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张辽和孙权的这次战斗,发生在建安十九年。孙权在解决和刘备的荆州争端后,率领大军回师,进攻曹魏在淮南的合肥重镇。当时,曹魏镇守合肥的主将是张辽,副将乐进、李典,一共有七千多人。在这场战役中,张辽打败了优势的吴军,并趁东吴撤军的时机,在逍遥津袭击孙权的直属部队,险些擒拿了孙权。

在《三国志张辽传》中,对这段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在这段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曹魏对东吴到来的进攻早就有所准备。曹操在留下张辽、乐进和李典守卫合肥时,就留下了锦囊妙计。这个计策的核心,就是让张辽和李典趁孙权立足未稳之机,主动出击,挫其锐气,然后齐心协力守城,这样才可保住合肥不失。

而将领的选择上,曹操也精心做了安排。张辽和李典本身不和,如果两个人齐心协力,一起抗敌,那么城中将士自然士气百倍。同时,让勇敢的张辽和李典出战,曹操还在城中留下谨慎小心的乐进守城,可谓万无一失。这体现了曹操知人善任。料敌在先的才能。

于是,张辽挑选了八百名敢死之士,天一亮就开始攻击孙权的营垒。张辽斩两员敌将,杀数十人,直杀到孙权的面前。孙权这个时候露出了他外强中干的本来面目,逃到高冢之上,不敢应战。张辽在东吴军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使得东吴士气尽失。而曹魏军士气大振,东吴进攻十几天,无法破城,只得撤退。

 但是,张辽并不因为孙权撤退而善罢甘休。《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

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彻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扞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

张辽趁东吴撤退之机,在逍遥津袭击孙权的直属部队。孙权被迫和手下凌统和甘宁亲自应战。凌统的三百将士全部阵亡,自己游过河逃回。而孙权退到桥边,发现桥上有丈余桥板被拆掉了。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孙权的部下谷利鞭打孙权的战马,使得孙权得以骑马越过桥面,得以逃脱。经此一战,张辽威震东吴。

这一仗,张辽能够以七千的兵力打败孙权的十万大军,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曹操的策略正确。曹操留下的锦囊妙计,正确给了合肥守军战役指导。曹操正确预料到了战役的走向,指出了胜利的方向,是这次胜利的根本原因。

二、合肥曹军将帅齐心,上下合作,是保证曹操的作战计划胜利的关键。张辽和李典在大敌当前,能够同弃前嫌,协同出战。乐进守城,兢兢业业,不出差池。经过曹军全体的努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三、张辽的军事才能出众。张辽作为曹军的五子良将之首,跟随曹操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在这次战役里,张辽的军事才干发挥到了极致。有攻坚战,有野战,有守城战,有偷袭战,使得东吴防不胜防,吃尽了苦头,不得不甘拜下风。

四、东吴兵力众多,但斗志不强,战斗力低下。东吴水军擅长,但在陆战中,远不是曹军的对手。而东吴依仗自己人多势众,不把曹军看在眼里。当张辽突袭时,轻易的就冲到孙权的面前,使得孙权仓皇躲避。造成了全军士气低落,无力攻城。在撤退时又被张辽袭击,孙权险些丧命。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最佳贡献者
2

逍遥津之战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双方对阵的兵力是不一样的,但是孙权此战带到逍遥津的总兵力确实是十万人,但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八百破十万,或七千破十万。

第一个阶段:张辽突袭战

逍遥津之战发生在公元215年,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远征汉中张鲁,曹军主力跟随曹操西征,当时曹魏占据的合肥城仅有七千兵力,守将是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位将领。



孙权就是在这个时候趁机攻打合肥城的,不得不说孙权的时机选的很好,曹军主力无法东顾,合肥城只有七千守军,孙权亲自率领了十万大军前往攻打,十万打七千,14比1的悬殊对比,无论如何孙权也不会吃亏。

孙权率军前来的消息传到合肥城时,张辽、李典、乐进三将,打开了曹操留下的手谕,曹操的命令是:张辽和李典出击,乐进守城。经过一番商量,决定由张辽率领800勇士,趁孙权大军尚未集结完毕时,发动突袭,打击孙权军队的士气。



张辽是并州人,原是吕布手下的骑都尉,善于骑射,作战勇猛,成为曹操手下除虎豹骑之外的最善于骑射的骑将,张辽曾随曹操远征乌桓,在白狼山之战中阵斩乌桓单于塌顿,乌桓可是马背上的民族,全是骑兵,只有骑兵对骑后,才能打败乌桓,曹操除了精锐虎豹骑之外,还有一支以杂胡组成的骑兵。

