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李隆基的晚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自从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与以前的生活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安史之乱的关键之战——潼关大战,由于李隆基的瞎指挥,不但丢了长安,就连败象显露的安史叛军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复活了,风光无限的李隆基只好踏上逃亡之路,一眨眼从天堂到地狱。

到了马嵬坡,疲惫不堪的将士们不干了,砍了杨国忠的脑袋,逼李隆基杀了杨贵妃,用老婆换太平,兵变之后,太子李亨带着一部分禁军北趋灵武,唐玄宗则直奔成都,结果到了成都的第14天,灵武使者就送来了唐肃宗李亨即位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直接把唐玄宗打的晕头转向,事已至此,有自知之明的唐玄宗只好表态支持,”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昭告天下传位李亨。

对于一辈子霸气侧漏的唐玄宗来说,这个宝座让的事心不甘情不愿,他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诏书中说,自己尽管是太上皇,但是唐肃宗在处理国家大事的后必须向他报告,等到夺回长安,再用正式的诏书来确定太子的皇位,开创大唐盛世的唐玄宗还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样,诏书一下,他就成了大唐的局外人,李亨送来的都是平叛的好消息,这也为他失落的心里带来些许的安慰。

至德二年(757年),长安终于回到唐军手中,唐肃宗李亨进驻长安的当天,唐玄宗带着高力士、陈玄礼,还有600禁军北上返回长安。

队伍刚走到凤翔,唐肃宗的3000精骑就到凤翔“迎卫”,由太监李辅国带队,名义上是保护,其实就是监视,上来就把唐玄宗的600禁军缴械,“贼臣李辅国诏取随驾甲仗”,以“诏”令的形式收走武器,显然这是李亨的命令,唐玄宗无可奈何,“临至王城,何用此物?”,命令禁军全部把武器装备存放到当地的武器库里。

这件事对唐玄宗影响很大,导致他在凤翔犹豫了七八天才上路,这时候正是寒冬季节,天寒地冻,唐肃宗亲自从长安到咸阳的望贤宫迎接,父子相见,恍如隔世!

据说,当时的唐肃宗没有穿黄袍,而是穿着一身紫袍,“上皇下楼,上(肃宗)匍匐捧上上皇足,涕泗呜咽,不能自胜。”

唐玄宗是个明白人,一看儿子的衣服,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他要来一件黄袍,亲自给李亨披上,”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皇位继承权的问题顺利解决了。

唐玄宗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75岁高龄了,就是有政治野心,也是有心无力了。

第二年,战事稍微平定后,在高力士的陪同下,唐玄宗回到了长安,被儿子安排到了玄宗当年做临淄王的府邸兴庆宫,虽然杨玉环没有了,幸亏有高力士陪着,老年的唐玄宗至少还有一个作伴的。

玄宗住在兴庆宫,没事儿的时候就站在长庆楼上观望徘徊,虽然不当皇帝了,但是唐玄宗的政治影响力还是非常强大的,路过的老百姓看到太上皇,纷纷跪下来,高呼”万岁“,唐玄宗也不好甩手离去,就派人拿些酒肉饭菜赐给这些老百姓,剑南来京办事儿官员,由于玄宗流亡时经过那里,这些官员也纷纷到长庆楼拜见,玄宗就让玉真公主和如仙媛招待他们。

这事儿很快被唐肃宗李亨知道了,就有了警觉,派人加强监视,直到有一次,唐玄宗竟然把御林军大将郭英义招到长庆楼,设宴款待。

这件事让唐肃宗感到头皮发麻,好家伙,这简直是复辟的节奏呀,当年老爹李隆基发动两次政变,一次除掉韦后、一次除掉太平公主,逼迫父亲李旦禅位,御林军可是政变的主力军,使用御林军办大事可是李隆基的惯用套路,对于这个政变高手,李亨不得不防,他立即把唐玄宗迁到更加偏僻的太极宫。父子之间最后的亲情,彻底没了。

李辅国带着500甲兵就去了,刀光一片,前来迎接李隆基,高力士怒斥李辅国不得对太上皇无礼,李辅国骂高力士”不解事“,还杀了他的两个侍从,唐玄宗和高力士只好跟着李辅国搬到了太极宫。

高力士就此得罪李辅国,没多久,对高力士的诬告就送到了李辅国的案前,高力士被削去所有职务,流放巫州,临行前,请求见唐玄宗一面也不允许,只好抱憾上路。唐玄宗哭泣”微(没有)将军(高力士官至骠骑将军),阿满(玄宗)已为兵死鬼矣“。

紧接着,王承恩流放播州,陈玄礼告老还乡,就连唐肃宗的姑姑玉真公主也被勒令出居玉真观,李亨派了100多人把玄宗身边的人全部替换掉了,马匹全部收缴,让玄宗欣慰的是,他的两个女儿万安公主和咸宜公主到他身边侍奉。

