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备如若能再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之后,第三次完成统一。第二次光复大汉。那么“昭烈”这个谥号完全是不用变的。“昭”、“烈”二字在《逸周书·谥法解》中完全属于上谥。其实“昭烈”和刘秀的“光武”来比完全是不分上下。

刘秀与刘备谥号对比

  • 光武皇帝刘秀

光:能绍前业曰光。

武:克定祸乱曰武。

  • 昭烈皇帝刘备

昭:昭德有劳,圣闻周达曰昭。

烈:有功安民,秉德尊业曰烈。

上述是《逸周书·谥法解》对于这四个子的解释,所以“昭烈”二字已足够表达刘备第二次统一大汉之功。可以说他这个谥号是遵照着光武帝的格式来的,不管是刘备自身统一天下,还是后代子孙统一天下,刘备的这个谥号都是足以来表达本题假设的二次光复大汉之功的。

刘备的庙号

既然已经说了谥号了,那么我们再来说说庙号吧。历史记载说刘备的庙号是烈祖,其实这是汉赵刘渊给追尊的,但是我觉得并不合适。“烈”字本身已经是刘备的谥号了,在用做庙号,很是不妥。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那么太祖、世祖已被刘邦和刘秀使用,而又因为《史记》中,司马迁不知是怎么的把刘邦叫成了高祖,后世也随而叫之,那么高祖也不可使用。那么只剩下“中”了。虽然刘备是刘邦的后代,但是他如能一统天下,那是和刘秀一样自己打下来的,那么称之为祖,并不为过。

所以刘备真的能想题中所说可以再次一统天下,称之为中祖并不为过。


综上所述:后世都会称刘备为汉中祖昭烈皇帝刘备。

本问题回答者是@俗人俗语俗评 ,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俗人俗语俗评

最佳贡献者
2

简单来说,很可能还是昭烈皇帝。

历史上刘备的谥号是昭烈皇帝,这个谥号本身就是建立在延续汉室的基础上的,即便他统一了天下,这个谥号也没什么问题。

先说格式,刘备这个谥号的格式是照着汉光武帝刘秀的谥号来的。

刘秀是两汉诸帝除了刘邦以外唯一一个谥号不带“孝”字的皇帝,这倒不是说他不孝,而是为了表明他的江山不是继承而来的,他跟刘邦一样,是创业之君。

刘秀生前曾尊汉元帝为礼法上的父亲,以显示自己的正统性,但汉明帝不愿意父亲以创业之功得守成之名,违背礼法另立庙室,尊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世祖是庙号,光武皇帝就是谥号。

这种双字又不带孝字的谥号在两汉时期显得非常特别,或许这正是汉明帝所要看到的,这才能充分显示出刘秀的与众不同嘛。

刘禅有样学样,给刘备上了双字不带孝字的谥号,即昭烈皇帝,我们来看看“昭”和“烈”这两个字在谥号当中的意义。

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

所有解释都是褒义,说明这两个字都是美谥,而且也比较切合刘备的一生,就算他再次统一天下,这个谥号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3

假如刘备再次统一天下、中兴汉室、兴复汉室,刘备谥号昭烈皇帝改不改都可以,因为都是美谥;但是庙号就不会只是烈祖了,这个需要更换了。

首先谥号是古代在人死之后,根据其生前作为作出的概括性评价;谥号有私谥官谥之分,私谥就是其亲朋好友门生等等私下给的谥号,而官方上的谥号往往有着严格的规定。谥号需要根据谥法中固定涵义、选择与去世的人相适应的字作为对其一生的评价;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皇帝谥号大多都含有“孝”字,比如说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谥号全称为孝文皇帝;汉灵帝刘宏谥号全称孝灵皇帝;汉武帝刘彻孝武皇帝;谥号分上谥(表示赞美,如文、武、昭、宣、烈等等)、平谥(表示同情,如殇、悼、哀、怀、愍等等)、恶谥(表示批评,炀、厉、幽、灵等等)。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与其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刘秀在经历多年的南征北战后最终平定各方割据势力统一天下,兴复汉室建立东汉,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根据谥法光有:“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功烈耿着曰光”谥号武有“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等等这些都是美谥、上等谥号,刘秀谥号光武皇帝,就非常符合他兴复汉室、再造光武中兴局面的一生功绩

