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房长子,由于他出生早,袁世凯对他寄予厚望,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诲。可以说,袁克定在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父亲的升迁之路,同时也受父亲影响,对政治有着极大的野心。

(袁克定旧照)

不负袁世凯重望,袁克定长大后能文能武,再加上一直在父亲身边,眼界开阔,办事也很老辣,袁世凯对他大为欣赏,便常让他参与谋划政事。

辛亥革命成功后,得到列强支持的袁世凯一方面向革命党人进行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同意议和,并指使袁克定极力拉拢汪兆铭,好让汪兆铭替他在革命党人中做说客,最终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袁克定也跟着变成了香饽饽,政府部门和企业都争着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屈尊就职。经过多方考虑,袁克定才答应出任政府农工商部职务。后来,由于袁世凯为了避嫌,让他辞去了政府工作。开滦矿务总局得知后,马上邀请他出任督办一职。

就在袁克定春风得意马蹄疾时,他却在老家项城骑马时,不小心跌伤了腿骨,尽管到处寻医问药,但还是留下了跛足的问题。

袁世凯见了心痛不已,于是联系了医疗条件最好的德国医生,让他前往德国治疗。

(袁世凯旧照)

德国皇帝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一直想扩大殖民地。而物产丰富的中国是他觊觎的对象,因此他听说袁克定要到德国就医,马上隆重欢迎。并向袁克定展示了德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然后才得意洋洋地告诉袁克定,想要国家发展,就得向德国学习,唯有帝制才能使国家得到发展。以中国国情来看,走向共和肯定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以请你一定要转告你父亲,中国若愿恢复帝制,德国愿意倾囊相助。

袁克定早就折服于德国的成就和发展了,再说如果袁世凯复辟成功,那么身为长房长子的他,必然会被封为太子。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事。

袁克定想罢,再也无法安心治疗他那条伤腿了,毅然回到中国,并开始一再对袁世凯鼓吹复辟称帝的事。为了让袁世凯相信复辟是众望所归,他不仅成立了筹安会,还花了3万块大洋伪造了袁世凯每天必看的《顺天时报》,故意在报纸上散播请愿袁世凯称帝的消息。

1916年1月,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举行登基大典称帝。此举引起全国公愤,导致各地自发组织护国运动,袁克定还来不及被封为太子,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便狼狈地被拉下了皇位。

袁世凯气恼攻心,不久便一病呜呼,临终前他指着袁克定长叹:“欺父误国啊!”

(袁世凯复辟旧照)

随着袁世凯的离世,袁家门前也车马稀了。眼看着家世一天天衰败,袁世凯的9房姨太太成天打着小算盘,想要分家另过。袁克定便把袁世凯留下的庞大家业分成若干分,分给了其他房的姨太太和弟弟妹妹们。当然,他得到了大部分财产。

按理,袁克定以后的生活靠着祖业,就算不谋事,也能过得相当富贵。但他没有想到,有人惦记着他的财产。

这个惦记他财产的人就是冯玉祥。当他把在北京收藏的古董字画打包发回河南时,得到消息的冯玉祥,便拦截了他装古董字画的火车,并将那些价值不菲的古董字画给扣压了。尽管他多方奔走,但人走茶凉,他已经不是昔日的香饽饽了,所以无人为他与冯玉祥交涉,最后他只能不了了之。随后,国民政府又没收了他在河南的大部分祖业。

屋漏偏适连绵雨,开滦矿务总局对袁克定的态度也随着袁世凯去世,变得恶劣起来,最后袁克定不得不主动提出辞职。

被军阀和政府敲诈,又失去了工作,袁克定最后只能靠手中一百多万块钱生活了。他又不是个懂得营生的人,再加上一向花钱大手大脚惯了,所以生活很快就窘迫起来,糟糕的时候,几乎断炊。幸好他还有个忠心的仆人照顾他,每当没有食物维系生活时,便上街去拣人家扔掉的菜帮子和窝窝头来给他充饥。

(土肥原贤二旧照)

华北沦陷后,先是曹汝霖充当日本说客,劝袁克定把河南彰德洹上村花园那份祖业卖给日本人。袁氏族人为了能分得一点钱财,也纷纷劝说袁克定,但袁克定不为所动,坚决不同意把祖业卖给日本人。

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得知袁克定的身份后,认为可以利用他的身份,扩大日本在华的影响,因此许以高薪想聘用他做顾问。