就这样,唐玄宗在高墙大院内,从此隔离,在漫长的痛苦回忆中,他悲苦的过了6年软禁生活,宝兴元年四月初五,78岁的唐玄宗在愧疚中去世了。

李亨大赦天下,高力士得以回京,就在他走到朗州时,突然听说唐玄宗去世的消息,不禁“北望号恸,呕血而卒”。

高力士一生对李隆基忠心不二,唐玄宗去世后,他也不愿苟活,后人称赞他”高力士真忠臣也!“



最佳贡献者
2

惨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李隆基在很哀伤地唱歌,很哀伤。。。

曾经的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曾经的李隆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曾经的李隆基与杨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尽管唐玄宗李隆基充当了“扒灰”的不光彩角色,横刀夺爱,将儿媳杨玉环据为己有,但经过多少年的朝夕相处,志趣相投,他和杨贵妃确实有了超越肉体和激情之外的感情,所以当马嵬坡兵变时,当禁军将士亮出兵刃,公开威逼李隆基处死杨贵妃时,李隆基是崩溃的。

他爱杨贵妃,但他更爱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最终只得做出一个痛苦的抉择。

在缢死杨贵妃的那一刻,李隆基心已死。

但这一切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迎接他的不仅是爱人的离开,更是权力的失去。

李隆基用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尸体,换来自己的苟且,他逃到成都避难,太子李亨却没有追随他的脚步,而是逃到灵武,被人拥戴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可怜的李隆基,就这样失去了皇帝的位置,以一种最无可奈何的方式。

权力和女色,是皇帝最好的春药,当这两样都被剥夺,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威信扫地的李隆基只得躲在成都,看着儿子指挥平乱。安禄山被杀后,长安光复,李隆基被儿子迎回长安,尊为太上皇,开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既已不是皇帝,自然不能居住在大内,李隆基迁居到兴庆宫,这是一处荒凉的所在,没有熙熙攘攘,没有美貌宫娥,只有门庭冷落,只有白头宫女,以及落寞的李隆基。

陪伴李隆基的只有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两人是他最信赖的心腹;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也居住在这里,不时陪他聊天解闷;旧时的宫女、梨园弟子时常为他奏乐起舞,让他的“冷宫”生活显得不是那么冷清。

但每当夜深人静,李隆基总是感觉寂寞空虚还有冷,他始终忘不了杨贵妃,那个一生挚爱的女人,那个为自己丧命的女人,那个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女人。可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他现在能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祭奠,二是怀念。

可惜就连这两件事,李隆基也不能痛快的做,他想把杨贵妃的遗体收敛改葬,让她入土为安,却遭到大宦官李辅国的反对,堂堂太上皇对此居然无能为力,只能偷偷摸摸地命人把杨贵妃的遗体秘密转移到其他地方安葬,然后每天对着杨贵妃的画像“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自古以来,太上皇就如同囚徒一般遭人监禁,李隆基也不例外。

大宦官李辅国深受唐肃宗信赖,为了继续讨好唐肃宗,他在唐肃宗面前大献谗言,诬陷李隆基“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

唐肃宗的疑心本来就重,立刻起了警惕之心,李辅国趁热打铁,居然矫诏让李隆基迁居到西内甘露殿,还在半路派出五百骑兵,剑拔弩张,公然拦截去路,吓得李隆基胆战心惊,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一副可怜的模样,简直连个宦官都不如。

尽管李隆基战战兢兢,表现地无比可怜,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不久后高力士因“潜通逆党”被流放,陈玄礼被勒令提前退休,就连玉真公主也被迫离开皇宫,出居玉真观。

身边亲信被一扫而空,李隆基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那生场景,好不凄惨,尽管他“孝顺”的好儿子给他另派了一百多人伺候,但与其说是服侍,倒不如说是派人监视,更让李隆基郁郁寡欢,愁眉不展,终于在两年后驾崩,终年78岁。

我们无缘窥见李隆基的晚年生活,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晚年的李隆基除了对“一生所爱”杨贵妃的无限思念、对“开元盛世”的无限追忆外,对自己当初的沉溺享乐应该也有些许的痛悔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3

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凄惨。但这样的凄惨,却是在赐死杨贵妃前后,这位老皇帝一步步“作”出来的。

首先堪称“自作”的,就是“赐死杨贵妃”事件。潼关之战前,倘若不是李隆基关键时刻瞎指挥,不但长安丢不了,已经颓态毕露的安史叛军,极有可能提前歇菜。但李隆基却自废武功弄丢长安,带着心爱的贵妃和满朝文武踏上逃亡之路。这才惹得愤怒的卫士们反了天,闹出轰动的“马嵬驿之变”,吓得李隆基不得不赐死杨贵妃来换太平。晚年的孤苦,就此开始。

