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来说,明清向西南扩张过,只是不怎么成功。

在晚清沟通世界之前,我国的领土概念是不甚清晰的,这跟古代地图的制图方法较为落后有一定关系,同时跟中原王朝特殊的外交政策有关。

在中原王朝的划分下,王朝疆域可分为流官实控区、羁縻区域、附属国等等,从理论上讲,他们都是要听从中央命令的,但违背命令的后果有不同。实控区往往将面临大军平叛,羁縻区需要多次抗命才可能有此待遇,附属国就基本不会有此待遇,除非碰上很刚的皇帝。

我国的先民最早活跃于黄河中下流区域,然后逐步向四周拓展,到秦朝建立大一统王朝之时,王朝的疆域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辽东,随后的汉朝又加了一个西域。

值得注意的是,秦汉疆域内的西域(今西北新疆)和西南(今西南云贵)都不算完全实控,二者都曾脱离中原王朝管控,他们最终完成实控,跟明朝两朝有莫大关系。

明朝:主营云贵

对于云贵的经营从战国时期的楚国就已经开始,但直到明朝,中央政权难以管控当地,不得不委任当地的实力派——土司世袭治理,这样就使得云贵处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

这些土司明面上是服从中央的,但如果中央要他们大出血的话,他们第一个使绊子,这就使得中原王朝无法以云贵为踏板,进一步向东南亚拓展,比如元朝将领缺刘深征讨八百媳妇国(在今泰国北部)时,在贵州西部征粮,引发土司反抗,水东土司宋隆济、水西土司奢节相继起兵,刘深大败。

元朝此举,除了有他们热衷于扩张的因素,还有拓展新地盘的需要,在宋朝经济重心南移之时,湖广已经逐渐开发,云贵成了新的移民地带。这种经济交流的强化,使得中原王朝对云贵的经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朝初年,明军扫除盘踞在云贵的元军残余后,依靠元朝时修的驿站通道,开始了对云贵的逐步深入。

明朝的深入,自然从湖广四川出发,经贵州而入云南,但明朝的羁縻地区不止这么少,三宣六慰还包括了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地区。明朝中后期国力逐渐衰弱时,缅甸东吁王朝崛起,这些土司纷纷归附东吁王朝,与此同时,明朝还是在云贵苦战。

历经两百余年的努力,明朝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仍只消化了贵州和大半个云南,剩下的改土归流交由清朝继续,这才稳固了云贵。但当清朝想进一步进入东南亚时,却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清朝:两边下手,一边开花

明朝的疆域变化很有特色,其在开国初期就迅速达到一个高值,明太祖北伐元朝后以元朝继承者自居,有义务接管元朝的一切领土,于是明朝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央王朝不具备的领地,比如西藏和东南亚的那些土司等。

不过明朝始终没能解决盘踞于北部的蒙古部落,即便是明成祖时期征伐漠北,也只是将他们打残,把领土推到巅峰。明成祖死后,明朝疆域主动缩小(卫所内迁),很快就被蒙古骑兵在土木堡来了个意外的反推,盛世而险些亡国。

清朝的疆域变化就很符合国力变化规律,国力上升时疆域扩大,国力衰弱时疆域缩小,不过清朝疆域缩小的方式非常屈辱。

清朝也需要面临蒙古部落的问题,不过他们跟明朝不同,清朝本身就是异族入主中原,入主中原的方式还是满蒙同盟。清朝皇帝同时拥有蒙古大汗的名号,为了维护这个联盟,清朝拼了命地追求蒙古统一,想把散居在东北到西北广大地区的蒙古部落全部纳入统治,夺取西域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后一步。