当时的袁克定经济已陷入极为穷困之地,他的儿子几次受日本人之托来劝说他,但他思虑再三,回绝了这份差事。他对儿子说,虽然穷困但也不能做汉奸。为了不被日本人利用,他又登报说明自己因病在身,不问国事,也不见客。

1948年,老无所依的袁克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表弟张伯驹。在张伯驹的举荐下,袁克定得到了一份中央文史馆馆员的工作。

1955年,78岁的袁克定经历了半生潦倒后,殁于北京一间小平房里。

(参考史料:《袁氏当国》《袁世凯传》)

最佳贡献者
2

袁世凯一共有17个儿子,根据你说的吃过烂菜叶,应该是说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因为他在袁世凯死后的落魄时期,确实让还跟随他的仆人去捡过烂菜叶吃,下面我就简单说一说袁克定。

袁世凯一生一共有十个女人(一妻九妾),袁克定是袁世凯原配妻子所生,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的这种情况在古代皇室中属于嫡长子。也由于他的嫡长子情结,所以当时袁克定就非常积极的为袁世凯鼓吹帝制。袁世凯称帝之后,大家都知道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袁克定就开始梦想成为皇太子的那一天。

可谁知好景不长,袁世凯的皇帝梦仅仅做了83天就破灭了,袁世凯死后袁克定就到天津隐居过着平凡的生活。后来生活拮据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一直跟着他的一个老奴就去大街上捡别人扔下的烂菜叶。但就是吃这样的烂菜粗饭,袁克定也要带上围巾手拿刀叉,像吃西餐一样切窝头叉烂白菜,小编感觉是不是这样才算生活需要仪式感?

但袁克定也有值得敬佩的地方,在他穷困潦倒时日本人拉拢他当汉奸,袁克定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更多精彩点击关注吧!

3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家里条件非常富裕,他本人曾经担任开平矿务总局督办,可是中晚年生活却非常贫穷。

家境破落、生活举步维艰

20世纪30年代初期,袁克定生活贫困、失意颓废、穷困潦倒。他的日常生活完全依靠一个忠实的老仆人。

老仆人每天傍晚到菜市场去,把菜贩子扔掉的萎蔫菜帮子捡回家中、炒熟做菜,并把蒸好的窝窝头当主食。

虽然生活简单,但是袁克定十分讲究。每次老仆人把饭菜端到餐桌上,袁克定都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按照规矩行事。他一定戴好餐巾,手拿西洋的刀叉把窝窝头切成薄片,就着炒好的菜帮子吃饭。

曾经非常富裕的袁克定,为什么会过上这种生活呢?

袁世凯去世之后,长子袁克定主持分配家产,每个子女基本上平均分到一大笔财富,有人传说袁克定除了得到均分的财产之外,还多占了袁世凯在法国的银行存款。

因为过惯了花花公子的生活、大手大脚地花钱,又没有收入,袁克定很快将自己的那份金钱消费殆尽。到抗日战争时期,袁克定已经十分穷困了。

袁克定托人找关系,希望蒋介石能够把袁家在河南被没收的财产返还给自己。但是,蒋介石痛恨北洋军阀,拒绝了袁克定的请求。

实在难以维持生活,袁克定就把自己收藏的一些珍贵物品拿到典当行抵押,借些钱财维持生计。

拒当汉奸、表弟接济生活

袁克定特殊身份以及特别苦难,被日本人看中了。

占领华北之后,日本想再次制造一个类似“伪满洲国”的伪政权。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希望利用袁克定的影响,赢得北洋军阀残余势力的支持。

土肥原贤二出面邀请袁克定参加组织华北伪政权。

袁克定把日本人邀请他的事情,和表弟张伯驹商量。张伯驹分析说:为日本人出力,固然获得经济收入,可是,那样就成为一个十足的汉奸了。分析了利弊之后,张伯驹让他自己决定。

那个时候,袁克定经济上确实很困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权衡比较,袁克定决定绝对不当汉奸。

为了不让日本鬼子利用自己的身份祸害中国,袁克定特地在报纸上发表一份声明:我袁克定因为身体有病,现在已经对任何事情都是不闻不问了。我也不会接见任何宾客。请所有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方人士见谅。

袁克定的报刊声明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中国人都赞扬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1948年,表弟张伯驹看见袁克定生活十分艰难,就把袁克定接到自己居住的承泽园生活。