而张辽此次出战合肥所率领的800勇士就是精锐骑兵,虽不是虎豹骑,但也属于精锐骑兵部队,在天刚刚亮时,张辽率领800骑兵冲击孙权的中军大帐,孙权毫无防备,一是觉得自已率领十万人马,曹军只有七千,不可能主动出战,二是曹军主力远在汉中,不可能会支援合肥。



可是孙权想错了,张辽偏偏就敢冲击孙权的中军大帐,至于孙权中军到底有多少人?史书上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估计一下,但肯定没有十万人,十万人是孙权此次出征的军队总数,不可能全是中军,另外东吴的兵制是将领部曲制,东吴的兵大多是私兵,从属于某位将领,需要出征时,由孙权召集。

按中军至少是整个军队的三分之一来算,孙权中军至少有三万人,如果按天子依仗,中军是整个军队的六分之一来算的话,孙权中军有1.7万人左右,不管是三万人,还是1.7人,孙权中军在数量上是远远超过张辽的800人。



由于张辽是突袭,孙权毫无防备,因此被杀得大败,再加骑兵冲击步军,简单是屠杀,曹魏善骑兵,东吴长水军,张辽的骑兵冲击孙权的步兵,简单是一边倒的屠杀,虽然步兵人数多,但是由于准备不足,无法挡住张辽的800骑兵。

张辽在此战中斩杀了东吴两员大将,其中之一是孙权的近卫军统领陈武,负责统率东吴精锐的庐江上甲,换句话孙权的近卫军统领都因为这次突袭而被杀,可见张辽冲击孙权的战况是相当激烈的,张辽还杀了数十名东吴士兵,几番冲杀下来,孙权毫无办法,吴军士气大为受损。



东吴以水军见长,缺乏对付骑兵的战术和办法,再加上准备不足,而张辽确实勇猛,身先士卒,一时让张辽得逞了,此战张辽的目的就是打击东吴军队的士气,张辽从早上一直战到中午,东吴附近的军队肯定会前来支持,战到最后,孙权周边的军队至少有一半汇集到战场附近,但还是没有拦住张辽,可见张辽之勇猛,东吴之低落。

第一阶段张辽突袭战的兵力大概是张辽率领800万,攻打2到3万孙权的中军,之后东吴军队越来越多,至少有5万人,张辽才逐渐退回合肥城中



第二阶段:孙权攻城战

张辽突袭之后,退到合肥城中,整个合肥城中曹军人数只有七千人,孙权在经过一番突袭后,率领十万陆续到达的东吴军队开始围攻合肥城,第二阶段就是攻城战,孙权确实投入了十万大军在攻城。

攻城战打了十几天,一直攻不下来,攻城也不是东吴的特长,至少孙权更差,攻城需要攻城武器,而且还要数倍于敌军,蒙古攻打宋朝的襄阳城打了6年,蒙古人历害吗?当然历害,可是攻城呢?仍然难度很大,同样的道理,孙权攻城也是难度很大,一是城墙坚固,二是东吴军中开始流行瘟疫。



孙权在攻不下城,军中又流行瘟疫的情况下,决定退兵,很可能也与第一次被张辽突袭产生了心理影响有关,总之,孙权开始退兵了。

第二阶段曹军总兵力是七千人,孙权的攻城共计十万人,十万对七千,14比1.

第三阶段:张辽追击战



孙权退兵就退兵,但是孙权做了一件做死的事,孙权自已率军断后,孙权是主帅,完全可以先行撤退而去,可孙权偏偏要断后。

张辽率领了合肥城半数以上的曹军追击正在撤退中的吴军,曹军约有4000人左右,孙权方撤退时,要从北岸渡过合肥河到南岸,当时孙权的十万大军大多已经撤退了,只剩下孙权率领的车下虎士一千多人,再加吕蒙、凌统、蒋钦、甘宁四将及其所率私兵,凌统的私兵只有300人,蒋钦、甘宁应该也只有数百人,吕蒙估计多点,算一千人,整个东吴没有过河的军队加起来可能有3000人,结果张辽率领4000曹军步骑混合杀了过来。



这个时候可是曹军人数多于孙权,况且曹军还是乘胜追击,士气也占上风,东吴军队是撤退被围攻,无心恋战,此战东吴军队损失惨重,3000士卒几近全军覆没,吕蒙、凌统、蒋钦、甘宁四将拼死护卫孙权,勉强逃走,凌统身受重伤,孙权差一点就被张辽所俘虏。

第三阶段的战争,张辽率领4000曹军追击孙权准备后撤的3000士卒,已经是曹军以优势兵力大败孙权,差一点就要了孙权的小命



这三个阶段的战役,让孙权落下了心理阴影,从此以后,谈张辽而色变,在整个合肥之战中,张辽的表现是相当抢眼,因此一战,张辽名震天下,张八百大破孙十万的故事一直就流传了下来,张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击败孙权的。

3

逍遥津之战,令人热血沸腾。或许张辽的勇武光芒太过耀眼,人们对这场战役的指挥艺术谈及不多。

此战中,曹操、张辽们把握住了东吴的软肋,上演了一场史诗级的胜利!