但如果单因丢失长安跑路,原本也闹不出这折腾,最要命的原因是,弄丢了长安的李隆基,当时变成了惊弓之鸟,什么光复山河的理想全没了,一门心思就要往蜀地跑,这才叫一直装老实的太子李亨逮住机会,借着炸锅的将士怒火演了这场闹剧。闹剧后的李隆基更是撒腿开溜,跑进蜀地躲清静,残破烂摊全扔给战火中即位的太子李亨(唐肃宗)。可以说,就是李隆基在关键时刻的甩锅不负责,换来了他接下来的“太上皇”人生。

其实初当太上皇时,李隆基过的也还算不错,虽说没了权力,但毕竟在远离前线的蜀地,地位尊崇样样不少,生活也还相对自由。前线在新皇帝唐肃宗的统筹下,也是捷报频传。可安生日子过了没几天,李隆基却是又不消停,竟严重不满意唐肃宗手握大权,又自顾自扶持起永王李璘等势力,还多次派官员到唐肃宗身边,非要和亲儿子再争一争话语权。

可他这么争有什么用?唐肃宗早已大权在手,争也争不过,李隆基这一顿瞎争,闹得爷俩勾心斗角,好好的平叛大业也成了互相扯皮。父子间的嫌隙,更是越争越厉害。可以说,李隆基安享晚年的后路,基本就在这一顿乱争里,越发被堵死了。

所以,当唐朝收复长安后,“太上皇”李隆基从蜀地迁回长安时,一到凤翔就被唐肃宗派人缴了械,然后被唐肃宗安排在兴庆宫。虽然此时父子芥蒂已深,但这时的李隆基,还可以继续自由活动,兴庆宫住腻了,有时还常来大明宫或华清池走走。那时的唐肃宗,还常来登门问候。可就在这还算太平的晚年里,李隆基又做了一桩“自作”事:把将军郭英召到长庆楼来赐宴。

这事可就让唐肃宗彻底头皮发麻,这郭将军何许人?这是掌握禁军的重要将领。唐朝每次闹宫廷政变,策反禁军都是固定套路,老爹你这是要闹哪样?最后一点父子亲情,这下彻底没了。唐肃宗立刻派宦官李辅国现场执法,先把李隆基宫殿里的马尽数没收,然后高力士陈玄礼全数流放。就连唐肃宗的亲姑姑,常来陪李隆基聊天的玉真公主,也被从此隔离。孤零零的李隆基,被强行押送到甘露殿居住,开始了失去自由的软禁生涯。

在这最后的孤独日子里,李隆基陷入了冰冷的痛苦中。唐肃宗也不来看望了,身边就两个照料他起居的女儿。于是他连饭也不再吃,陷入了漫长的痛苦回忆里,直到762年去世。

这位把唐朝推上巅峰的帝王,晚年光景就是这样令人唏嘘,可是,倘若参考前因后果,这事又能怪谁?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4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帝王,前半生功绩卓著,颇具明君之像。后半生骄奢淫逸,导致烽烟四起,战乱频发。直至帝位旁落,落魄不堪,最后郁郁而终。

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自己也因此获得太子之位。很快,在其父李旦的禅让下,即位当皇帝。

(唐玄宗剧照)

随后又发动“先天政变”,铲除了野心膨胀的姑姑太平公主。由此乾坤独断,大权在握。

独揽大权的李隆基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任人唯贤。提拔了史上著名的贤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使得朝政为之一新。同时通过精简机构,恢复了国力,百姓因此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官员勤政廉洁,恪尽职守。

在李隆基的英明统治下,盛唐的序幕徐徐拉开了,缔造了被后世誉为“开元盛世”的辉煌。

这时的李隆基可谓风光得意,英明神武。大诗人杜甫曾作诗《忆昔》来形容“开元盛世”的气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样的盛世让李隆基不免飘飘然,享乐奢靡之风悄然兴起。李隆基也变得刚愎自用,宠信奸佞,一味声色犬马,穷奢极欲。

李隆基的昏庸,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叛军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在平叛的过程中,他又昏招迭出,用人失察,致使潼关失守,叛军直捣长安。

这时的李隆基,急急如丧家之犬,抛家舍业,带上挚爱的杨玉环和宠臣杨国忠,仓皇出逃,欲往四川避难。

那么,李隆基逃出长安,到杨贵妃被赐死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安史之乱)

一、当70岁的李隆基逃离长安城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悔恨的。

他恨安禄山的背叛,当朝臣数次上奏“禄山必反”时,他仍自信的说:“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他也恨自己的仁慈,给了安禄山三个节度使的大权,让他手握重兵,反噬自己。

