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明王朝1566》中,由于严嵩倒台后,内阁就只有徐阶、李春芳、高拱三人,出于多方考虑,嘉靖让内阁首辅徐阶在内阁填上一个“贞”字。其实,他们都明白,说得就是他的学生赵贞吉,可是徐阶故意装傻,多问一句。问了后,嘉靖帝说要是严嵩就不会问了,而且特意说徐阶聪明。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具体分析见下:

嘉靖难得地笑了:“宋朝有个人曾经出了个绝对,叫做‘三光日月星’,愣是没有人对上。苏东坡大才子,只有他对上了,徐阁老你应该记得他是怎么对的。”

徐阶:“是。回圣上,苏轼连对了两对,第一对是‘四诗风雅颂’,第二对更为高明,是‘四德亨利元’,为避仁宗的尊讳,略去了亨利贞元的‘贞’字。”

嘉靖:“到底是大学士,说出来头头是道。你现在是内阁首辅,内阁眼下只有你、李春芳和高拱三个人,太辛苦了点。把苏轼省略去的那个字补上吧。”

徐阶:“启奏圣上,臣愚钝,请问圣上,是不是在内阁添上一个‘贞’字?这个‘贞’字是否就在眼下几个人中?”

嘉靖:“贞者,吉也。徐阁老也是天纵聪明哪!”

“臣领旨。着户部尚书赵贞吉即日入阁!”徐阶大声传旨。

赵贞吉连忙磕了三个头:“臣谢圣上隆恩,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为什么说要是严嵩就不会问了呢?

其实这里面有三层意思。

第一,在嘉靖帝看来,严嵩是真正懂他的人,如今严嵩倒台了,徐阶当了内阁首辅,嘉靖帝期望徐阶也可以像严嵩一样懂自己。嘉靖帝最大的特色除了沉迷于修仙问道之外,还有就是说话不明说,让大臣去猜然后办事。其妙处在于可以高超地驾驭朝臣,大臣猜对了办事如自己的意,是照旨办事,大功属于自己,大臣办事的小功赏与不赏都合情合理,赏是天恩浩荡,不赏合情合理;大臣猜错了办错事,或者猜对了但是按照嘉靖自己的旨意办事后的结果并不如意,那都是大臣的错,错在误体圣意办事不力,或者就是大臣借圣名,以公谋私。

严嵩任内阁首辅二十年,能够担任那么长时间的内阁首辅,说明严嵩在“懂”嘉靖这件事情上,是非常让嘉靖满意的。如今严嵩倒台,徐阶上位,嘉靖这么说一句,也是希望徐阶也能“懂”自己。

第二,嘉靖这么说,也是对倒台的严嵩的怜惜。嘉靖帝年纪轻轻就死去父亲,当上皇帝后几经波折,骨肉亲情甚少,实在太孤寂了,没有多少人懂自己。年纪轻轻作为藩王登基为帝,环境和心理的压力是非比寻常的,与朝臣斗智斗勇,甚是疲倦。大臣们之所以和嘉靖斗,虽然核心是利益问题,其实也都是不懂嘉靖的内心。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懂自己的张璁,却没多少年就去世了。后面出了一个懂自己、办事还可以的严嵩,对嘉靖来说,是一种心理的宽慰,一相处就是二十年。但是君臣有序、有别,终究不能一直相处。如今严嵩倒台了,嘉靖对严嵩是有感情的,自然充满了怜惜。

第三,嘉靖帝这么说,也是在警示徐阶。严嵩的倒台,罪名之一就是弄权。其实这个弄权换个词说就是太有主见,都是嘉靖允许的,当然严嵩的主见是符合嘉靖心意的。但是,作为帝王,很忌讳大臣太有主见,大臣有主见就是与皇帝分权,这是绝不容许的。嘉靖这么说也是在提醒徐阶,你懂我可以,但是太有主见,想弄权,结局也将与严嵩一样。

为什么说徐阶聪明?

