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世民成为一代明主之后,一些历史真相被历史刻意的隐瞒了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是“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

渭水之盟发生于626年8月30日。这一年的6月4日发生玄武门之变,8月9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得知消息的突厥(东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颉利可汗的侄子,小可汗)立马率军进攻长安地区。8月28日,约20万突厥主力和几万唐军对峙在渭水的两岸,大唐的都城长安有颠覆的危险。

多亏了李世民临危不惧,巧设疑兵,暂时迷惑了突厥统帅的判断,然后李世民给出了诱人的条件,并且杀白马歃血为盟,突厥得到利益之后撤退,并于9月送给大唐3000匹战马,10000只羊。(渭水之盟剧照,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去见颉力可汗)

以上都是正史的记载,渭水之盟到底哪些历史真相被掩盖了,待我细细道来。

东突厥的野望——李世民登基未稳。

一、东突厥的再度统一

583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并开始突厥内战。东突厥的军事实力仍旧非常强大,对隋朝的西北和北方边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587年,东突厥都蓝可汗即位,隋朝支持东都蓝可汗的弟弟突利对抗都蓝可汗,东突厥的内战可以缓解东突厥对隋朝边境的压力。

599年,突利在东突厥的内战中失败,隋文帝于是将突利封为启民可汗,居住在河套地区,此时东突厥分裂为两部分——都蓝可汗和启民可汗各率领一部。隋朝为了拉拢启民可汗,先后将隋朝的宗室女嫁给了启民可汗,先是安义公主,后是义成公主。娶这两个公主之时,启民可汗都得到隋朝的高规格礼仪接待,并且赐给启民可汗很多礼品。

在隋朝的支持下,启民可汗于603年统一了分裂的东突厥,东突厥的军事势力更加强盛。东突厥的再度统一离不开隋朝的支持。(隋朝末年,割据势力和东西突厥地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窦建德等都臣服于东突厥始力毕可汗)

二、东突厥和隋朝翻脸

东突厥再度统一之后,每年都向隋朝纳贡称臣。不过东突厥的势力的迅速壮大却使得隋炀帝感到不安全,于是千方百计想让东突厥再度分裂,这十分有利于隋朝统治的安全。

隋炀帝为了分裂启民可汗儿子始力毕可汗的势力,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封始力毕可汗的弟弟为大汗

重复隋文帝的操作,派遣使者携带大量的礼物给始力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并且封他为“南面可汗”,让东突厥再度内战。不过隋炀帝的这一招失败了,始力毕可汗的弟弟胆小如鼠,况且没有多少军事实力,不敢接受隋朝的封赏,始力毕可汗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恼怒,不过隐忍不发。

第二件,杀始力毕可汗的亲信

史蜀胡悉是始力毕可汗最信赖的手下,为可汗出谋划策,隋炀帝挑拨离间东突厥内斗这事被识破也有史蜀胡悉的功劳。隋炀帝根据大臣的建议,哄骗史蜀胡悉到马邑地区互市,然后派军杀了这个可汗最信赖的臣子,隋朝谎称此人谋反,并告知了始力毕可汗。

隋炀帝做的这两件大事都被识破了,始力毕可汗于是寻机报复隋炀帝。

615年,隋炀帝巡守雁门关,得知消息的东突厥于是发兵围困了雁门关,吓得隋炀帝痛哭流涕。还是派遣使者走通了义成公主的门路,义成公主谎称北方有战事,始力毕可汗才撤围而去。

三、东突厥意图称霸中原

东突厥趁着隋朝内乱,于是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一样进军中原,然后统一天下。东突厥的可汗先后支持了刘武周、梁师道、郭子和等割据势力,刘武周被始力毕可汗封封定杨可汗,梁师获封大度毗伽可汗,郭子和获封平杨天子。始力毕可汗的目的非常明确,扶持中原割据势力,时机成熟则图霸中原。

619年,始力毕可汗率突厥主力,刘武周、梁师道协同准备进攻太原,半途中,始力毕可汗病故,东突厥撤军,这才使得大唐初年避免了被颠覆的危机。

已经崛起的东突厥问鼎中原的野心在隋末战乱之时已经有了,一直在寻找机会对付刚刚建立的大唐。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东突厥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认为,李世民不能够马上解决唐朝内部的各种关系,趁着李世民登基没有彻底稳固之际,一举拿下大唐的国都,东突厥则可以趁势问鼎中原。(颉力可汗剧照,启民可汗之子,始力毕可汗之弟)

