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但顾念周天子和礼法有很多的战争礼节,不光不能斩杀来往的使节,还要列队欢迎好酒好肉相待,开战的时候双方都是你来我往彬彬有礼。

而后礼崩乐坏诸侯独大,战争充满了诡谲和突然性,残酷程度也是大大的上升。为什么不能斩使者,斩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且听历史漫谈君细细道来。



第一,不斩杀来使的第一个事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第二,不轻易斩杀来使的原因。

礼崩乐坏过后,中国逐渐进入了真刀真枪抢地盘的时代,各国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已经逐渐不在需要道义的支撑,但依然不会轻易斩杀来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使者对他也有用是他的“手机”。



古代是没有手机邮件这样的通讯工具的,双方联系只能靠互通使者,使者有来有往,谁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受损,也不想把“使者”这个信鸽变成全国最高危的职业,在去别国送消息前需要交代完自己的生前身后事。

而且作战是要有军事头脑的,使者除了有传递消息的作用外还可以加以利用,利用使者传递一个假情报,或者描述一个假情形,收效比直接斩杀他大的多。国家进行任何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利益,你拿够足够的利益就走,或者我撑不下去了投降,或者两边不想打了坐下来谈谈怎么结束,这才是战争的正常状态。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随便杀使者,免得万一真打不下去了没得谈,留着使者也是给自己留一个后路,让自己不至于退无可退走向灭亡。

第三,斩杀了来者又会如何?

切断这条联系的通道,其实是要释放一种信息:“不谈判,不妥协,不投降,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这种要分强国和弱国来看,强国斩杀来使无非就是告诉这个弱国:“不用再挣扎了,我不要钱,不要地,不要和亲的媳妇,要的就是你整个的国家。

”弱国斩杀强国的来使就比较有勇气了,他杀使者,不只是杀给敌人看,也是杀给自己人看,后路已断,打输了全都得死。这也是所谓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究竟会怎么样,有什么后果,历史漫谈君不妨举几个例子。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了一个450人的庞大商队前往西域,希望用自己的金银珠宝换回来战马和粮食,但经过花剌子模国的讹答剌城时,遭到了当地的围追堵截将商队人全部消灭了。花剌子模人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就动了强大蒙古国的任,蒙古国颜面受损,立马出兵花剌子模国。

花剌子模国过了一把手仞使者特别爽的瘾,但很快便有了屠城的危险。成吉思汗实行了恐怖主义政策,你杀我的商队动我的使者,我便不留你一个人。他下令屠城,杀了花剌子模国120多万的人,小孩老人孕妇都没有放过,只留下了几个样貌还不错的美女。

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耿恭被匈奴围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亲手杀了使者,并且在城头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尸体。

这就是《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耿恭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匈奴自己永远不会妥协,而且也告诉着自己的将士已经无路可退,战还可能活不战就只能死。汉军的战斗力也确实大大的增强,用不足一千人的将士和两万多的匈奴死扛,最终坚持了两年等来了援军,也给世界上留下一个传奇。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传承到了现在,《日内瓦条约》曾有过明确的规定:“世界各国不能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孩子,同时也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

不斩来使在现代更加详细,人权概念也逐渐得到了各个国家各国人民的代表,如果行为有不做好之处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谢谢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历史漫谈君·半青)