由于走得太过匆忙,李隆基一行携带的盘缠不多,途经马嵬坡时,侍从们早已人困马乏,饥困交加,加上天气酷热,因此拒绝前行。

太子李亨和奸相杨国忠素有嫌隙,终于等到了矛盾爆发的这一天。

于是,陈玄礼煽动随行禁军哗变,以“杨国忠是导致叛乱的根源和意图联合吐蕃谋反”为由,乱刀砍死了他,而后又逼迫李隆基勒赐死了杨玉环。

二、当杨玉环香消玉殒的那一刻,李隆基内心是无比悲愤的。

作为堂堂一代帝王,居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心爱之人,还亲自下旨勒死了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挚爱命赴黄泉而无能为力。

至此,李隆基用杨氏兄妹的性命,换得了臣工的保护,一路西逃入川。

但太子李亨不愿放弃,他选择了北上朔方。在众臣的拥护下,自立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此时的李隆基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仍在以皇帝的身份发出一道道圣旨,指挥平叛。直到得知李亨即位的消息后,才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李亨。

(杨玉环剧照)

三、当李隆基颁发禅位诏书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凄凉的。

面对帝王权力的巨大诱惑,即便亲如父子,也毫无温情可言。

李亨擅自立为帝,等同叛乱,但李隆基又能怎样呢?毕竟这大唐江山是自己一手败坏的。当李隆基踏出长安城的那一刻起,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过好歹江山未改姓,不如索性做个顺水人情,把这帝位禅让了吧。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杀,李隆基也从成都返回了长安。被李亨安排住在了兴庆宫,身边也只有高力士和陈玄礼。

四、当李隆基重新踏入兴庆宫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复杂的。

他一方面对杨玉环的死耿耿于怀,另一方面也为李唐江山终未旁落,而暗自庆幸。

所以,李隆基回到长安后,就迫不及待地派人祭奠杨玉环,并打算为她改藏。

不过,当初拥立李亨的宦官李辅国坚决反对,只给李隆基带回了杨玉环生前的一个香囊。李隆基将宠妃的香囊终日藏于袖中,并找来画工,描摹杨玉环的肖像,悬挂起来,和心爱之人朝夕对视。

李隆基也会偶尔和以前的大臣们聊聊天,回忆一下当年叱咤风云的帝王生涯,努力用“当年勇”来支撑自己。

但仅有的这点慰藉,也在李辅国的反复挑拨下,化为乌有。李亨因听信谗言,猜忌李隆基,放纵李辅国将李隆基软禁在了甘露殿。

亲信高力士也被冠以“潜通逆党”的罪名流芳巫州,陈玄礼被勒令复出为官。偌大的宫殿,只剩下形单影只的李隆基一人。

(高力士剧照)

五、当高力士跪别李隆基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绝望的。

李唐江山在李隆基的手里走向盛世,又在他的手里没落崩塌。他知道,他的一生功过,注定将被后世反复评判,供后人鉴戒和思索。

公元762年5月3日,郁郁寡欢的李隆基驾崩于甘露殿,终年78岁。

(参考资料:《旧唐书》)

5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生活,就是被软禁了,既有忍受对杨贵妃的相思之苦,又遭到自己儿子的提防和手下太监的欺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唐玄宗李隆基被手下的军士逼着杀掉杨贵妃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一个原来的九五之尊,沦落为一只丧家之犬,都连自己的禁卫军都控制不了了,更何况天下。这时候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连招呼都不打,自立为皇帝,昭示了唐玄宗时代的结束,也代表着唐玄宗被迫成为了太上皇,从此开始他新的生活。

李隆基初为太上皇生活还算滋润,玄宗不再过问政事。他居住在兴庆宫,侍候他的依然是自己的老部下陈玄礼和高力士,还有唐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唐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但有着众人的陪伴,生活还算滋润。

好久不长,唐肃宗对唐玄宗一直都很提防,之前还有所顾及,等他坐稳了皇位后,就不满唐玄宗李隆基继续居住在兴庆宫,不仅唆使太监让他搬到了甘霖殿,而且将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玉真公主等人都赶走了,只剩下唐玄宗一个人,孤苦伶仃,忧郁寡欢,他在思念杨贵妃中孤独死去。

李隆基晚安生活不乖任何人,自作自受,导致国破家亡,甚至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6

后世有一种刑罚叫“关禁闭”,军队老兵怕、监狱刺头怕。而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就如同“关禁闭”,对于一代帝王来说,的确太过凄惨。

认不清形势,安享晚年后路被堵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暴发,到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叛军攻陷唐朝国都长安,而李隆基却于长安陷落前,仓惶逃至马嵬坡(陕西兴平西),引发随行将士哗变,杨国忠当场被杀,李隆基逼迫无奈令人缢死杨贵妃,随后众人逃往成都。

