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除了科考、推荐可以当官外,还可通过捐粮的方式获取官爵,但对此会有限制,最高只能获得县令。乾隆皇帝觉得捐钱当官影响大清形象,于是就给废弃了。

但甘肃是个例外,自然环境恶劣,干噪少雨,经常遇到旱灾;人口不算少,粮食短缺,主要依靠朝廷赈灾。朝廷就给了个“政策”,认可甘肃用“捐监”办法来解决赈灾问题。其实,监生根本不是官,是一张什么通行证,明清两代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监生,捐纳财物入监的称捐监,监生可参加乡试。

△清朝甘肃“捐监”

当时的江苏巡抚王师向乾隆表示,愿意捐献粮食给自己儿子某个差事,乾隆和王师关系还不错,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他儿子王亶望就当上了甘肃布政史。

王亶望上任后就想着怎么把买官的钱捞回来,于是他把朝廷允许甘肃捐粮换官的规定制度化,大大小小官员卖力执行,因为可以分得一杯羹。

王亶望一边向朝廷谎报全省连续七年干旱,讨要赈灾粮食,但他每次他要的数额不太大,。乾隆还以为他真在赈灾呢,根本不知道甘肃那几年就没出现什么灾害,觉得王亶望干的不错,便将他从甘肃调任浙江巡抚。

△清朝甘肃布政史王亶望卖官

王亶望离开两年后,甘肃发生反清起义,乾隆皇帝派阿桂率部前往督剿,阿桂进入甘肃后,遇到大雨连绵,军事行动受到阻碍。随即向乾隆皇帝反馈了这一情况。可乾隆皇帝立即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甘肃每年都奏报朝廷,声称有干旱,需要赈济灾民。既然年年有干旱,何以今年偏偏这么多雨水呢?

乾隆皇帝察觉这里面必有蹊跷。密令阿桂和陕甘总督李侍尧进行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查出了一个惊天大案:7年间,甘肃共有274450名报捐监生,收银15094750两,合计侵贪赈银2915600两。共有102名(一说113名)省、府、州、县官员牵涉到此案,王亶望还侵吞了赈灾粮食290万两,甘肃官员几乎一网打尽。

△清朝的甘肃卖官案

贪污超过万两的就超过了60人,贪污超过千两的就超过100人,超过10万两的就有30多人。

清朝法律规定:贪污超过一千两就要被斩首。

甘肃总督勒尔谨赐予自尽,原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继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处以绞刑。侵贪赈1000两以上的56名官员正法,算算死于甘肃冒赈案的大小官员共有60名,被罢官流放的更多了。〔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相关部分〕

最佳贡献者
2

都是乾隆惹的祸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王朝巅峰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应该就是其奢华的作风和对和珅的放纵,更使其成为了天下第一贪官,留下千古骂名。当然,经历了康熙和雍正的勤俭,乾隆也确实有了奢侈败家的资本了。为了粉饰天下太平,拉近君臣关系,乾隆时常举办耗资巨大千叟宴。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种奢侈之下,会引出多少问题。今天我们想说的就是,在乾隆时期发生的一起震惊大清朝的贪腐案件。这个案件牵连甚广,几乎一个省的官员都深陷其中,正所谓法不责众,连乾隆都被迫修改律法来减轻相关人员的罪责,不然全省官员几乎都无法幸免,这就是震惊朝野的甘肃冒赈案,又是甘肃卖官第一大案。

在清朝,除了正常的科举考试之路可以当官以外,为了让那些权贵之家能够更快的镀金和晋升,也允许通过捐粮的方式和获取功名和官爵,但对此会有限制,最高只能获得县令官位。到了乾隆时期,乾隆觉得这种捐钱得官得方式会影响大清朝得形象,于是就将这个方式给废弃了。

特殊的甘肃


甘肃是个例外,那里由于气候经常干旱少雨,粮食短缺,再加上甘肃的人口也确实也不算少,依靠朝廷赈灾还是有些吃力的,所以说为了缓和当地的饥荒,发动当地人捐粮,乾隆不得不将甘肃划为“法外之地”,允许甘肃可以捐粮当官,当然也仅仅限于捐粮。

