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讲义和团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义和团?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几句话是说不清的。

我们就看看所谓义和团的创始人朱红灯。

朱红灯原名朱逢明,山东泗水县柘沟镇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清末义和团创始人。1898年因避水灾逃荒到长清县大李庄(今德州齐河县大李庄)他舅舅家以行医为业。

实际上并非如此。

朱红灯自幼父母双亡,孤身一人。

年轻时,朱红灯曾参加又邹县田黄社社长宋继鹏领导的文贤教(当地俗称白莲教)起义。起义被僧格林沁部镇压后,朱红灯只身回到家乡。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由于泗水一带发生水灾,朱红灯为了避灾,而逃荒到了长清县大李庄(今居齐河县),投奔他的舅父刘亭水。

当时整个鲁西都遭遇大水灾,黄河泛滥,出现大面积的灾荒。

满清赈灾无力,老百姓无法生存,只能离家流浪,流民四起。

这种时候,原来的白莲教徒 朱红灯借机在大李庄设拳场,招徒传授神拳。

起初,朱红灯化名朱逢明,假托是明朝朱氏后裔,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并以行医的身份为掩护到各村宣传主张,发动群众,准备起义。

然而,此时明朝已经灭亡200多年,山东民众对于遥远的明朝没有太多认识,并不支持朱红灯。

当时乡间出现了一些权力的变化。

中国古代地方都是乡绅管理,基本都是大家族掌权,小家族只能服从。大家族一般和官府勾结,小家族对他们无可奈何。

然而,洋人进入中国,就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农村传统。

洋人为了让乡民信教,主要是赈灾、救济、教育和打官司。

前面三个,乡民对于教育不关心,赈灾和救济因为胜负财力有限,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只剩下打官司。

要知道,古代的官司其实就是人情。除了是非曲直非常清楚的案件,地方官一般是估计乡绅势力和稀泥,偏向势力大的一方。

而洋人来了以后,他们会帮助小家族甚至底层乡民打官司。而当时满清官员畏惧洋人,转而判决对洋人帮助的乡民有利。

这些乡民就在乡间占据一定的上风,成为教民。

这样一来,地方实权派乡绅当然是不愿意,大家族也不愿意,由此出现比较激烈的矛盾。

朱红灯是个聪明人,很快发现了这点,就开始改口号为“助清灭洋”,四处宣扬反洋教的主张,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拥护和响应。

朱红灯的神拳会,继承了白莲教杂拜个家鬼神的传统,并使用画符、念咒、请神的“法术”。自称能练成“神拳”,就可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还能使对方的刀枪失灵。

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练习神拳,朱红灯还在民间散布“明年为劫年,玉皇大帝请神不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只有拜请神,练神拳,请神在劫期会下降人间,附在拳民身上护善除恶。并宣扬,劫年的灾难是由于外国人的侵略所造成的,因此只有驱逐洋人,才能建立幸福的生活。

通过以上方式,在深受神权支配的民间造成了一种恐惧和仇恨相结合的氛围,起到了动员群众速进拳场,"杀洋灭教"的作用。

朱红灯还向群众许诺,将带领拳民打击囤粮居奇的地主和奸商,只要入了拳会,就可以做到人人有饭吃。“时值山左饥荒,贫民乏食”,这一点对饥民的诱惑非常大,遂“野起附和,动辄千人。”(李杕〈拳匪祸国记〉)

由此,朱红灯就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红灯的目的就是造反,只是选用了“助清灭洋”的口号而已。

当然,朱红灯为了获得自己人的支持,还是有一些实际行动的。

1899年4月 朱红灯领导梁民先后焚烧了梁庄、王相庄、马沙窝、八里庄、业官屯、姚家庄等地教堂,并提出了“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等口号,得到茌平人民的热烈响应。

3个月内,全县860余庄中习拳者多达800余处。朱红灯先后结识了茌平、高唐、禹城、平原等地义和拳首领心诚和尚(又号“本明和尚”)、徐福和、王立言、刘太清、于清水等人,彼此联络,互相声援。