20世纪40年代末,在北京大学的教师生活区承泽园里,经常能看见一位瘦削矮小的老人。他就是袁克定。

袁克定穿着一袭长袍马褂,头戴一顶很小的瓜皮帽,手中拄着拐杖。他走起路来一脚高一脚低的,瘸的十分厉害。

章士钊同情袁克定,在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期间,给袁克定安排一个馆员的工作,每个月能有50多元的工资。袁克定生活才正式稳定下来。

1953年,张伯驹在北京西城买了一处房子,让袁克定一家搬过去居住。

1955年,袁克定在张伯驹家中去世,享年77岁。

袁克定因为拒不接受日本人的安排,从而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尊重和帮助、并且能够安度晚年。说明我们中国人爱国情怀是代代相承的。

你怎么看待袁克定?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4

谢谢邀请:

袁世凯一生有一妻九妾,生有17子,15女,袁克定是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出,他比二弟袁克文大了足足12岁,他是当年袁世凯乡试不第时,在河南老家和于氏结婚后所生,这让袁世凯在他身上注入着一种对家乡的情感,从小就对他另眼对待,无论是驻节朝鲜,还是小站练兵,都把他带在身边。

袁世凯称帝后,最兴奋的莫过于袁克定了,这样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假以时日,以后当上皇帝也不是没有可能,可问题是袁世凯仅仅做了83天的皇帝,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反对声中,就被迫宣布了退位,这同样终结了袁克定的“太子”之梦。

袁世凯病逝后,袁克定主持了遗产分配,每个儿子分得了8万银元,40两黄金,每个女儿也拿到了1万银元,自然袁克定自己拿的是最多的,其中袁世凯在国外的存款,还有大量的股票都被他私吞了,守着这些钱,一妻二妾的袁克定好好过日子,本该是衣食无忧了,可他偏偏是个没经济规化的人,又极其好面子,还拿当年“皇太子”的谱,过着一抛千金的生活,无度的挥霍,再加上时局的不稳定,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他所继承的遗产就消耗干净了,如果不是还有一个忠于他家的老仆人没有离去,估计他早以饿死了。那个可怜的老仆每天到街上捡些别人扔掉的白菜邦子,蒸些窝窝头充腹,每当老仆人将这些端上饭桌之时,他不改那讲究的老规矩,还是要戴好餐巾,然后用刀叉将窝窝头切成片状,再将咸菜像黄油一样抹上窝窝头进食。

袁克定一生也有闪亮的时刻,日本人占须华北后,曾想笼络他,邀他在伪政权中任职,虽然当时穷困潦倒,但他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决不做汉奸卖国贼,为此受到国人的称赞。1948年他的表弟张伯驹将他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解放后,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在馆中给他谋了一份工作,每个月五十来元收入,可以维持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了,1955年去世,享年77岁。

谢谢阅读

5

袁克定在后来确实生活凄惨,贫困潦倒,吃过一段时间烂菜叶,但他并没有一直这样持续,晚年还是有了人照顾,得以安享。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在袁世凯在的时候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是威风,皇太子级别的待遇,但他的荣华富贵,在老爹袁世凯死后,就都不见了,因为他原有的一切都来沾袁世凯的光。

袁克定曾因骑马时摔伤,加上医治不当,变成了瘸子,这也使得他做很多工作做不成。而自己又依然有着公子哥的性子,用的钱大。花的多,又没收入来源,坐吃山空,没过多久就把袁世凯死后分家得的钱花光了,甚至把值钱的东西都典当完了

而袁世凯在当大总统时,虽然看好儿子,但他从来没有为家人徇私过,很避嫌,没有为儿子谋私利,因此袁可定之前也没有积蓄。




有人会说好歹是袁世凯的儿子,难道没有人来救济他吗?回答是几乎没有,要是袁世凯在的时候,军阀还会来巴结下他,但袁世凯死了,他对军阀没有任何价值,军阀才不会来管他了,自然不会救济他。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克定虽然没钱了,但还有袁世凯留下的很多不动家产,这个可以典当换钱,但不幸的是,其中很多被蒋介石国民政府没收充公了。

还有老家的一小部分祖产,后来被侵华日军看上了。袁克定虽然穷,但还是有气节,不仅拒绝了日本的高官诱惑,还拒绝了日本人买祖产的请求。这也使得日本人很恼怒,处处为难袁克定。

没有任何收入、任何帮助的袁克定在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异常艰难。这个时候的袁克定生活只靠一个忠于他的老仆人,有时甚至到街上捡烂菜叶充饥。

不过这种日子并没有持续到最后,1948年他被表弟张伯驹接到了一起生活,并给他找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虽比不上之前的生活,不过也算安详晚年了!