这下好了,既然上有政策,那么肯定下有对策了。当时的江苏巡抚王师开始动起了小心思,他向乾隆表示,自己愿意捐献粮食给自己儿子某个差事,而乾隆考虑倒和王师关系还算不错,而且他也还算是个清官,于是就同意了请求,后来他儿子王亶望当了甘肃布政史。

王亶望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谋划怎么把曾经花出去的钱想办法赚回来,于是他就把这个捐粮换官的规矩直接形成制度化了,并且从以前的捐粮变成了捐钱就可以换官。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甘肃省上上下下的官员,有模有样的全部照此政策执行,大小官员全部参与分红。

后来王亶望一边向朝廷还讨要赈灾粮食,用向朝廷讨来的粮食填补他擅自卖官以后缺失的粮食,由于每次他要的不多,朝廷还以为他真在赈灾。而事实上,甘肃那几年根本就没有深恶饥荒,甘肃上上下下的官员将此事瞒得严严实实得,乾隆更是完全布知道,后来乾隆觉得王亶望干的不错,将他从甘肃调倒了浙江担任巡抚。

但做过的事,终会留下痕迹。两年以后甘肃发生了叛乱,乾隆在派兵镇压以后,却从前线的将士那里得知甘肃前几年根本没有旱灾,那必然是王亶望说谎了,于是乾隆立刻下令彻查。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甘肃一共有27万人买官,共花费了1500万两白银,王亶望个人还侵吞了赈灾粮食290万两。

结束语

在这场巨大的贪污案件中,贪污超过千两的就超过百人,贪污超过万两的就超过了六十人,其中十万两以上者就有三十多人,甘肃省的官员几乎全部参与。而清朝的法律是贪污超过一千两就要被斩首。没办法,为了保留一些官员,乾隆只能修改法律,最终被斩首的只有60人,被罢官流放的更是不计其数,这起案件被乾隆称为“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3

在清朝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全国有名的大案,这个案子最终导致三名总督、巡抚被斩首,整个甘肃地区的官员都被问罪,牵连范围非常的广。那究竟是怎样的案子,能够将一省的官员都牵扯在内呢

这件事还要从头说起。事情起源于乾隆三十九年,当时的陕甘总督是勒尔锦,勒尔锦向汇报说:甘肃这个地区的百姓太苦了,人穷,还有天降旱灾,导致这里有些地方的人食不果腹,于是请求在这个地方开捐监。捐监就是指家里有钱的人可以通过捐粮食换取监生的资格,也就是这些人可以进读书。这个政策不需要国家付出什么,只要给出国子监监生的名额就行,于是经过户部的讨论之后,这一请求被同意了,当时乾隆帝指派王亶望去负责捐监这个事情。

没想到王亶望因此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原本捐监是要捐粮食的,他要求众人直接给钱,从中谋取利益。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他还不停地向朝廷谎报情况,称当地旱灾频发,要求朝廷赈济这个地方,于是朝廷给了甘肃这边更多的监生名额。实际上没有什么天灾,有的只是人祸,王亶望因此积累了无数的财富。三年之后,乾隆帝认为他捐监做得很好,给朝廷收了很多粮食,还给他升职为巡抚了。

此时接任王亶望在甘肃的职位的是王延赞,王延赞发现了这个事,但他也想要从中获利,于是他不仅没有举报王亶望,反而伙同勒尔锦一起向朝廷隐瞒这件事情,一直从中赚钱。直到四年之后,甘肃这个地区爆发了民众反抗起义,乾隆帝派阿桂去镇压,看到阿贵递回来的折子上说那边雨水太多不利于战事,乾隆帝开始怀疑之前的旱灾有问题了,之前都是大旱,突然就雨水太多了?他让阿桂彻查,才掀开了甘肃地区持续了近七年的捐监贪污案。

这个地区的官员们上下协力,企图瞒天过海,总共贪污了将近三百万两银子。按照当时清朝的规定,那些人全都要被斩首的。乾隆帝想到这样杀的人太多,而且牵连也太大,于是负主要责任的官员们被斩首,一共处死了56名官员,其他人被流放。

