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到1938年底,中国抗日军队几乎没有取得一次大型会战的最终胜利,哪怕是曾经在台儿庄短暂大捷的徐州会战,也是以第五战区全军撤退告负,期间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忻口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等等莫不如是。实事求是地说,侵华日军在这一阶段战术上是比较成功的。于是武汉会战以后,双方的下一阶段战略安排愈发显得重要起来。

(东条英机剧照)

就重庆政府来说,既然华北、华东、华南和华中的富庶之地和大中城市已经沦陷,军政机关已转进大西南后方,便接受了延安方面以及蒋百里的抗日理论:在初期以空间换时间之后,开始利用西南山地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战略相持”。除在河南和湖南段留驻重兵与敌对峙外,其他主力全部沿云贵川边界布防,以拱卫大后方为中心任务。

武汉沦陷后,日军已经沿着长江深入到距离中国海岸线1200公里的区域内,冈村宁次的第11军犹如一个深入中国腹地的大脑袋,而从武汉到华东沿海的“脖子”又特别细长,日本人希望“三个月内”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美梦已然破灭,下一步怎么搞,日本人之前没有预案,内部也产生了分歧,其结果就是战略上陷入迷茫状态。

(冈村宁次剧照)

日本内阁表示有点打不动了,因为一年多的战争已经损失兵力20多万和耗费了80亿日元的军费,对日本旧币大家可能理解的不太直观,这么说吧,该数字是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九一八事变”所有军费开支和的1.6倍!比如1938年,日本黄金储备约为13亿5千万日元,将近20个月的侵华战争后,在国际上购买战略物资已经花去了9亿6千万日元,快破产了。

日本军部也懵圈了,因为没有想到会打这么长时间,日军连续两年已经扩编了17个师团,师团总数翻了一番,兵力则翻了两番达到120余万人,精壮和有经验的兵源开始短缺,到1938年底,侵华日军的原现役士兵只有11.3%、预备役士兵为22.6%、后备役士兵高达45.2,其他已经开始使用第一补充兵了。即便如此,兵力仍显不足,军备生产也力不从心,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说什么都要喘口气。



于是日本政府、军部和前线将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战略上的分歧,以陆相板垣征四郎、参谋次长多田骏、参谋本部谋略课长影佐祯昭、中国课长今井武夫为一拨,决心改变方略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意即用最小的军事代价来迫使重庆政府乞降。一方面,他们开始寻找可以利用的代理人:“起用中国第一流的人物,建立反蒋反战的政府”,另外一方面,又派员与蒋氏的代表秘密接触,同时发布严令,限制前线日军扩大作战地域。

以冈村宁次为代表的前线昭和军阀们算一拨,他们不认为板垣征等人的诱降会有作用,胡说什么:“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在于重庆政府要人之意志,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军,而只在以黄埔系为主体的嫡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因此这帮人强烈要求增兵添将,一举攻入四川推翻重庆政权。



胳膊那是扭不过大腿的,毕竟是板垣这帮家伙掌权,于是1938年底开始日本开始拉拢未来的头号汉奸汪精卫,前一年的12月汪某人就曾煽动孔祥熙在日本所提的停战条件上签字,由此被日本人视作可以扶植的对象。汪精卫于1938年12月叛逃、1939年赴上海、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南京汪伪政权,日本政府和军部认为重庆政府必然因此垮台,无需大动兵戈了。

在这一时间段里,日寇第11军在战略束缚下只能做有限攻击,比如1939年攻陷南昌、1940年西犯宜昌,却始终没有权力和实力继续深入川陕,尽管这几次进攻战役在战术上都颇为成功,也造成了中国军队较大损失,但根本不能动摇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冈村宁次期间不停争辩,板垣等人一发火,1940年3月干脆把丫弄回东京坐冷板凳去了。

(秘密谈判剧照)

从1938年底到1941年初,中国抗日军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军队也以三分之一顶在前线、三分之一为预备队、三分之一在后方整训的方式得以整顿。而当日本人两年左右发现汪伪政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时,国内经济进一步恶化、战略资源越来越少、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距离太平洋战争爆发已经为时不远了。