6



袁世凯一生娶了10个老婆,生了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应该说老袁的身体还是不错的,这生孩子的能力远远超过宫中的皇帝。从这方面来看,大清朝想不灭亡都不行,清朝的后三个皇帝同治、光绪和溥仪竟然都没有生育能力,和袁世凯相比简直弱爆了。

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长的也算是风流倜傥,颇有文学修养,一身的贵族范儿,因此也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政治家都没有太多的文艺范儿,毕竟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袁克定就是这样的年轻人,他没有能力像他老爸那样打出一片江山。

袁克定曾经代表袁世凯出访各国,他发现西方列强有不少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比如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德国的皇帝还告诉袁克定,君主立宪制是一个好制度,非常适合中国。于是袁克定就梦想着能够接他父亲的班,自己也当上皇帝。

正好这时,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过惯了几千年有皇帝日子的中国人根本都不适应中华民国。整个社会的现状都不尽如人意,各地的督军们都把自己当成了土皇帝,袁世凯的中央政权受到了很大挑战。

主张君主立宪的那帮人就跳了出来,比如杨度和康有为。袁克定也希望袁世凯能够当皇帝,自己可以作为太子,将来接替皇位。因此他在推动地质方面非常积极,因此他还山寨了一份家报纸,声称西方各国支持袁世凯当皇帝。



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被迫退位,不久就死去了。但袁世凯生前留下了庞大的一笔家产,完全可以保证他的家人过几十年太平日子,不必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民国政府查抄了这部分资产。幸好袁世凯的老家有自己的庄园和收入,各房太太和儿子们手中还有一笔钱,靠这笔钱依然可以过上不错的日子。

看过《大宅门》的同学都知道,过惯了富日子的人花钱就容易大手大脚,根本就不懂得珍惜,过去的家道中落很多都是这样发生的,袁家也同样如此。

当袁世凯在北京的家产被查抄后,袁克定就带领全家搬进了天津的租界,在那里过起了太平绅士的生活。但一家人都坐吃山空,没有人出去工作,甚至他们还非常热衷于一些社会活动,很快老本就快吃光了。



袁克定不得不依靠父亲的老部下和同乡的资助,才勉强能够过日子。到了抗日战争的时期,日本人推动华北五省自治,他们到天津找到袁克定,希望他能到政府中任职,为日本人效力。

袁克定大骂日本人,让他们赶紧滚出中国去。就算自己一家人饿死,也绝不为日本人工作。日本人去的多了,他就干脆在家中装病,不见他们。日本人恼羞成怒,就把袁克定家给看了起来,不让其他人资助他。

最穷的时候袁克定不得不到大街上去捡菜叶子回来煮着吃,那时只有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人跟着他,帮他煮饭和料理家务。虽然只是在吃一些菜叶子,他依然保持贵族的气节,带好餐布,用刀叉将窝窝头切开,就着咸菜,像西方人吃西餐一样体面的吃下去。

新中国建立后,有一次袁克定在街头碰到了他的表弟大文物家张伯驹先生,表弟可怜他,把她接到了自己的家中,就为他在文史馆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能领五六十块,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收入。依靠着这笔钱,袁克定的晚年过得还算体面,直到1955年,他以77岁的高龄死去。

7

袁世凯的媳妇很多,孩子更多,老袁的孩子放在一起能组成了一个排,光儿子就有17个,但是纵横知道的,也就大儿子袁克定和二儿子袁克文,相比之下,我对袁克文更为欣赏一点,而对于袁克定都是通过袁世凯复辟称帝以及袁克文的事迹中从侧面了解到的,也就是说,袁克定在历史事件中,很少做主角,甚至都没有袁克文有影响力。

袁克文虽然也有袁世凯的光环加层,但是单拿出来,至少整出一个民国四公子,在天津还以青帮的身份广收门徒,尤其是在文化领域的确有一番作为,假如袁克文本分一点,我想要是成为民国时期一个名流想必不会有多大困难,恰恰是因为出身豪门,处处掣肘,豪门也有豪门的苦衷。

十五年前有一部爆火的电视剧《金粉世家》,想必有点岁数的人都能看过,在纵横看来《金粉世家》讲述的就是袁家的事情,金燕西(陈坤饰)的原型就是袁克文,里面的老大就是袁克定,他们的父亲国务总理金铨的原型就是袁世凯,金家的衰败,实际上跟袁家如出一辙,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郁郁而终,袁家因此衰败,而金家也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一命呜呼。

