在看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为什么要重视商业呢?这也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中国的地理环境四周是高山高原和大海,中央是广阔的平原,而欧洲则是中央是西南——东北走向的阿尔卑斯山,四周是丘陵和少量的平原,同时,中国和欧洲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欧洲的纬度更高,粮食产量相对低一些。欧洲早期的先民也是以农业为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原有土地种的粮食已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只能发展手工业和种植用于生产酒,植物油等农作物,然后通过商品交换和贸易换取粮食,才能生存。因此,欧洲人必须重视商业。而欧洲人开展商品贸易又有两个优势。一是欧洲南部面临地中海,地中海是一个内陆海,风平浪静,小船也能出海进行商品贸易活动。二是欧洲与非洲亚洲交汇,东边的阿拉伯民族是半游牧半商业的民族,阿拉伯人很早就有经商的传统,比如,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早期就是一个率领商队穿越沙漠进行商品贸易的商人。两个民族很自然的成为了商品贸易的伙伴。有利的客观条件使欧洲的商业越加繁荣,并由此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的商业文明。

3

首先要指出你的思想出发点有错误,不是西方人重视商业,中国人一样重视商业,只是国内相对于贸易而言更加重视农业,同时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在古代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物质并不丰富,内需市场有难以满足,并不需要外贸来带动经济发展。

如果你了解西方史的话,也不会提出这种问题,地中海区域经济发达,生产力强,但碍于人口问题,内需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所以才会寻求更广阔的市场。并不是他们重视贸易,而是因为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才会无奈的去贸易。中世纪的欧洲百十多人一个城堡就是一个小国家,这种规模的城市又有多少内需可言,同时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诸多提升生产力的事件,让市场供大于求,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外贸缓解压力。

至于你说的中国闭关锁国这件事,你看看清代的广州就知道中国贸易有多强,同时清代因为贸易逆差英国才会用(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换取了英国大量白银,英国出口到中国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没有任何吸引力)用鸦片出口换取白银以维持与中国的商贸。

并不是中国不重视贸易,而是古代中国已经站在了国际贸易的顶端,产品可以说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国外的产品对于中国市场吸引力并不大,才造成了中国不重视贸易的局面。顺便提一句,如果对于火器而言,在明代已经独步世界,只是因为清代是马背民族掌握掌权对于火器重视程度并不高才造成了一定的落后。

4

这和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条件有关系。

首先最早的农业技术工具是非常落后的,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想要对付大片的林地和沼泽是不可能的。因此最早的农业中心比如两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平原都有几个共同点“气候比较干旱、没有大片的林地和沼泽、有足够的淡水、土质松软等等”。

其次说一下欧洲的地理特点,欧洲森林面积分布很广、降雨充沛、沼泽湿地很多而且多山地,这些特点都不利于农作物的大面积耕种。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欧洲最早的文明中心希腊有什么特点。希腊属于山地地形,这种地理条件只适合放牧和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葡萄、橄榄。葡萄可以酿酒橄榄可以榨油但是它们都不能拿来当饭吃,羊肉倒是可以吃但是可以养活的人口有限。这样一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贸易,用葡萄酒、橄榄油去换取中东、北非的粮食就是当时的最主要贸易。但是你要知道贸易除了能换来粮食还能获得大量的财富因此这一传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5

因为他们急于利用商业换取紧缺商品来赚大钱。古代制造业不发达,唯一赚钱的行业就是商业。

6

不说别的地方,就希腊那几个岛,不是产橄榄油就是产葡萄酒的,粮食产量能够几口人吃?不做买卖换粮食他天天喝橄榄油?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