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重农抑商的国策从秦朝时就确立了,而确立重农抑商国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重农”十分好理解,毕竟没有人种地,国家就没有粮食吃。那为为什么要“抑商”呢?原因就是为了“重农”跟“重战”。如果一个国家的商业过于发达,那么百姓就会都去搞商业,农民和士兵就没有人愿意去干。如果一个国家商业氛围过浓,那么百姓就会不听朝廷号令,商业寡头就会跟国家争权夺利。

《商君书》夫农,民之所苦;而战,民之所危也。犯其所苦、行其所危者,计也。故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名利之所出,不可不审也。利出于地,则民尽力;名出于战,则民致死。

上面这段话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世上最苦的工作是当农民,最危险的工作是当士兵。要让百姓去做最苦的工作,干最危险的事,国家就要讲求策略。人的本性是这样的,活着就要追求利益,死了则考虑身后名声。人民的名利从何而来,国家必须要好好思考。利益从种地而来,那么百姓争当农民;名誉从战功而来,那么百姓人人都是敢死之士。

秦国变法后,以“农战”为中心,全国围绕着农耕与战争转,为此专门颁布了《垦草令》、《农耕爵》、《军功爵》等法律。俗说话“惩恶才能扬善”,为了确保人民人人都志心于农耕和作战,就需要打压五类社会蛀虫。一方面提高农民、士兵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另一方面打击以商人为主的蛀虫,双管齐下自然能更好的推行农战国策。

《商君书》故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技艺之士用,则民剽而易徙;商贾之士佚且利,则民缘而议其上。故五民加于国用,则田荒而兵弱。

上面一段话翻译今天的话来说:使用儒家的空谈游说之士,那么民众就会四处游荡轻视君主。重用那些隐逸之士,那么民众就会疏远君主并且诽谤君主;重用勇士侠客,民众就会争强好胜不守法。手工业者被任用,那么民众就轻浮好动而喜欢迁移。有钱的商人生活安逸而且赢利,那么民众就会依靠他们而议论君主。如果这五种人被国家选用,那田地就会荒芜而军队的战斗力会削弱。

由此可见古代为了保证百姓专心于农业和军争,就必须打压商人,否则百姓就不会去干最辛苦的事(务农),做最危险的工作(打仗)。那么重农与重商可否同时发展了,商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能!

《商君书》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竟内,粟十二石死于竟外;粟十二石生于竟内,金一两死于竟外。国好生金于竟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上面的话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重农则不能重商,重商那么农业必定不兴旺。农业艰辛,从事农业的的人多,买粮食的人少,那么农农就会吃亏,商人就会赚农民的血汗钱,长此以往国家必定穷弱至灭亡。国内发展商业一成,那么农业就会削弱十二成;国内发展十二成农业,那么可以从国外赚一成商业回来。如果一个国家喜欢发展商业,那么商业、农业两败,国家穷弱至亡。如果一个国家喜欢发展农业,那么国内商业、农业两兴,国家必定强大。

韩非子更是直接尖锐的指出: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也就是说:国家富靠农民,国家强靠士兵,但是国君平时看重儒生,冷待农战之士,豢养门客侠士。如此作法,想将国家治理得强大是不可能的。国家太平时厚待儒士侠客,国家有难时派农民、士兵上阵,平时获得利益的人在战时没用处,战时上阵的却在平时却没有获得利益。

古代由于受条件限止,只能重农重战,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抑商,否则国家必定削弱至亡。两宋兵魂销尽国魄空是最好的例子,宋朝的商业、儒学是最发达的,但是对外战争是最差劲的。

最佳贡献者
2

为什么古代要抑商扶农,难道不知钱的好吗?