豪门陨落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正如袁克文唱戏时的诗文:“翻覆人情薄如纸,两年几度阅沧桑。“

不同的是,金粉世家中以一种悲伤的结局却给了人们希望,而现实生活中,全都是苟且,也正应了袁克文在反对袁世凯称帝时写的诗文:“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因为高处不胜寒!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嫡长子,袁世凯对其很看重,因为袁世凯是晚清近代化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因此他知道晚清想要发展离不开向西方学习,他这一辈子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把这个愿望寄托在了袁克定的身上,在袁克定小的时候就聘请外文教师,因而,袁克定很小的时候就通晓德语和英语。

到袁克定三十岁的时候,已经能在清政府任职,可见袁克定并非只是浪荡子弟,尤其是在政治上有一定的野心,这一点随着袁世凯官位的提升,袁克定的野心就越有实现的平台。

在袁世凯称帝的原因上,有一点就是因为关系到袁克定,一直以来人们对袁世凯复辟称帝认为是倒行逆施,实际上袁世凯称帝称的是君主立宪的帝,和清朝的皇帝已经截然不同了,君主立宪是将皇帝的权力限制在宪法的框架之下,然而当时的已经是终身制大总统袁世凯根本就不受任何掣肘,说白了,即使是当了皇帝,袁世凯的权力也不一定能大到哪去!

但是袁世凯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就是在为袁克定考虑,外国人曾经跟袁世凯说过,大总统的已经是终身制了,何苦还要去做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袁世凯的解释是,大总统只能是他这一辈子,而君主立宪是世世代代。

这一点很“中国”。

实际上在袁世凯称帝的过程中,袁克定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一种说法是袁克定竟然印刷假外国报纸,误导袁世凯,让袁世凯以为西方列强同意他称帝,最后袁世凯死的时候,说了一句“他误了我”,这个他,到底指谁现在有争议,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推波助澜,让他称帝的人。

袁世凯临终时写的遗嘱中,曾将袁克定同冯国璋、段祺瑞一同指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到了最后关头,当公布遗嘱的时候,只有段祺瑞和冯国璋而没有袁克定。

说起来这个袁世凯当真没有给自己的儿子们留下一个世世代代的金饭碗。

袁世凯死后,他的儿子们也都分到了一笔财产,具体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自古就有“由奢入俭难”的说法,袁世凯死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袁克定依然保持以前的生活做派,很快就坐吃山空了,其中袁家在河南的家产还被国民政府给没收了。

华北沦陷后,日本人开始联络袁克定,希望利用袁克定的影响力为日本侵华服务,当时很多北洋老人都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尤其是吴佩孚还被日本特务给暗杀了,实际上,以当时袁克定的落魄情况,正应该是有奶便是娘,令人 的是袁克定没有同意,表示不愿意做汉奸。

说到这,袁克定虽然在文韬武略上没有继承袁世凯的作风,但是对待日本人的问题上,袁克定和袁世凯的态度是一样的,袁世凯一生尽管受到日本的欺压,还签订了二十一条,但是临终遗言中有一句却是“为日本去一大敌”。

袁克定深知自己无法成为日本的大敌,但却不能攀附日本人而出卖国家的利益,当时曹汝霖劝袁克定把河南的祖产卖给日本人,袁克定坚决不同意,还表示自己因病对任何事都不闻不问。

我想袁克定在这个时候一定会对袁克文说的那句“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深有体会,如果自己当年能像弟弟那样,看破官场名利,或许不会这么被动。

在日本人的针对下,袁克定日本越发难过起来,据说当时的袁克定深知落魄到了要去捡烂菜叶子去吃。

关于袁克定在日伪时期过的到底有多惨,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艰难的情况下,没有丢失自我,最终保持了晚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据说傅作义有一次与袁克定相遇,对于袁克定在抗战中的表现高度赞扬,后来在亲友的帮助下,袁克定还是有一个比较安定的晚年。

8

袁世凯是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克定是他的长子,古时候宗法以“嫡长为贵”,加上袁克定长得身长八尺、玉树临风,不像父亲那样是个“五短身材”,所以老袁从小很喜欢他,把他当成“皇太子”培养。

老袁是跨时代的人物,之前是大清直隶总督加北洋军阀的首领,后为民国大总统。有句话叫做“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老袁不是两袖清风的高官,据说他贿赂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和总理大臣奕诓的银子就成千上万两。由此推断他积攒的家产和财富够后代吃三辈都没问题!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老袁死后,作为一家之长的大儿子袁克定晚年过的很惨,居然靠捡吃烂菜叶为生,老袁留下的资产价值上亿,袁克定是如何从一个富家子弟沦落成穷苦人的呢?