1899年夏 朱红灯把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公开进行反洋教斗争。与此同时,邻近的平原、恩县义和团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以杠子李庄为中心的反洋教斗争。

9月17日,平原县杠子李庄教民、地主李金榜荒年存粮不借,借故欺压拳民首领李长水,并诬告拳民“闹教”。

9月22日,平原知县蒋楷派捕役会同恩县马队到杠子李庄弹压,并逮捕团民6人。应李长水之请,10月9日,朱红灯率高唐、茌平、长清等地义和拳众二三百人开赴平原县杠子李庄。

平原、恩县拳民1000多人也自带武器、干粮,纷纷前往杠子李庄集中,自曹州转来的一部分大刀会众也闻讯参加。朱红灯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

1899年10月17日 晚,朱红灯率2000多团民驻距平原城10里的森罗殿,准备攻打恩县城西的刘王庄和庞庄教堂。蒋楷立即电报山东巡抚毓贤,请派兵前往镇压。1899年10月18日 朱红灯率团民在森罗殿与前来镇压的济南知府卢昌诒、管带亲军营补用知府袁世敦和蒋楷率领的清军交战,激战数小时,击毙击伤清军10余人。朱红灯趁机转移,退回茌平。

1899年11月17日,他和本明和尚的队伍在博平华岩寺会合。但是,义和团内部起了冲突,朱红灯受伤。


以上都是官方的东西。

其实,最关键的在于最后一笔带过的这句。

朱红灯之所以受伤,是因为抢劫了大量教民和教堂财物,后来内部分赃不均,出现火拼,朱红灯被打伤。

当时手下不愿意冒着杀死大哥的罪名,就将朱红灯留下被清军抓捕,最后处决。

而清军处死朱红灯,也是以匪盗的名义。

比如,朱红灯到了茌平后,主要在五里庄、八里庄、吴官屯、杜沙窝、陈沙窝、刘家集、马沙窝、城关一带活动,除了杀死翻译小王先生,没有闹出太大的事端,主要原因是:敛财成为朱红灯行动的主要目的,而不是杀人。茌平八里庄的孙恒德老人回忆说:“神拳抢了钱,交给朱红灯,然后朱红灯又分给别人,朱红灯光指挥。”(《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朱红灯依靠这种小打小闹在茌平过得非常滋润,非常风光。


而“助清灭洋”的口号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清朝根本是反对朱红灯一伙的,多次派兵镇压,互相交战多次,死了不少人。

所以朱红灯“助清”是无从谈起的,只是“灭洋”而已。至于“灭洋”的目的是什么,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看法。

在被清军击溃以后,朱红灯的行为基本就是匪盗了。

朱红灯、本明和尚、于清水等人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如何行动,认为“事已闹大,诚恐官兵兜拿,不如分党四出,抢得赀财,以图再举”,决定分头出击,掠取财物。和先前一样,他们的抢劫对象主要是教堂和教民。11月初,朱红灯、于清水等人率领义和团开始四处袭扰。

11月4日,义和团袭击了禹城苗家林的四户教民,烧毁房屋四间,杀死看门民人一人。

11月8日,义和团袭击了长清县李家庄李公堂家,抢夺银钱、衣物、车辆、牲畜,绑架李公堂之父李凤来,得赎金二十千文,后将李公堂房屋烧毁。

11月9日早晨,义和团抢劫长清县郑家营教民郑继先家钱物,牵去牛马,放火烧毁房屋三间;晚上,窜至茌平张官屯,在教民徐清华家放火、抢劫,将教堂教读王观杰架出杀害,悬首树上,撩弃尸身。

11月11日,义和团在博平县抢劫,将教民朱明经绑架,烧毁其房屋;向周克存家勒索银五十两;抢劫教民赵文灿家车辆粮食,放火烧毁房屋四间;绑架赵文灿,勒索马一匹。[以上资料来自朱红灯、于清水等人被捕后供述,《山东义和团案卷》(上)]