渭水之盟就处于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签订的。

义成公主的仇恨。

也许是上天保佑大唐,自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东突厥就迎来了魔咒。619年,始力毕可汗(启民可汗长子)就意图攻占太原地区,然后看情况继续进军。不过始力毕可汗却在紧要关头得重病去世了,东突厥内部又出现一番内斗,始力毕可汗的弟弟取代自己的侄子继承可汗之位,史称“处罗可汗”,启民可汗的第二子。

处罗可汗如果稳固下来,东突厥可以继续进军中原,没想到处罗可汗命不长,于620年就病故了,只做了不到一年的可汗,启民可汗的第三子颉利可汗即位。

东突厥在走马灯换可汗的当头,有一个女人的地位却始终没有变,她就是隋朝的义成公主,她姓杨,是隋朝皇室的子女,对隋朝有很深的感情。义成公主先后成为启民可汗(颉力可汗的父亲)、始力毕可汗(启民可汗长子)、处罗可汗(启民可汗次子)、颉力可汗(启民可汗第三子)的妻子。义成公主对唐朝从内心仇视,希望借助东突厥问鼎中原之际,消灭新建立的大唐,为隋炀帝报仇雪恨。她在东突厥内部的话语权还是非常大的。(义成公主形象图,隋朝皇室杨氏宗亲,先后嫁给四任东突厥可汗)

譬如,615年,始力毕可汗围困隋炀帝在雁门关,是义成公主发布假消息让突厥主力撤围而去。

义成公主想着为隋炀帝及其皇家宗室报仇,一直支持东突厥对中原地区用兵。颉力可汗即位之后,屡屡进攻唐朝的边境地区,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趁着李世民刚刚登基,让颉力可汗、突利可汗(颉力可汗的侄子)率领20万突厥大军进攻唐朝首都长安也有义成公主的巨大影响力。

630年,唐朝名将李靖破东突厥,俘虏了义成公主、隋炀帝萧皇后等人,义成公主被处决,而萧皇后却安然无恙,为何?义成公主仇视大唐,是主战派,而萧皇后则是温和派,这才得以幸免被杀。

历史记载证明,义成公主主张对大唐频繁用兵,她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到底李世民赔了什么?

626年8月28日,20万突厥大军和几万唐军对峙在渭水两岸,如果突厥坚决进攻,唐军大败而且要丢了长安。李世民艺高人胆大,只带了五个随从就去渭水之上的便桥和颉力可汗对话,这六个人中包括高士廉、房玄龄,其他人都没有历史记载。

一、赔偿?

李世民和颉力可汗直接谈判,双方签订和平协议,颉力可汗得到金银布帛等财物之后,全军撤退而去。至于李世民到底赔偿了多少东西,历史记载中没有说,但是,据传说,李世民当时几乎搬空了大唐府库内的金银和布帛。东突厥自可汗之下都心满意足而去,突厥军队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乍一看历史记载,好像颉力可汗畏惧大唐的军力而退却,并且赔了一些东西,这是非常不符合战争常规的。

乙酉(626年8月30日),又幸便桥,与颉利刑白马设盟,突厥引退。九月丙戌,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旧唐书》)

李世民和颉力可汗见了两次面,第一次在8月28日,第二次是8月30日,和平盟约签订,交接物资,然后颉力可汗撤军。至于颉力可汗所给的3000匹战马和10000只羊,李世民并没有接受,而是让颉力可汗将俘虏的民众放还。

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头,帝不纳,诏归所俘于我。(《新唐书》)

这里明显的是春秋笔法,颉力可汗掳掠唐朝的边境很多次,这么好心献给唐朝这些东西。这次渭水之盟能够顺利达成,李世民只率领六骑到渭水的便桥同颉力可汗对话,一下子镇住了突厥君臣上下,疑兵布设也非常成功,让东突厥不知道唐朝的军事势力,从而不敢贸然进攻。此外东突厥进军长安无非是为了钱财,只要满足了东突厥财物需求,自然就会率军退去,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

二、称臣?

此外让唐太宗李世民最感到耻辱的应该是向东突厥称臣,这事应该也不是李世民双方订立的盟约,而是李渊。当年唐朝尚未建立之时,群雄四起,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多起义割据势力都向东突厥的始力毕可汗称臣了,有刘武周、梁师都、窦建德、王世充、李轨、郭子和等,记载如下:

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新唐书》)

东突厥在隋朝末年势力庞大,有号称百万的军队,北方少数民族臣服,中原的各个割据势力也向东突厥称臣。李渊的发家之地在太原,他也安排刘文静同突厥和谈。北方这么多割据势力和少数民族都臣服突厥了,难道李渊例外,况且太原距离东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么近。由此可以推断,李渊当时口头上和突厥达成了和议,至于是否臣属有待推敲,李渊臣属突厥的可能性非常大,目的是保持太原地区的安定,为争霸天下打下基础,是权宜之计。有鉴于后来唐朝影响力非常大,这里采用的是春秋笔法,遮掩了真实的历史。