一,要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的问题 ,最早人类 捕猎,打鱼 为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发展人群越来越多,食物链就产生了供给困难,为了更好的适应人类发展,人类就是探索其他食物的替补,为农耕文化开启了人类发展篇章,看古代任何昌盛的王朝 ,他一定掌握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文明。

二,社会发展的定律,它一定是以农业文化为基础,工业发展的前提,它必定是粮食供给充足 ,古时候粮食产量严重不足,无法供给大量人群的食用,在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是扶持农业,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中元王朝的更替,都围绕着粮食。

三,抑商,还是为围绕着粮食产量不足,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开垦土地,就要限制人的流动量,商人是流动最活跃的 ,再加上古代信息不发达,交通又不方便,商人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社会就会更不稳定,经商的人多了又不生产,那粮食产量更不足,所以必须抑商。

四,不要疑惑古人的智慧,不要以现在的眼光看待古代的问题,要以古代,条件,时间,现实,与人类科技发展的进化去看待问题,无不反应 抑商扶农是当时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3

我们现在生活的空间,可以说离开了钱,生存都成了一个问题。钱的意义何在?钱其实就是生存所必须的资源。

脱离了自给自足的城市,对于货币的依赖程度就要大于农村或者庄园。可以说越是自给自足,对货币的依赖程度越低。中国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处于自给自足的社会形态。

货币的价值在于交换,如果没有了交换,货币也就失去了价值。自给自足就可以不需要通过货币进行交换就能获得生活资源,所以对钱的依赖性就大大降低了!

粮食则不然,无论是靠货币去换取,还是靠实物交换,粮食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源。尤其是我们这个以农耕为主体的社会形态。

粮食的产量,是由人口、品种还有种植技术决定的。由于当时的粮食作物和种植技术这两项因素决定,所以人口这个因素就变得特别重要了!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大量的农业人口来保证粮食的产量。

这就是说商人必须有,但是不必太多,够用就行;而耕种者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人口。如何保证这个比例,重农抑商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采用了奖励耕战。秦国奖励耕战的成功,更是大大刺激了后世对于农业的重视。

由于中国历史上战乱不断,应付这种战乱局面的最佳方法还是要扶持农民。鼓励农民耕种,就可以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平时可以耕种,战时可以补充兵源。

商人们则不然,商人们没有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拥有很大的流动性。对于这种可以任意流动的人口,给国家的人口管理必然带来一定的困难。当有战争的时候,商人们要么发战争财,要么早就躲得远远的。既不能提供硬性的生活资源粮食,又不能作为兵源去补充兵力。

从这点来说,对于统治者来说,还是农民的价值大于商人。

所以中国历代重农抑商,就是要维持这种人口比例。当然商人们也不甘示弱,商人们便与官僚地主勾结起来,加剧了土地的兼并。这也是中国历史周而往复的一个原因。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4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因为古代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文化上是儒家文化。

再来看商人的本质,商人自身不种地,不参与劳动,低价买入再高价卖出,凭空赚取收益。

其次商人流动性大,为了利润需要不断去移动,将一个地方常见的东西运送动能赚取差价的地方。

所以经济上商人对封建社会来说是一种不安定因素,政府并不能从他们身上占到什么便宜,如果你说收税,商人流动性那么大,古代又没有什么实名制联网之类的,连人都找不到。

如果大家都眼红商人赚钱轻松去跟风经商,地谁来种,政府找谁收税,也更不利于政府管理。

这就是经济上的原因。

再说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就是坐拥天下土地和百姓,百姓耕种,君主收税,都去经商了势必会造成对管理的冲击。商业讲究平等,公平交换,容易滋生人人平等的意识,而封建专制就是等级压迫,商业容易造成君主专制权威性的降低。

最后说文化上,商人的最终信仰就是唯利是图,追求财富,有了财富之后挥霍享受人生,这是商业的本质。

而儒家文化讲的是忠君爱国,三纲五常,商业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对儒家文化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无论从各个角度来说,封建君主社会都会重农抑商的。

5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人围绕着“重商”、“重农”展开过一场大辩论。重商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齐国的管仲,重农政策的代表人物是秦国的商鞅。

齐国通过管仲变法,使得齐桓公成为春秋之霸主;秦国则通过商鞅变法,使得秦始皇灭掉六国,成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重农与重商,谁更具有说服力,结果一目了然。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除了极少数王朝没有打击工商业者之外,几乎所有的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难道说,秦国的“重农抑商”的胜利,真的就这么具有说服力?其实并非如此。商鞅在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时,成说过这么一句话:

“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

什么意思呢?如果经商没有过高的利润,那么商人就会放弃经商;商人放弃经商,就只能去种地。

人们到底去种地、还是去经商,完全是一种逐利行为。

在商鞅的眼里,不论是重农还是重商,终究是要图一个“利”字。商人无利,自然就会跑到地里去当农民;管仲那边,也提出了“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的主张,也就是怎么获利怎么来。

先秦时期,经济领域最厉害的两个大佬,虽然以完全相反的方法去治国,却达到了相同的目的——富国强兵。

既然重商与重农都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为什么2000多年来,统治者不约而同地选择重农抑商,而不是商农并重呢?