历经数代人努力,清朝在乾隆时期完成了对西域的统治与巩固,这块脱离中原千余年的故土新归,被定名为新疆,清末时还收复过一次,不得不说是清朝在领土方面最大的贡献了。

西北用兵的同时,清朝在西南也没闲着,改土归流的最后一步,也是清朝完成的,到乾隆时期,清朝真正控制了云贵高原。这时候,清朝开始向东南亚眺望了。

由于缅甸的挑衅,乾隆时期,清缅战争爆发,结果是清朝惨胜,缅甸虽然不服,却也不再挑衅,但清朝在这一方向的扩张就基本停止了。

另一方面,还是乾隆时期,清朝曾出兵帮助安南后黎朝平定西山起义军,结果先胜后败,取得胜利的西山朝阮文惠为了获得清朝承认,反而向清朝“投降”,以至于此役也成为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

进取东南亚的困局

元明清三朝都曾试图进取东南亚,却均以失败告终,进度最大的明朝也只是控制安南十余年后,不得不撤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远离中原王朝核心区域。

距离过远加上边境地带人口不多、物产不丰,导致中原王朝必须从其余地方调兵调粮,算上那支离破碎的地形地貌,运输难度极高。清缅战争清军第三次出兵时,派兵两万五千,征用了马、驴、牛八万余,才只完成一半的后勤补给,另一半靠缅甸当地解决。

如果是短期战争,中原王朝倒是耗得起,可要是打上十几年的话,中原王朝也肉疼啊,付出跟回报完全不成比,索性丢了算了。

第二,水土不服。

征战的将士一般来自温带地区,受不了当地的热带气候,加上当时医疗卫生条件落后,随便来个疟疾就够大军受得了。清缅战争中,清军的非战斗减员比战损人员还多,主将也是因此而病逝。

而当地人完全不必考虑这个问题,打不过你就钻丛林耗死你,一直拖到你不得不撤退。

第三,当地实力。

当地并不是一群野人,也是有政权有组织的,泰国、缅甸、越南都曾建立过强权,这种强权一方面给中原王朝占领带来一定阻碍,另一方面就算占领后,当地人不认同中原王朝,施政稍有不当,立马就是武装反抗,然后打仗、消耗物资、胜利后施政、反抗,如此循环,简直就是填不满的无底洞。

而且当地政权也非常识相,一把中原王朝击退,很快就上来认怂,认个大哥就回去做自己的土霸王了,中原王朝还得了面子,没事也就不会花大力气去攻打这些政权了。

最佳贡献者
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领土的概念,南征北伐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随着西方文明的拓展,在清朝才有了领土的概念。关于明清领土扩张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国历史地图,这是专家根据历史典籍资料画出来的。

一、外部威胁是领土扩张的根本动因

我认为历史上各个朝代扩张领土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扩张领土而去打仗,主要是因为外部势力对本朝的威胁,导致对外作战,中原王朝实力强大,打败对手甚至消灭对手才导致领土的扩张,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威胁,那么中原王朝就失去了扩张领土的这种动力了。

二、明清两朝领土变化的具体情况

1.明朝的领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 明朝自建国开始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尤其是朱棣在靖难之役后还迁都北京,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明朝的领土在领土扩张上相对比较内敛,在朱元璋时期达到鼎盛的900万平方公里,后来明朝的疆土不断缩小,随着满清的崛起,明朝对周边的控制力减弱,所以到明末的时候疆域就只剩下350多万平方公里,即传统的“两京十三省”。

2.满清的疆域扩张。清朝崛起后,灭亡了明朝,不仅加强了对崛起地东北的控制,在明朝末年的基础上招纳了漠南、漠北蒙古,击败了和硕特汗国、准格尔汗国,重新控制了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外蒙等地,在乾隆时期实际控制的疆域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虽然经过后期被西方列强占领,也给中华民国留下了大约1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为什么领土扩张未到达最南方(越泰缅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实力、决心和地形。

1.实力不允许。历史上中原王朝不论如何扩张,对外用兵,最终还是受到其实力的限制,古代生产力低下,不能够支撑长期作战。比如说,秦汉时期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入侵,汉朝也是通过和亲等方式先稳定边关,再休养生息,才将匈奴彻底击败;隋朝三征高句丽,最终因为对外用兵导致自己的灭亡,主要还是实力不够强大。