直到1942年初,日军参谋本部才终于制定了进攻川陕的“五号计划”,拟动用八个以上的主力师团从南北两向攻入川渝,然而还未及实施,美军轰炸东京的事件又使日军匆忙发动了“浙赣会战”,五号计划被扔在了一边。

(近卫首相剧照)

到了1942年秋季以后,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大败,不断从中国战场抽出部队,图谋川陕的战略计划事实上已经破产,只能陷入持久战的汪洋大海之中,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部是标准战略上的侏儒,而无论前线日军凭借素质和武器取得多少次战术上的成功,都无法扭转日军在战略上的失误和失败,再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战略资源的匮乏,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

最佳贡献者
2

在一场战争中执行什么样的战术是由战略来确定,一旦战略出现失误,再是高明再是成功的战术都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个例子,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在率领张飞,赵云等人马入川增援刘备的时候嘱咐关羽,要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这个战略的精要就是要关羽力避两线作战。可惜关羽违背了这一原则,虽然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巨大胜利,可是当吕蒙偷袭过来的时候,他就只有走麦城的份了。退而言之,就算他防住了吕蒙的偷袭,结果也不过是和孙权方面的矛盾公开化,最终也是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之中。

可以这么说,关羽在襄阳樊城方向取得的胜利越大,他遭到孙权进攻的威胁就越大。道理很简单,荆州是借的,你借别人的本钱做成了大买卖,债主能不来讨债吗?他想避免孙权方面的袭击,一定要主动向孙权示好,甚至有的破曹功绩应该让给孙权在荆州方面的军事主官。要么稳住孙权,要么给孙权分赃,要么将孙权拉进对曹的战争之中,陷曹操于两线作战。总之,只有和了孙权,才能据曹操。不和孙权,也就无法据曹。

第二个例子,日本偷袭珍珠港。

不得不说,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一战打得十分的漂亮,比起吕蒙偷袭荆州的白衣渡江要漂亮得多。可惜的是只要战略上犯了错误,越是漂亮的战术动作带来的失败就越大越快。

日本的陆军基本上都陷在了中国,迟迟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在这个时候,又去袭击美国,袭击一个领土是自己几十倍,工业能也比自己强大得多得多的国家,希图一次战术胜利来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制定这种战略的人简直就是蠢猪。

一群蠢猪率领的军队怎么可能不失败?

第三个例子,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说是三个战役,其实是一个战役,战略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

因为只有在长江以北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才能便于下一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之,如果国民党的主力扯到了长江南岸,哪怕只是在平津的傅作义部撤退到了长江南岸,建立了长江防线,那解放军渡江就困难了。如果一次渡江没有渡过去,那美国就极有可能干涉中国内战。英国的紫石英号只是来试探一下的,如果当时没有揍它,或者是揍不过它,哪怕没有把它揍疼,再或者是同时傅作义的人马撤到了长江南岸,那会是什么后果?

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第三次南北朝。

好在毛主席在三大战役一开始就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危险,制定了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主力的战略,并且达成了这一战略目标,才避免的南北分裂,才有了今日强大的中国。

篇幅有限,言不尽言,如果列位读者有不同看法,尽请在评论区留言。

3

《亮剑》中常乃超少将在给李大脑袋等一帮人上课的时候说过,我曾经在南京国防部工作过两年,我并不认为从那里发出的命令都是愚蠢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国军统帅部来说,其实很多时候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但是到下面交给将领们去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从而导致原来的战略根本没有能够实现。也就是说,不仅是战略上的失误,让战术上的成功白费力气,如果战术上没有执行力,战略做得再好,也是一张废纸,毫无意义。

而且,很多时候,国军不仅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在战术上对形势和局面的估计,做出的应对策略也都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可能导致了整个战场的崩溃。为什么呢?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就会随时出现情况变化,当然需要根据战场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做出相应的应对。但如果要继续朝着之前既定的目标继续前进,就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对时机要把握好,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即便是所有的措施都是正确的,实际上也等于错误。

淞沪会战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几乎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的,但是每一步都慢了不止一拍,从而导致整个会战最终是溃败收场。