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都是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无疑是铁和青铜为材料制成的耕犁和锄头。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人们,为了喝一碗香喷喷的小米粥,可能要在森林里冒着生命危险去和老虎搏斗。侥幸逃过老虎的猎杀、捉到一只鹿子,才能去和“农民”置换一碗米,从而喝上小米粥。

以鹿子置换米,就是最原始的经商方式。

在原始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原始人,会蠢到用一根鹿角去和别人置换米——尽管在今人看来鹿角是很珍贵的东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鹿角就是一堆烂骨头。(仅举例)

看来,古人经商“以物易物”,并非拿什么东西都能跟别人交换;能跟别人进行交换的物件,越具有普适性,就越容易被交换出去。比如说,鹿子的肉可以吃,那么想吃肉的人就会拿手里的东西跟他交换。

久而久之,当所有人都默认一种“普适性”的物件时,它就被称为货币,亦或是钱。

通常情况下,钱越多,能置换的物品也就越多。

在一些特殊的年份里,钱的作用就没那么“普适性”了。比如说上世纪中叶的中国,人们想要买东西,必须同时拿出钱和购物券。这个时候,钱多了有什么用呢?除了让人怀疑你是个小偷,怕是没别的用处。

可见,在古代中国,经商并不比种地“省事儿”。

△古代制盐

自古而今,在钱之上,还有一种最具普适性的东西,那就是粮食和盐。

管仲变法主张“重商主义”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管仲的商业头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齐国掌控了春秋时期最重要的的战略物资之一——盐。

在统治者看来,钱和粮食(意指战略物资)相比,哪个更重要?钱固然很好,可是得有命花才行。而掌握了粮食,就会有数不尽的钱;可是掌握了数不尽的钱,只能引来一群强盗。

不论是商鞅还是管仲,他们变法都是为了掌握战略物资——粮食、盐。

因此,古人并不是不懂得钱的好处。相反,恰是因为知道钱的好处,才没有将其禁止流通;他们更清楚,在钱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6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扶农抑商?

“扶农抑商”、“重农抑商”,这是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后,奉行了2000多年的政策!一个政策之所以奉行了2000多年,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里不揣浅陋,从“扶农”和“抑商”两个方面分开来剖析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扶农”?归根到底就是“粮食安全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

1、 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是最低需求,生理需求无非就是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享受一下充足的阳光、喝一口干净的水,外加填饱肚子。

但是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基层民众这种最低的生理需求也经常得不到满足。绝大多数农民起义,也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老实巴交的农民才铤而走险。

当城头的大王旗一次次地变换以后,稍微有点脑子的统治者都会意识到让老百姓吃饱饭的重要性,这是历代统治者“扶农”的最基础出发点。

造成老百姓饿肚子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流失导致土地荒芜、战乱让农民流离失所、赋税过重导致粮食不足、生产力低下导致产能不足……

统治者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出台一些“扶农”的措施,比如:免赋税几年……汉初直接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与民休养生息……一些科学家还不断通过创造发明来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产量。

有些朝代在战乱之后,针对人口凋零、土地荒芜的实际,出台政策鼓励生育,规定女孩必须及时出嫁,超过一定岁数不出嫁的,由官府强行婚配。

正是因为吃饱饭是人的最低生理需求,所以迫使历代统治者出台“扶农”政策,即使今天,也不例外。国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每年一号文件必然是农业文件就是这个道理。

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频繁战争的基本保障。


在古代,战争太频繁了,乱世就不用说了,即使是治世甚至盛世都经常性地爆发战争。文景之治时有七国之乱,贞观之治时征突厥、征高句丽、征薛延陀等,开元天宝盛世时征契丹、突厥、西域、甚至还有安史之乱,康乾盛世时平三藩、征台湾、征准葛尔、征青海、征大小金川等等。频繁的战争,对粮草的需求非常大,粮草甚至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比如官渡之战、诸葛亮北伐之战等,都是粮草决定战争成败。

战争频繁并不完全是统治者想打的,有些是被动应战,比如各种大大小小的叛乱或起义。要应付战争,必须贮备粮草。古时候因为交通不便利,很难从境外购置粮草。再说即使购置进来,长途运输,安全也是问题。这就需要统治者平时就要居安思危,重农、扶农!通过发展农业,在各地战略贮备点贮备粮食,以备不时的战争之需!