刘备占据两川建立蜀汉,对抗“国贼”曹魏称帝延续汉室国祚为实现兴复汉室、中兴汉室的目标而坚持不懈,谥号昭烈皇帝,根据谥法“昭”有:“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德嗣服曰昭”等等这些谥号的解释都是褒义属于上谥;历史上谥号昭的皇帝大多颇有作为、并且在某方面名声特别好、评价非常高,比如汉孝昭帝刘弗陵、齐孝昭帝高演、前秦宣昭帝苻坚、明仁宗朱高炽等等;而谥号“烈”又有:“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等等,可见刘备的谥号都是美谥,可以不改也可以选上谥字搭配;但最终因刘备开创的基业有限、庙号仅为烈祖假如刘备真的统一天下、再次光复汉室、中兴汉室,那么庙号还可以提高。

这里顺便说一下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奉祀的称号,但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一般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帝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两汉对庙号追加非常严格“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追加庙号,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汉朝以后庙号也开始泛滥,逐渐多了起来。一般说来太祖、高祖有开国立业之功;太宗,一般是太祖、高祖后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太宗发扬光大王朝,大多为王朝有为君主;世祖、圣祖、成祖都相当于重新打了次天下,比如汉光武帝刘秀庙号就是世祖。刘备的庙号烈祖,也属于褒义的庙号;烈祖也是王朝开创者或复兴国家的君主,但与太祖、高祖、世祖相比,他们开创基业有限仅能割据一方。但刘备如果能再次实现统一、中兴大汉、兴复汉室,那么他的庙号用字会被提高。

4

虽然刘备不可能完成,但不妨碍假设。

如果刘备成功统一天下,给予刘备的谥号可以有其他选择。

三兴炎汉的地位,必不低于光武帝刘秀。刘备努力恢复统一,武字肯定要给的。本身那昭烈帝...已经不足以表彰了。

个人认为,宣武比较合适。

谥法曰:重光丽日曰宣。

当然,昭武作为谥号也可以。

此外,刘备的庙号肯定是祖。

祖有功,宗有德,这是必然的。那么恢复汉室的刘备,会得到什么庙号呢?

世祖被刘秀占了。世宗是汉武帝,改变皇帝法统的世字不能再用了。

估计,威、襄比较可能。

5

谥号是根据帝王生平以及贡献,死后得到的尊号。

刘备这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哭。用哭笼络人心,用哭创立自己的基业,说他是用眼泪打下的江山一点也不为过但他又戎马一生。如果刘备能够统一天下,用武已不可能了,前已有“光武”了。如果结刘备谥号,可能叫“汉和烈帝”“太祖皇帝”。“和”,对刘备笼络人心的赞赏。“烈”,是对他戎马一生的肯定。当然还是刘禅说了算,我们只是在瞎操心。

6

首先声明,刘大耳朵是不可能统一天下的。

汉家人心已失,君不见曹丕取代汉时用的是禅让制,献帝心有不愿但还是一再让贤,可见几乎整个朝野几无汉臣,民间恐怕只知有魏,不知有汉。

假如有一天,假惺惺的刘备踩了狗屎运,一脚跌入汉室门庭,也不会长久,会有人取而代之的,封号恐是“殃”。

7

如果刘备成功一统,那么曹魏集团和孙吴集团,尤其是前者,肯定会被定性为国之叛逆。窃以为刘备自我定位应该不是“推倒重来”的皇帝,而是中兴大汉的匡复之君。那么谥号里以精致、政治正确著称的襄就非常适合武力扫平叛乱的刘备了。杨坚给平尉迟迥的韦孝宽以及平王谦的梁睿都谥襄,郧襄公韦孝宽、蒋襄公梁睿。这技高招,给了被赐姓宇文的韦孝宽家族以及宇文泰女婿梁睿家族当”周臣“的满足感,同时更是进一步粉饰自己篡位的行为。后面的平叛者谥襄的还有很多,例如狄青的武襄,左宗棠的文襄。

当然,襄字用法比较宽泛,辟地有德、甲胄有劳者皆可谥襄。谥襄虽不限于平定叛乱,但总体来看多与恢复和平的军功有关。

刘备以仁义为旗帜,也确实践行了这个理想,而他麾下也有治国安民的能臣诸葛亮。因此在已经有襄的情况下,前面加个“文”字也说得过去。慈惠爱民曰文,刘备配得上。

8

首先,他统一天下时,必须献帝已经挂了。否则他都不带称帝的可能。

如果献帝还活着,并且大汉中兴重新统一,那么这个牛逼的谥号和带祖的庙号都会给刘协而不是他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