按照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应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消耗一段时间之后,就先有组织的撤退到苏州河以南,放弃苏州河以北阵地,再有组织的逐次抵抗,交替掩护,撤退到吴福线、锡澄线的既设国防工事,依托工事继续抵抗日军,等日军攻击顿挫之后,从一线撤下来的部队经过整顿和补充之后,再从两翼出击,从侧翼包围日军,将入侵日军歼灭。这是第二道防线,如果第二道防线失守,就撤退到南京附近,仍然是利用既设工事抵抗和消耗日军,再从两翼迂回包围日军。

但是打起来之后,这个计划就完全被放弃了,并没有按照预订的计划执行,而是企图直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进行决战,从而不断的从后方抽调部队增援,一批在前线被日军打残了,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上去继续挨打,打残了再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继续上去挨打,原定的逐次抵抗,后退决战的战略,最终变成了日军与国军的增兵竞赛。国军是添油战术,不断从后方增派援兵,日军也不断从后方抽调援军来增援,双方就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日军虽然消耗了不少,但国军消耗得更多。

到1937年10月下旬,国军在淞沪战场已经没有能力扭转战局,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主动撤离战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但在撤退时机的把握上,国军统帅部又寄希望于国际干预,坐失国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仍然比较顽强的最佳撤退机会,一直到前线阵地已经完全被日军突破,才被迫退过苏州河,到南岸继续抵抗。实际上,撤退到苏州河南岸之后,国军也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扭转战局,那么就应该利用苏州河的地理障碍,一面派部队占领阵地,掩护主力部队继续后撤,利用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

但在这个时候,国军统帅部又开始寄希望于国际干预,所以又一次失去了较好的撤退到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的时机。终于,日军的增援部队和动员能力已经压倒了国军,并且在正面突破国军阵地的同时,从国军阵线的侧翼杭州湾登陆,迂回包抄国军后路。这样,国军只能下令总退却。但这时候因为后路已经被日军切断,所以各部队完全失去了组织和行军秩序,都是夺路而逃,到了第二道防线也没有占领阵地组织抵抗,就直接一路狂奔,向南京撤退过去了。

也就是说,在整个淞沪会战过程中,国军统帅部的战略其实问题并不大,每一个步骤也都算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导致了全面溃败的局面,就是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之后才做出的,所以始终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每一次后撤都是被动的,没有一次撤退是主动做出的,在战场上也就始终受制于日军,始终无法完全扭转局面。淞沪会战如此,南京保卫战又重演了一次,在该主动撤退的时候没有撤退,又企图侥幸于万一,最终再次导致整个战役的全面崩溃,数十万国军再次完全无组织的溃散,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徐州会战几乎算是奇迹。徐州会战因为已经是处于日军在战略上南北夹击的局面,而国军已经无力完全击破其中任何一面的敌人,所以最终失败几乎是从会战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但李宗仁却能够从容不迫的调度部队,先在临沂和台儿庄重创日军,取得抗战爆发以来的首次局部性胜利,之后又在战局已经恶化的情况下,不失时机的主动组织部队有序撤退,整个第五战区六七十万大军也能有组织的与日军脱离接触,撤离战场,并未出现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那种溃败局面。

这就是因为李宗仁把握战机的能力要更胜一筹,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在局面已经全面恶化之后才被动的选择撤退,失去主动撤离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被日军赶着走。而淞沪会战的问题就在于,每一次撤退都失去了最佳时机,最后都是在已经完全失去主动权的情况下夺路而逃,所有部队都以溃散状态逃离战场,武器和人员的伤亡甚至超过正面抵抗过程中的损失。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而一个高明的统帅,就不仅需要把握住打胜仗的机会,也要有能力在不利局面下主动撤离,而部队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四渡赤水才是主席军事生涯中的神作。因为在四渡赤水之前,红军始终没有摆脱被国军赶着走的被动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与追上来的敌人死打硬拼,一次又一次的遭受重大损失。而四渡赤水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出其不意的在敌人的缝隙中间来回转移和穿插,调动了敌人,让敌人跟着自己走,而不是自己被敌人赶着走,从而为红军渡江北上创造了机会。

4

原谅我稍微抬一下杠:只要战术上的胜利足够大,就足以扭转战略上的失败! 比如南辕北辙,他要足够牛逼绕地球一圈不就到了么? [呲牙]

姜维守剑阁刘禅投降,无力回天。他要足够牛逼直接打出去破长安、下洛阳、击许昌杀曹贼,那不也赢了么?