最佳贡献者
2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放在现在就相当于驱赶对方的外交人员。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赶走了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攻打该国。这是我们现代的规矩。放在当时也一样。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时期是最重视礼仪。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直推崇实行周朝旧法。儒家讲究的修身养性跟知礼义廉耻和周朝的规矩如出一辙。还有各种有趣的规矩。而他们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时期打仗先要下战书。约定时间跟地点。然后战书里面的用词也要十分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的使节要举办宴会跟欢送会。宴会上是一定要有歌舞节目的,而使者会作为客人进行道谢。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允许奴隶跟平民上场作战。他们只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喂喂马呀,扛扛行李这的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贵族男子。又称作为战士。作战地点必须为两国的交界处。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战争作为一种争夺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随之诞生,漫长的战争史上,交战的双方相互之间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并且形成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最为简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战争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传达信息的人员。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遣使节申舟出使齐国,因为土地的摩擦问题,楚国和邻国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庄王在辞别申舟的仪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国。没想到这句话却被宫人泄露了出去,传到了宋国的执政官华元的耳朵里面,这下他不高兴了,楚国这是小肚鸡肠嘛!那就别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经过的交通要道设伏,杀死了楚国的使臣,有从人逃回了楚国,楚庄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左传》记载他“投决而起”,立刻派遣大军,包围了宋国国都9个月。为此宋国只好派遣华元来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低头认错,楚国军队因为连日的围城,粮草也快吃完了,决定趁好就收,两国随即约定保护双方使节,华元则作为和谈的人质来到楚国居住,这也是第一个有纸面协议的不斩来使约定了。

汉永平十八年,汉平帝去世,因此车师和匈奴趁机反叛,匈奴大军将耿恭和数百名士兵围困在孤城当中,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但是耿恭亲自激励士兵振作,和他们同起同睡,并且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兽筋,汉军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里面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让汉军有些动摇,耿恭心生一计,当北匈奴单于派使者进城劝降,耿恭竟然派人杀了那个使者,还在城头烘烤北匈奴使者尸体,这让单于彻底大怒,加派部队继续围城,而士兵们得知了这个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场肯定是非常惨,因此更加只好更加卖力坚持。最终数天之后,耿恭等人总算等来了汉朝的援军,守住了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们拖延了匈奴的攻势,耿恭斩了来使,却借此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也算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幕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双方即便杀红了眼,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这一规则。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战,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是讲规矩的,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下战书,这叫师出有名。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都是贵族的运动,而且是以车站为主,双方都要通过使者来约定战争的时间,在作战的时候还要选进一个开阔地点,这个使者正式称呼被称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各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作为幌子进行攻伐。而对于前来沟通作战地点的使节是没有敌意的,而且更不会随便的斩杀,很多时候这些使者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所谓的礼仪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战争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


斩杀使者反而会中断一些信息的来源。比如说司马懿就通过蜀国的来使判断出诸葛亮的饮食出了问题,已经活不长久了。战争期间互相派遣使者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部分,使者都是双方将帅的工具。一些将领也可以通过厚待使者来瓦解敌方的君心,比如说在关羽知道自己的后背被东吴人给偷袭了,于是他就不断的派遣使者去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还允许他们回家去报平安。而关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东吴的厚待,于是他们就不在听从于关羽的命令,数万精锐瞬间走时一大半,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羽吃了大亏教训非常的惨痛。

如果在战争期间斩杀对方的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斩杀对方的使节会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死战。但有时候斩杀使者也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蕴含着更多政治军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斩杀敌方的使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其实斩杀使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使者的地位无足轻重,关键是如何的利用使者达到激励自己的士气或者瓦解敌方的军心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战争艺朮。

3

由需求产生的规则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一句很牛的名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个被称为西方兵圣的家伙一语道破了战争的本质,当国家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无论是否合理)时才会使用武力。

基于这种特性,世界上大部分战争最后都是需要政治解决的,惨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也是轴心国投降而终的嘛。既然需要政治途径解决,就必然得有对话渠道,在现代可能打个电话就行,古代通讯不发达,信息的传递必然经过人,这就是使者。

使者代表着战争双方的谈判意愿,有谈判意愿的战争必然存在一定的底线,也是结束战争较理想的方式。《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就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这种情况下,对使者的保护其实是在维持交流渠道,可以让己方以较小的代价完成诉求,这是对自己利益的保护。另外“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出现的比很多人想象的晚,吐槽机没记错的话应该来自清朝的小说《官场现形记》。

但是这种潜规则显然出现的很早,在周朝的分封体制下,诸侯之间的纠葛不断,伐攻伐交不断,形成了一系列战争规则。比如敌军退逃多少步就不再追击,或者车战的时候对方准备完毕才能攻击之类的。