2.决心不够大。毕竟越泰缅等地与中原王朝相距太远,即使对我有一些骚扰,但是他对我们中原王朝的威胁仍是极其有限的,而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均来自北方,所以,我们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都是放在北方。

3.地形的因素。东亚的地形特点就是在西北方多平原、地势相对平坦,适合用兵,而且自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中华文明与西方的交往就是通过陆路进行,所以西北方向算是战略要地。而南方山高林密,不适合用兵,也不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方向,所以不是战略重心,导致我们即使有扩展领土疆域的动机,也是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3

明清两两朝都向南实施了扩张,只是不太成功而已!主要原因有: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1,南方虽富饶,但地处偏远,远离帝都。南方的物产运往帝都的成本太高,甚至远高于西北的货品运入帝都的代价。因此古代大肆在南疆开疆拓土,投入高,所获少,并不合算。

2,明朝人口始终未能有太大发展,清朝初期人口也不多。打下南疆后,移民拓殖,会损失中原生产力。若不移民拓殖,一是南方生产力难提高,二是当地人造反难以镇压。

明朝曾经拿下了越南、缅甸,无奈当地人反叛,最终还是得而复失。归根结底就是国家财力丶人力都不足以支撑在南疆开疆拓土。

<二>政治方面的原因。

1,华夏自古政治重心就在北方,北方土地平坦利于农业发展、人口繁衍、政府统治,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中原地区。而且历朝历代遭受的威胁都来自于塞外。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关注北方,而忽视南方。

南方地形复杂丶气候多样,不利于朝廷实施全面统治,因此历朝历代都在南方实施土司制,南方大半为土司辖地。朝廷不怎么索取,也不怎么关照。改朝换代对于土司来说也就是换个营业牌照而已。

南方土司都没搞定,还要到南方之南去开疆拓土,显然明清两朝的兴致不高。

而且明清两朝征讨土司甚至比征讨南疆更卖力。

2,明清两朝,南方日益繁荣富足。南疆诸国已有很大发展,中原王朝已丧失了对南疆的绝对武力优势,攻伐南疆不易。明清在南疆都打过败仗。可以说,明清两朝兼并南疆的历史机遇已经失去了。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南疆诸国的实力要远强于西北游牧部族。明清两朝平定南疆,要比征讨游牧部落难得多。不但打下很困难,守住就更困难。

蒙元鼎盛时期也搞不定南疆。而明清时代的南疆实力远比蒙元时期要强大,其征服难度可想而知。

总之,明清两朝征服南疆在天时丶利地、人和方面都不具备,当然也不具备征服南疆的历史机遇。这或许就是天意!

4

明朝没有向西扩张。明朝的西北方向最远也只到哈密,这在古代大一统王朝中,是拿不出手的一个成绩。但是明朝初期确实有向东南亚扩张过。

比如明太祖至明神宗时期, 明朝在中南半岛设立的“三宣六慰”;

再如公元1407年至1428年期间,明朝在越南设立的“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又如公元1407至1440年期间,明朝在苏门答腊岛设立的“旧港宣慰司”。

还如公元1540年至明末,明朝在越南北部设立的“安南都统使司”。

这都是明朝试图对东南亚土著政权宣示自己政治影响力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时期,由于永乐帝朱棣支持下西洋,明朝从海路越过了从陆上难以跨越的“若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这使得明朝在永乐时期对现在的孟加拉国和印度部分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永乐十三年,孟加拉国(当时称为榜葛剌国)被北印度第一强国江普尔苏丹国打得欲哭无泪。



当时恰好郑和的副使侯显率明朝船队抵达孟加拉湾,孟加拉国王看见明朝船队后,感动的差点要流泪,积极喜迎王师,寻求明朝的支持和调解。

永乐十年并永乐十三年二次,上命太监侯显等统领舟师,赍捧诏敕,赏赐国王、王妃、头目,至其国海口,有港曰察地港,立抽分之所。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港口起程十六站,至锁纳儿江,有城池街市,聚货通商。又差赍礼象马迎接,再行二十站,至板独哇,是酋长之居处。城郭甚严,街道铺店,连楹接栋,聚货甚有。——《星槎胜览·榜葛剌国》