日本偷袭珍珠港,丘吉尔乐了:这下我们不会输了。美国下场,轴心战略上就要完蛋了。 可是如果IJN一战全灭太平洋舰队、炮轰西海岸、强袭巴拿马运河... 估计丘胖子就得哭了 [捂脸]

如果荆轲够厉害,一刀刺死嬴政,少说给六国争取几十年时间。如果继位的是胡亥这个庸才,后续不也很难说么?

千古遗恨之一,不就是十二道金牌召岳飞,不能直捣黄龙么? 无数人畅想:如果岳飞坚持出战……

只要推力吊炸天,板砖也能上九天。[机智] 只要战术上的胜利足够大、足够多,也能撬动战略,走向胜利 [耶]

5

其实古时候已经有哲人回答了这个问题。说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人要去南边的一个国家,却赶着马车往北边走。别人告诉他,他走错了方向,他回答:我的马是好马,跑得快;我的车是新车,质量好。别人说:你的马车再好,但去的方向不对呀!他又说:我的马夫技术是最好的!

成语“南辕北辙”,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以红军长征为例,如果不是毛泽东力挽狂澜,改变战略,按照原来的方案往蒋介石布下的天罗地网里钻,红军再英勇,再多打几次战斗的胜仗,最后的结局,一定会和石达开一样,全军覆灭。

6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日本控制的东北被苏联占领,当苏联撤退之后,东北成为了真空区,国共双方都力求先占据东北。当时共产党方面,由山东、河北等地抽调十一万军队 入关,国民党则在美国的帮助下,调集了三十多万军队到东北。

争夺开始后国民党把进攻重点指向东北,连续攻占了山海关、锦州等地,做为国民党东北军事负责人杜聿明坚持用武力解决东北,所以他要求国民党积极增加东北兵力,使东北部队达到了31万之多。杜聿明依靠优势兵力,在东北长驱直入,将东北联军打的节节败退。

1946年3月,东北联军与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大交锋在四平开始。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沈阳、长春之间,是连接东西南北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又是粮谷集散地,所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毛主席为阻止国民党军长驱直入,配合国共两党谈判,促进东北和全国和平民主的实现,同时为了给我军占领黑龙江重要城镇争取了时间,也为巩固后方根据地打下了基础,要求林帅进行四平保卫战。林帅在前线,对战场有自己的看法,从战术上考虑,他认为当时我军与国民党的实力差距比较大,向中央提出过对四平保卫战的看法,但是依旧按照中央的部署进行了四平保卫战。

杜聿明指挥部队,以优势的兵力进攻四平,而我军在顽强抵抗杜聿明十几天之后,鉴于战场形势不利,人员伤亡较多,为摆脱被动,保存实力,即令各部队撤出战斗,这场战斗以国民党的胜利告终。

从战术上说,国民党取得了胜利,但是在战略上,杜聿明却失误重重战。杜聿明的战略失败在于四平之战失败之后,没有乘胜追击到松花江北岸,只是占领长春、及松花江南岸的城市之后就与东北联军隔江对峙。而我军此次四平保卫战我军虽然失败了,但是后方部队在这段时间把握机会,将黑龙江地域的城镇占领,建立的稳定的大后方。

一个多月内战全面爆发之后,杜聿明战略又出现了第二次失误,他不是选择渡过松花江北上与联军主力决战,而是选择“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妄图集中兵力,首先消灭或逼退辽东、辽南我军,控制辽东、辽南地区,切断我东北解放区与华东解放区海上联系,尔后向北进攻,占领全东北。

杜聿明的这一战略就是让我东北联军主力部队在松花江以北得到了休整,并通过各种农民运动得到的人民的拥戴,实例也逐渐装大。等到杜律明再北上进攻临江的时候,我军的实例已经足以抗衡东北国民党。而随着杜聿明进攻临江失败,东北国民党军就开始走下坡路。

杜聿明在东北战场的前半段优势兵力运动得当,通过战术配合,部队的机械化和兵力优势得到了体现,东北联军也在国民党的优势兵力下节节败退。但是由于战略的失误,杜聿明没有做到乘胜追击、使我军在松花江以北得以站稳脚跟,最后发展壮大,逐步的取得了东北战场的优势。

7

战略是大方向,战术只是局部性,方向不对,决策失误,即使局部性胜出,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8

当然啦,例子就是二战日本 ,战术相当强,但战略极差,空一格也可以秒杀日军。

今天我们用三国的故事为大家快读一本市场营销的经典书。

什么战略呢?

