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胤祉被封诚亲王,老四胤祉被封雍亲王,老八被封廉亲王,老十三被封怡亲王。从这些封号来看,封为亲王的都有一个真正的亲王名号,但是老十四胤禵,自康熙五十七年三月,被封为抚远大将军,远征西北,除了叫为“大将军王”之外,为什么没有真正的王号?
这是一个极为蹊跷的事,众所周知,大清朝的皇室宗亲爵位等级是十分严格的,康熙本人的等级思想也十分严重,对于老十四胤禵的加封,为什么采取了头重脚轻的做法,实在是耐人寻味。
《雍正王朝》里面,在邬思道的分析下,老四胤禛举荐了老十四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出征西北平叛,而安排年羹尧为陕甘总督,以粮草牵制老十四。而老十四的这次出征,在朝野内外来看,都是他出征嫡位最好的机会。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后,康熙再也没有立皇太子,众皇子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来依附于八爷党的老十四胤禵,也分明见着机会来临,乐得当这个大将军,为争取获得康熙的青睐不懈努力。
现在,我们来看看清朝皇室宗亲的爵位等级,这有利于我们分析胤禵争夺嫡位的可能性有多大。
皇室宗室爵位,又称宗室觉罗世爵,掌于宗人府,共分为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氏族人,它们分别是(以男子为例):
高级爵位(四级):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贝子是当朝皇子高级爵位中最低的品级。除此之外,是贝子以下的品级,因为老十四不在贝子以下,所以我们省去不表,如要仔细了解,可上百度查询。
皇子们要获得更高的爵位等级,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贡献或者功绩,不然,是不会有所升级的。如老四胤禛江南筹款赈灾有功,被康熙封为郡王,全称就叫做“多罗雍郡王”胤禛,简称雍郡王。直到一废太子的时候,八大山庄事件中,康熙一口气封了四个亲王,其中就包括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全称叫做“和硕雍亲王”胤禛。
然而,老十四在被封抚远大将军之前,就一直依附在老八的门下,虽然是老八集团核心成员之一外,并没有多少建树,老九胤禟和老十胤?的爵位都比他高。这也是康熙一直没有对他有所加封的重要原因。
老十四胤禵在西北平叛开始阶段是很成功的,获得了来自于各方的称赞,但是在取得一定的成功后,胤禵开始骄纵起来,贪污索贿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大概都没有逃脱康熙的眼睛。但是康熙对这位皇子的功劳还是十分认可的。
老十四胤禵虽然有大将军王之称,但是他的真实爵位却依然还是个贝子,即固山贝子胤禵,处于皇子爵位第一层次的最低品级。为什么康熙虽然认可胤禵,但是却没有再提升他的爵位,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到康熙六十年,康熙本人因为身体和病痛,不再“英明神武”,对于这位老十四,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加封就病逝了。二是老十四胤禵在后期的行为多多少少影响了康熙的判断,这位对皇子们十分严格的皇帝难以容忍任何瑕疵存在。三是康熙对夺嫡事件的忌惮,二废太子让他心思枯竭,焦头烂额。如果对胤禵施以不断加封,必然会让胤禵也处于夺嫡的漩涡,这样做,也可能更是出于一种保护。
贝子距离亲王的爵位还差着贝勒和郡王三个等级,这之上才是皇太子,康熙封胤禵为大将军王,是对他的栽培培养,但是太和殿上的位子,在康熙眼里,胤禵似乎还不够格。这或许也是康熙没有对他加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