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古都,除了八大古都外,山西大同也应该算一个。北魏孝文帝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迁都洛阳,从哪迁到洛阳呢,旧都平城,平城就在如今的大同。
图-山西大同位置及周边地形图
平城在北魏的前身代国时就已是南都,和北都盛乐并为代国两大城。代国被前秦天王苻坚灭亡,但留下个火种拓跋珪,在代国旧臣的拥立下,拓跋珪于公元386年称帝。当时还是草创阶段,拓跋珪随便找个草原就称帝了。但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牛川已经承担不起国都的重任了。就像你刚创业时没钱,二室一厅的房子就不小了,但你赚了大钱,你不会买别墅?这和迁都是一个道理。
公元398年,拓跋珪带着七大姑八大姨进驻平城。拓跋珪为什么不回到旧都盛乐呢?盛乐在现在的内蒙古和林格尔,不如平城距离中原繁荣地区更近。从汉化的角度,平城比盛乐更合适定都。拓跋珪下血本营建平城宫室,按照长安、洛阳的规制,仅大木头就用了几百万根,可见工程之浩大。长安、洛阳有的都能在平城找到复制版本。
图-北魏由平城迁都至洛阳示意图
北魏几个著名帝王: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世祖太武帝拓跋焘、高宗文成帝拓跋濬、显祖献文帝拓跋弘,都在平城号令(北魏)天下。献文帝拓跋弘,就是孝文帝拓跋宏(改姓元)的父亲,拓跋弘的母亲名气非常大——铁腕冯太后。北魏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冯太后开始,由孙子拓跋弘接棒的。拓跋弘讨厌母亲找小白脸,被狠心的冯太后用药给毒死了,死的时候只有23岁。包括拓跋珪被表弟兼儿子拓跋绍(拓跋珪娶姨妈贺氏生拓跋绍)杀死,这些著名的宫廷惨剧,都发生在平城。
图-大同、洛阳位置示意图
孝文帝元宏觉得平城太靠北了,而北魏的版图已扩张到河南南部,迁都洛阳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保障。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顶住了很多不愿迁都的老臣的反对,还是离开了平城。从此,平城慢慢就平静了下来,级别依然很高。北魏设立了省级的恒州,恒州治所就在平城。北魏国都虽然离开了平城,但却给平城留下了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
图-山西大同古城俯瞰
到了唐朝,大同变成了云州,还是北方防御突厥的重镇。五代十国时,云州迎来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知道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干爹耶律德光吧,这个“云”,指的就是大同。辽朝非常重视云州,辽兴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成为辽朝的五京之一。辽朝挂掉之后,统治中原的金朝,并没有废掉大同的西京地位,一切照旧。道理很简单,金朝定都在中都(北京),而大同是保卫北京西线最重要的战略屏障。万一西夏或其他什么部落从西线杀过来……
图-大同古城南门俯瞰
还真发生过这种事。金朝后期有个大奸臣胡沙虎,他时任西京留守。蒙古成吉思汗对金朝中都虎视眈眈。公元1211年,蒙古兵大举进攻西京。胡沙虎怕挨成思吉汗的揍,抛弃了大同,逃回中都,导致中都无险可守。金宣宗守不住中都,只好南迁汴梁,最终亡国。元朝前期的大同,地位依然非常高,还是西京大同府。直到公元1288年,大同才被废除了西京名号,改称大同路。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因为要面对北元,大同的战略地位再次突显。虽然没有叫西京,但大同是明朝的九边重镇之首。明朝要是守不住大同,朱皇帝在北京紫禁城里也就坐不住。
图-明朝九边重镇示意图
大同的历史,是值得大同人为之骄傲的。1961年,国家宣布有24个城市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就有大同。要知道,很多名气很大的历史名城并不在第一批的名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