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古代,举人可是很不简单。

按当时的教育体系,中国的识字率其实并不低,除去女性的话,大概能达50%到60%左右,如果碰到康乾时期,可能会更高。

但是,请注意的是,这个识字率要求很低,仅仅是“三百千”,也就在村塾里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而已,程度大概相当于小学三年级毕业,大概能认识两三千最常见的汉字,大概就是这个水准。

中国古代的传统,对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村塾是比较普遍的,无论设施还是教师,要求都很低,有些就是借用村里祠堂,教师也绝大多数是未能中秀才的老童生。

至于学费,有些大村大族已经支付,有些小村小户不能办学,也无非几斗粮食,读三年村塾花不了几个钱。

当然,以上所指是承平年代,如果到了近代,可能受教育范围要大大下降。



以上这些读三百千的,除了很少一部分确实出类拔萃的,其他大多数很少有机会在进一步深造,而是多数就去从事商业或者服务业等各行业了。

少数被认为是可造之材的优秀娃,可能会进更好的私塾继续学习四书五经,这里的塾师就基本是秀才出身了,学费也相当可观,一般穷人家可能就有困难了。

而要是有钱的官宦人家,一般都是自己办的家塾,供自己的子弟学习,这里的塾师要求更高,一般是有经验的秀才甚至举人出身也不罕见。

学习四书五经,目的就是去参加科举,第一关考秀才。一般来说,读完四书五经、开过笔写过文章就可以去考了,这个一般在15岁左右,有些更早的,可能在15岁前就中了秀才,但这个比较罕见。



事实上,如果在20岁前能中秀才,那也是十分幸运而且优秀的,因为中秀才也是很难的,难到什么程度、含金量多高、学问水平如何,下面用分解的方式解读下:

首先看名次,秀才考试三年一次,如果加上恩科之类,大概五年三次,每次考试每县都有名额,大县15、中县10、小县5名,名额更加人口和上交的赋税综合制定,大体在这个范围。

换言之,如果想中秀才,基本相当于现在每次高考的前十名,才有可能。按照这个比例和淘汰率,各位可以自己掂量下自己,能不能中个秀才。

其次,秀才功名的学问如何呢?大体而言,基本相当于现在文史哲的硕士研究生水平,说白了,考试的内容基本就小论文。

秀才一关还不算最难,因为秀才除了考,还可以捐纳(就是花钱买),还可以是荫生(靠着老祖宗的恩典),有些人因为考不上或者为了避免浪费时间,也有通过后面手段的。

但是举人可就难了,因为举人是不允许捐纳的,至于恩典,那只有在康乾南巡时才赏赐过极少极少几十个人。

所以,举人就得实打实的考出来,这个就太难了。



要知道,每次举行乡试,全省的秀才都可以参考,每次都是几千人,有些如人文发达的江苏浙江甚至上万人,而每次录取的名额,小省如贵州不到一百,大省如江苏浙江也不过两百多人。

试想一万人参加考试,才中200人,那就是2%的通过率,你说这个难不难?含金量高不高?

比例问题已经说清了,现在说说举人的学问。大体而言,举人学问已经进入研究阶段了,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人文社科博士水平。

在古代看来,举人已经是有相当学问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同时也开启了做官的门径。

事实上,明清知县或者五品以下小官中,并不全是那种即到即用的进士,而有很大一部分(大约30-40%)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官场,比如捐纳比如考选,不过多数举人开始做官是去贫瘠之地,那种地方进士大老爷是不愿意去的。

最佳贡献者
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古代无数寒门士子人心心念念的梦想。科举制自隋朝开创后,无疑是封建王朝最伟大的政治发明。在科举制之前,朝廷需要的人才是怎么来的呢?除了父业子承外,举孝廉也是一种渠道。

然而,“举孝廉,父别居”;“举孝廉,浊如泥”等俗语,也说明察举制并不能让人才流入朝廷。自隋文帝一统天下后,他为吸引天下读书人来为朝廷效力,发明了通过考试就能做官的方式,名为科举制唐代,科举制的运行制度愈加完备,“学而优则仕”成为人们共识。自此虽然历朝历代政权更迭,但科举制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书往往被古人被视为一件大事,稍微富裕一些的农民家庭常会为孩子雇一名塾师来授课,以期一朝光耀祖宗门楣。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呢?父亲考试考不上,儿子接着考,儿子考不上,孙子接着考。明代清官海瑞就是父亲一直考,直到海瑞考中后才罢休的。