吴军:气势汹汹却必须赶时间

公元215年,孙权听说曹操去打汉中了,立刻率领大军趁虚进攻合肥!


尽管孙权军号称10万,人多势众,却有着致命的软肋。:孙权军总体战力弱于曹操,而且,进退依赖水军,一旦曹军援军到达,水位下降,很可能陷入进退无路的困境!

因此,孙权每次进攻都是打时间差,不敢旷日持久!在上次进攻合肥时,孙权仅仅只是“听说”一个叫张喜的率军前来,就赶紧退军了。

孙权的陆地攻击战,多是一鼓作气! 一年前的皖城之战,众将要筑土山辅助进攻,吕蒙说:建个毛的土山,抓紧时间攻城!于是,吴军“一鼓破城”,张辽军走到半路就只能回去了。

后来,曾国藩在评价这场战役时,说:“孙权打合肥和诸葛亮打陈仓的问题一样,初期的锐气太盛了,不能持久”。


曾老爷子这话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他可以“结硬寨,打呆仗”,围九江、打安庆、战天京,一言不合就围上一年半载慢慢耗。孙权、诸葛亮可以这么做吗?

一鼓作气,正是吴军所依赖的。他们拖不起!

战前决议:准确组合,出击决战!

孙权气势汹汹杀来时,合肥城中有些慌。


此时,张辽、李典、乐进,都在城中,三人互不统属(而不是许多朋友说的张辽主将)。

大家打开曹操的密函:“孙权来犯,张、李二将军守城,乐将军守城,护送就不要参合了。”

曹军众将困惑不解。张辽心领神会,拍案而起:“现在丞相在外远征,一时半会回不来。如果让孙权无所顾忌的攻城,没等丞相回来,我们就失败了!现在,我们必须先出去挫了敌军的锐气、安定自己的军心,我们才能坚守!”

为打消众人疑虑,张辽大声喊道:“成败在此一举,如果各位不愿意,我一人带军出战!”(进一步说明,张辽对李、乐没有指挥权)


与张辽关系不合的李典拍案而起,“今天就看你的计策如何了!我怎可能以私废公,不顾大局?”

于是,曹军达成一致,精选壮士八百,杀牛饱餐,准备出击!

为什么一定要出击?

要挫败敌军的锐气,一般有三个套路:

1、耗:坚守不出,将敌锐气耗掉; 2、打:主动出击,将敌锐气打掉; 3、走:大踏步进退,运动歼敌,歼敌一部后,双方军心士气大有不同。

套路三不靠谱,张辽们没地方运动。

为什么不能坚守不出呢?

坚守不出,还是主动出击,关键看发挥自己的优势,制约敌人的优势。

东吴军的优势,决定了曹军不能单纯坚守耗敌。



水战,尤其接舷战(跳帮战),对攀爬、跳跃能力的能力要求很高,擅长水战的东吴军应该很擅长这些能力。 如果放任锐气正盛的东吴军攻城,一顿攀爬、跳跃,曹军扛不了多久!

东吴军的劣势,决定了曹军利于主动出击。

而东吴军缺乏大规模陆战经验,在面对猛烈冲击时,很容易被冲散!

为什么点名要张、李出战,乐守城

首先,曹操是必须给意见的。

如前所说,张、李、乐三人互不统属。一旦孙权来犯,大家思想不统一,那是要完蛋的。


曹操必须给出统一的指导思想。

其次,根据各将的风格,分派合适的任务。

出击的目的,是挫敌锐气。因此,必须一往无前地杀出去,安然无恙的回来。不管是杀得气势不够,还是肉包子打狗,都没意义。

杀得有声势,突击方向很重要!八百人出去,死打硬冲,就是打十万头猪,也会被拱死!

张辽的突击能力,在曹营数一数二,尤其擅长选择突击方向,甚至实施“斩首”。白马,他和关羽一起在白马击杀颜良(风头让关羽抢了,但张辽也是主要参与者);白狼山,张辽更是阵斩蹋顿(不管是曹纯还是张辽斩杀蹋顿,白狼山的指挥官是张辽)。


李典的持重,在曹营独树一帜。

李典以“长者之风”闻名(虽然死时才36岁),他知进退。在黎阳补给中,他果断出击,斩杀敌将,打通通道;在博望坡,他力阻夏侯惇追击中伏(虽然夏侯惇未听)。更重要的是:李典性格文雅,不喜争功,有可能在联合作战中更好的配合友军!