3、 不可控的天灾需要足够的粮食贮备。


古代的天灾比较多,非常难以防范。象旱灾、水灾、蝗灾、瘟疫等,一旦发生,往往会产生一大批灾民。这些灾民流离失所,如果不妥善安置,又会激起民变。安置灾民,需要住所,更需要粮食。

粮食从哪里来?一是官府贮备,二是从富户那里购买!富户的余粮也是平时贮备的。所以加大力度“扶农”,就能多贮备一些粮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皇帝就是这么想的。

4、 用土地的不可流动性解决流民问题。



历代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民众生变,而民众生变大多数是流民引起的。明末李自成之所以一呼百应,就是因为大量的流民聚焦。所以控制好流民,就能控制住动乱的苗头,做到防范于未然。

而控制流民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流民与土地捆绑在一起。出台“扶农”政策,鼓励流民安居乐业,是统治者乐见的事情。如果鼓励不行,就会用法律强制,商鞅变法就是这个出发点。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很少发生平民暴动,甚至连私斗都没有,商鞅的“奖耕战”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百代皆行秦法”的根本原因。

通过以上粗浅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对中国的任何统治者来说,粮食安全就是政权安全,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而“粮食安全必须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所以,中国这个国情决定,必须“扶农”!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抑商”?我们要明白,“抑商”不仅仅和“扶农”有关联,“抑商”还与统治根基有关:

1、 防止商业与“国家”争利!


古代的商品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像衣服、鞋帽这些小商品的利润并不高。真正高利润的是资源类商品,比如食盐、铜铁等金属制品,还有一些紧俏商品如酒、茶、瓷器、丝绸等。

古代统治者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上产出的资源类商品和紧俏商品,理应归统治者所有,说好听点,归国家所有!虽然商人经营这些商品可以课以重税,但还是不如国家直接经营为好……

所以从管仲开始,盐、铁就实行国家专营,后来发展到盐、铁、铜、金、银、锡、硫磺、明矾、烟、酒、茶、丝绸、瓷器等都国家专营。国家专营以后,暴利就源源不断流入统治者腰包,或者流入国库。

统治者“抑商”首先要抑制与统治者争利的商业,抑制的结果是资源商品与紧俏商品国家垄断经营,而管理这些商品经营的政府官员如盐运使等,就成了“肥缺”!

2、 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人力资源!



“重农”、“扶农”是每一朝代的基本国策!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不能实行机械化耕作,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用最原始的方法犁耕火种。

但农业又是附加值极低的行业,而商业是附加值高的行业!如果商业太繁荣,必然会吸引大量人力从事商业活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与农业争夺人力资源。当大量劳动力从事商业活动时,又危害到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商业被打压也就顺理成章了!

3、 防止商业冲击封建等级秩序。



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是,除了皇帝代表的贵族以外,就是士、农、工、商!士的地位最高、农第二、商地位最差。

之所以人为地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是因为“士”是皇帝统治国家、治理国家的中坚力量,而“士”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战功,二是科举!而科举考试古代又叫“恩科”,是皇帝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协助自己治理国家,而能中进士,又需要皇帝点头同意,并发皇榜公布的,所以叫“恩科”。

古代统治者通过科举既选拔了人才,同时,通过确定“士农工商”等级,营造一种“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富”的成名与致富通道,通俗地讲,就是“升官发财”,只有“升官”了才能“发财”!

如果不打压商业,那么普通人通过贸易就能发财,谁还十年寒窗苦读啊?不升官就能发财,谁还记得你皇帝的恩典啊?或者说:皇帝的恩典谁还在乎啊?

所以,对商业这种破坏封建等级秩序、挑战皇帝恩典的行为,能不打压吗?

4、 防止商业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助力。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钱多了也善舞!统治者是非常忌惮有钱而不本分的人。

商人的两大特点让统治者非常忌惮:一是有钱,二是流动性!有钱你用于置地、盖屋、娶小妾都没关系,怕的是你去买装备,资助敌对势力!