后来随着战争形态改变,很多规则都成了空谈,但对使者的保护算延续了下来。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翻开史书,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毁书斩使的记载,即使到了近代都屡见不见。

脆弱的底线

其实关于斩杀使者的例子也分正反面的,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五月,戊己校尉耿恭为匈奴困于疏勒城,水粮皆绝。匈奴单于以封王诱耿恭投降,耿恭假意答应,把匈奴使者诱骗进城,亲手击杀,再到城头上和士兵们分食其肉。这就是《满江红》里“饥餐胡虏肉”的来历,也是在表达绝不妥协、不死不休的态度。

所以斩杀使者的第一个后果很显然,彻底断绝任何交流渠道,不再有任何底线,不再顾忌任何手段,不死不休。很多采取这种方式的将领不是做给对手看,是做给自己人看的,就是告诉自己人别再心存侥幸,胜了活,败了死,没有第三条路走,这应该算一种破釜沉舟。

当然也不乏愚蠢和狂妄之辈,1928年5月3日山东爆发了著名的济南惨案,南京第一批谈判交涉人员被日本人杀掉后,鬼子又制造摩擦对平民百姓下手。于是南京又派了蔡公时等17人继续谈判,结果又被杀害。

当时酒井隆根本就不是表达什么绝不妥协的态度,就是狂妄的装X而已,老子就是欺负你了怎么着?把我们敬爱的常公凯申气得在日记里指天发誓,一定要报此大仇。这也成了常队长为数不多实现的嘴炮,1946年9月30日酒井隆在南京雨花台伏诛,济南6千无辜冤魂当觉欣慰。

所以斩杀使者的第二个后果也很明显,没有破釜沉舟的必要还这么玩,基本就是找死。除了凸显低劣的道德和必然的骂名,啥东西都得不到,这是最愚蠢和混蛋的行为,没有其他结论。


总结起来吧,斩杀使者这种事情不到必要时候尽量别用,从道德上说这是污点,从效果上看很少有什么好处。生而为人总该把底线设得高点,不好弄得跟野兽一样。

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是战场的潜规则。

因为战争绝非双方直接拼个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联络的。

打个比方,围攻一座城市之前,进攻一方一般都会派遣使节赶来询问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会保护性命。

就比如斯巴达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实力攻城会有很大损失,就派使者威胁罗马某个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数千名角斗士。

罗马城市被吓住了,交出囚禁角斗士避免了攻城。

显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达克斯就必须直接攻打,而罗马城市也必须死伤,最终双方都损失惨重,两败俱伤。

所以,斩杀使者是很愚蠢的行为。

因为使者只是小卒子,杀不杀其实无关大局,反而会激怒敌人,采用更残酷的手段对付你。

正常来说,杀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断作战的场合。

元军南下攻宋 ,名将王坚死守钓鱼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将招降,王坚把该汉奸降将押到阅武场,斩首示众,军声大振。

王坚此举表示与敌人势不两立,要血战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时,使节携带忽必烈本人的国书,威胁日本必须投降。

当时的“执权”幕府权臣北条时宗认为书状无礼。决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连续派遣使者催促投降,书信威逼恐吓,非常无礼。

北条时宗大怒之下,下令斩杀蒙古使者,以表明绝对不会投降。

忽必烈大陆,开始调集人马,准备攻打日本

5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条规则不仅仅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而且还是现代国际法的规定。在现代《战争法》法中明文规定了军使的待遇:

军使是奉交战一方的命令,前往敌方进行谈判的代表。《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章程》规定:军使以白旗为标志。军使及其随员(翻译、号手、鼓手等)享有不可侵犯权。

那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呢?如果违反了这样的规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一、使者的使命。