徐阶明知故问这一行为确实非常聪明。

第一,是嘉靖对徐阶过去的所做所为的认可,也是对徐阶新任内阁首辅的肯定。表面上看,嘉靖说徐阶猜出了“贞”字代表赵贞吉是聪明,其实也是有在夸赞徐阶过去多年的表现很聪明。严嵩任内阁首辅二十年,无数人都栽倒在他的脚下。可是,徐阶却在严嵩担任首辅期间,不断地稳步上升,一直到了次辅,并且潜伏在严嵩身边,直到将严嵩搞到。这与那些倒在严嵩父子脚下的众多官员相比,不可谓不聪明。

徐阶的种种过去,嘉靖都是看在眼里的。徐阶能够稳步上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嘉靖认可他。如今,严嵩倒台,徐阶出任内阁首辅。嘉靖此时说他聪明,是对徐阶的肯定和认可。

第二,徐阶装傻充愣,其实是在向嘉靖确认答案,的确非常聪明。毫无疑问,可以说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嘉靖所说的“贞”字就是指赵贞吉,徐阶却向嘉靖装傻,其实他是有目的的。嘉靖是个喜欢让人猜的主,一旦猜错或者不满意,背锅的肯定是大臣。毕竟内阁大臣这种重大人事调动,一旦出错,风险极高。徐阶向嘉靖确认,就是为了防止万一猜得不对或者嘉靖不满意赵贞吉,他是要背锅的。向嘉靖确认一下,可以降低风险。所以嘉靖说徐阶聪明。

第三,徐阶明知故问,也是在向嘉靖表明态度:我懂你,但是我以严嵩为戒。一方面,刚刚倒台的严嵩有“太聪明”的原因,严嵩时期,基本都能猜对嘉靖的心思,办事也可以。还是上面提到的问题,太有主见的大臣,有与皇帝分权的嫌疑。徐阶这时候示愚,就是向嘉靖表示我聪明,但是不会像严嵩一样擅做主张,我徐阶唯皇上是从。另一方面,嘉靖说徐阶聪明,也是在警示徐阶,聪明可以,但是别聪明过头。严嵩那么懂我,相处二十年的感情都可以被拿下,你好自为之。

结语

嘉靖帝可能是古代皇帝中最聪明、最精通帝王术的一个,嘉靖朝是明朝最为精彩的一朝。大明王朝里嘉靖让内阁把贞字补上,徐阶问是不是赵贞吉,仅仅从嘉靖帝说徐阶聪明和严嵩不会问可以品味出很多东西,当然不止这么多,还可以品味出其他更多东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嘉靖要的是权力的平衡和江山永固,徐阶等大臣要的是安全、位置和荣华富贵。

最佳贡献者
2

如果是严嵩就不会点破(确认)这人是不是赵贞吉,那将来如果赵办事或者出了差池就是严嵩用人不当,意会错了嘉靖的意思,严背锅。而徐点破确认这事了,那将来赵办事出了问题就是嘉靖用人不当,因为是他选的…

3

此时的嘉靖已不是赢得大礼议最终胜利时候那个志得意满的少年天子,也不是前台有着严阁老办事用人罢人背锅,自己专心在后台修道同时遥控掌舵大明政局的成熟老练年富力强的道君皇帝,而是已经步入暮年余晖的政治老人,徐阶作为次辅入阁多年,会不知道严嵩一直以来和嘉靖的办事逻辑模式?他当然知道,之前都是恩功归于主上,罪过归于臣下嘛,徐阶如此问嘉靖,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嘉靖:从此,您和严嵩定下的这个规矩该改改了,您老已经是暮年老人了,大明朝这艘巨轮的总舵,你此时仅仅是代管代理而已,很快就要传给裕王了,还想着严嵩在的那些日子,那些规矩,那些乾坤独断,绝不可能了,恭谨如常,无非遵循臣礼,权柄将移,却为不争事实,君恩似海,臣节如山,唯愿江山永固,天子万年,君臣相伴已多年,一起把这出大戏的结尾,尽心尽力唱好唱圆满吧。