李世民战功显赫,刚刚登上帝位就被东突厥颉力可汗逼迫之下签订了渭水之盟,这是典型的城下之盟,被人打到了都城下签订的,况且可能赔偿了不少的财物,这就是李世民感到最耻辱的地方。

东突厥的灭亡。

其实东突厥没有在渭水发动对唐朝的战争,其内部不和也已经暴露出来,当时的颉力可汗的反对派已经出现了。

627年,原来臣服于突厥的薛延陀部、回鹘部等反叛东突厥,唐朝立马抓住时机,封薛延陀为可汗。东突厥的突利可汗(始力毕可汗的儿子)率军镇压反叛的部落,遭遇惨败,被颉力可汗囚禁,囚禁了很长时间才释放他。突利可汗和颉力可汗的部族之间产生分裂,颉力可汗在兵力衰落之时要求自己的侄子突利可汗提供兵源,叔侄二人反目成仇,互相攻杀。

突利可汗很早之前就和李世民有过联系,在颉力可汗的攻击下,突利可汗率众内附唐朝。李世民封突利可汗官职,记载如下:

(628年)突利至,礼见良厚,辍膳以赐之,拜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食户七百。(《新唐书》)

东突厥的颉力可汗先是薛延陀、回鹘等反叛自立,然后内部突利可汗依附唐朝,势力大减。

629年的秋天,李世民派李靖为统军大将,领兵10万,部将柴绍、薛万彻、李勣,全面进攻颉力可汗。颉力可汗被击败之后诈降归顺唐朝,企图保存势力,东山再起。李靖趁着唐朝和议使者唐俭在颉力可汗大营谈判成功饮酒之际,突袭颉力可汗大营,东突厥最后的主力被全歼。

630年3月,颉力可汗在逃亡吐谷浑的半路上被俘,东突厥灭亡,李世民报了当年城下之盟的耻辱!

最佳贡献者
2

导语

无论渭水之盟赔了什么,都会让李世民感到奇耻大辱。但凡有一点自尊心的人,在面对城下之盟的时候都会有深深的羞耻感,更何况是唐太宗呢。

分析

  • 突厥为什么要进攻大唐

渭水之盟发生的地点是在泾阳,而泾阳距离大唐的国都长安只有40余里。能够如此深入腹地,其原因何在

1、隋朝末年的时候,中原地区天下大乱,各方势力此起彼伏。这种混乱的局面给了突厥发展的机会,尤其是东突厥,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发展达到了顶峰。不要说是同周边的部落想比较,即便是当时的许多中原势力都要依附于他们。即便是李唐政权,为了防止腹背受敌,都要与突厥交好,还曾经向突厥借兵。

2、李唐政权成立后,天下恢复了平静。可就在这个时候,唐王朝的内部发生了一件举世闻名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功夺嫡后的李世民,在同年八月登基。权力的更迭让突厥认为有机可趁。于是,他们大举进兵:

于是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馀万骑寇泾州,进至武功,京师戒严。

凭借他们超强的骑兵战斗力,迅速的打到了李唐王朝腹地。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京师开始戒严。

3、随着实力的暴增,东突厥已经不满足于他们原来的生活领域。颉利可汗有着自己的政治野心,他想效仿北魏的拓跋珪,入住中原,建立一个属于突厥的大王朝。

  • 多管齐下,化解危机

在面对突厥的趁虚而入,李世民用智慧与胆魄化解了危机

1、派出勇将尉迟敬德,先挫突厥的锐气。当突厥大军攻入李唐腹地的时候,虽然李世民在京师颁布了戒严令,但他绝不可能坐以待毙的。他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应对突厥的进攻:

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战于泾阳,大破之,获其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馀级。

可以说,尉迟敬德的这一仗打的很漂亮,绝对起到了挫突厥锐气的作用。但还是没能让突厥退兵,突厥主力进一步的攻向了长安。

2、李世民亲自出马,怒斥突厥。面对二十万的突厥大军,李世民没有任何的退缩。强悍了一生的李世民这一次依旧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胆魄。仅仅携带了几个人就去亲自与突厥对峙。在渭水河畔的一番对峙,李世民骂的突厥是无地自容: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

3、疑兵之计,故布疑阵,震慑突厥。当时的长安城周边并没有多少能够用来抵御突厥的部队。但这对李世民来说不是问题。他选择周边的精锐部队,频繁在突厥的后方出现,让突厥误以为长安城有足够的兵力,还吓唬突厥说: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好一番心理战术,真的把突厥给吓唬住了:由是大惧,遂请和,诏许焉