到了永乐十八年,孟加拉国又被印度中部的一个叫古佛国诏纳村儿的小国给揍了,这次孟加拉王赛佛丁直接跟明朝告状,侯显再次奉命前去宣谕。

侯显这次出使,卓有成效,成功化解了两国的干戈。也让孟加拉王赛佛丁对明朝感恩戴德。

所以说,明朝初期的几十年,其在东南亚是有影响力的。

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明朝自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后,对外政策收紧,再加上后来缅甸东吁王朝崛起,越南人不服,使得明朝精力不济,不想再管东南亚。所以从万历皇帝开始,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就逐步丧失了。

取明朝而代之的则变成了缅甸、越南、泰国等当地土著建立的区域性政权。

到了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后,由于清朝的压力都在北方,一个准噶尔,一个沙俄,都是让清朝伤破脑瓜的对手,所以清朝从建国开始,就一直把精力都放在北方。先是东北方向,再是外蒙古方向,最后是新疆、中亚方向。至于东南亚,则没什么兴趣,该册封就册封,只要臣服于大清就可以了。清朝对它们没有任何土地要求。

当然,清朝的这种“大度”只是暂时的。随着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彻底平定准噶尔,清朝也有精力对南方用兵后,清朝便先后与缅甸的贡榜王朝和越南的西山阮朝打了几仗。意图吞并对方。

这几场仗,实事求是的说,清朝打得都还挺凑合的,清军基本发挥了该有的战斗力。比如安南之战,两广总督孙士毅奉命带兵出镇南关,一路势如破竹,仅用20天时间即攻陷安南都城河内,逼得黎氏宗族、百姓狼狈出迎,阮惠(西山阮朝第二任国主)遁还广南。还比如最后一次清缅战争,清军也基本压着缅军打,打得缅军主动求和。

但是,纵然清军能战胜敌军,却终究还是战胜不了东南亚恶劣的自然环境。清军对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适应,正是清朝至使至终没有下决心在东南亚搞扩张的关键原因



关于当年东南亚气候和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里解释一下。

大多数人看地图,一般是看行政地图或者地形地貌图,然后通过这些地图进行理解。

比如下面这张缅甸的地形图。

看了地图后,你可能有种感觉:越过中缅边境山区后,往南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当年的中原王朝为什么就不能一路向南,杀到印度洋沿岸呢?

是这样的,我们看地图,不能只看图,一定要结合地貌、植被和环境来理解

就比如咱们国家由于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气候或亚热带气候,所以我国的平原,大多数都是粮仓,气候宜人,适宜人类生存。



但是在东南亚,情况就不是如此了。

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处于热带,所以当地环境中的有机物就很多,微生物繁衍也快。而且东南亚从北向南又有几条大河流过,有大河则说明水量充沛,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好,适宜蚊子等有害生物的产卵。

像这种自然环境,山区反而比平原更适宜人类生存。因为山区有坡度,不容易积水,而平原地面坡度小,水排不出去,大多数地方都有积水,很容易形成沼泽地和蚊子窝。如果人类在没有进入工业化社会,纯靠人力进行开发的情况下,强行对热带雨林平原进行开发,结果必然是疟疾病泛滥。别说是生活了,就连生存都很难。

↓像下图中这种雨林平原,你觉得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人类能征服吗?很显然,是很难征服的。


所以说,真正让清朝难以征服东南亚的关键原因,就是医疗水平跟不上,气候不适应。

事实上,别说是清朝人了,就连东南亚当地人也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历史,当地人征服大自然,也就是近两百年的历史。

总体而言,明清时代在没有治疗疟疾等热带病的特效药前(比如青蒿素,奎宁),中原人很难适应东南亚的环境。纵然说,中原王朝可以靠武力开疆,短暂占据东南亚部分土地。但中原的军队终究会因为难以适应环境而退回去(长时间驻扎等于找死)。在这种大背景下,明朝也好,清朝也罢,最终都会因为成本原因,放弃对东南亚的扩张计划。

5

我国历代出现过很多强大的王朝,这些政权有保守型也有对外扩张型。清朝跟明朝时期就发生过很多向外扩张战争,奇怪的是这两个朝代都是朝西边侵占领土,那为什么不朝南向的邻国扩张呢?

