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问题,炎黄子孙也是这么对你讲的,祖陵是唯一的,共认的,后代祭奠是凝聚力量,发扬光大。现在为利益争正统,千年前你辈先人干什么去了?为利益可无耻但也要有底线,一味胡搅蛮缠只能显示无知愚蠢。桥山黄帝陵是炎黄子孙的根。
“黄帝崩,葬桥山”,这句话就确定了黄帝死后葬在桥山,也叫桥陵,今天的陕西黄帝陵,而祭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活动,黄帝死后从虞、夏时代就开始了祭黄帝的盛事,战国时期秦灵公在此进行国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来此祭拜黄帝,发现写着“黄帝祠”,命令天子坟墓称“陵”,百姓坟称为“墓”,先祖黄帝轩辕氏统一三大部落,建立九州共主,于是把黄帝祠改为黄帝陵。
图为天下第一陵,陕西桥山黄帝陵。
汉武帝时,亲率十八万大军祭拜皇帝陵,并修建祈仙台,司马迁写史记时亲自考察了黄帝陵,肯定了“黄帝崩,葬桥山”考证,第一篇便是《黄帝本纪》。从那以后桥山祭黄帝陵列入国家祭祀圣地,大典、告慰祖先等都在此举行,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三次上桥山祭黄帝陵,留下5首祭黄陵的律诗,宋仁宗时期,祭扫回朝的大臣反应,黄陵周围黄土陡峭,林木稀少,于是下令专人种植柏树,从那以后,各朝都有派人种植保护桥山古柏。
轩辕黄帝像,据说是刘邦当年跪拜的黄帝画像,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元明清时期,祭祀桥山黄陵达到高潮,只要是登基、寿辰、庆典、军事胜利、五谷丰登等,都会在此进行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元泰定帝下旨,黄陵为中华民族元祖,出台保护黄陵法令;朱元璋坐皇帝4年了才派大臣祭祀黄陵,他自己写了篇祝文,说自己登基忙于军政,没时间来耽误了,但心里一直惦记先祖,还惭愧的自我检讨了一番。
泰定帝保护黄帝陵的圣旨碑。
还记得那句慷慨激昂的“桥山乃我中华民族元祖轩辕黄帝之圣地,吾灭明王朝,不等于灭中华”,对了,这句话是当年李自成说的;康熙皇帝也亲撰祝文,派官员祭桥山黄陵;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派15人组成的代表团,赴陕西桥山祭黄陵,1937年我国第一个法定清明节,当时各党军政代表扫墓的正是黄帝陵,我们主席亲写祭文,那时的老蒋也亲题《黄帝陵》,新中国以后,国祭是桥山黄陵,民众祭祀的是黄帝陵,海外侨胞回国也是黄帝陵。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全国仅两次,一处在孔庙,另一处就是黄帝陵。
祖陵是唯一的,我们的先辈们自打先秦起,祭拜的就是桥山黄陵,各朝代政权认可的国祭也是桥山黄陵,其他的黄帝陵和黄帝故里,都未有过国祭,灵宝的黄帝陵,虽然历史也久,但此地的依据是封禅书里的记载,按书里的传说,黄帝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升仙了,灵宝的黄帝陵正是升仙之地,黄帝升仙时,百姓崇拜不愿离去,黄帝就丢下一只靴子给百姓作念想,于是百姓把靴子埋这建了衣冠冢,你是愿意拜一个人还是愿意拜一只靴子,答应一目了然。
黄帝陵国家公祭几千年了,历朝皇帝有祭文,近代孙中山,蒋中正,毛泽东也都给黄帝陵留下墨宝。黄帝陵是文物古墓葬编号001。
你能这么问说明连你自己也底气不足。
题主好,您坦诚提出问题,我很高兴回答并与网友探讨分享。大家都知道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因他是上古时代的传说人物,并无确切文字可考,最早记录是《国语》:昔少典取(同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里的"少典"、"有蟜"或是部落名,或是部落首领的称号,"生“字的理解应广泛一点,"本所生出"的意思,即指其后裔,而非父子关系。姬、姜是两条河流,姬水和姜水,古人以河流为姓,这儿当然是姬姓,姜姓了。
黄帝画像