4、扣留执失思力,威慑颉利可汗。执失思力是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颉利可汗安排他做使者,到长安城中观察大唐的兵力情况。遇到李世民后,执失思力很是尽职尽责的恐吓了李世民一番。可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被李世民给扣押了。对此,李世民给了群臣一个理由:我今遣还,虏谓我畏之,愈肆凭陵。执失思力不仅没有完成使命,反而成了李世民恐吓颉利可汗的筹码。

5、分裂突厥内部,李世民巧用外交手段。当时的东突厥有两个可汗,一个是大可汗颉利可汗,另一个是他的侄子,小可汗突利可汗。而这一局面恰好被李世民利用了。李世民与突利可汗交好,和他结为兄弟,并对他晓以厉害关系。这样一来,突利可汗也就无心与李世民做对。

  • 危机解除,颉利可汗计划落空

在李世民以及群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唐与东突厥签署和平协议,颉利可汗的中原梦落空

1、双方于渭水边,杀白马,立盟约,订下了互补侵犯的友好协议,颉利可汗率兵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长安的危机解除了。

2、颉利可汗为什么不坚持与李世民作战

①李世民用疑兵之计,让颉利可汗误以为李唐对他的进攻早已有了应对,所有的空虚只不过都是障眼法罢了,他不敢继续作战。

②李世民拉拢突利可汗的事,颉利可汗应该已经知道了。他既然意识到内部的堡垒已经被攻破,自然也不能一意孤行了

③尉迟恭在战场上的胜利,以及执失思力的被囚禁,都让颉利可汗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唐不可能被自己所打败,自己并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3、双方各自的损失

①对李世民而言,他损失掉的是尊严。虽然最后颉利可汗在一番恐吓之下退兵了,但毕竟城下之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这就是他引以为奇耻大辱的原因。至于说财物嘛,李唐没有损失,李世民很清楚,一旦给了突厥财物,长安空虚一事就会暴漏出来,所以他不会给

②对颉利可汗而言,他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ⅰ这一次的战争下来,他在李世民这里没有什么斩获,可出动二十万兵力,那绝对是不小的粮草消耗。

ⅱ内部分裂再一次被激化,之前他与突利可汗虽然也是面和心不合,但是双方为了部落的利益还不至于发生矛盾,可是这一次之后,突利可汗有了李世民这个强大的靠山,这也为后来东突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ⅲ心腹爱将执失思力成了大唐的人。执失思力绝对是一个悍将,在他归降李世民之后,为李世民四处征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李世民在对少数民族将领的使用上绝对是其他皇帝比不了的,执失思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这些人都追随于李世民左右,忠心耿耿、战功赫赫。

ⅳ更为有意思的是,李世民对颉利可汗的一番恐吓,不仅把他吓回了突厥老家,还搞得心惊胆寒的颉利可汗给了李世民一堆东西:九月丙戌,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

  • 渭水之盟的意义

渭水之盟对李唐王朝的意义重大,甚至对中国历史也有着深远影响

1、打破了颉利可汗的中原美梦,企图趁虚而入,占领中原的颉利可汗,在此之后再也没有了如此狂妄、自大的想法

2、给了百废待兴的李唐王朝休养生息的机会。历经了隋末战乱,百姓的生活逐渐开始好转。可如果渭水之盟协议失败,势必又会刀兵四起,但他的和平签订,让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也给李唐王朝赢得了发展经济、积蓄力量的宝贵时间。

3、向世人再一次证明了李世民的能力,巩固了自己的帝位。虽然在李世民登基之前,就已经多次证明过,只有李世民才是李唐王朝的合格继承人。但玄武门之变毕竟还是杀了自己的哥哥,武力胁迫了自己的父亲。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可李世民在渭水之盟所表现出的智慧和胆略,让这些不满之人也都纷纷服气。

4、引发了东突厥内部的分裂,这一点咱们在上面也说过了。李世民与突利可汗的交好,让这个第二可汗蠢蠢欲动了。果然,没过多久,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发生了正面冲突,东突厥内部开始分裂。

结语

渭水之盟可以说是城下之盟,东突厥趁李世民登基不久,而对李唐发动的战争,让李世民的内心深处有了很大的羞耻感。但这个天生的帝王,用自己的胆魄与智慧化解了危机。

坏事变成了好事,渭水之盟给李唐王朝赢来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也时刻提醒着他,在李唐的周边还有敌人存在,纵然已经成了皇帝,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在李世民以及群臣的励精图治下,李唐王朝蒸蒸日上,而东突厥反而开始内部分裂。过了没有多久,李世民就开始对东突厥发动战争,把尊严重新夺了回来。