其实这跟我国古代的地图构件方式有关系,在大清未解除“封关闭国”之前,由于制图技术落后,使得人们对中原朝廷领土的认识有点模糊。另外也跟历代中原王朝的外交政策有关系,因中原王朝之前的疆土划分有流管掌权的管治区、羁縻区以及附属国,这些地方表面上服从朝廷,但是真要反叛起来各自的代价又不尽相同,流官管制区一旦起义,那么立马会遭遇朝廷的大军镇压。

当轮到羁縻区搞事情的时候,由于威胁不大,朝廷一般把其当成小打小闹以怀柔政策安抚之,除非他们频繁的起义影响过大才会出兵平定。周边的附属国如果搞事情的话,一般都是先以外交方式加以谴责再谈妥,所以不会轻易出兵,但如果遇上一个性情刚烈的皇帝也是有可能出兵打击附属国的。

明朝两代之所以不对南向邻国扩张,其中原因之一是先祖留下的习惯。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最早的时候定居在黄河的中下流地域,之后才慢慢朝四周发展,秦国打败其他6国,统一天下后,形成一个大王朝,这时秦朝的疆土大幅度提升,其领土面积西至陇西,北达辽东地域,东临大海,南延南海。

到了汉朝称霸的时候,汉军又打下西域并归入中华版图。不过很少见中原政权侵占南向小国,对中原人来说他们觉得南向地域,比如安南(古越南)、暹罗(泰国)等地都属于未开荒的地域,荒凉又落后,就算打过去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说不定到了那里还会因种植粮食不足,而饿死人。

因此明清两朝都觉得南向邻国十分之荒凉,取之鸡肋且会加重自己负担。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临死前特意留下祖训,告诫子孙不要去侵占安南,因为他觉得那里路途遥远,物质贫乏,明军长途跋涉过去不仅要耗费大量粮草军饷,接管安南后还要扶植他们,这等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此朱元璋在位期间从未对南向的安南扩张。

清朝入主中原后,他们主要是向北方扩张疆土,先是稳固东北地区的控制权,然后向蒙古众多部落小国扩张,其中还招安了漠北、漠南地区的蒙古部落,战胜准格尔汗国、和硕特汗国等,并且把大清版图扩展到新疆、青海、内蒙、西藏、外蒙古地区。到了乾隆年间,清朝的疆域面积高达13000万平方公里,其主要是以对北向邻国扩张得来,而从不见清兵对南边诸多小国有过侵占。

为何清朝也明朝一样,不对南扩张呢?

综合分析其原因有二,第一军事实力不符合,历代战争都要耗费大量兵力跟资源,特别是发动领土战争的消耗更好,当初明清两朝的生产能力低下,工兵厂技术落后,很难维持长期的战争兵器需求,另外士兵打一场战争就需要休养一段日子,因此很难跨越遥远的距离对南向邻国进行持久战。

第二,地形问题。南向地域多以高山密林为主,道路崎岖难行,那时候的交通道路落后,很多时候在南边的荒野地区是没有道路的,士兵走着走着就容易在群山茂林中迷路,各种粮食马车也很难推行,因此中原朝廷始终不想对南向的小邻国进行扩张。

6

在一些网友的印象中,明清两朝最南端的统治最多就到现在的越南北越地区。

往南的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地区明清两朝均未涉足,此地阳光充足,降雨也非常充足,特别适合农耕,中国又身为一个农耕大国,为什么历代王朝都很少向南扩张呢?