关于黄帝的故里,到目前史学界有三种说法:一是山东曲阜说,依据晋人皇甫谧写的《帝王世纪》有寿丘这个地方,"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南朝梁人刘昭《后汉书补志.郡国志二》指出:“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沿袭刘昭说法:"…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指唐朝)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但宋朝史家不苟同这种说法,史书典籍未予采纳。
山东曲阜
第二种是河南新郑说,其依据是南朝宋裴骃《史记集祥》(注:史记未说出生地,只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里引三国魏谯周的说:黄帝是"有熊(部落名)国君,少典之子也“。裴骃又引皇甫谧的话说:"有熊,今(指晋时南朝宋)河南新郑是也”。而晋代的河南新郑县,治所在现在的河南新郑县。题主说河南灵宝有黄帝陵,其中原委就不得而知了。
河南新郑
第三种是甘肃清水说,依据是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该书卷17"渭水“下记载:"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丘,丘在鲁东北门北,未知孰是也"。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游过许多地方,对地名一般不会弄错,所以他对山东曲阜说提出疑问,文中"未知孰是也“,用现在的话就是‘不知道哪个是对的’。根据乾隆《清水县志》记载“轩辕峪(谷),(在清水县)东南七十里”,"轩辕峪,在州(天水,古称秦州)东一百二十里“。该谷至今遗迹犹存。宋人罗泌《黄帝纪上》认同并借用郦道元"上邽“的说法,
甘肃天水
黄帝故里出现三个地方,既山东曲阜、河南新郑和甘肃清水。因无文字记载,仅凭传说录用,谁对谁错,史学界自晋代争论至今。司马迁是史学泰斗,年轻时到过汉朝的很多地方,西至崆峒,北到涿鹿,东极海边,南临长江、淮河。确信所到之处,肯定探访黄帝故里,因多是民间传说,他未敢轻易下结论,所以在《史记》里面没有明确记载。以至后人猜来猜去。这是一个史学家的职业道德操守,后人当应学习。
《国语》
近几年先后发现的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青海上孙家寨遗址等,都发现了距今五千年或更早的原始人活动遗迹,发现了精美的彩陶,青铜器和玉制品。说明从青海高原到甘肃渭河流域是原始先民生活过的地方。这些地方同古书记载的少典、黄帝时代地域一样,文明进步程度相同,从而证明这里是中华民族形成期,文明发展程度最为璀璨之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人面彩陶瓶
如今旅游业兴旺发达,各地争相建黄帝陵引以自豪,这无可厚非。黄帝本来就是大家的人文始祖,只要我们敬畏祖先,共爱中华,有爱国之心,无论黄帝故里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和谐一家人。
汉族服饰
图片集自网络,不便当删除
作为官方认可的黄帝陵始于汉武帝,汉武帝上桥山黄帝陵祭拜开启了千年的黄帝陵祭拜,这是司马迁记入史册的。至于有人说黄帝陵是衣冠冢的由来也是有原因的,后人为了神话黄帝,编织了一个黄帝飞身升仙的故事,所以升仙的黄帝只留下衣物,由此有了一个黄帝陵是衣冠冢的说法。
黄帝本来就是传说中的人物,那个陵也是后人为了纪念而修建的。
全国有的,大河南都有!!!
前些年因杜康酒,河南陕西将官司打到了国务院。最后,以两家都可使用"杜康"商标共享市场了结。争抢本该就此作罢,各自专心制酿以质取胜、赢得民心,那料相安之后,又为商标图案相近,再演"仿冒"官司"续集”。争来抢去意欲何为?商家利也!
又咋了,如今旧恨未灭?豫陕又论起了谁是黄帝陵之"正宗"的闹剧来了。商家允许打广告,可以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占领市场,但史书里记载的文字,岂能如广告词般随意更新替换?!总不能为求"正宗”让百姓们整天手捧高香、四处拜祖吧!
真不知道,现代社会的炎黄子孙还会闹出什么名堂?黄帝此刻也该无语了……
等着吧 不急 现在郑州的皇帝故里地位已经稳固 国家层面已经确定。等到时机成熟 郑州的故里认可灵宝的皇帝陵 到时还需要谁来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