3

关于渭水之盟,唐史上的记载是夸大了李世民的功绩,突厥大军压进,李世民不为强敌,单刀赴会,把突厥吓跑了,以此证明太宗皇帝强大国君的形象,其实这带有明显的隐讳色彩,源于当年房玄龄等人为照顾李世民的光辉,第一手的史料《贞观政要》、《太宗实录》等都是“删略而成”,并且李世民亲自过目,后来的唐书等史料都源于此,并且是唐代官方的文书,都是表面现象。

初唐时期形势图。

当然,史学家们一直有疑问,突厥几十万大军倾囊而出,打到渭水之滨,都能望见长安城了,难道就被李世民带的几个人可呵住了?突厥人就如此不堪?突厥人在泾阳和尉迟敬德带领的唐军打了一仗,尉迟敬德大胜,为什么2天后突厥更进一步到了渭水?突厥从西北而来,一日之内南侵达三百里,为什么如入无人之境?唐早在西北驻重兵,设12道行军总管,就是为了层层防御突厥,结果突厥如入无人之境,泾阳又是长安城北面重要门户,尉迟敬德所率领的精锐军队都不能抵挡突厥,北方已被突厥霍霍的不行了,可见真相是非常严峻的。

李世民画像。

所以后来有人提出所谓渭水之盟,其实是渭水之耻,李世民狼狈之下用重金委曲求全,才让突厥退兵,只是史料不敢记载罢了,李世民把仇恨记在心里,回去后发奋图兵,允许将士们在皇宫里操练,就为了早一日能打回去,果真仅3年后,李靖率军打过阴山,活捉颉利可汗带回长安,李世民洋洋洒洒的说“自渭水曾面为盟,从此以来,未有深犯,所以录此,不相责耳”,于是赏他田宅,赐予官职,报了当年便桥之仇。

而要说当年的渭水之盟,李世民到底许诺了突厥什么,给了多少好处,估计除了李世民和颉利可汗两人,世人再无人知道,因为是撇开众人两人单聊的,李世民带的高士廉、房玄龄等人都远远站着,不知其内容,最后的结果是剑拔弩张的突厥就此退兵了,显然是给足了条件,其实早在李渊起兵时,就一直依附着强大的突厥,年年给金给银给粮给女人,突厥想要什么,派人到唐境递个话,北方几州迅速准备,全部满足。

3年后,李靖率军出击突厥,成功剿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

当年的李渊是如何满足突厥胃口的,史料记载“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坐受宝玩,不劳兵马,亦任可汗,一二便宜,任量取中”,什么意思,当年李渊就是,只要突厥不打长安你要什么给什么,我征伐所获财富咱俩一起分,这才获得突厥的支持,当年的毕可汗死了要办丧事,突厥派人来索取财务,仅玉帛就要了三万段,可想突厥的胃口多大,后来李世民也清口说“对突厥遗赐玉帛多至不可计”,什么意思,多得数不过来了,个人大胆猜测,所谓“渭水之盟”估计把李世民家底都掏空了,而且年年还要上巨额的贡物,实在是顶不住了,必须速战速决,于是3年后削了颉利可汗,盟约解除。

4

城下之盟不在于赔了些什么,而是他本身就是所有君王的奇耻大辱。历史上的城下之盟都是在不对等的军事能力之下以强迫的手段被逼签订的,被压制的一方根本就没有选择和拒绝的能力,因而被历代君王视为奇耻大辱。

渭水之盟中具体的赔偿数字不明,但是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唐王朝付出的代价一定非常惨痛,否则颉利可汗不会轻易的放过长安城和李唐王朝的核心命脉。具体的数字一直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先可以不去讨论,但是渭水之盟暴露出了大唐防御力量的薄弱和守备力量的不足,我相信这才是让李世民最为耻辱的地方。

关中当时是天下的腹地要隘,长安更是大唐的心脏,本来应该是防守最为严密的地方,可是颉利可汗却能够轻易突破防线包围长安,这是李世民这位马上君王的最大耻辱。因为有一就有再,颉利可汗是中原的大敌,手中更有隋朝王孙。很有可能以后会年年犯京,因此李世民在此之后卧薪尝胆,三年就集中力量打败了颉利可汗,速战速决。这才能够洗刷他的耻辱。

5

渭水之盟赔了什么?!什么也没赔,反而赚了,李世民从来没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反而是后人给予李世民极高的评价。麻烦题主在提问的时候多去上网查些资料。还有下方有一些回答者,在仔细多方参考一些资料之后,再仔细归类总结,不要被题主带偏了。

