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曾经先后担任清朝北洋舰队“飞霆”蚊炮船管带、“镇南”蚊炮船管带、“扬威”号巡洋舰管带、“致远”号巡洋舰管带,相当于现代的舰长,中国最早诞生的一批海军军官之一;其管理舰艇井然有序,士卒训练有素,且纪律严明,战斗力高昂。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史称“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巡洋舰舰奋勇作战,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多艘舰艇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舰身倾斜。
在舰炮炮弹打光时,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血战到底,毅然亲驾战舰全速撞向日舰主力“吉野”号巡洋舰右舷,(从当代考古发现并判断邓世昌打算面对日舰发射鱼雷而非撞击日舰)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后世考古发现,日舰集中炮火射向“致远”号,一发炮弹击中“致远”号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壮烈殉国,被谥壮节公,追封追封其为“从一品”官,太子少保衔,是中华的民族英雄,为后代所追思。
现在,广东省博物馆、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等,珍藏有邓世昌生前用过的欧洲制造的铜座钟、邓世昌的长孙邓小鹏生前捐献的邓世昌印章等珍贵文物等。
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对两年前发现的丹东海底沉船“丹东一号”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水下考古,打捞起了许多炮弹、子弹、加特林机枪等近代武器,经过考古专家们的研究考证,认定了“丹东一号”就是在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号巡洋舰。
但在沉舰上仍然没有发现相关的手枪,但却捞上来手枪子弹,经过分析结合史料记载清朝海军军官佩枪,认为是英国韦伯烈(又译韦伯利)左轮手枪弹,当时称为“六响手枪”,据此判断邓世昌作为海军军官,生前应该佩戴从英国采购的Webley左轮手枪。
第一批Webley左轮手枪,1887年正式服役于英国陆军和海军,称为“.455旋转器马克一号”,发射18克重的枪弹,枪口初速每秒180米,属于早期的老式转轮手枪,但非常遗憾网络上就是搜索不到这把左轮手枪的图片了。
其实,网络上所谓的那把邓世昌生前用过的手枪,从图片上看是一把独发枪,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并非邓世昌生前所使用。
根据北洋海军“来远”号巡洋舰装备记载中,就有关于“威布烈”(又译“韦伯烈”、“韦伯利”)六响手枪,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清海军军官配发的都是六响“威布烈”手枪,当时也称“梅花手枪”,海军是个非常前卫的军种,军官们早就舍弃了独发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