一个突击达人,一个持重稳将,彼此配合,才可能“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乐进,骁果彪悍,进攻一往无前,并不适合这种“捞一把就走的”出击任务。同时,乐进相对官职略高,又不想张、李之间死人恩怨重,便于在张、李出击后,统一指挥城中将士作战!


薛悌?合肥城里领导够多了,您就不要参合了!

步兵突击!

曹操规定了套路,以及套路中的负责人,领导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剩下的,就看你们了!

何时出击?


可以夜袭。夜晚敌人不知虚实,可能惊恐,但是,张辽军也看不清形势,杀出去最多就是骚扰一下,达不到重挫敌军士气的目的!

那么···等明天清晨吧!

次日清晨,张辽等八百壮士奋勇杀出!


许多文章把这次突击绘声绘色地描写成了骑兵突击,或以骑兵为主的多兵种配合,这是误会。

曹丕后来追加嘉奖时说得很明白:“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 步卒八百,就算有骑兵,也不多。

这是一场以步兵为主的突击战!

就算是步兵,在长期中原争霸战中幸存下来的曹军将士也是有绝对优势的!

当初在江陵,面对挟赤壁余威的周瑜军,曹仁就以其个人勇武,救出牛金。

大突击!

此时的张辽军,除了本来就够猛,还有极强的突袭效果加成。

此时正是清晨,熬过了夜袭的威胁后,吴军即使有部署,也是准备攻城的部署,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军团,其惊溃之情,可想而知。


八百壮士突然出现,杀声震天!张辽大声报自己的名字,披甲执戟,身先士卒!吴军大惊失色,连连败退。陈武战死(也有记载说陈武死于后来的追击战),徐盛、宋谦军队散退!

后面的潘璋反应快,搞毛线呀!斩杀了退却的徐盛军士卒二人,吴军从混乱中开始恢复,重新杀了回去!

望着正在集结、整顿的吴军,张辽蔑视地笑了笑:你们想多了,我本来就不是来找你们的! 步兵整顿,不是大喊大叫回头冲锋,而是要重新结阵。


步兵结阵期间,运动能力很弱。张辽趁着这个当口,刀锋一转,去找大boss了!

耀武扬威!

孙权自以为是安全的。你张辽前面的吴军没解决,难道敢不顾侧翼和屁股后面的威胁来找我吗?想找死?


可是,张辽们还真的就杀了过来!

孙权大惊,跑到了一座高地,令卫士们持长戟坚守!


张辽冲到山下,耀武扬威,“孙权,下来单挑!”

为什么喊孙权下来单挑?有本事你接着冲,上去直接砍了孙权不就行了!

张辽们脑子很清醒:他们靠着突击杀到这里,现在孙权就在眼前!可是,他们并没有能力击败严阵以待,没有退路的孙权千余卫士!

“斩首”的机遇已经错过了,就不去纠结了。张辽们现在的工作,就是赶紧打击东吴士气!

进退自如

一番耀武扬威后,孙权军逐渐围了上来。

差不多了,回去吧!


张辽军趁东吴军围未牢固,掉头杀了回去!

东吴军是星际火燎来救主的,摆开的是利于突击的队形。因此,更能突的张辽军一波猛冲,突了出去。

在张辽突出后,还有许多将士仍在围内。将士们高呼“张将军放弃我们了吗”?张辽当然不会放弃你们,一旦放弃,这次出击就是给东吴刷士气了!

张辽重新杀入阵中!张辽此次是从吴军阵后杀入,救出了被困曹军。


江陵之战中的曹仁也是如此,冲入两次,救出牛金,可见东吴对曹军的猛将突击,长期不适应。

进退自如,耀武扬威!曹军士气大振,东吴军锐气大失!

买一送一,孙权作死

锐气大丧的吴军,连续攻击十几天,打不下来!


确实,攻城的时候,吴军都要拿一支眼盯着张辽。啥时候这位爷又杀出来,就算杀不了孙权,再砍死个陈武,也是不的了的!

吴军没有时间慢慢抚平心理创伤了,撤!

撤就撤吧,孙权可能觉得自己给张辽的优惠力度不够,还要买一送一。

当消费者张辽静静地看着东吴撤军时,惊喜地发现了大礼包:吴军主力已经撤退,但高级领导们都还在后面待着!孙权、吕蒙、蒋钦、甘宁、凌统,奖励高的大怪物都待在后面!


那还有什么说的!张辽迅速组织了追击!

东吴军又一次大混乱!

第一次突击时吴军混乱,怪张辽太猛;这次吴军混乱,真不怪人家!

张辽突击力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孙权既然亲自断后,就要有个断后的样子呀!怎么又被别人一波冲散了呢?

幸亏凌统拼死抵抗(三百亲兵全军覆没,自己死里逃生),才护着孙权逃出生天!