流动做生意不可怕,怕的是你流动串联,结党谋事。

所以,统治者殚精竭虑地要“抑商”,就是怕商人和他的财富被敌对势力利用。

5、 防止商业助长奢糜之风。


勤俭持家、骄奢败国!每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文景也好,唐太宗也好,都知道勤俭治国。那些有作为的中兴之主也懂这个道理,像秦孝公、雍正等,也能做到勤俭治国。

与勤俭对应的就是奢糜之风!商人财富的快速积累,必然会带来奢糜之风的盛行。而奢糜往往是衰败或亡国的征兆!有作为的君主必然防范这一点,打击商人,压制商业,可以抑制奢糜之风,营造温良恭俭让的纯朴氛围!

而永褒艰苦奋斗才是国运长久的根本保证!即使今天商业高度发达,也不能忘记这一点!

综上,“扶农”和“抑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以上浅见,未必能窥斑知豹,欢迎拍砖指正!

7

关于重农抑商,国学大师钱穆这样说

国学家钱穆曾总结道,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对以往的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其中有两条就是--“集权”与“抑商”,即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而抑商作为集权的一部分,与集权同步进行。

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经济政策,而是政治制度。重农的本质是“固农”,抑商的本质是“抑民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事实上,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重农抑商,我们的祖先非常擅于经商。公元4000年前的商部落便擅长经商,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之后更是在汤的带领之下成功推翻夏朝,建立了强大的商朝,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器文明。

正是因为商族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世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商朝灭亡之后,周朝成为新的统治王朝,但是仍然没有抑制商业发展。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这句话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三种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此时处于奴隶社会,政府对于整个社会的掌控强度不够,所以商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重农抑商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并且加以确定,是在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变法的核心便是加强中央集权,将秦国由原先的松散状态迅速加以强化,使之成为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提高政府对于整个社会的掌控能力和资源夺取能力,前一种能力是安内,后一种能力则是为了战争。

商鞅认为发展农业对于君王统治有诸多好处,“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所以,商鞅大力发展农业,与此同时利用户籍政策、连坐制度,限制了百姓的流动自由,整个社会被人为地分割成原子化社会,以便于征兵和税收。

重农的本质是“固农”,许多人只能土地上终年劳作,若想实现阶层跨越,只能立战功,通过人头数量获得封爵。

那么为什么要“抑商”呢?商鞅说道:“夫民之不可用也,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以餬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避农。避农,则民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

相比较于农业,商业利润更高。一旦有人通过商业发财致富,便会有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向商业,就一定会逃避农耕和作战。最可怕的是商业的交换原则会变得深入人心,从而动摇封建专制的基础——人身依附关系。

对于一个战争机器来说,这是绝对无法忍受的。所以商鞅实行“重农抑商”,虽然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有过一些调整,但依然将这种方法作为国策固定下来。

阅读更多文章,关注头条号“人物与观点”。

欢迎各位点赞,评论,转发 。

不足之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商君书农战篇》

《史记·商君列传》

吴晓波《浩荡两千年》

8

谢邀

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主要原因是:

一,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的问题,"人以食为天”,因此,农业受到社会的特别重视,而商业是商人靠从买卖中获利的一个行业,它不是产业,不创造物质财富,所以,商不如农被社会重视也是必然的,从春秋时期对社会阶层的排序就是士丶农丶工丶商。

二,中国国情决定的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重要的自然经济部门,吃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农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朝代的兴衰。因此,历朝对农业特别重视。从战国时期的"奖耕战,抑商贾”开始,一直到清朝一直如此。

三,重农抑商思想在封建社会根深蒂固

“农为国本”,“农本商未”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一贯认识。"重农抑商”是封建统治者一贯执行的政策,这种思想己经根深于统治者和国民的思想中,封建社会中在农民中流传的"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生动的写照。话又说回来,这种"重农抑商”的政策在开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但后来也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9

事实上,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变法之前并无重农抑商之说,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就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最繁荣的王朝之一,商人之所以叫商人,就是因为商朝,商人之所以是商人,就是因为商业。