古语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袁克定的落魄从老袁称帝失败开始的,造成这一切都是袁克定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袁世凯做总统时,袁克定是有职务的,他在农工商总部任职,是开滦矿物总局的督办,他的收入还是很丰厚的。

过了一年后,袁克定因为骑马打猎从马上摔了下来,袁世凯把他送到了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德国去治疗,但是经过两年时间的治疗,德国医生也没完全治好,袁克定落下了终身残疾回国了,这一年他36岁。

袁克定虽然没治好腿疾,但是脑子却被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洗脑了,威廉二世对袁克定灌输:“中国现在搞的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要想发达,必须向德国学习,实行帝制”

袁克定回国后,积极推动老爸袁世凯称帝,为了加快老爸称帝进程,他伪造《顺天时报》,为老爸策划出版了一份民众呼吁袁世凯及早称帝的内容,这是历史上只供一个读者阅读的特殊的《顺天时报》。



袁世凯被手下和儿子的忽悠下匆忙称帝,后面结果都知道了,袁世凯倒行逆施失去人心,不久废除帝制,次年袁世凯身患尿毒症在众人唾骂声中死去。袁世凯死前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

假如袁克定没有当“太子”的野心,假如袁世凯好好做他的大总统,我估计老袁百年之后,袁克定有可能接替父亲大总统之位,蒋介石死后不是他的儿子蒋经国接替了总统之位了吗?你觉得袁世凯和蒋介石有根本区别吗?

历史没有假设,袁克定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正常情况下,老袁确实把长子写进了接班人的行列,只是后来老袁称帝身败名裂,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把袁克定的名字从接班人行列删掉了,这是老袁明智之举。由此看来,袁克定晚年捡吃烂菜叶为生的悲惨结局怪不得别人。

搞臭袁世凯,袁克定政治失意这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袁世凯留下的财产应该够儿子们有个安逸的生活吧?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克定凭借老爸的遗产绝不会落魄到捡吃烂菜叶的悲惨地步吧?然而事实却是……



我们来看看袁克定是怎样“作”的。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身后留下了巨额家产,袁克定作为长子主持了分家仪式,袁家子女、在世的妻妾均有份。

由于老袁留下了巨额财产,一时之间无法统计清楚,袁克定采取了两次分配的办法。

根据两次分家有情况看,袁世凯家产折合下来有4000多万,另有黄金近千两。

民间有句话叫“清官难断家务事”,豪门恩怨永远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

袁克定分家后被兄弟姊妹指责侵吞了父亲家产,据说侵吞了袁世凯存在法国银行的200万法郎,还有田地、房产以及不计其数的文物古玩、字画珠宝等。最保守估计,1919年袁克定的资产在千万以上规模。




千万资产是什么概念呢?晚清一两文银折合现在人民币200~300元的购买力。直观的说,袁克定的财产折合现在人民币20~30个亿。

我就纳闷了,这些钱存到银行吃利息也不至于落魄到捡吃烂菜叶过活吧!我一辈子不吃不喝也挣不到这些钱,我不富裕但没有吃烂菜叶为生,我只能说豪门生活不是我等布衣之人能理解的。袁克定是如何败光家产的呢?

1928年,袁克定50岁时,不再担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这就注定了他再没有经济来源了。雪上加霜的是,他将私吞的大量的古玩、字画珍宝装了几火车皮,运往了河南彰德老家,这批珍宝是打算用来养老用的,可是车刚到河南,便被军阀冯玉祥给扣留没收了。到后来连老家的大量土地也罚没了,袁克定的资产急剧缩水。

家产再多也经不住坐吃山空,袁克定是好面子之人,家中养着一帮闲人,吃喝开销很大。




到1937年日军进占北京后,袁克定的生活已经陷入贫困。当时日本特务土肥原想给他一笔金钱拉拢他做汉奸,袁克定毅然拒绝了。这一点他做的很不错,不失一个有血性、有底线的汉子。