由于他的出逃,一个烂摊子便留给了太子李亨。太子却不负众望,凯歌连奏、捷报频传,并被拥立为肃宗皇帝,而李隆基自然便成了“太上皇”,历时仅有1个月。

也就是说,从唐玄宗出逃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已经退出了权力的政治舞台。然而,他却依旧放不下曾经的身份,并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肃宗在处理军国大事后,必须向他奏报,直到克复长安。同时,还想扶持永王李璘等势力,欲与唐肃宗对抗。至此,唐玄宗在自己安享晚年的道路上筑起了一道障碍,其晚年如同“白露过后的庄稼,一天不如一天”。

权力欲仍存,安享晚年后路断绝

就在唐肃宗进驻长安的当天,唐玄宗便迫不及待率领高力士、陈玄礼以及600禁军返回长安。明显的想要摘取平叛的胜利果实,这时的唐肃宗岂会答应。当唐玄宗一行人来到凤翔地界,唐肃宗便派遣3000精骑前去“护卫”,刚一相遇,随同的600禁军即被全部缴械。

到了长安后,唐玄宗被安排住进了兴庆宫。期间,他经常到长庆楼上进行观望,对于过往百姓瞻拜高呼“万岁”很是享受,因此也经常赐给参拜百姓酒食。这种 “二圣”的情形,如同一山有了“二虎”,显然无法并存。同时,他还把大军将军郭英义诏至长庆楼进行赐宴,而郭英义却是掌握禁军的重要将领。他的这一举动,对于本就心存芥蒂的唐肃宗来说,又岂会心安。

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四月,唐肃宗下旨将郭英义外放,改任陕州刺史。从这一刻起,唐玄宗彻底将自己关进了安享晚年的“牢笼”之中。

相煎何太急,一代帝王悲惨落幕

在此之前,由于李辅国与高力士、陈玄礼等人曾发生过节,因此他借机进行报复,多次在唐肃宗面前攻讦诸人之过。如:公开上奏唐肃宗:“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喻不能解,不敢不以闻。

如此危机重重之言,岂能不令唐肃宗心惊。因此,于乾元三年七月,在唐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矫称”圣旨,迎太上皇游幸西内的甘露殿居住,并将高力士、陈玄礼等亲信以及原兴庆宫的随侍人员一律驱除,身边相陪的仅有两个女儿万安公主和咸宜公主进行服侍。接着,唐肃宗亲自挑选出100名可靠宫人,负责西内的清洁服务。

之后,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西南),陈玄礼被勒令致仕(告老还乡),王承恩被流放到播州(今贵州遵义),玉真公主(唐玄宗之妹)被勒令到玉真观出家。

从此,唐玄宗彻底与世隔绝,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曾经开创出“开元盛世”的一代帝王,竟然经过了6年凄凉寡欢的禁闭生活后,最终对着杨贵妃的肖像“朝夕视之而欷歔焉”,在孤独忧郁中离开了人世,可谓凄惨而又凄凉。不过有趣的是,在他14岁之前也同样历过孤苦伶仃的6年禁闭生涯。述其一生,还真是:幼年因为6年禁闭创盛世,老年却因为6年禁闭而落幕,岂不造化弄人。

图片来源网络

7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们,似乎没有那一个有唐玄宗李隆基这般拥有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了。

他出生的那一年,父亲李旦成为了唐睿宗、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年老爹就被废掉,祖母武则天称帝,大肆屠戮李唐宗室,可以说少年时期的李隆基是活在胆颤心惊、朝不保夕之中的。

当他长大成人后,又经历了神龙政变,看着自己的伯伯唐中宗李显复辟,紧接着是更加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而年轻的李隆基在精明能干,发动唐隆政变干掉了专权的韦后、又铲除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扶自己的爹二次登位,然而他爹没当几年皇帝,就内禅退位给了势力、威望更甚的李隆基。

李隆基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唐帝国的强盛推到顶峰,然后到了天宝之后,他遇见了一生之中绕不过去的坎,疯狂地迷恋上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于是上演了一出“天宝风流”的奢华爱情故事。

然而放飞自我的李隆基终将自食苦果,安禄山史思明悍然发动叛乱,大唐王朝岌岌可危。

叛军一路高歌猛进,潼关不守,长安城危在旦夕,于是玄宗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带着贵妃姐妹、宰相杨国忠等少数随从以及龙武将军陈玄礼率领护军,冒着小雨,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逃亡之路。

当队伍行至马嵬驿的时候,护驾军士在又累又渴又饿的情况下发生哗变,他们先后杀死了杨国忠、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妹妹秦国夫人、贵妃 的二姐虢国夫人趁机逃走,后来却被陈仓县令薛景仙捕杀。