要想了解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就得从商鞅变法开始了解。

商鞅变法的很多内容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比如郡县制,比如军功爵位制,再比如重农抑商,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让秦国变成强国,强国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武力强,二是经济好。

而抑商重农就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秦国的强大成在商鞅,其实也败在商鞅,商鞅的变法对于秦国成为强国有着莫大直接而粗暴的作用,同时也有大量的副作用,比如说重农抑商。

商鞅所谓重农抑商的做法就是鼓励农民开荒种地,生产粮食,奖励耕地和织布,可以免除农民的赋税,而对商人征收重税,大力打压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大力生产粮食和衣物,因为:民以食为天,民以衣为地

军功爵位制极大的激发了秦军打仗的积极性,这是软实力;奖励耕地和织布极大的保证了战争的后勤供应,这是硬实力;打仗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衣物,没有粮食和衣食就不能进行战争,商鞅就靠这把秦国打造成一部残酷的战争机器,甚至所有变法内容都是围绕着如何把秦国这部战争机器延续下去。

在商鞅那个时代,生产力极度低下,为了让农民能够安心种地,商鞅规定了百姓不能随意迁移,为了让农民除了种地不干别的,商鞅大力打击商人,为了农民增收粮食产量,商鞅规定百姓成家后必须分家,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粮食。

在商鞅那个时代,整个社会阶层只有四个阶层,分别是: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社会低层的,士是统治阶层,包括各类诸侯王、卿大夫、士,农就是农民,工是小手工业者,比如铁匠,工匠,商就是商人。

四个阶层中,商人是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商人也是不生产任何产品的,他们只是利用产品的差价而赚取大量的金钱,相对于农民来说,商人所从事的工作要轻松得多,如果政府不人为控制和打压商业的话,那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农业生产就没有人来干,没人种地和织布,就不会有粮食和衣物供应,战争就无法进行。

这也是古代之所以抑商重农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封建社会中,大多都继承了商鞅变法中关于重农抑商的思想,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任何商品都是极度短缺的,尤其是粮食和衣物,在以物易物的年代,钱的作用是远远不如实物重要。

钱只有在流通才能产生价值,钱(货币)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实物价值,充当以物易物的媒介,但是在政府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钱的流通是不容易的,或者是钱的流通是受压的。

钱一旦受到打压,就比较难流通,没有流通就买不到实物,甚至大多数时候,尤其是粮食短缺的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因为粮食是生产出来的,而且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产量极其不稳定,而钱的生产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只要有金属就能生产。

学过经济学就会知道,物以稀为贵,如果把钱购买粮食当成一种交易,就能发现,粮食产量会时高时低,而且还会颗粒无收,但钱不会,钱永远都比生产粮食稳定,而且也不会短缺,这样的话,粮食就会以稀少而珍贵,反之,钱的价值甚至不如实物。

说的简单点,意思就是有钱也难买到粮食

钱是个好东西,但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必须得强制一部分从事生产,生产出各种东西和实物,等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物资极其丰富之后,钱的作用就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不过那已经是重农不抑商的社会了,比如说唐朝和宋朝。

10

汉武帝重农抑商,想要阻止土地兼并,但土地兼并非但没被治住,反而更严重了。西汉倒数第二任皇帝,也就是汉成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名叫陈汤的大臣向皇帝上书,说现在关东地区有钱人越来越多了,他们都大量兼并土地,还驱使老百姓为他们干活。你看,重农抑商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豪强们经营工商业遇上了障碍,他们也就开始找别的财路。当时的土地税比商业税要低得多,投资土地的风险也远远小于投资工商业。司马迁就曾经用八个字来形容当时的豪强,叫“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末”就是工商业,“本”就是农业,这八个字的意思是,靠工商业赚钱,再用这钱来投资土地。