4

这个案件是清朝第一大贪腐案,史称甘肃冒赈案,也叫甘肃米案。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一剧中就曾经有几集讲的就是这个甘肃米案,当时的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伙同甘肃上下几百个官员,冒着欺君之罪,贪污受贿。

下面我们就把这贪污大案剥丝抽茧的分析一下:

农民起义,牵出大案

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政府的歧视和压迫,率撒拉人、回民起义,逼近兰州。乾隆命令当时陕甘总督勒尔谨为征讨大军提供粮草,由于勒尔谨的疏忽,延误了粮草,耽误了军机,被乾隆革职查办。

甘肃的事情眼看就要败露,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乾隆帝上奏。奏折说:

“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本来乾隆没觉得甘肃怎么样,但是王廷赞的这封奏折引起了乾隆的怀疑,一个小小的布政使从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于是,乾隆一方面平息战乱,一方面暗中开始调查地方官员冒振之事。

清官到贪官

王廷赞本是一个好官,在调任甘肃布政使之后,曾经还向总督提过要停止捐银行为,但是仍然顶不住金钱的诱惑。后来,在和珅的蛊惑下闹出了捐家里银两做军饷的事情。

在王廷赞至少,甘肃布政使是王亶望,此人自最初做官就是用钱买来的,所以在他看来所有的官都可以用钱买来。

清初,凡是读书人想要当官,须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捐交粮食,取得资格的可以应试入官,时称“捐监”。王亶望担任布政使之后说服总督勒尔谨,以粮仓不足为理由开始在甘肃开捐,到后期直接将捐粮还为了捐银。

史无前例

甘肃冒赈,史无前例,可怕的不是他们侵吞了多少银两,而是甘肃上下大大小小官员居然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更没有一个人出来举报,“官官相互”的地步已经达到了如此恶劣的地步,让人不禁冷战。

5

题主所说的应该是,清朝乾隆年间发生在甘肃的冒赈案,又名甘肃米案。此次贪腐案件是清朝历史上除了和珅贪污案之外,最大的一次贪腐案件。

据事后查明,当时甘肃省的官员几乎全部牵扯其中,按照当时的律法严格执行下来的,估计当时甘肃官场上的衣冠禽兽全部都要清洗一遍的,为了稳定大局乾隆不得已之下两次修改律法来减轻罪责,即使这样最终被斩首的人数还是超过了60人,流放关押罢官的不计其数,此案被乾隆称为“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虽然说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但还是有虎父犬子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一些虎父的犬子问题,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捐监这一踏入官场的捷径,当时的达官贵人子弟可以直接凭借父辈的余荫或者捐献粮食的方式获得秀才的功名,后来甚至发展到允许通过捐献粮食直接获得官位,好在这个官位最高也就是县令级别。

这个捐官的政策就是甘肃米案的开端,当时地处西北的甘肃常年干旱,经常的缺粮,朝廷的调拨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捐献大量的粮食就可以获取官位是甘肃官场的优待政策,但是按规定仅仅限于捐粮,绝对不能捐钱的。

当时江苏巡抚王师有个二流子儿子,读书那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了,科举路那是断了头的。于是王师就打报告给乾隆说希望捐献一笔粮食,给自己的儿子王亶望封个地方官就行。看在隔壁老王的面子上,乾隆同意了老王的请求,王亶(tǎn)望上任甘肃,担任布政使。

小王当官那是带着捞回本的使命而来的,然而甘肃地贫人穷的,去哪捞呢?聪明的小王决定以自身之道,还之余彼人之身,将目光瞄向了捐官这一老规矩之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王亶望上任通过大量的金钱,将身边的同僚绑上了自己的贪腐战车,原本捐粮买官的方式变成了捐钱买官,而钱则被王亶望大方地与所有官员一同瓜分,到了后面更是甘肃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员都有分红。

1781年,东窗事发王亶望等人在甘肃的贪污大案被阿桂和李侍尧查了出来,再加上王亶望之前在接待乾隆南巡时的铺张浪费,这时候乾隆才知道自己养了一个什么样的贪官。经过彻查,甘肃在那几年一共有27万人买官,共花费1500万两,王亶望等人还侵吞了赈灾粮共计290万两。