使者是用来沟通两个势力之间的外交人员。这些使者都肩负着两个势力之间的外交使命。在和平时期,使者的任务就十分重要,而到了战争时期,使者的任务就更加重要,有时甚至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在中国古代的兵法就明确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伐交,就是以外交的手段来建立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而伐交的主要施行者,就主要是这些使者。因此,这些使者也是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是外交这个无形的战线上的战士,一个优秀的使者,所起到的作用有时会超过千军万马。

我们可以在古代的记载中,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在战国年代,很多纵横家都担任过使者。最出色的就是苏秦、张仪。他们两个一个合纵六国,一个连横各国,极尽各自的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和他们这些战略家相比,更多的是沟通双方势力的使者。尤其是处于战争状态下,双方的使者。这些使者穿梭于火线,把自己一方的要求告诉对方。他们有的是和平的使者,而更多的是外交战的战士。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要冒着生命的危险。

比如著名的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看破了诸葛亮后勤补给的困难,坚守不出,使得诸葛亮无法和司马懿进行决战。在无奈的情况下,诸葛亮就派出使者,把一套女人穿戴的巾帼送给司马懿,以示侮辱,逼司马懿出战。

这个诸葛亮的使者就是外交上的战士,他很可能就会因为他的这个使命死于非命。但是,司马懿并没有上诸葛亮的当。他不但没有杀使者出兵,反而招待使者。可惜诸葛亮的这个使者有勇无谋,无意间泄露了诸葛亮身体欠佳的秘密,反而更加坚定了司马懿坚守的决心。

这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谋略对抗,司马懿取得了胜利。而交锋的人员,就是诸葛亮的这个使者。因此,使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斩杀使者的情况及带来的后果。

那么,既然使者是双方的一种战争手段,留下使者的性命,保证自己的作战权利是一种明智之举。可是,为什么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斩杀使者的事情呢?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一方和对方势不两立,完全没有调和的可能时。斩杀使者,已经成为一方统帅,为了集中意志,提振士气所采取的手段。在斩杀使者后,自己一方就全部认清了实际情况,不再抱有任何和解的幻想,只有死战到底的一条路了。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时,曹操派使者来见周瑜。周瑜连送来的书信都不看,直接撕了,还把使者斩首。鲁肃以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相劝。周瑜说,斩使以示威,于是将曹操的使者斩首。曹操得知周瑜撕书斩使,大怒发兵,被周瑜打败。

在这里,周瑜杀曹操的使者不是无礼,也不是没有算计。这是因为当时东吴上下被曹操的威势所压倒,很多人都要求投降。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自己阵营意见不一,心怀胆怯,正是犯了兵家大忌。

曹操这个时候派使者前来送信,无非是以威势相加的劝降信。周瑜毁书斩使,正破了曹操的外交伎俩。这样一来,东吴上下就没有了退路,只有抗曹的一条路。意见统一,士气大振的东吴军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顺利的打败了曹军。

另外还有一种斩使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过也属于外交谋略的一种。在东汉初年,刘秀讨伐隗嚣。隗嚣手下的大将高峻因为曾经投降过刘秀,害怕报复,坚守不下。刘秀派寇恂拿着自己的亲笔信去招降高峻。高峻心里犹豫,于是派自己手下的军师皇甫文来见寇恂。寇恂见皇甫文言辞傲慢,于是不顾其他人的反对,下令将皇甫文斩首。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高峻得知皇甫文被杀后,随即投降了。这是因为皇甫文是高峻的军师,高峻对他言听计从。皇甫文一死,高峻就失去了倚靠,只得投降了。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斩杀了对方的使者,就说明一方已经放弃了用外交解决争端的手段。这样,双方就只剩下一条道路,那就是一方消灭另一方的道路了。

三、结语: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战争中双方共同的需要。这是双方进行外交战的必要手段。只有双方的外交渠道畅通,双方才能施展各自的计谋。使者,也是战斗在外交战线上勇敢的战士,他们随时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使者被杀也是谋略的需要。这里面有着双方统帅的博弈。比如,诸葛亮出使司马懿的使者,就抱着必死的信念去的。如果司马懿杀了诸葛亮的使者,他就正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因此,使者的死活,也要看军事谋略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6