在博平县抢劫完之后,朱红灯等人听到这样的传言:假如义和团自动解散,官府将对他们法外施仁,对他们的犯罪不予追究。他们前思后想,认为暂时歇手,就地分钱是合适的。他们把抢来的东西简单分了一下,然后散了。

其实本来义和团就这么散了。

结果他们四散的时候,遭遇了茌平张庄教堂的教民。教民认为他们是来进攻的,立即开枪射击。在张庄附近的于清水马上率领三百多人赶了过来,对教民和卫兵发动攻击,砍毙教民两人,砍伤三人,然后纵火,烧毁教堂十六间、教民住屋一百八十余间(《山东义和团案卷》)。

这下有犯了大事,想要停手就不可能了。

11月17日,义和团又开始四处袭扰。朱红灯带人至吴、杨二庄勒索银700两;又到博平教民刘开太家抢劫,烧毁房屋12间,绑架男丁2人;村民张万春与之理论,被义和团用枪扎死。

随后,他们发生了分赃不均的内讧:在一番大肆抢劫之后,朱红灯带人来到华严寺,因分赃不均发生内讧。据当地的史东代老人回忆说:朱红灯跑到五里庄躲了几天,11月21日,他穿着农装,装扮成一个农夫,挎着粪筐准备逃走。不料,一队清兵出现在他的面前,拳民陈凤阁指着他说:“这就是朱红灯。”清兵随即把他带走了。三天后,本明和尚在家中睡觉时被清兵抓获。11月末,于清水在抢劫中因与同伙不和,被拳民罗鸿英捆送到官府。他们三人被解往济南,于12月24日被杀。


我们可以看到,朱红灯虽然有杀洋人和教民的行为,但从开始到最后,他的主要目的似乎都是为了钱。而他的种种政治口号,目的是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就像当年白莲教一样。最终,朱红灯甚至因分赃不均才被抓住斩首,也是很好的注解。

如果朱红灯真的只是为了杀洋人,他就没有必要这样形同匪盗一样敛财,甚至为了钱财发生火拼。

这也许就是历史教科书上,刻意淡化朱红灯的原因。

最佳贡献者
2

义和团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无论有没有义和团都是这种结局,满清落后的体制必然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不会被列强瓜分。

3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义和团运动体现出中国人民的伟大抗争精神,它证明中国永远不会亡国。

4

在英勇的义和团的抗击下,侵略军高层认识到侵华战争难以征服中华民族!他们惊呼道:“中国人如此勇敢,实为从来所未见,以往尚不信他们如此战斗,故联军此次行动实属鲁莽。”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 早在在1901年2月3日给德皇的奏议 中说:“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但是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后,瓦德西改变了看法。在他所著的的《拳乱笔记》一书中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四分之一生灵, 对如此坚强国民的国家, 故瓜分一事是为下策。” 瓦德西对“瓜分中国不能”的判断根由就是义和团的爱国反帝精神,也就是说,因为义和团运动的发生,中国才没有四分五裂,我们才有幸生活在如此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大中国!


5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清朝当时面临的外交情况,当时由李鸿章主导的外交政策是以夷制夷,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艰难求存。当然屈辱,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也证明李鸿章是个出色的外交家。

只要不跟列强全面翻脸,大清是可以保全自身的。因为即使清朝灭亡以后,国家四分五裂,虚弱无比的北洋政府不也没有割地赔款吗?所以,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很大一部分应该归结为清朝的“作”。

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主要是通商,从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保留了紫禁城,以及退出北京城来说,列强应该没有领土要求,或者说领土要求并不是他们的最高利益。资本主义国家,通商才是第一要务。两次鸦片战争以及联军第一次入侵北京的事件,清政府要负很大的责任。搞清楚这些背景,我们才能客观分析整件事的前因后果,脱离现实谈历史,空洞而无趣。

由于反帝反封建的需要,我们将列强归描述为强盗,侵虐者;将义和团运动描述为爱国,进步的力量。实际上,这是不顾现实的。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以民间组织杀害洋人传教士为起点的,这一根本原因是洋人传教士在中国境内拥有治外法权,中国国内底层受到压迫的民众纷纷加入进去,寻求庇护。至于洋人为何获得治外法权,这一切跟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有关,租界也是因此而产生的,我们可以下面探讨。