到1948年袁克定家产几乎败光,到了穷困潦倒难以为生的地步,只好寄居在表弟张伯驹家中,靠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老仆人到街上捡白菜帮子,吃窝窝头为生。

袁克定虽然过的很贫困,但是倒驴不倒架,依然一副绅士风度,淋漓尽致表现出了一个没落公子穷酸样。人生就是这样,上天没眷顾袁克定,政治失意直接造成了生活上的失意,除了玩政治,袁克定还会什么呢?如此看来他晚年落魄也在情理之中了。

1955年袁克定在张伯驹家中病逝,享年77岁。

文/秉烛读春秋

9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吃喝玩乐,挥霍一空了呗。

袁克定的身份特殊,放在清朝就是所谓大阿哥,也就是皇太子的意思。

当时袁世凯差点就将皇帝的位子传给袁克定。

因袁克定是太子爷,当时全国无论什么人,都对他百般巴结。

甚至洋人的贵族、政要、富商,也对袁克定非常恭维、讨好。

由此,袁克定形成了两个纨绔子弟常见的品质:

第一,挥霍无度。

第二,架子很大。

1916年袁世凯病死,给众多妻妾、儿女,留下极大的家产。

他死后,好友徐世昌负责处理后事,仅仅公开的财产就有260多万银元。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

当年上海技术工人收入很高,月薪不过10块大洋。

毛主席在北大担任读书管理员,月薪才8块大洋,但生活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一说,袁世凯还有众多不公开的遗产。

比如他在中国很多特大公司有干股,这是一个巨额数字。

另外,他在河南老家还有大量的土地,查明的就有2000亩。

还有,袁世凯早就在国外银行存了大量现款,仅仅法国一地就有200万法郎。

史学家认为,袁世凯总遗产高达1000万原因。

不过,袁世凯的妻妾子女也很多。

老袁好色,妻妾就有10人,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28个孙子、31个孙女,儿孙妻妾总和为101人。

以遗产自然需要平均分配,即便女儿拿的较少,毕竟还有17个儿子,10个妻妾,这分了一下,每个人的就少了一些。

不过,袁克定是长子,深受父亲信任,掌握了大部分秘密资金。一说老袁在海外的秘密存款,只有袁克定知道。

所以,袁克定当时至少获得了近百万大洋的遗产。

换成别人,这用几辈子也用不完啊。

然而袁克定的挥霍无度,让他的财富只坚持了10多年。

袁克定做太子爷的时代,从不缺钱。他只要想要钱,随便开口,有个众人抢着送给他。

所以,袁克定花钱从不节省,也没有别要节省。

袁世凯死后,袁克定实际上已经成为普通平民,没有人再会给他送钱,只能坐吃山空。

然而,袁克定却太能花钱。

当时袁世凯知道长子是个挥霍无度的公子哥,临终时嘱咐老友徐世昌无论如何要看着他。

然而,这哪里能够看得住。

父亲才死了2年,1918年袁克文就跑到上海去玩(当时有身份的人很多都守孝三年,不得娱乐),吃喝嫖赌,包养当地名妓,去赌场好赌。

短短几个月,竟然花费高达60万大洋的巨款。

徐世昌知道以后,差点没气晕过去。

等到袁克定回到北平,徐世昌把他喊去,抡起拐棍狠狠打了他几下。

可惜,袁克定不是几拐杖可以打好的。

他挥霍的性子根本就改不了。

同时,军阀混战期间,袁家在河南的徒弟,逐步被其他军阀占了,袁家财产缩水很多。

袁家入干股的企业,因袁克定他们不懂经营,无法监督保证自己利益,也逐步低价套现。

总之,到了30年代,袁克定将偌大财产几乎花光,只剩下一些房产、文物和少量股票。

期间,一些袁家的仆人、经理之流,见袁克定傻不拉几,还是公开诈骗。

天津一住宅售价85万元,被贴身仆人联合管家,骗走卖掉。

家里的很多之前文物,则被袁世凯的酒肉朋友谎称代卖,全部吞掉。

最后,袁克定只剩下一些股票,全部交给儿子袁家融打理,只希望能够每月支付袁克定的生活费。

谁知道,上梁不正下梁当然歪。袁家融将股票吞掉以后,竟然不给父亲一分钱。

最后,袁克定将家里所有值钱东西典当,到了家徒四壁,吃饭都困难的地步。

好在还有个表弟张伯驹还算不错,将袁克定和2个妻子,一起接到张府养着。

不然,袁克定全家恐怕要饿死在街头。

搞笑的是,袁克定一度穷的揭不开锅,却改不了太子爷的架子。

资料这么写: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德国留学,很喜欢吃西餐,所以吃饭的时候一定会让仆人给他带上餐巾,使用刀叉吃食物。可是在这种贫困的生活中,袁克定一家只能啃一啃窝窝头,哪里还能吃得起西餐呢。然而袁克定却依然像以前那样,在吃饭的时候带上餐巾,然后用刀叉切吃窝窝头,就好像还在吃牛排一样。