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来源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战争史上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自周朝的春秋时期,周朝自周公旦辅政,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涵盖了周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都是周礼,就连春秋时期的战争,也是彬彬有礼的战争。

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后世朝代相差很大,当时的战争是两方先约好时间、地点,然后各自带着军队列好阵,摆好架势,双方都准备好再一声令下,开始打仗,打仗都是点到为止的,一方战败后,另一方一般情况下不追,即使追,也是追规定的路程,然后战争结束。

现在看起来很好笑,当时的战争就类似于牛仔约架,或者君子动手,一切都是彬彬有礼的,既然是打仗,就需要双方互派使者进行沟通:在哪里打?什么时候打?你们敢不敢来?使者在当时是负责协调双方打仗的沟通员,战争的双方根本就不会产生杀使者的行为,一方面是周礼限制,另一方面是杀了使者双方就没法沟通了,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同时,在春秋时期发生了一场因为斩杀使者而引起的战争,让这一规定成为一件俗定的规定,这就是发生在公元前596年的事,楚国派使者申舟出使齐国,半路上被宋国所杀,于是楚国大怒发兵攻打宋国,楚军围城围了整整9个月,仍然没有攻下宋国,宋国于是派出使者华元出使楚军大营,双方约定,宋国投降并派使者华元到楚国为人质,以此为条件,要求楚国后退三十里,以给宋国尊严,楚国答应宋国要求,双方达到和解。

这事发生后,被后世称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原因就是使者可以化解一场战争,同时又能便于战争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双方的利益。

春秋时期的周礼贯穿了整个周朝,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礼仪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随着礼仪制度的崩塌,战争也越来越残酷,从最早的君子约架到后来的无所不用其极,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作为战争的不成文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成为一句空话,斩杀使者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不斩杀使者的情况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任何时代的战争都是有目的,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战争,战争可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好处和目的谁会发动一场无缘无故的战争呢?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派了一个使者叫郦食其出使齐国,当时的齐国算是相当独立的诸侯国,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齐国归降刘邦,没有用一兵一卒郦食其就成功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就是使者的作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后来韩信嫉妒郦食其的功劳,在蒯通的建议发动了对齐国的战争,让齐国措手不及,齐王田广认为使者郦食其是刘邦派出当幌子的,诱骗自己放松军备,才让韩信出兵击败的,所以齐王田广杀了使者郦食其,这算是使者成功劝说战争,但又因故被杀的典范。

还有个三国时期的故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时,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没办法了,就派出了一个使者拿着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司马懿仍然不为所动,也没有为难使者,照样该干嘛干嘛,这也不斩使者的例子。

历史上,不杀的使者的情况是绝大多数,毕竟双方交战,也需要派出使者进行一些沟通,战争不可能无限打下去,连刘邦和项羽这样的死对头也是鸿沟协议,双方签定暂时和平条款,这些事都是使者去办的,使者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协商双方战争的停止、俘虏的交换、协议的签定、利益的谈判等等,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

三、斩杀使者的情况

当然了,战争中斩杀使者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但比不杀的使者的情况稍微少一点,斩杀对方使者是需要向敌方传达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我方一定要将战争进行下去,等着开战吧,我不会投降的,斩杀使者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升级战争的行为,把战争延续到使者身上。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南宋时期,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军攻打合州的钓鱼城,南宋主将王坚与副将张钰紧守城池,抗击蒙古,蒙哥攻打了五个月都没有攻下城池,于是派出使者原南宋降将晋国宝进城去劝降王坚,王坚怒斩使者,等于向蒙古传达了拒不投降的意志,就连大汗蒙哥也战死在钓鱼城下,王坚斩杀使者就是用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继续战争的决心,不给蒙古抱有希望。