贺齐的反思,隐晦指出了东吴败因

战败后,贺齐关心领导:“您是至尊呀!怎么能这么不爱惜自己,身处险境呢?”孙权接纳了这个“关怀”。

其实,贺齐的“关怀”指出了东吴的败因:孙权太二,连累三军!

指挥部位置靠前,可以激励士气。但前提是:指挥部要安全!如果指挥官一天到晚被人“将军”,那什么部署、什么优势都是扯淡!


在濡须口,孙权位置也靠前,但是曹操打不着他!孙权很安全!曹操望着在大船上帅气逼人的孙权,只能喊出“生子当如孙仲谋”!

合肥前线,你也靠前,就是作死了!

东吴不是名将,吕蒙、甘宁,哪一个都是有勇有谋之人。可是,只能忙于“救主”,再有勇有谋又何处施展呢?

面对众寡不敌的危险局面,曹操短短数语,枭雄之能尽显!抓住了孙权军依赖锐气的特点,选定了先出击再守城的战法,并通过分工,充分发挥了众将的特长!

张辽在领会曹操精神后,抓住孙权军指挥上的失误,猛冲猛打,挫敌锐气,又头脑冷静,果断撤退,全身而退,安定了军心!

李典、乐进,名将之风尽显,他们不以个人恩怨而废国家大事,又在让张辽出尽风头时默默死战(李典疑似此战重伤,不久,以36岁去世)。

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众志成城,头脑冷静,抓住软肋,果断出击,挽救危局!曹军众将,值得学习!

4

谢谢邀请啊!

被网友们戏称为“孙十万”的孙权,为何动员了十万人去打合肥,却被张辽率领的七千守军击败了呢?

这个先要搞清一个事情,孙权虽然动员了十万人,但这十万人不是都被集中到了合肥。东吴的军制是私兵部曲,大将分别统军,各自有自己的兵力。合肥之战爆发时,诸将仍是各统其兵、分营部署,每人数千到万余不等。比如之前周瑜、鲁肃所统之兵均数千人。其他部将所率领的兵力也都是类似如此,这些部队显然是分别开赴战场的。

对于以逸待劳的张辽军来说,这些东吴军队就是如葫芦娃一样,是一个个来送人头的。因此张辽趁吴军立足未稳,直接用800人打了一个突击。“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而孙权率领的中军,人数并不很多。比如在逍遥津战场,孙权身边之后一千多人,“(孙权)唯车下虎士千余人。”

也就是说,张辽这800人并没有多少兵力劣势,因此能凭着兵源的精锐把孙权打得乱花流水。“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再教训了一顿孙权后,张辽就开始守城了。吴军攻城不克,军中还暴发了疫病,故而10天后撤兵。

这时候,东吴的军制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大家都是私兵部曲,谁肯替别人打掩护啊?撤退肯定都是想抢先走。这就又给了张辽以机会。

这次张辽投入的兵力不可考,但相对而言,追击撤退的败兵,有几千精锐就可以了。而这几千精锐对于组织度不高,各自为战的东吴各部队其实是有着压倒性优势的。

张辽利用逍遥津的地势,先拆断桥板,然后乘孙权殿军兵少,率军突袭,再次把孙权的中军打的慌乱不堪。东吴大将徐盛、宋谦都被打的各自逃命。如果不是潘璋拦回逃兵,甘宁、凌统各以亲军捍御,孙权怕是要被张辽活捉了。“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我们再看这一仗,其实跟一千多年后的萨尔浒之战有点类似,都是利用敌人兵力分散的机会,在内线作战,对敌人进行各个击破。当然也有所不同,那就是打仗时孙权太喜欢往前站了。所以两次都被张辽按住打,从而让己方士气不振,战略上各种被动。

5

我是插画师的三国梦。试着对这个问题稍作解答。

“逍遥津之战”是张辽的成名战,当然也算是孙权的“成名战”了。估计孙权的“孙十万”的绰号,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来源这场战役。很多人都感到奇怪,合肥是怎么用几千的兵力抵挡孙权的十万大军,张辽又为什么有“八百破十万”的说法,孙权打得怎么就这么臭。

“逍遥津之战”的历史背景

首先说说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当时曹操带着军队去汉中,打“五斗米道”的首领张鲁去了。兵力跑到西线去,留在东线的兵力自然也就少了。当时合肥的守军只有七千。而孙权此时掌握皖城这个江北的桥头堡。趁曹操打张鲁时攻打合肥,那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曹操当然是预料到孙权会打合肥,他玩了一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常用的花样,就是“锦囊妙计”。不过没有锦囊,而是一封书信,上面写着“贼至乃发。”