新疆和西藏土地相对贫瘠,而且人烟稀少,为什么中原王朝一直热衷于向西方扩张领土而忽略的南方地区呢?

其实并非历代王朝忽略了南方地区,而是因为南方地区离中原王朝太远,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

明朝的最南端统治其实已经达了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只不过在清朝的时候没有涉足此地罢了。

一、明朝为何未扩张国土?

其实明朝是一直保持向南扩张的状态,只不过当时明朝国家整体的南北战线相距太远,明朝虽说消灭了元朝,但北元政府一直存在北元灭亡之后仍然有蒙古部落所形成的游牧民族侵扰北方。

所以朱棣当皇帝的时候举国北迁,并且立下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要求。所以明朝北京集团的军事力量主要放在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南方的统治管理主要是由南京的人马所组成的团队。

虽然南方土地肥沃,但也面临着高山险阻,当时中原王朝最主要的军事力量也就是步兵和骑兵。

步兵到达这么远的地方消耗时间过长,粮草供应也非常的困难,骑兵面对这些高山险阻又难以越过,所以想要去彻底的征服南方小国也不太现实。

不过当时此地的诸侯小国都非常的识时务,见到明朝军队强大便纷纷俯首称臣,接受明朝册封。

由于在明朝时对于云南的统治已经相对稳固,所以便以云南为跳板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一个附属国的势力圈。

当时东南亚各国对于明朝已称臣,并表示愿意年年纳贡,明朝为了方便在此地进行合理的税收便设置了三宣六慰制度(三个宣抚司和六个宣慰司)。

最南方的苏门答腊的旧港宣慰司就设置在现在的苏门达拉旧港城,此地已经属于印度尼西亚的地盘,此地的宣慰司都是由中原派过去的官员进行统治,等到后来就以世袭制的方式接管。名义上是明朝的一个小官员,实际上相当于当地太上皇。

在明朝末年,由于政府昏庸国家混乱,东南亚各地纷纷独立,成立了自己的小国家。

二、清朝为何不扩张

清朝时期由于是外来民族进入中原,所以自身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在清朝建立之后,主要还是通过汉人军队来镇压国内百姓起义。

而清朝建立之初,就是以满蒙为共同基础来入侵中原的,所以清朝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统一蒙古各族的事情上。

所以经常热衷于平定蒙古各族所形成的势力圈,完成蒙古民族区域化的统治,而这些战争已经消耗了清朝很多的国力。

后来清朝也曾尝试过向东南地区扩张,在经历了大小金川之乱之后,清朝也意识到了,东南地区民风彪悍,毕竟付出惨重的代价才取胜。

如果清朝坚持向东南扩张的话,可能会将整个清朝拖垮,再加上当时清朝所统治区域的面积已经足够大,所以就没必要再向南扩张了,

7


第一,没有征服的动机

现在来看,中南半岛上面积广阔,光照条件不错,适宜耕作,但是在几百年前,就是一个相对贫瘠落后的不毛之地。而同时期的清帝国却是一个在经济、文化、军事上更为领先的一流强国,有些不屑于争夺这一片落后的蛮荒之地。

而且中南半岛上沼泽众多,河流密布,山地纵横,地形较为复杂,从云南出发,要克服山脉与河流的阻碍,不利于北方骑兵集团作战。同时还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生活环境特殊,内地人到此多生疾疫,不利于用兵,所以中南半岛着实令清朝的统治者提不起兴趣。

第二,帝国财政经费紧张

自大小金川之战后,清帝国的扩张计划也接近了尾声。因为自平定噶尔丹、征服南疆、并入西藏、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直到拿下大小金川, 这一系列长达百年的军事活动,令清朝的财政明显吃力。尤其是大小金川之战中,对手只有区区几万人,几十万清军却打了十几年才拿下,还耗费了帝国七千万两的白银,相当于乾隆朝两年的财政总收入。