还有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的事件,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主动示弱之计击败了公孙渊,在大局快在明朗之际,公孙渊派出了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作为使者出使司马懿,希望司马懿能够接受请降,司马懿却一反常态,把公孙渊派出的两个高官使者给斩杀了,以示对公孙渊的心理威慑,之后公孙渊又派出侍中卫演为使者来见司马懿,司马懿这次没有杀使者卫演,而是让他叫公孙渊当面来投降。

从司马懿的事件看,杀不杀使者都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由当时的战争形势所决定,并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约束,完全是看当时的战争情况和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一心对敌方表达决战到底的意思,就完全可以杀了对方使者来促成,如果想要快速结束战争,一般情况不会杀害对方使者,而是会与使者积极沟通情况,解决战争。

总结

后世的战争中,早就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约束了,杀不杀使者,取决于自己一方怎样的政治目的,杀使者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抗议和战争的宣言,是会扩大战争的,不杀使者说明双方愿意控制战争,不让战争升级,或者有限度的战争,这都取决于政治目的,而不是这句约束的话

7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又称作“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或“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使”即“使者”,意思是两军在作战期间,双方要有互相协商的代表即使者传达信息,不能斩杀“使者”。按理说,两个国家达到了发动战争的地步了,就是已经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了,你死我活的,为什么不能斩杀“来使”呢?如果斩杀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1、“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出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出自周朝,3000年前的周朝,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完善的国家,它对“礼”的要求是很全面的,当然也包括打仗。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国都是在周天子的统一领导下,周王室与诸侯之间、列国之间的活动交往,主要依靠派出的使节来沟通。所以各国对于使节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即使两国处在战争状态,使节仍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因为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使臣是两个国家之间沟通调节的纽带,对于避免战争是很有帮助的。于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便成为了规则,任何交战方都得遵守。

但到了春秋末期则逐渐演变成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即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2、两国交战,为什么不斩来使?

一是因为使者往往是没有恶意的,没有攻击性,他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递信息,如果杀掉这么一个手无寸铁之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层议论层面会处于下风。我们知道,在古代,担任两国“使者”的大多是德高望重之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在两国交战中,他们主要是传递信息,没有任何武力。并且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一直是古人尊崇的道德准则,尤其是在注重礼仪的春秋时期,那时候打仗十分讲究“规矩”,打仗如君子之交,要先宣战,再出兵,一旦一方挂出免战牌,则另一方不可进攻,这在当时是共同遵守的战争规则,一旦违背则被视为不义。在战争中如此,更何况是对待两国的使者呢?况且使者本身没有攻击倾向,对于无抵抗能力的人下杀手,这种行为近乎无耻。所以,为了讲究仁义,两国即便交战,也从不斩杀使者。

二是因为古代的信息传递不发达,使者是传递战争双方信息的重要媒介,并且使者本身地位不高,不存在威胁性,如果斩杀来使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会中断信息来源。

三是因为使者是为战争的一部分,是双方将帅利用的“工具”,通过“不斩来使”可以释放一种信号,或借以瓦解对方斗志,其效果有时候远比战场搏杀来的大。倘若轻易杀死使者,这在己方看来就是先一步露怯,毕竟没有信心的人才会用杀掠和暴力掩饰自己的虚心。正大光明的向敌人表示战场相见,这才可以真正的鼓舞军心,赢得战场最后的胜利。

四是因为对方使者有时候能为“己方所用”。在战争中,使者一方面负责传递双方信息,另一方面还负责打探对方信息、情报等。如果己方运用恰当,将计就计,则可借着使者前来的时机向敌人透露假消息,使自己出其不意取得战争的胜利。比如三国时期周瑜的计谋。

五是因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战争只是手段,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人人都热爱和平,将军和士兵在战场上流血牺牲,都是不愿看到的,所以将军们也是很不愿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过,没有必要杀了对方的使者,引起对方的反感,断了和谈这条后路。并且一些政治家发动战争只是为了给对方增加压力,并不想扩大事态,小打小闹之后,便会回到谈判桌上,如果那些将军不识相把对方使者杀了,则可能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3、两国交战,如果斩了来使,会有什么后果?