大批底层民众加入了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价值观以及利益冲突。价值观上,中国是儒家社会,信奉天地(皇权),拜祭祖宗(宗族)。教会只要求信奉基督。早年传教士进入中国,为了传教,同意教民信孔孟,又信基督,既可以信他的主,也可以去庙里烧香磕头,这种办法称之为“利玛窦规矩”。这种做法引起了其他教派的悲愤,康熙末年“礼仪大战”爆发,引发了大清帝国与罗马教廷的首次激烈冲突。

接到前面来说,教民信奉基督,崇尚自由平等,不仅与乡绅统治的地方社会价值观不符,还严重影响了地方乡绅的利益。中国儒家社会的三六九等,乡绅手握的生杀大权也不复往日。这种情况下,乡绅和红灯会等民间黑恶组织开始合作,红灯会最开始口号是“反清复明”,与乡绅合作以后,口号变为“扶清灭洋”,连组织名称也变更为义和拳。有了乡绅支持,义和拳组织迅速发展,开始四处杀害传教士以及教民。

清朝政府对义和拳的存在,始终留有争议,有主张剿灭的,也有主张安抚的。政策迟迟不明朗,地方官员也有大力支持义和拳的存在,义和拳势力极速膨胀,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清朝政府的默许,使列强在华侨民生命安全受到侵害,德国率先入侵了山东半岛。

随后一系列发展,如同教科书所言。清朝政府正式宣布支持义和团,公开围攻列强驻北京的大使馆,向列强宣战。义和拳教众四处杀害传教士,教民,甚至发展到有使用洋货的都满门杀绝。义和团对洋人,教民的虐杀,惨不忍睹,这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慈禧因何向列强宣战,至今仍然说法不一,主流观点认为慈禧想废掉光绪,遭到列强的反对,一怒之下对列强宣战。八国联军仓促之下,开始集合军队入侵中国。京畿二十多万清兵,上百万拳民,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慈禧只得带领光绪和重臣弃城而逃,并转而宣布剿灭义和团。

京城沦陷后,八国联军中一部分列强的报复行为非常激烈。义和团在清朝政府和列强的打击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但应当说保留了克制。既没有破坏皇帝执政的紫禁城,也没有烧毁帝王宗庙。

义和团运动以清朝政府割地赔款,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结束。而沙俄以调停为名,从大清国手中索要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朝灭亡以后,庚子赔款依然在继续,尤其是对日本的赔款,一直持续到1939年。

没有义和团运动,列强即使胃口再大,也吃不下这么庞大的利益。正是这次运动,大清国一举将列强通通得罪,使得列强抛弃恩怨,形成了短暂的同盟。

远比大清国羸弱的北洋政府,尚且没有割地赔款,制造人间惨剧的义和团怎么就能阻止列强瓜分大清国领土了呢?

6

不论胜败,义和团是对外抗争的爱国运动团体,顽强的不屈不挠精神激励着我一代又一代,向前辈致敬。

7

对于一个造反的组织,你指望他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你指望他能够防止国家不被列强瓜分。实际上列强瓜分在清政府时期就是个伪命题。

很多人都爱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角度去诠释列强瓜分的定义。认为在当时清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清政府拥有整个统一的中国,而列强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划分自己的半殖民地和租界就是对清政府的瓜分,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应该成立吗?