隋末,天下乱,边境异族起,突厥既有“控弦者百万之众”,又有属臣诸如:窦建德、李轨、王世充等汉贼。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八月颉利可汗飘飘然,趁着李世民宣武门兵变朝局未稳,统兵十万,南下中原想去拿下李世民屁股还没捂热的宝座,李世民闻讯派大将尉迟敬德兵发泾阳,抵御突厥部队,尉迟敬德虽勇猛,但只是阻挡了颉利可汗的一支分队,但是由其率领的主力二十万突厥兵已抵达渭水河北岸,距离长安城只四十里路,从长安城墙上就可以看到二十万大兵,浩浩荡荡,旌旗延绵数十里,遮天蔽日,但长安城内兵力只有一万余人,可谓是兵力空虚,再调兵救急为时已晚,关键时候,还是李世民这个狠角色咬牙一跺脚,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亲自出城找颉利可汗谈判。不过也让城内故作阵仗,以壮胆色,以作疑兵。

渭水河一分二岸,李世民与颉利可汗隔空对话,先是一通训斥。《资治通鉴》记载“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这赠遗金帛,指的正是之前与你的可汗盟约,赠你金帛无数,是你们背信弃义,不守盟约,难道没有愧疚么?实乃大不义,李世民又镇定自若,劝说颉利可汗快快回去,看我身后大唐兵“军容大盛”,颉利可汗眼看李世民如此泰然自若,又听闻手下被尉迟敬德击败活捉,大俱。终于两日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桥上,斩白马,立盟约。颉利可汗退兵回老家,一个月后,估计颉利可汗还蒙在鼓里呢,作为报答李世民不杀之恩,送去马三千匹,羊万口。

至于以后突厥内部如何分裂不说,单说这渭水之盟,哪个不佩服!谁人不仰慕!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李世民果然是成大事者!

6

“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认为是奇耻大辱,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

李世民被打脸了!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还只是亲王时。李唐王朝就始终面临一个问题——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

突厥人时不时的南下,骚扰李唐王朝,劫掠李唐王朝北方边境百姓的财富。令李唐王朝苦不堪言。

对此,朝廷之中有两种声音。

一是以秦亡李世民为主的“战”,打跑突厥人,让其不敢侵犯。

二是以太子李建成为主的“和”,突厥人南下单了目的无疑是劫财,主动给他钱,他也就不会南下了。

此件事情最后的决定权,自然取决于当朝皇帝李渊。李渊选择了“和”。

李渊、李建成那么懦弱吗?要知道,在当时,李唐王朝的国力虽然不是很强,但是也不是很弱,还是有能力与突厥人一战的。

当然,并不是二人懦弱,而是另有隐情。

因为,当时秦亡李世民已经够有威望。他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甚至也威胁到了李渊的地位。

对此,太子李建成、皇帝李渊自然不愿意让李世民再立新功,提升威望。因此,宁愿被突厥人劫掠,也不愿与之交战。

这就在当时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局面,每当突厥人南下劫掠李唐王朝时,李唐王朝从上到下都义愤填膺。李世民更是一个劲的喊“打啊打”,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于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李世民登基为帝。

李唐王朝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突厥人自然知晓。于是,突厥人决定,再次南下,趁火打劫,劫掠财富。

以往突厥人每次南下,李世民都头一个喊“打”。而这次,李世民则低下了尊贵的头颅,喊了一声“和”。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李世民于6月发动玄武门之变,于8月初,登基为帝。而突厥人于8月末变来骚扰。

此时的李唐王朝内部还不够稳定,一个强大的王朝崩溃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李世民深知此点,倘若此时与突厥人交战,李建成残党势必会趁机发动叛乱。

所以,李世民最后喊了“和”。

一个坚决的主战派,每次都喊“战”,但是却由于决定权不在自己,而每次都“战”不了。现在决定权在自己了,却有无法“战”,这不是深深的打脸是什么?尤其还是像李世民这样,这么“优秀”的人。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7

渭水之盟是指贞观初期,唐太宗李世民,抗击东突厥南侵,在渭水和敌人对峙,由于李世民刚经历玄武门之变,根基不稳,在面对东突厥数十万大军压力下,李世民能动员的兵力太少,双方实力悬殊,李世民在大骂了东突厥背信弃义之后,在渭水的便桥上,和颉利可汗杀白马立盟,许诺赔重金,对方撤兵,史称渭水之盟。

