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死,主要是因为他太聪明了,太聪明的人往往自视过高,很多的事就算他看的透彻,也明白,但是就是不肯放下,总觉得能凭自己的才智度过一个个难关,他不明白的是,他的智慧在皇帝的权利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不愿功成身退
刘伯温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建立明朝的第一谋士。从龙湾之战,到后来解救安丰,朱元璋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一样也想到了。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些不是问题,因为一切以打赢夺下天下为主要目的。朱元璋需要刘伯温的谋略。
但是天下打下来了,就不一样了,没有一个皇帝喜欢自己的臣子比自己聪明,不放心啊,再说刘伯温的那套权谋,打天下时候很好使,但是治理天下,安定民生,对于权谋的需求就没有那么高了。
再加上朱元璋见识过刘伯温的厚黑学,比如不让他去救韩林儿,这些在争天下时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天下安定下来,朱元璋就要想刘伯温的这些智谋会不会哪天用到自己身上。
于是,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李善长都封了公爵,而刘伯温,却只是封了一个诚意伯,不但爵位低,就连俸禄也是最低的,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有4000石。
这已经是一个信号,刘伯温真聪明的话,就应该功成身退了。可是他没有。
自视才高,陷入朝廷争斗
朱元璋的朝廷,主要是俩派人,一派就是他跟着他从家乡走出来的淮西那波人,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以李善长为首,算是朱元璋的起家的班底,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朱元璋的基本盘。另外一派就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李善长被朱元璋视为第一功臣,封了公爵,还任命当了宰相,而且这个人和朱元璋一样,心胸狭窄,属于有仇必报的那种人,谁得罪了他,必弄死对方而后快。
刘伯温这个时候的官职是御史中丞,负责监察,是言官的领袖。
于是俩个人就掐起来了,而且是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掐,朱元璋一开始的态度是看戏。
第一回合,刘伯温抓了李善长一个亲信,叫李彬。李善长就找刘伯温说你看看这个是我的人,给我个面子,算了。
刘伯温就说,算不了,罪证确凿,怎么就能算了呢?算不了,再说我已经和皇上请旨了。
李善长这个人也是个老狐狸,他说你看现在天一直大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杀人吧?
刘伯温还真和他杠上了,就回答他说:杀李彬,天必雨。
刘伯温是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他这么说,肯定是他夜观天象算过。可是这次老天爷没帮忙,杀了李彬之后,天一直不下雨。
于是李善长就开始在朱元璋面前给刘伯温上眼药。又煽动淮西的势力攻击刘伯温。
没办法,刘伯温请假回老家了。
按说,刘伯温这个时候应该是萌生退意,然后终老一生,也是很好的结局了。
可是他没有。
我就不信干不死李善长
刘伯温临走前,培植了一个亲信杨宪,接任御史中丞,继续利用言官的权利,对淮西集团,尤其是李善长发动了猛烈的反攻。收集各种的黑材料,每天往朱元璋那送,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仗着是皇上的老乡,受皇上的宠爱,可是净干些不利于皇上的事。
朱元璋开始也不信,知道是淮西派和浙东派的争斗,可是架不住整天在耳边听人这么说,久了,就开始疑惑,对李善长就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了。
而且,他忽然招回来了刘伯温。
刘伯温又开始得意了,淮西集团受到打击,浙东派占了上风,刘伯温很为自己的权谋感到骄傲。
李善长也是老狐狸了,他想我在皇帝那现在不受待见,我不能直接咬刘伯温,那我也学学刘伯温,我也找个人出来做淮西派代表就得了。于是他就找到了老乡胡惟庸来做这个淮西派的新领头的对抗浙东派。
因为刘伯温占了上风,而且正在兴头上,所以说话办事就不免骄奢,得罪的人就多了。
胡惟庸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就利用这点,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发动所有可能发动的人,在朱元璋面前给刘伯温打小报告。说他坏话。
没多久,朱元璋对刘伯温也不放心了。
于是决定找他聊聊。
和朱元璋的一次聊天要了刘伯温的命
朱元璋开始和刘伯温聊家常,聊他们奋斗的历史,战斗的岁月,气氛是融洽的,君臣也动了感情,火候到了,朱元璋话锋一转,问刘伯温:如果彻底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宰相?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在试自己,马上回答说:这事得陛下您来定。朱元璋就问他:杨宪怎么样?刘伯温汗毛马上树起来了,心想这不是一般的谈话啊,这是要给我挖坑啊。
于是他马上回答说:杨宪不行,他干不了宰相。
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说:这个人浅薄,不合适。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伯温说:胡惟庸现在还只是头小牛,但是将来它一定会摆脱牛犁的约束。
一溜十三遭下来,朱元璋接着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我的宰相只有刘爱卿当了?
这个时候,才是最考验人的时候,而聪明智慧擅权谋的刘伯温,没有经受住考验。
他居然说:我知道我的本事能当宰相,但是我嫉恶如仇,得罪很多人,皇上您还是慢慢再找吧。不过在我看来,现在所有这些人,没有一个合适的。
还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让朱元璋动杀心的呢?
于是
弄死刘伯温,悄悄的干
从这次谈话后,刘伯温就不再受朱元璋信任,可是浙东派还需要他,他自己也有点身不由己了,继续撑着干。
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绷不住了,他找来了刘伯温和他说,岁数大了,回家陪老婆孩子吧,把刘伯温炒了。
刘伯温一走,浙东派没了主心骨,杨宪也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杀掉。到了此时,淮西派大获全胜,还是老乡最亲。
刘伯温这个时候想安心养老,不问世事,以渡残年了。
可是,晚了,胡惟庸找人诬陷刘伯温占了一块有“王气”的田,刘伯温你不是会看穴吗?就让你死这上面,朱元璋说,既然是这样,把他的养老银子扣了吧。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刘伯温还在妄想用自己的智慧救命,他没有继续住在家乡。反而是千里迢迢回到京城,他想着在皇帝眼皮底下,皇帝该放心了吧?!
可是,他又错了。
洪武八年,刘伯温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视刘伯温,随身带去的医生给刘伯温开了药,吃了,没见好,再吃,死了。
都说胡惟庸和刘伯温有仇,害死了刘伯温,可是没有朱元璋的暗示,他敢吗?
以后,胡惟庸事发,这个事成了他的一大罪状,朱元璋这个一鱼俩吃,玩的高明,玩的阴狠!
刘伯温,足智多谋,智慧化身,可是,谋略也好,厚黑也罢,不知道进退,终究让自己丢了性命。还是那句话,在皇权面前,谋略算什么呢?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