对使者的态度,就是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斩杀来使,就意味着不给自己留后路。斩杀来使,释放的信息是:“不谈判,不妥协,不投降,要么你死,要么我活”。杀使者,不只是杀给敌人看,也是杀给自己人看,后路已断,打输了全都得死。

我们知道,战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政治的延伸,不管多残酷的战争,终究还是要到谈判桌上去的,除非把对方(包括平民)全部杀光。但要做到这样,除非你的实力强硬到绝对百战百胜,或者一战灭国,不然你斩了来使,你就等于给后面任何不可预测的战争局面都没有留后路,一旦你要是想和谈,或者退兵,或者联盟,或者改变策略,你就要为你当初的莽撞和意气用事付出百倍的代价来弥补。比如1860年清政府扣押英法外交使团,就引起了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的事件,并且还要赔款求和。

4、“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已是国际惯例。

《日内瓦公约》规定,世界各国不得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和孩子等无抵抗能力的人员,同时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这也就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现代战争中所有国家都得遵守的一条规则,违反《日内瓦公约》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各种压力,处理不好,先前取得的优势都会化为乌有,正是在这个条约的框架下,大规模侵犯人权的现代战争才很少发生。

所以,小编认为,两国交战,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利益,一方获得足够的利益就走,或者一方撑不下去了投降,或者两方不想打了坐下来谈谈怎么结束,这才是战争的正常状态。而这时的“使者”则充当着“外交官”的作用,替双方传达意志,达成一致,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随便斩杀使者的。

8

重复一遍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个花刺子模国国王,非常讨厌使臣送来坏消息,无论是自己的使臣,还是敌人的使臣,凡是带回来好消息的来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带来坏消息的使臣一律杀头不饶。

然后,他的使臣带回来的全是好消息,把坏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来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杀掉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国被成吉思汗屠杀殆尽。

一开始,成吉思汗为了全力攻打金国,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缔结友好通商条约的,派了使臣领着一个500人的庞大商队,带着金银财宝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个总督见财起意,派兵袭杀了商队,向国王报告“好消息”说是“战争获利”,国王很高兴,总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个莽汉,为了息事宁人,为了贸易畅通,也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国,决定还是和平解决的好。

于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这样搞,把财物还给我们,随便杀一个凶手,咱们还是好朋友,行不行?”

对于花刺子模国王来说,这绝对要算是“送来坏消息”的使臣了,还是来“抢到手财物”的使臣。

国王大怒!杀正使!剃光了两位副使的头发,赶走了事。

怎么可能了事呢?

当时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实力可以蔑视一切外交礼节的,因为他拥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压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国的外交工作人员中,没有人敢告诉花刺子模国王成吉思汗的实力,因为这是坏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两国交战,总是需要一个理由,或者一个原因。

比如努尔哈赤派人告诉大明朝“我这里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么办?杀了来使,再增加一大恨吗?

当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领,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蔑视一切规则,大兵到处碾压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须好好的接待努尔哈赤的使臣,“这不是闹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当事人都不在了,你们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要钱’花?”

于是双方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是“使臣们”的专业工作呀!

专业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去干才是好的。

大明朝没有钱,所以双方打了起来。和使臣无关,不是使臣无能,不是使臣该杀。

如果大明朝有钱并且愿意花钱的话,明金之间完全可以学习宋辽的“澶渊之盟”的。

宋辽“澶渊之盟”不正是使臣们来来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战争,争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进了贸易经济,造福了两国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于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辽谈合约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据说,曹利用与辽人达成初步协议后,回去交旨,请见之时,正赶上宋真宗吃饭,坐在门口和侍者闲谈,人家问他许给了辽国一年多少银两,他也不敢大声说话惊了皇帝吃饭,伸出了三个指头放在额头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万两,侍者见惯了大钱的人呀,以为是三百万两。

真宗饭罢传见,侍者多嘴告诉真宗说“陛下,咱们一年要花三百万两白银呀!”真宗大惊说:“太多了,太多了,寇准不会同意的”,于是脸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进去之后,看见真宗脸沉如墨,也吓的不轻,皇帝问“如何?”!