这还不算什么,等到袁世凯的旧部大都督王占元前去看望袁克定的时候,分明已经十分落魄的袁克定还将自己当做昔日的“太子爷”,让王占元在客厅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王占元想到昔日的长官,再看看现在潦倒不堪的袁克定,不禁替他感到悲伤,在袁世凯灵前哭了一场。

10

袁世凯一生娶了一妻九妾,生了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袁克定作为袁世凯的嫡长子,加上袁克定长得身长五尺、玉树临风,颇有文学修养,一身的贵族范儿,因此也被称为民国四大公子,所以老袁从小很喜欢他,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诲,他也受父亲影响,对政治有着极大的野心。

辛亥革命成功后,得到列强支持的袁世凯一方面大力镇压革命党人,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同意议和,最终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袁克定也跟着变成了香饽饽,先任职农工商部,后来袁世凯顾忌影响又让袁克定辞去该职位,转而去往开滦矿务总局出任督办。

1912年袁克定在老家项城骑马时,不小心跌伤了腿骨,袁世凯送他去德国疗伤,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想扩大殖民地。而物产丰富的中国是他觊觎的对象,大力向袁克定灌输:“中国现在搞的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要想发达,必须向德国学习,实行帝制”,并让袁克定转告袁世凯,中国若愿恢复帝制,德国愿意倾囊相助。

袁克定早就对德国的成就和发展心悦诚服,再说如果袁世凯复辟成功,那么他就是太子,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事,所以36岁的袁克定带着皇帝梦和落下的终身残疾回国了。

此时,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过惯了几千年有皇帝日子的中国人根本都不适应中华民国,杨度和康有为等主张君主立宪的那帮人也跳出来推波助澜,为了让袁世凯相信复辟是众望所归,小袁不仅成立了筹安会,还花了3万块大洋伪造了袁世凯每天必看的《顺天时报》,故意在报纸上散播请愿袁世凯称帝的消息,这是历史上只供一个读者阅读的特殊的《顺天时报》。

1916年1月,袁世凯被手下和儿子的忽悠下匆忙称帝,此举倒行逆施失去人心,引起全国公愤,不久废除帝制,次年袁世凯身患尿毒症在众人唾骂声中死去。袁世凯死前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

袁世凯曾任大清直隶总督加北洋军阀的首领,后为民国大总统。有句话叫做“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老袁不是两袖清风的高官,后留下了巨额家产,袁克定分得财产折合现在人民币20~30个亿。

按理,袁克定以后的生活靠着祖业,就算不谋事,也能过得相当富贵。但他没有想到,他的财产有人惦记上了。

1928年,他将私吞的大量的古玩、字画珍宝装了几火车皮,运往了河南彰德老家,这批珍宝是打算用来养老用的,可是车刚到河南,得到消息的冯玉祥,便拦截了他装古董字画的火车,并将那些价值不菲的古董字画给扣压,随后国民政府又没收了他在河南的大部分祖业。

被军阀和政府敲诈,又失去了工作,所以生活很快就窘迫起来,最穷的时候袁克定不得不到大街上去捡菜叶子回来煮着吃,那时只有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人跟着他,帮他煮饭和料理家务。虽然只是在吃一些菜叶子,他依然保持贵族的气节,带好餐布,用刀叉将窝窝头切开,就着咸菜,像西方人吃西餐一样体面的吃下去。

1937年日军进占北京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得知袁克定的身份后,认为可以利用他的身份,扩大日本在华的影响,因此许以高薪想聘用他做顾问。袁克定大骂日本人,让他们赶紧滚出中国去,就算自己一家人饿死,也绝不为日本人工作。

1948年,老无所依的袁克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表弟张伯驹。在张伯驹的举荐下,袁克定得到了一份中央文史馆馆员的工作。每个月能领五六十块,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收入。依靠着这笔钱,袁克定的晚年过得还算体面,直到1955年,他以77岁的高龄逝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