护军们干掉杨国忠等人后,大喊:“以贵妃塞天下怒”的口号,玄宗又惊又惧,派陈玄礼平息,军士不听,于是亲自驿门慰劳军士,军士依不听。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听取高力士等人的意见,把贵妃交了出来,“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唐玄宗那时候的心情,必定是极其沉痛的,他无法相信自己堂堂一代雄主,居然要靠一个女人的性命来勉强保全自己。当士兵们确认贵妃死后,才从命继续西行。

失去了爱情和被迫逃亡的唐玄宗必然是心力交瘁的,然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前脚刚到蜀地,太子李亨就在灵武称帝,唐玄宗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一年之后,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两京,太上皇唐玄宗被请回了长安。而回到长安之后的唐玄宗面临着一个比较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打发晚年这段孤独的时光,如何去适应以“太上皇”的身份继续活下去。

唐玄宗被迫逼杨贵妃缢死,然而他却一刻都没有忘记她,如今他回来了,贵妃却再也回不来,面对昔日熟悉的宫阙,往昔种种美好的记忆,此刻却成了最残酷的折磨。

对于唐玄宗重回长安后的心情,唐代进士陈鸿在《长恨歌传》中这样写道:“时移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琯发音,闻《霓裳羽衣》一声,则天颜不怡,左右放欷 .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


由此可见,唐玄宗再次回到长安后,直至他去世的几年中,一直都处于和杨贵妃的纠缠之中,精神上的折磨已经足够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了,而生活的的巨大落差,也足以让唐玄宗无可适从。

唐长安城宫城分为“三大内”,即西内太极宫、南内兴庆宫、东内大明宫。玄宗因为作藩王时就在兴庆宫居住,所以对兴庆宫有特殊的感情。然而回来后不久,他就遇到了手底下人的矛盾波及。

唐肃宗手下有个宦官叫李辅国,因为受到肃宗皇后的宠信,权势很大,但出身微贱,玄宗周围的人过去就看不起他。于是李辅国跑到肃宗面前告状,言说唐玄宗住在兴庆宫每天跟高力士、陈玄礼往来,肯定在酝酿什么大阴谋,不如让唐玄宗搬到太极宫去住。

唐肃宗知道他爹对兴庆宫的感情,肯定是不愿意搬家,于是并没有同意。

可李辅国一计不成,又想出个办法,他吧兴庆宫内的300匹马全部转移,并矫诏“迁上皇于西内”。玄宗见状,只说了一句:“吾儿被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无奈只得搬家。

玄宗在搬离兴庆宫的那天,李辅国“将弓箭手五百,露刀于道旁。”如此还不算,并强行将侍奉唐玄宗的老人高力士、陈玄礼等人全部打发,高力士被发配巫州,陈玄礼提前退休。

唐肃宗知道了李辅国的所作所为,但因为怕老婆,又担心李辅国掌握禁军,竟然不敢言!

玄宗搬到太极宫后,十分不甘,但又无可奈何,面对冷冷清清的宫殿,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以至于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他开始沉默不再说话,随后又开始绝食,因为长期辟谷,导致病重。开始唐肃宗还会去看看,后来就再也不去了。

宝应元年二月,唐玄宗从蜀地回来的第四年,孤独地死去,享年78岁,而巧合的是,唐肃宗也追随了他一同共赴黄泉.......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为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原创不易,若您喜欢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和肯定!

8

756年六月十四日的马嵬兵变,让72岁的唐玄宗失去了心爱的杨贵妃,那一天,距离唐玄宗继位已经有44年,距离唐玄宗真正将杨贵妃纳入宫中已经有11年。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李隆基已经变得昏庸而懦弱,而与杨贵妃厮守了十余年,居然还是你侬我侬。但是安史之乱的发生给了李隆基当头棒喝。随之而来的更是在长安失守的前夕,756年的六月十二日,李隆基跑了,前一刻他还说御驾亲征,后一刻,他就开始逃亡蜀地。然而,放弃长安只是李隆基凄惨生活的开始。

他们在两日后的六月十四日到达了马嵬驿,狼狈不堪的逃亡生活最先惹怒了李隆基的护卫队,他们将满腔怒火对着杨国忠倾泻而出,认为正是杨国忠的存在,才激起了安禄山的反叛, 因为安禄山打出的旗号正是诛杀杨国忠。所以在马嵬驿,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联合太子李亨发动了兵变,诛杀了杨国忠,李隆基对此并不能做任何的惩罚,只能被动的接受,他只想快点让士兵们安静下来。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士兵们还要杨贵妃的命,即便李隆基试图说明杨贵妃的无辜,试图保下自己心爱的女人,但是很明显的,群情激昂的士兵已经不是李隆基所能控制得了。最终,李隆基吩咐高力士处理了杨贵妃。