“合肥之战”的过程

其实“逍遥津之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战役,它是属于“合肥之战”的一部分。所以要聊“逍遥津之战”,得从“合肥之战”说起。“合肥之战”就是孙权争夺淮南地区,趁曹操出门打仗,率领十万大军来打只有七千人的合肥。这时候就是“贼至”的时候了,于是留守合肥的薛悌、乐进、张辽、李典就打开这个书信。上面其实也没有什么奇策妙计,而是战役初期的一个简单的安排,由乐进和薛悌守城,李典和张辽出城迎击。

这个计策说白了,就是趁江东军队立足未稳的时候,尽量打一个小规模的漂亮的突袭。目的也不在于杀伤多少敌人,毕竟合肥才七千人,还得分兵留守,以古代冷兵器的效率,张辽和李典打赢了也杀不了多少人。但是对于敌人的士气是很好的打击。我们看三国时期很多经典的守城战,比如罗宪守永安,霍峻守葭萌,都是在守城的时候抽出空进行一次反打,提升自身士气,削弱对方士气,能够更好地守城。曹操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意思是这么个意思,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张辽和李典作为执行者,首先是消弭了两个人之间的私人恩怨,然后是寻找优秀的士兵,能打不能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死士”,要敢于冲击对方的十万大军。一共是八百人,饱餐一顿后,在第二天清晨,张辽率先冲入孙权的军队中。江东军吓了一跳,很明显没有准备好,直接让张辽杀到孙权身边来。孙权赶紧躲到山上去,开始指挥士兵包围张辽。

张辽确实是一个猛将,成功突围,又回头救援落在后面的死士,然后再次突围。这场小规模的战斗中,张辽大获全胜,江东军队是臊眉耷眼,垂头丧气。张辽所谓的“八百破十万”,就是来源于此了。

经过张辽这么一“闹”,曹军和江东郡在士气上被拉开了差距。稍微弥补了士兵上的差距。孙权攻打合肥十天,没法打下来。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时又发生了疫病。小编认为,这个因素造成孙权撤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当初“赤壁之战”中,曹军也受到疫病很大的负面影响。

“逍遥津之战”

说了这么多,终于说到了“逍遥津之战”。这场战斗发生在孙权撤军的时候。孙权这个人可能是有点武力,毕竟总是喜欢打老虎,觉得自己有两下子。结果这个江东集团的首脑,居然负责了江东军队的断后的工作。也不知道谁拿的主意,如果是孙权自己拿主意,那也说明他身边的谋士不怎么靠谱。江东军队大都渡过了逍遥津,而且离孙权非常远。留在逍遥津以北的江东军,只有孙权的一千“车下虎士”,还有吕蒙、蒋钦、凌统、甘宁的部曲。

张辽瞧见这个情况,我估计他得高兴得拍大腿。哪有这么好的机会。于是张辽等人果断出城追杀孙权。孙权这时候打虎的劲头可没有了,吕蒙、甘宁、蒋钦、凌统真是倒了血霉,掩护着孙权撤退,战斗非常激烈。到了逍遥津桥,发现桥被人为弄断了,由孙权的近侍谷利在后面抽马屁股,孙权才逃过断桥,得到贺齐的接应。甘宁也是这么过去的。凌统是断后的,身边部曲都死光了,自己也受伤了,潜泳回来的。另外两个怎么回来的,小编就不知道了。反正断后的军队都挺惨了。

余论

其实“逍遥津之战”,或者整个“合肥之战”中,江东军队的损失不算太大,陈武战死还是比较可惜。至于士兵的伤亡,可能并不太大。因为张辽追杀的只是孙权等人的断后部队。然后这场仗确实打得憋气加窝火,再加丢人。后来人们戏称孙权为“孙十万”,大多也拿这场仗来举例。

至于双方胜负的原因,主要有疫病,士气的消长,外加上孙权的骚操作。不得不说,曹操是一个很懂得军事的人,张辽身上也是有一股子血勇之气,在“合肥之战”中,张辽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从勇猛的作战方式,到对战机的把握,再到提前摧毁逍遥津桥的智计,可以说孙权输得不冤枉了。

6

孙权的东吴军队,与南明的郑成功有点类似,善于水战,拙于陆战,特别攻坚战能力比较差。逍遥津之战,因为三国演义有一个“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很有名,实际上应该称为“合肥之战”比较准确。

这场战役,对孙权来说是很没面子的,因为孙权有十万之众,而合肥守军只有七千人。这次战役用“惨败”的字眼是有点过分,但输得很没面子是真的。

首先,张辽以八百敢死队勇闯吴军兵营,给了孙权一记下马威。

张辽的主动出击,是孙权没有料想到的,因而被杀懵了。当时曹操率主力攻击张鲁,孙权是乘曹操无暇东顾,大举进逼合肥,在兵力上居绝对优势。因此,孙权多少有点轻敌,而正是这种轻敌之心,让张辽有偷袭的机会。张辽的偷袭,虽然没有重创吴军,但是给吴军心理还是造成不小的震动,同时也让守军信心倍增。