科举制一共分为四级。从易到难层层筛选,在全国范围内优中选优,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容易。

第一级是院试。

由各省学政主持,考场一般设置在各地县府。参加者名为童生(儒生),三年之内可考两次,考中者名为秀才(生员)。

考中秀才后一般来说虽不能为官也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权的,比如说免税、免徭役、见官免跪拜、犯事不用刑等。

这其实已经是了不得了,因为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目不识丁,听见衙门里的“威武”都会唬得连忙下跪。秀才在乡镇里也算数的上名的人尖儿了。

第二级是乡试(秋闱)。

皇帝会特派官员来负责乡试,考场设在京城和各省省会。参加者为秀才(生员),通过考试后就被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是有做官的资格的,如范进中举后,那些报喜的随从,都一个劲儿的喊“举人老爷”,一向看不起他的老岳父,也一个劲儿的夸自家女婿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这说明举人真的已经十分难得了,对于平头老百姓来说举人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举人一般在地方上任职,偶尔有递补的机会会升任到县里。在今天可能相当于县委书记。

第三级是会试(春闱)。

皇帝派钦差大臣来负责会试。考场设在京城。参加者都是举人。通过考试后,称“贡士”。考试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是殿试。

主考人是皇帝,考场设在皇宫。参加者为贡士。

在会试同年四月开始殿试。到这一阶段,基本上也是全国各个省份拔尖的人才互相摩擦了,毕竟实力不行的早就被筛下去了。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所有及第的人都可以直接授官,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会从这些人中选人入翰林院,作为未来内阁大臣的候选人。

一般来说,进士外出做官最低是地方县里,而地方县里也是举人要花十几年的时光才能爬上来的。在当地知府做一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有才华的人再升任布政使或巡抚,这便是省级官员了。还有一些人会进入六部,甚至会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这一切,进士出身只是最低要求,想要升官毕竟还得能力加持。

结语

而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微薄,甚至还买不起房子。范进中举后都有人送四进的房子,面积大又宽敞还有仆从。而研究生呢?研究生毕业后能有“举人”的待遇吗?

不久之前,中传研究生跳楼的新闻在我耳边默默回响。总之,古代能中举人,做官也罢、继续考也罢,都能活得很好。而今天,研究生的学历贬值速度超乎想象,所以说,今天的研究生也根本无法和古代举人相比。

3

考上举人之后,就具备能做官的资格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后备官员,阶层已经升迁了。今天的大学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可能考上中央青年政治学院能与之类比。

但是无论怎么,从性质都不一样,以前是统治阶级,为皇权服务。现在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

4

应该就是一个公务员的考试,和今天的学历没关系。科举制度是那时干部选拔方式

5

如今社会看重学历,实际上古人也是有学历之说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书生寒窗十年去参加科考,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高中,能够成功入仕,有份好工作。

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扇门,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五经,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参加“小升初考试”也就是县试和府试,考中了之后就成了童生,相当于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继续学习,学成之后参加院试,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中考,中考之后考上“高中”才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也就是如今的高中生。

古代经常称呼秀才为穷酸秀才,让我们都觉得秀才没本事,但其实能成为秀才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拔的。成了“高中生”的秀才,在古代也不在少数,但是秀才并不能做官,要想入仕还得继续考,就像现在高中生也是一大堆,要想有出路就得考大学。


各地的秀才都要到各省城参加乡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举行,考过了便是举人,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乡试三年举办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们”苦学三年,就是为了参加这一次“高考”成为举人。但是古代成为举人要比如今考大学难得多,古代乡试,每次全国只录取一千多个举人,每个省的指标名额都不同,要考上举人是很难的,成为解元就更难了。


以上这些只是将古代科举和如今的升学制度放在一起来说的,实际上古代的科举制度要比如今的升学制度难得多,古人的文化也要比今人高的多。仅从秀才来说,古人能考上秀才的大多都已经到了加冠的年纪,十几岁变成为秀才的还是极少数,而如今的高中生数不胜数。而且古代院食的通过率也并不高,大县15人,中县10人,小县5人,这个比例与如今的高中生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能够通过乡试的几乎也是千里挑一,只有2%的通过率,也就是说一万人里只有200人能成为举人。举人的学历相当于如今的本科大学生,但是其文化程度要比如今的大学生高的多,古代的科举是纵向考察,如今的学生是横向发展,涉及的知识更多更杂,就是如今的研究生遇见古代的举人,也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6