李隆基本以为兵变到此就结束了,所以他在大家提出以后的去向的时候,仍旧还是入蜀,即便百姓们都请求他留下来。而李隆基却让太子李亨来安抚百姓自己先行离开。李亨被大家说服留下来挽救大唐江山,于是急于入蜀的李隆基给了李亨2000兵马。就这样,父子俩走了截然相反的路。李亨北上灵武,想依靠朔方军的地盘组织对叛军的反抗。

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心腹们的强烈要求下僭越称帝,遥尊还在入蜀路上的李隆基为太上皇。之后依靠郭子仪和李光弼收复两京,757年,将太上皇李隆基迎回了长安。李隆基住进了兴庆宫。最开始,李隆基的生活还算是可以的,至少陈玄礼还在,高力士还在,玉真公主还在,旧时的宫女也还在,还有梨园弟子。但这个时候李隆基和儿子李亨之间其实还是有争权的,李隆基试图干涉官员的任命,毕竟朝廷中他还是有追随者的,但李亨对李隆基并不退步,何况还有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李辅国在。李辅国在唐肃宗李亨的默许下,经常欺负李隆基。李隆基想改葬杨贵妃都被李辅国拒绝,李辅国命人将杨贵妃葬在了别处,好在有人把杨贵妃生前用过的香囊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带在身上聊表相思。后来李辅国更是对李亨说李隆基住在兴庆宫与外人接触太频繁,说不定会有什么谋划。

760年的七月,李辅国直接矫诏把李隆基迁到了内宫方便控制。而在迁居的路上,还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李隆基的护从不过才二三十个,还是老弱病残之类的。他们走到交叉路口的时候,突然从四面八方出现了五百名骑兵,将李隆基一行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李辅国。李隆基吓得几次差点从马上跌落下来。高力士上前呵斥李辅国:“太上皇做了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辅国你也是个老臣,怎能对太上皇无礼,还不下马?”李辅国这才下马乖乖的护送李隆基到了甘露殿。心有余悸的李隆基哭着对高力士说:“多亏了你,要不我就成了刀下鬼了。”

但是,不久,李辅国就诬陷高力士潜通逆贼而将其流放;又逼着陈玄礼辞职回家,回家不久后,陈玄礼就去世了;又让玉真公主出居玉真宫。李隆基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于762年去世,而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也在不久后撒手人寰。

9

唐玄宗李隆基可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同时他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也就是我们耳闻能详的开元盛世。

但是李隆基的晚年,却渐渐地在朝政上有所怠慢了,并且还开始宠信奸臣。更为夸张的是,他竟然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最后将她占为己有,并且封为贵妃。

她就是那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主角——杨贵妃。

就是因为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同时又宠信奸臣,所以他在位后期,朝政就渐渐地荒废了。

而他为了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又重用了安禄山这个异族人,再加上他连连的政策失误,安史之乱爆发了。

在战乱中,李隆基带着杨贵妃踏上了逃亡之路,但是在路上他的卫士们却闹出了惊天动地的“马嵬驿之变”,所以李隆基不得不赐死了杨贵妃来换取自己的太平。

但是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并没有换来一个太平的晚年,他的晚年可以说也很凄惨。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就随有书君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被迫变成了太上皇,并且被安排住进了远在皇宫外的兴庆宫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南下逃亡。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儿子李亨接了他的棒,登基称帝了,成为了唐肃宗。

话说李隆基被迫当上太上皇心里很是不舒服,所以他就开始扶持永王李璘,培养自己的势力。还多次派官员到唐肃宗身边去,非要再和唐肃宗争一争这个话语权。

可是水道早已渠成,唐肃宗早已把握住了大权,李隆基这个时候再去争怎么能争过呢?这只能引起唐肃宗李亨的不满,并且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有了缝隙。李隆基这样做,也是彻底破了自己安享晚年的梦了。

当唐肃宗李亨收复了长安后,“太上皇”李隆基当然也要从南方迁回来,可是就在他迁回来的途中,又发生了变故。

唐肃宗李亨派了3000士兵来凤翔迎接李隆基,在迎接李隆基的同时,把护送李隆基的侍卫队的兵器全都缴了。

这直接就煞了李隆基的士气,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而且唐肃宗还不让李隆基回到皇宫,而是把李隆基安排到远离皇宫的兴庆宫里。

李隆基此时的心里估计是伤心、心痛的不行。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这样对待自己,皇权没有了不说,还不让回宫。李隆基的内心此时是无比的凄凉,他住在兴庆宫,常常是倍感寂寞。心爱的人也不再了,自己也不能一手遮天了,所以他没事就登上楼瞭望远处,但是还是感到无比的凄凉。唐肃宗倒是偶尔来看看他,但也是心里也有了间隙,父子之间就这样不咸不淡地相处着。