其次,孙权在攻城战中,没能取得突破。

尽管遭到张辽偷袭,吴军毕优势在手,很快便投入反攻。吴军包围合肥,攻城十余日,没能取得进展。为什么吴军攻不下合肥呢?有几个原因:其一,吴军的攻坚能力是比较差的,在整个三国历史上,吴军的这个缺陷自始至终都存在;其二,合肥的防御工事很强大。合肥是曹操攻略南方的重要桥头堡,最终他派刘馥为扬州刺史,经营合肥。刘馥非常有能力,他到合肥后,推广屯田政策,兴修水利,建学校、修城墙、筑堡垒,收集滚木、大石,加强城防。在他的努力下,合肥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其三,孙权缺乏坚韧的意志,他并非一位好的统帅,一旦遇挫就打道回府了。

孙权虽然人多势众,但是要攻克这样固若金汤的堡垒,光靠人多还是不行的。

其三,张辽抓住吴军撤退的机会,发动反击

孙权攻城十余日不下,就打道回府了。到这个时候,吴军在合肥之战中,并未遭到重大损失。但是在吴军在撤退时,张辽突然发动反攻。

张辽的反攻,又一次出乎孙权的意料。按常理说,合肥仅有七千守军,而孙权有十万大军,看到吴军撤退,就应该谢天谢地了,谁还会没事找事,拿鸡蛋去碰硬石头呢?偏偏张辽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当然,他并不是蛮干,而是十分聪明选择反攻的时机。什么时机呢?他趁吴军渡河的时机,当时多数吴军已经从逍遥津渡了河,还有一部分滞留在北岸,包括统帅孙权。这个机会时间点选择得太好了,因为吴军虽众,大部队却是在河的彼岸,只能眼睁睁看,却无法参战。

所以,说张辽以七千打败十万吴军,其实不是很准备。他是打败吴军的殿后部队,滞留在北岸未渡河的部队。即便如此,张辽的胆识与勇气,也是值得尊敬的。

7

逍遥津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三国志》记载的逍遥津之战,和《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逍遥津之战基本相同。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只用了七千多人的军队,便击败了孙权的十万大军,还险些俘虏了孙权。逍遥津之战后,孙权对张辽畏惧万分,东吴的孩童听到张辽的名字,都不敢继续哭泣。

逍遥津之战爆发前,曹操带领曹魏的主力西征张鲁,只留下了七千军队守卫合肥。曹操临走前给张辽一封迷信,迷信上只有一段话:“贼兵来到之后,张辽和李典外出迎敌,乐进负责守卫城池,薛悌不要出城迎敌。”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

将领们看到曹操的迷信后,都感到十分的疑惑。张辽力排众议,对着将领们说:“曹公现在远在汉中,如果坚守待援,等不到援兵合肥就被攻破了,现在只有主动出击,打垮敌人的时期,我们才能守住合肥。”

在开战前一天,张辽组织了八百人的敢死队,杀牛宰羊犒劳将士。第二天张辽带领八百敢死队冲出城门,张辽身先士卒,在乱军之中高呼自己的姓名,斩杀了孙权手下的两名将领,杀死孙权手下士兵数十人。

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孙权非常的害怕,带着卫士躲到了高处,张辽挑衅孙权下来单挑,孙权不敢应战。在退兵的时候,张辽的一部分士兵被东吴军队包围,张辽又重新杀回去,将这些士兵救回。

由于张辽打垮了孙权军队的士气,孙权的军队围攻了合肥十多天,始终无法攻占合肥,只能撤军离开。孙权在撤军的时候亲自断后,在孙权的大部队离开后,孙权才开始动身离开。张辽抓住了机会,带领士兵猛攻孙权,拆毁了逍遥津的桥梁。

孙权亲自搏杀突围到桥边,却发现桥梁已经断掉。孙权情急之下驱赶马匹飞跃断桥,才勉强保住了性命。负责断后的三百士兵全部战死,凌统沿着河边逃跑,被前来接应的舟船接走,大将陈武战死在乱军之中。

事后张辽审问被俘的士兵,士兵告诉张辽那个上身长下身短,擅长射箭的人就是孙权。张辽悔恨的说:“如果早知道他是孙权,兴许能抓到他。”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这一战过后,孙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不敢进犯合肥。一直到了张辽去世前,孙权仍然告诫将领:“张辽虽然生病,但是仍然勇不可当。”

张辽能够取得逍遥津之战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张辽作战勇敢,擅长抓住机会。狭路相逢勇者胜,假如张辽坚守待援,必然不是孙权十万大军的对手。张辽出其不意的主动出击孙权,反而让打垮了孙权的士气,孙权军队士气不振,虽然有十万大军,也不是张辽的对手。