举人相当于博士,不能以实际水平比。但就实际文学水平比,举人高于博士,现在的博士不一定比得上好的秀才。但举人的数学实际水平相当于小学5年级,毕竟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

7

科举与学历完全是两回事。

科举,是公务员资格考试。

学历,是读书的成果凭证。

从来没有因为读书有文凭就有当官资格,而是要考科举或者推荐才能做官。

举人就是士的身份,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正式成员,而且是终身的。不缴任何赋税,所以考上举人后可与地方官平辈论交,周围的商人农民会携带财产挂到举人家,自身降为佃户帮工以求免税。

简单说,明清时人口3亿,全国每三年增加4000举人,举人及举人以上身份只大约六万人。就是说,举人相当于今天全国三十万牛叉者之一。

相比之下,今天的一本研究生,算啥?

8

考上举人就入人才库了!变成后备干部。可能考中直机关的公务员了!根据成绩先后,入选各部委了。[大笑][大笑][大笑]

9

我是姑妄言,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举人,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中国古代的举人不是学历,当上了举人,就已经正式踏入了“官”的行列。虽然官不大,也就是个七品八品的官职,等于副县长一类,但是对于古代百姓来说,已经属于“大老爷”行列的人物了。在古代社会里,“官”与“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几乎等同于种姓制度°,是不可跨过的绝对鸿沟。县太爷在普通百姓中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古人讲“灭门知府,破家县令”,无论是百姓还是地方乡绅,县太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绝对的权威。而举人能够轻易当上副县长(县丞),自然也属于“大老爷”的行列,那就属于湿婆罗和贱民的差距了,所以地方乡绅唯恐巴结不上。

参见范进中举,本来就是一个乡村教师穷屌丝,谁见谁欺负,一朝中举,本县最大的土豪亲自来拜见,又是送银子又是称兄道弟,这一切的变化仅仅在通知书送到的几个小时内发生,搁你你不疯?首先,举人是通过乡试考出来的,是在省里考出来的。对于古人来说,能够离开本县去省城一趟,已经是可以吹一辈子牛的事情了(参见《白鹿原》里村民们对西安羊肉泡馍的向往)。而秀才是有资格见这个世面的。能考上举人,省里会直接派人来通知,那才真是爆炸性的消息。一般来讲,偏远地区,一个县能产生一个举人,已经算是教化有方了,是可以算做地方官的政绩的。整个清朝两百六十年,总共产生了十五万名举人,平均一年不到六百个。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每年的在全中国参加工作的人里挑出混的最好的六百个人,他们大概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全中国有两千来个县,每三个县才能出一个的人才,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所以考举人的难度非常大,不是现在研究生能够比较的!!

10

我觉得古代的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贡士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翰林相当于博士后。为什么这么说?后面在解释,先来看下“举人”一词。

“举人”一词

“举人”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汉代,但此时的“举”为动词,是推举的意思。直到明清时,举人才开始成为科举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得是通过了“乡试”的人。

在古代,获得了“举人”这一学历意味着什么?

明清时,若是细致的划分,科举考试可以被划分成5个级别,也就是上图所示中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翰林。正好与现在的5个学历相对应了。

就现在考试制度来说,考高中是第一个门槛,高中就是一个不小的分水岭了,之后才是高考。古代的科举制度,第一个门槛是“童生试”。据统计,清嘉庆末年平均每县参加考试的童生有几百人,最终每个县能考上秀才的有十多人,这个录取率其实挺低的了。

考过了童生试就成为了“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再往上考就是乡试了。考过了乡试就是举人。不要小看古代的“举人”。在古代,拿到了“举人”这个文凭就可以走上仕途之路了。所以,范进中举之后就飘了哇。

成为了举人再往上考就是参加“会试”。会试通过,拿到了“进士”就前途无量了。但即便考不上进士,也能飞黄腾达。在乾隆时,3次会试不过,还可以参加一个特别的“面试”。面试官是皇帝钦点的王公大臣,不用任何笔试,直接面试,面试官看中了谁,谁就可以做官了。这个过程叫“大挑”。

此外,身为举人即便再“大挑”中没被王公大臣看中,也至少可以当个知县。所以,我觉得“举人”相当于现在的“学士”学历。这样,题目中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研究生比学士高一级别。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一起学习古代的历史与文化!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