就是争夺用户的心智。

市场就是争夺用户的心智,在用户的心里占有一个名词,比如可口可乐就占有了可乐这一个名词。宝马就占领了汽车里面的驾驶乐趣这个词,沃尔沃占领了安全这个词。

三国也是啊。

三国的各位占领了什么名词呢?

曹操占领的应该是汉朝最佳代言人这个名词,他迎献帝,奉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就是天子代言人,汉朝CEO,他的一生,也是忠实于这个心智名词,到死了都没有称帝。因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成功,就是占有了这个名词,如果一称帝,他的企业就开始扩张,从而失去了这个名词,其中的危险比扩张的诱惑还要大。

那刘备占领的是什么心智呢?他占领的是汉室正宗这个名词,他一开始是以中山靖王之后自称,想争夺的是汉室代言人的名词,当然,因为他的实力太差,基础太差,所以在这个名词的竞争上,他败给曹操。那怎么办?他只有去寻找另一个新的名词,这个名词就是汉室正宗,宣布曹操控制的那个汉室已经是傀儡,不具备意义,自己才是真正的汉室正宗。

孙权占有的又是什么心智呢?他知道自己一不是汉室CEO,手里也没抓个皇帝,二也不姓刘。所以,他只好寻找另一个心智名词:安全岛。他的东吴是乱世安全岛,你们在中原要是呆不下去,可以到我的东吴来,这里保证你的安全。靠着这个,孙权也是垄断了东南,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市场。


这是三国市场上利用心智名词取得成功的,我们看一下失败的那些人,他们为什么不成功。

比如袁术。袁术的策略是新皇帝。自己要称帝。

那么,这个战略行不行呢?

当然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知道心智有一个特点,就是厌恶改变,不喜欢变动。

比如提到可乐,大家都知道要么是可口可乐,要么是百事可乐。这已经定型了,你搞一个其它的可乐,很难去挑战人的心智,他们不愿意转变。

那么皇帝这个心智名词,其实是属于汉朝的,是刘邦时代开始强调了三百多年的。没有一定的基础,是很难推翻这个心智名词,尤其是汉献帝还在,人家还没彻底倒台,你猛然要去占有已经扎根的名词,那当然也是行不通的。

还有袁绍,袁绍也是汉朝代言人这个金色名词的竞争者。

按说,他是比较成功的,因为他实力强大,一度是北方老大。但是他在经营中没有强调这个名词,比如他的谋士田丰建议他把汉献帝迎过来。他没有采纳,这就是犯了致命的错误。

你手中没有董事长,怎么宣称自己是CEO呢,董事长都不投你的票,你算什么代言人?

所以,一定要竞争一个读者心中的心智。那所有的经营策略一定要围绕着这个名词展开。

在最关键的迎献帝上犯了错误之后,袁绍就注定要失败。

这是比较有机会的,他们至少曾经提出了名词,然后试图去占领他,那些没有提出名词,也就是没有定位思想的人,就完全是打酱油啦。

比如吕布,他到底想干什么呢?无非是占一个地方,他没有长久的战略思想作为基础,所以他就算能够打下一座城市,也无法持久。

那么,怎么占有用户的心智呢?

关键就是差异化,不要试图去抢别人的名词,因为抢别人的名词就是改变心智,但心智具有不易改变的特性,其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

企业不能拥有竞争对手已经占有的同一个特性,必须另找其他。

比如孙权,他就从来不去抢什么恢复汉室这样的名词。因为他知道他永远也抢不过,所以,他独创了乱世避风港这样的名词。而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告诉用户,自己不是什么。

在市场里有一种现象,告诉产品不是什么,往往比告诉对方自己是什么还有效。

比如汽车当年就被称为不用马拉的车。那东吴如果要描述自己是什么,那是很困难的,是南迁士族的避风港,是本地豪族的保护者,是拥有长江天险的堡垒。

这太麻烦,他只要告诉用户,东吴不是中原就可以了。

这就是市场另一个东西,简单往往比复杂更好。

这个东西可以从何进诛太监看出来。何进的方案是引各方军阀入京,共襄盛举,但事实上这个方案太复杂了,曹操的建议就是用派出所的人就可以办好了。可惜何进不听,自己送了性命,还搞得天下大乱。