李隆基就这样在兴庆宫过着郁闷的晚年生活。

二、 没有了皇权的李隆基还经常受奸臣李辅国的欺负

李辅国是唐肃宗身边的大宦官,因为旧日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瞧不起他,所以一直怀恨在心。

他在唐肃宗的默许下也是没少欺负李隆基。

李隆基非常思念杨贵妃,想着当年就那样让杨贵妃惨死在马嵬坡,真得也是很痛心。他想改葬杨贵妃,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悔恨。

但是李辅国拒绝了李隆基的请求,不想满足李隆基,就想去“欺负”他。

李辅国命令手下人,把杨贵妃葬在了别处,借以断了李隆基的念想来打击他。

好在有人把杨贵妃生前用过的香囊给了李隆基,李隆基才带在身上聊表思念。

李辅国私下里也是没少在唐肃宗那说李隆基的坏话,这让唐肃宗看李隆基的次数是越来越少。

平日里,李辅国在一些小事上也没少给李隆基使绊子,这也让李隆基是倍感无奈和凄惨。

想着曾经那么高高在上的皇帝,就这样受一个宦官欺负,想来也真是可悲。

三、 由于唐肃宗对李隆基的猜疑,李隆基后来在凄凉的禁闭中走完了他的晚年

李隆基在兴庆宫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没事他就总喜欢宴请别人。

就是一次普通的宴请,让唐肃宗再次对李隆基有了猜疑。因为这次,李隆基在长庆楼宴请了羽林军的大将军郭英义。

这个郭英义是掌握禁军的重要将领,而李隆基宴请他又要干什么呢?这不得不让唐肃宗起了猜疑。

最后在唐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把李隆基接到了甘露殿,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看着李隆基。

把李隆基接来后,李隆基身边的人高力士、王承恩被流放了。陈玄礼被迫告老还乡了。就连唐肃宗的亲姑姑,常来陪李隆基聊天的玉真公主也被隔离了。唐肃宗李亨也不再来看他了。

唐肃宗倒是又选了一百多人到甘露殿供李隆基差遣,但是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没有了任何乐趣,活着都成了煎熬。自此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开始了软禁生活,直到762年李隆基去世了。

这个曾经造就了大唐盛世的皇帝,没有想到晚年却如此地凄凉。

但是如果不是他荒废了政业,可能他还是会权利在握的。也不会有安史之乱的发生,盛唐之象也还会持久的。

可是没有如果,这一切也都是他自己造出来的,也算是可悲可叹啊!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10

在马嵬驿兵变中亲自下令赐死杨贵妃,这对李隆基来说,相当于一次精神自残。风烛残年,雄风扫地的李隆基从此真正过上了凄惨的生活。

756年,安禄山叛乱的势头排倒海,长安危在旦夕。那时候,朝廷一盘散沙,人心慌慌。李隆基知道大势已去,难以抵挡。大敌当前,曾经威镇四方的一代君王乱了方寸。他作出了最为颜面描地的抉择——逃跑。

李隆基带着杨贵妃,杨国忠,陈玄礼,高力士等一杆子亲信西出长安,打算逃到四川。

或许知道逃跑的下场——成为亡国之君,而他绝对不知道随从的亲信会发动一场兵变。他或许知道有一天会众叛亲离,但他绝对不知道这一天会来得那么突然、会来得那么早。

丙申之日,李隆基从前的精神大厦塌方了。那天,在长安城西面的马嵬驿,早就对杨国忠不满的陈玄礼下套杀了杨国忠,逼着李隆基下令赐死杨玉环。

从此,李隆基和儿子李亨各走一路。李隆基按计划逃向四川,李享向西北而行到了灵武。

由秦入蜀,李隆基的日子早都没了从前的华彩。没有杨玉环,李隆基的精神大厦跨了。儿子分道,他更不知前路在哪。那时候,他信任的人就剩下高力士等几个了。或许命不该绝,儿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李隆基当上了太上皇。大将郭子仪收复长安后,李亨迎老爹李隆基回长安。

结束了流亡日子的李隆基回到了长安,可苦日子却没结束。假如说他在长安城的兴庆宫中还多少有一些李唐遗老的架子,那心搬到太极宫甘露殿的日子几近于软禁。加上李辅国的捣蛋,他可以托付心意的高力士被流放黔中。

杨贵妃没了,在兴庆宫中,贵妃的香囊,贵妃的画像让李隆基朝夕痴望,摇头叹息。甘露殿里,垂垂暮年的李隆基,思念贵妃,形单影只,苦度日月。

杨玉环死了的六年时光,是李隆基凄惨苦度的六年。一代君王痴情,悲情至此,恐怕也就是他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