豪强们把农民的土地买过来,改建成庄园,还会在庄园里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生产。西汉末年在南阳郡有一个叫樊重的豪强,是当时数得上的大庄园主。樊重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外祖父。史书上说,樊重的庄园占地三百多顷,里面修建了完善的水利设施,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粮食、水果、桑树,还挖了鱼塘养鱼,甚至还有草场,用来放牧牛羊,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农民把地卖给了豪强,很多就变成了豪强的劳动力。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农民成天被豪强剥削,应该会成为起义的主力吧?历史学家漆侠根据《汉书》中的记载,把两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全部整理了出来,结果发现,汉代的豪强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地区,但这一地区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因为农民依附豪强,总归有口饭吃。而且这一地区的商业虽然受到了打击,但仍比边远地区要发达。不少农民还可以发展一点副业,或者干脆去城里找点活干,不会活不下去。反倒是很少有豪强活动的河北北部、山东东部以及安徽、湖北等地,成为农民起义的主要策源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背后的学问可就大了。农民把地卖给豪强以后,并不是全都卖身给了豪强。还有的不愿意听人使唤,就移民到更偏远的地方去,开垦新的土地。在汉代,河北、山东以及长江以南的广阔土地,都还有很多没有开垦,这就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著名历史学家劳干曾经根据《汉书》和《后汉书》里的人口数据指出,汉代人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

这一地区的人口在西汉末年只占全国人口的2%左右,到了东汉中期,这一地区的人口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5%。这主要是移民带来的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中国南方很可能还有大批移民没有统计进来,因为这些人为了躲避政府的税收和劳役,一头躲进了深山老林,也就不会出现在政府的户口簿上了。

大规模的移民带来一个问题,新移民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质量很差,抗风险能力很弱。商业又不发达,农民发展不了什么副业,只能种田。一旦遇上天灾,粮食歉收,农民就有可能活不下去。而且这些地方天高皇帝远,地方官更容易胡作非为,农民会受到更多的压迫。有一句俗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带有地域歧视的色彩,背后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一个地区的人民如果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确实更容易选择反抗。

在移民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移民们选出了自己的领袖。你想,移民到一个新的地方,要面临多少问题。光是购买农具,开垦土地,就需要一大笔钱。一般的农户出不起这笔钱,这时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几户人家组织起来,这样才能生活下去。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在组织的过程中,就自然会产生领袖。

《三国志》经常出现一个词叫“宗帅”,宗族的宗,元帅的帅。在汉献帝建安三年,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淮南地区的军阀袁术想要讨伐占据江东的孙策,就偷偷联络了孙策地盘上一个名叫祖郎的人,约他一起出兵。这个祖郎就是丹阳地区的宗帅,丹阳就是今天的安徽宣城地区。你看,宗帅的力量之大,已经引起了军阀的重视。那宗帅到底是什么人呢?其实就是移民们的领袖。

总之,在新移民地区,生产设施比较差,地方官容易胡作非为,老百姓还拥有自己的领袖,爆发一场农民起义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具备了。一旦遇上天灾,这些地区就可能出乱子。前面提到,汉代的农民起义集中分布在今天的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这些地区刚好是前面提到的移民目的地。可见,发动起义的主要就是这些移民。

在西汉末年,爆发了著名的“绿林、赤眉起义”,这其实是两场起义的合称。绿林起义发生在湖北地区,起义军占领了绿林山,所以被称为“绿林军”。后世就把占山为王的英雄豪杰称为“绿林好汉”。绿林起义的起因是当时发生了饥荒,当地有两个姓王的兄弟,老大叫王匡,老二叫王凤。两兄弟在当地本来就很有威望,经常为人调解矛盾,于是被推为领袖。你看,无论是地点、起因,还是领袖,这场起义完全符合前面说的几个特征。

我们再来看赤眉起义。赤眉起义发生在山东沿海地区,起义军把眉毛涂成红色,所以被称为“赤眉军”。赤眉起义的起因也是饥荒,当时山东地区发生了连年的干旱和蝗灾,老百姓连草根树皮都吃不上了,只有揭竿而起。赤眉起义的领袖叫樊崇,史书上记载他平时喜欢打抱不平,穷苦百姓都很拥护他。你看,赤眉起义和前面说的几个特征也是吻合的。

其实,不只是汉代,后世很多农民起义也符合这些特征。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起因是旱灾和饥荒,爆发地点是山东地区,起义军领袖黄巢是一个盐商的儿子,在当地百姓中很有威望。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起因是连年的自然灾害,爆发地点是偏远的广西地区,领导起义的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在当地传播拜上帝教,吸引了大批民众。你看,农民起义的剧本,是不是都差不多?

重农抑商加剧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引发大规模移民。新移民地区抗风险能力很弱,官员又容易胡作非为,一旦遇上天灾,就可能爆发起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