在这场甘肃米案当中贪污1000两的官员超过百人,贪污10000两的超过30人,10万两的超过20人,十万两以上的超过10人,且甘肃全省官员几乎都有参与。按律官员贪污超过1000两就要处死,而乾隆为了尽可能地稳定甘肃官场,两次修改律法,最终被斩首的人数超过60人,流放关押罢官的不计其数。

6

1781年3月,甘肃发生苏四十三反清起义。乾隆皇帝命令大学士阿桂率部前往督剿。阿桂进入甘肃后,遇到大雨连绵,使得军事行动受到阻碍。阿桂随即向乾隆皇帝反馈了这一情况。

这本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反馈,可是乾隆皇帝立即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原来,在这之前,甘肃每年都奏报朝廷,声称有干旱,需要赈济灾民。既然年年有干旱,何以今年偏偏这么多雨水呢?乾隆皇帝何等聪明的人?他立即察觉出,这里面必有蹊跷。当即下令阿桂和新上任的陕甘总督李侍尧进行调查。

这一查,查出一个惊天大案。

甘肃位于西北边疆,不设巡抚,由陕甘总督管辖。

清朝时期,甘肃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遇到灾害。朝廷鞭长莫及,又无法及时开展赈灾。在朝廷的认可下,甘肃便采取了“捐监”的办法,来解决赈灾问题。

所谓“捐监”,就是官府拿出一定的监生名额,发放给捐献粮食的人。捐献粮食的人,通过“捐监”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地方官通过“捐监”获得了赈济灾民的粮食,算是双赢。不过,乾隆皇帝上任之初,一度取消了地方上的“捐监”,收归户部,“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於户部收捐,备各省赈济。从之。”

1774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奏报朝廷,请求在甘肃恢复“捐监”。乾隆皇帝予以批准,但强调,“捐监”时一律以粮豆收捐,不得以银两折收。

同时,乾隆皇帝派他所信任的王亶望任职甘肃布政使,主持开展“捐监”工作。

王亶望,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他在上任之初,老老实实地按照乾隆皇帝的规定,以粮豆收捐。但是,没过多久,王亶望就下令改捐“折色”,不再收粮豆,直接收银子了。

以粮豆收捐,和直接收银子,有什么区别?当然有区别了。直接收银子,有利于中饱私囊;而以粮豆收捐,还得将粮豆换成银子,很是麻烦。

那么,收捐的银子又是怎么进入各级官员的私囊呢?

这又得进行一番操作了。

王亶望是这么做的。他向朝廷谎报,甘肃遭受旱灾,需要赈灾。朝廷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下令将“捐监”的粮豆发放给灾民。于是,王亶望便将收捐的银子收入自家口袋。当然,这种好事,不能一个人独吞,得“雨露均沾”。于是,上至总督勒尔谨,下至州县官员,均见者有份,一个不落。王亶望是操办人,自然要拿得多些。

对于王亶望等人的贪污行为,朝廷并不是毫无警觉。

1774年当年,“捐监”仅实行了半年,王亶望就往朝廷报了“捐监”1.9万名,收捐豆麦82万石。乾隆皇帝对这些数据表示怀疑,诘问勒尔谨等人,称:“甘肃民贫地瘠,安得有二万人捐监?又安得有如许馀粮?今半年已得八十二万,年复一年,经久陈红,又将安用?即云每岁借给民间,何如留於闾阎,听其自为流转?”

勒尔谨只能编造谎言,蒙混过关。

在那以后,王亶望继续在“捐监”里大行贪污之事。3年不到,甘肃就有15万人通过“捐监”而成为监生,收捐600多万石。

根据《清代甘肃人口的分布》记载,1776年甘肃总人口约为1200万。15万人相当于甘肃总人口的1.25?如此大比例的人成为监生,竟然没有引起朝廷的再次过问,也算奇事一桩。

1777年,王亶望擢升为浙江巡抚。继任者,是宁夏道台王廷赞。王廷赞是吏员出身,一直为官谨慎,循理守法,在兰州素有清名,兰州民间还流传着“打官司,找王经历(王廷赞)决断”的说法。后来,王廷赞在苏抵抗四十三反清起义时,率部坚守兰州5天5夜,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