曹利用战战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万两,我还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这就是使臣的好处,可以讨价还价呀!难不成让宋真宗和辽太后亲自讨价还价吗?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兴的说:“才三十万,这么少,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为国家省了大钱!”

于辽国来说呢?每年平白无故的曹利用这个来使就送来三十万两白银。

曹利用这样的“来使”能杀吗?

不能!

 

9

古装剧经常出现这样一句话,“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有一种说法叫“斩使立威”,那么,来使到底该不该斩呢?斩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其实,“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交战双方很少斩来使,因为使者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交战双方只能依靠使者沟通。


倘若斩了来使,就意味着双方不可沟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样或许可以激发士气,“斩使立威”,破釜沉舟,但同样激怒了敌方,使得敌方拼死力战。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斩使立威”,使得己方立于死地,背水一战,总体来看,是不够明智的。

“斩使立威”是有典故的。

东汉时期,北匈奴围攻疏勒城,守城大将耿恭据城死守,粮草将尽,岌岌可危,后来,匈奴派使者前往劝降,但耿恭见了使者之后,二话不说,直接砍了使者,还将其尸体架在城墙上烧烤。

耿恭此举视死如归,但彻底激怒了匈奴,匈奴发动了一波又一波潮水般的进攻,好在,汉朝七千援军及时赶到,冲散了匈奴,耿恭才得以保全性命。


与耿恭相比,司马懿对待使者显然聪明的多。

诸葛亮六次北伐,司马懿龟缩不出,诸葛亮派使者送去一个礼盒,里面装着粉红色女仆装,讥讽司马懿不是个男人,哪知道司马懿看了之后,一点不生气,反倒重赏来使,还与来使聊了起来。

司马懿问:“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呢?”

使者如实回答:“军师事必躬亲,打二十大板,还要亲自数,每天吃米饭不过一升。”

司马懿内心暗喜:“诸葛亮烦心事这么多,吃的这么少,怕不久于人世了吧!”

司马懿通过使者一席话,就窥探出了诸葛亮的身体状态,知道诸葛亮不行了,于是更加坚定了不出战的信念。


与司马懿相比,吕蒙更是利用使者,将关羽打入地狱。

关羽兵败樊城之后,得知大后方被东吴偷袭,于是多次派使者去找吕蒙沟通,吕蒙隆重接待了使者,嘘寒问暖,并带他见了俘获的关羽下属的亲眷们。

这些亲眷们,见了使者之后,纷纷报平安,还委托使者捎去书信,结果,关羽部下见了亲人的书信,士气大损,无心恋战,亲人在敌人手里,哪还有心情打仗啊,于是都偷偷地溜了,拦都拦不住。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荆州丢了,关羽死了!

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是大有道理的!

10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对使者动粗,就是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一般被视为翻脸的标志。

在这方面,付出了最沉重代价的国家,莫过于13世纪的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是一个中亚国家。

1218年,蒙古商队遭到花剌子模的截留,并被苏丹摩诃末下令处死。成吉思汗得到这一消息后,就派蒙古使者到花剌子模交涉。

但是,摩诃末居然也被成吉思汗的死者杀死了。这个消息传到蒙古帝国后,成吉思汗视其为挑衅。

于是在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15万大军征讨花剌子模,并消灭了这个中亚国家。这就是第一次蒙古西征的缘由。

事实上,只要把使者杀了,动手就无法避免。

例如,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汗派石天爵、恳切赴大同镇,和明朝官员交涉贡市的问题。史书记载:

北虏俺答阿不孩遣夷使石天爵、肯切款大同、阳和塞求贡。

结果,非但俺答汗的请求没被接受,这两个使者也被明朝处死了。面对这一挑衅,俺答汗怒不可遏,随后就对明朝的边境地区展开了报复。

总而言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一旦你做了,就有可能要承担责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