4

徐阁老,称得上不粘锅,他学生不光是不粘锅还是甩锅高手,甩锅是门大学问

5

这是反讽徐阶聪明的,领导不把话说透就是为了留有余地,万一赵贞吉真不行呢?嘉靖还可以撇开关系把锅推到下属

6

嘉靖下旨意一向不明说,让下面人去猜,猜对了是皇上圣明,错了锅就是你的,这样嘉靖就能很好的把握方向,很明显,徐阶不想背锅,嘉靖当然不干,先是一顿挖苦,接下来的意思就是,严嵩才是你的榜样,否则你的下场不会比严嵩好。

7

我是孤舟钓江雪,我来回答。

题中描述的情景,是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剧情。电视剧中,徐阶搬倒严嵩后,内阁成员只剩下3个人,比原来少了一人。当时,赵贞吉很讨嘉靖欢心。有一次朝堂上,嘉靖问徐阶,可知北宋时期,辽国使者出的一个上联:三光日月星。

徐阶自然知道这个故事。就说,这是一个绝对,因为三光对应的是三个字,下联不能再用三,字数却只能是三个,一时没人对的出来,但苏东坡轻易的对出来了,而且对了两个下联。一个是:四书风雅颂,因为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正好对应四书。另一个是:四德元亨利,四德乃:元、亨、利、贞,实乃四个方面,但当时皇帝是宋仁宗赵祯(与贞谐音),为避讳,所以省略了。

嘉靖一听,就说在内阁中把贞字补上,意思已经很明确:让赵贞吉进内阁。徐阶岂会不知嘉靖的意图,但他还是问了一句:是否是赵贞吉?

嘉靖一听,不高兴的说:徐阁老真聪明,要是严嵩就不会这样问。

为什么嘉靖说这句话呢?因为嘉靖要的就是自己不说,下面就能领会他的意图。自己不说出来,以后万一用人不当,出了什么差错,就是下面的人(如严嵩)担责任。徐阶现在问的这么清楚,明显是不想将来给嘉靖背锅嘛,嘉靖心里自然明白的很,所以说徐阁老你真聪明啊。其实是在提醒他:严嵩就比你忠心,愿意为我背锅,这一方面你就不如他。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严嵩倒台了,嘉靖也没杀他的原因。

8

前妻被赶走了,虽然有了现任,还是对前任的好有些不舍和怀念。嘉靖真的算不上暴君,而且还挺有人情味,不是残暴的诛九族或者凌迟的人物,这点比他的老祖宗和孙子辈要强很多

9

这有点开玩笑了。入阁这事,嘉靖不点头,谁能直接操作。即使徐阶此时不问,后续还不是得嘉靖披红。

10

说徐阶聪明不是指他猜到“贞”字代表赵贞吉,而且徐阶把锅推给了嘉靖,嘉靖心里别扭,表情当时是有怒气的。

徐阶这么做是挑明了人是嘉靖用的,嘉靖就甩不掉了,如果徐阶不说清楚,那就是内阁自己的安排。

后来的事实证明赵贞吉确实有点窝囊,太想逢迎圣意了,结果连个太监陈洪都没扛过去,搞得整个文官集团都有些看不上他了。

两人都是故意的,说明徐阶这波人跟嘉靖并不“贴心”。剧中对裕王那边的定位是“清流”,所以,“清流”就要拿出一副不“逢君之恶”的样子,但有的时候真的没必要“为反对而反对”,好像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立场,把实际事务都给耽搁了。

胡宗宪这点就做得很好,算得上《道德经》的“和光同尘”了。

赵贞吉甚至是徐阶的学生,只能说徐阶把这立场这个东西分得太清,这点是很让人反感的。

反感的不是“清流”、“浊流”,而且“标榜”本身。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