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生而孤独,每个人都是孤独患者。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是斯蒂芬林奇,欢迎关注

(图片源于网络)

最佳贡献者
2

毫无疑问是中唐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无论你如何解读,那都是能够从中感受到孤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大部分的诗都很伤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愁,所以读起来让人立马能够感受到那种孤独之感,还有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这首《江雪》也是公认唐诗里面最孤独的一首诗,通篇情感细腻,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个字,但是每一句都无比的伤感,也无比的孤独。

那这首诗也是常年被收录在小学的课本里,成为了大家最为熟悉的一首唐诗,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的话,通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得很简练,只是那么平铺直叙,可是我们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还有心情,那么就不难发现,这首诗处处充满了诗意,也显得很孤独。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还与当时的一代文宗韩愈,以及后世的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入选了“唐宋八大家”,成为了最具有创造力的文学家。尽管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又是处处不如意,由于早年间参与了“永贞革新”,这场原本轰轰烈烈的改革,触及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于是遭受到了别人的报复和打击,一度被贬到湖南和广西。

《江雪》这首诗正是写于被贬湖南期间,当时他心情很糟糕,也非常的伤感,对于柳宗元来说,他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业,去实现人生理想,但是由于参与了“永贞革新”失败后,他的人生陷入了困境。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所以他处处表现得很伤感,在湖南期间无论是生活,还是思想都陷入了困境,这也令他悲痛欲绝。

柳宗元出身于名门,当时的河东柳氏是望族,不过到了他那一代整个家族开始在没落,所以这样的家族出来的孩子,那自然是要比别人更加懂事,另外又受过了良好的教育,家族里的人也希望他可以重振家族,但是由于被贬外地,他的人生再也不复从前,这对于诗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我们稍稍了解了柳宗的生平,还有他的人生经历之后,再来读这首《江雪》,那么就会有全新的认识,从中也会有新的体会。开篇的第一二句那就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同时也是很孤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所有山上的鸟都飞走了,所有的大路上都没有一个行人。只是那么信手拈来,可是字里行间充满忧愁,同时也非常的孤独。

最后两句又是再次描写了内心的悲痛之苦,显得就更加的孤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远处的江面上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正在风雪中独自垂钓。这两句与前面的两句,可以说是交相辉映,从而也令这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那种孤独感也是呼之欲出。

我个人认为柳宗元的这首《江雪》是最世上孤独的唐诗,每一句都很伤感,每一句也都很孤独,这首诗也是他人生的写照,毕竟一个人身处在外地,居无定所,身边又没有朋友,前途渺茫,这都使得诗人感动了无奈。

3

孤独是自身环境造成的情绪反应。

新婚燕尔佳人独守空房,无尽的思念,难以入眠。电话欠费,手机丢失,只能倚窗望月。——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当我做事力不从心,而别人确随心所欲井井有条时,我会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有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既而产生了孤独。——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为人处事以我为中心,持才傲骨,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身边自然就不会有朋友。看别人三五小聚,结对而行,自己确孑然一身,能不孤独吗!——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雨。

末路黄昏,一人独坐桥边,那已不是桥边姑娘,而是桥边老太太。眼望潺潺流水,逝去的是曾经的美好,曾经的心血,曾经的青春年少。如今就是和自己形影不离的那只大雁也不知去向,只能是——孤雁不饮啄,孤鸣声念群。

人生在世,时光飞逝,笑口常开,乐观面对,人老了就是啰嗦,笑对人生不就完了嘛!

4

谢邀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5

李白的《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诗人在月光下自斟自酌,举目无亲,狐独一人。举起了酒杯邀请明月同饮,诗人低头窥见自己的身影这不就有三人共饮了吗?廖廖数字,将自己的孤独、失意、惆怅跃然于纸。成为千古绝句!

6

我认为历史上最孤独的一句诗是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诗是:《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

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孤独之祖”。

  (图片来源于网络)

7

柳宗元的《江雪》绝对是孤独的,每一句、每一个意境,无不诠释出了孤独,“千山”这该是多广袤的空间啊,竟然连一只鸟都没有;“万径”这又是多么宽泛的世界,却连一个人也不见,,置身于这样空寂、辽阔的的江面上,一叶“孤舟”一个“独钓”者,甚至都没有活蹦乱跳的鱼,他钓的是满江之寒雪啊。此刻的他,联想到他仕途的失意、从前可谓是众星捧月,现在则是钓者一个,孤独感爆棚!

8

谢邀请。我认为历史上最孤独的一句诗是“月落乌啼霜满天”。

这句诗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唐代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张继等不少文士纷纷逃到江南的江苏浙江一带避乱,某日秋天的夜晚,作者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后夜晚的残景,让作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作者】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

【作意与作法】

唐诗安史之乱,使张继逃到江南,当时当地秋后的夜晚,是何等凄凉和悲惨。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首联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描绘一种意韵夜晚的景象。表达了思乡之情。尾联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月落,本难见物,只能渔火照明,霜寒天冷;夜半乃阗寂之时,却又传来乌啼和钟鸣。逃难的客人是一夜对愁无眠。作者用短短28个字描述了六景物,呈现了江畔秋夜渔火点点,心绪千万,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的心情。

【小结】

张继的这首诗流传千年,特别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为精典名句。笔者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苏州出差有幸游览了寒山寺和枫桥的景点。那时景点还不是很热闹,寺、桥、水都感觉一般。试想,若是唐朝张继那个年代,逃难到那里,又是秋后的夜晚,景象该多惨,心情该有多愁多悲,人该有多么的孤独。

当然了,张继孤独也好,悲愁也罢。张继的诗流传下来,成为千古佳话。同时,也成就了现在的两处旅游景点。如今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为苏州增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9

刘长卿的诗词,夜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0

历史上孤独的诗句有很多,就只写其中一首,

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憧憧,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如寒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