王廷赞继任甘肃布政使之初,一度想将“捐监”改为收粮豆,但在上上下下的压力之下,被迫再次恢复原样。因此,贪污收捐银子的事情仍然大行其道。直至1781年被一场连绵不断的大雨引发。

案子并不复杂,因此阿桂、李侍尧很快就查清楚了。

根据阿桂、李侍尧的查案报告,7年间,甘肃共有274450名报捐监生,收银15094750两,合计侵贪赈银2915600两。共有102名(一说113名)省、府、州、县官员牵涉到此案中,几乎将甘肃官员一网打尽。

由于牵连太广,连乾隆皇帝都觉得不可思议,他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怎么办呢?乾隆皇帝决定,甘肃总督勒尔谨赐予自尽,原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继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处以绞刑。接下来,将侵贪赈1000两以上的官员正法,计有56名。

算一下,死于甘肃冒赈案的大小官员共有60名。

7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王朝巅峰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应该就是其奢华的作风和对和珅的放纵,更使其成为了天下第一贪官,留下千古骂名。

当然,经历了康熙和雍正的勤俭,乾隆也确实有了奢侈败家的资本了。

为了粉饰天下太平,拉近君臣关系,乾隆时常举办耗资巨大千叟宴。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种奢侈之下,会引出多少问题。今天我们想说的就是。

在乾隆时期发生的一起震惊大清朝的贪腐案件。这个案件牵连甚广,几乎一个省的官员都深陷其中。

正所谓法不责众,连乾隆都被迫修改律法来减轻相关人员的罪责,不然全省官员几乎都无法幸免,这就是震惊朝野的甘肃冒赈案,又是甘肃卖官第一大案。

在清朝,除了正常的科举考试之路可以当官以外,为了让那些权贵之家能够更快的镀金和晋升,也允许通过捐粮的方式和获取功名和官爵。

但对此会有限制,最高只能获得县令官位。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觉得这种捐钱得官的方式会影响大清朝的形象,于是就将这个方式给废弃了。

甘肃是个例外,那里由于气候经常干旱少雨,粮食短缺,再加上甘肃的人口也确实也不算少,依靠朝廷赈灾还是有些吃力的。

所以说为了缓和当地的饥荒,发动当地人捐粮,乾隆不得不将甘肃划为“法外之地”,允许甘肃可以捐粮当官,当然也仅仅限于捐粮。

这下好了,既然上有政策,那么肯定下有对策了。当时的江苏巡抚王师开始动起了小心思,他向乾隆表示,自己愿意捐献粮食给自己儿子某个差事。

而乾隆考虑倒和王师关系还算不错,而且他也还算是个清官,于是就同意了请求,后来他儿子王亶望当了甘肃布政史。

王亶望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谋划怎么把曾经花出去的钱想办法赚回来,于是他就把这个捐粮换官的规矩直接形成制度化了。

并且从以前的捐粮变成了捐钱就可以换官。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甘肃省上上下下的官员,有模有样的全部照此政策执行,大小官员全部参与分红。

后来王亶望一边向朝廷还讨要赈灾粮食,用向朝廷讨来的粮食填补他擅自卖官以后缺失的粮食,由于每次他要的不多,朝廷还以为他真在赈灾。

而事实上,甘肃那几年根本就没有深恶饥荒,甘肃上上下下的官员将此事瞒得严严实实得,乾隆更是完全布知道,后来乾隆觉得王亶望干得不错,将他从甘肃调倒了浙江担任巡抚。

但做过的事,终会留下痕迹。两年以后甘肃发生了叛乱,乾隆在派兵镇压以后,却从前线的将士那里得知甘肃前几年根本没有旱灾,那必然是王亶望说谎了,于是乾隆立刻下令彻查。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甘肃一共有27万人买官,共花费了1500万两白银,王亶望个人还侵吞了赈灾粮食290万两。

在这场巨大的贪污案件中,贪污超过千两的就超过百人,贪污超过万两的就超过了六十人。

其中十万两以上者就有三十多人,甘肃省的官员几乎全部参与。

而清朝的法律是贪污超过一千两就要被斩首。

没办法,为了保留一些官员,乾隆只能修改法律,最终被斩首的只有60人。

被罢官流放的更是不计其数,这起案件被乾隆称为“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