另外,清朝的国家级的大工程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比如治理黄河、修建圆明园、乾隆下江南,都需要花费大笔的银子,尽管康、雍二帝积蓄的家资颇丰,但也让乾隆皇帝感受到了强大的财政压力,所以选择了停止对外扩张。

第三,内部消化吸收问题

大小金川之战后,清朝的统治者意识到了受地理环境的局限,清帝国对外扩张达到了一个瓶颈期,国家的领土足够大了,反而是内部问题矛盾重重。

就像大小金川一样,在帝国内部,尤其是各省交界的地区,还存在着近乎独立的“化外之地”。这些地方因为行政管辖困难,且地形复杂,时常是漏税的重灾区,所以清帝国应该多花工夫,把这些地区好好消化吸收,纳入到中央集权统治的框架之中,尤其是加强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管控力度,以政治、经济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保证清朝的国家稳定。
虽然清朝采取了停止扩张战争,但并不是真的就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没有利益关系和冲突了。就像乾隆后期,清朝和缅甸就因为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过战争,清朝也是通过优势兵力才勉强胜过缅甸,随后缅甸被纳入到了对清的朝贡体系之中,但却不是征服。

8

先纠正一下,明朝没有向西扩张而是向南扩张的。明朝在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今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设立三宣六慰制度,包括三个宣抚司和六个宣慰司。范围广阔,包括云南和缅甸、泰国、老挝等大片地区。又对越南北部进行征服统治,直到明中后期,阉党之乱,无暇南顾才导致,南部各国纷纷独立。

到清朝时因为对南部作战的失利,主要是清缅战争,清军并没有取得胜利,打了个平手!中南各邦和清朝建立朝贡体系,并没有进行统治。

原因分析:清朝是农业社会,又实行闭关锁国,对印度洋出海口不敢兴趣,就是战胜缅甸也不会实行统治,只是为了建立朝贡体系,目地已达到,就不需要继续南进了!清朝是狩猎草原民族,对河流纵横雨林密布的地区不感冒,相比于,西部北部的大草原他们更加青睐!当时大航海西方各国都盯着中南半岛这块肥肉,清朝为了平定准格尔叛乱,不想和西方起冲突。




9

明朝主要是往西南和东南亚地区扩张,清朝主要往蒙古和西域扩张。

两个王朝扩张方向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明朝虽然定都在北京,但南京也是陪都 。开国时的勋贵和后来崛起的东林党大本营都是在江南,这个集团从西南和东南亚地区获得利益要容易一点。

而清朝的根基是东北和北京,要保北京和东北就必须收服蒙古,要彻底收服蒙古就要征服西域的准格尔汗国。

明清两朝扩张领土方向的差异就在这里,经济利益决定政治,政治决定军事。

(一)三宣六慰和旧港宣慰司,明朝在西南和东南亚的经略

明朝对三宣六慰的羈縻统治一直延续到嘉靖年间,之后因为国力衰微缅甸宣慰司独立,并吞并木邦等宣慰司。

东南亚旧港宣慰司、苏门答剌、满剌加等航行基地,随着郑和船队停止之后,也被周边势力和葡萄牙等国吞并。

(1)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主要包括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和老挝宣慰司,统治范围包括今云南南部、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皆"滇中可以调遣者"。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其长官都由当地部族首领世袭罔替,但经济上要承担朝廷的"征役差发"和"贡赋",土兵要接受云南行省调遣。

明朝嘉靖帝时,缅甸宣慰使莽瑞体受木邦宣慰司欺凌,无奈躲到暹罗。并上书明朝希望授予职官调解纠纷,但明朝疏忽怠慢,导致莽瑞体在缅甸南部的洞吾(今称东吁)自立为王,开始与明朝为敌。

隆庆帝时,三宣六慰六宣慰中的木邦宣慰司、孟养宣慰司投靠缅王莽瑞体,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也脱离明朝走向独立。明朝治下土司仅剩下车里宣慰司、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和陇川宣抚司。