究竟李世民在渭水之盟的盟约中,赔了什么,赔了多少,正史史书没有记载,根据《旧唐书》,东突厥事后向唐朝送了三千匹马,一万头羊,由此看出,李世民恐怕是将家底搬空,赔给了东突厥,要不然对方也不会大发慈悲,回送这么多牲畜。由于赔偿的数目巨大,面对强势的东突厥,李世民这个结果不得不接受,过程可能是屈辱的。

由此看出,渭水之盟中赔偿数目巨大,使得年轻气盛,刚登基的李世民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所以,李世民在随后的三年里励精图治,多次击败东突厥的入侵,最终解除了东突厥对唐朝的威胁。

渭水之盟,虽说李世民感到奇耻大辱,但还是对唐朝有利,稳固了李世民及大唐的根基,为后来唐朝击溃东突厥奠定了基础。

8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结下“渭水之盟”的故事,但究竟大唐赔了什么并没有详细说明,只知道八月三十日,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斩杀白马以此立盟,并签署了和平协议。之后,便是突厥全体骑兵退回,而九月份突厥颉利可汗又向大唐进贡马三千匹、羊万口。


据野史《隋唐嘉话》中记载,当时李世民与颉利可汗谈判时,被要求赔款求和,大唐因此给突厥了一大笔金银财宝,貌似把唐朝的国库都搬空了,颉利可汗收获满满,才欣然离去。但是像《新唐书》《旧唐书》等类的正史对比却只字不提,而是说,李世民当时设疑兵之计,带领五六个随从来到渭河边,隔江与颉利可汗谈判,指责他违约在先,但同时,长安城中的守军列阵排兵,来到李世民身边严阵以待。颉利可汗被李世民久经沙场的气势镇住了,加之又看到唐军“军容大盛”,误以为长安城中将士众多,便悻悻离开。

但当时长安的实际情况是:李世民刚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同胞兄弟,逼迫父亲退位,皇位也才坐上不久,这时候不仅长安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和突厥的20万骑兵抗衡。李世民也才登基,国内政治形势才稳定下来,国力贫弱,还没有时间恢复发展生产,那时候如果贸然和突厥打仗,不仅百姓苦不堪言,它会让本来就不富强的国家更伤痕累累。突厥可汗当初也正因为知道大唐发生了变故才借此出兵,求的一些财宝,所以说,如果说颉利可汗是因为被李世民的气势震住而退兵,丝毫没有向大唐索要任何东西的话,显然是说不过去。


况且,从之后李世民对突厥可汗的表现可以看出,渭水之盟给他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贞观三年,唐军在白道大败突厥,颉利可汗被活捉回长安。《资治通鉴 唐纪十》中有一段描述颉利可汗在长安的生活:“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让突厥可汗当众跳舞,对其本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屈辱。而如果只是战败一方的话,要么斩草除根,要么囚禁他,不见天日,可是对于颉利可汗,李世民选择的是侮辱,说到底,能够让李世民为之介怀的就只有他刚登基时发生的渭水之盟了。

所以,按照这个情况推断的话,当时李世民肯定给了突厥很大一笔钱财,要不然突厥不会白白送大唐数千匹马和羊,再领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悻悻而归。

但其实,站在李世民当时的角度来看,选择一时忍让来换来永久的和平未尝不是件好事,况且突厥当初索要大唐的钱财,三年之后都被连本带利的还了回来。李世民虽然在渭水之盟受到了突厥的牵制,但他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在东突厥发生天灾、内乱时趁机进攻,一雪前耻,而不是只知道享乐,赔了钱就以为万事大吉。

从渭水之盟的赔款来看,李世民的确受到了很大的耻辱,但是渭水之盟的签订其实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从而稳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此后,唐朝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经济,积攒力量,这也是唐朝由弱变强的重要转折点。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李世民牢记当初的耻辱,激励自己的发展,才能够在三年后顺势灭了东突厥汗国,让突厥当初因挑衅大唐而获得的赔款悉数奉还。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世民凭借实力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最大的赢家。

9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李世民鉴于当时的形势,面对兵临城下的突厥大军,向他们赔付了无数的金银财宝,达成了和解,从而避免了一场有可能导致灭国之灾的战争。

突厥人趁着大唐内乱,大举南侵。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为了储位之争终于兵戎相见,进行了一场大拼杀。最后李世民在自己手下支持下成功铲除了李建成的势力。李渊面对完全失控的局势,和杀红了眼的李世民,识相地让出了皇位,主动隐退。八月初九,李世民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大唐皇位。

玄武门之变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李建成原来的一些亲信燕王罗艺、庐江王李瑷等先后起兵反叛,虽然都被李世民镇压下去了,但也使唐朝产生了局势动荡,人心不稳的局面。