8

呃,因为江东战斗力明显不足。

东吴以水战擅长,属轻步兵,不仅装备训练不如曹军,骑兵也少很多,陆地平原战斗力远逊于曹军。比如赤壁之战后周瑜带来3万主力取进攻南郡,结果打了一年,曹仁才因张飞被周瑜请来包抄,又缺乏军粮退至襄樊,而此时曹操因为关注马超无法给曹仁提供支援。

江东军队的陆地战斗力可想而知。

9

公元215年东吴进攻荆州,刘备率军五万支援关羽。七月刘备得知曹操攻破阳平关,张鲁跑到巴地。刘备于是跟孙权议和,重新瓜分荆州。三国志: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八月孙权趁曹军主力远在汉中,集结了十万人马围合肥。东吴参战将领有:吕蒙、偏将军陈武、折冲将军甘宁、凌统、孙皎、凌统、武潘璋、宋谦、徐盛、贺齐、蒋钦等。东吴能打的将军几乎都上了。而合肥守军只有七千人,守将张辽、李典、乐进、薛悌等人。

公元214年七月曹操征孙权,十月退军。曹操退军除了军事不利外,还有就是内部矛盾问题。公元215年三月征张鲁,是为防止韩遂等人意图跟刘备联合。献帝传载诏曰:韩遂、宋建,南结巴、蜀,群逆合从,图危社稷,君复命将,龙骧虎奋,枭其元首,屠其窟栖。曹操征张鲁的时候就预料孙权会趁机进攻合肥。曹操给了护军薛悌一封密函,等到孙权到时再打开。三国志: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公元215年八月孙权率军十万围合肥。于是张辽、李典、乐进、薛悌一起打开密函。内容:当孙权来了,张辽和李典率军出战。乐进和薛悌守合肥城。当时诸将感到疑惑。张辽知到曹操的心思对诸将讲:主公率主力远在汉中,等到援军到达合肥城也许破了。主公让我们出战就是为了挫吴军锐气,然后就可以坚守。李典表示认同。

张辽夜募集敢死队八百人,杀牛慰劳将士。张辽李典突然率八百人袭击,当时吴军都没有防各。张辽亲自杀数十人和斩二将,并大呼张辽来了,一直冲到孙权大营。孙权和诸将大惊,都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魏军多少人。诸将保着孙权退到山顶,张辽在山下大呼让孙权下来大战。孙权不敢动,但看见张辽所部人马并不多。于是聚集吴军围住张辽。张辽率部下数十人冲出重围。盖被围魏军大呼: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回冲击打开缺口,救出其余魏军。此战中陈武战死。宋谦徐盛大败,其兵溃逃。潘璋斩杀两个逃兵受伤,宋徐部下才返回继续作战。徐盛当时受伤连武器都丢了,还好贺齐率军赶到救援。此战吴军的损失来说并不大,但锐气大大受挫。吴军心低下,魏军士气大振。三国志: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虽然吴军受挫,但始终人马众多。张辽等人只要坚守待援就行了。


孙权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十多天后就退军了。历代的围城之战很少是围十来天就退的。偏偏孙权就是如此。孙权每次征战都是在敌人援军到达前就会退军。本来大军安然退军最多是无功而返,偏偏退军时出来问题了。三国志: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合肥城坚,十几天当然不可能城破。孙权的十万大军大部分已退军。只有孙权亲兵虎士千人从逍遥津北撤退。三国志: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馀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得知立马率步骑追击。孙权得知张辽率军追击,立马派人让撤退的军队回来。但是已经走了很远了,一时间并不能赶回来。甘宁凌统吕蒙等率军死战,凌统率三百人保着孙权撤退。甘宁当时大声责问负责击鼓的人为何不击鼓。逍遥津北桥已经损坏,缺口有一丈宽孙权在侍从谷利帮助下,纵马跃过断处,才得免难。贺齐率军三千赶到津南迎接孙权。

逍遥津之战张辽差点俘虏了孙权。据《献帝春秋》: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即孙权)。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献帝春秋记录我表示怀疑,张辽要知道那个是孙权应该不难。当时吴军皆死保孙权过桥,怎么能不知道。但孙权确实差点回不来了。历来军退都要防止敌人追击。曹操就经常亲自断后。诸葛亮退军必然设伏兵。此战东吴仗着人马众多,过于轻视张辽等人。张辽率八百骑袭营和追击吴军,虽然没有重创吴军。此战吴军损失虽然不多,但对东吴士气打击非常之大。

10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先有张辽七千破十万,后有岳飞八百破十万。还有甘宁百骑破魏营,类似这样的战事很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