在政治上当然是成立的,但是在经济上是不成立的。清政府的时期的中国还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在当时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这也导致西方国家认为只要与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就可以获得整块市场,但事实上事与愿违。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没有统一的市场。因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力量都是相互独立的,甚至相互采取保守主义政策。

商品的流通都被地方官员把持,并且加征高额税收。这样并不利于经济一体化,根本形成不了统一的市场,也就自然资本主义很难在这种土壤中发展。而欧美列强目的就是要获得这块巨大的市场,但是他们却又发现这块市场被割裂成无数小的单元,所以他们要求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商渠划分租界,明确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已有的势力范围内,在清政府依然对此抱有主权的情况之下形成了以列强为主导的各个经济区。

一方面在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广大,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占领整个中国。另一方面列强之间也存在妥协和利益纠纷,所以在当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个列强都搁一块肉,进行经济整合,以满足他们的产品倾销市场的建立。在这一方面我反而认为列强在经济层面整合了清政府,百年来都一直不愿意整合的经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因为这可以帮助清政府持续而稳固的控制整个地区。而列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点,经济的血液开始流动。地方力量才开始崛起。

而义和团本质上是暴乱,只不过口号喊得响亮而已,真当真你就错了。而当时义和团真正要做到的还是维护小农经济,将各地重新分裂开来。既违背了历史,也不符合潮流。若不是因为政治正确,终将被人所抛弃。

8

我觉得一些人不要侮辱。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只是说明了,农民阶级农民起义在那个历史时期,就是封建文明向现代社会的全新历史节点,已经无法和先前封建社会的历史一样复制,改朝换代而让中国社会走向发展和稳定。

当时中国积弱难返,普通农民阶级普遍没有受过教育,长期贫困落后,所以才愚昧,义和团的素质是当时几乎99%的中国百姓素质的写照,但他们的揭竿而起正是因为受到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政权的长期压迫,教民只要靠上教会就可以抢男霸女横行霸道(请多了解一下,当时教民洋人在城乡都做什么,为什么被人恨的咬牙切齿?)普通农民是反抗一方,所以这种反抗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深刻原因和积累的,是被迫的,更是正义的,但只是他们的认知程度太低,只懂得伴随着迷信和愚昧,变成新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更无法引进社会变革而已。现在一些人,阉割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和深刻背景,夸大愚昧落后性,就凭印象而嘲笑攻击,那你直接嘲笑原始人不会上网好了。

清朝末年的腐朽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积重难返,才是造成引来的列强瓜分,义和团运动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核心问题不是某个事件,是清朝过于积贫积弱导致列强觊觎瓜分。

9

中华民族在清末没有被亡种灭族实在是老天眷顾。假设西方列强使用屠杀消灭美洲大陆原住民、澳洲大陆原住民的方法屠杀消灭中国人,中国人现在还剩几个都不好说了。

10

义和团运动并没有造成中国领土被瓜分。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列强互相勾结,磨刀霍霍,妄图瓜分中国。这个时候美国站了出来,把这场战争说成是拳匪叛乱,八国联军来华只是帮助大清剿灭拳匪。吊诡的是,其他列强居然默认了。从而使大清帝国保全了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对各国只是赔了点银子了事。

为什么美国偏向大清呢?

美国档案馆收藏的一份档案显示: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曾经向麦金利总统递交了油光绪皇帝署名的国书一封,请求美国帮忙,在列强中斡旋,希望列强与大清重修旧好。美国人为了增加自己在远东的影响力,愿意充当中间人。大清和美国政府天天电报不断,惹得其他列强眼红。

看李鸿章的纵横捭阖之术

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李鸿章与俄国秘密交涉的同时,请求英法进行调解并对德国进行道歉。对日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列强挑拨离间的七零八落。 李鸿章是有备而来。怎么对付八国联军,他是胸有成竹的。李鸿章的最大贡献在于:将大清由交战国变成了受害国。大清对列强的宣战诏书是假的!八国联军进京是来帮助大清剿灭义和团的,大清保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赔款了事。

义和团运动根本不是什么爱国、救国、强国运动。

1900年6月10日,义和团开始大举进入北京,然后开始了烧杀抢掠。6月16日,义和团在大栅栏焚烧老德记西药房,一时火焰冲天,失去控制。烈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把最繁华的前门大街一带千余家商铺烧毁。

义和团在北京庆亲王府前的广场上。对教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一时间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教民被杀光后,杀红了眼的义和团见人就杀,许多无辜的北京市民被他们杀死。明明是魔鬼为患人间,怎么是轰轰烈烈的爱国图强运动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