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56个民族和5000年的历史积淀。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次的人口迁徙,才使得民族融合得以加快。中国有名的大迁徙主要有两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人口南迁,唐朝时的安史之乱以及近代的闯关东等。但是最为壮烈的肯定要属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了。
江西填湖广,说的是明朝建立之初,由于饥荒、动乱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大量的江西人民迁徙到湖广一带的事件,这一事件以及后来的湖广填四川影响十分深远。
明朝初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血战 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湖广地区的统治。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由于当时的湖北和湖南,当时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壮烈史诗。
(当湖南人叫“江西老表”的时候,无论是湖南人,还是江西人,都会感到格外的亲切。“江西老表”,实际上是湖南人专门用来称呼江西人的。由于这句话名气太大,传到了全国,“江西老表”就成了江西人的代称。
湖南人为什么称江西人为老表?很简单啊,因为他们和江西人是亲戚。)
根据研究表明,洪武初年的湖北地区的174万人口之中,移民大约占到了57%。在迁往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大约有69万来自江西,可见人口十分之多。因此,今天的两湖地区的人们身上很多都流淌着江西人的血,因此也使得两湖江西一家亲。
如果我们今天去湖北的话,很多家族都宣称自己的祖上是从江西迁来的。事实上,我们从湖北特别的鄂东地区的口音中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风俗方面,从江西迁入湖北的人中,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乡人多在祭祖之供品“刀头肉”上插筷,以表示不忘祖根。这个风俗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大部地区流行。在语音方面,湖北大多数江西移民后裔,还保留着从祖辈代代相传下来的词语读音。
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四川频遭战乱,人口从明万历年间的130多万人,锐减到清初的50余万人,耕地从明万历时的13万顷降到了清顺治时的1万多顷。为了恢复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清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垦荒。
移民动员初期,由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农民对四川情况不了解,即便朝廷有赋税和入籍的优惠政策,他们还是不愿意入川。为此,清政府改从抓地方官入手,顺治十四年,颁布了《劝垦则例》,把招民垦荒的数量和各级地方官员的考核升职直接挂钩。名利双收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了地方官 “招民劝垦”的积极性,他们使尽解数让数以十万计的农民从邻近各省入川垦耕,如朱德、邓小平、陈毅、郭沫若的先祖就是分别从广东韶关、湖北麻城、湖南邵阳、福建宁化入川的。移民入川,促进了四川经济的恢复。
由于入川道路既艰险又遥远,难免有人中途反悔恋乡不前,劝垦官兵便用捆扎其手的办法强制入川。若遇移民途中要大小便,官兵只得解开绳索,从而有了“解手”之说。由于清初大规模向四川移民垦荒的主要是湖广行省(包括湖南湖北)籍百姓,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湖广填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