此外,要强有力占有心智,一定要聚焦,就是所有的经营策略都应该是为了强化自己拥有的名词。

比如沃尔沃汽车除了安全之外,就千万不要把广告费投在驾驶乐趣高上面。

刘备在这方面就做得特别好,他到了四川之后,自称汉中王。

其实刘备的大本营在成都啊,不在汉中啊。他应该称成都王啊。

这就是他为了强调自己是汉室正统而下的功夫。

当年刘邦跟项羽争天下,就曾经被封为汉中王。

刘备叫自己汉中王,就是强调自己是刘邦大业的继承者。

正因为刘备不断强化自己汉室正统的特性,诸葛亮在后面才有底气骂死王朗。因为刘备集团占有正统这个名词远胜过曹操集团。

这就是市场里的:当品牌能牢牢建立一项利益,占据一个字眼,

顾客就可能赋予它很多其他利益,称为“光环效应”。

刘备占有正统之后,跟忠诚、希望这些东西联系在了起来,这是用户给他额外的光环。

曹操占有最佳代方人之后,跟实力、中原最佳出路等等联系在一起,所以,就连孔融这些原本看不起曹操的人,也不得不到曹操这里打工。

所以,心智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占有了心智。所有失败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心智。

董卓在进京之后,原本占有了汉朝最佳代言人的心智,但是他昏招迭出,先是改皇帝,然后大开杀戒,又要迁都,每一步都是在破自己在用户心中的心智,活生生把这个心智给让了出来。

这些就是三国里的核心市场精神。亲们get到了吗?

9

战略本就高于当前的一切。也即所谓战略决定战役,战术服务于战役。

战略,是依据当前国家整体态势拟定的国策施行总纲。

战役,是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分阶段推进方案。

战术,则是为完成战役而施行的具体执行手段。

显然,所谓战术上的大胜,无法改变总的战略态势。

例子有很多。比如倭国决定与美开战。进攻珍珠港仅仅只是战役,具体以航母舰载机作为进攻手段则是战术,可是,哪怕痛击美国太平洋舰队,获得空前的战术胜利也无法掩盖战略规划上的错误。

军部推演:

袭击珍珠港之后,日军全力向南进攻东南亚,迂回缅甸,关闭中国对外渠道甚至进攻印度,夺取石油橡胶等物资,长远则是计划与德国会师于中东。

在这个推演中,军部明知美国的工业潜力被完全释放,自身工业能力远比不上,但依旧认为:美国一年后就会退出战争。因为军部认定美国无法承担巨大伤亡。

所以,倭国二战基本败于战略计划的武断,即短期内美国会选择退出战争,而实际未能达到。

同样错误的还有德国。

德国人谨慎推演,认为在陆地上击败法国很简单,英国也会选择退出战争,德国就有时间去消化欧洲大陆的工业能力,自己可以最终攻击苏联。

事实上这推演只对了一半。

法国投降,天下震动。但英国就是不愿接受德国占领整个富裕欧洲的现实。这才有坚持抵抗,也才有美国的《租借法案》。

然后,德国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美国实质帮助英国,等于已选择成为德国敌人,英国已不可能投降,东边的苏联也在紧张备战。如不进攻苏联,则做好战争准备的美国必定联合苏联英国发起对德围剿,则德国只会比历史上失败得更快。

德国又对苏进行推演。推演结果是,发起突然袭击可在半年内彻底占领莫斯科,从而逼迫苏联投降,或者驱逐到亚洲部分,令其彻底丧失抵抗能力。

实际也只对了一半。

苏联人确实溃不成军,损失百万军队,德国兵临于莫斯科城下。可这些胜利都仅仅只是战术层面,德国没打下莫斯科,无法给予苏联军政体系和百姓以最严重的心理打击,人家就挺过来了。

则,短期内逼苏联投降或最低解除其抵抗能力的战略计划,完全失败了。

10

战略是全局,战术是局部。战略失误全局皆输,局部成功挽救不了全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