(2)旧港宣慰司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册封三佛齐华人首领施进卿为大明旧港宣慰使,宣慰司辖区为今印尼苏门答腊地区。

最后一位旧港宣慰使是施进卿的女儿施二姐,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旧港宣慰司被满者伯夷吞并。施二姐迁移到爪哇港口新村,被满者伯夷封为蕃舶长,管理此地海上贸易。

(二)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满蒙一体政策的必然结果

(1)乌里雅苏台将军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了防御准格尔汗国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负责掌管唐努乌梁海和喀尔喀四部。乾隆时期准格尔汗国覆灭后,接管厄鲁特、辉特二部军政事务,将军长驻乌里雅苏台城(今蒙古扎布罕省扎布哈朗特)。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库伦的哲布尊丹巴政权宣布独立,派兵攻打乌里雅苏台。末任将军奎芳被迫去职。

(2)伊犁将军

清高宗乾隆帝平定准格尔汗国和大小和卓叛乱之后,设立了伊犁将军管辖葱岭内外广大的西域地区。

伊犁将军"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乾隆帝规定,凡乌鲁木齐、巴里坤、叶尔羌、喀什葛尔和哈密等地,所有满洲、索伦、察哈尔、绿旗兵由伊犁将军管辖调遣。

辛亥革命后,新疆革命党也在伊犁响应革命,起义军俘虏伊犁将军志锐后押往鼓楼处决。伊犁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新伊大都督府”,不久南北议和达成,清帝宣布“退位”,新疆革命党和清庭官员议和,杨增新担任新疆督军。

结语:事实上明朝对西南地区的经略还是成功的,明末西南地区就成了永历政权抗清的大后方。但东南亚地区在明朝中期停止下西洋之后,基本上就等于放弃了对东南亚的经略。清朝为了保住蒙古,而征服了西域,但诡异的是辛亥革命时,外蒙古最先脱离清朝,反而征服过程最艰难的新疆成了行省。

10

明清两朝所处的环境各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重北轻南”战略。明朝用了200多年都未能解决北方的蒙古边患问题,所以根本无力往南深入开拓。而清朝则是因为清缅战争失败,失去了往南开拓的机会。此外,中南半岛上的山地、密林等地形原因也阻碍了明、清王朝往南扩张,物产贫瘠,征服起来十分费力。
(明朝宣德年间,休养生息,放弃越南)

在明朝军力最强盛的永乐时代,曾经一度征服了越南。不过即便是在永乐皇帝时代,明朝也未能解决漠北的蒙古问题。在永乐以后,明朝的北部边防松懈,军力削弱。直到正统年间发生“土木堡之变”后,明朝转为全力防御北方,再也无暇再往中南半岛(今越南、缅甸、老挝等地区)扩张。

明王朝在极盛时期,曾设置过三宣六慰来管理广大的西南地区。也就是说,在云南省外围的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等地区,明朝还册封了大量的土司来管理(羁縻控制)。

所谓的“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不过,由于明王朝始终未能完成改土归流,所以对以上这些羁縻地区的控制力很弱,仅有名义上的控制。

在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北部蒙古压力增大,再加上明朝自身日渐衰落,所以很快丧失了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同时缅甸的东吁王朝崛起,不仅蚕食了明朝在云南外围的羁縻地区,而且还是入侵到了云南境内。此后,明朝忙于应付蒙古、女真,更加无心往南扩张。

相比之下,清王朝对领土的控制能力更强,并且废除了土司割据,完成了改土归流。不过,清王朝在前期一直持续在国内用兵,包括东北、台湾、江南、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没有对缅甸作战。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清朝才真正开始用兵缅甸。不过,清军最终在清缅战争中失败,没能恢复明朝时期的“三宣六慰”范围。清军四次更换主帅,深入缅甸,但因水土不服,士兵减员严重,但最终与缅甸贡榜王朝“约和而还”。至此,清朝的版图扩张也停滞了下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