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所谓世界级名将,大都出自二战西方战场
问题中提及的朱可夫是苏联人,艾森豪威尔是美国人。
此外,在近代以来名声大噪的世界级名将中,还有曼斯坦因,号称普鲁士军神,德国人;
古德里安,闪电战之父,装甲集群大兵团作战创始人,德国人;
隆美尔,沙漠之狐,曾在北非战场以少胜多,击败英军,也是德国人,此三人并称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罗科索夫斯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组织指挥多个重大战役,包括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白俄罗斯战役等,被誉为"常胜元帅"。
科涅夫,二战中苏联出现的后起之秀,击败曼斯坦因等德军名将,之后连续歼灭德军的北乌克兰集团军90万人,德军最精锐的中央集团军90万人,战果丰硕。此二人与朱可夫并称苏联陆军的野战三驾马车。
(朱可夫)
看出来了吗,这些近代以来的世界级名将,大都出自二战时期的西方战场,尤其是苏德战场。
一方面,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军队规模,火力强度,还是兵种配合程度,西方战场都远超东方战场。尤其是苏德战场,苏德双方陈兵数百万对决,德军的一个集团军群,或者苏军的一个方面军可能人数就达几十万上百万,这种超大规模的战役,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还诞生了一大批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将。
而同时期的东方战场,比如中国战场,就显得太寒颤了,共产党的军队虽然能实行穿插、迂回等战术,但是体量太小,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个师加起来才几万人,跟苏德战场没法比,百团大战虽然也动员了二十多万人,不过也是以破袭战为主,更多时候小股部队对日军袭扰。国军倒是能集结起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但是战略战术水平实在太过低下,武器也落后,只会一味的大阵地防御战。穿插迂回,步坦协同等在苏德战场上常见的战术完全没有,因此吸引不了世界的目光。
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主导世界,无论是一战而是二战,战争中心都在西方。中国战场作为二战的一部分,虽然也出现了像薛岳这样的将领,能指挥几十万军队作战,且战术战法都表现的较为精彩,但是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却非常小,难以入选世界级名将行列。
(古德里安)
二 解放战争虽然出现了大兵团作战,但因为是内战,难以受到全世界关注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将领的大兵团作战指挥水平突飞猛进,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能够指挥的军队也越来越多了。
各大野战军的司令员,已经能得心应手的指挥几十万大军,各种战术也应用得心应手。比如林彪,所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时人数已经达到了100多万,已经超过二战时期的苏联方面军或者德军集团军群了,可以说,其大兵团作战指挥水平已经不下于二战时期所谓的世界级名将了。
再比如,淮海战役,粟裕指挥60万解放军对阵80万国军,围点打援,迂回穿插等各种战术层出不穷,展现了极高的军事指挥艺术,这一战例也被美国西点军校作为经典战例教学使用。
但是,解放战争毕竟是中国的内战,而内战在世界上受关注程度向来很小,所以林彪、粟裕等也难称得上是世界级的名将。
(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
三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里面,彭德怀元帅算得上是世界级的名将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里面,也有世界级的名将,那就是彭老总。朝鲜战争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更是打出了彭老总的威名,让全世界认识了彭老总这么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
朝鲜战争刚爆发时,毛主席就在考虑出兵朝鲜,但是当时很多将领都对美军心生忌惮,对新生的中国能否战胜强大的美国更是持怀疑态度。当时,首批开赴朝鲜的部队大多是原四野的部队,所以原来决定派林彪率军作战,毕竟四野是他的老部下,但是林彪托词有病不肯去。
这时候,彭老总站了出来,他在政治局讨论出兵援朝的会上发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彭老总的发言与表态坚定了毛主席出兵的决心。
当时,朝鲜形势已经十分危急,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一败再败,仅剩5万人了,首都平壤也即将被攻破。
(彭老总在朝鲜指挥战争)
1950年10月8日,彭总临危受命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出国作战。19日,彭总带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第一个进入朝鲜,26万大军同日在数个渡口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完成了战役兵力展开。从10月8日彭总受命到19日大军出国完成作战准备,仅用12天时间。
彭总在朝鲜战场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不仅表现在他客观准确的审时度势、把握战机、创造战场与确定作战方针,而且能妙灵活运用兵力与战法,扬我军之长,击敌军之短,战胜技术装备处于极大优势的敌人。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包括空军和炮兵在内,中方先后投入的总兵力达近190万,彭老总最多时指挥军队达160万。美军的三任指挥官,麦克阿瑟,李奇微和克拉克都败在彭老总手上,因此,彭老总这个世界级名将的称号,实至名归。
(彭德怀元帅)