有道是“家不和,外人欺”。这时北方正值全盛时期的突厥部落建成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其首领颉利可汗看到唐朝发生内战,于是想举兵南下灭掉唐朝,取而代之。公元626年8月24日,突厥军队顺利突破了唐朝北疆防线,很快抵达唐都长安城郊外的高陵,28日抵达渭水便桥,与长安只有一河之隔。

颉利可汗不愧为骑兵战术指挥家,他率领部队来势汹汹。而当时长安城内只有不足2万人的守军,李靖等名将和其他主力部队都远在外地,“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两军打起来,唐朝很有可能被灭。

在这紧急形势下,李世民采取了与颉利可汗和谈的策略。据记载,李世民向颉利可汗赔付了一笔天文数字的金银财宝,几乎把国库都掏空了。颉利可汗看到来和谈的李世民也是带了一支阵容整齐,而且旗铠闪亮的部队,一时摸不清唐朝军队的虚实,又得到了这么多金银财宝,于是带着财宝撤了回去。这一事件史称“渭水之盟”。

当时的李世民虽然以赔款的代价避免了这场战争,但是他认为,偌大一个大唐帝国竟然向少数民族部落和谈赔款,故而觉得这是他一生中的奇耻大辱,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后人认为:渭水之盟是李世民在极为被动的凶险局面中,沉着应对 ,布置得宜,使得唐朝躲过了一次可能导致灭国的大祸 ,应该说是大智之举!

请您关注一下,特此感谢!

10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李世民看成是“奇耻大辱”,在渭水之盟过后,李世民开始忍辱负重,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灭亡了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那么,渭水之盟到底赔偿了突厥什么,让李世民感到奇耻大辱呢?

在《新唐书》《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中,对这段历史的描述非常相似。新唐书对这段历史描写,言简意赅,很符合《新唐书》的风格:

癸未,突厥寇便桥。乙酉,及突厥颉利盟于便桥。

《旧唐书》对这件事描写,就比较清楚:

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遂请和,诏许焉。即日还宫。乙酉,又幸便桥,与颉利刑白马设盟,突厥引退。九月丙戌,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帝不受,令颉利归所掠中国户口。

虽然两本唐书一个很简单,一个相对详细,但无一例外的,没有说唐朝到底给了突厥什么好处,而只是说了,突厥给了唐朝马三万匹,羊万口。而唐太宗不接受。

显然,在渭水之盟发生后,李世民做了相当完美的应急措施,布疑兵之计,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势,迫使突厥寻求和解。但在赔偿问题上,唐朝和突厥没有达成共识。从史料的细节上看,李世民在谈判中处于下风。


颉利可汗剧照


李世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面对渭水的城下之盟,本来就是奇耻大辱,但李世民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心机,居然让唐王朝转危为安,这样的结果,已经超出想象。

很多观点认为,唐太宗之所以可以成功,是因为唐朝讲长安城府库的所有财宝,都送给了突厥,但这种说法,历史书籍中并无任何记载。但唐朝的确送给突厥不少东西,这一点,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对于这些钱财,我相信李世民是不会在意的,送给颉利可汗大量钱财,也是合情合理。很显然,令唐太宗李世民愤怒的是,颉利可汗拿了钱,退了军,却还是毁约了。

关键一点在于史料记载的:帝不受,令颉利归所掠中国户口。

我想,渭水之盟应该有这样几点:

第一,东突厥退军,并且要和唐朝保持友好关系,互不侵犯,共同繁荣。

第二,唐朝赔偿东突厥布帛,钱粮。

第三,东突厥归还所掠的中国人口。

前两点,唐太宗做到了,突厥也做到了,只是到了第三点,很显然,突厥赖账了。人口可是无价之宝,怎么可能还给唐朝,于是,突厥在退兵后,耍了一个心眼,名义上献了马三千匹,羊万头,实际上,对归还人口的事情,只字不提。

帝不受,令颉利归所掠中国户口。史料上短短的一句话,已经可以感受到,李世民的愤怒。给三千匹马,一万头羊,就可以把唐朝的子民掠夺到突厥吗?这是打发要饭的呀?唐太宗李世民在整个渭水之盟中,可以反败为胜,变被动为主动,偏偏在最重要的人口归还问题上,突厥狠狠的戏耍了唐朝。钱财都不重要,有人就有所有。而历史上虽然没有说,最后突厥到底有没有归还人口,但有极大的可能,突厥所掠人口,一个也没有归还唐朝。

我想,李世民可以忍让赔款,可以忍让城下之盟的耻辱,却无法忍受唐朝子民被突厥掠夺。作为唐朝的皇帝,自己国家子民被外人欺辱,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才是真正的奇耻大辱。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